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189922-2003 冷热水用交聚乙烯PE-X管道系统 第2部分 管材_第1页
GB189922-2003 冷热水用交聚乙烯PE-X管道系统 第2部分 管材_第2页
GB189922-2003 冷热水用交聚乙烯PE-X管道系统 第2部分 管材_第3页
GB189922-2003 冷热水用交聚乙烯PE-X管道系统 第2部分 管材_第4页
GB189922-2003 冷热水用交聚乙烯PE-X管道系统 第2部分 管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 t t p s :/j q .q q .co m /?_w v =1027 第 2 部分 : 管材。 本部分为G B / T 1 8 9 9 2 -2 0 0 3的第二部分, 是紧密跟踪 I S O / D I S 1 5 8 7 5 - 2 . 2 : 1 9 9 9 冷热水用交联聚 乙烯( P E A) 管道系统第2 部分: 管材 , 并结合我国交联聚乙烯管材生产的情况而制定的, 技术内容 基本与I S O / D I S 1 5 8 7 5 - 2 . 2 : 1 9 9 9 相同, 主要差异为: 一一增加了“ 产品分类” 部分; 不采用I S O / D I S 1 5 8 7 5 - 2 . 2 : 1 9 9 9 中的B 1 , B 2 和C级几何尺寸系列; 将预测强度参照曲线移至本标准的第 1 部分; 增加了管道系统适用性试验的内容, 静液压试验和循环压力冲击试验主要技术内容等效于 I S O 1 0 5 0 8 : 1 9 9 5 , 热循环试验、 耐拉拔试验、 弯曲试验和真空试验的主要技术内容等效于I S O / DI S 1 5 8 7 5 - 5 . 2 : 1 9 9 9 增加了管系列 S与公称压力P N的关系。 本部分的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和附录F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的附录A、 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北京化工大学、 上海天奋实业有限公司、 青岛富鑫洁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广东省万 家通交联管厂、 中国标准化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吴大鸣、 刘颖、 姚水良、 张庆宝、 刘海波等。 更多精品资源关注微信公众号:g cs z h i k u h t t p s :/j q .q q .co m /?_w v =1027 B / T 1 0 7 9 8 -2 0 0 1 热塑性塑料管材通用壁厚表( i d t I S O 4 0 6 5 : 1 9 9 6 ) G B / T 1 5 8 2 0 -1 9 9 5 聚乙烯压力管材与管件连接的耐拉拔试验G d t I S O 3 5 0 1 : 1 9 7 6 ) G B / T 1 7 2 1 9 -1 9 9 8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 安全性评价标准 G B / T 1 8 2 5 2 -2 0 0 0 塑料管道系统用外推法对热塑性塑料管材长期静液压强度的测定 G B / T 1 8 4 7 4 -2 0 0 1 交联聚乙烯( P E - X ) 管材与管件交联度的试验方法( i d t I S O 1 0 1 4 7 : 1 9 9 4 ) G B / T 1 8 9 9 2 . 1 -2 0 0 3 冷热水用交联聚乙烯( P E - X ) 管道系统第1 部分: 总则 G B / T 1 8 9 9 1 -2 0 0 3 冷热水系统用热塑性塑料管材和管件( i d t I S O 1 0 5 0 8 1 1 9 9 5 ) 3 定义、 符号和缩略语 本部分的有关的定义、 符号和缩略语在第 1 部分中规定。 4 材料 用于生产管材的材料应符合G B / T 1 8 9 9 2 . 1 -2 0 0 3 的要求。 5 产品分类 5 . 1 按交联工艺分 管材按交联工艺的不同分为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 P E - . ) 管材、 硅烷交联聚乙烯( P E - X b ) 管材、 电 子束交联聚乙烯( P E - X) 管材和偶氮交联聚乙烯( P E - X , ) 管材。 更多精品资源关注微信公众号:g cs z h i k u h t t p s :/j q .q q .co m /?_w v =1027镇3 . 0 一一 1 . 5 3 . 0 e -4 . 0 一 1 4 . 0 e . ; 1 5 . 01 . 6 4 . O e m ;5 . 0 一一 1 . 7 5 . 0 。 二 n 镇6 . 0 1 6 . 0 e A, 1 7 . 0 1 . 8 6 . 0 e , ;7 . 0 一 1 . 9 7 . 0 e m ,8 . 0 1 8 . 0 e _, 1 9 . 02 . 0 8 . 0 e -蕊9 . 0 一 2 . 1 9 . 0 e m ;镇1 0 . 0 一 2 . 2 1 0 , m ;1 1 . 0 2 1 . 0 e -2 2 . 02 . 3 1 1 . 0 e . ;1 2 . 0 一 偏差表示为枯 m m, 其中二 为表中所给值。 6 . 5 力学性能 按表4 规定的参数对管材进行静液压试验, 管材应无渗漏、 无破裂。试样数量均为3 个。 66 物理和化学性能 管材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应符合表 5 的规定。 6 . 7 管材的卫生性能 输送生活饮用水的管材卫生性能应符合G S / T 1 7 2 1 9 -1 9 9 5 的规定 51 5 更多精品资源关注微信公众号:g cs z h i k u h t t p s :/j q .q q .co m /?_w v =1027:1.。 5P a0.88, : 。 。 S 4 :1., 5P a1. 10, ; 。 。 S 3 - 2 : :1., 5P1. 38, ; 。 。 6 . 8 . 2 热循环试脸 按表 7 规定的条件进行热循环试验, 试验中管材、 管件以及连接处应无破裂、 无渗漏 51 6 更多精品资源关注微信公众号:g cs z h i k u h t t p s :/j q .q q .co m /?_w v =1027 选择 9 5 0C, 1 6 5 h的静液压试验时, 每1 6 8 h 做一次。 8 . 4 型式检验 8 . 4 . 1 按表 1 2 规定选取每一尺寸组中任一规格的管材进行型式检验。 8 . 4 . 2 管材型式检验项目为本部分第6 章中除表5中的静液压状态下的热稳定性试验和第6 . 8以外 的所有试验项 目。 8 . 4 . 3 一般情况下, 每隔两年进行一次型式检验。若有下列情况之一, 也应进行型式检验: a ) 正式生产后, 若材料、 工艺有较大变化, 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b ) 因任何原因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c )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d )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8 . 5 判定规则 外观、 尺寸按照表 1 3 进行判定。轴送生活饮用水的管材的卫生指标有一项不合格判为不合格批。 其他指标有一项达不到规定时, 则随机抽取双倍样品进行该项复检, 如仍不合格, 则判该批为不合格批。 9 标志、 包装、 运输、 贮存 9 . 1 标志 9 . 1 . , 管材应有牢固的标记, 间隔不超过2 m. 标记不得造成管材出现裂痕或其他形式的损伤。 标记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 a ) 生产厂名和/ 或商标; 注: 生产厂为一家标明生产厂名或商标, 若数个生产厂家生产同一商标的管材, 则应同时标明生产厂名和商标. b产品名称, 并注明交联工艺; c ) 规格及尺寸; d ) 用途: 符合输送生活饮用水的管材标志Y e 示例 : 管系 列为S 5 , d ,、 为3 2 m m , e 。 为2 . 9 二 , 硅烷交联, 可抽送生活饮用水的 管材应标记为 S 5 成3 2 X 2 . 9 P # - X , Y 更多精品资源关注微信公众号:g cs z h i k u h t t p s :/j q .q q .co m /?_w v =1027 f ) 生产日期。 9 . 1 . 2 管材包装至少应有下列标记: a ) 商标 ; b ) 产品名称, 并注明交联工艺; c ) 生产厂名、 厂址。 9 . 1 . 3 为防止使用过程中出现混乱, 不应标志P N值。 9 . 2 包装 管材应按相同规格装人包装袋捆扎、 封口。每个包装袋重量一般不超过2 5 k g , 也可根据用户要求 协商确定 9 . 3 运输 管材在装卸和运输时, 不得抛掷、 曝晒、 沾污、 重压和损伤。 9 . 4 贮存 管材应合理堆放于室内库房, 远离热源、 防止阳光照射、 不得露天存放。 更多精品资源关注微信公众号:g cs z h i k u h t t p s :/j q .q q .co m /?_w v =1027一 :厂-+一S45 16 A . 2 当管道系统的总使用系数C为1 . 5 时管系列S与公称压力P N的关系见表A . 2 0 表 A . 2 管系列S与公称压力P IN的关A ( C = 1 . 5 ) 借系列 公称压力 P N / MP aS 6.3L OS 51.25 更多精品资源关注微信公众号:g cs z h i k u h t t p s :/j q .q q .co m /?_w v =1027 P 。 为设计压力, 单位为兆帕( M P a ) 。如0 . 4 M P a , O . 6 M P 。 或1 . 0 M P a ; a m id 为2 0 0C , 5 0 年的设计应力, 单位为兆帕( MP a ) ; P D - id 为输送冷水时的 设计压力, 规定取1 . 0 M P a . 相对每种使用条件级别( 见G B / T 1 8 9 9 2 . 1 ) 的5 o Ic 二值由表B . 3 给出。 更多精品资源关注微信公众号:g cs z h i k u h t t p s :/j q .q q .co m /?_w v =1027 b ) 提供的热水水温能达到本部分 6 . 8 . 2 所规定的最高试验温度的士2 *C 范围; C ) 冷热水交替能在 1 m i n 内完成; d ) 试验组合系统中的水温变化能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水压能保持在本部分规定值的 士0 . 0 5 MP a 范围内( 冷热水转换时可能出现的水锤除外) 。 C . 3 试验组合系统的安装 试验组合系统按图C . 1 所示并根据制造厂商推荐的方法进行装配, 并对 B和C部分进行固定。如 所用管材不能弯曲成图C . 1 所示的形状, 则C部分可按图C . 2 所示进行装配和固定。 C . 4 试脸组合系统的预处理 C. 4 . 1 C. 4 . 2 C. 4 . 3 C. 4 . 4 将安装好的试验组合系统( 支路A先不固定) 在2 3 士 2 的条件下放置至少1 h , 将系统升温至4 3 士2 0C, 1 h 后对图D . 1 所示A部分进行固定。 将系统降温至2 3 士2 C , 放置至少1 h . 将试验组合系统充满冷水驱尽空气。 C . 5 试验步软 C . 5 . 1 将组合系统与试验设备相连接。 C . 5 . 2 起动试验设备并将水温和水压控制在本部分规定的范围内。 C . 5 . 3 打开连接阀门开始循环试验, 先冷水后热水依次进行。 C . 5 . 4 在前 5 个循环 a ) 调节平衡阀控制循环水的流速, 使每个循环试验人口与出口的水温差不大于5 0C ; b ) 拧紧和调整连接处, 防止任何渗漏。 C . 5 . 5 按G B / T 1 8 9 9 2 -2 0 0 3 本部分完成规定次数的循环, 检查所有连接处, 看是否有渗漏。如发生 渗漏, 记录发生的时间、 类型及位置。 C . 6 试验报告 注明采用G B / T 1 8 9 9 2 . 2 -2 0 0 3 ; 试样的名称、 规格尺寸、 等级和来源等; 试验条件( 包括试验水温、 试验水压、 一个完整循环及循环的每一部分的时间等) ; a)切c) 更多精品资源关注微信公众号:g cs z h i k u h t t p s :/j q .q q .co m /?_w v =1027 b)试验用各组件的组成说明; c)渗漏情况的观察结果; d ) 试验日期。 更多精品资源关注微信公众号:g cs z h i k u h t t p s :/j q .q q .co m /?_w v =1027 对S 3 . 2 , S 4 和S 5 的 管材, 靠模板弯曲半径为公称外径的2 。 倍。 加压系统按G B / T 6 1 1 1 的规定。 E . 3 试脸样品 试验样品由管材与相匹配的管件组成。管材与管件连接后, 应保证管件间管材自由长度为管材公 称外径的1 0 倍。 E . 4 试验步甄 试验温度为 2 0 士2 . 对管材平均弯曲半径( R) 的要求与对靠模板弯曲半径的要求相同。 按图E . 1 组装后, 管件间管材的自由长度等于其公称直径的1 0 倍。 将试样向弯曲定位装置上安装时, 弯曲应力施加在管件上; 管材应全部贴合在靠模板上( 包括靠模 板的两端) , 两自由管段应相等, 各段约为管件间管材自由长度的1 / 8 , 按照G B / T 6 1 1 1 的规定施加静液 压力。 E . 5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 ) 注明采用G B / T 1 8 9 9 2 . 2 -2 0 0 3 ; b ) 试验的观察结果( 是否渗漏) , 试验条件; : ) 若发生渗漏, 应指明是连接处渗漏还是管材破裂, 及当时的压力; j ) 详细说明试验过程与G B / T 1 8 9 9 2 -2 0 0 3的本部分的差异, 及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外界条件。 更多精品资源关注微信公众号:g cs z h i k u h t t 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