灸法的临床应用_第1页
灸法的临床应用_第2页
灸法的临床应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灸法的临床应用 灸法,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作用,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艾灸的作用 温散寒邪素问:“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故用艾灸治疗寒邪为患、偏于阳虚诸证。 温通经络、活血逐痹用于治疗风寒湿邪所致的痹证。 回阳固脱阳气虚脱而出现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的虚脱证,以及遗尿、脱肛、阴挺等都可随证选用。 消瘀散结用于乳痈初期、瘰疬、寒性疖肿未化脓者。 防病保健常灸足三里、大椎、关元等穴,能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施灸材料艾绒 艾叶,本草载:“艾叶能灸百病。”本草从新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艾叶经过加工,制成细软的艾绒,更有它的优点:便于搓捏成大小不同的艾炷,易于燃烧,气味芳香;燃烧时热力温和,能窜透皮肤,直达深部。 常用的灸法 灸法治疗疾病,已有悠久的历史,先是单纯艾灸,后来衍化为多种灸法,大体分为艾炷灸、艾条灸、温筒灸和天灸等几类。使用艾炷灸又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 目前临床常用艾条灸或温针灸,其操作方法如下。 温和灸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施灸部位,距皮肤0.51.0寸左右进行熏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一般每穴灸35min,至皮肤稍成红晕为度。对于晕厥或局部知觉减退的患者和小儿,医者可将示指、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通过医生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受热程度,以便调节施灸距离,掌握施灸时间,防止烫伤。 雀啄灸和回旋灸点燃艾条一端,与施灸部位并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移动。也可以均匀地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施灸。 温针灸针刺与艾灸结合使用的一种方法,适合于既需要留针,又需要施灸的疾病。针刺得气后,将毫针留在适当的深度,将艾绒捏在针柄上点燃,直到艾绒燃尽为止,或在针柄上套置一段12cm的艾条施灸,使热力通过针身传人体内,达到治疗目的。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凡遇阳气虚弱,沉寒痼冷,针、灸并用会提高疗效,如阳气虚陷、久病、久泄、痰饮、厥冷、瘰疬、痿痹、痛经等证。但对于阴虚阳亢、邪热内炽慎用灸法;颜面五官、阴部、大血管部位不宜用直接灸;对于针灸文献中述及禁灸的穴位,临床并不必拘泥;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施灸时应防止艾绒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