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中的坚持——公考路上的点点滴滴.doc_第1页
寒风中的坚持——公考路上的点点滴滴.doc_第2页
寒风中的坚持——公考路上的点点滴滴.doc_第3页
寒风中的坚持——公考路上的点点滴滴.doc_第4页
寒风中的坚持——公考路上的点点滴滴.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今年身边有俩朋友考上了选调和公务员,很为他们高兴,我把给他们的一些建议写出来出来,给更多需要的人,朋友们,加油!寒风中的坚持公考路上的点点滴滴 记得也是2008的这个时候,我开始了对公务员备考,从先前对公考的迷茫和一无所知,到如今加入公务员队伍,真是恍若隔世。 撰下此文,既是对逝去的公考岁月的祭奠,更希望这些片言碎语能够帮助那些和我一样曾经迷茫无助的朋友们,望你们一路走好。一俺的公考经历童鞋们凑活看吧,一年前一时冲动写的,藏着掖着浪费!贡献出来给需要的朋友,觉得有用就看看,没用就当没看见!二笔试(一) 教材和试卷选取最开始的时候用的是致公出版社的教材,基本上没有大用。我后来主要用的是李永新的书,虽然上面错误蛮多的,但是相对来说还是很不错。我买了他的行测和申论的历年真题以及一套模拟试卷。当然了,还有更多的试卷是从网上当的 还有一点,从网上当资料一定要学会筛选,我刚开始到论坛时狂下资料,可是绝大多数都价值不大,浪费了自己很大精力。(二) 行测复习我的行测虽然算不上优秀,但至少还算不错,从刚开始模拟到历次实战基本上分数稳定在75+,平均78分。行测比较拿得出手,所以多说点。所以刚开始复习的时候很容易遇到瓶颈,做题错很多,成绩怎么也提高不了,如果你这时候放弃,认为自己就这点能耐的话,那你就错了。这时候如果你的成绩能在60+,提高十来分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如果你这时候能达到70+,提高五分也是很有可能的,这时候最关键就在于积累在于坚持,到一定程度自然会质变。复习行测首先需要做好下面的准备:1, 收藏QZZN论坛,除了了解相关的考试信息以外,就需要从论坛上大量汲取营养,和Q友共同学习。2, 准备草稿纸,行测中有大量的理科题目,就需要我们从平时开始多加练习,进行有计划的题海战术,有时间拿出本子就练习,争取练到稳、准、快。3, 历年真题一套,既包括中央也包括地方的真题,这是行测复习最后营养的资源,一定要吃透,尤其是地方公务员考试经常会出原题或者十分相似的题目,我在考试中就碰到了好多,这可是过来人的忠告。4, 模拟题N套。选一套高质量模拟题,定期自我模拟一下,自我摸底,对自己的的复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随时修改自己的复习计划。5, 考友一至两名,平时能够相互交流没相互鼓励。尤其是大四在校生面临就业压力,社会人士面临工作和家庭压力,如果有一个倾听者的话,会对自己坚持下去非常有帮助的。我当时的复习计划:1,初步了解阶段;拿出一个星期时间把行测和申论教材熟悉了一遍,对各个题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2,行测真题练习和论坛练习;每天早晨九点一套真题,对定时间完成。下午拿出一个小时或者更多的时间对答案。对答案有两项工作很重要,一是总结错题,争取以后碰到类似的不再犯错;二是试卷中很典型的题目以及做题过程中不太确定但对了的题目在此研究,不能留下糊涂账。下午剩下的时间看申论去。晚上只需做一件事,那就是上论坛行测版做题和版友们交流。论坛上拿出来讨论的题目一般都是版友们经常错的或者非常典型的题目,非常值得拿出大块时间来研究,这样绝对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上论坛还可以放松放松,在紧张的复习过程中也算是劳逸结合吧。3,专项练习和模拟题阶段;上一个阶段估计花了我二十天时间,这时候也知道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了,这就要进行专项练习,对擅长的部分要继续加强,保持做题的感觉,对自己不擅长的地方要下大工夫补。怎么补呢?有条件的可以买专项复习的教材,不过太费钱了,而且专业教材分得太细了,要耗费大量的精力;我还是比较推荐上QZZN论坛,上面的题目都有分类,做题非常方便对复习非常有利。而且有很多过来人和高手对各种题都有总结,简直太有用了,即使看三遍五遍都不过分。在做专项练习的时候还要定期的坐模拟题,保持一个星期2-3套题,以来检验专项复习的效果,而来保持实战感觉。4,真题回首阶段。上面三个阶段过了以后,基本上自己有几斤几两也就有个大概了。这时候再做真题,一是练习速度和训练我的时间概念;二是以前做真题是看热闹,现在做真题可就是看门道了,因为历年的真题都是相互传承,揣摩命题组的出题风格。5,实战演练。这个阶段必须在考前半个月就开始,两天一次模拟,严格按照国考的时间来进行。这时候有一点很重要,一定要有十分钟的涂卡时间。专项复习建议: 1,常识部分。当时我准备的时候参考以前的真题,主要是复习法律,可是考试后的时候似乎法律只有很少一部分题,郁闷死了。法律部分主要是法律条文结合题目,光看法律条文,考试绝对还是不会,这就要题海战术啦。常识的其他部分被容一方面靠自己这么多年学生生涯的积累。另一方面,要平常多做点题积累一下,反正这些内容也挺有意思的,不用思考,不像法律部分那么枯燥,平常多关注一下时政热点,加强对对社会、经济、自然科学知识的关注和积累。下面是我收藏的一些常识方面的帖子,大家如果觉得有用就拿去。 法律常识习题与详解/read-htm-tid-9442300.html行测帮帮团-法律集合贴/read-htm-tid-9415487.html 法律大全汇总贴/read-htm-tid-9199383.html牛人法律笔记/read-htm-tid-9066965.html2,言语理解部分我主要是我百分之60的精力在选词填空上,这个只要多练多做题一定有长进,毕竟高考都考过,大家都是过来人啦。言语理解的公考题目,几套培训书的答案差异很大,如果偏听一家,会吃亏的。一些题目不同的教材给的答案也不同,而且都说的有理有据,这时候就需要你上论坛来和Q友们交流了。而且这主要是考言语理解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下面的连接有很多做题技巧,仔细研究吧,虽然我语文基础一般,但是通过这些方法可是受益匪浅啊。2009国考争议题目/read-htm-tid-10155679.html13亿中国人都会用错的成语/read-htm-tid-10116761.html2009国考选词填空命题来源/read-htm-tid-10155436.html协议保过班内部资料/read-htm-tid-10069556.html荧火言语理解基础知识/read-htm-tid-9974693.html选词填空-历年高考题/read-htm-tid-9932879.htmlQZZN词语辨析集锦/read-htm-tid-10118181.html言语理解99题带详细解/read-htm-tid-9394643.html发现真题言语分析的秘密/read-htm-tid-9423117.html选词填空230题/read-htm-tid-9141694.html3,图形推理、数量关系这类题目很有意思,不过真的考验咱们的智商。有过奥数经历的人就偷着乐吧,这样的题目很对他们的胃口啊。图形推理和数字推理就是多做题找规律,基本上百变不离其宗,就那几种规律,有人已经总结了,大家借鉴一下就往里面套就可以了。至于数算,一靠智商,二靠勤奋,多注意总结。图形推理的所有类型/read-htm-tid-9119010.html数字推理题型的7种类型/read-htm-tid-9068672.html天字一号帖子汇总/read-htm-tid-9827396.html数算系列/read-htm-tid-9155257.html王子小寒帖子汇总/read-htm-tid-9829448.html4,判断推理和定义定义推理还好,主要是注意细节,熟练运用排除法,严格按照题目自身的定义来做题,不要过多想你所知道的题外的东西,这样会干扰你做题,正中出题人的圈套。定义类常见类型题与解题技巧/read-htm-tid-9898488.html /read-htm-tid-9898493.html逻辑和演绎推理确实容易把人搞晕,如果你不是很擅长还是不要放在开头做,否则正常考试脑子都是浆糊。行测帮帮团逻辑推理解题技巧/read-htm-tid-9381970.html演绎推理逻辑解题套路精析/read-htm-tid-9819554.html演绎推理经典14种方法/read-htm-tid-9872787.html逻辑判断的几种例题/read-htm-tid-9851795.html5,资料分析资料分析题说实话比较简单,但是分值很高,可是因为放在最后,所以很多人都不注意。其实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大家都可以完成甚至满分。资料分析其实不在于题海战术,关键是找到一个正确的做题方法,保证又快又对的做完题目,比如有一个小技巧,不要读完题再做题,很多题目基本上就不需要读题,直接做题目,然后从文中找所需要的信息就可以了。还有其他技巧,比如,学会估算,很多题目只需要大概估计一下就能出来,而如果精确算出来就需要浪费很多时间。资料分析十大速算技巧/read-htm-tid-9876720.html(三) 申论 申论我主要是看历年真题,再就是上新华网、人民网和看人民日报,就不精讲了,毕竟我有的只是失败的经历。但是我想说的是,如果你行测不错,那么申论一定要求稳,注意从给定的材料中汲取营养,尽量使用原文中的原句,这样一般都能得五十分。这样就可以保证你有很大的胜算进入面试。但是如果你行测不行的话,那就不能再求稳了,一定要稳中求变,争取申论提分。考前十天的时间安排考前十天基本上就不去参加招聘会或者其他活动了,就像当年应对高考一样,调节生物钟,进入考试状态。7:00起床什么也不干,主要是活动一下,吃吃饭。 8:30前往自习室 9:00行测模拟题一套 11:30午饭 12:00看QZZN论坛,进入行测版,找一些题做做,和版友们交流一下13:30前往自习室 14:00申论模拟16:30看模拟题范文或者回寝室上新华网、人民网逛逛。 18:00晚饭 19:00上QZZN查漏补缺21:00看个电影或者其他娱乐方式 至于我为什么这样安排,想必大家也都明白。考场经验一,不要想着自己肯定能做完,题量这么大,很少有人能完成,即使能完成正确率也基本没保障,要学会放弃。所以自己在平时一定找到一个速度和正确率的平衡点。在考场上看到别人做得快,千万不要慌!国考的时候我旁边那哥们做题那叫一快,当时我紧张死了,考完特意记了一下他的考号,后来查分一看,才考了63点多二,做题顺序,我个人不推荐按试卷题目的顺序做。至于为什么呢?我想大家都清楚,言语理解确实容易把人搞的很烦躁。现在介绍一下我自己的做题顺序:首先,做类比推理;二,选词填空;三,常识判断;四,言语理解;五,图形推理和数列;六,判断推理剩下的部分;最后是数学运算和资料分析。因为最后一项数算和资料分析分值较高,最好留下四十分总时间来做,尤其是数算部分,现场很紧张,可能很多题一下子根本就不知道如何下手,果断跳过,既要保证数算部分的正确率,更要保证保证资料分析部分做完。所以我建议同学们最好在做数算部分之前先搞定前三道资料分析,大部分人可能资料分析都没有时间做,所以分值较高。至于为什么制作三道资料分析呢,主要是腾出时间搞一下数算,最后交卷的时候,因为资料分析最后一题在答题卡上位置显著,可以借别人的答案一用。当然了,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来独立完成那当然最好,。如果你不愿意借别人的答案那就全蒙C喽。三,留下足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