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1趵突泉人教版2014一、教材说明这篇精读课文是看图学文。图上画的是趵突泉公园,突出了泉池中的三个大泉,大泉的水冒出水面,在不断翻滚;泉池中的水清澈见底。池中有游鱼,池边有凉亭、垂柳、假山和许多游人,有不少人在池边观赏小泉眼冒出的水泡。课文记叙了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美丽景色,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趵突泉的赞美之情。课文先介绍趵突泉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突出了趵突泉在济南风景名胜中的地位。然后依次描写了趵突泉泉水的清浅、鲜洁和大泉、小泉优美动人的姿态。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通过看图和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培养爱美的情趣;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本文教学的重点是了解大泉、小泉的特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的描述方法。二、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呆呆、疲乏、水藻、趵突泉、名胜、鲜洁、昼夜不停、轻软、飘荡、境界、姿态、珠花。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抓住重点句子,感悟大泉和小泉的特点,体会语言的美。4.增强热爱家乡,保护家乡环境的意识。三、教学建议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济南三大名胜的图片,特别是趵突泉的图片,在同学间交流。老师搜集有关趵突泉的资料,准备有关趵突泉的挂图或投影片,有条件的可以连同重点词句制成多媒体课件。2.本文是看图学文,要把看图和学文结合起来。学文前看图,要指导学生看看图中都画了哪些景物,涌出的泉水有什么特点,同桌说一说,互相补充。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还要指导看图,如学习课文描写大泉的部分,要再仔细看图,借助图画展开想象,加深对课文的感悟。3.对趵突泉泉水特点的阅读感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在突出重点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欣赏、品味描写趵突泉的语言的美。在阅读感悟课文重点内容时,可放手让学生质疑问难,再加以指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趵突泉和济南有什么关系?大泉眼涌出的水有什么特点?小泉有什么特点?怎么理解“思考练习”3的句子?老师要帮助梳理。学生提出问题后,老师要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去找答案,在充分地读中感悟和体验。趵突泉和济南有什么关系?学生找到重点句“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后,老师可要求学生换个句式说一说,如:因为有了这泉,所以济南才会如此美丽,再把原句读一读,感悟趵突泉对济南的重要性。大泉眼冒出的水有什么特点?要让学生反复地读课文的有关部分,读得有点熟了再看图和说图,尽量用上课文中的词句,把大泉眼水的特点表达出来。最后引导学生欣赏“你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钟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语言的美。主要是在反复的有感情地朗读中体会语言的美。指导有感情朗读时,“思考练习”3(2)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要读重音,整个句子要读出排比的气势。小泉有什么特点?可以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小泉特点,还可以引导学生从省略号处去想象课文没有写到的特点,如:有的泉水像繁星点点,密密地冒,就像细雨落在池面上;有的泉水通过想象,去感悟小泉的美。写小泉这部分课文的朗读,要读得轻快些。4.整篇课文的背诵,要在理清课文结构的基础上抓住线索背。全文可按“趵突泉大泉小泉”顺序背。每部分的背诵,可抓住能体现顺序的词语帮助记忆。如写大泉的部分,可抓住“泉池、翻滚、看三分钟、冬天”,每部分哪些词语能帮助记忆,学生有自己的体会,不必强求一致。写大泉、小泉的词句,学生可能会喜欢,要鼓励多摘录。5.本课生字生词不多,教学时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分析字的音、形、义。“乏”,独体字,查撇部,书写时要注意“点”写在竖中线位置上,最后一笔是平捺,收笔时要出锋。“疲乏”,即疲劳的意思。课文中泉水“不感到疲乏”,是指泉水不停地往上冒,用的是拟人修辞手法。“藻”,上下结构,不能写成左右结构。课文为什么以“趵突泉”为题呢?“趵突”是跳跃的意思。趵突泉同别的泉上涌时的形状有明显的不同,它不仅水量多,而且向上喷涌的力量大。此泉以“趵突”为名,十分贴切地表现出泉水的样子和气势。“境界”,词典的解释是“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课文中说趵突泉姿态之美,会让你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这里的“境界”实际上是“地方、处所”的意思。四、参考资料老舍原名舒庆春(18991966),字舍予。满族,北京市人。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教员、校长、劝学员,1922年到天津南开学校中学部任教,并在燕京大学读书。1924年赴英国,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授汉语和中国文学,并进行文学创作,著有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等三部长篇小说。后又写了中篇小说小坡的生日。1934年回国,任齐鲁大学、山东大学教授。又著有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和老舍幽默诗文集等作品。1937年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这部长篇小说在现代文学史上影响很大,被译成十几种外文出版。抗战期间从事抗战文艺运动。抗战后赴美国讲学并创作了长篇小说四世同堂。1949年回国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先后创作了龙须沟茶馆等优秀剧本。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称号。1957年,随赴朝慰问团去朝鲜,深入部队体验生活,回国后写有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等作品。他是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1966年8月因“文革”遭受迫害,不幸含冤去世。趵突泉位于山东省济南市西门桥南约500米的地方,是济南72名泉的第一泉。它是泺水的发源地。趵突泉又称瀑流,也叫槛泉。从宋朝始叫趵突泉。泉水从地下溶洞的裂缝中涌出,分三个泉眼同时喷发,四季昼夜不停,形状就如三堆白雪。池的北面有泺源堂,堂前柱上刻有名人对联。后院壁上有明清以来许多人的咏泉石刻。池南是半壁廊水榭。西南有明代的观澜亭,其中立有“趵突泉”“观澜”“第一泉”等石碑。池东为来鹤桥,桥东为“望鹤亭”茶社,是游客品茶的好地方。建国后,国家开辟趵突泉公园,其中包括趵突泉和附近的金线泉、漱玉泉、卧牛泉、柳絮泉等。宋代词人李清照的故居就在漱玉泉畔,泉北建有李清照纪念堂。前些年,趵突泉中的大泉水流曾一度枯竭,近年又恢复了原来的景观。近、反义词近:鲜洁洁净 名胜胜景 疲倦困倦反:昼夜 鲜洁污浊幽静喧闹 活泼呆板巧析词语蹿(cu1n):向上或向前跳。课文中指的是泉水中形成的气泡往上冒。名胜(m0ng sh8ng):有古迹或风景优美的有名的地方。妩媚(w( m8i):形容姿态或环境美好。活水(hu$ shu!):有源头而常流动的水。鲜洁(xi1n ji6):形容新鲜、洁净。境界(jng ji8):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本课指境地。晶莹(j9ng y0ng):形容光洁而透明。五光十色(w( gu1ng sh0 s8):形容色彩鲜艳,式样繁杂。点拨难句1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它一半的妩媚。这是一个表示假设的句子,突出了趵突泉景色之美,强调济南风景的美离不开趵突泉。2要是冬天来玩就更好了,池面腾起一片又白又轻的热气,在深绿色的水藻上飘荡着,会把你引进一种神秘的境界。这句话前半句写作者看到的趵突泉水面上的另一番景色:冒着白色的热气,轻轻地笼罩在泉上。下半句是联想,启迪读者想像,让人产生种种美妙的遐想。突出了趵突泉冬天的美景。精释课题趵突泉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文章具体介绍了趵突泉的美丽景色。段落结构第一段(第1自然段):交代济南的三大名胜。第二段(第24自然段):详写趵突泉的美景。可分为三层。第1层(第2自然段):讲在西门桥上看到的趵突泉流出的泉水。第2层(第3自然段):讲大泉的景色。第3层(第4自然段):讲小泉的景色。归纳中心本文介绍了“趵突泉”神奇美丽的景色及在济南风景中的地位,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水无比热爱的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快递加盟区域管理合同协议
- SSD固态硬盘垃圾清理指南
-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图像分割规范
- 分布式并行计算任务方案
- 如何在学习中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技巧
-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商务安全性研究方案
- 如何帮助中学生克服恐惧
- 制定有效的市场推广计划提升销售额
- 小儿饮食调理的医疗卫生知识
- 如何在职场中保持自我提升
- 文科物理(兰州大学)学习通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 2024-2029年中国司美格鲁肽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奥氮平氟西汀胶囊-药品解读
- 4D厨房区域区间管理责任卡
- 提高住院患者卒中知识知晓率
- 公司组织知识清单范例
- 烘焙类产品的特性及应用
- 第三章转录及转录调控
- GB/T 7193-2008不饱和聚酯树脂试验方法
- GB/T 3810.3-201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3部分:吸水率、显气孔率、表观相对密度和容重的测定
- 《嵌入式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