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唐代诗歌题材包罗万象,异彩纷呈。众多唐诗研究者对唐诗中边塞、山水、 田园、送别等传统题材进行了深入研究,但一些传统视野之外的题材如商业还 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尚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本文所论唐代涉商诗是指涉及商业行为和活动的人、事、情、景的唐代诗 歌。文章从商业视角切入,首先在定量的基础上指出了唐代涉商诗从初、盛唐 至中、晚唐不断发展的趋势,分析了晚唐时期涉商诗歌作者虽众创作量却不敌 中唐的原因,接着从政治、经济与文学等方面分析了唐代涉商诗兴盛的原因, 然后按照商贾、商妇、市场、店家等主题对其进行分类研究,其中商妇主题从 行为与内心两方面进行论述,市场部分从时间与空间的拓展方面分析,着重表 现村市,夜市,店家则简单提及。继之,论文对唐代涉商诗的艺术特点进行了 归纳:唐代涉商诗中的商人、市场、店家等大部分都是以景物入诗的,旨在渲 染某种氛围与表现某种意境,并着重对“市与“店”等意象进行了分析,而 且,唐代涉商诗显示出浓重的宗教色彩,此外,论文还对李白、元稹的典型涉 商诗进行了艺术上的把握。最后,论文对唐代涉商诗中所表现出的士商关系进 行了探索,发现了唐代士人对商贾所表现出的复杂心态:批判,同情,同感, 甚至发出“士不如商”之叹。论文在结语中把唐代涉商诗与六朝、宋代相比较, 凸显了唐代涉商诗的重要地位,并且强调了唐代涉商诗的“诗史 作用。 本文努力从三方面来进行研究:一是“以人为本 来关照唐诗中的商人、 商妇等,二是以“空间 为坐标,从“市场”与“店”来把握唐诗,三是注重 唐代涉商诗的文本研究:典型诗人的研究和涉商诗艺术风格的把握。 【关键词】涉商诗定量分析以景入诗宗教色彩同感 a b s t r a c t n e t a n gp o e mi sc 0 m p r e h e n s i v e ,c o l o r f i l l 1 h en u m e r o u sr e s e a r c h e r so ft h g p o e mt ot h n gp o e mi nt h ef 如n t i e rf o n r e s s ,t h es c e n e r y ,t h ec o u n t r y s i d e ,s a w s o m e b o d yo 噩a n ds oo nt oc o n d u c tt h o r o u g l l l y ,b u ts o m et h e m eo u t s i d e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f i e l do fv i s i o nl i k ec o m m e r c i a lt h 锄eh a v en o tb eo b t a i n e dt h ee n o u g h v a l u e t h eb u s i n e s s - t h e m ep o e m so ft m gd y n a s t yw h ol i k er a r ea n db e a u t i f u l n o w e r sw h i c hc a l m l yb l o o m si i lt h eg a r d e n ,h a sv e r ) rb 远r e s e a r c hs p a c e t h eb u s j n e s s - t h e m ep o e m so ft m gd y n a s t yd i s c u s s e di nt h ea n i c l ci sr e f 色r st o t h et a n gp o e mw h i c hd e a l i n gw i t ht h eb u s i n e s s - a c t i v ec o n c e m e dp e f s o n ,t h em a t t e r t h es e n t i m e n t ,t h es c e n e r yr e l a t e dt a n gd y n a s t yp o e t r y f r o mt h ec o m m e r c i a la n 酉e 0 fv i e w ,f i r s t l y ,t h ea n i c l eh a dp o i n t e d0 u ti nt h eq u o t af o u n d a t i o nt h eb u s i n e s s - t h e m e p o e m s0 f i h gd y n a s t yw a sb l o o m i n gf 如mt h eb e g i 衄i n gt 0t h ee n d i n go f1 a n g p o e t r y , a i l d a n a l y z e dt h ep h e n o m e n o n柚dt h er e a s o nw h yt h en u m b e ro ft h e b u s i n e s s t h e m e p o e m sw a s l e s st h a ni ti nt h ei i l t e 咖e d i a t es t a g eo ft h n gd y n a s t yw e u a u t h o rw a sm o r ei i lt h el a t e t a n gt i m e t h e nd i s c u s s e dt h er e a s o n0 ft h e b u s i n e s s t h e m ep o e m so ft 弧gd y n a s t yb o o m i n g6 - o ma s p e c t s 锄ds o0 np o l i t i c s , e c o n o m ya n dl i t e r a t u r e ,t h e ni tw a sc l a s s i f i e da c c o r d i n gt os u b j e c t s 觚ds o0 n b u s i n e s s m a n ,b u s i n e s sw o m a n ,m a r k e t ,s h o p ,f u r t h e r ,t h eb u s i n e s sw o m a i ls u b j e c t c a 盯i e do nt h ee l a b o r a t i o nb yi t sb e h a v i o ra n dt h ei n n e r n l em a r k e ta n a l y z e df 如m t h et i m e 锄dt h es p a t i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a s p e c t ,e m p h a s i z e dt h em r a lm a r k e ta n dt h e m a r k e ta tn i 曲t 1 1 h es h o pd i s c u s s e di ts i m p l y t h e nt h ea n i c l es u m m a r i z e dt h ea n i s t i cc 血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t h eb u s i n e s s t h e m e p o e m so ft i a n gd y n a s t y :t h em e r c h a n t ,t h em a r k e t ,t h es h 叩a n ds oo nm a j o f i t yo fa r e e n t e r e dt h ep o e mb yt h es c e n e r y ;t oe x a g g e r a t es o m ek i n do fa t m o s p h e r e ,t od i s p l a y s o m ek i n do fs p e c i a lb o u n d a r y ,e m p h a t i c a l l y ,m a r k e t 锄d s h o p h a sc a 玎i e do nt h e i m a g ea n a l y s i s , a l l dt h e t i 觚gd y n a s t yb u s i n e s s - p o e md e m o n s t r a t et h es t r o n g r e l 垮o u sc o l o r ,t h ep a p e ra l s oa l l a l y z e dt h eb u s i n e s s - p o e mo fl i b a ia n dy u a n z h e n f i n a l l y ,t h ep a p e r h a dd i s c o v e r e dt h a tt h ea u t h o r s0 ft a n gp o e t r yh a v ec o m p l e xp o i n t 0 fv i e wt ot h eb u s i n e s s m a ni nt h eb u s i n e s s p o e m :c r i t i q u e ,s y m p a t h y ,s a m ef e e l i n g , c v e ns e n d so u t t h eg e n t l e m a nt ob ei n f e r i o r t ob u s i n e s s s i g h i n g i nt h ec o n c l u s i o n , t l l i sa r t i c l ec o m p a r e dt h e1 a n gd y n a s t yb u s i n e s s p o e mw i t ht h es i xd y n a s t i e sa i l d s o n gd y n a s t y ,h i g l l l i g l l t e dt h ei m p o r t a n tp o s i t i o n 锄dh i s t o r i c a ls i g i l i f i c a l l c eo ft h e b u s i n e s s - t h e m ep o e m so ft a n gd y n a s t y t h i sa n i c l ec o n d u c t st h er e s e a r c h d i l i g e n t l y 劬mt l l r e e a s p e c t s : f i r s t , “h u m a n i s t 1 0 0 k sa f t e ri nt h et i a n gp o e mm e r c h a n t ,b u s i n e s sw o m a na n ds 0o n ; s e c o n d ,t a k e “t h es p a c e a st h ec 0 0 r d i n a t e ,a 1 1 d “t h es h o p 伊a s p st h et a n gp o e m 仃o m “t h em a r k e t ”,1 m i r d ,p a y s 铲e a ta t t e n t i o nt 0 t e x tr e s e 砌lo fb u s i n e s sp o e m :t h e t y p i c a lp o e t sr e s e a r c :ha n da n a l y s i s0 fa r t i s t i cs t y l eo ft h eb u s i n e s s p o e mo ft h n g d y n a s t y k e yw o r d : b u s i n e s s t h e m ep o e t 巧;q u a n t i t a t i v e 锄a l y s i s ;b ew r i t t e ni np o e m a ss c e n e r y ; r e l i g i o nc o l o r ; s a m ef e e l i n g 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 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 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声明并表 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旧寻爿两 日期: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d 。- 7 沙彩多v f 本人完全了解上海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 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 规定。 作者签名:、司彳拶弓导师签名: 日期: 伽 烀7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前言 刖舌 唐代诗歌以其永葆青春的艺术魅力,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的学 者徜徉其中,流连忘返。目前,学术界对唐诗的研究一般从体裁和题材两方面 入手。相对来说,题材方面的研究更为普遍,难度也小一些,而且现代生活中 各种不同文化、不同学科都在碰撞、交流、融合,文学和其它人文社科的边界 也逐渐模糊,从而产生了很多新的艺术视角,如宗教的、历史的、社会的、民 俗的等等,本文试图从商业视角关照唐诗,以期对唐代诗歌艺术成就获得新的 认识。 笔者认为凡是反映与商业行为和活动相关的人、事、情、景的唐代诗歌都 可纳入研究视野之内,我们姑且称之为唐代涉商诗1 。也许由于以往研究者认为 涉商诗歌艺术水平不高? 抑或是“轻商”的传统思想作祟? 唐代涉商诗作为唐 诗苑囿中一道独特景观,一直僻居幽地,少人问津。除了历史学或经济学学者 在研究时间或引用、以资论证外,从文学的角度进行研究的成果不多,各种文 学史等著作更是鲜有论及,少有的几篇论文也只就某一侧面谈论。上世纪九十 年代之前,有关唐代涉商诗的研究基本是空白,只有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 中谈及了此类诗歌:“封建时代名义上重农轻商,但实际上往往对商人不是轻 贱而是企羡,觉得他们获利多,生活自由,不像农民的身子生根在耕种的土地 上,动也动不得。”并且指出“古诗里就有贾客乐或估客乐这样一个 主题,唐代诗人像元稹、刘禹锡、张籍等都作了这个题目的诗,自居易也作了 盐商妇,张籍还有野老歌”。2 到了九十年代,随着商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唐代涉商诗才进入更多研究者 的视野。以下是笔者对此作的一个简要回顾,通观这些研究成果,主要涉及以 下内容: 1 对唐代商人的研究:一是对商人文学形象的研究。肖文苑的唐诗中的 商人3 是较早对唐诗中的商人形象进行专题研究的论文。该文在论述唐诗中的 1 参考张金花宋诗与宋代商业“绪论”中涉商诗的概念界定:“宋代涉商诗是指那些涉及商贸活动、 能够印证、反映宋代商业和商人历史真实的诗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 0 0 6 年1 0 月版。 2 钱钟书宋诗选注8 5 页,北京:三联书社,2 0 0 2 年5 月版。 3 天津师大学报,1 9 9 5 年第1 期。 前言 上海师范大学倾 学位论文 商人形象时,涉及到了商人的地位、经营形式、经营手段、生活奢靡等,但论 述尚嫌简略。李菁商贾形象变迁与中晚唐文人价值观的转变1 、李中华唐 代文学中的商贾形象2 、兰寿春的古代文学作品中商人形象的颤变3 、周 晓琳的重本抑末与批判商贾一中国古代文学商人形象研究之一4 等文章都试 图从宏观角度探索文学中商人形象的嬗变中所蕴藏的内涵。徐严华唐代商人 研究综述5 则对唐代商人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对商人的分类清晰,然非文学 视角。二是对唐代商人家庭的研究:a 婚姻生活研究。李志生唐代工商业者 的婚姻状况6 等认为唐代士族与新兴贵族均不屑与商人联姻,与地位相同或相 近之人联姻则是包括唐代在内的中国传统社会商人婚姻的主流。宋军风试论 唐代商人家庭的不稳定性7 认为唐代商人家庭在情感、财产、社会地位等方面 呈现出较大的不稳定性,这些均很少引用诗歌。b 商妇研究。商妇研究很少, 只有宋军风唐代商人妇家庭生活探微8 等对商妇的生活进行关照。 2 唐代士商关系的研究。邵毅平中国文学中的商人世界9 从表现士商关 系等角度进行了讨论,由于时间跨度太大,显得用力不足。王德明中国古典 文学中士与商关系透视加认为“士人因种种原因而始终是一个受人尊敬的特 殊阶层,而商人多数情况下则处于受人轻视的地位文学中的这种现象要想 得到根本的改变只有依靠中国以农业为主,以自然经济为主的社会得到根本的 改变。”姜革文冲突与融合:唐代诗人的商业意识及角色换位1 1 则认为随着 商业环境的变化,士商关系正逐步由冲突转向融合,唐代诗人已有了自觉的商 业意识。 3 涉商诗作者个案研究。据笔者所见,只有李俊张籍的商业思想1 2 从重 商、抑商、悯商三个方面对张籍的商业思想进行了论述,并从社会背景和诗人 本身的文学主张以及社会经历三方面探讨了诗人商业思想。 1 宁夏社会科学,2 0 0 5 年第2 期。 2 湖南商学院学报,2 0 0 5 年第5 期。 3 龙岩师专学报,1 9 9 6 第2 期。 4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 9 9 9 第3 期。 5 鄂州大学学报,2 0 0 3 第2 期。 6 人文杂志,1 9 9 7 年第3 期。 7 宜宾学院学报,2 0 0 5 年1 0 期。 6 齐鲁学刊,2 0 0 6 年第1 期。 9 邵毅平中国文学中的商人世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 0 0 5 。 m 社会科学家,1 9 9 2 年第5 期。 1 1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 0 0 7 年第2 期。 1 2 中文自学指导2 0 0 2 年0 2 期。 2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翮舌 4 涉商诗本身的研究。王林丽简论唐代商贾诗的内容和意义1 认为唐代 诗人创造性地将商业题材与表现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题材内容相结合,为我 们了解、研究唐代商业历史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党诚恩选注的中国历代商贾 诗歌选2 则选取了9 2 首唐诗,虽涉及商业活动的方方面面,但相对于丰富的 唐代涉商诗则显得过于单薄。张卫婷唐代商贾诗研究述评3 就唐代商贾诗的 研究大致进行了回顾,认为唐代商贾诗及时地反映了商人群体的出现和壮大发 展,及这个群体的出现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徐勇的硕士论文论唐代商业题材 的诗歌4 论述了唐代商业题材诗歌从初盛唐至中晚唐不断发展的趋势及其与社 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了著名诗人商业题材诗歌创作量较多的现象及其原 。因,着重分析了唐诗中的商人形象。 5 文学与商业的关系研究。赵振强论唐代商业经济对文学的影响5 一文 探讨了唐代文学在商业经济的影响下获得的自由发展,从创作主体、创作内容 还有创作形式都呈现出市民化、商业化和通俗化的特点。 从以上对唐代涉商诗研究史的简单回顾不难看出,已有论著对其做出了有 益的探索,但大多数情况下唐代涉商诗是被作为历史和经济资料引用,而对其 文本的研究还很少。即使已有的研究成果,也显得浮光掠影,不够深入和系统。 唐代涉商诗的整体面貌、创作个体等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就此而言,无论 是唐代涉商诗的内容和形式,还是其意义,或者是涉商诗所体现的诗人心态的 研究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要深入系统地研究唐代涉商诗就必须把唐诗中与商业行为、活动相关的作 品都纳入到研究视野之中。本文的研究在商业和文学交叉点上展开,而落脚点 在唐诗,在文学。在对唐代涉商诗梳理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着眼于三点进行 研究: 一是以“人为本关照唐诗。这里的“人 涉及职业商人、非职业商人、 商人妇、典型诗人等。从这些涉商诗中我们不仅能看到当时商业活动和商人生 活,而且可窥探出诗人所表现出的态度和从中所受的影响。二是从“人 的活 9 美与时代,2 0 0 4 年1 0 期。的 2 党诚恩,中国历代商贾诗歌选,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 9 9 0 年版。 3 沧桑,2 0 0 7 年0 2 期。 4 徐勇,华南师范人学,中国古代文学2 0 0 5 硕士学位论文。 5 上海师范火学学报,1 9 9 8 年第6 期。 3 第一章唐代涉商诗鸟瞰 上海师范人学硕上学位论文 动场所来关照唐诗。对人的研究离不开对人的活动空间的关照。商人的职业舞 台商业店铺、市场等,是真实再现社会历史风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三是从艺术风格上把握唐诗。唐代涉商诗是唐诗的一部分,既有唐诗的共 性特征,又呈现出鲜明的个性。有人认为商业题材的诗歌艺术性不强,所以研 究意义不大。笔者坚信“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任何事物都有其 不同于其它事物的本质特征,唐代涉商诗在艺术上必有其独特风貌。 本文主要采取整体关照、散点透视、纵横比较等研究方法。唐诗对于商业 和商人的表现因时期与作者的不同而显得五彩纷呈,作品所折射出的诗人对唐 代商人与商业的观点也各不相同。这些不同决定了对唐代涉商诗的研究应有散 有收:既注重典型诗人的研究,又考察唐代涉商诗的发展历程和创作群体,并 与六朝和宋代涉商诗进行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探同,并以诗证史、以史证诗, 参照历史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对唐代的涉商诗进行多角度 的关照,凸显唐涉商诗的独特艺术价值。 本文的新意主要表现在三点:首先,注重典型诗人的研究。对于唐代涉商 诗,研究者往往疏于对典型诗人的研究;其次,注重对商妇的关照。已有成果 对唐诗中商妇详细研究的不多;第三,以往学者很少对涉商诗的艺术风格进行 把握,更缺乏与唐前后朝代的比较研究,本文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上进行了尝试。 论文的不足是显而易见的。由于笔者的学术水平有限,对某些诗歌的理解 不到位。文章理论性不强,某些章节停留在比较浅层次的描述,论述不够深入。 文章的连贯和整合性较差。请专家与学者给予批评与指正。 第一章唐代涉商诗鸟瞰 在对唐代涉商诗进行研究时,我们应该首先确定研究范围。什么样的诗歌 可以算得上是涉商诗呢? 先来看看目前学者是如何界定其外延商业文学 的。 在其它媒体手段不发达的古代,历史是靠文人手中的一支健笔传承下来的。 商业和文学很早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文学反映商业,商业影响文学尽管在 最早的时候商业对文学的影响较小,尽管文学的执笔人最初不愿意反映商业, 商业题材的文学还是诞生了。据笔者所知,首先提出了“中国商业文学”这一 4 上海师范大学硕七学位论文第一章唐代涉商诗鸟瞰 概念的是潘沉汉、陈书良二位先生。他们认为:“一切与商业活动有关的文学 作品或典籍,都可称为商业文学,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描写商业都 市、贸易活动、商人形象的诗文作品;二是反映文人与商界交往,相互影响的 有关篇章;三是渗入商品经营,为商业经济服务的各种体裁的文学表现形式; 四是记载文人商业经济思想的典籍。 1 有学者对这一概念的界定有异议,认 为“并非所有典籍,都可称为文学小说、戏曲等作品与商业活动有关 者甚众,有的作品本身很长,而与商业活动有关的内容只有几个字而已 不宜将一切与商业活动有关的文学作品全部贴上商业文学的标签。”2 笔 者认同上述意见,但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作品,一般体制短小,窃以为不在 质疑范围内。 笔者认为涉商诗概念的界定应取其广泛意义,一切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与商 业相关的人、事、情、景的诗歌,都应该纳入此研究范围内。根据这个标准, 在北大的全唐诗电子分析系统里( 包括全唐诗和全唐诗补编) ,笔者输 入了“商、贾、估、市、店、邸、肆、鬻、买、卖 等词语进行检索和选择, 同时又参考了历代商贾诗歌选和全唐诗经济资料辑释与研究,共收集 了7 7 0 首唐代涉及商业、商人活动的诗歌。列出了涉商诗题目一览表( 文后附 表1 )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实际上的涉商诗歌应不止于此,尽管笔者主观上有 多么不想漏掉每一首涉商诗歌,但由于笔者学术水平有限,不能把握所有诗歌 背景,加上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不能十分到位,不能穷尽所有涉商题材的诗歌。 之后,为了便于研究,笔者参照文学史研究的习惯,按照初、盛、中、晚 四个时期,给能够查知生活年代的诗人确定了大致的时期归属。当然这样做有 人为割裂之嫌,诚如唐五代文学编年史所说:“安史之乱起,肃宗、代宗 时李白、杜甫二人虽然还在人世,但总不能说这时的社会还处于盛世。初盛唐 的下限放在天宝十四载( 公元7 5 5 ) 安禄山起兵时,中唐卷始于天宝十五载也 就是肃宗至德元载( 7 5 6 ) 安史之乱在北方全面展延时,中晚唐则更不容易在 哪一年作确切的切割,只能做大致的划分。3 但研究总要有一个界限,来探索 出某些规律。本文结合历史与文学,大致这样划分:初唐:唐朝开国( 6 1 8 年) 1 潘沉汉、陈书良中国商业文学发展历史初论,中国文学研究2 0 0 2 年第4 期。 2 姜革文:商业商人唐诗,南京师范大学2 0 0 6 年博士学位论文。 3 傅璇琮唐五代文学编年史初盛唐卷自序第6 页,沈阳:辽海出版社,1 9 9 8 年1 2 月版。 第一章唐代涉商诗鸟瞰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义 玄宗即位( 7 1 2 年) ;盛唐:玄宗即位( 7 1 2 年) 安史之乱爆发,玄 宗退位( 7 5 6 年) ;中唐:肃宗即位( 7 5 6 年) 穆宗长庆四年( 8 2 4 年) ; 晚唐:敬宗宝历元年( 8 2 5 年) 一一唐朝灭亡( 9 0 7 年) 。大多数诗人有明确 的时期归属,而可前可后的少数跨时期的作者,为了便于从整体上把握分析, 则根据其主要生活、创作时段,同时代生活的人所处的时期,或参照文学史上 的习惯划分,酌情将之划归某一时期。 然后笔者又根据全唐诗诗人小传、唐五代文学编年史、唐诗歌鉴 赏辞典中的诗人小传,依照四唐的划分年代进行了列表统计( 文后附表2 ) 。 该表虽不能十分精确,却也呈现出一定的特点来。让我们先看下面的简表: 时期诗人数量( 人)百分比诗作数量( 首) 百分比 初唐 1 57 2 84 盛唐 2 61 2 1 2 11 6 中唐6 62 9 3 1 8 4 1 晚唐 9 64 3 2 6 43 4 2 1 ( 可知名诗人) 2 7 时期不详 ? ( 佚名、无名氏、 9 1 2 3 95 作者不详、缺名) 统计( 知名诗人) 2 2 41 0 0 7 7 01 0 0 从上表中可看出笔者对唐代涉商诗的不完全统计为7 7 0 首。客观地讲,五 万多首的全唐诗中,涉商诗所占比例相对较少。然而与前代涉商诗相比,唐代 涉商诗显得蔚为大观,这些诗歌或详或略,或深或浅,生动地反映了唐代商业 贸易活动的某一方面或某一侧面,为我们描绘了唐代多姿多彩、鲜活生动的商 业生活画面,再现了商人、商妇的喜怒哀乐。 通过检索发现,唐诗中有很多确定无疑的商业词汇频繁出现,如商人名称 与类别:商人、商贾、商客、贾人、贩夫、行商、富贾、胡贾、蛮商、贾胡、 商胡、海商等;各种集市名称:水市、山市、村市、草市、早市、晚市、夜市、 渔( 鱼) 市、酒市、药市、蚕市、花市、灯市、槐市、鬼市等;酒家名称:酒家、 酒楼、酒店等;还有善贾、商旅、百货、买卖、贸易、青钱、飞钱、互市、鬻、 贩、货、店、楮、币、赊、典、贸、榷、税、赁等商业用语也多次出现。1 当然, 1 据北大全唐诗电子分析系统统计。 6 上海师范人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唐代涉商诗鸟瞰 不排除其中有非商业信息,但是可以肯定,这里的大多数都涉及到了商业的方 方面面。 写作唐代涉商诗的诗人阵容庞杂,上至王公大臣、地方官吏,下至士子、 商贾、方士、女冠等。他们或出朝为官,或被贬偏远之地,或游历四方,熟悉 并体验着社会市井生活。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商业活动和人物不 可避免地走进他们的视线,成为他们诗歌中关注和表现的对象。 从文后附表2 可以看出:除去1 2 首诗歌和谚语的作者为佚名,缺名,无 名氏或作者不详外,作者总计2 2 4 人,其中写一首涉商诗的作者1 2 1 人,两首 的3 5 人,三首的1 6 人,四首的1 0 人,五首以上十首以下( 包括五首) 2 5 人, 十首以上二十首以下( 包括十首) 1 2 人,二十首以上三十首以下( 包括三十首) 4 人,三十首以上2 人。我们且对五首以上的诗歌作者统计如下: 5 1 0 ( 包括5 首)王绩王维卢仝韩愈刘长卿韦应物罗邺孟 郊徐夤项斯贯休温庭筠王梵志陈羽( 以上均5 首) 寒山韩翊李 郢李中张乔储光羲皎然( 以上均6 首) 罗隐7 李商隐8 皮日休8 张祜9 1 0 2 0 ( 包括1 0 首)岑参杜苟鹤李端陆龟蒙齐己施肩吾许 浑( 以上均1 0 首) 杜牧1 1 卢纶1 4 姚合1 6 韦庄1 8 张籍1 9 2 0 3 0 ( 包括3 0 首)元稹2 3 刘禹锡2 3 王建2 6 李白3 0 3 0 首以上杜甫3 7白居易5 2 在5 1 0 首区间的诗人中,初唐有王梵志、王绩2 人,盛唐有王维、储光 羲、寒山3 人,中唐有卢仝、韩愈、刘长卿、韦应物、孟郊、韩翊、皎然、 陈羽8 人,晚唐有罗邺、徐夤、项斯、贯休、温庭筠、罗隐、李商隐、皮日休、 张祜、李郢、李中、张乔1 2 人。在1 0 2 0 首区间中,盛唐有岑参1 人,中唐 有卢纶、张籍、施肩吾、李端4 人,晚唐有杜苟鹤、陆龟蒙、许浑、杜牧、韦 庄5 人。在2 0 3 0 首区问中,盛唐有李白1 人,中唐有元稹、刘禹锡、王建3 人。3 0 首以上的作者,盛唐有杜甫1 人,中唐有白居易1 人。 我们可以从以上统计看出在5 1 0 区间的诗人,初唐最少,盛唐稍多于初 唐,中唐倍增,晚唐较中唐又增半数。1 0 2 0 区间的作者,初唐没有,盛唐较 少,中唐比盛唐增多,晚唐又比中唐稍多。2 0 3 0 区间的作者,盛唐1 人,中 7 第一章唐代涉商诗鸟瞰 上海师范大学硕七学位论文 唐3 人,而初唐、晚唐没有。3 0 首以上区间,盛唐1 人,中唐1 人,但二者并 不均衡,因为盛唐杜甫诗作量明显少于中唐白居易。我们不难发现初唐时期诗 作最少,写涉商题材的作者也最少。盛唐无论是作者还是诗作量都已经上升。 而且具有两个高产诗人李白3 0 首和杜甫3 7 首。中唐写涉商题材的诗人骤增, 诗作量最多。晚唐作者比中唐又增一倍,而诗作量却降低。 总之,就创作涉商诗歌的诗人数量来说,唐代四个时期呈直线上升趋势, 初唐最少,盛唐次之,中唐再次之,晚唐最多。就涉商诗作量来看,初唐最少, 盛唐次之,中唐最多,晚唐次之。 这里面出现了一个问题:晚唐与中唐相比,作者虽众,诗作量却不敌中唐。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晚唐虽然作者比中唐多一半,然而其作者并不高产,大多数 诗人只有一两首涉商诗作,诗作量没有超过2 0 首的诗人。而且涉商题材的诗 作大多为不太知名的诗人所作,看上去较为零散;而中唐涉商诗人大多是高产 作者,而且著名的诗人居多。可以这么说,高产诗人集中在中唐。也许会有学 者质疑:盛唐时期的李白与杜甫难道非高产作者? 他们当然是高产作者。盛唐 与中唐的划分不能十分机械,李白和杜甫晚年都进入了中唐,尤其是杜甫在夔 州写下的反映夔州经济的大量涉商诗作就是在晚年时期。所以定量分析需要结 合诗人的实际创作情况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如果说初唐涉商诗是中唐涉商诗歌 兴盛的前奏,那么盛唐则是中唐涉商诗兴盛的序曲,为高潮的到来蓄足力量。 晚唐则与初、盛唐不同,为什么晚唐涉商诗的诗作量与诗人数量不成正比呢? 是因为文人思想上还难以接受商业与商人? 应该不是。经过了盛唐与中唐的社 会经济的发展,商业也越来越显出它的重要性,作为商业活动的主体商贾 的地位也明显有所提升。文人乘商船出行,与商人为伴在晚唐已经成为一种普 遍的现象,而且晚唐时期社会混乱,科举无望,文人断绝了入仕的热情。所以 他们已经不再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傲视商人了。晚唐涉商诗人最多,也从侧面反 映了文人已经在相当程度上接受了商人和商业。至于为什么晚唐涉商诗人诗作 量较少,我想大致有以下原因: 首先,晚唐涉商诗人诗作总量较少。纵观中唐时期,涉商诗作多的诗人均 是著名的诗人,他们大多诗作总量较多。诗作总量多的诗人涉及每一种题材的 诗作的相对量自然就较多。而晚唐时期除了较著名的诗人罗邺、徐夤、项斯、 8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唐代涉商诗兴 i ;i 的原冈 贯休、温庭筠、罗隐、李商隐、皮日休、张祜、李郢、李中、张乔、杜苟鹤、 陆龟蒙、许浑、杜牧、韦庄等写了较多涉商诗作( 5 2 0 首) 外,其他诗人大多 是名气不大或没有名气的小诗人。据笔者从北大电子版全唐诗分析系统的 小传中所看到的,这些小诗人的诗作总量大多只有几首或十几首诗,自然,涉 商题材的诗作量也小。 其次,晚唐部分诗人对时局失去了信心。唐帝国末期,社会动荡,军阀割 据,天灾人祸,民不聊生。诗人们对社会的复兴不再寄以希望,没有了儒家积 极参与社会政治、力挽狂澜的热情,他们大多借助道学无为的精神来“独善其 身”,消极地过着避世的生活,表明自己不与世同浊的决心。与晚唐相比,中 唐社会虽然也时有战乱,但是一度出现中兴,文人对社会、朝廷还没有失去信 心。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等人一直竭尽全力对社会上的问题进 行批判,希望上达圣听,改革政治。他们对社会上出现的“贾雄伤农”问题批 判得相当尖锐。他们的涉商诗的主题大多带有“民本色彩,农本商末思想较 为严重,客观地讲,他们有时对商贾的批判失于偏颇。而晚唐虽然还有为政治 捶胸顿足、为民生疾苦呐喊的人,如陆龟蒙、皮日休、罗隐、张祜等,然而他 们的痛心疾首和呼声已被淹没在摧枯拉朽的社会大厦的倒塌声中,显得微弱无 力。 最后,晚唐社会急剧动荡,诗人辗转迁徙,颠沛流离。再加上战火的焚烧, 这一时期诗歌的流失较为严重。著名诗人的诗作也许还会被有心人刻意保存, 而众多不太知名的小诗人的诗作就很难完整地保存下来。 第二章唐代涉商诗兴盛的原因 每一事物的兴衰都必有其特定原因,唐代涉商诗也是如此。它的兴盛有其 政治、经济以及文学方面的原因。下面我们具体分别进行论述。 第一节政治条件的相对宽松 自古商业被视为“末业”,商人被视为“贱民 ,西汉以前,统治者主要采 9 第二章唐代涉商诗兴盛的原因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取经济制裁,从税收、价格、经营范围等方面对商贾进行压制。1 先秦苟况认 为“工商众,则国贫 2 ;韩非则把商工之民列为“五蠹”之一,把“商贾外 积”和“耕战之士困,末作之民利”3 ,看作是封建国家可能灭亡的两个象征; 商鞅最早提出把农业定为“本业”,其它行业包括商业都称作“末业”,宣扬 “事本”而“禁末”。4 汉代则更为苛刻,从政治地位上给商人以打击:“贾人 勿得衣锦绣绮毅稀野! 宁操兵,乘骑马。 5 史记载“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 宦为吏”6 干脆将商人及其子孙拒于统治阶级大门之外。 唐朝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抑商政策,政府对于商贾的商业活动,在时空上给 予严格的限制,商贾被称为“贱类”、“杂类”。高祖时规定“工商杂类,不得 预于士伍”7 ,唐太宗贞观年间,太宗即叮嘱重臣房玄龄说:“工商杂色之流, 假令术逾侪类,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 而食。 8 被统治者奉为圭臬,视为一项基本国策。高宗乾封二年( 6 6 7 年) 二 月规定“禁工商不得乘马”9 。文宗朝太和六年( 8 3 2 ) 重臣王涯上准敕详定 诸司制度条件奏:“胥吏及商贾妻子,并不乘奚车及檐子商人乘马,前代 所禁,近日得以恣其乘骑,雕鞍银镫,装饰焕烂,从以童骑,骋以康庄,此最 为僭越,伏请切令禁断。”1 0 说明唐律中亦有明文规定商贾妻子不得乘奚车及 檐子。工商业者在服饰及丧葬上亦不得自由,越制者以律严惩。统治阶级试图 在政治地位上狠狠压制商人。 然而,“抑商”并非意味着“无商”,古代统治者也认识到商业是不可或缺 的:“商不出则三宝绝”1 1 客观事物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力为转移的。不管 统治者是否愿意,商业犹如一棵巨石压顶的小草在缓慢地生长着,稍加雨露 便透出勃勃生机。 由于客观形势使然,唐代统治者对商人及商业的政策也作了相应的调整, 1 赵靖等:中国经济思想通史卷一,1 8 2 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1 年版。 2 i 战1 苟子,高长山译注,苟子富困,1 9 0 页,黑龙江人民i l :版社,2 0 0 3 年1 月版。 3 f 战围1 韩非撰,张觉校注:韩非子校注,6 6 8 页,长沙:岳麓书社出版,2 0 0 6 年5 月版。 4 【战国1 商鞅著,张觉校注:商君书校注,湖南:岳麓书社出版,2 0 0 6 年5 月版。 5 【汉】班固汉书卷一,6 页,北京:中华书局,1 9 7 5 年4 月版。 6 【汉1 司马迁史记平准书卷三十,1 1 5 7 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7 年2 月版。史记f 正义1 : 古人未有市( 及井) ,若朝聚井汲水,便将货物于井边货卖,故言市井也。 7 【后晋1 刘晌旧唐书卷四十八,2 0 8 9 页,食货志卜,北京:中华书局,1 9 7 5 年版。 8f 后晋1 刘晌j 剐膏书卷一百七十七,4 6 0 7 页,曹确传,北京:中华书局,1 9 7 5 年版。 9f 宋1 千溥唐会要卷三十一,6 6 8 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1 年1 月版。 1 0 【清】董浩全唐文卷四百四十八,4 5 8 0 页,中华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 9 8 3 年版。 1 1 转引史记卷一百二十九,2 4 5 7 页,货殖列传。 1 0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唐代涉商诗兴盛的原因 甚至开始从抑商向保护经商过渡,不仅给商贾的经营活动提供诸多间接的便 利,同时还直接给予商贾以种种优待和保护。如宣宗下令:“如商旅往来兴贩 货物,任择利润,一切听从,关镇不得邀诘”1 朝庭还允许官吏军人经商。“应 属诸军诸使司等在村乡及坊市店铺经纪者,宜与百姓一例差科,不得妄有影占 2 ,承认仕人营商的合法性,就等于间接地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此外,也偶 有商贾后代入朝为官的,北梦琐言载:“唐相毕诫,吴乡人,词学器度,冠 于侪流。擢进士,未遂其志,尝谒一受知朝士者,希为改名,以期亨达。此朝 士讥其鹾贾之子,请改为诫字。相国忻然,受而谢之。竞以此名登第,致 位台辅。前之朝士,渐悔交集也。 3 盐商之子“擢进士 、“登台辅”虽为少数, 但如此重要官职由商人之子担任,至少说明唐代此时的贱商意识已经冲淡许 多。 在这样一种相对比较宽松的政治环境中,经济发展迅速,商贾和商业在经 济领域中的重要地位日益显现,这些变化势必会影响到社会中每一个“经济人 的生活,尤其是敏锐而善感的诗人们。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笔端触及或伸向 这块领域中,描写市井的繁华,商人的艰辛,商妇的思愁 第二节经济的迅速发展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经济发达,综合国力增强,出现了“开元 盛世。杜佑通典食货志:“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八年、九 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4 唐人郑柴开天传信记云:“左 右藏库,财物山积,不可胜较。四方丰稔,百姓殷富 5 唐代诗歌中也有表现, 如杜甫就曾深情地回忆起开元时期的辉煌,其诗忆昔云:“忆昔开元全盛 日,小邑犹藏万家宝。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8 。 唐代交通很便利,贩运贸易更加发达。7 旧唐书崔融传日:“天下诸 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前指闽越,七泽十薮,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 1 【清】董浩全唐文卷七十九,8 2 6 页,唐宣宗收复河湟制,中华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 9 8 3 年版。 2 【清】董浩全唐文卷六十六,6 8 9 页,唐穆宗登极德音,中华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 9 8 3 年版。 3 【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4 2 页,“戏改毕馘相名”条,北京:中华书局,2 0 0 2 年6 月版。 4 【唐1 杜佑通典食货志卷七,1 4 9 页,北京:中华书局,1 9 8 8 年1 2 月版。 5 【宋】左圭辑,影刊咸淳本左氏百川学海丙集,第九册。 6 高仁点校杜甫全集4 9 7 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6 年1 1 月版。 7 参见冷鹏飞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形态研究2 0 3 页,中华书局,2 0 0 2 年3 月版。 第_ 二章唐代涉商诗兴盛的原凼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淮海。弘舸巨舰,千舳万艘。交贸往还,昧旦永日。”1 密集的水河网极大促进 了以水运为主的商业经济的发展,长江两岸和运河沿岸,商贾云集,繁荣富庶。 陆运工具有马车、牛车、驴子、骆驼等。还有小商贩以“负贩为业”。对外贸 易也很发达。唐国史补载:“南海舶,外国船也。每岁至安南、广州。师 子国舶最大,梯而上下数丈,皆积宝货”2 。著名的“丝绸之路”是陆上外贸的 见证,裴矩的西域图记和张籍的凉州词均对这条路线上的贸易往来作 了生动的描绘。 城和市的发展迅速。中国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农耕经济至唐代已发展得相当 成熟,生产出大量的农副产品、手工业产品。这些产品通过频繁的贩运贸易大 规模地涌入城市。商品经济的异常活跃,又加快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唐代涉 商诗中出现的频率较多的城市恐怕要数扬州和成都。唐代世人即有“扬一益二 之说,宋人洪迈容斋随笔解释为“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蜀次之也”。3 杜 牧“春风十里扬州路 4 激起人们的无限遐想:和煦春风中扬州城长街两边肆店 林立,酒旗飘扬,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徐凝“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 扬州”5 也反映了扬州的美好与令人向往。唐代的成都商业历史悠久,经济也非 常活跃,仅从其“正月灯市,二月花市,三月蚕市6 的市场繁荣景象就可 以看出其商业之盛。各大城市的“市”中更是店铺林立,贸易繁荣。在北方, 京城长安东市,南北居二坊之地,“市内货财一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 奇,皆所积集。 7 南方扬州“当南北大冲,百货所集列置邸肆”8 。自唐 中期起,商业的繁荣和市场的扩大日益冲破坊市制度的限制。“淮船分蚁队, 江市聚蝇声 9 即是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来表现市场的热闹和经济的繁荣。 唐中期以后,商业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储蓄和支付钱币的“柜坊”、类似 汇票的“飞钱”等,大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企业内训师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前端UI设计师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人才挖掘专员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企业智能专员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信用管理专员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政策研究分析师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事务所会计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儿童教育咨询师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医疗健康顾问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旅游运营经理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身份证前六位与省市县区对照表可直接存入数据库
- 工程洽商单(样本)及工程设计中标通知书
- 三菱HOPE电梯的故障码
- YC/T 145.2-2012烟用香精相对密度的测定
- JJG 875-2019数字压力计
- 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课件
- 基于Robotstudio机器人上下料工作站设计
- 制梁场制存梁台座检测方案
- 质性研究方法PPT通用课件
- 中线的用法(倍长中线法)分析
- 劳动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