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发展研究硕士论文.pdf_第1页
河北省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发展研究硕士论文.pdf_第2页
河北省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发展研究硕士论文.pdf_第3页
河北省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发展研究硕士论文.pdf_第4页
河北省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发展研究硕士论文.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发展研究 i 内 容 摘 要 近些年,河北省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在促进农民就业、 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农村小额信贷 业务在我省农村地区的广泛开展,其风险逐渐暴露出来,主要表现为贷款回收率低,这 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可以有效解决 这一问题。 基于此,本文将河北省农村小额信贷保险作为研究对象。全文共分为四章,各章主 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介绍论文选题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 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第二章对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的理论进行概述。首先,介绍了农村小 额信贷保险的概念、分类及特点;其次,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农村小额信贷保险产生和发 展的理论基础;再次,从信用风险的角度说明发展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的必要性;最后, 从农村保险和农村金融两个方面阐述发展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的现实意义。 第三章阐述了 河北省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发展现状。首先,介绍了河北省农村小额信贷的基本情况;其 次,先概述河北省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的总体情况,再以张家口农村信用社代理借款人人 身意外伤害保险为例进行个案分析;最后,阐述了阻碍河北省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发展的 诸多原因:农民认识不足、宣传力度不够、各地区发展不均衡、产品和服务亟待完善、 易出现逆选择与道德风险、 代理人素质不高、 缺乏相关扶持政策和呈现出无序竞争局面。 第四章从加强宣传、均衡发展、产品服务、经营模式、政策扶持、监管措施这六个方面 给出促进我省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健康发展的建议。 本文的主要创新是:分析了河北省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现状,并为相关决策部门提出 了发展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可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 从而弥补了河北省农村小额信贷保险 的研究空白。 关键词:农村小额信贷 小额保险 农村小额信贷保险 河北省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发展研究 1 abstract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micro-credit in hebei province has gained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and has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promoting employment of the farmers, increasing the income of the farmers and developing the rural economy.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credit in rural areas, the risk has exposed gradually, mainly in the low recovery rate of the loan, which block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icro-credit in rural areas.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micro-credit insurance can settle the problem effectively. in this case, this paper chooses the rural micro-credit in hebei province as the analytical subject, and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purpose, significance, research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research methods and major innovations. the second chapter has an overview of micro-credit insurance in rural areas. firstly, it introduces of the concept, class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credit insurance in rural areas; secondly, it analyz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appearance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 micro-credit from an economic point; thirdly, it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micro-credit insurance in the view of credit risk; finally, it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rural micro-credit insurance in the view of rural insurance and rural finance. the third chapt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micro-credit insurance in hebei province. firstly, it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icro-credit in rural areas; secondly, it analyses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rural micro-credit insurance in hebei province, taking th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in agent of personal accident insurance in zhangjiakou as an example; finally, it illustrates the barriers in preven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micro-credit insurance in hebei province, for example, inadequate knowledge of the rural micro-credit insurance of the farmers, lacking publicity, unbalanced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regions, low quality of products and services, the possibility of adverse selection and moral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hazard, low diathesis of agent, lacking of favorable policy and disorder competition. the forth chapter makes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rural micro-credit insurance in hebei province from the following sides: the publicity, balancing the development, products and services, business models, policy support, regulatory measures. the main innovations of the essay are analyzing the status of rural micro-credit insurance in hebei province, giving some feasible suggestions to the related decision-making depart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micro-credit insurance, which can make up the blank in researching the rural micro-credit insurance in hebei province. key words: rural micro-credit; micro-insurance; rural micro-credit insurance; key words: rural micro-credit; micro-insurance; rural micro-credit insurance;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系在导师指导下本人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文中依法 引用他人的成果,均已做出明确标注或得到许可。论文内容未包含法律意义上已属于他 人的任何形式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已用于其他学位申请的论文或成果。 本人如违反上述声明,愿意承担以下责任和后果: 1、交回学校授予的学位证书; 2、学校可在相关媒体上对作者本人的行为进行通报; 3、本人按照学校规定的方式,对因不当取得学位给学校造成的名誉损害,进行公开 道歉。 4、本人负责因论文成果不实产生的法律纠纷。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学校。学校享有 以任何方式发表、复制、公开阅览、借阅以及申请专利等权利。本人离校后发表或使用 学位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署名单位仍然为河北经贸大学。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 师 签 名 : 日期: 年 月 日 (本声明的版权归河北经贸大学所有,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及任何个人不得擅自使用)(本声明的版权归河北经贸大学所有,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及任何个人不得擅自使用) 河北省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发展研究 1 第 1 章 引言 第 1 章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与目的 1.1.1 选题背景与目的 农村小额信贷是以反贫困、促发展为基本宗旨,向农村低收入人群提供的,小额度 的信贷服务。自 20 世纪 90 年代初我国扶贫系统分别在河北易县、陕西商洛和安康、四 川阆中、 山西吕梁等地开展了小额信贷试点, 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和一些实践经验。 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方式, 农村小额信贷的科学运作机制符合我国农村金融创新的发展 方向,其实践和发展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创业、引导农村资金回流、发展农村经 济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是,随着小额信贷在农村广大地区的广泛开展,其 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绝大部分信用社贷款回收率低,农村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令人担忧。因此,现阶段要充分发挥农村小额信贷的作用,必须要做好农村小额信贷的 风险防范工作,以确保金融和社会稳定,解决扶贫与追求金融机构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矛 盾问题。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的出现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 农村小额信贷保险是以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发放农村小额信贷为切入点, 转移农 民因疾病、残疾、意外死亡以及因自然灾害和经营不善等原因所导致的没有经济能力如 期还贷的风险的保险,是小额保险与小额信贷相互配合的金融手段。该产品针对性强, 费率较低,可以解决借款农户和农村金融机构两方面的风险保障问题。 农村小额信贷保险作为一种有效的扶贫和金融发展手段, 在世界上被越来越多的国 家和组织所重视。2002 年,包括世界银行和国际劳工组织在内的 33 个发展援助组织和 机构,共同设立了为贫困人口服务的咨询工作组(consultative group to assist the poor), 英文简称为 cgap。2006 年 2 月,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iais)与 cgap 决定成立联合工 作组,共同推进包括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在内的小额保险的相关工作。同时,印度、孟加 拉国和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以多种形式在农村地区推进农村小额信贷保险业务, 使该业 务取得了较快发展,并成为解决农户贷款难的有效手段。 农村小额信贷保险作为小额信贷和小额保险的结合点, 是一种针对农村而设计的保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险服务方式,将保险机制引入金融机构,能够起到防范和降低信贷风险的作用。这无疑 为农村金融制度的建立,提供了一定的保障,符合了我国有关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的政策目标,必然能得到强有力的政策支持。2007 年 4 月,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 会积极申请并正式加入了 iais-cgap 小额保险联合工作组。并于同年 5 月成立了农村 小额保险课题组,为获得更加充分、全面的决策信息拓宽渠道。2007 年 8 月中国银行监 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农村小额贷款业务的指导意见 ,调 整和完善了现行农村小额贷款业务的相关制度, 为改进 “三农” 金融服务提供政策支撑。 2008 年 1 月 16 日在北京举办了 “小额保险国际研讨会” , 大会肯定了我国小额保险多年 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并针对目前小额保险还存在的问题,如产品尚不丰富、服务网络亟待 改善、销售渠道需要创新、监管有待加强等,提出了改进建议,对我国小额保险进一步 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年 6 月 23 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下发农村小 额人身保险试点方案 ,确定自 6 月下旬开始,在山西、黑龙江、江西、河南、湖北、 广西、四川、甘肃、青海九省(区)的县以下地区,首批开展农村小额保险试点,并将在 年底前对首批试点的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评估相关政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小额保险 覆盖面和业务质量以及政策实施效果,明确进一步扩大试点或全面推广的指导意见。另 外, 2008 年 10 月 12 日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 大问题的决定中“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 的指示,以及 2009 年 2 月 1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促进农业稳定发展 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要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 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 的决定,均为促进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 政策支持。正是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下,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在我国的宁夏、山东、广东、 上海等地区得到了蓬勃地发展。 与此同时,河北省的各级政府和金融管理部门也非常重视本省农村小额信贷的发 展。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易县扶贫社就在农村小额信贷方面开始了试验性尝试。2008 年初河北省金融证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联合出台的 河北省金融机构支持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 中提出在未来 3 年内全省的农户小额信用 贷款和联保贷款年均增长率要达到 18%的目标。但是,相比十几年来河北省经济的高速 发展,我省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速度就显得缓慢许多。究其原因,主要是信贷风险的存 在严重影响着河北省金融机构对农民放贷的积极性。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将通过调查河 河北省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发展研究 3 北省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的发展情况,借鉴其它地区发展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的经验,再结 合河北省特有的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环境, 为我省进一步发展农村小额信贷保险提出合 理化的建议,突破我省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瓶颈,从而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经 济的繁荣创造有利条件。 1.1.2 选题意义 1.1.2 选题意义 对河北省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的研究,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我国农村小额信贷保 险理论。虽然我国的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经过几年的发展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 是我国的农村小额信贷保险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还都处于起步阶段, 各方面都不 完善,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并丰富经验,为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的长期发展创造条件。 对河北省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的研究,可以为决策部门提供相关政策建议。比如, 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的经营模式有多种形式,究竟选择哪一种模式又受到诸多因素的制 约。这就需要因地制宜,选择与我省实际情况相适应的经营模式。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鉴于国外专门针对农村小额贷款保险的研究较少, 国外文献综述将主要从小额信贷 保险展开。 小额信贷保险对小额信贷机构的影响。pomareda(1986)利用巴拿马的数据从小 额信贷机构行为角度分析,认为小额信贷机构的行为主要受到利率和还款率的影响。在 利率是国家给定的情况下,金融机构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就仅有还款率。而小额信贷保 险增加了平均的还款率,同时通过保费支付,降低了薄记成本和收款成本,进而降低了 小额信贷机构的成本, 最后小额信贷保险降低了小额信贷机构的贷款风险。 pischke (1986) 从小额信贷机构面临风险的角度分析小额信贷保险的作用, 认为小额信贷机构存在着六 个方面的风险, 而小额信贷保险的引入只能够很好减轻农户由于生产波动而造成的不能 够按时还贷的风险。mary miller and zan northrip(2000)从小额信贷机构体制完善的角 度分析, 提出了小额信贷保险的好处是降低贷款拖欠率和收集信息成本的观点。 michael j. mccord and jim roth(2007)认为,小额信贷机构只是利用小额信贷保险作为一种手 段,收取高达 3的贷款本金值的“保险费” ,增加小额信贷机构的非利息收入。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小额信贷保险对农户的影响。haze11(1986)利用均值方差模型构建了农户 的效用函数,发现在有小额信贷保险存在的时候增加了农户的贷款可得性,同时使得农 户选择的有效界面向着更高效用水平的方向移动, 改善了农户的生产生活。 hogan (1983) 通过分析发现, 小额信贷保险提高了小额信贷机构的信贷供给, 改变了农户的生产决策, 使得农户更愿意采用新技术,从而提高了农户的收入,缩小了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 小额信贷保险是否应该捆绑销售。john m. barron and michael e. staten(1995) 认为,一些销售技巧让消费者产生错误印象,即购买小额信贷保险是必要的,以获取贷 款,其实小额信贷保险不应该捆绑销售。the iais-cgap joint working group on microinsurance(2007)却认为小额信贷保险应该是强制性的,是小额信贷机构用于转嫁 违约风险的产品。 小额信贷保险产品遵循的保险原则。第一,大数原则;第二,确定风险原则;第 三,不可协变原则;第四,控制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第五,风险平衡原则(mary miller and zan northrip,2000) 。 小额信贷保险对其他社会问题的影响。如艾滋病不仅影响到个人的健康状况,而 是家庭,社区,甚至整个社会。小额信贷机构认识到了客户的健康在现在和将来是他们 的利益所在,客户需要金融产品,这其中就包括了小额信贷保险,它用来降低客户感染 艾滋病时的还款压力(addis ababa,2005)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发展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的必要性 考虑到农村小额信用贷款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包括自然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 险以及道德风险等,信用风险是其中最主要的风险,而信合保险是有效降低信用社风险 的方法。它可以为农村信用社的信用贷款业务提供保证,能够有效解决农户贷款难的问 题, 为广大农户提供低费率的保险服务, 并为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动力 (石骏、 魏灿秋,2006) 。 着眼于农村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张丽霞(2006)认为农户小额信贷自身潜 在风险较大而且贫困农户往往是没有抵押的,贷款风险都集中于信用社,从而严重挫伤 了农村信用社发放小额贷款的积极性,制约了其小额贷款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有针对性 地提出“小额信贷+保险”的模式。 开展农村信用社个人贷款附加意外伤害保险使得保险公司和农村信用社收益显著 河北省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发展研究 5 增加,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下降,借款人出险后还贷压力减轻(谢伟,王朝阳,2006) 。 基于小额信贷信念下 “生计金融” 的考虑,庄岁林(2007)认为,一方面,小额 信贷的贷款利率基本上只能勉强覆盖贷款的资金成本和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它们还面 临本金无法收回的风险,从“成本效益”的角度讲,农村金融机构开展小额信贷是得 不偿失的。 “信贷保险藕合机制”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即在发放小额信用贷款时, 向农户推荐一种捆绑式的保险,贷款发放机构为第一受益人,以保证金融机构可以收回 本息,同时也可以保证贷款申请人在项目实施失败后可以获得基本的补偿。 考虑到小额信贷行业因其特殊的目标客户群体和单笔小额贷款等特殊性, 决定了其 具有风险较高,特别是不可预测的风险较高的特点,如信用风险,自然风险,机构内部 风险等,因此引入保险公司与小额信贷机构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建立风险储备金是解决 小额信贷风险的一个积极有益的尝试(王晔,2007) 。 单纯依靠小额信贷机构的力量是难以有效降低贷款风险的, 而通过引入保险可以有 效减少其中的一些客观因素所造成的贷款损失,比如农户投保人寿险、财产险以及贷款 保险,可以极大地降低小额信贷机构的贷款风险(叶扬,2008) 。 宁夏农户小额信贷保险调研报告(2008)显示出:发展农村小额贷款保险实现了借 款农户、农村金融机构和保险公司的共赢,探索了保险业服务三农的切入点。 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的宏观环境分析 农村小额信贷保险顺利展开是农村信用社、保险公司、农户、地方政府相互协调的 过程。一个新的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市场要健康稳定的发展,离不开这一大背景。因而介 入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市场的四个主体之间的基本关系就是:农村信用社发挥主导,保险 公司、农户积极参与,地方政府调节、配合和协调(丁洲锋,孙习祥,聂鸣,2006;邬 秋颖,2008) 。 农村小额信贷保险面临的问题 宣传力度不够。因为农村小额信贷业务所服务的对象是农民群众,其文化素质参 差不齐, 对保险知识、 保险条款不甚了解。 再加上农村保险市场运作机制不完善等原因, 很多农户头脑中有“保险公司骗人”的错误观念,使农村金融机构向农户推介该项保险 业务时存在相当的困难(中国人民银行肇庆市中心支行课题组,2006;王晔,2007) 。 明“自愿”暗“强制”的问题普遍存在。农村金融机构在办理小额信贷时,虽没 有“强制入保” ,但由于其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致使某些地方在实际操作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中有违反自愿原则,造成强制投保的现象(谢伟,王朝阳,2006;宁夏农户小额信贷保 险调研报告,2008) 。 理赔效率低、赔付延时长的现象普遍存在。借款人意外伤害保险业务规定,参保 人发生意外伤害时导致全残的,必须进行评残,而评残要交纳一定的费用,再加上程序 和环节较多,使农民不愿评残,也就不能及时得到赔偿(谢伟,王朝阳,2006;中国人 民银行肇庆市中心支行课题组,2006) 。 保险合同条款漏洞易产生理赔纠纷。在保险合同履约中,由于某些条款容易产生 分歧和理解上的偏差,导致产生理赔纠纷: 一是保险合同理赔条款中对于“意外伤害” 的界定不清;二是保险合同免责条款规定模糊;三是不同的保险公司对同类险种的履约 存在偏差(谢伟,王朝阳,2006) 。 业务范围太过于局限。目前各个地区仅仅开展了借款人意外伤害保险业务,暂时 还没有尝试提供农户十分渴望的借款人小额寿险、借款人健康保险、借款人小额农业保 险等,这也影响了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开展的效果和意义(谢伟,王朝阳,2006;王晔, 2007) 。 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的产品设计 基于降低风险的“小额信贷保险” 产品设计,如“小额信贷+人身意外保险” , 即 由保险公司收取一定的保费后,对借款人的还款进行担保,在借款人出现履约或逾期贷 款时,由保险公司进行理赔,仍由农村信用社作为第一受益人,这样必将使贷款得到更 大的保障,减轻农村信用社贷后检查的压力(张丽霞,2006;叶扬,2008) 。 1.3 研究方法 第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保险作为一门应用经济学科, 需要重视定量分析, 为结论提供数据支持; 在系统的、 可应用的统计数据缺乏的情况下,定性分析有助于阐述问题。因此,本文将这两者结合 起来运用,互为补充,更有利于问题分析及意思表述。 第二、规范性分析与实证性分析相结合 对河北省发展农村小额信贷保险过程中产生的突出问题进行规范研究, 同时对具体 的事例进行实证研究,从而找出河北省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其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具 河北省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发展研究 7 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解决方案。 第三、案例分析法 在分析河北省小额信贷保险发展现状时,有机地结合现实中的典型个案进行分析、 综合和评价,从而由具体到抽象得出结论。 第四、比较借鉴法 借鉴国内其它地区发展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的先进经验, 并针对河北省特有的农村金 融和经济情况,提出发展河北省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的建议。 1.4 主要内容 本文的各章节安排如下: 第一章主要介绍论文选题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 主要创新。 第二章对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的理论进行概述。首先,介绍了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的概 念、分类及特点;其次,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农村小额信贷保险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再次,从信用风险的角度说明发展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的必要性;最后,从农村保险和农 村金融两个方面阐述发展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的现实意义。 第三章阐述了河北省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发展现状。首先,介绍了河北省农村小额信 贷的基本情况;其次,先概述河北省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的总体情况,再以张家口农村信 用社代理借款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为例进行个案研究;最后,阐述了阻碍河北省农村小 额信贷保险发展的诸多原因:农民认识不足、宣传力度不够、各地区发展不均衡、产品 和服务亟待完善、易出现逆选择与道德风险、代理人素质不高、缺乏相关扶持政策和呈 现出无序竞争局面。 第四章从加强宣传、均衡发展、产品服务、经营模式、政策扶持、监管措施这六个 方面给出促进我省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健康发展的建议。 1.5 主要创新 本文分析了河北省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的现状,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农村小额信 贷保险可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从而弥补了河北省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的研究空白。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第 2 章 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的理论概述 2.1 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的概念、分类及特点 2.1.1 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的概念 2.1.1 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的概念 农村小额信贷保险是以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发放农村小额信贷为切入点,转移农 民因疾病、残疾、意外死亡以及因自然灾害和经营不善等原因所导致的没有经济能力如 期还贷的风险的保险。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农村小额信贷保险是保障发放农村 小额信贷的金融机构因借款人无法按期归还贷款而遭受损失时, 可由保险人赔偿的一种 保险。广义的农村小额信贷保险不仅包括狭义的农村小额信贷保险,还包括能为农村小 额信贷提供保障的其它险种,如借款人人寿保险、借款人意外伤害保险、借款人健康保 险、借款人农业保险等。本文研究的是广义上的农村小额信贷保险。 2.1.2 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的分类 2.1.2 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的分类 首先,农村小额信贷保险根据信用风险的成因不同,可分为借款人人寿保险、借款 人意外伤害保险、借款人健康保险、借款人农业保险等。其中借款人人寿保险是以农村 小额信贷借款人的生命为保险标的,以借款人的生死为保险事件,当发生保险事件时, 保险人履行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一种保险; 借款人意外伤害保险是以农村小额信贷借款人 因遭受意外伤害造成死亡、残疾为给付保险条件的一种人身保险;借款人健康保险以农 村小额信贷借款人的身体为对象, 保证被保险人在疾病或意外事故所致伤害时的费用或 损失获得补偿的一种保险; 借款人农业保险是指专为农村小额信贷借款人在从事种植业 和养殖业生产过程中, 对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保 险。 其次,根据投保人不同,可分为小额信贷保证保险和小额信贷信用保险。其中小额 信贷保证保险是指农村小额信贷的借款人为投保人,以自己的信用为保险标的,保险公 司作保证人,保证在借款人不能如期还款时由其向金融机构代还剩余贷款的一种保险。 小额信贷信用保险是指金融机构为投保人, 以发放农村小额信贷取得的债权作为保险标 河北省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发展研究 9 的向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费,在出现保险合同规定的借款人违约情形时,由保险公司承担 还款责任的一种保险。 2.1.3 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的特点 2.1.3 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的特点 与农村小额信贷关系密切。农村小额信贷是农村小额信贷保险产生的基础,同时 也是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够产生稳定社会秩序、 安定农民生活、 积累社会资金、 促进经济发展的整体效应和综合效能。然而,任何一家金融机构、任何一项金融产品均 不能完全满足农村金融服务需求, 只有通过有效的组合才可以实现金融服务效应的最大 化。当前的农村保险和农村金融发展极不协调,保险市场发展严重滞后于金融市场,其 创新能力不足,业务品种缺乏和服务方式单一等,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短板” ,制 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农村小额信贷并不能解决农村金融的持续 供给,也不足以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只有把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和小额信贷结合起来, 才能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村小额信贷需要农村小额信贷保险提供保障,前 者帮助农民生产,摆脱贫困,积累财富,后者保护农民积累的财富免受自然灾害、疾病 和意外风险的冲击,保证贷款的安全,使农村小额信贷机构能够持续经营。由此可以看 出,一方面,农村小额信贷保险业务的开展降低了农村小额信贷的不良贷款率,增加了 农村小额信贷的投放量;另一方面,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加大了农民对农村小额信贷保 险的需求量,推动其更快地发展。因此,在农村小额信贷需求日益旺盛的情况下,农村 小额信贷保险与农村小额信贷的共同发展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保障对象具有特殊性。在传统商业保险经营者和社会公众的一贯思维中,商业保 险大多是富人阶层特有的奢侈品,只能列入中高收入人群的理财计划,而将像农民这样 的低收入人群则被排除在目标市场之外。此外,保险公司对农村市场的细分还不够,再 加上针对农村低收入群体的创新不足,导致购买保险的主要对象还是相对富裕的农民, 使大部分中低收入农民不能得到应有的保障。 农村小额信贷的发放对象以农村传统种养 户、多种经营户、个体工商户以及农村各类微小企业为主,并决定了农村小额信贷保险 主要以农村的中低收入群体为保障对象。 承保和赔付具有低成本、低保障特征。一方面,由于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的保障对 象是农村中低收入群体, 其收入水平较低, 低保额、 低保费的这种设计符合其购买能力。 另一方面,目前在农村小额信贷的贷款额度上,发达地区小额信用贷款额度为 10 万至 30 万元, 欠发达地区为 1 万至 5 万元, 而农村小额信贷保险产品给付或赔偿的保险金额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大都以农村小额信贷的借款人向金融机构的所借金额为限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农 村小额信贷保险承保和赔付的水平也会较低。 多数为短期保险产品。因为农村小额信贷是农村小额信贷保险产生的基础,所以 农村小额信贷保险产品的保险期限应该与农村小额信贷的借款期限相同。 而农村小额信 贷的借款期限一般在一年以内,所以农村小额信贷保险产品的保险期限也都较短。 2.2 农村小额信贷保险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农村小额信贷保险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对其任何问题的分析均需要 经济学理论作为依据并给予支撑。因此,下文从经济学角度阐述农村小额信贷保险产生 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2.2.1 金融创新理论 2.2.1 金融创新理论 金融创新(financial innovation)是指金融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 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大致可分为金融业务创新、金融组织创新和金融制度创新 三类。 其动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顺应需求的变化、 顺应供给的变化和规避既有管理法规。 保险是金融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因此保险创新属于金融创新范畴。它具体是指:在新技 术推动下,保险管理当局和保险机构出于宏观利益和微观利益的考虑,为了适应保险环 境变化、满足社会经济变化的需要,采用新的制度和管理方法,通过改变保险体系的基 本要素组合和与其他金融业基本要素进行组合,提供新的保险业务的过程,以及通过这 一过程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农村小额信贷保险作为保险创新、金融创新的一种,其创 新动因也具有金融创新的普遍特征,即为了顺应需求的变化。一方面,农村小额信贷的 借款人有规避疾病、残疾、意外死亡和因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的没有经济能力如期还贷 的风险的要求,另一方面发放贷款的农村金融机构有转移信用风险的需要。于是,这两 方面需求促使了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的产生。 2.2.2 利基策略理论 2.2.2 利基策略理论 利基(niche)是指针对企业优势细分出来的小市场,它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服务, 或者说“有获取利益的基础” 。利基策略(niche strategy)是一种边缘策略,即根据对 目标市场的分析与研究,选择一个合适的产品或服务,进行利基营销,为消费者提供具 体的、差异化的、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使其需求获得最大的满足。保险公司实行利基 河北省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发展研究 11 策略的主要意义在于:可以通过灵活巧妙地拾遗利基,见缝插针,从而实现高额利润。 具体到农村小额信贷保险, 它的利基策略意义源于农村小额信贷的借款人作为低收入群 体对基本保障型的保险产品的需求是现实存在的。这是因为,申请贷款的农民不仅收入 较低,还肩负着还款的压力,再加上缺乏抵御风险的经济手段和技术手段,很容易陷入 贫困,急需某种生存保障机制。而我国传统的商业保险项目主要是针对中高收入阶层, 社会保险主要是针对有稳定职业、固定收入的社会“中间群体” ,社会救助主要针对几 乎无法维持生活的失业、伤残、核心赤贫群体。因此,农村小额信贷的借款人对保险的 潜在需求,在现行制度框架下无法完全获得满足。于是,向农村小额信贷的借款人提供 具体的、差异化的、个性化的农村小额信贷保险产品,可以为保险公司获取利益。 2.2.3 金字塔底层战略理论 2.2.3 金字塔底层战略理论 金字塔底层战略,又称 bop(the bottom of the pyramid)战略,是指开发低收人群 体市场的企业战略。该理论认为,低收入群体购买力水平较低,但其人数较多,是一个 拥有巨大利润空间的潜在市场。就农村小额信贷保险而言,其需求者,即农村小额信贷 的借款人,就是处于金字塔底层的需求群体。他们收入很少,但人数较多,拥有巨大的、 必须被释放的潜在购买力。因此,发展农村小额信贷保险是保险公司发掘潜在市场、培 养潜在客户所必需的市场拓展战略。 这要求保险公司要不断创新农村小额信贷保险产品 和营销技术, 培养和发掘这一潜在的需求群体, 进而获得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和公司利润, 这正是每一个具有长远眼光的保险公司所追求的目标。所以,哪家保险公司先赢得农村 小额信贷保险市场,就将占尽先机;长期忽略这一市场,将意味着重大的战略失误。 2.3 发展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的必要性 发展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的必要性源于对农村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的防范。 农村小额信 贷的信贷主体、信贷模式等方面的特殊性使它的风险与传统贷款业务存在一定的差异, 而且由该差异所产生的风险随着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不断增加。 农村小额信贷面临的风 险来源于金融机构在面向农户发放小额信贷业务的活动中, 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风 险因素的存在,使该业务在开展过程中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效果发生背离,并使发放信贷 的金融机构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根据风险产生的不同原因,农村小额信贷面临的风险可 以分为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等。无论从实践上还是从理论上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 来看,信用风险无疑是发放农村小额信贷的金融机构所面临的最主要风险。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主要是指借款人不能按期足额偿还借款,造成坏账,资金 损失。农村小额信贷面临的信用风险比其他种类的贷款大。如与抵押担保贷款相比,抵 押担保贷款以抵押物作对价性交易,还本付息在贷款提供之时便有了保证,已将还本付 息的不确定性消除。而农村小额信贷以农民的“个人信用” 来保证贷款本息偿还,农 村金融机构凭借款人的契约性承诺提供货币资金。借款人自身的人格信誉,属道德品质 范畴,变数很大。另外,农村小额信贷的地区集中,存在大量同质客户群体,会限制其 风险分散的潜在能力,这些都使得农村小额信贷的信用风险高于传统业务。农村小额信 贷信用风险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自然因素 农村小额信贷的借款人是以农业生产收入为主要来源的农户, 贷款的主要投向是种 植业、林业、牧业及渔业的简单再生产和小规模扩大再生产。可见,农业的生产收益是 农户还款能力的重要保证。但是,农业是弱质产业,对自然条件如降雨、日照、温度等 因素,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而地震、水灾、旱灾、雹灾等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就可能造成 农业生产的巨大损失。此时,如果农户没有其它收入来源,那么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必然 有一部分转化为信用风险。 而且, 我国是农业自然灾害频发、 受灾损害严重的国家之一, 尤其是近些年来,各地气候异常,灾害频繁加大,小灾变大灾的现象已屡见不鲜,这进 一步增强了自然因素对我国农村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的影响。 市场因素 农村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的市场因素是指因农产品市场变化而造成损失的可能。 我国 的农产品市场的风险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产具有盲目性。由于地区自然条件的限制及农户多年形成的耕作习惯,我 国农产品的趋同性较高。并且大部分农民在农产品的品种选择上缺乏主见,不能做到根 据市场的需求决定生产的品种和数量,而是存在着一种跟风心理,在别人取得成功以后 盲目进行效仿。这导致了部分地区同类农产品的市场供给超过市场需求,从而出现价格 下降, “谷贱伤农”的情况。 第二,信息不对称。农业信息属于典型的公共物品,在农村经济中理应成为农户生 产和销售的重要决策依据。然而,我国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信息来源渠道较窄, 收集信息的困难程度相对较高,加上农民本身素质不够高,造成农民做出下期生产决策 河北省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发展研究 13 时往往只是参考上期的价格及供需情况,使其不能准确预测农产品市场规模、价格,甚 至出现预测和实际相反的情况。这就导致了两个不利的后果:首先,农民不敢将小额贷 款资金投向竞争性农产品的生产, 而是投向净利润较低的非竞争性农产品的生产; 其次, 中间商利用其与农民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取得了本应属于农民的那部分利润。两者都将 导致农民收入的减少。 第三,农业结构具有特殊性。与工业生产不同,农业生产不能随时改变种植结构, 不能像生产工业品那样“加班加点” ,进行“流水线” 生产。农业生产本身的周期较长, 具有极强的季节性,而且随着我国加入 wto,农产品流通和交易的范围不断扩大,大 量农产品的进出口,都有可能引起我国农产品市场结构的变化,从而引起农产品价格的 剧烈波动,影响农民的收入。 第四,价格波动。价格波动是指农产品在销售过程中因价格发生变化而给农民造成 损失的危险。在金融工具完善的情况下,要规避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可选择 远期交易、期货交易、期权交易等手段。然而,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落后,缺少为广 大农民提供种类丰富的金融衍生工具的平台;另外,我国绝大部分农民都是一家一户的 小规模生产,其农产品品质不可能高度一致,远远达不到标准化合约的要求。这些因素 都使农民无法利用金融衍生工具为自己生产的农产品避险, 从而不得不被动承受价格波 动所带来的风险。 经营因素 随着农村小额信贷的借款主体从农村传统种养户拓展到多种经营户、 个体工商户以 及农村各类微小企业。经营风险也成为农村小额信贷的借款人所面临的风险之一。农业 小企业经营规模较小,一般处于初创期或成长期,缺乏自有资金,资本积累不多,从业 人数、资产额、销售额较少,生产经营成本较高。而且农业小企业大都处于产业链的低 端,生产经营的是初级农产品,生产条件简陋、生产技术简单、人员素质不高,产品科 技含量低、结构单一、差异度低,品牌影响小、竞争力弱,经济效益较差。由此看见, 农业小企业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较弱。 人身风险因素 借款人面临的人身风险是指导致借款人伤残、死亡或损失劳动力的风险。如疾病、 意外事故等。这些风险都会造成借款人收入的减少或支出的增加,影响到其经济生活的 安定,从而影响到农村小额信贷的偿还。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4 财产风险因素 财产风险是指导致借款人一切有形财产毁损、灭失或贬值的风险。一部分借款人会 将农村小额信贷用于建房、购房、购置耐用消费品等,如消费品被盗或新建房屋遭遇火 灾、地震、爆炸等,都会造成借款人的财产损失,从而转变为农村小额信贷的信用风险。 综上所述, 农村小额信贷借款人面临的这五种风险因素都会导致农村小额信贷机构 的信用风险增加。信用风险成因的广泛性,让农村小额信贷的不良贷款率高居不下,威 胁到金融机构自身经营的安全性。如何防范信用风险是金融机构所必需要面临的问题, 而解决途径之一就是发展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它可以将信用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从而 保障农村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 2.4 发展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的现实意义 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属于典型的保障类产品, 尽管保费低廉, 但经济效益却不容忽视。 2.4.1 有利于拓展农村保险业务领域 2.4.1 有利于拓展农村保险业务领域 农村小额信贷保险作为小额保险与小额信贷相互配合的金融手段, 不仅降低了金融 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