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证券市场相关制度.doc_第1页
日本证券市场相关制度.doc_第2页
日本证券市场相关制度.doc_第3页
日本证券市场相关制度.doc_第4页
日本证券市场相关制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本证券市场相关制度 壹、主要法规 一、立法缘起 日本的证券交易法(证券取引法)於1948年制定,其内容与精神在当时立法环境之影响下系袭自美国之1933年证券法与1934证券交易法,主要内容包括设立独立之证券主管机关-证券取引(交易)委员会、提供反诈欺条款、建立初级与次级市场的揭露要求,以及证券、证券交易所、证券商的注册体系。 惟在1952年以后,日本政府大幅修订证交法,首先废止证券取引(交易)委员会,而回归以大藏省为证券主管机关之架构,另放宽对大股东公开揭露要求、内部人交易执法等,以及将证券商的设立改采许可制并辅以行政指导。一般而言,日本证券管理相较於其经济发展,显得较为保守。 1990年以后,日本的证券法出现相当大的变革,其主要的原因系日本泡沫经济后出现的经济大萧条,将证券市场的积弊凸显无疑,如1991年的损失填补事件、四大证券公司的钜额亏损,及晚近日本司法部检察官突袭大藏省搜寻银行贿赂之证据等。从1990年起,日本政府便开始证券市场的法制的改革,修正的重点在於破除证券业与银行业分离之限制、对外国券商的开放、以及改革证券管理机关。自1992年以来日本政府为振兴经济已陆续推动七次刺激景气方案,但景气依然低迷,为彻底解决日本国内之问题,前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於1996年推出包括金融体系在内之六大改革措施。其中金融改革(big bang)於1998年4月1日起开始分阶段进行市场全面改革,金融改革系朝向自由、公平及全球化为原则,以建立一个具有竞争力之市场制度为目标。其改革方向包括手续费自由化、取消证券商业务限制、证券商改为登记制、推出多样化投资商品、重新检讨证券之定义1等。 紧接於2001年中发表证券市场改革计画,除再度强化证券交易监视委员会(於1992年设置)执法体制,并要求未来证券行政应转变为对个人投资人的重视。经此,改革后日本证券市场规范,已从过去以行政为主之事前控制模式逐渐改变为事后监督模式。於事后监督模式下如何活用司法体系的事后救济功能,於合理补偿受害人损害赔偿之同时,亦可防制违法行为再度发生,日本金融厅於2003年12月公布迈向以市场功能为核心之金2融体系报告书。於报告书中建议引进由主管机关对违反行为人课处金钱负担之课徵金制度,促使主管机关得对应不同违反行为程度、态样,以谋求法执行手段的多样性。接受此报告书之建议,日本政府乃於2004年3月5日(平成16年)初向国会提出证券交易法部分条文修正草案,於同 1 许永邦、陈惟龙,出席日本东京证券市场管理研讨会报告,行政院所属各机关因公出国人员报告书,民国87年5月,第3-4页。 tml 。 日-1年6月通过立法程序,并於同月9日公布。 本次证券交易法修正之目的在於:1.强化证券管理市场监视之功能;2.扩大有价证券商品销售管道;3.增加证券交易法所管理有价证券之种类。此外,本次修法最重要特色为引进行政处分之”课徵金制度”(kacho-kin-seido)及对於财报不实缺揭露的民事责任。2004年6月通过立法之证交法修正案,於同年12月1日起生效实施,然有关於行政处分之3课徵金制度於2005年4月起实施。 2005年6月22日日本政府再次修订证券交易法,本次的修订内容包括下列各项: ? 适用於在非营业时间进行以投标出价的交易规则 ? 引入规定要求上市公司的非上市公司亦应揭露本身资料 ? 让若干证券的外国人以英文揭露资讯 ? 对违反持续揭露规定的公司处以民事罚 为发展日本金融市场成为亚洲金融中心,日本进行第二阶段的金融改革,日本金融厅於2004年12月公布金融改革计划面对金融服务立国的挑战,全力发展直接金融。具体措施之一即包括创立新的金融法律体系及具活力与效率的金融市场,提供国民多种选择的金融商品。因此,近年来日本金融法制,包括证券交易法制在内均进行不少改革与修正,整体法制改革之最终目标,乃在於重新整编现行证券交易法制,制定一部规范范围更为广泛,得以涵盖整体资本市场规范之投资服务法(investment services law),扩大对消费者投资金融商品及商品期货等的法律保障。 为达成制定单一金融法制的目标,日本初步系以英国金融服务及市场法为参考模式,以行为别来规范金融服务业之横向整合,达成制定单一金融法制的目标。日本政府初步研议的具体做法乃将现行证券交易法、金融期货交易法、投资信托及投资法人法、投资顾问业法、金融商品贩卖法、甚至银行法、信托(业)法、保险(业)法等法律中相关的投资服务规范,统合纳入单一金融法制中。惟因涉及之相关主管机关与业者非常错综复杂,如一次即将所有之纵向业法加以汇整,在行政管理者之整合及市场参与者运作实务上,难度实在过高,由於整合不易,日本乃采取一步一步慢慢横向整合,以达成制定单一金融法制的目标。首先,在2000年5月制订金融商品贩卖法,2004年底开始制订整合证券交易法、投资信托法及期货交易法的投资服务法,於2005年7月由金融厅金融审议会期中报告提出规划制定日本的投资服务法的基本架构与内容,并徵询各方意见。2006年3月金融厅汇整修订各方意见后,原拟定为之投资服务法正式定名为金融商品交易法,并於2007年9月正式实施。 4 二、金融商品交易法概述 (一)立法背景 2004年底开始制订整合证券交易法、投资信托法及期货交易法的投资服务法,於2005年7月由金融厅金融审议会期中报告提出规划制定日本的投资服务法的基本架构与内容,并徵询各方意见。在这个新的法律框架下,将不再有传统的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行业的区别,所有具备投资服务资格的企业都可以作为投资服务的主体,为投资者提供服务并对投资者负责。 2006年1月,日本爆发活力门事件之后,号称日本民间股神的村上世彰也因为违反内线交易法遭到逮捕,该等事件的一再出现,给日本当局当头棒喝,警觉金融市场管理的松散,也显出现行法制规范之诸多漏洞,日本政府为制止类似案件一再发生,加速进行全面检讨。2006年3月金融厅汇整修订各方意见后,正式定名为金融商品交易法,相关法规内容并提送国会审议,日本参议院乃於2006年6月7日审议通过新的金融商品交易法。 (二)法规名称异动 证券交易法於2006年因统合包括金融期货交易法等法律中有关投资商品相关法制,正式更名为金融商品交易法。金融商品交易法之制定之后,以下法规产生下列异动: 法规名称变更 证券交易法更名为金融商品交易法 法律废止 1.金融期货交易法 2.投资顾问业法(有価证券系投资顾问业规制等関法律) 3.抵押担保证券业(抵当证券业规制等関法律) 4外国证券业法(外国证券业者関法律) 法律修订 89个金融相关的法律将进行配合进行修订(包括银行法、保险业法、信托业法、不动产特定共同事业法、商品交易所法等) 金融商品交易法中,针对原证券交易法有关证券乙词,原则上将置换为金融商品,因此,在法规架构上,原本证券交易法中部分章名并未异动,部分章名将进行调整。 (三)法规内容概述 该法共有九章,计227条。为落实日本金融厅於2007年12月21日公布强化日本金融及资本市场竞争力计划满足国内外投资人与筹资者的多元需求,俾利提升日本资本与金融市场的吸引力,金融商品交易法於2008年6月6日配合进行相关修正,修订内容主要包括多元化发展eft(如:推动商品期货etf);建造专业投资人专属之交易市场;提高罚锾金额与扩大处罚范围;放宽证券公司、银行与保险公司间之防火墙限制;扩大银行及保险集团可经营之业务范围(如:排放权交易、商品现货交易等),兹将该法各章内容简述如下: 日-3第一章 总则(第1条第2条) 主要为该法之立法目的、有价证券等相关用语之定义,而新修订之证券交易法并扩大证券定义基於有限责任合夥投资事业因其合夥契约所发行的有价证券及其表章权利证书。 第二章 企业之资讯公开(第3条第27条) 有价证券之募集或销售,发行人应编制公开说明书,向内阁总理大臣申报,但发行价额或卖出价额未满一亿日圆之有价证券,其募集或卖出系依大藏省规定者,不在此限。本章就申报之程序、表格、公开说明书之编制内容,及公开说明书记载不实之责任,均有明确之规范。於新修正第20条、第21条之二、第21条之三规定,规定对於公开书明书不时记载损害赔偿责任计算。依第二十一条之一第二项规定,当财务报告有虚伪记载等事实公开后,於该事实公开日前一年内取得有价证券,且至公开日止持续持有该当证券者,得以事实公开日前一个月内该证券市场价值平均值之金额,作为其因虚伪记载等所生之损害额。请求权人若能证明损害超过该项损害赔偿额的推定,可依第二十一条之一第一项规定,於不超过该项规定的上限额度内,请求损害赔偿。 第二章之二 有价证券公开收购之申报(第27条之2第27条之22(4) 日本公开收购制度系采事后申报制,而对发行公司以外者及发行公司本身所为之公开收购於部分事项有不同之规定,本章共分为二节:第一节为发行公司以外者之公开收购,本节就公开收购之规则(包括公开出价收购期间、代表人制度、申报书之制作、收购人之收购限制),有详细规范,第二节为发行公司取得自己股份之公开收购,就发行公司取得自己股份之公开出价收购之条件变更、应募股东之撤回权、解除权、公开收购人之撤回权、禁止另行收购期间、违法收购行为之处分等进行规范。 第二章之三 大量取得股票公开制度(第27条之23第27条之30) 本章规范持有超过上市公司或於店头登记发行公司之有价证券,超过5%以上时,应於五个营业日内向内阁总理大臣申报,尔后如有1%以上变更时,亦同,违反相关规定时将受有期徒刑或罚金等处分。 第二章之四 资讯揭露电子化组织相关程序之例外规定(第27条之30(2)第27条之30(11) 第三章 金融商品交易业者(第28条第66条) 日本对证券公司业务之经营,经1998年之证券交易法修订后,由原许可制改采注册登记制度,本章共分为八节,第一节为总则,规定办理证券公司登录之机关、登录项目、主要股东、登录之金融机构、专业投资人。第二节业务,主要规范金融商品交易业者之营业范围,该法对金融商品交易法采取登录制,并将金融商品交易业分为第一种金融商品交易业务(销售或劝诱流动性较高的证券、资产管理业务)、第二种金融商品交易业务(销售 日-4或劝诱流越系偷闹蜓苌陨唐罚蹲使芾恚幸滴瘢蹲使宋始按淼人闹忠滴窭嘈停汕忠当穑柚酶饕当鸾敕绞降裙娣丁送猓愿饕当鹬滴衲谌莶扇约芄埂谌诰恚饕透饕当鹬的甓取滴瘛莆竦茸纯鼋泄娣叮谒慕诩喽剑怠罩沟认喙厥孪钪岢觯谖褰谕夤嫡咧乇鸸娣叮诹诙允矢褡低蹲收叽邮绿囟挛裰夤娣叮谄呓诙韵喙卮右等嗽苯泄娣叮诎私谄渌? 第三章之二 金融商品仲介业(第66条之2第66条之26) 日本为扩大证券商营运规模,自2004年起开放证券仲介业制度(类似证券商代理店制度),让符合相关资格之个人及法人可经营申请核准后成为证券仲介业者,推介投资人直接致证券商公司开户或由仲介业者代理收件、审核,符合规定者再由证券商完成开户手续,当投资人完成开户手续后即可透过证券仲介业者下单或直接至证券公司下单。本章共分为总则、业务、经理、监督、其他规定等五节。 第四章 金融商品交易业协会(第67条第79条之19) 本章共三节,第一节认可金融商品交易业协会,主要规范协会之设立及业务、协会之会员资格、协会之组成及其职责等管理规范、对协会相关监督措施及包括协会解散事由等其他规定。第二节,公益法人金融商品交易业协会,主要规范公益协会之设立、业务、监督等事项。第三节,认定投资人保护机构等。 第四章之二 投资人保护基金(第79条之20第79条之80) 该法规定,业者应强制加入投资人保护基金,当业者宣告破产或重整时,该基金得取得特别豁免,担任投资人之代理人。本章共有九节,主要就投资人保护基金之会员资格、设立及管理、业务范围、财务及会计之处理方式、监督及解散事由订有详细规范。 第五章 金融商品交易所(第80条第154条之2) 鉴於交易所业务因其组织架构有迈向公司化及追求利润之趋势,如何就交易所的管理与涉及商业利益的市场运作予以区别,为金融商品交易法之规范重点。为强化交易所的管理与涉及商业利益的市场运作之区别,金融商品交易法特别强调交易所自律功能之独立运作。本章共有六节,第一节总则,规范交易所之设立资格及限制、业务范围、自律规则业务等。第二节会员制组织及公司制金融商品交易所具自律功能组织,本节分就会员制组织及之自律功能组织之设立、登记、会员资格、管理、解散、自律功能业务、变更组织等事项进行规范。第三节交易所有价证券市场之买卖交易,规范证券交易所应於业务细则规范之事项、有价证券上市之核准、违反规定之处分、不法交易行为之限制等。第四节金融商品交易所之解散,本节就交易所之解散、合并事由,有详细之规定。第五节监督,规定内阁总理大臣为保护公益之需要,得命金融商品交易提出报告或资料,并可对其业 日-5务、财务状况进行检查,如有违法行为,并得对其为适当之行政处分,第六节其他规定,主要规定金融厅必要时得就公司制证券交易所设置之程序,颁布相关命令。 第五章之二 外国金融商品交易所(第155条第156条) 本章共有三节,规范外国金融交易所之设立、资格、业务范围、监督等。 第五章之三 金融商品交易结算机构(第156条之2第156条之22) 第五章之四 证券金融公司(第156条之23第156条之37) 本章主要就证券金融公司之规模、资格、业务范围、解散决议等进行规范。 第六章 有价证券交易之相关规定(第157条第171条) 本章主要规范有价证券之交易不得有虚伪、诈欺等不公正之行为。 第六章之二 课徵金(第172条第185之21条) 第一节规定纳付命令,主要规范对不法行为之调查、被课处罚金对象及课徵金的金额;第二节审判手续,此为特别之审判程序主要规定由一人以上至三人法官构成审判庭决定是否课徵行为人课徵金,应纳课徵金义务人出庭陈述意见等程序、裁判确定后之执行;第三节诉讼,主要规定不服裁定之救济、第四节附则。 第七章 其他事项(第186条第196条之2) 本章主要规定内阁总理大臣及金融再生委员会之审问程序、依本法应提出之相关财务及业务表册之制作方式等事项。 第八章 罚则(第197条第209条) 本章系针对违反本法规定之相关处罚行为,主要包括罚款及有期徒刑之处分。本法最高刑度为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科1000万日圆以下之罚金,另对法人可科以7亿日圆以下罚金(参照金融商品交易法第197条、第207条第1项第1款)。 第九章 犯罪事件之调查(第210条第227条) 日本对证券违法行为之调查,系由证券交易监视委员会为之,有关其对调查权之行使,将於调查权乙项详加说明。 (二)其他主要法规 、店头市场报价揭露及买卖价格规则 、附选择权债券买卖交易之处理 、转换公司债流通市场买卖交易 、债券附条件买卖处理方式 日-6、债券远期交易处理方式 、债券卖空及借贷交易处理 其他证券相关法律,主要有外国证券业法(规范外国证券商在日本设立分支机构与营业)、证券投资信托法、证券投资顾问业法、证券保管法、抵押证券法、有价证券交易税法。其他次要与证券管理相关者有外汇与外国贸易管理法、银行法。1998年所通过之金融再生委员会设置法,在证券管理机关方面有相当程度之变更。 日-7贰、市场架构 一、证券交易市场架构 日本的债券市场(转换公司债除外)多在店头市场中进行,而其整体债券市场的结构相当完整,包括各式短期融通市场: (一)银行间市场(the interbank market):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和证券公司组成。 (二)公开市场:其交易工具众多,包括附条件交易、定期存单(cd)、商业本票(cp)、financial bill、treasury bill、外国cd、外国cp等。 (三)融资融券市场。 (四)期货市场。 (五)选择权市场 日-8二、证券相关机构组织功能及运作 (一)证券主管机关 金融厅(financial services agency)系日本之证券主管机关,其职责主要包括:维护财政制度稳定,保护存款人、保险投保人及证券投资人权益,审核及检查金融机构、监督证券交易,以维护经济之正常发展。 金融厅主要经管事务如下列: 订定及规划国家金融制度 检查及监督金融机构,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及证券交易所等事业机构 制定证券交易规则 制定会计准则及其他财务管理规范 监督会计师事务所及会计师 参加与财政议题有关之国际组织、双边或国际性会议,促进国际合作 监督证券市场机构之法令遵循 日本金融厅的组织架构,及其证券交易监视委员会与各证券周边单位机构之关系如下图。 日-9 资料来源:http:/www.fsa.go.jp/common/about/sosiki/index.html, last visited on 2 june, 2008 日-10 证券交易监视委员会与证券周边事业关系图 证券交易等监视委员会 自主规制连机络关之业务 连络自主规制机关之业务 检查 检查 交易状况监视法令之遵守状况交检易查状视况监视 证券业协会 金融商品交易所 交易状况的监视法令、自主规制之遵守状况法令、自交主易规状制况之的遵监守视状况 监察监察 金融商品交易业者 有价证券市场 日-11 (二)证券交易所 、证券交易所之组织 日本全国计有东京、大阪、名古屋、福冈、札幌等五个主要证券5交易所,其中东京证券交易所为日本最主要之证券交易所,2008年之交易量约占全日本之96.2%。兹以东京证券交易所为例简介如下: h东京证券交易所简介 东京证券交易所之前身为东京股票交易所,创立於1878年,於1943年改组为日本证券交易所,於1949年设立东京证券交易所,为一设置有价证券,有价证券指数期货、有价证券选择权等商品之交易市场。基於公益性、保护投资人及促进有价证券交易之公平、圆滑之交易为其设置主要目的。 随著证券市场之国际化及资金国际交流之活泼化,东京证券交易所亦扩展其国际化之机能、期能成为国际性的证券交易所。 近年来由於从事跨国交易之经济活动及资金流动与日俱增,投资人透过网路交易及其他资讯传输技术将资金投资於世界各国,证券市场的全球化更增加全球市场间之竞争性。证券交易所为维持其竞争优势,纷纷采行各项市场改革策略、变更为公司制及进行策略联盟等措施。 东京证券交易所为根据证券交易法设立之法人机构,原采会员制,在面临快速成长及钜变的环境下,为期更强化国际竞争力,交易所必须积极采行各项措施,俾加强其功能及提高其吸引力,2001年11月1日东京证券交易所由会员制变更为公司制,除可提升交易所之公平性、可靠性、效率性及方便性外,并更可提高证券市场之透明度。 嗣后,基於公司治理及资讯透明化,东京证券交易所於2007年8月转型为控股公司(组织图如下),再由此一控股公司持有东京证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证券市场的上市交易等市场发展工作;此外,控股公司并另行成立东京证券交易管理公司(自主规制法人),来负责市场的规范及管理,亦即将市场的管理规范及业务发展分由两个不同的公司来负责。 5原为八个交易所,但2000年3月间,广岛及新潟交易所并入东京证券交易所,京都证券交易所於2001年2月28日并入大阪证券交易所 日-12 资料来源:http:/www.tse.or.jp/about/tse/index.html#soshikizu 东京证券交易所为证券流通市场之中枢机构,具下列五项主要功能: (1)提供买卖交易之场所 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交易之行为必须依照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场所、规定的方法来进行交易,并且公布其交易价格。 (2)买卖交易之管理 东京证券交易所对於买卖交易之管理可分为二:对平常正在进行中之买卖交易之管理;对已成立之买卖交易之审查作业。依据这二种方法可以管理交易是否符合规定,价格之形成是否公平,如果有违反规定或不公平的交易发生,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 (3)有价证券之上市 在东京证券交易所市场上买卖的证券仅限於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之有价证券,东京证券交易所对於申请上市之有价证券进行审核,决定能否上市、交易之对象限於通过审核、适格之有价证券。 日-13(4)上市证券之管理 东京证券交易所为维持适格证券上市后之适格性,必须掌握及管理上市公司及上市证券之实际状况,另外尚须执行新股票上市或变更名称数量等业务,必要时还须采取停止买卖之措施。在上市股票丧失上市之适格性时必须下市,为迅速、公平并且正确的对投资人公开上市公司之财产及经营状况,证券交易法内规定有上市公司公开其企业内容之制度。东京证券交易所为彻底执行该制度之内容,制定了必须公开之企业资讯内容、公开之时间、方法等方针,并实施公开资料之提出及阅览制度。 (5)交易参加人之监督 在东京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者称之为交易参加人,为保证交易安全及维护大众权益,交易参加人必须具备高度的素质及信心,交易所在参加人申请交易许可时,透过一个检查系统以严格审查评估参加人之业务及财产。 负责市场营运的东京证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大略分为股东会、董事会、监察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及顾问委员会: (1) 董事会:董事会之权责为c有关经营政策及重大业务之决策,及d监督行政主管之营运及绩效。包括:管理政策及业务经营之决策;预算及会计;重大人力资源管理之决策(亦即行政主管之任免);行政主管绩效之评估及其薪俸之议定;营业规则修订及证券商合约标准之采行等。 (2) 监察委员会:监察委员会在监察公司业务之合法性。 (3) 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会由行政主管组成,其主要角色为c草拟管理政策及其他重大业务,及d依据董事会订定之政策拟订业务运作。其委员之任免由董事会决议之。 (4) 顾问委员会:顾问委员会提供建议并答覆董事会谘询有关证券市场之重大事项。其委员由董事会指派。下设市场营运委员会。 日-14 东京证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图 系统单位 综合管?室 业务单位 z 品质管?约办事z 顾客服务单位 z 部 处 ? 上市部-上市推广z it开发部z ?敦办事室 处 ? 交?加人服务z新加坡办事部 ? 资讯服务部 z 市场营运部门 ? 股票部 ?资料来源:http:/www.tse.or.jp/about/tse/index.html#soshikizu 日-15负责审查上市公司、交易参加人资格及维持证券市场健全性之东京证券交易管理公司则大致分成上市部、遵循部门及顾问委员会: (1) 上市部:分为 c上市审查部负责上市申请案件之审核, d上市管理部负责复核上市公司是否满足继续上市条件、上市公司是否满足执行资讯揭露相关规定、上市公司违反资讯揭露之处置、上市公司终止上市之决定及上市公司公布重大资讯是否需暂停交易。 (2) 遵循部门:分为 c考察部负责交易参加人的资格审查、查核交易参加人对法律的遵循状况及其内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 d买卖审查部负责监视有价证券异常交易,防范内线交易、市场操纵等,确保证券市场的公平性。 (3) 顾问委员会:顾问委员会提供建议并答覆理事会谘询事项。其委员由理事会指派。下设规律委员会。 东京证券交易管理公司组织图 日-16h会员种类 证券交易所的会员仅限於证券公司,从业务性质分为正会员及特别会员二种。 ?正会员可接受交易市场上一般投资人(个人或法人)之委托,或直接以自己之利益计算之买卖交易行为。因此,正会员以外之证券公司或一般投资人可以透过正会员之委托,间接参加交易所之市场交易。东京及大阪证交所已於2001年改为公司制,其正会员分别改名为综合交易参加者及正交易参加者。 ?特别会员通常以服务东京或大阪地区客户买卖东京或大阪地区以外之交易所之交易业务为主,例如目前为东京、大阪正会员的日本协荣证券为名古屋、札幌之特别会员。另外,东京还存在一种如东京连仓证券一般股东接受非会员委托之特殊功能的会员。过去东京、大阪及名古屋交易所尚有所谓才取会员,才取会员为以撮合正会员间买卖交易事务为业务之特殊会员,不但无法接受一般客户之委托,原则上也无法为自己之买卖行为。目前东京,大阪、名古屋等交易所皆无设置才取会员。 随著证券市场的扩大,外国证券公司对於取得东京证券交易所会员权的需求日益增加,由於没有会员退出的情况,因此无法加入会员。东京证券交易所针对此一需求扩大其会员数目,於1986年2月开放内含6家外国证券公司等10家会员。1988年5月开放含外国证券公司16家的22个会员。其后,英、法两国政府强力要求,东京证券交易所於1988年12月,更进一步扩大会员数,1989年11月开放含外国证券公司3家之7个会员证;迄今之会员数详如下表所示。 全国证券交易所会员数(2009年4月) 会员区分外国会员特别会员交易所别正会员合计东京 95 (11) 106 大阪 86 (11) 97 名古屋 48 (1) 49 福冈 17 (0) 10 27 札幌 11 (0) 13 24 注:东京及大阪证交所正会员分别更名为综合交易参加者及正交易参加者 17 ()* (三)证券相关机构 1、日本证券业协会 日本证券业协会成立於1973年7月,系由日本全国各地10个证券业协会合并而成的一个自律组织。以当时日本全国262家证券公司为其基本成员,为根据民法34条规定取得日本大藏大臣许可之公益法人,且为依证券交易法第67条规定,於大藏省登录之团体。 协会之功能有:(1)修改章程,编列收支预算、决算,确认事业计划书及事业报告书,执行理事长之决议,最高决策机构为会员大会。(2)承认或拒绝证券公司之加入,修订公正习惯规则。 理事会下设总务、财务、会员、业务、店头登录、政策、研修等六个常设委员会,并视需要成立小委员会、专门委员会、研究会等,为理事会之谘询机构。另有顾问及纪律委员会为会长之谘询机构,协会之附属机构,尚有调停委员会、证券业务员等资格审查委员会及特别融资审查委员会。协会并於全国九个地方设有地区协会处理会务。 协会之主要业务有:促进交易之公平、培养交易之信用、业务员证券知识之普及及启蒙、法令规章之宣导。 2、公社债承销协会 为确保公社债承销业务及公司债发行市场之健全发展,并协助国民经济正当之营运为目的,於1956年7月设立公社债承销协会。 组织、营运及业务:协会之成员为具备承销业务执照之证券公司及外国证券公司。 协会最高决策单位为会员大会,任务有修改章程、收支预、决算之审核、事业计画书及事业报告书之承认、协会之解散等。通常由理事会执行日常业务,理事会下设经营委员会、调查研究委员会及业务活动委员会,为理事会之谘询机构,必要时尚可成立特别委员会。 协会之业务有公社债制度、业务及发行市场之调查、研究、与相关机构之连系、推广所需之教育训练及刊物等之印制。 3、证券投资信托协会 证券投资信托协会成立於1957年7月,为证券投资信托业之自律机构,依民法第34条规定,接受大藏大臣认可之团体。其后为保护证券投资信托之受益人及健全证券投资信托之发展,必须将其公益性格更加明确化,为提高其自律机能於1967年8月修订证券投资信托法确立其目的及业务内容,为证券投资信托法上法定之团体。 协会之主要业务有:(1)信托契约之缔结及解约,在信托财产运用上防止违反受益者利益之行为,为促进信托财产之安定及正当运用所执行之调查、指导、劝说等行为。(2)为期证券投资信托受益凭证之买卖及交易之公正化并为保护投资人所需之调查,指导劝告等之执行。(3)有关证券投资信托之调查、研究或推广等。 协会由总会及理事会所构成,设置总务、运用、业务、贩卖宣导及公正之各委员会和特别委员会为理事会的谘询机构,并设有处理会务之事务局。 18 迄2005年5月,证券投资信托协会之会员数111家,特别会员数61家。 4、日本证券投资顾问业协会 为确保投资顾问业务之公正且顺利之营运,并保护投资人、促进投资顾问业务之健全发展,於1987年10月2日设立日本证券投资顾问业协会。 协会之最高决策单位为会员大会,下设业务执行单位之理事会,并由执行投资委任业务之会员组成投资部,下设投资部干事会。在理事会及干事会下又设有自律委员会、业务营运委员会、投资业务委员会等三个委员会,截至2004年3月底会员数为194家。 5、日本共同证券财团 日本共同证券财团为接受日本共同证券公司解散后,其中280亿日圆利益於1971年2月所成立之财团。为一结合证券、金融、保险等业界以协助公共政策、保护国民大众、并促进国民经济健全之发展为目的之财团。 6、证券推广中心 为普及证券储蓄相关知识、促进健全之证券投资、保护投资人并期望对扩大强化证券发行及流通市场、发展日本经济有所助益,於1971年2月1日成立证券推广中心。 7、日本证券结算公司 日本证券结算公司之前身为东京证券交易所全额出资一千万日圆之附属机构东京证券清算公司。当初设立之目的在於负责交易所的结算业务及为将要实施之划拨结算制度作准备,开始时并无具体的活动,到1967年12月新股认购权证采用划拨结算制度时,将公司名称改为日本证券清算公司,为配合股票之划拨结算制度於1971年7月再将公司名称改为日本证券结算公司。其后利用东京证券交易所全面实施股票划拨结算制度之机会,全面开始股票划拨结算的帐户及股票管理业务。1973年12月增加外国股票划拨结算制度,1979年4月增加国债之划拨结算制度,1980年2月日本银行亦成为参加会员。转换公司债的划拨结算制度於1987年十1月开始部分实施,并於1988年7月全面施行。 1991年10月承接财团法人证券保管划拨机构阶段性实施股票保管划拨制度之部分业务。同年12月接受大阪证券交易所外国投资公司基金受益凭证之结算业务。 东京、大阪、名古屋、札幌及福冈证交所及日本证券业协会共同在日本设立一个结算机构,并於2003年1月正式营业,透过这一个新的平行整合之结算机构,原由各别市场自行结算之所有现金交易,可透过统一的结算机构之单一作业完成。由於跨市场股票买卖部位相抵后,即可减少交割的股票及现金数量,并提供更具效率及安全的市场。 19 8、企业财务制度研究会 为联合企业财务关系者以实务性的调查、研究企业会计原则及公开揭示制度,并对政府相关单位提出建言、进而推展企业财务相关制度,以健全企业财务发展,乃於1990年7月2日设立财团法人企业财务制度研究会。 到1996年3月底止以一般事业法人、金融机构及监查法人为中心有546个团体。 9、其他证券相关机构 (1)日本证券分析师协会 为维持及提升日本证券分析师之素养及品质、促进分析技术之交流进步、健全证券投资之发展,於1962年10月设立日本证券分析师协会。 (2)证券代理机构 1954年11月三井造船与野村证券缔结股票事务代理委托为开端,目前信托银行有7家,专业代理公司有4家,执行名义变更等股票代理业务及证券管理事务。 (3)quick公司 1971年10月由证券公司、银行等共同出资,并以日本经济新闻社为中心所成立之quick公司(社长太田哲夫,资本额6亿6,000万日圆)系利用电脑及资料库技术向国内外提供及时之证券市场、金融市场之综合经济资讯。 20 参、主管机关组织与权责 一、发展沿革 证券交易法於1948年制定时,原系仿美国证券管理委员会(sec)之架构,设证券交易委员会为主管机关,为独立行政机关。尔后於1952年修法废立证券交易委员会,改由大藏省(财政部)下之理财局负责担任证券管理业务主管机关,并於1964年成立证券局,承接理财局的证券业务,因此证券主管机关实由大藏省(财政部)下之证券局负责,此与我国现行之架构近似。大藏省下另设有与证券局平行的证券交易审议会、企业会计审议会与公认会计师审议会。另於1992年大藏省下又成立证券交易等监视委员会,为半独立行政机关,负责证券市场重大不法行为之监视及调查。 1997年金融改革法制定后,日本金融监督检查制度产生重大之变革,大藏省对金融事业之监督权被大幅消减,而由1998年7月1日新成立金融监督厅(financial supervisory agency)取代,由金融监督厅统筹负责银行、保险、证券机构业务之发照、监督及检查工作,该机构系隶属於金融再生6委员会管辖。而大藏省因不再监督个别之金融机构,乃统合原银行局及证7券局,另设金融企划局负责财务企划之拟定及法案之修正。2000年7月1日更进一步整合金融监督厅及大藏省金融企划局,成立金融厅(financial services agency),负责与金融制度相关政策之拟定及法案之制定,以及对证券公司、银行、保险公司之检查及监督,以确保金融机能之安定及保障89投资大众。2001年1月6日金融再生委员会亦并入金融厅。兹将日本金融行政机构之推动演进图示如下: 6 查询金融再生委员会网站http:/www.frc.go.jp/info/i005.html 7 许永邦、陈惟龙,行政院所属各机关因公出国人员报告书-出席日本东京证券市场管理研讨会报告,民国87年5月,第15-17页。 8 查询http:www.fsa.go.jp/info/info_menu.html,visited on may 20, 2002。 9 查询http:www.fsa.go.jp/frc/index.html,visited on may 20, 2002。 21 10金融行政机构之推动 【平成10(西元1998)年6月以前】 大藏省 大臣官房 证券局 银行局 证券交易监视委员 金融检查保险部 【平成10年6月平成10年12月】 总理府 大藏省 金融监督厅 金融企划 证券交易监视委员 【平成10年12月平成12年6月】 大藏省 总理府 金融企划 金融再生委员会 事务局 金融监督厅 证券交易监视委员 【平成12(西元2000)年7月平成13(西元2001)年1月5日】 大藏省 总理府 部长机要- 金融再生委员会 金融体系稳定部 事务局 金融厅 证券交易监视委员 【平成13年 (2001年) 1月平成16年(2004年)3月】 财务省 内阁府 部长机要- 金融厅 金融体系稳定部 证券交易监视委员 10 详参日本金融厅网站有关”金融行政机构之推动, http:/www.fsa.go.jp/en/about/about03.pdf 22 【目前】 财务省 内阁府 部长机要- 金融厅 金融体系稳定部 会计及稽核证券交易监视委员 委员会 *金融体系稳定课目前主管有关处理破产金融机构与金融风险控管之规画及政策制定 23 二、管理组织架构 11金融厅系依金融厅设置法第二条规定,统合原金融监督厅及大藏省12金融企划局,於平成12年 (西元2000年) 7月1日新成立之机关。金融听下主要设置总务企划局、检查局及监督局等三个部门。证券交易监视委13员会及金融审议会亦隶属金融厅监督。2001年1月6日更进一步合并金融再生委员会。 金融厅组织架构图 金融服务部长 副部长长 国会秘书处 金融厅 证券交易监视委员会 会计师及稽主席 核委员会 事务局 审判官 总务企划局* 检查局监督局 总务市课场证券证检券查课检课徵查特监理别官调查课事务局 分金检查监理官银行第银一行课第二课政策课总务课市场课析审开企业开示课总务课审查课总务课保险课证券课 总务试审验查室检查室示企划课 查检课查 课 *总务企划局另设有总括审议关、审议官、参事官。 资料来源:译自金融厅网站金融厅组织(平成20年)http:/www.fsa.go.jp/common/about/sosiki/index.html 11 金融监督厅为1998年新成立之机关,主要系受金融再生委员会监督。证券交易监视委员会之建置亦由原隶属於大藏省移至金融监督厅。 12 金融改革方案於1998年正式实施后,大藏省已不再负责监督个别金融机构,为精简组织及人员之配置,乃成立金融企划局,将原银行局及证券局业务合并,统合由金融企划局管理,负责财务企业或金融政策之拟定及法案之修正等业务。 13 金融审议会系合并原大藏省证券交易审议会、金融制度调查会与保险审议会之谘询机关。 24 三、主要权责 (一)一般权责 金融厅依金融厅设置法第三条规定,担负确保金融机能安定、保护有价证券投资者等任务,为达成该项目标,该法第四条并规定应赋予拟定金融制度相关之政策及法案等廿七项职权。此外,同法第六条规定金融厅应设置金融审议会及证券交易监视委员会,以下兹简要说明金融厅各相关部会依金融厅设置法所应尽之主要权责。 14、金融厅 (1)总务企划局 负责与金融制度相关之政策及法案之拟定。其下设置各部门掌理之职务如下: -总务课:综理一般事务,包括人事、总务、国会、资料搜集准备等。 -政策课:负责金融厅基本政策之制定、相关税制之调整政策评估及与财政局间之联系等。 -企划课:负责与金融制度相关政策之拟定及法案之制定、法令审查及行政诉讼等。 -市场课:掌理证券市场及其他金融市场有关政策之拟定及法案之制定。 -企业开示课:负责企业会计准则之制定及审查、有关证券交易公开资讯揭露及签证会计师政策及法案之制定。 (2)检查局 负责负责民间金融机关等的检查。其下设置各部门掌理之职务如下: -总务课:负责检查局一般事务、订定金融检查之方针及实施计划、施行金融检查及金融检查标准之制定。 -审查课:审查检查报告书、通知金融检查之结果等。 -检查监理官:实施重要之金融检查。 (3)监督局 负责对民间金融机关等的监督。其下设置各部门掌理之职务如下: -总务课:综理监督局一般事务、有关监督事务指导方针之制定等。 -银行第一课:负责对国家银行、外国银行等、信托等的监督。 -银行第二课:负责对地方银行等的监督。 -保险课:负责对保险公司的监督。 -证券课:负责对证券公司、投资信托业者等的监督。 14 参阅日本金融厅网站有关金融厅的组织,http:/www.fsa.go.jp 25 (4)审判官 负责有关课徵金的行政审判。 、金融审议会 金融审议会之构成员为产官学的专家,其主要之权责为就金融重要课题向大藏大臣提出建言。 、证券交易监视委员会 证券交易监视委员会负责证券交易之调查及审查、违反事件的调查等业务,其权限包括下列各点: (1)不法行为之调查权 (2)证券业务之检查权 检查或访问证券公司、提供证券服务之金融机构、证券业协会、交易所等,以查核其营业活动是否符合法律规范。 (3)监视交易 执行每日例行监视市场活动,对任何可疑之交易行为,可要求证券商或证券交易所提出详细报告。 (4)根据检查或犯罪调查,发现具体违法事证者,建议大藏大臣与金融监督厅长官采取行政处分行为,以处罚违反规定之证券公司或相关人员。 为执行上述各项业务,证券交易监视委员会设有下列课、室,兹将各重要部门掌理之职务简述要点如下: (1)总务课 负责事务局一般事务、综合调整等。 (2)市场分析审查室 负责负责证券交易资讯之监视、分析等之检查 (3)证券检察课 负责证券公司等之检查的实施方针、实施计划的制定、检查结果之审查。 (4)证券检察监理官 负责实施证券的调查。 (5)课徵金、有价证券报告检查课 负责处理课徵金调查、有价证券报告文件之检查。 26 (6)特别调查课 负责违反事件的调查。有关证券交易监视委员会之调查权等相关事项,将於次段详加说明。 15(二)调查权 、法源 日本於1992年修正证券交易法,设置证券交易监视委员会,授权该委员会在确保市场公平、公正及保障投资之目的下,予以执行不法行为调查权。复於2004年6月修正之证券交易法增设课徵金制度,为有效实施本制度更扩大其调查权限,相关规定主要在新颁布之金融商品交易法第172条以下。 、立法目的 赋予该委员会类似刑事程序之调查权限,乃因其所掌事务为监视证券交易是否公正进行,因此,除就证券交易之状况等不断地收集情报外,经由对证券市场之主要参与人之现场检查等,掌握有关证券交易犯罪证据之机会,较任何机关皆多。对於举发证券犯罪时,所需之事实解明与线索掌握能力,既有之犯罪侦查机关虽非完全不具备,但若由具备专业知识与能力之监视委为之,将使调查工作能深入且有效进行,藉此,证券交易公正确保之行政目的将更能确实达成。 、调查权之适用对象 该项证券调查权系为举发证券犯罪为目的之强制性调查权,其与证券检查权最大之不同,在於其调查对象主体,非仅限於证券公司、有价证券报告书等之提出义务人等,而尚包括一般投资人在内的所有违法行为人。 、调查权之范围 (1)对不法行为之嫌疑人予以审问、质询 (2)有自由裁量调查权限,以检查嫌疑人之文件或其他证据。 (3)保管或扣押嫌疑人所提出之文件证物等。 (4)搜索扣押权:该委员会虽无行政处分权,在法官之同意下,证券交易监视委员会允许执行现场检查、搜索嫌疑人或关系人之住所及扣押没收。 (5)为课徵金目的对关系人进行询问或要求提出报告,并得至其营业场所及其他必要场所就财务帐簿等物件进行检查。 15 林国全,自日本1992年设置证券交易等监视委员会论证券主管机关之调查检查权限,政大法学评论第54期,1995年12月。 27 、处置程序 委员会经调查后现有违反法令之行为,应通知大藏大臣与金融厅长官或向检察官告发。此外委员会并有权向大藏大臣或金融厅长官提出政策的建议,而对大藏大臣或金融厅长官自为的金融检查,也有意见提出权。 (三)不法行为处罚权 日本对内部人交易的规定,与各国立法相近,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第166条规定,禁止公司有关人员进行该公司股票的内部交易,第167条规定,如果进行这种内部交易,除了要公开进行以后,还存在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