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专业论文)“永清扎刻”技法研究及保护与开发利用.pdf_第1页
(艺术学专业论文)“永清扎刻”技法研究及保护与开发利用.pdf_第2页
(艺术学专业论文)“永清扎刻”技法研究及保护与开发利用.pdf_第3页
(艺术学专业论文)“永清扎刻”技法研究及保护与开发利用.pdf_第4页
(艺术学专业论文)“永清扎刻”技法研究及保护与开发利用.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艺术学专业论文)“永清扎刻”技法研究及保护与开发利用.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一 河北大学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 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河北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 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 的说明并表示了致谢。 作者签名: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河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 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 、保密口,在年月日解密后适用本授权声明。 2 、不保密旧。 ( 请在以上相应方格内打“4 ) 保护知识产权声明 本人为申请河北大学学位所提交的题目为泳日扛初描陌z 妒塑譬) 的学位 妄1 事趁刁产名审箜刊7 移 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一) 指导并与导师合作下取得的研究成果,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是在河北大学所提供的研究经费及导师的研究经费资助下完成的。本人完全 了解并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保护知识产权所制定的各项法律、行政法规以及河北 大学的相关规定。 本人声明如下:本论文的成果归河北大学所有,未经征得指导教师和河北大学的书 面同意和授权,本人保证不以任何形式公开和传播科研成果和科研工作内容。如果违反 本声明,本人愿意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声明人: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埠年上月l 日 日期:年瑚上日 摘要 摘要 永清扎刻自从被发现之日起,就被西方学术界称为“东方构成学典范”,具有极高 的学术价值。素有生态家园之称的永清,流传着多少古老传说;市井多野,生活着多 少身怀绝技的布衣草根。这一方被世人冠以京津之珠的土地上,孕育了异彩纷呈、厚 重独特的民间文化。 本文以永清扎刻为研究对象,首次将扎刻技法进行了详细归纳总结,从理论上将 扎刻技法进行了概述,为深入探讨永清扎刻的抢救保护与开发利用的一系列问题提供 了详细的技术资料和理论上的支持。尤其就开发利用永清扎刻技法作为教育课程资源, 提高建筑与艺术设计教育中的构成学方面问题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并为永清扎刻 工艺美术的抢救保护与开发利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具体实施办法。 北京民俗博物馆收藏着三件独特的民间工艺品黄鹤楼、天坛祈年殿和故宫大 角楼模型,这三件扎刻艺术品都是用几十万节高梁秆以锁榫的方式构建而成的,通体 没用胶和一颗铁钉子,让人叹为观止。模型的制作者是永清县的一位普通农民徐艳丰, 他曾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联合授予的“民间工艺美术家 称 谓。今年5 8 岁的徐艳丰,幼年家境贫寒,尽管没有上过学,近年又重病缠身,但他凭 着对高粱秆扎刻的痴迷,只用一把三寸的小刀、一把尺子、一个锥子、自制的小锤、 只有自己看懂的一张图纸对照着照片,神奇地创造出了- f - j 新的民间工艺秸秆扎 刻艺术。4 0 多年来,他用秸秆扎刻了大小作品7 0 余件,件件精品,巧夺天工。令人 高兴的是,“永清扎刻 2 0 0 8 年被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艳丰 和他的“永清扎刻 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文章详细介绍了主要扎刻作品,以及扎刻今 后的发展方向。 中国民间工艺美术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其中深深蕴 藏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艺术基因、精神特质、思想精髓,是在长期的生产劳 动、生活实践中积淀而成的民族精神,是包括了民族的价值观念、心理结构、气质情 感等在内的个体意识、个性精神,是民族的灵魂、民族文化的本质和核心。 关键词:永清扎刻保护开发利用 a b s t r a c t a b s t r a c t y o n g q i n gc a r v i n gw a sf o u n d 嬲t h e l e a r n i n gm o d e lo ft h ee a s tc o n s t i t u t e s ”b yt h e w e s t e r na c a d e m i c ss i n c ei tw a sf o u nth a sav e r yh i g ha c a d e m i cv a l u e y o n g q i n gk n o w n 觞 t h ee c o - h o m eh a v ean u m b e ro fa n c i e n tl e g e n d ;a l s oh a v e 删n u m b e ro ft a l e n tp e o p l e t h i sp l a c ew h i c hn a m e db yt h em o s tc o l o r f u ll a n db e t w e e ne e i j i n ga n d n a n j i nh a sb e e n g a v eb i r t ht om o s tc o l o r f u l ,t r a d i t i o n a l ,s p e c i a l i z e dc u l t u r e x u y a n f e n ga n dh i sy o n g q i n gc a r v i n g b e i j i n gf o l k l o r em u s e u mh a sau n i q u ec o l l e c t i o no ft h r e ef 0 墩c m f t s - y e l l o wc r a n e t o w e r , t h et e m p l eo fh e a v e na n dt h ef o r b i d d e nc i t yt a iq in i a n d i a nt u r r e tm o d e l t h e s e t h r e ec a r v i n g so fa r ta r ed o n eb ym o l et h a n10 0t h o u s a n d ss o r g h u ms t a l ki na na m a z i n gw a y o fm o r t i s el o c k 、砘t i lo u ta n yn a i l m o d e lm a k e rw a sa l lo r d i n a r yf a r m e ro fy o n g q i n gc a l l e dx uf e n g y a n , w h ow a s a w a r d e du n e s c o sc o o p e r a t i o n 诹t l lc h i n e s ef 0 墩a r t i s t sa s s o c i a t i o na w a r d e dt h e f 0 墩a r t a n dc r a f th o m e ”t i t l e 5 5 - y e a r - o l dx ul i v eh i sc h i l d h o o di nap o o rf a m i l y , a l t h o u g hw i t h o u t a n ys t u d ya ts c h o o la n dh a sg r a v e l yi l li nr e c e n ty e a r s ,晰mh i so b s e s s i o nf o rg a ol i a n g g a n c a r v i n ga n d at h r e e - i n c hk n i f e ,ar u l e r , as m a l lh o m e - m a d eh a m m e ra n dad r a w i n go r p h o t o g r a p h ,t h em a g i ct oc r e a t eo u to fan e wf o l l 【a r t c a r v e da r to fs t r a wb u n d l e t h e f o l l o w i n g4 0y e a r s ,h ec a r v e das m a l lb u n d l eo fs t r a ww o r k sm o l et h a n7 0p i e c e s ,e a c h p i e c ei sf i n e ,w o n d e r f u lw o r k m a n s h i pe x c e l l i n gn a t u r e h a p p i l y , ”y o n gq i n gc a r v i n g 2 0 0 8 w a sa p p r o v e da sa ”s e c o n db a t c ho fn a t i o n a li n t a n g i b l ec u l t u r a lh e r i t a g e ”x uy a n - f e n ga n d h i s ”y o n g q i n gb a re n g r a v e d ”u s h e r e di n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s p r i n g c h i n e s ef o l ka r t sa n dc r a f t si sav e r yi m p o r t a n tc o m p o n e n to fc h i n a si n t a n g i b l e c u l t u r a lh e r i t a g e i td e e p l yc o v e r dw h i c ho u rc o n c e p to fc h i n e s ec u l t u r e ,a r tg e n e ,e t h o s , s p i r i ta n de s s e n c e ,i st h ep r o d u c t i o no fl o n g t e r ml i v i n ga n dw o r k i n gi np r a c t i c em a d e a c c u m u l a t e dn a t i o n a ls p i r i t ,i si n c l u d e di nt h en a t i o n a lv a l u e s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s t r u c t u r e , e m o t i o n a lt e m p e r a m e n t ,o fi n d i v i d u a l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p e r s o n a l i t ys p i r i to ft h e s o u lo fa n a t i o na n dc u l t u r e ,t h ee s s e n c ea n dt h ec o r e i nt h i sa r t i c l e ,y o n g q i n gc a r v i n gw i l ls h o wa s i i as t r a c td a ne x a m p l et od e e p l yd i s c u s st h ep r o b l e m so f p r o t e c t i o n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h e b e if o l ka r t s a n dc 珧e s p e c i a l l yp r o v i d et h eo w nv i e wo fu s i n gy o n g q i n gc a r v i n ga st h es o u r c eo f s o u “洽a n di m p r o v et h ec o n s t r u f f i o np r o b l e mi nr i s i n gt h ea r c h i t e c t u r ea n dd e s i g no fa r t i s t e d u c a t i o n i ta l s oc a nb es o e na sr e f e r e n c e sf o rm e h e b e if c i l ka r ta n dc r a f tp r o t e c t i o n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h e b e ih a v e9i t e m so fc h i n a sn o n - m a t e r i a lc u l t u r a lh e r i t a g e ,t r a d i t i o n a la r t s , t h e ya r ch e n g s h u iw i t h i nt h ep a i n t i n g , h e n g s h u if a t e h , g i a n ts i l ki n l a y , c a r v e db a r y o n g q i n gs t r a w , d a i m y os t r a w ) w e ix i a ns o i lw e a v i n gs k i l l s , f e n g n i n gm a n c h up a p e r - c u t , w u q i a n gw o o d b l o c kp a i n t i n g s ,c i z h o ur u i n gt e c h n i q u e s k e yw o r d s :y o n g q i n gc a r v i n g ,h e b e if o l ka r sa n dc r a f t s , p r o t e c t i o nd e v e l o p m e n t , u t i l i z a t i o n n i 日录 目录 弓l 言1 第1 章扎刻基本内容。2 1 1 破笼而出扎刻产生的历史渊源2 1 2 “永清扎刻”名称的由来及基本内容4 1 2 1 “永清扎刻”名称的由来4 1 2 2 “永清扎刻 的基本内容5 第2 章扎刻的作品以及材料和工具。8 2 1 扎刻作品。8 2 1 1 牌楼8 2 1 2 腾王阁9 2 1 3 释迦塔1 0 2 1 4 四合i 垸1 1 2 2 相关材料、工具1l 2 2 1 相关材料1 l 2 2 2 永清扎刻所用工具12 第3 章扎刻的基本技法和主要价值1 4 3 1 1 “扎 1 4 3 1 3 “六柱节点锁扣的制作方法。1 5 3 1 4 地盘制作的具体方法六柱节点相互结合。1 7 3 1 5 独特的斗拱结构方法斗拱翻扣就是底盘。1 7 3 1 6 精巧的门窗设计以及门樘亮口设计1 8 3 1 7 扎刻模型的施工过程( 以亭子为例) 2 2 3 2 主要价值2 6 3 2 1 、扎刻学术方面的价值2 6 3 2 2 艺术方面的价值2 7 l v 日录 3 2 3 经济发展方面的价值2 8 第4 章扎刻的保护3 1 4 1 永清扎刻濒危状况31 4 1 1 、失传之危31 4 1 2 失败的商业运作3l 4 2 永清扎刻的抢救与保护现状,3 2 4 3 永清扎刻的抢救与保护设想和实施办法3 3 4 4 抢救与保护的五年计划3 4 第5 章扎刻的传承和利用3 6 5 1 从河北工艺美术项目发展看如何解决扎刻传承人的问题3 6 5 2 河北民间工艺美术的抢救与保护利用成功的案例及给扎刻艺术带来的启示4 l 5 2 1 成功传承发展的定窑烧制技艺4 1 5 2 2 对扎刻传承利用的启示4 2 5 3 扎刻艺术传承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制度4 4 5 4 河北民间工艺美术在教育发展方面的开发利用4 5 结语。4 9 参考文献5 0 v 引言 己i 鲁 丁-日 在中国历史上,永清县春秋时期属燕国封疆之地。先秦时期属广阳郡。汉高祖五 年( 公元前2 0 1 年) ,置益昌候国。东汉世祖建武十三年( 公元3 7 年) 废益昌候国置 安次县。三国至隋属幽州,为安次、方城二县地。隋大业七年( 公元6 1 1 年) 置通泽 县。唐如意元年( 公元6 9 2 年) 置武隆县。景云元年( 公元7 1 0 年) 改名惠昌县。唐 天宝元年( 公元7 4 2 年) 取“沙漠永清 之意,改惠昌县为永清县至今。南王庄村位 于河北省永清县南部2 0 公里处,隶属于刘街乡。 永清县刘街乡南大王庄农民徐艳丰,是高粱秆扎刻民间工艺的开创者、中国民间 工艺扎刻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还被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联合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他自小迷恋中国 民间的秸秆扎刻艺术,看到本村老汉高善福用高粱秸秆扎成蝈蝈笼子,从中激发了灵 感。从l l 岁起扎最普通的蝈蝈笼,到1 3 岁时,徐艳丰花费七八个月的时间,用高粱 秆为姥姥精心做了一顶八角花灯,取名“八仙过海”,1 7 岁时完成的处女作天安门, 1 9 8 2 年在日本展出后被日本长野县收藏。他对高粱秆扎刻艺术达到了近乎痴迷的程 度。4 0 多年来,他用高粱秆扎刻了大小作品7 0 余件,件件精妙,巧夺天工。他的力 作佛香阁和故宫角楼被中国美术馆收藏;黄鹤楼在第二届中国国际民间艺 术博览会上荣获“山花奖”、“民间工艺金奖”。1 9 9 1 年和1 9 9 7 年先后赴日本和西班牙 参加民间艺术交流,多件作品被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和台湾、香港地区的收藏 家收藏。2 0 0 8 年6 月7 日,“永清扎刻”这一被世界称奇的艺术,正式被国务院列入“第 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她也是目前历史最短的“非遗 项目。 自2 0 0 3 年徐艳丰患尿毒症至今已经历两次换肾手术,已不能动手进行扎刻。徐艳 丰的女儿徐晶晶今年2 6 岁,毕业于河北唐山理工学院大专班,儿子徐健今年2 3 岁, 毕业于永清一中。姐弟二人,抛开了自己对未来的各种憧憬与梦想,一心一意地在家 里跟父亲学艺。扎刻的“牌楼”、“古代建筑”,深受中外游客的喜欢。但要真正使这一 中国民间艺术瑰宝代代相传、薪火不断,传承保存好这份民间绝技还有很长的道路要 走,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河北人学文学硕i j 学位论文 第1 章扎刻基本内容 1 1 破笼而出扎刻产生的历史渊源 扎刻技法源远流长。当年明朝永乐皇帝朱元璋决定将皇都从南京迁都北京,因此 大兴土木,且要在紫禁城的四角各建一个角楼。永乐阜帝亲自规定,角楼必须是九根 梁、十八根柱子、七十二条脊。在建筑史上,如此建筑谁都未曾见过,不用说亲手建 过了。而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楼阁的创作灵感则产生于一个细秫秸棍插的多层 蛔蝈笼子。工匠受这个笼子的启发,琢磨出了紫禁城角楼的样子,烫出纸浆做出样型, 最后修成了到现在还存在的故宫角楼。 “扎刻 的技艺在中国历史上的记载和民间传说主要产品就是“蛔蛔笼一。自清 代时起,阜宫内外的官宦人家都喜爱聆听蝈蛔清脆的叫声,特别是在冬季旱。每逢雪 季,他们都要聚集在一处,把各自的蝈蝈摆放在温暖的房间里,一边赏雪,一边享受 蝈蛔悦耳的歌声。这个习俗历经百年延至今日,如今竞成了平民百姓们冬日里的一大 乐事。她一直流传于民间乡里。放蝈蝈的容器是非常讲究的,有瓷质的;红木质的; 竹编;在北方,特别是在河北永清,霸州一带蝈蝈笼,主要是农民用高梁秸破成的篾子 编成的蝈蝈笼,经过手艺人的编织,大小如同一个拳头。城罩沿街叫卖蝈蝈,出售时 2 第1 章扎刻基本内容 连笼一起卖。购买者买来可悬于窗下,任虫鸣叫。这种笼的最大好处是经济实惠。另 种形状扁圆形,做法精细也结实。还有一种用纤细的高粱秆做成长方形,采用卯榫 结构还可分为许多小室笼,这就是扎刻的前身。 u :豢啊i 鬻坛弹臻赣蠊穗盘疆t “牵豫譬蔓黼臂i 一辫辱意鸯兰并 纂鬃毛弩譬黄由镌罐。j 出节,尊麓箍 熬帮赣敬蠼墩掳豫袈藿礁礴一叠游蠕荣誓穰镬篾撵藏凡靠座毫,蔫舞罄嚣毫,睡,f r e t , 鞭霉惮, 3 河北大学文学硕一 :学位论文 故宫角楼 1 2 “永;青t l n 名称的由来及基本内容 1 2 1 “永清扎刻 名称的由来 在北方,一直以来,永清县附近民间就有饲养蝈蝈并利用高粱秆编织蝈蝈笼的编 制技艺,但随着时代发展,这种技艺很少有人继承,更没人将这种技法进行深入细致 的研究。而徐艳丰作为研究第一人,不仅将传统的扎蛔蝈笼的技艺琢磨的细致入微, 掌握了各项技艺。并将其发扬光大,利用扎蝈蝈笼技法中的”锁扣”仿制”斗拱”和“底 座”。完成了全部采用高粱秆结构仿制古建筑模型。这一惊世骇俗结构的出现,更是被 西方学者誉为”东方构成学的典范”。 面对这种用卡尺、剪子、锥子、刀子、竹签和油灯等为工具,采用刻榫、挖槽等 传统技法,用高粱杆制作古建模型的工艺应该叫什么名字哪? 1 9 8 2 年河北省群艺馆王 宇文先生看到了这一新的民间工艺,经过认真研究和考证,科学地将这一靠手工完成 的工艺正式命名为“扎刻”,并在正式场合公布了这一工艺美术项目的正式名称,也确 4 第1 章扎刎雉本内容 定了徐艳丰先生为扎刻的创始人和主要传承人的地位。自此,永清大地上孕育出的中 华大地工艺美术奇葩“永清扎刻”正式与世人见面,并成为目前国内时间最短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1 - 2 2 “永清扎刻一的基本内容 按照徐艳丰先生的解释,扎刻的“扎 主要是指用“六柱锁扣 完成的各种结构; “刻 泛指秸秆编结时的开榫和挖槽。永清扎刻技法不多,但要求精细度较高,通过 对作品的研究以及多次采访徐先生,总结出了永清扎刻基本特征: l 、仿古建筑的结构特征; 2 、平衡、稳定的物理性特征; 3 、榫、槽、角度的几何特征; 4 、中国古建筑的观赏性特征; 5 、“六节稳固”的创作性特征。 永清扎刻手工技艺精美绝伦,不仅艺术观赏价值高,科学研究价值、实用价值也 很高,涉及几何学、结构力学、美学、建筑学等。扎刻工艺有效和独特地利用高粱秸 杆那古朴光洁的质感,把中国古代建筑的富丽堂皇和高贵典雅展现得淋漓尽致,惟妙 惟肖,尽显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之博大精深。 永清扎刻由“蝈蝈笼“古建筑模型 “扎刻 的演变短短几十年,看 似平淡,但却孕育了漫长的过程。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饲养蛔蝈的历史,它是我国各 地老少十分喜好的鸣虫。在北方叫它蝈蝈,在南方叫“哥哥。古人叫它“蛞蛞等。 因它繁殖力强,故被古人视为寓意兴旺的吉祥物。用高粱秆扎蛔蝈笼可追溯到宋末明 初。早期民间传统的“蝈蝈笼 ,用“六柱锁扣完成架构,然后,它通过上下加盖 细小的高梁杆或运用细竹签均匀插签完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制作这一类的蝈蝈笼的 市场已完全消失,当然这种工艺技法知道的人也很少。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这种技 法己很难觅其踪影,渐渐消失在乡间田野里。1 9 5 6 年,徐艳丰从1 1 岁起就向本村老 汉高善福学习扎最普通的蛔蝈笼,到1 3 岁时,从用高粱秸秆扎成蝈蝈笼子,激发了灵 感,又花费七八个月的时间,用高粱秆为姥姥精心做了一项八角花灯,取名“八仙过 海。它的基本结构即是传统的“扎”的工艺六柱咬合工艺。这样,奠定了扎刻工 艺的基础。( 见图) 5 河北人学文学硕二l 学位论文 两层蝈蝈笼 三联体蝈蝈笼 6 第1 章扎刻基奉内容 六柱咬合工艺 7 河北大学文学硕仁学位论文 2 1t l n 作品 第2 章:j :l 亥i j 的作品以及材料和工具 扎刻作品总数从产生开始,就十分有限。除传承人徐艳丰制作的7 0 余件作品外, 大部分是廊坊刘佐先生组织制作的圆明园景观作品。这些作品除被博物馆收藏外,所 剩无几,由于制作周期长,工艺复杂,从业人数少,则愈显珍贵。 2 1 1 牌楼 六柱咬合为基础,采用双层拾捌节点制作底盘。排楼上部采用六柱三层咬合,逐 层增加一排节点作斗拱,然后排瓦以及作脊并进行装饰。排楼的四根立柱与上下六柱 节点咬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 第2 章扎刎的作品以及材料和t 具 2 1 2 腾王阁 滕王阁是扎刻作品中比较复杂的工艺作品。采用多层结构,而每层节扣材料各不 相同或缩、或凸处处张显秸秆个性。 9 河北人学文学硕上学位论文 2 1 3 释迦塔 1 0 第2 章扎刻的作品以及材料和t 具 2 1 4 四合院 2 2 相关材料、工具 2 2 1 相关材料 扎刻所用材料为东北高粱与永清当地杂交培育的“铁杆高梁 。这种高粱质地坚硬, 密度大,韧性好。干细长,使用时只取高粱头第一节。在高梁生长到接近成熟时用修 树剪子,将第一节切下,并去头,用卡尺进行尺寸挑选,分类。将相同的秸秆扎在一 起,通风晾晒风干,完成材料的准备工作。 河北大学文学硕上学位论文 2 2 2 永清扎刻所用工具 扎刻选用的工具极其简单,并没有专门定制的专用工具:其中,卡尺一把,为主 要材料秸秆选材之用;镊子,主要用于小门窗装饰时安装工具;小壁纸刀,是手工制 作扎刻的主要工具,所有秸秆的切割都离不开小刀;锥子,用来扎眼并插竹签子时用; 酒精灯,用来烘烤秸秆使之定型或变形。 1 2 第2 章扎刻的作品以及材料和t 具 1 3 河北大学文学硕1 :学位论文 第3 章扎刻的基本技法和主要价值 3 1 1 “扎力 一方面是指用锥子扎眼然后用细竹签连接的方法。另一方面是指用卯榫结构连接 的过程。见图: 3 1 2 “刻”指刻画的意思,主要是指卯榫的开榫挖槽的过程。高粱秸杆要能够精 密结合并构成古建筑的各种形式,必须采用类似宋代大木营造法的木制卯榫结构 的方法,不用胶粘。其独特的卯榫需要用小刀来雕刻完成。 1 4 第3 章扎刻的基奉技法和主要价值 3 1 3 “六柱节点锁扣 的制作方法 利用高粱秸秆制作的古建筑主要是利用六柱节点锁扣来完成。掌握了六柱锁扣的 方法亦即掌握了扎刻建筑模型结构的基本技法。 1 开榫六柱节点锁扣:六根秸秆每根要开榫,其深度是秸秆直径的一半:榫的宽 度是秸秆直径的两倍。 1 5 河北大学文学硕上学位论文 1 6 护酸 第3 章扎刻的基本技法和主要价值 2 六根秸秆咬合在一起形成特殊的卯榫接口,它既是扎刻工艺结构的基础,更是 扎刻古建模型时斗拱的基本制作方法。 3 1 4 地盘制作的具体方法 六柱节点相互结合 3 1 5 独特的斗拱结构方法 斗拱翻扣就是底盘。 1 7 河北人学文学硕十学位论文 3 1 6 精巧的门窗设计以及门樘亮口设计 门及窗多选用较细的秸秆采用独特的扭编方法完成,不仅花样繁多,而且极具观 赏性,精巧的门窗不仅能达到美轮美奂,而且能够自由转动开启自由。 第3 章扎刎的基本技法和主要价值 1 9 河北人学文学硕一f :学位论文 2 0 第3 章扎刻的基本技法和主要价值 2 1 河北人学文学硕,l 学位论文 3 1 7 扎刻模型的施工过程( 以亭子为例) 扎刻制作的主要过程:里圈六柱节点锁扣咬合作基础外圈咬合里外结合作“石 棱立柱做干制作斗拱:内外上下六柱节点咬合制作排椽( 屋顶) 制作挑角制作挑脊一制作瓦垄制作各层装饰。 ( 1 ) 里圈六柱节点锁扣咬合作基础 里圈是指连接立柱和基础的重要咬合部分,大多为“井”字形联系,它是扎刻古 建的第一步。 ( 2 ) 外圈咬合里外结合作“石棱”,外圈咬合实际上是与内圈咬合同时进行。 3 立柱做干千要选用之而粗的高粱秆直接掏峁带榫与六柱节扣相连。 第3 章扎刻的基本技法和主要价值 i 曼量皇曼曼曼曼曼曼曼曼量詈曼曼皇量量曼皇皇曼曼蔓皇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皇曼曼曼曼曼曼曼曼量曼曼量皇曼曼舅鼍蔓曼曼! 曼曼曼曼曼曼曼 4 制作斗拱,内外上下六柱节点咬合 5 制作排椽( 屋顶) 多用扎法完成 河北大学文学硕,l :学位论文 6 制作挑角 7 制作挑脊 2 4 第3 章扎刻的基本技法和主要价值 8 制作瓦垄 9 制作装饰 河北人学文学硕i :学位论文 3 2 主要价值 3 2 1 、扎刻学术方面的价值 永清扎刻从形制、结构和制造程序等方面看,与中国古代建筑是一脉相承的,而 这种材料和工艺制造的建筑模型在全世界范围内是独一无二的,难怪看过扎刻的西方 学者称赞其为“东方构成学的典范 。永清扎刻内容丰富,制造体系涵盖所有的中国古 代建筑基本技法,并有严格的制作方式方法,在相对封闭的状态保存下来,直到1 9 9 8 年才被国家有关部门认可,可以讲具有“原汁原味”“历史最短“原创性最强”的特 点,对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以及建筑构成演变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永清扎刻以特有 第3 蕈孔刎的基本技法干订主萤价值 的方式在民间传承、生存,有着丰富生动的民俗内容,蕴涵着丰富的民俗信息,该项 技艺不仅仅是村里“乡俗绝技 更是永清,廊坊乃至河北宝贵的活名片。是研究民俗 及古建筑文化的另一类珍贵资料。 通过永清扎刻,可以了解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梁、柱、脊、斗拱等众多古建构成学 术问题,如: ( 1 ) 古建构成方面 包括了古建梁与间:梁与柱;梁与脊的规制。追根求源复制出了广为民间流传的 故宫角楼“九梁,拾捌柱,柒拾二道脊的建筑奇迹。再现了明代能工巧匠发明故宫 角楼建筑的过程,为建筑学特别是古建筑学的结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和新的思维方 法。 ( 2 ) 、架制原则方面 这包括了许多建筑以立柱和纵横梁枋组合成各种形式的梁架,使建筑物上部荷载 经由梁架、立柱传递至基础。墙壁只起围护、分隔的作用、不承受荷载。 创造斗棋结构形式。 用纵横相叠的流柱锁扣相叠而成的向外挑悬的斗棋,本是立柱和横梁间的过渡构 件,逐渐发展成为上下层柱网之间或柱网与屋顶梁架之间的整体构造层,这正是中国 古代木结构构造的巧妙形式的另一种体现。 单体建筑标准化。 中国古代的宫殿、寺庙、住宅等,往往是由若干单体建筑结合配置成组群。无论 单体建筑规模大小,其外观轮廓均由阶基、屋身、屋顶3 部分组成:下面是而扎刻模 型正是由阶基,承托着整座房屋;立在阶基上的是屋身,由柱额作骨架,其间安装门 窗隔扇;上面是用结构屋架造成的屋顶,屋面做成柔和雅致的曲线,四周均伸展出屋 身以外,上面覆盖着瓦。屋顶有庑殿顶、歇山顶、卷棚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 等形式,每种形式又有单檐、重檐之分,进而又可组合成更多的形式。 3 2 2 艺术方面的价值 孕育中国传统民间文化中所属民族的艺术精神特质、文化基因,这些在长期的生 活实践、生产劳动中积淀而成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是世代相传而沉积下来的民族 的艺术理念、思想精髓,是民间艺术文化的本质和核心。因此,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 2 7 河北大学文学硕十学位论文 潜在威胁下,如何确保民间民族纯粹的精神、民族艺术的特性,是每一个民族无法回 避的重要任务。作为人类文化保存和传递的手段与载体之一,扎刻能够准确无误地、 很好地将民族艺术,中国古建等文化信息传递给世界上每一个人,从而造就出一个具 有独特文化个性和崇高民族精神的伟大民族。这方面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永清扎刻本身是一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工艺品。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其加工制 作难度较大,制作一件作品少则几个月,多则一年多。多数产品制作出来后,就被各 大美术馆收藏,简单一点的作品也被个人收藏。再加上创始人徐艳丰因病已无力亲自 创作,留下的作品则越显珍贵。永清扎刻作为河北传统民间工艺,扎根于民间,是宝 贵的文化遗产,是燕赵大地民族精神的d n a ,它承载着燕赵大地人民的传统美德、承 载着中华文明,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远自立于世界艺术文化之林而处于不败之地的根基。 1 9 9 1 年和2 0 0 9 年先后赴日本和西班牙、香港,参加民间艺术交流,多件作品被美国、 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和台湾、香港地区的收藏家收藏。永清扎刻已成为永清对外旅游 项目的必到之景点。仿古建筑模型天安门等力作打入了高级工艺品行列,并以国 礼赠与日本长野县收藏;佛香阁和故宫角楼被中国美术馆收藏;黄鹤楼由 中国对外展览公司送往加拿大多伦多展出。徐艳丰的扎刻艺术曾荣获中国文联、中国 民间文艺家协会的金奖和河北省委、省政府的特别大奖。1 9 9 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 予徐艳丰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3 2 3 经济发展方面的价值 从1 9 9 1 年起,永清扎刻就引起世人的重视。永清县人民政府以永清扎刻为名片, 利用毗邻京开高速,陆路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等优势,建设一个集休闲、健身、 赏古、农业观光等农家游项目。 扎刻作品大部被收藏,复杂些的作品一个约5 万人民币。就是简单的作品如牌楼 也达到3 千元。因此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以及市场前景。由此可见,在经济方面该项目 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两年来,廊坊师范学院设计系为了弘扬、传承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已将扎刻艺术 作为地方特色艺术加以研究介绍。在模型设计课上,本文作者就有关传承、弘扬中国 工艺美术问题对2 0 0 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 、你知道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吗? 你是否了解国家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 第3 章扎刻的幕本技法和 要价值 措施? 题目选项 答卷数量答卷比例( )图例 a 知道,了解3 51 7 5 b 知道,了解一部 1 0 0| 鐾霎譬攀帮一圆 7 ”9 疆霾 一 i 8 0g :。 豢 稳 i c 9 54 7 5 6 0霪 蓬 分 4 0勰 藿。 冀 c 2 0 l c 不太清楚 7 03 5 臻缫宽蕊矽 _ 0 。 a bcd d 一点都不知道 o o 2 、你对扎刻了解吗? 题目选项答卷数量答卷比例( )图例 a i 艮了解 5 2 5 b 了解一部 1 0 0 醪 汐聊绷嬲搿黝黝缈渺黟灞 不了解 口了解得很少 6 53 2 5 8 0纱 厶 霞 : 镕 口了解得不多 一了解一部分 口很了解 ( 豳;缀篮嘲矿 分 静 黼 6 0 c 了解得不 4 0 一 6 03 0 多 2 0 _ 渤凰缓 d 了解得很 abcde 7 03 5 少 e 不了解 0o 3 、你对传统工艺美术的拯救与保护有何看法? 题目选项答卷数量答卷比例( )图例 。 磋 口f f 苒自堂冉火 给与适当保护 a 应积极拯救与 l l l5 5 5 1 2 0g r j i :l惭k 口鹿帜搬拯救与懈护 保护 1 0 0霪 b 给予适当关注 4 7 2 3 5 8 0,警 6 0# 4 0 2 0正 c 任其自生自灭 4 22 1 abc | t 北人学文学硕l ! 学位论文 4 、对扎刻艺术的未来,你持何种态度? 题目选项答卷数量答卷比例( ) 图例 a 艮乐观 84 1 2 0彩辫渊黝嬲鳓戮嘲 一。_ 一 一i b 比较乐观 1 0 25 l 屡 搿 1 0 0 f 冀 c 艮难说5 32 6 5 8 0矽 霪 崩 口不乐观 甏 6 0缓 么 震 很难翼 4 0静 一 比较乐观 i 日很乐观 霪 魁 2 0孵 一 翼 d 不乐观 3 7 n溉 獭 1 8 5 abcd 答卷比例( ) 图例 a 非常愿意 2 0l o 篓 1 0 0愿i 誓移黟呵罗覆 7 8 39缀 7 么 c 不愿意 6 4 32l i 维柱形图 _ l b 勉强愿意 8 0 口说不好 _ i0ii 勉强愿意 4 0 口不愿意 簋j 非常愿意 _ l l 曲 磊缓圳 d 说不好3 8 a9bcd 第4 章扎刻的保护 4 1 永清扎刻濒危状况 第4 章扎刻的保护 4 1 1 失传之危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护的关键是传承人,从近年来中国乃至世界传统工艺美 术的抢救与保护的实践来看,传承人问题犹为突出的一个问题。从1 9 7 9 年到现在,我 们国家共评授了3 6 5 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目前还剩下2 9 0 位。据2 0 0 8 年1 2 月完成的全国工艺美术行业调查报告,透露,在全部1 8 6 5 个工艺美术品种中,生 存困难的5 3 6 个,占2 8 7 4 ;濒危的2 5 3 个,占1 3 5 7 ;停产的1 1 7 个,占6 7 2 。这其中既有手工景泰蓝,也有天津“风筝魏”,它们都难以逃脱的困境是技艺传承 后继乏人。 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十分重视永清扎刻艺术传承,从财力和政策上大 力扶植和拯救永清扎刻艺术,但发展现状却并不尽人意。传承人徐艳丰尿毒症两次换 肾已无力从事扎刻艺术,一双儿女徐晶晶、徐亮还没有达到父亲的水平,并且他们没 有固定的收入来源,主要收入是简单的扎刻作品。由于扎刻技法高深,学习时间要两 年左右,周期长。在经费不足,又难奈寂寞的情况下,学徒大多都很难坚持学习,扎 刻技艺很难得到广泛的推广和传播。 4 1 2 失败的商业运作 1 9 9 1 年,廊坊人刘佐聘请徐艳丰为工艺指导,同时聘请古建筑专家罗哲文担任技 术顾问,扎刻圆明园四十景的制作开始了。刘佐主持设计和制作,多方筹集资金, 甚至高息借贷。前后用了近4 年的时间,1 9 9 4 年,包括各色建筑4 1 9 8 件,总面积3 5 0 0 平方米的扎刻圆明园四十景微缩景观终于完成了,并于1 9 9 6 年通过了专家鉴定。 扎刻圆明园四十景实际使用了优质高梁秸秆近l o 万米( 购买回来的粗选原料远高 于这个数字) 。为制作这件珍品,刘佐分5 次向镇农村信用社借贷2 7 9 5 万元,至今本 息已达5 2 6 万余元,但是,制作的作品由于各种原因无人问津,使得这一宝贵的非遗 项目无人再敢涉足,政府也不敢做资金上的大投入,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的状况。究其 原因,一是对市场估计不足,投资盲目,在没有得到圆明园准确的回复就匆忙上马; 3 1 河北大学义学硕上学位论义 二是当时并没有形成市场品牌偏好,多数人不知道扎刻为何物,政府对扎刻的宣传力 度也不够,造成了投入与产出严重背离,期待的市场效益并没有出现,出现了债台高 筑的现象;三是对扎刻产品的特点了解不透。扎刻产品主要是仿古建筑。中国古建筑 的特点之一就是单体建筑。扎刻作品每件都是精品,但是,凑在一起并不会产生整体 效应,相反,由于制作时,所用的材料不能统一,每件作品都是有不同的技师完成, 手法和技法不同不能成为一个整体( 如作品四合院) 。整体展览效果反不如单体效果好, 占地面积又大收藏的单位和机构顾虑重重,以致锁在库房无法展出。 4 2 永清扎刻的抢救与保护现状 按照国务院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见的总体要求,从中央到地方各级 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都极为重视。中央财政每年都有巨额资金投入到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中,且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其中2 0 0 3 年投入6 0 0 万元 人民币;2 0 0 4 年投入2 0 0 0 万元人民币;2 0 0 5 年投入4 0 0 0 万元人民币;2 0 0 6 年投入 8 0 0 0 万元人民币;2 0 0 7 年投入9 0 0 0 万元人民币。从这几年的投入可以看出中央政府 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为此中央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制定了明确的目标 和方针: 工作目标: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 化遗产保护制度,使我国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得到有效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 工作指导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正确处理保护和利 用的关系,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整体性,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 解、歪曲或滥用。在科学认定的基础上,采取有力措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社会 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 工作原则: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 点面结合、讲求实效。 为抢救和挖掘永清扎刻,发扬光大这一民族文化瑰宝,根据中央指示精神永清县 委宣传部、县旅游局出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