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3 2卷第 7期 2 0 1 3年 7月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j o u rna l o f mi a n y a n g n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vo l _ 3 2 no 7 j u 1 2 0 1 3 家庭教育 孩子的第一课 堂 谢 雪 梅 ( 绵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绵阳6 2 1 0 0 0 ) 摘要:本文从家庭环境对孩子教育的影响, 家庭教育中父母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等方面 论述 了家庭教 育的重要 作用和深远影 响, 提 出了如何成功教 子的方法和措施 。 关键 词 :教 育 ;家庭 ;孩子 ;父母 中图分类号 :g 7 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6 7 2 6 1 2 x ( 2 0 1 3 ) 0 7 0 1 2 1 0 4 教 育是 “ 教” 和 “ 育”的合成 。“ 教 ” 是引导认 知 , 让孩子长智力 、 获知识 、 练技能, “ 教” , 学校作用 最大 ; “ 育” 是引导做人 , 以思想情感去熏 陶、 培育 、 感化孩子 , “ 育” , 家庭对孩子影 响最大 。因此人 的 教育应该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 是一个体系, 而不 是学校的专利 , 是家庭 、 学校 、 社会和 自我教育共同 构成的教育整体 。人一生教育所 占比重基本上是家 庭 教 育 占 5 0 , 学 校 教 育 占 2 0 , 社 会 教 育 占 2 0 , 个人 自我教育 占 1 0 , 因此是家庭 、 学校 、 社 会和 自我教育共同协力的结果。如果说孩子是一本 书 , 那父母就是这书 的作者 , 老师是这书的编辑 , 社 会是这书的读者 。在这项系统工程之 中, 家庭教育 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是制约学校教育的重要因素之 一 ,又是它们 的补充和延伸。特别是在 当今随着社 会示范性功能的局部减弱 , 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和 教育 目的部分异化的情况下 , 家庭教育 的重要性空 前的突显。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 由家长 ( 主要是 父母 ) 对其子女实施 的教育 , 它包括对孩子的熏染 、 影响和教导 。家庭是孩子 的第一所学校 ; 父母 是孩 子的第一任老师 , 也应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 孩子的命 运最先掌握在父母手里 ; 家庭教育是孩子 的第一课 堂。 家庭教育是终生教育 , 父母是孩子的终生老师 , 它始于孩子出生之 日( 甚至可追溯 到胎儿期 ) , 也因 此称为“ 人之初” 的教育 , 在人一生 的成长成才过程 中起着不可替代 的作用。家庭教育不 同于学校教 育 , 学校教育是显性教育 , 家庭教育主要是 隐性教 育 , 而父母潜移默化 、 以身示范的隐i 生 教育对孩子的 一 生的影响往往是大于显性教育的, 可以说真正好 的教育很多时候是通过引导和影响这种隐性教育来 实现的。同一所学校 , 同一个班级 , 同一个 老师 , 接 受同一的教育 , 培养 的学生却参差不齐, 良莠兼有 , 原因何在?其一 , 就主观上而言 , 是学生 自身所致 ,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 其二 , 就客观而言, 是家庭 教育促成了孩子的分化 , 外 因是事 物变化的条件。 家庭教育所要做的是通过隐性教育的外因去影响引 导孩子, 促成内因的变化。那么家庭教育怎样完成 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呢? 一 、家庭应是孩子成长的摇篮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 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 这所 特殊的学校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孩子的成长需 要养分 , 知识 的养分主要通过学校传授 , 身心的养分 主要是家庭给予。家庭 的质量决定 孩子成长 的土 壤 , 孩子能否健康成长与孩子所生长 的家庭土壤息 息相关 。因此营造一个 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 , 不仅 仅能给 自己的孩子带来幸福, 更重要 的是当学校教 育出现偏差时 , 我们同样能够帮助 自己的孩子实现 他的梦想。 家庭环境特别是家庭 的精神环境对孩子成长有 决定性意义 , 其重要性远远超过家庭 的物质环境对 孩子的影响力。只要家庭拥有 良好的精神环境 , 即 使我们不能给孩子优越 的物质条件 , 但完全可以塑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2 - 1 1 作者简介 : 谢雪梅 ( 1 9 6 4 ) , 女, 汉族 , 绵 阳师范学院马克思 主义学 院副教授。研究方 向: 家庭教育 、 人格 教育 、 思想道德教育。 1 21 造孩子的优秀性格 ; 即使我们不 能给孩子高贵 的出 身 , 但完全可 以培养孩子的良好 习惯 。 ( 一 ) 家庭 和睦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的第一要 素 孩子在成长过程 中 , 对于生活 、 人生 、 世界乃至 家庭都是 陌生的, 好奇 的, 也是朦胧 的, 甚至是迷糊 的; 孩子的心灵由于稚嫩而脆弱 , 就特需要温暖与呵 护 。如果家庭和睦孩子可 以无忧无虑 的生活 , 能充 分的享受到家庭 的温暖和父母 的关爱 , 孩子的心灵 自然会受到呵护与“ 滋润 ” , 孩子 的心情一定是 “ 阳 光” 的。家庭失 和必 然 给孩子 的心 灵蒙 上一 层 阴 影 , 孩子缺乏父母关 爱 , 孩 子 的天性不仅会 黯然失 色 , 更会使孩子在感情上痛苦 、 精神上压抑 。使孩子 心理压力加大, 容易变得忧郁、 恐惧、 自卑、 孤僻, 导 致性格不健全 , 孩子的心情不可能愉悦 , 有的是烦恼 与讨厌 , 孩子唯一能做的是不仅掩耳盗铃关上 自己 房间的门, 更可怕的是还要关上 自己心灵 的门, 将父 母永远拒之i - l # b 。家庭环境特别是精神环境对每个 家庭成员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对于个别敏感的孩子 , 这种影响则更大。 ( 二 ) 家庭温暖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前提 孩子需要家 , 需要一个温暖和睦的家 , 这样无论 是在疲倦 、 受伤或惊吓的时候都不会 害怕。这样 的 家能给孩子力量 , 能成为孩子坚强的后盾 , 能让孩子 在失败 、 挫折 、 受伤 、 委屈 的时候 , 正确面对 , 学会 自 强不息 , 学会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给孩子一个温馨 和谐 的家 , 让孩子在家 中慢慢地读懂温暖、 关怀、 包 容 、 理解 、 尊 重、 善 良、 大度 、 诚实 、 正 直、 坚强、 谦虚、 律 己等一系列品质 , 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 , 潜移默化 的隐性教育 , 用其品质慢慢地浇灌孩子 的心灵 , 让孩 子在家 中慢 慢 的吸取其养 分 , 拥有 其 品质 , 健康成 长 。只有这样 , 家才是孩子的向往 、 归宿、 避风港 , 是 孩子成长的摇篮 , 是孩子情感 的寄托。 ( 三 ) 夫妻恩爱是孩子幸福成长的必要条件 婚姻美满 、 夫妻恩爱是家庭幸福的核心 , 也是孩 子健康成长的关键。孩子需要得到保护 , 孩子的安 全感最主要来源是知道父母相爱 。夫妻恩爱家庭教 育几乎成功了一半。夫妻相爱让家庭中充满愉悦的 气氛, 让每一成员都会感 到轻松幸福。在教育孩子 时态度和步调也容易达 到一致 , 对孩子 的成长与发 展有莫大 的帮助。反 之 , 夫妻 不和 , 家庭得不 到安 宁 , 使每个人都感到不安 , 特别是孩子更觉紧张、 压 抑乃至恐惧。如果 夫妻不仅失和 , 而且家庭战争连 绵不断 , 家庭气氛沉闷紧张, 孩子在家中得不到所渴 望的家庭温暖 , 又不知怎样能改善父母的关系 , 更无 法预料结果 , 常常诚惶诚恐无所适从 , 从而引发出孩 子许多身心问题 。如果 夫妻离异 , 更 容易给孩子传 达一个错误的信息, 会让孩子误认为父母已不爱他 ( 她) , 自己在这个破碎 的家 中其实根本不重要 , 自 己已是多余 , 这往往会导致孩子 自暴自弃乃至性格 扭曲。“ 家庭 中正常关 系的失调 , 是 以后产 生精神 和情绪的各种病态的肥沃的土壤。 ” ( ( 美) 杜威 经 验与教育 ) 孩子很可能成了“ 失调” 的牺牲 品, 因为 影响最深最大最直接的是 自己的孩子 !受伤害最深 最大最直接的也是是 自己的孩子 1 2 0 1 2 年4月 1 3日, 1 2岁衡阳少年 肖豪先后刺 死 自己的表弟表妹和姑姑。没有人理解这个寄养于 姑姑家的少年当时的血腥冲动。小小年纪竞手段如 此冷酷 , 亲睛如此淡薄 , 心胸如此狭窄?仔细分析不 难发现, 肖豪从小父母离异, 自己不幸成了父母婚姻 失败 的牺牲品 , 好像社会 的弃儿, 缺乏家庭温暖 , 缺 乏父母的关爱和亲情 的温 暖, 长期生活在无人管教 和压抑的环境里 , 造成人格方面的缺陷 , 感情脆弱心 胸狭窄 , 性格偏激易冲动 , 一旦遇到挫折和约束很容 易走向极端。肖豪的案例告诉我们家庭环境对孩子 的成长的影响是很大 的!试想 , 如果他是成长在一 个有着 良好家教的环境下 , 他会这样吗?我想不会 。 孩子是无辜 的。面对孩子那一双清澈 的眼睛, 没有理 由让孩子成为婚姻失败 的牺牲品。爱本身就 是一种责任 , 孩子本是爱情 的结晶 , 爱情的见证 , 父 母有权把孩子带到这个世上 , 但却无权剥夺 了他们 应有的快乐 。因此更多的时候应该传递给孩子的是 爱 , 是包容 , 是坚强和勇敢 , 应该培养的是 自强不息 的勇气和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让孩子在完整家庭 中健康成长, 给孩子提供一个成长的摇篮, 是每个做 父母的应尽 的最起码 的义务 。因此 , 对子女 的教养 来说 , 营造幸福 的婚姻家庭 , 是父母 的首要责任。 为人父为人母 的家长应该明 白这样一个道理 : 真正能让我们孩子体验到幸福的不是房子有多大而 是笑声有多甜 ; 不是家里的经济有多富有 , 而是家里 有多温馨 , 父母有多疼爱 , 这才是家庭和孩子幸福 的 根 源 。 为了孩子, 就应努力 营造一个充满温暖和快乐 的爱意浓浓的家 , 这是所有做父母 的责任更是不可 推卸的义务。 二、 父母应 是孩子的 良师益友 孩子的性格和才能 , 归根结蒂是受到家庭 、 父母 特别是母亲的影 响最深。因此父母 责任尤为重大 , 因为最能胜任家庭教育的人不是别人 , 必然是也 只 能是父母 自己, 父母应是孩子的良师益友 。 ( 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这就要求父母不仅仅是要养子女, 更要培养子 女 , “ 养 ” 与“ 培养” 虽一字之差 , 却是两种完全不 同 的教育理念 。因此父母所肩负的教育任务不仅任重 而道远 , 而且与学校教育有很大的不同。 】 2 2 很多父母 由于大多没受过专 门训练 , 对科学的 家庭教育知之甚少 ; 而父母们望子成龙 、 望女成凤的 心理太切又致使家庭教育偏离方向; 更多 的父母错 误 的认识家庭教育 , 误认为学校教育既然可以外包 , 家庭教育也不例外。于是给孩子报各种各样 的培训 班, 诸如钢琴班、 英语班、 舞蹈班、 书法班、 美术班、 游 泳班等等等等 , 好像我们 只要花钱就可以解决家庭 教育的问题 。这是一种认识误区 , 家庭教育是无法 替代的, 更不可能外包 。因为没有父母积极参与的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残缺 的教育 , 孩子需要 的是父母 本身 , 而不是父母 的钱财 , 家庭教育不是靠钱完成 , 陪伴孩子 , 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 , 让孩子有安全感是 父母的职责所在 。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只是属于知识 教育 , 用知识教育挤 占家庭教育的时间并非是好事。 家庭教育不等于知识教育, 家庭教育需要大量的时 间 , 需要父母与孩子相处 、 沟通 、 交流 、 协调 、 对话 , 需 要在与孩子朝夕相处 中让孩子感悟如何与人相处 , 如何待人接物 , 学会做人 的基本原则 。只有这样我 们才能走近孩子的心灵 , 对孩子进行心灵教育。父 母应 当好 良师 , 也必须当好 良师, 要知道孩子是父母 的影子 , 是父母 的翻版。父母 是否是真正的 良师直 接决定着孩子的未来。 ( 二 ) 父母是孩子最知心的朋友 父母与子女的亲子关系 、 血缘关系 , 这种特殊的 身份与角色决定了父母应善养善教 , 亦父亦母 , 亦师 亦友 , 也就是说父母 不仅应是孩子的 良师更应是孩 子的益友 , 只有这样对孩子 的教育才 能产生 “ 正能 量 ” 。 有时, 我们可能因为太忙或太疲惫 , 而忽略了与 孩子的沟通与交流; 有时, 我们下意识的错误认为孩 子太小 , 什么都不懂 , 没注重他们 的意见和看法 , 缺 少真诚地倾听。仔细想想我们常常总是 以太多的理 由阻止 了孩子的倾诉 , 扼杀了孩子的思想, 摧毁了孩 子的信心 , 使孩子的心灵 出现了伤痕。这对孩子而 言是多大的不幸啊 !孩子又怎么可能把这样的父母 视为益友呢?其实传递爱心与尊重的教育有时简单 得只是一次善意的静静地倾听。 一 个合格称职的父母也需要取得相应的“ 资格 证” 。当今许多行业无论 白领还是蓝领都要求进行 专业培训方能上 岗, 唯独我们 的家庭教育很多父母 是“ 无证上岗” 。一些父母认为只要有了孩子 自己 就可以理所当然做父母 , 因为血浓于水 , 因为无法更 改的亲子关系, 父母总是会深深地爱着 自己的孩子 ; 认为爱孩子是一种本能 , 连动物都会 , 自然是无师 自 通的。相信没有哪个父母不爱 自己的孩子 , 相信没 哪个父母会刻意伤害孩子, 而且很多的时候 , 我们的 行为都是 以爱 的名义进行的, 可是我们在做 的时候 并仔细想过 , 我们的爱 中究竟有 多少是爱 自己的成 】 2 3 分 , 又有多少是对一个独立 的生命个体 的理解 和关 爱?殊不知许多家庭 冲突 、 人生悲剧等失败事例正 是这种错误认识的恶果 。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 最需要 的是父母 的爱。父 母当好良师益友的前提就是爱 , 拥有 了爱才可能拥 有和谐的亲子关 系, 才可能成为益友。然而爱孩子 并不意味着就一定理解孩子 , 只有和孩子成为真正 的知心朋友即益友 , 我们 的教育 才可能发挥作用 。 如果父母不是孩子的益友 , 有时再多的爱都无法 给 与 , 再好的教育都无计可施。但爱孩子有爱的艺术 , 怎样去爱本身就是一 门学问, 一种技巧。亲情虽是 天生的 , 爱却需要学习。爱是一种情感而不是一种 物质 , 是一种语言, 更是一种行动, 是一种平等的关 系, 爱要求无条件的对对方好。“ 爱是理解的别 名。 ” ( 泰戈尔) 。著名作家巴金曾说他的第一位老 师就是他的母 亲, 母亲使他认识 了“ 爱” 字 , 使他 知 道了人间的温暖 , 知道了爱与被爱 的幸福。母爱影 响了他的一生 , 也是其全部性格的根底。这就是说 爱在相互感染中汇聚, 爱在默默奉献 中传递。孩子 爱心的培养 , 需要父母 的爱心浇灌 。因此我们每一 位父母 、 亲人都应是爱心传递的使者 , 应通过言谈举 止 , 用心去影响孩子 , 在潜移默化 中使孩子拥有爱的 感知, 让孩子懂得了爱, 便懂得了感恩、 信任、 同情、 关爱 , 让孩子拥有 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三、 孩子是家庭教育的作品 孩子是父母教育和家庭社会环境共同制作的作 品, 父母养育孩子是要把孩子培养成社会的财富, 而 不是把我们的财富留给孩子 , “ 授人 以鱼 , 不如授之 以渔” , 孩子能否成为一 幅杰 出的作 品关键是看父 母 的教育。任何一种教育既是一 门学问 , 又是一 门 集爱心与智慧于一身的艺术。父母要教子成功 , 把 孩子培养成社会合格产 品, 要求施教者父母必 须有一个正确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通过教育细 节和教育方法相互渗透而表现的, 要把孩子培养成 社会合格产品。 ( 一) 在方法上要教孩子学会做人, 成为一个真 正的大写的人 。 在 细节上帮助孩子解读 感恩、 责任、 自制的内涵。 培养孩子道德、 理想、 行为的定力 决定人生成败和幸福指数的往往不是孩子学问 的高低 , 而是孩子人格的健康水平 , 行为习惯恰恰是 影响孩子人格发展的关键 因素之一 , 行 为习惯的养 成也就至关重要 。 ( 二 ) 要求父母有相应的知识和见识 。 有一定的 家庭教育的水平和能力。 懂得 怎样更好的与孩子进 行沟通交流 。 让孩子在做人、 交友和求知等方面受到 良好的教育 孩子是站在父母的肩膀上 的, 父母 的眼光影响 孩子的眼界, 父母能走多远 , 孩子就可能走多远。父 母应给予孩子 自由成长的空间, 对错误 的方 向应给 予引导, 对正确的方向应给予鼓励, 但父母的引导不 应超出孩子所求 , 不应剥夺孩子独立 自主的愿望 , 也 就是说引导要注意把握好度而非全包全揽 , 有 时孩 子是 自己最好的教育者。 教育孩子塑造孩子 , 必须尊重孩子 、 了解孩子、 分析孩子 、 沟通孩子、 理解孩子、 读懂孩子 , 走近孩子 的心灵, 聆听孩子的内心世界, 解决孩子的心理问 题 , 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 , 打造孩子 的心理资本 , 才 能培养 出好 的孩子。 ( 三 ) 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言传身教 品德、 理想、 意志、 责任、 胸襟等重要因素不是父 母空洞的说教就能产生效果的 , 而必须通过父母 自 身 的行为渗入到孩子 的骨 肉里 , 融化在孩子的血液 中。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认 为: 最好的教育就 是 “ 从生活中学 习, 从经验 中学习” 。一切教育在孩 子出生时就在无意识中开始 了, 开始用他的眼睛、 耳 朵 、 嘴巴、 皮肤乃至身体来感知这个世界 、 认识这个 世界。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者, 对什么事情都 感兴趣。孩子每天都没离开过 自己的课 堂, 生活处 处是课堂, 孩子时时在学习, 生活即教育。父母的一 言一行、 一举一止都是在以身示范的教育孩子, 每一 个细节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生动、 最直观、 最有效 的教科书。父母 的点滴影响和这本教科书 自身的质 量, 直接决定着孩子人格能否健全发展 , 遗憾的是很 多时候我们父母 自己没有意识到在教。这种教育虽 不是正规的教育 , 但是有计划 、 有意识、 有 目的教育 , 既是显性的又是 隐性 的, 既是有形 的又是无形 的。 它比单纯的显性教育更厉害 , 威力更大。其过程 又 体现为生活中的随机教育 , 即抓住生活中的点滴 、 细 节 , 注意孩子释放的每一个信号, 促使孩子灵魂的催 醒, 启迪孩子领悟生活的真谛 , 生命的 内涵, 而不是 仅仅局限于单纯的知识堆积。这就要求父母在生活 中要有一种意识 , 随时随地捕捉和利用教育的机会 , 把转瞬即逝的具有教育价值的事件 , 融人到孩子的 教育之中。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人生、 品德 和个性形成有举 足轻重的作用 , 良好 的家庭教育能照亮孩子一生 , 帮 助孩子成就一生 , 孕育出杰出人才。如果家庭教育 不给力或给错力 , 是孩子成长的一种缺憾 。为了孩 子, 身为父母的我们不仅要与孩子一起成长, 而且还 应不断 自我学习与提高 。 参 考 文献 : 1 阿黛尔 法伯, 伊莱恩 玛兹丽施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m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 2 0 0 7 2 海姆 g 吉诺特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m 北京 : 京华出版社, 2 0 0 4 3 杨冰 细节成就孩子一生 m 北京: 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 2 0 0 6 4 曾仕强 家庭教育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1 9 9 5 5 赵健伟 教育病对当代中国教育的拷问 m 北京 : 中国社会出版社, 2 0 0 3 6 周淑群, 陈湘 家庭教育的实践与感悟 j 当代教育论坛( 教学研究) , 2 0 1 0 , ( 9 ) : l 2一l 4 7 靳荣 浅谈家庭教育的状况及策略 j 中国校外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徐州七上生物试卷及答案
- 数字时代形象传播研究-洞察与解读
- 2025年保险顾问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影视剪辑师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艺术市场经理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娱乐经纪人人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化验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远程客户支持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酒店管理岗位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现场服务工程师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GGD交流低压配电柜运行、维护说明书、安装、操作手册
- 社区卫生传染病风险评估记录表
- 2024年湖北水利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 亚马逊逆向工作法
- 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规划
- 受人威胁写遗书范本
- 人力资源解决方案-
- 300MW机组七漏治理方案及消漏方案
- 第十章蜜蜂授粉
- GB/T 5231-2001加工铜及铜合金化学成分和产品形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