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垦农业产业化研究.doc_第1页
江苏农垦农业产业化研究.doc_第2页
江苏农垦农业产业化研究.doc_第3页
江苏农垦农业产业化研究.doc_第4页
江苏农垦农业产业化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农垦农业产业化研究2011年第30期总第140期经济研究导刊economicresearchguideno.30,201iserialno.140江苏农垦农业产业化研究张连思(江苏省东辛农场,江苏连云港222248)摘要:农业产业化是农垦发展的必然方向.针对江苏农垦现状,具体分析了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明了原因以及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思路和建议.关键词:农垦;农业产业化;江苏中图分类号:f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0019903农业产业化是中国现实经济条件下,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型经营方式,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江苏农垦通过多年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得到了显着提升.现就农垦发展农业产业化情况作一浅论.一,江苏农垦垦情现状概述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总部设在中国最具经济活力长三角地区的南京市,下辖有43个企事业单位,其中18个国有农林场,分布在江苏的13个市,控参股工商企业主要分布在南京,连云港,盐城,淮安,镇江等城市.另外,江苏农垦在非洲建有四个农场.二,江苏农垦农业产业化存在问题及原因1.江苏农垦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存在问题.目前江苏农垦的发展速度落后于地方经济,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是主要因素.目前,江苏农垦已经形成了多条农业产业链,但发展的速度缓慢,运行质量不高.(1)农业主导产业规模偏小,基地零散,产业体系不配套;(2)农业龙头载体不多,实力不强,带动能力弱;(3)龙头载体与农场职工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脆弱,真正的龙头载体+农场职工一体化经营任重道远;(4)管理体制改革滞后,相关管理部门关系不协调,合力难形成;(5)投入不足,融资能力不强.2.江苏农垦农业产业化存在问题的原因.在分析江苏农垦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不利因素和有利条件时,通过重点对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进行研究后发现,尤其是对产品质量不高,市场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低,职工组织化程度低,龙头企业弱小,中下游企业发展缓慢等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得出江苏农垦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组织的链条短,连接点脆弱,稳定性差,各利益主体各自为政等造成的,既有体制方面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原因,结合现行的土地改革带来的一系列遗留问题.三,江苏农垦实施农业产业化的条件分析1.农业生产从业人员.截至2008年,江苏农垦从业总人数为45979人,其中,种植业从业人数3i500人,园艺和林业从业人数5943人,农机从业人员5033人,渔业从业人员1960人,畜牧业从业人员3343人.农业从业人员的分布很不合理,沿海的农场大多数地多人少,淮安垦区,南通垦区及新曹农场地少人多.劳动者的素质不高,主要是从业人员的年龄相对较大,文化程度较低.2.自然条件.气候特征与特点:垦区地处315onn一34cc8n,11837s12121s范围内,处于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区,季风气候明显,具有四季分明,气候较好,雨量较充沛,日照较充足,无霜期较长的气候特征.四,全方位提升江苏农垦农业产业化的思路.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程度决定了该地区农业发展的速度,江苏农垦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企业,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增长,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为农村发展当好带头示范作用,是当前的首要任务.2007年,江苏农垦提出了二次创业的发展思路,尤其是发展高效农业,设施农业,无公害农业,为发展和提升农业产业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结合江苏农垦的实际情况,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本文从五个方面,提出江苏农垦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具体措施.(一)实施标准化管理,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夯实基础稳定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是农业主导产业生长发育的土壤,是龙头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依托和条件,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江苏农垦发展农业产业化,建设优质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很有必要.1.促进土地规模经营,为实施生产标准化管理创造条件.收稿日期:2011-0810.作者简介:张连思(1963一),男,江苏连云港人,场长助理,办公室主任,高级农业经济师;硕士研究生,从事世界经济研究-199-2.充分发挥统的功能,合理规划布局.3.按照市场需求实施农业结构调整,为农业产业化提供高质量的原料.(二)全方位拓展农业产业化1.延伸产业化的长度.从纵向角度使产业化前向后延伸,并主要在农产品加工业上做文章,尽可能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比例,实现价值增值;针对目,前现有的农业产业化中存在的中下游产,业发展滞后的问题,农垦企业要制定优惠政策,促进产业化中下游链条的发展.一是农副产品深加工业的发展.二是要因势利导,发展储藏保鲜业.三是发展运输业务,确保农场和市场融为一体.四是建立健全信息网络,推动农业信息化发展.2.增加产业化宽度.从横向角度对每一环节进行拓宽,使得各个产业环节和产品功能得以扩充.一是在大农业上.二是在发展特色农业上做文章.3.扩大产业化的厚度.即壮大农业产业化的规模,只有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化,才能产生出一定的市场竞争力.要在充分发挥江苏农垦农产品资源优势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培植,支持发展一批起点较高,各具特色,较强较大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以带动千家万户职工增收.当前,江苏农垦积极与省农科院联系,支持和促进各农场走产学研相结合,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鼓励龙头企业与有实力的科研院所和高校联姻,组建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针对核心技术进行攻关,创立苏垦名牌产品.同时,要在避免重复建设原则下,与农村城镇化建设相结合,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创建具有扩散带动效应的增长极.同时,还要通过建立健全市场体系,特别是促进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建设.市场体系是各种市场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体系,市场是市场经营主体和消费者之间以及经营主体之间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的载体,市场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物质条件,由于各种市场是相互关联和相互制约的,健全和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基础作用的必要前提.4.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产业化的发展壮大提供可靠保障市场竞争意味着风险,由于历史和个体的多种原因,每个市场主体的起点和条件是不一样的,因而不同市场主体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同,对风险的好恶程度也不一样,为了给每一个市场主体提供尽可能平等的竞争机会,提供一定程度的社会保障是提高市场竞争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要求:一是从保障对象来讲,要尽可能包括社会的每一个成员;二是从保障的范围来讲,要尽可能全面,以切实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不能因客观原因失去公平竞争的机会.(三)壮大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1.积聚民间资本,催生新韵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涉及的范围很广,既有农副产品加工业,也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业,只要能够对农业有促进作用,能够促进职工增收,农业增效,都应该给予扶持鼓励.扶持鼓励的优惠政策要打破所有制界限,行业界限,区域界限,不拘一格选择龙头企业,扶持其发展壮大.一是平起炉灶式.二是政策催生式.2.坚持内外并举,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一是以江苏农垦-200-集团公司为母体,发挥各个产业和产品的特色优势.二是着力盘活存量资产,鼓励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业企业.三是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广泛寻求合作伙伴.3.要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引进国外资本,发展跨国企业.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项目,在坚持互利互惠的原则基础上,扩大合作领域,谋求共同发展.在招商引资的形式上,各地应因地制宜,立足本地区实际,关键要突出地区优势.在利用地区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企业优势,选择龙头企业中的优势项目和名优品牌,开展招商引资,进一步利用农业基地优势,与外商签订合资合作项目,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四)推动职工以及个体工商企业进入产业化对职工放开产业链的其他环节,让职工(不仅仅是农产品)进入产业化的各环节,才能使职工从农产品深加工和贸易(甚至涉外贸易)中分得利益.初级农产品被加工流通企业一次性买断的做法,不利于职工增收和农业经济的发展.要不断进行组织创新,实施产业化经营,让职工主体地位得以体现,使职工不仅仅经营自产初级产品,而且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农产品深加工和大流通要求真正进入市场.这就需要加大对职工的教育和培训,要通过科学技术知识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职工的科技素质,使其具备参与产业链的能力.推进职工进入产业链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提高职工组织化程度;(2)培育合格市场经营主体;(3)用政策引导,激发职工参与产业化经营;(4)理顺利益分配关系,激发各类企业参与产业化.(五)以完善市场体系为重点,整合资源,为产业化疏通流通渠道(1)完善产品市场,力求结构合理;(2)健全农业生产资料要素市场,健全服务功能;(3)提高市场之间的关联性.五,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一)研究结论本文从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角度,通过分析江苏农垦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环境,首先证明了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可能性,并对江苏农垦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江苏农垦农业产业化运行质量的具体措施和思路.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农垦增效,职工增收是当前江苏农垦农业经济中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地解决,将阻碍整个江苏农垦经济的发展.在农产品出现结构性过剩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的宏观背景下,农垦增效,职工增收的关键在于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而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是对农业政策,生产结构和组织结构的调整,即以市场为导向,改变传统农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2.在实施农业产业化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将农业结构调整和实施农业产业化管理结合起来.过去调整结构,往往是以政府为主导,就结构论结构,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种什么,种多少的问题上,其效果并不理想.在新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必须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平台,通过协调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经营主体的行为,形成一个完整的农业产业化链条,通过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巩固各链条之间的关系,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获取综合农业经济效益.3.通过制约和激励人们的行为,促进各种行为主体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管理中,是发展和壮大农业产业化成败的关键所在.其难点主要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节点上的利益分配比例是否协调.只有通过完善利益分配关系,使各节点能够分到比不参与产业化管理相对更多的利益或承担更少的风险.4.发展农业产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过程,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处理好各个方面的矛盾,不能顾此失彼.要针对目前已经形成的链条向纵向,横向扩展延伸,又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国内外的实践经验,不断探索新的发展途径,从而不断壮大农业产业化,使农业产业化成为江苏农垦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二)政策建议l切实转换农场职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营农场要改变过去大包大揽的做法,注重发挥市场的力量代替行政干预的力量.农场的职责主要集中在公共领域,发挥公共事务管理主体的作用,着重树立和强化公共管理理念,把能够按照市场运作的事务从农场管理职能中分离出来,同时加强维护市场的正常运行和弥补市场的缺陷.要适应新的形势,注意改变单纯依靠行政命令的工作方法,综合运用市场,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进行调控,在深入研究和正确把握市场需求及其变化趋势的基础上,采取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提供服务和改善发展环境等综合性措施.突出的是要明确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角色定位,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按照强化,弱化,转化的要求实行职能转变.强化,就是要强化宏观调控职能;弱化,就是要弱化微观管理职能;转化,就是要向社会组织转化的社会职能.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管理的必要前提,其主要功能是提高物流和信息流的速度,降低物流和信息流的成本,改善生产条件,这对于从根本上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扩大产品的市场范围是必不可少.没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有潜在特色的产业得不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农业产业化将成为一句空话.3.培育合格的市场经营主体.农业产业化管理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因此,合格的市场经济主体是保证产业化科学运行的重要因素,培育合格的市场经营主体涉及两方面内容:(1)要抓好专业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素质;(2)要重视龙头企业的组建和培育;(3)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能力;(4)大力扶持产业化;通过各种优惠宽松的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1)农场每年在农业资金和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增量中应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和专项投资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建设,保证财政对农业投入重点用于农业产业化,用于农业产业化的投入重点用于龙头企业.2)农场对大型项目,生产基地建设开发,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开发等给予专项补贴制度,可与龙头企业签订合同,前期费用由农场出资,待有收获后逐年偿还等.3)积极争取地方优惠政策,对凡是参与龙头企业项目的外商投资企业,在税收,贷款,用地,产品出口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责任编辑吴迪】(上接94页)造成中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一点有着中国不同于别国的独特因素.文章从传统文化层面上探讨原因危害和对策,着重研究引起信息失真的文化根源以及受这种文化因素影响的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进行了一些较为深入的分析,并提出几点解决这类问题的对策.希望这些对策能够在现实中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参考文献:【1t潘远增.从近期多家台湾上市公司财务危机谈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j.财会通讯,1999,(2):l82021肖见军.银广厦事件分析eb/ol.国信证券鑫网,200112.【31毛远航.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初探eb/ol冲国会计网,2002一o602.41史东生.浅析会计失真的原因及其对策eb/ol.中国会计网,19970511.f51程战.会计失真研究【m】.北京:ate出版社,1999:727.【61杨廷.中国会计现状分析及其文化根源研究【j】.财会通讯,2002,(12):12.71葛家澍.当前财务会计的几个问题信息失真,信息披露j】.会计研究,2002,(7):12.ontheculturalrootsofaccountinginformationandcountermeasurespeiyuankun1,xuchen1,liaiqin(1.huaqiaouniversitycollegeofeconomicsandfinance,quanzhou362021,china;2.tibetnationalcohegeoffinance,xianyang712082,ch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