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用肿瘤杂志 2 0 1 4年第 2 9卷第 1期 黑色素瘤免疫治疗研 究进展 张娜 , 宋 鑫 ( 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云南省肿瘤医院生物治疗中心, 云南 昆明 6 5 0 1 1 8 ) 关键词 : 黑色素瘤; 免疫疗法; 综合疗法 中图分类号: r 7 3 9 5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1 6 9 2 ( 2 0 1 4 ) 0 1 - 0 0 1 1 0 7 黑色素瘤是皮肤癌中最具侵袭性的恶性肿瘤。 近 2 0年 , 世界范围发病率急剧上升 , 每年 以 3 1 的速度增加 。我 国发病率较低 , 但 近年来增长加 快 , 每年新发病例约 2万例 j 。厚度 6 0 ) , 不 良反 应中等 的 优势 。更有趣的是 , 瘤 内注射 i l 2复发后 , 对化 疗仍然有效 ( 有效 率 3 6 7 ) 。由此 可见 , i l - 2 联合治疗具有提高缓解率 、 降低不 良反应的优势 , 成 为黑色素瘤的主要治疗手段。 随着 i l 2的上市 , 其他 白细胞介素也被广泛研 究。i l 一 2 l , 蛋白和基因结构与 i l - 2和 i l 一 1 5及其相 似。 i期研究显示 1 2 , i l - 2 1 皮下注射耐受性 良好 , 且疗 效 具有 剂 量依 赖 性。新 近 期 临 床试 验发 现 引, i l 2 1作为一线药物治疗转移性黑 色素瘤 的 o r r为 2 2 5 , 高 于 i l 一 2和 i p i l i m u m a b ; 但平均持 续时间 5 3月 , 较 i l 一 2 ( 8 9月 ) 和 i p i l i mu m a b ( 1 9 3 月 ) 短。与 i l 2比较 , i l - 2 l耐受性 良好 , 仅 出现 中 度程度的不 良反应 。因此 , i l 2 1 是与其他免疫治疗 联合 的理想药物 , 也是将来 临床研究关 注的热点。 其他被研究的白细胞介素还有 i l 7和 i l 1 5 。与 i l 1 2 2比较 , i l 7和 i l 一 1 5诱导 t细胞增殖更快 、 维持时 间更长 , 激活的 t细胞更少凋亡。i l - 7、 i l 一 1 5能促 进 c d 8 t成熟 , 而不依赖于抗原刺激 。i l 一 7联合 g p l 0 0 、 ma r t 1多肽疫苗治疗转移性黑素瘤 的 i期 临床试验已经完成 , i l 1 5治疗 转移性黑色素瘤 和转移性肾细胞癌的i 临床试验正在招募 。 1 2 干扰素 ( i f n 0 【 ) i f n c , 黑色素瘤辅助治疗唯一有效的药物 。常 用的两个亚型 f n 2 ( x 和 i f n a - 2 b , 仅在两个氨基酸 上有差别。就与结合受体 、 作用方式 、 不 良反应 而 言 , 二者几乎没什么差别 。i f n ( x 主要用于黑色素瘤 术后高危患者的辅助治疗 , 很少用于转移性黑色素 瘤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 i f n o l 能延长无瘤生存期 ( d i s e a s e f r e e s u r v i v a l , d f s ) , 但无 改 善生存 率 的优 势 , 而且不 良反应严重 。 聚乙二醇 i f n c - 2 b ( i f n a - 2 b , s y l a t r o n ) , 改 良的 i f n o l , 半衰 期 长 ( 4 06 0小 时 ) 。 期 临床 试 验 ( e o r t c 1 8 9 9 1 ) 发现 , s y l a t r o n显著改善 期黑色素 瘤术后无复发生存期( r e l a p s e f r e e s u r v i v a l , r f s ) , 平 均 3 4 8月 。因此 , 2 0 1 1 年 3月 2 9日, f d a批准 s y l a t r o n用于术后 ( 包括淋巴结清扫术) 8 4天 内出现 镜下或 肉眼淋巴结转移的黑色素瘤的辅助治疗 。亚 组分析显示 , s y l a t r o n能降低镜下淋 巴结受 累和原 发灶溃疡患者的复发 、 远处转移和死亡风 险。黑色 素瘤原发灶溃疡可能提示对 s y l a t r o n治疗敏感 j 。 2 疫苗 s i p u l e u c e l t ( p r o v e n g e ) , 自体树突状细胞疫苗 , 2 0 1 1年 4月被美国 f d a批准治疗激素抵抗的无症 状或转移前列腺癌患者。p r o v e n g e的成功标志着疫 苗治疗进入崭新时代 。黑色素瘤免疫原性强, 其 相关抗原靶向疫苗是一项很有价值的研究。目前黑 色素瘤治疗性疫苗研究对象主要为蛋白 多肽疫苗 、 重组载体疫苗 、 全细胞疫苗及树突状细胞疫苗等。 2 1 蛋白 多肽疫苗( p r o t e i n p e t i d e - b a s e d v a c c i n e ) 蛋a 多肽疫苗单独使用缺少明显的免疫原性, 不能诱导强烈 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 因此 , 联合应用非 特异性免疫佐剂被广泛研究。ma g e a 3疫苗联合 免疫佐剂 a s 0 2 b和 a s 1 5 、 g p l 0 0联合高剂量 i l 一 2治 疗转移性 黑色素瘤 均有不 同程度 的临床获益 j 。 新近研究报道 , 多肽疫 苗联合 t o l l 样 受体 9( t o l 1 1 i k e r e c e p t o r s 9, t l r 9) 激 动剂 p f 一 3 5 1 2 6 7 6和 g m c s f治疗 i v期黑色素瘤 , 缓解率低 , 仅 2例部分缓 解( p r ) ( t b = 2 0 ) 18 j , 但4 5 在5 0天或9 0天后出现 e l s p o t阳性反应。 由此可见 , 疫 苗联合免疫佐剂 j o u r n a l o f p r a c t i c a i on c o l o g y vo 1 2 9 no 1 2 01 4 可增强疫 苗抗肿瘤 活性 , 但 尚无 o s获益 的证据 。 而且蛋 a 多肽疫苗有一定局限性 , 须选择抗原相匹 配的 h l a单倍型 。 2 2 重 组 载 体 疫 苗 ( r e c o mb i n a n t v e c t o r - b a s e d v a c c i n e ) 与多肽 蛋 白疫苗不同, 重组载体为一个或多个 基因片段的表达提供 了平台。优点是便于生产和回 输 ; 如果机体对载体发生强烈的免疫应答 , 还能额外 提供非特异性免疫 的辅助治疗 1 9 。a l l o v e c t i n 一 7疫 苗由编码 hl a b 7和 3 2 - 微球蛋 白的 d n a质粒和脂 质体形成 的复合物。 期 临床研究发现 , a l l o v e c t i n 一 7瘤内注射仅 1 5例客观缓解 ( n=1 3 3 ) , 2例病理学 完全缓解 , 平均缓解时间 1 3 8月 j 。基于上述临床 获益 ,期 临 床 试 验 正 在 开 展 ,目的是 比较 a l l o v e c t i n - 7和化疗 的有效性 , 主要观察终点 o r r, 其次是安全性和 o s 。 2 3 全细胞疫苗 ( wh o l e c e l l - b a s e d v a c c i n e ) 全细胞疫苗的来源分为 自体肿瘤细胞和异体肿 瘤细胞或细胞系。c a n c e r v a x , 来 自 3种细胞系的异 体全细胞疫苗。转移性黑色素瘤的 期临床试验 , 早期发现 , 与不治疗组对 比, c a n c e r v a x具有显著 的 生存率优 势 ( 3 9 v s 1 9 ) ; 但 进一 步研 究 表 明, c a n c e r v a x 卡介苗联合组 与安慰n 卡介苗两组之 前无明显差异 , 因此 , 期试验被提前终止 。 m v a x是用半抗原 d i n i t r o p h e n y l( d n p ) 修饰 的 自体全细胞黑色素瘤疫苗。半抗原修饰能充分暴露 肿瘤相关抗原 , 提高免疫原性 。d n p修饰和未修饰 的疫苗发生迟发型超敏反应 ( d e l a y e d t y p e h y p e r s e n s i t i v i t y , d t h) 的概率分别是 8 7 和 4 2 , 且与生存 期的延长相关 。m v a x联合低 剂量 i l 一 2的 期 试验正在进行 。 2 4 树突状细胞疫苗( d e n d r i t i c c e l l - b a s e d v a c c i n e ) 树突状细胞 ( d c s ) , 功能最强大的抗原递呈细 胞( a n t i g e n p r e s e n t i n g c e l l s , a p c s ) , 其抗肿瘤效应在 于激活 c d 8 细胞毒性 t细胞( c t l s ) 和 自然杀伤细 胞( n k ) j 。负载肿瘤抗原的 d c疫苗诱导抗肿瘤 反应非常短 暂 , 但 最新 期 临床试 验结 果令人 欣 慰 , 短期培养 的肿瘤组织细胞 ( t u mo r c e l l s , t c s ) 富含肿瘤干细胞 , 将其负载到 d c s 制备 d c疫苗 , 与 t c s 疫苗比较 , d c疫苗有延长转移性黑色素瘤生存 期的优势 , 2年生存率显著提高 ( 7 2 u s 3 1 , p= 0 0 0 7 ) 。新 近 研 究 表 明 , 皮 肤 浸 润 性 淋 巴细 胞 ( s k i n i n fi l t r a t i n g l y m p h o c y t e s , s k i l ) 中的肿瘤相关抗 原( t u mo r 。 a s s o c i a t e d a n t i g e n , t a a) 特异性 c d 8 t细 实用肿瘤 杂志 2 0 1 4年第 2 9卷第 1 期 胞与 o s延长相关 , s k i l检测有 可能成为 d c疫苗 治疗是否有效的标志 。 某些 t o l l 样受体激 动剂对 d c s 成 熟有协 同作 用, 但仅在动物模型中观察到联合应用增强 d c疫 苗 的抗肿瘤活性 。新近研究证明, 同时激活 t a a 特异性 c d 4 辅助性 t细胞 , 有助于增强 t a a特异 性 c t l s的抗肿瘤反应 。最新 研究发现 , d c s 与黑色素瘤细胞共培养后 , 功能和活性下降, 但可被 me k抑制剂 u 0 1 2 6和 v e m u r a f e n i b ( b r a f v 6 眦 突变 的细胞 ) 逆转。有趣的是 , u 0 1 2 6直接作用 于 d c s , 反而抑 制其 功能 和活性 ; 而 大剂 量 v e m u r a f e n i b对 d c s 无任何影响。因此 v e mu r a f e n i b可能是 d c疫苗 联合治疗的最佳候选者。 另一进展是浆细胞样 d c s( p l a s m a c y t o i d d e n d r i t i c c e l l s , p d c) , 瘤 内注射负载 t a a的 p d c治疗 转移性黑色素瘤 , 部分患者 c d 4 t 、 c d 8 t细胞应 答增强; p d c数量有限, 但每次免疫治疗后都能观察 到 i f n的增加。p d c的尝试为 d c疫苗 的研究提供 了一个新的方 向。 3 靶 向免疫调节抗体 免疫负向调控在肿瘤免疫逃逸机制中起着极其 重要的作用。c t l s 是最主要 的抗肿瘤效应细胞 , 肿 瘤微环境 中, 其表面的免疫负向调节分子表达上调 , 负向调控 c t l s , 导致免疫逃逸。细胞毒性 t淋 巴细 胞抗原 4 ( c y t o t o x i c t l y m p h o c y t e a n t i g e n 4, c t l a- 4 ) 和程序性 细胞死亡 1 ( i n h i b i t i o n o f p r o g r a mm e d c e l l d e a t h 1 , p d 1 ) 是关键的免疫负 向调控分子 , 近几年 被广泛研究 , 相应的靶 向抗体治疗黑色素瘤已取得 突破性进展 。 3 1 ctla 4 c t l a - 4 ( c d 1 5 2 ) , 表达在活化 的 t淋巴细胞表 面的一种免疫共抑制分子, 与免疫共刺激分子 c d 2 8 竞 争 性 结 合 a p c s表 面 的 b 7 1 c d 8 0和 b 7 2 c d 8 6, 抑制 t细胞 的激活和功能 j 。 目前 , 临床研 究的 两 个 相 似 的 c t l a 4 单 克 隆 抗 体 分 别 是 i p i l i m u ma b和 t r e me l i m u m a b 。 3 1 1 i p i l i mu ma b i p i l i mu m a b , 人 c t l a - 4的 i g g1 单克隆抗体 , 阻止 c t l a - 4与配体 b 7的结合 , 阻断 c t l a - 4对 t细胞的负性调节 , 增强 t细胞抗肿瘤活 性。i p i l i m u ma b是首个被美 国 f d a批准的延长黑色 素瘤患者生存期的药物 j 。 i 期 、 期 研究 表 明, i p i l i m u ma b的疗 效 、 安 全 性与剂量相关 , 0 3 、 3 、 1 0 mg k g剂量 范 围内, 剂量 越大 , 有效率越高 , 不 良反应也更严重 j 。两项 1 3 期临床试验均证明 , i p i l i m u ma b治疗有中位 o s的获 益。第一项 期试验( 凡=6 7 6 ) 3 0 1 , i p i l i mu m a b剂量 3 mg k g , 每 3周 1次 , 共 4次。结 果显示 , i p i l i mu m a b g p l 0 0联合组、 i p i l i m u m a b单药组的中位 o s 分 别是 1 0 0月( h r= 0 6 8 , p 0 0 0 1 ) 和 1 0 1月( hr = 0 6 6 , p= 0 0 0 3 ) , 而 g p l 0 0单药组仅 6 4月。因 此 , 2 0 1 1年 3月 2 6 日, f d a批 准 3 mg k g的 i p i l i m u ma b用于治疗不能切 除或转移性黑色 素瘤。另 一 项联合达卡巴嗪( d a c a r b a z i n e , d t i c) 的期临床 试验 ( =5 0 2 ) , i p i l i m u ma b剂 量 1 0 m g k g 。与 d t i c治疗组比较 , d t i c i p i l i mu m a b联合组 中位 0 s 明显获益 ( 1 1 2月 v s 9 1月 ) ; 虽然 两组 p f s相似 ( 2 8月 傩2 6月 ) , 但联合治疗进 展危险 比 0 7 6 。 这些数据再次证 明 i p i l i m u ma b长期生存 的优势 , 作 为一线治疗可产生临床获益 。尽管如此 , i p i l i m u m a b 治疗黑色素瘤 的总缓解率仅 5 一1 5 e 3 2 3 。 值得关注 的是 , i p i l i m u m a b的不 良反应 较为严 重 , 主要 是 免 疫 相 关 性 不 良事 件 ( i m mu n e r e l a t e d a d v e r s e e v e n t s , i r a e s ) , 通 常发 生在皮肤 、 内分泌和 胃肠道系统。第一项 o s获益的期试验 , 共 1 4例 药物相关性死亡 , 其 中 7例与 i r a e s 相关 。据报 道 , 2 0 5 0 发生 3 4级 i r a e s , 但多数使用糖皮 质激素是可以控制和逆转的, 仅少数出现激素抵抗 。 虽然激素治疗 i r a e s 对抗肿瘤疗效的影响不容易检 测 , 但研究发现接受激素治疗 的患者仍 能维持持久 的客观缓解 j 。 3 1 2 t r e me l i mu ma b t r e m e l i m u m a b 人 c t l a- 4 的 i g g 2单克 隆抗体 。期 临床试验 , t r e me l i m u m a b ( 1 5 mg k g , 每 3月 1次, 共 4次 ) 与 t m z或 d t i c标准单药化疗进行对 比, o r r相似 ( 1 0 7 9 8 ) , t r e m e l i mu ma b持续 缓解 时间长 ( 3 5 8月 v s l 3 7月, p= 0 0 0 1 1 ) ; 但不能证明 o s 有获益( 1 2 6 月 v s 1 0 7月 , p= 0 1 2 7 ) 。 t r e me l i m u m a b和 i p i l u m u ma b的不 良反应相似 , 但 t r e me l i m u m a b尚未观察到 o s获益 。首先 , 二 者 作用机制可能不 同, 虽然二者靶点相 同, 但 t r e m e l i m u ma b是 i g g 2抗体 , i p i l i m u m a b是 i g g 1抗体 ; i g g 亚型在氨基酸序列上表现出 9 5 的同源性 , 但仍能 特异性结合 f c受体 、 唯一性激活补体以及激活免疫 效应细胞等, 引起二者免疫应答 的差异。另外 , 二者 治疗的剂量和时间也可能是 临床疗 效 的差异 的原 因, 每 3周 1次 的 i p i l i m u ma b可能 比每 3月 1次 的 t r e m e l i m u ma b对激活抗肿瘤免疫更有利 j 。 3 2 pd 1 1 4 p d 1 , 与 c t l a _ 4同源 , 表达在活化的 t细胞 、 b 细胞 、 n k t细胞和 d c s 表面, 其相应配体 p d l 1 ( b 7 h1 ) 和 p d l 2( b 7 h2 ) 主要表达在肿瘤细胞 、 a p c s 和肿瘤微环境中的其它细胞。p d 1与其配体 相互作用 , 促进 t淋巴细胞凋亡 , 介 导肿瘤免疫逃 逸 2 。动物模型 和临床试验均证 明 , 阻断 p d 1或 p d l 1 , 提高抗肿瘤免疫反应 。 md x 1 1 0 6( b ms 9 3 6 5 5 8 ) , 抗 人 p d 1的 i g g 4 单克隆抗体。 i期 安全性评价试验 , 3 9例转移 性肿瘤 ( 黑色素瘤 1 0例 ) , 0 3 、 1 、 3 、 1 0 m g k g耐受 性 良好 , 未发 现 最 大耐 受剂 量 ( ma x i m u m t o l e r a t e d d o s e , m t d) ; 其 中 1例黑色素瘤达 p r, 1例肿瘤缩小 但未达到 p r标准 ;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 , p d 一 1 单 抗治疗后肿瘤组织出现 c d 8 t细胞浸润。这也是 第一个证实 md x 1 1 0 6临床获益的证据。另一项发 表在 n e w e n g l a n d的临床研究 ( 凡=2 9 6 ) , 1 、 3和 1 0 m e , k g的 md x 1 1 0 6 , 同样未发现 mt d; 非小细胞 肺癌 、 黑色素瘤 、 肾细胞癌的 o r r分别为 1 8 ( n= 7 6 ) 、 2 8 ( n= 9 4 ) 、 2 7 ( n=3 3 ) ; 且缓解时间长 , 2 0 例已经超过 1 年; 疗效与肿瘤 p d l 1的表达相关。 最新关于抗 p d 一 1 单克隆抗体在晚期黑色素瘤疗效 研究中表明l 3 , 接受 1 0 mg k g治疗 的患者缓解率 达 5 2 ( 9 5 c i , 3 8 6 6 ) ; 而曾接受 i p i l i m u ma b 治疗的患者 与未接受 i p i l i mu m a b治疗 的患者 比较 , 其缓解率无 明显差异 ( 3 8 v s 3 7 ) 。经抗 p d 一 1 单 抗治疗晚期黑色素瘤后 , 血液及肿瘤组织 中生物分 子改变的临床研究也正在进行 。 b ms - 9 3 6 5 5 9 , p d l 1 特异性 i g g 4单克隆抗体 , 对人 p d l 1具 有高度 亲和力 , 抑 制 p d l 1与 p d - 1 和 c d 8 0的结合。 i 期临床研究表明( n= 2 0 7 ) , 0 3 、 1 、 3和 1 0 mg k g , 每 2周 1次 的 b m s - 9 3 6 5 5 9 治疗进展期 n s c l c 、 黑 色素瘤 和 肾细胞癌 是 安全 的; 未观察到 mt d, 3 4级不 良事件发生率 9 , 耐 受性好 ; 黑色素瘤 o r r为 1 7 ( 9 5 2 ) 。这些研究 结果证实 , p d 1 和 p d - l 1 通路可以作为肿瘤免疫治 疗干预重要 的靶 标。与 c t l a_ 4单 抗相 似 , p d- 1 、 p d l 1单抗 的不 良事 件 主 要 是 i r a e s , 但 相 关 的 i r a e s 限于中等程度_3 。初步临床研究显示, 阻断 p d 一 1 p d l 1 在不 同转移性肿瘤 中均出现不 同程度 临床获益。虽然没有 md x 1 1 0 6与 i p i l i m u ma b的随 机对照研究 的证据 , 但有效性和安全性方 面, md x 一 1 1 0 6似乎优于 i p i l i m u b ma b _ 6 j 。因此 , p d 1单抗 是 目前最有希望成为下一个被批准用于多种转移性肿 瘤的免疫治疗药物。 j o u r na l o f pr a c t i c a l on c o l o g y vo 1 2 9 no 1 2 0 1 4 3 3 靶向免疫调节抗体的联合治疗 i p i l im u m a b可 以 延 长 中 位 0 s , 但 有 效 率 低 o 。 , 而 v e m u r a f e n i b治疗 b r a f 6 o 。 阳性 的黑 色 素瘤患者, o r r高达 5 0 , 但耐药很快(1年) , 二 者联合能改善临床疗效。新近报道 , 1例黑色素瘤 脑转移患者 , 经 i p i l i m u ma b和 v e m u r a f e n i b联合治疗 后 , 生存超过 4 0月 。体外研究证 明l 3 , 改变黑 色素瘤免疫抑制微 环境 , 同时阻断 p d - 1和 c t l a 4 比任何单一阻断更有效。m d x 一 1 1 0 6联合 i p i l im u m a b治疗 或期黑色素瘤的 i 期临床试验正在进 行中e 4 1 j 。由此可见 , 免疫调节抗体联合治疗 ( 免疫 治疗 、 靶向治疗等 ) 在黑色素瘤治疗 中占用举足轻 重的地位 , 如何合理联合将是 近几年免疫治疗研究 的关键问题。 4过继 性 t细胞 治疗 ( a d o p t i v e t - c e l l t h e r a p y , a t c t) a t c t, 另一种有前途 的肿瘤免疫疗法 , 包 括特 异性和非特异性 t细胞治疗 , 其 中特异性 t细胞对 肿瘤细胞亲和力高 , 可激发有效 的免疫杀伤。肿瘤 浸 润 性 淋 巴 细 胞 ( t u m o r i n fi l t r a t i n g l y mp h o c y t e s , t i l s ) , 自发产生 、 浸润在肿瘤组织 中、 具有抗肿瘤效 应 的特异性 t细胞 , 经体外选择培养 , 可诱导强 大的抗肿瘤活性 , 是 目前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最有 效 的 a c t c 。 4 1 肿瘤浸润性淋 巴细胞 ( t u mo r - i n fi l t r a t i n g l y m- p h o c y t e s , t i l s ) 1 9 8 8年 , r o s e n b e r g首次报道 t i l s 联合 高剂量 i l 2治 疗转 移性 黑 色 素瘤 , o r r约 3 5 , 较 i l 一 2 高 , 但缓解时间非常短暂 j 。直到采用化疗和全身 放疗 的预处理方 案, 将淋 巴细胞耗竭 , o r r和缓解 时间才得 以改善 。临床研究发 现 , 淋 巴细胞 耗竭后 , t i l s 联 合高剂 量 i l 2治疗 转移 性黑 色素 瘤 , 2 2 完全缓解( c r) ( 2 0 9 3 ) ; 2 0例 c r的3年和 5年生存 率分别为 1 0 0 和 9 3 ; 而且耗竭程度越 高 , o r r越 高 。 尽管如此 , 世界范 围仅少量机构应用 t i l s 。主 要原因是 t i l s 培养程序复杂, 患者必须经过手术获 得肿瘤组织, 才能培养t i l s ; 而且不是每例都能成功 ( “ u n s e l e c t e d y o u n g ” t i l成功率 9 0 , 但“ s e l e e - t e d ” t i l成功率仅 5 0 ) ; 另外 , t i l s 的培养需要几个 星期 , 在此期间, 部分患者可能死亡 , 所 以短期 培养 t i l s ( “ u n s e l e c t e d y o u n g ” t i l ) 的应用更广泛。有研 究报道 , 淋 巴细胞耗 竭预处理后 , 短期培养 的 t i l s 能介导 5 0 的转移性黑色素瘤肿瘤缩小 j 。t i l s 实用肿瘤 杂志 2 0 1 4年第 2 9卷第 1期 高剂量 的 i l 2联合治疗具有缓解率高 、 维持时间久 的优势 , 但不 良事件严 重限制 了它 的使用。i l - 2可 维持 t细胞 的增殖和长期存活 , 但高剂量 i l 一 2对于 诱导肿瘤消退是否必需 尚不清楚 。小样本临床研究 发现 , t i l s 低剂量 i l 2联合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 , 能诱导完全持久 的临床缓解 , 且毒副作用低 , 但有必 要进行大规模试验 。另外 , 与其它替代性细胞因 子 ( 如 i l - 7 、 i l 一 1 5、 i l - 2 1等 ) 的联合 方案也在尝试 , 将有可能减轻不 良反应 、 扩大受益人群 。 4 2 基因修饰的 t细胞 基 因修饰的 t细胞 能克服 t i l s培养 困难 的障 碍 , 通过特异性识别抗原 , 增加有效性 。目前 , 基因 修饰的 t细胞 主要 是 t细胞受体 ( t c e l l r e c e p t o r , t c r s ) 修饰和嵌合抗 原受体 ( c h i me r i c a n t i g e n r e c e p t o r , c a r s ) 修饰。优点是避免外科手术切除的必要 条件, 普通 t细胞可以通过遗传学处理使其表达识 i i i i 瘤抗原的 t c r s 或 c a r s , 诱导抗肿瘤反应 。 已有研究 证明 t c r s或 c a r修饰 的 t细胞在黑 色 素瘤 、 结直肠癌 、 滑膜细胞癌 、 神经细胞瘤和淋 巴瘤 中有临床获益 。最近研究发现 , t c r基因修饰的 t细胞与 i l 2联合治疗转移性肿瘤 , 转移性滑膜细 胞癌 o r r为 6 6 ( 4 6 ) ; 转移性黑色素瘤 的 o r r 为 4 5 ( 5 1 1 ) ; 其 中2例转移性黑色素瘤 c r, 且维 持超过 1年 ; l 例滑膜 细胞瘤 p r, 持续 l 8月。这也 是第一个使用 n y e s o 1特异性 t c r基 因修饰的 t 细胞的临床试验 。n y e s o 1 属于肿瘤一 睾丸抗 原 ( c a n c e r t e s t i s p r o t e i n s , c t a) , c t a抗 原 特 异 性 t c r s 基因修饰的t细胞具有缓解率高、 毒性低的特 点 , 成为 a c t c治疗 的理想靶点 。因此 , 靶 向其 它 c t a 抗 原 的 研 究 也 在 进 行 ,如m a g e - 3 a n d s s x2l 4 。c a r s 基因修饰 的 t细胞识别 抗原不依 赖 m h c, 但仍有一些障碍限制其使用。其一, c a r s 只能识别表达在细胞表 面的抗 原 , 而 t c r s 不受 此 限制 。其二 , c a r修饰 的 t细胞半衰期很 短 , 抗肿 瘤反应有 限。虽然 c a r s 修饰的 t细胞能克服免疫 耐受, 但正常细胞可能表达共同抗原而导致 自身免 疫性疾病 。 4 3 a ct c的联合治疗 c i k细胞能增加肿瘤术后 患者体 内 t h1类 细 胞 因子 , 降低 t r e g s ( c d 4 c d 2 5 ) 。与放化疗淋 巴 细胞耗竭的方法 比较 , c i k细胞 预处理不 良反应更 少 , 因此 , 有可能新型 a c t c的预处理策略。i p i l i m u m a b能改善免疫抑制微环境 ; 新近动物模 型模 型研 究 , v e m u r a f e n i b能提高 a c t c的抗肿瘤活性 。因此 , 1 5 a c t c与 v e mu r a f e n i b或 i p i l i m u m a b联合治疗可能出 现协同效应 , 是黑色素瘤治疗进一步研究的方 向。 总之 , 随着 t i l s培养技术 的改进 、 基 因修饰 t 细胞的发展 、 短期培养 t i l s的应用以及与其他免疫 调节剂的联合 , a c t c免疫疗法将 扩大抗 肿瘤 的有 效性和延长缓解时间。最新报道 , 预测 t i l s 治疗敏 感的生物标志的研究取得初步结果 , 这将助于更 好地选择适合 t i l s 治疗 的患者。t i l s 被批准用于 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时代 即将来临。 5展望 近 1 0年 , 免疫治疗迅速发展 , 为黑色 素瘤患者 带来一线希望。但仍面临一系列挑战, 首先 , 免疫治 疗动力学不同于传统化疗 , 抗 肿瘤效应往往 出现延 迟 , 免疫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 , 是否继续接受免疫治 疗仍有争议 。因此免疫治疗的疗效评价标准有待提 出。此外 , 免疫治疗不 同于靶向药物 , 目前 尚无敏感 “ 预测性” 的生物标志 。各种免疫疗法各有利弊, 如 细胞 因子 、 靶 向免疫调节抗体治疗缓解率低 , 但缓解 持久; 而 d c疫苗 、 t i l s 、 靶 向药物缓解率高 , 但 维持 时间短暂 ; 联合策 略可能有协同作用 , 具有 高效 、 低 毒 、 延长缓解时间等优势 , 但 目前缺乏标准的联合方 案。因此 , 如何鉴定敏感人群 , 如何发展合理的联合 策略 , 是将来黑色素瘤免疫治疗研究 的重要方 向。 参考文献 : 1 s p a g n o l o f, q u e i r o l o p u p c o mi n g s t r a t e g i e s f o r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me t a s t a t i c m e l a n o m a j a r c h d e r m a t o l r e s , 2 0 1 2 , 3 0 4 ( 3 ) : 1 7 71 8 4 2 斯璐 , 郭 军 新版 中国黑色 素瘤诊 治指南解读 j 临床肿瘤学杂志, 2 0 1 2, 1 7 ( 2 ) : 1 7 21 7 3 3 l a c y k e, k a r a g i a n n i s s n, n e s t l e f o a d v a n c e s i n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m e l a n o m a j c l i n me d , 2 0 1 2 , 1 2( 2 ) : 1 6 8 1 71 4 z a k i k a, b a s u b, c o r r i e p t h e r o l e o f a n g i o g e n e s i s i n h i h i t o r s i n t h e ma n a g e m e n t o f m e l a n o ma j c u r t t o p me d c h e m, 2 0 1 2 , 1 2 ( 1 ) : 3 2 4 9 5 s z n o l ma d v a n c e s i n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f m e t a s t a t i c me l a n o ma : n e w i mm u n o m o d u l a t o r y a g e n t s j s e m i n o n c o l , 2 0 1 2 , 3 9 ( 2 ) : 1 9 22 0 3 6 z i t o c r,k l u g e r h mi m m u n o t h e r a p y fo r m e t a s t a t i c me l a n o ma j c e l l b i o c h e m, 2 0 1 2 , 1 1 3 ( 3 ) : 7 2 5 7 3 4 7 z e i s e r r, s c h n i t z l e r m, a n d r l o v a h, e t a 1 i m m u n o t h e r a p y fo r m a l i g n a n t me l a n o ma j c u r t s t e m c e l l r e s t h e r , 2 0 1 2 , 7 ( 3 ) : 2 1 7 2 2 8 8 s c h w a r t z e n t r u b e r d j ,l a w s o n d h,r i c h a r d s j m, e t a 1 g p l o 0 p e p fi d e v a c c i n e a n d i n t e r l e u k i n 2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l 6 a d v a n c e d me l a n o m a j n e n g l j me d , 2 0 1 1 , 3 6 4 ( 2 2 ) : 2l 1 92 1 2 7 9 l o t z e m t, b u c h s e r wj , l i a n g x b l o c k i n g t h e i n t e r l e u k i n 2( i l 2 ) 一 i n d u c e d s y s t e mi c a u t o p h a g i c s y n d r o m e p r o m o t e s p r o f o u n d a n t i t u m o r e f f e c t s a n d l i m i t s t o x i c i t y j a u t o p h a g y , 2 0 1 2 , 8 ( 8 ) : 1 2 6 41 2 6 6 1 0 we i d e b, d e r h o v a n e s s i a n e, p fi u g fol d e r a, e t a 1 h i g h r e s p o n s e r a t e a ft e r i n t r a t u mo r a l t r e a t me n t wi t h i n t e r l e u k i n 一 2: r e s u l t s f r o m a p h a s e 2 s t u d y i n 5 1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me t a s t a s i z e d m e l a n o m a j c a n c e r , 2 0 1 0 , 1 1 6 ( 1 7): 41 3 94 1 4 6 1 1 we i d e b, e i g e n t l e r t k, p fl u g f e l d e r a, e t a 1 s u r v i v a l a fte r i nt r a t umo r a l i nt e r l e uk i n一 2 t r e a t me nt o f 72 me l a n o ma p a t i e n t s a n d r e s p o n s e u p o n t h e fi r s t c h e mo t h e r a p y d u ri n g f o l l o w u p j c a n c e r i m m u n o l h n m u n o t h e r , 2 0 1 1 , 6 0 ( 4 ) : 4 8 7 4 9 3 1 2 s c h mi d t h,b r o w n j ,m o u r i t z e n u,e t a 1 s a f e t y a n d c l i n i c a 1 e f f e c t o f s u b c u t a n e 0 u s h u ma n i n t e r l e u k i n 一 2 1 j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me t a s t a t i c me l a n o ma o r r e n a l c e l l c a r c i n o m a : a p h a s e i t ri a l j c l i n c a n c e r r e s , 2 0 1 0 , 1 6( 2 1 ): 5 3 1 25 31 9 1 3 p e t r e l l a t m, t o z e r r, b e l a n g e r k, e t a t i n t e r l e u k i n 一 2 1 h a s a c t i v i t y i n p a t i e n t s wi t h me t a s t a t i c me l a n o ma :a p h a s es t u d y j j c l i n o n c o l , 2 0 1 2 , 3 0 ( 2 7 ) : 3 3 9 6 3 401 1 4 c l i n i c a l t r i a l s g o v i n t e r l e u k i n - 7 a n d v a c c i n e t h e r a p y i n t r e a t i n g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m e t a s t a t i c me l a n o ma e b o l ( 2 0 0 9 - 0 2 - 0 6 ) 2 0 1 3 - 0 1 -02 h t t p : w w w c l i n i c a l t r i a l s g o v c t 2 s h o w nc t 0 0 0 9 1 3 3 8 7 t e r m =i 1 - 7 & r a n k=9 1 5 c l i n i c a l t r i a l s g o v a p h a s e i s t u d y o f i n t r a v e n o u s r e c o mbi na nt hu ma n i l一 1 5 i n a d u l t s wi t h r e fra c t o r y me t a s t a t i c ma l i g na n t me l a no ma a n d me t a s t a t i c r e na l c 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族箱专用造泡机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浙江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解析版
- 徐州市2024年小升初数学试卷汇编
- 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方案范例
- 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方案示例
- 发电机使用操作手册
- 英语名词单复数专项练习集
- 八年级英语常见错题集与解析
- 初中物理解题技巧及高分应试策略
- 供应链优化策略与实施案例集
- 山体滑坡事故应急处理模版课件
- 体检中心投诉处理流程
- 银行解冻申请书
-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
-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全册)单词表
- 全心衰竭的治疗与护理
- 扩张型心肌病治疗及护理
- 2002版干部履历表(贵州省)
- DL∕T 1396-2014 水电建设项目文件收集与档案整 理规范
- 行路难课件8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比赛一等奖课件
- 防欺凌隐患排查和矛盾化解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