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261 第三章(一) 典型数字控制器设计 -数字PID控制器 2014-2-262 主要内容: 数字控制器的连续化设计步骤 数字PID控制器的设计 标准PID控制器的改进 数字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 2014-2-263 前言 数字控制器通常是利用计算机软件编程,完成特定的控 制算法。一般在数字控制中,控制算法是以差分方程或脉冲 传递函数的形式出现的。采用不同的控制算法,就可以获得 不同的控制效果(品质)。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包含两个部分:硬件设计和软件 设计。硬件设计包括计算机、接口电路、外部设备和传感设 备等。软件设计包括人机交互界面、控制、管理、计算和自 诊断等。本章介绍的的控制器设计是指在给定系统性能指标 的条件下,设计出控制器的控制规律和相应的数字控制算法。 2014-2-264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的设计方法一般有两种: 将连续域设计好的控制律D(s)利用不同的离散化方法变换 为离散控制律D(z),这种方法称为“连续域-离散化设计”方 法,或称为“模拟化”设计方法。它允许设计师用熟悉的各 种连续域设计方法设计出令人满意的连续域控制器,然后将 连续控制器离散化。 在离散域先建立被控对象的离散模型G(z),然后直接在离 散域进行控制器设计。常用方法包括直接数字设计法、W变 换设计法和Z域根轨迹设计法等。 前言 2014-2-265 在工程实践中,很多工程人员对s平面(连续域)比z平面 (离散域)更为熟悉。因此在数字控制器的设计时,通常在s 域中进行初步设计,得出连续域的控制律,然后通过某种近 似的方法将连续的控制律离散化为数字式控制律,并由计算 机实现。 前言 在第二章中,已经详细讨论了数字控制器的模拟化设计方法。 下面简单回顾一下。 2014-2-266 典型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如下图所示: 假设数字控制器为D(z),零阶保持器为H(s),被控对象为 G(s)。数字控制器的模拟化设计是将上图所示的计算机控制系 统看作是一个连续系统,即忽略控制回路中所有的零阶保持器 和采样器,然后采用连续系统设计方法设计出模拟控制器,在 满足一定的条件下,做出某种近似,从而将模拟控制器离散化 成数字控制器。 数字控制器的模拟化设计思想 2014-2-267 数字控制器的模拟化设计步骤(1) 设计假想的连续控制器D(s) 如下图所示,将数字控制器和零阶保持器合在一起,作 为一个模拟环节看待,其等效传递函数为D(s) 。可用频率特 性法或根轨迹法等设计出D(s)。 2014-2-268 数字控制器的模拟化设计步骤(2) 将D(s)离散化为D(z)。 常用离散化方法 z变换法(脉冲不变法); 零阶保持器z变换法(阶跃响应不变法); 数值积分法(置换法):包括一阶后向差分法、一阶前向 差分法、双线性变换等; 零极点匹配法。 2014-2-269 选择采样周期T 采样周期是计算机控制系统重要的参数之一,对系统的 性能有重要影响。 通常最大采样周期取决于系统的稳定性和香农采样定理, 最小采样周期取决于一个采样周期内计算的工作量。 在工程应用时,采样频率一般可考虑选择被测信号y(t)最 大频率分量fmax的510倍。即T1/(510)fmax,。 数字控制器的模拟化设计步骤(3) 2014-2-2610 采用连续化设计方法,用数字控制器近似连续控制器 时,需要有相当小的采样周期。 选择采样周期要综合考虑下列因素:1、从控制动态品 质角度考虑,T;2、从执行机构角度考虑,T; 3、从经 济角度考虑, T; 4、从计算机工作量角度考虑,T 。 数字控制器的模拟化设计步骤(3) 2014-2-2611 设计由计算机实现的控制算法: 要想利用计算机实现数字调节器D(z),则必须求出相应 的差分方程。有两个途径: 一是由D(s)写出系统的微分方程,并进行差分处理得到相应 的差分方程。如数字PID控制算法即由此方法推导出; 另一途径是根据数字调节器D(z),将其转变为差分方程,如 最少拍控制算法等。 数字控制器的模拟化设计步骤(4) 2014-2-2612 数字控制器的模拟化设计步骤(4) 2014-2-2613 校验: 数字控制器D(z)设计完成并求出控制算法后,需校验计 算机控制系统的闭环特性是否满足要求。可由数字仿真或将 数字控制器直接应用于实际系统中进行校验。若不满足设计 要求,应重新修改设计。 数字控制器的模拟化设计步骤(5) 2014-2-2614 PID控制器的特性 2014-2-2615 PID控制器的特性 2014-2-2616 比例:放大偏差,能迅速反映偏差,快速性好。可以减小被 控量偏差。但Kp太大容易引起系统的不稳定。 积分:主要用于减小或消除系统的稳态误差。但积分作用太 强(Ti太小)会使得系统的稳定性变差。 微分:减小系统的超调量,克服振荡,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加快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减小调整时间。但对高频干扰很 敏感。 PID控制器在实际使用中可以采用比例控制(P)、比例积 分控制(PI)、比例微分控制(PD)和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ID)四 种基本形式和一些变形结构。 PID控制器-比例、积分和微分项所起的控制作用 2014-2-2617 比例控制器 2014-2-2618 比例积分控制器 2014-2-2619 比例微分控制器 2014-2-2620 数字PID控制器 2014-2-2621 数字PID控制器数字PID位置型控制算法 2014-2-2622 数字PID控制器数字PID位置型控制算法 2014-2-2623 数字PID控制器数字PID增量型控制算法 2014-2-2624 (3)数字PID控制算法实现方法比较 输出的控制量需要视执行机构而定。若执行机构是调节 阀,控制量控制调节阀的开度,需输出全量,可采用位置式 算法。若执行机构是步进马达,可采用增量式,输出控制量 的增量。 事实上,不论是需要输出全控制量还是增量,都可以由 增量式算法先算出增量u(k),则全控制量为u(k)=u(k-1)+ u(k)。 数字PID控制器 2014-2-2625 位置型算式每次输出与整个过去状态有关,计算式中要用到过去 偏差的累加值,容易产生较大的累积计算误差;而在增量型算式中 由于消去了积分项,从而可消除调节器的积分饱和,在精度不足时, 计算误差对控制量的影响较小,容易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 为实现手动自动无扰切换,在切换瞬时,计算机的输出值应设 置为原始阀门开度u0,若采用增量型算法,其输出对应于阀门位置 的变化部分,即算式中不出现u0项,所以易于实现从手动到自动的 无扰动切换。 采用增量型算法时所用的执行器本身都具有寄存作用,所以即使 计算机发生故障,执行器仍能保持在原位,不会对生产造成恶劣影 响。 数字PID控制器-增量型PID算法的优点 2014-2-2626 数字PID控制器程序框图 2014-2-2627 数字PID控制器程序框图 2014-2-2628 数字PID控制器程序框图 2014-2-2629 数字PID控制器的控制效果有时不如模拟PID控制器。 其原因在于数字控制器在一个采样周期内,控制量保持不变, 在这段时间内,系统相当于开环运行。另外由于计算机的有 限字长和AD、DA的转换精度的限制也给控制量带来了误差。 但是若能发挥计算机运算速度快,逻辑判断功能强,编程灵 活的特点,对数字PID进行各种改进,就能获得模拟PID不能 达到的控制效果。 在特定的场合和工况,对标准数字PID控制算法进行改进, 可以扬长避短,获得更好的控制效果。 数字PID控制算法的改进 2014-2-2630 数字PID控制算法改进-积分项的改进-提高积分项的精度 2014-2-2631 数字PID控制算法改进-积分项的改进-积分分离法 2014-2-2632 数字PID控制算法改进-积分项的改进-积分分离法 2014-2-2633 抗积分饱和: 若系统长时间出现大的误差,则控制量可能进入积分 饱和区。什么是积分饱和区?假设调节阀(执行机构)的两 个极限位置为全开和全关。若全开需要电压V开,全关需要 电压为零。若控制量u(k)大于V开,由于调节阀的开度不能继 续增加,u(k)不断增加而偏差不变,一直到DA的最大输出 量Vmax,从而引起系统控制品质的变差。当反向时,在 VmaxV开段,调节阀开度不变,如同失控一样,必然引起 系统超调的增加。这种现象称为积分饱和。 数字PID控制算法改进-积分项的改进-抗积分饱和 2014-2-2634 数字PID控制算法改进-积分项的改进-抗积分饱和 2014-2-2635 数字PID控制算法改进-积分项的改进-抗积分饱和 2014-2-2636 数字PID控制算法改进-积分项的改进-抗积分饱和 U(k-1)V开? Y N U(k-1) e(k)0? 不计入积分 计入积分 U(k-1)0。 表明:在标准PID中,微分的作用只在第一个采样周期里起作 用,从第二个周期后,微分作用为零。显然,这种脉冲式的微 分效果很容易引起系统的振荡。而在不完全微分PID中,微分 作用在第一个周期内高度下降,此后逐渐衰减,表明微分作用 是均匀输出的。显然好过脉冲输出。 数字PID控制算法改进-微分项的改进-不完全微分PID控制算法 2014-2-2648 标准PID微分控制信号 Kd(1-) T t UD 不完全微分PID微分控制信号 UD(0)=Kd(1-),UD(i)=iUD(0),i0 Kd T t UD UD(0)=Kd,UD(i)=0,i0 e(k)=1 数字PID控制算法改进-微分项的改进-不完全微分PID控制算法 2014-2-2649 数字PID控制算法改进-微分项的改进-不完全微分PID控制算法 2014-2-2650 数字PID控制算法改进-微分项的改进-不完全微分PID控制算法 2014-2-2651 微分先行PID控制算法:若给定值的变化很剧烈,则应避免 对给定值进行微分。可以采用微分先行的PID控制方案。如下 图所示,它与普通PID控制的不同是只对被控量微分而不对给 定值微分。 数字PID控制算法改进-微分项的改进-微分先行PID控制算法 ) 1 1 ( sT K i P + )(sR)(sU - )(sY )(sU d 微分部分的传递函数为: 1, 1 1 )( )( + + = sT sT sY sU d dd 2014-2-2652 数字PID控制算法改进-微分项的改进-微分先行PID控制算法 2014-2-2653 数字PID控制算法改进-微分项的改进-输入滤波 2014-2-2654 数字PID控制算法改进-微分项的改进-带死区的PID控制算法 PID 执行 机构 被控 对象 检测 装置 - R(t)E(k) Y(t) p(k) 2014-2-2655 数字PID控制算法的参数整定-采样周期的T选择 2014-2-2656 选择采样周期具体应考虑的因素: 给定值的变化频率:给定值的频率越高,采样频率越高; 被控参数的特性:对于变化缓慢的信号,采样周期大,对于 变化快速的信号,采样周期小。 执行机构的特性:执行机构的惯量大,采样周期大,否则来 不及响应控制器的输出。执行机构的惯量小,采样周期小; 控制算法的特性:若算法的控制量中包含有采样周期T,则 T太小时,控制效果不大。另外,若控制算法过于复杂,采样 周期应大一些。 数字PID控制算法的参数整定-采样周期的T选择 2014-2-2657 数字PID控制算法的参数整定- PID参数的选择-试凑法 2014-2-2658 比例:增加比例系数,加快系统响应,减小稳态误差。Kp太 大会使系统有较大的超调和振荡,破坏系统的稳定性。 积分:主要用于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减小积分系数Ki有利于 减小超调,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但消除稳态误差的速度将随之 减慢。 微分:增大微分系数Kd可以加速系统的响应,使超调量减小, 增加系统的稳定性,但系统抗干扰能力下降。 数字PID控制算法的参数整定- PID参数对控制品质的影响 2014-2-2659 整定比例系数Kp:置Ki=0,Kd=0,将Kp由小变大,使系统 响应曲线略有超调。如果此时系统的稳态误差已落入误差 带范围内,则系统只使用比例控制就可以了。 整定积分系数Ki:在比例控制的基础上,若系统还有较大 的稳态误差,则需要加入积分控制。首先将调好的比例系 数减小1030,再将积分系数Ki由小到大调节,直到 稳态误差落入误差带内为止。 整定微分系数Kd:在稳态误差消除的基础上,若系统的动 态响应还是不能满足要求,可酌情加入微分控制。使Kd从 小到大增加,同时略减小Kp、Ki的值,反复调试,直至满 足各个性能指标的要求为止。 数字PID控制算法的参数整定 试凑法步骤 2014-2-2660 数字PID控制算法的参数整定- PID参数的选择-试凑法 2014-2-2661 扩充临界比例度法是以模拟PID调节器中使用的临界比例度 为基础的一种数字PID调节器参数的整定方法。整定步骤: 选择一个足够短的采样周期T,例如被控过程有纯滞后时, 采样周期T取滞后时间的1/10以下,此时调节器只作纯比例 控制,给定值r作阶跃输入。 逐渐加大比例系数Kp,使控制系统出现临界振荡。由临界 振荡过程求得相应的临界振荡周期Tk,并记下此时的比例系 数Kp,将其记作临界振荡增益Ks。此时的比例度为临界比例 度,记作k=1/Ks。 数字PID控制算法的参数整定-扩充临界比例度法 2014-2-2662 选择控制度。所谓控制度是数字调节器和模拟调节器所对 应的过渡过程的误差平方的积分之比。 控制度是数字调节器和模拟调节器控制效果相比较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6356-2025公共安全视频图像共享交换平台技术要求
- 成都市 2024-2025 学年小学五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模拟卷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弹簧制造工艺试题及答案
- 湖北省公务员2025年行测模拟试卷
- 2025年职高化妆专业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防台防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二甲评审院感应知应会试题及答案(共140题)
- 海南省2025年公务员笔试专项训练卷
- 2025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押题卷
- 2025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样本
- 2022年长春财经学院公共课《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科目期末试卷B
- 生物育种方法
- 建筑企业法人a证考试及答案
- 2025年秋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测试题(名校卷)附答案详解
- 鸡蛋采购项目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医院进修人员培训报告
- 冬季燃气管道施工安全方案
- 化工仪表维保知识培训课件
- 2025-2030中国宠物经济市场现状分析与前景预测报告
-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