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国际法学专业论文)美国关税法337条款之剖析.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论文提要 3 3 7条款原指美国1 9 3 0年关税法第 3 3 7条它最初主要管制对美倾销产 品和垄断商业等不公平贸易行为以后经过多次修改补充形成系统的主要管制 外国厂商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的法律规则 目前适用的 3 3 7 条款是指经 1 9 9 4 年修订 的 1 9 8 8 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第 1 3 3 7 节该条款规定: 以不公平竞争方式和 不公平行为将货物进口至美国由其所有人进口人收货人及其代理人在美国 销售 其威胁或效果将足以摧毁或实质损害美国国内产业 或阻碍该产业的建立 或限制和垄断商业贸易这种不公平竞争方式和不公平行为属于非法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3 3 7条款适用的实体要件为第一不公平竞争方式和 不公平竞争行为包括侵犯专利权商标权以及其它权利第二侵权产品对美 国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第三必须有美国国内产业的存在 位于华盛顿特区的美国联邦行政机构国际贸易委员会简称i t c负 责 3 3 7条款调查i t c有 4位行政法官专门处理 3 3 7条款案件在 i t c接受申诉 并发起调查之后每个案子都会分配给一位特定的法官行政法官主持调查以及 与违反 3 3 7条款相关的所有事项在完成审讯之后行政法官将发布初步裁决 然后该裁决将呈送给 i t c 进行终裁i t c 在认定侵权后, 可采取普遍排除令有限 排除令与禁止令三种救济手段基于政策原因i t c的裁决最终将呈送给美国总 统批准并实施但是3 3 7条款之下的救济很少因为公共利益或者政策问题被否 决如果总统发出否决的通知, 利害关系方不得向联邦巡回法院上诉如果总统 没有否决裁定或表示赞同, 则利害关系方可以上诉, 由法庭作出最终的司法判 决 在过去的 2 0 年间3 3 7 条款一直是美国及其贸易伙伴之间冲突的焦点本文 一方面探讨了 3 3 7 条款与 g a t t 1 9 4 7 的关系在另一方面又探讨了它与 t r i p s 协 议之间的关系就 3 3 7条款与 g a t t 1 9 4 7之间的关系而言我们可以看出即使 3 3 7 条款能够符合 g a t t 第 3 条国民待遇原则它也不会符合第 2 0 条严格的标准 就它与 t r i p s 协议之间的关系而言我们可以看出3 3 7 条款似乎遵循了其要求 3 3 7条款与 g a t t 1 9 4 7以及 t r i p s协议之间之所以存在如此巨大的区别这是因 为 t r i p s 协议中国民待遇所强调的重点与 g a t t 1 9 4 7 不同而且在 t r i p s 协议中 一方面它规定的是最低标准而另一方面它又是各种不同利益的妥协 本文采用比较研究概念分析和法条解释等研究方法就 3 3 7条款的法律适 用实施程序制定法及判例法的最新发展进行探讨并且通过美国针对中国及 中国台湾的典型案例进行详细的研究在宏观以及微观层面都形成切实可行的对 策 主题词美国关税法 3 3 7 条款侵犯知识产权g a t t / w t o 争端解决 3 abstract section 337 initially refers to the section 337 of the tariff act of 1930; it is a unique provision in u.s. trade law empowering the u.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 (itc) to determine whether imported articles should be barred from entering the united states because of unfair practices in import trade. over the years, section 337 has developed into one of the primary means for u.s. companies to protect their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section 1337 of the omnibus trade act of 1988, as amended by 1994 uraa, declare unlawful of “unfair methods of competition and unfair acts in the importation of articlesinto the united states, or in the sale of such articles by the owner, importer or consignees, the threat or effect of which is (i) to destroy or substantially injure an industry in the united states; (ii) to prevent the establishment of such an industry; or (iii) to restrain or monopolize trade and commerce in the united states.” according to the above-mentioned regulation, the substantiality of section 337 is: first, unfair methods of competition and unfair acts in the importation of articles; second, the importation caused substantial injure; third, there must be an industry in the united states. section 337 investigations are conducted by the u.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 (“itc”). the itc is a u.s. federal administrative agency charged with administering u.s. trade laws that is based in washington, d.c. and functions as a quasi-judicial forum. the itc has a number of judges, known as administrative law judges (“alj”), who specialize in handling section 337 cases. each case is assigned to a particular judge, after the itc accepts a complaint and initiates a section 337 investigation. the alj presides over discovery and all matters related to the section 337 violation. upon completion of the trial, the alj issues an initial determination on the section 337 violation which is forwarded to the itc for review. upon adoption of the initial determination, the itc issues a recommendation on the type of remedy that should be imposed. such recommendation is forwarded to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for his approval and implementation, based on policy reasons. section 337 relief is rarely denied on public interest and policy reasons. section 337 has been a source of contention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trading partners for the last twenty years. the analysis in this essay discusses the level of consistency between section 337 and the gatt 1947 on the one hand, and the trips agreement on the other. with respect to gatt 1947, it appears that even if section 337 is consistent with the article 3 national treatment provision, it may not meet the stringent standards of article 20, as developed through wto dispute settlement body practice. with respect to the trips agreement, it appears that section 337 is consistent with the agreements requiremen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ection 337s relationship with gatt 1947 and the trips agreement is attributable to the fact that the trips agreement contains a national treatment principle with a focus different from gatt 4 1947, and an overall structure comprising specific minimum standards on the one hand, and general language that articulates the interests of various competing interests, on the other. this essay discusses the legal application, execution procedures of section 337 and its newly development on statute law and case law, and concluded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 on the detailed research from the cases of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key words: section 337 of tariff ac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fringement gatt/wto dispute settlement 1 引言 在过去的 2 0年间3 3 7条款一直是美国及其贸易伙伴之间冲突的焦点经 过 g a t t 专家小组两次争端解决之后从 2 0 0 0 年中期以来由于 3 3 7 案件的迅速 增加关于 3 3 7条款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在 2 0 0 0年 9月欧盟就积极通 过 w t o 的争端解决机制对美国的 3 3 7 贸易救济提出挑战 欧盟要求与美国进行磋 商声称 3 3 7 条款不仅违反了 w t o 的国民待遇原则还违反了 w t o 与贸易有关 的知识产权协定之下的各种义务在欧盟要求磋商的不久之后加拿大和日本 也申请加入了欧盟与美国之间的磋商但迄今为止美国与上述国家之间的磋商 并没有达成一个互相都能够接受的方案 而各方也没有进一步就本问题寻求专家 小组解决程序美国的贸易代表仍然在监督着各国关于 3 3 7 条款的磋商进程 自 2 0 世纪 8 0 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厂商多次被指控违反 3 3 7 条款而受到美 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t r a d e c o m m i s s i o n , 以下简称i t c的调 查中国加入 w t o 之后中美之间的贸易战正在出现新的变化: 实施制裁的3 0 1 条款的有效性正趋于弱化已经不能起到期望的作用美国正在越来越多地使 用保护知识产权的 3 3 7条款这也是上世纪 8 0年代以来我国内地及台湾企业 屡次被指控违反 3 3 7 条款并因此受到美国 i t c 调查的原因所在 鉴于一种贸易政 策的时间延续性3 3 7 条款对我国的贸易出口造成的消极影响必将持续相当长的 时间势将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形成极大的威胁 本文就 3 3 7 条款的法律适用实施程序制定法及判例法的最新发展进行探 讨并且通过美国针对中国及中国台湾的典型案例进行详细的研究希望美国的 经验对中国相关制度的建立以及应对美国的 3 3 7 挑战有所帮助 2 一 概述 在进口贸易保护国内产业方面美国在倡导自由贸易的同时也对受进口 影响的国内产业进行保护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在进口方面美国对国内产业 的保护已形成一张较为严密的法网例如反倾销法和反补贴法通过对低于公 平价值销售和接受补贴的进口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以防止对国内产 业产生不利影响2 0 1 条款即逃避条款( e s c a p e c l a u s e )相当于 g a t t 1 9 条保障条款( s a f e g u a r d c l a u s e )规定进口产品的大量涌入对国内 同类产品或直接竞争产品的生产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威胁时 美国可采取紧急救 济措施并对国内产业进行调整4 0 6 条款则是针对社会主义国家产品对国内产 品构成市场扰乱时进行处理的条款等等这些条款虽然考虑的角度和依 据的理由不同但其目的均是保护国内产业免受进口贸易的冲击显然3 3 7 条 款以进口贸易中的不公平做法为由对国内产业提供保护也是这张恢恢法 网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 一) 3 3 7条款的创设及其历史沿革 1. 337条款的演变 1 9 8 8 年美国综合贸易及竞争法案 ( o m n i b u s t r a d e a n d c o m p e t i t i o n a c t 1 9 8 8 以下简称1 9 8 8 年法) 第 1 3 4 2 条以进口贸易中的不公平做法为题 规定货物所有人进口人收货人或其代理人1 将货物进口到美国或 在美国销售中使用不公平竞争方法和不公平行为 其威胁或效果足以摧毁或实质 损害美国国内产业或阻碍此类产业的建立或限制垄断美国的贸易和商业 或者2 将货物进口至美国, 或为进口至美国而销售, 或进口美国后销售, 而 该种货物侵犯了美国已登记的有效且可执行的专利权商标权版权或集成电路 芯片布图设计专有权, 且在这四项权利方面已经存在或有尚在建立中的国内产 业, 则上述不公平做法将被视为非法, 美国可以采取适当措施予以处理 1 上述是美国关于进口贸易中不公平做法的基本法律规定如果以交易中的 不公平做法为脉络追本溯源当是 1 9 1 4 年联邦贸易委员会法 ( f e d e r a l t r a d e c o m m i s s i o n a c t 1 9 1 4 ) 第 5条不公平竞争行为条款但是它主要针 对国内的州际贸易而制定的1 9 1 6 年财政法 ( r e v e n u e a c t 1 9 1 6 ) 8 0 1 条款 将这一立法精神导入国际贸易对倾销这种不公平做法有所遏制后来在 1 9 2 2 年关税法 ( t a r i f f a c t 1 9 2 2 ) 中违法范围进一步扩大将其它法律 所未涵盖的不公平行为都纳入本法的规范故其属于总括性之规定 而根据 1 9 3 0年关税法第 3 3 7条的规定如果进口产品侵犯美国专利 注册商标版权等某些种类的知识产权该进口即属于不公平进口而侵害商业 秘密非注册商标不正当竞争和虚假广告等在对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性不利影 1 19 u.s.c. 1337 资料来源 3 响时也属于不公平的进口1 9 8 8 年法相应的 1 3 4 2 条的基调亦奠定于此只不 过是在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和软件作品权利保护方面程度加强对一切不公 平做法进行处理的法律方面程序更为紧凑有效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将 对违反了 1 9 8 8 年法 1 3 4 2 条而提起的诉讼称为基于 3 3 7 条款的诉讼 当然3 3 7 条款从 1 9 3 0 年关税法到 1 9 8 8 年法的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其间历经几次修订包括 1 9 7 4 年贸易法 ( t r a d e a c t 1 9 7 4 ) 1 9 7 9 年贸易 协定法 ( t r a d e a g r e e m e n t a c t 1 9 7 9 ) 1 9 8 4 年贸易与关税法 ( t r a d e a n d t a r i f f a c t 1 9 8 4 ) 1 9 8 8 年 综合贸易竞争法o m n i b u s t r a d e a n d c o m p e t i t i o n a c t 直至 1 9 9 4 年乌拉圭回合协定法的制定这一过程主要是 3 3 7 条款的运 作机构程序时限等方面的演变较为重要的是 1 9 7 4 年1 9 7 9 年和 1 9 8 8 年的 修改 1 9 7 4 年贸易法对 3 3 7 条款的修订使其更具威胁力它对 1 9 3 0 年关税 法3 3 7条款的重大修订是将关税委员会重组成为国际贸易委员会即 i t c 把决定何种行为违反 3 3 7 条款的权力征税的权力由总统移至 i t c 使得 i t c 从 以往单纯的调查机构转变为具有决策权的机构 并规定上诉法院为海关专利上诉 法院( 为联邦巡回法院之前身) 此外法律开始赋予 i t c 签发停止令及禁 止令的权限该法同时还规定了较短的调查时限规定 i t c 必须在公告之后的 1 2 个月内复杂的案件应当在 1 8 个月之内完成调查并作出裁决 1 9 7 9年贸易协定法对 3 3 7条款的修订体现在该法的 1 1 0 5条它对 i t c 和财政部等其他部门的工作加以协调以避免重复工作并且规定对违反停止 和禁止令的产品可以发布排除令 或对其进口或销售采取按日给予民事处罚这一 更为灵活的替代方法这些修订的影响均波及 1 9 8 8 年法 2. 1988年的修订 1 1 9 8 8 年综合贸易竞争法对 3 3 7 条款的重要修正 a 对于某些侵权行为删除美国厂商必须提出遭受损害的证明 在 1 9 8 8年修正 3 3 7条款之前遭受损害的美国厂商向 i t c提出控诉必须提 出大致如下的证明客户减少产量下降销售额减少利润遽减市场占有率 下降国外厂商涉嫌从事不公平竞争相关厂商减少外国厂商大量增加并有计 划向美国市场销售的企图美国厂商如果无法提出上述相应各点的证据则很难 胜诉而 1 9 8 8年修正的重要之处即对于某些基于知识产权侵害而提出的 3 3 7 调查免除损害要件这样原告对于a 侵犯美国专利权b 侵犯在美国 注册的著作权或c 侵犯在联邦注册的商标权的产品时均无须证明损害的 存在 b 增加了对美国国内产业的定义 1 9 8 8 年修正后的 3 3 7 条款对美国国内产业的定义如下a 对工厂及 设备有重要投资b 重大雇佣劳工及投入资金或c 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利 用有相当程度的投资包括设计研究开发或授权使用 2 1 9 8 8 年法和 1 9 3 0 年关税法关于 3 3 7 条款规定内容之比较 4 纵观美国贸易法的重大变化, 大多是美国政府审时度势在国际上影响贸易 方向之前于国内奏响序曲或作行动之铺垫随着欧共体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 及其他新兴工业国的崛起, 美国经济地位显受威胁 在此情况下 美国停止了 自 由贸易的叫嚣, 扯出了公平贸易的旗帜而行保护贸易之实在对外 贸易方面强化了国内立法以保护国内产业这一点在 1 9 8 8 年法和 1 9 3 0 年 关税法有关 3 3 7 条款规定的比较中清晰可鉴: a 原告资格限制放宽 依 1 9 3 0年关税法原告须是国内产业经济而有效( e f f i c i e n t l y a n d e c o n o m i c a l l y ) 运作的厂商 而依 1 9 8 8 年法 作为原告的厂商则无须证明其 经 济而有效性 b 损害证明的免除 依 1 9 3 0年关税法原告须就外国厂商不公平做法所致损害负举证责任而 依 1 9 8 8年法对于涉及四项知识产权的不公平做法原告只须证明侵权之 存在而不须举证证明损害 c 时限缩短 程序各个环节容允的最长法定时限明显缩短比如i t c 对原告申请发布临 时禁止令的批准时间由原来的 1 5 0 天缩短为 9 0 天 抗辩程序趋于严格 依 1 9 8 8 年法对缺席的被告可判决其败诉而 1 9 3 0年关税法无缺席判决规定( d e f a u l t p r o v i s i o n ) 可以看出从美国方面来讲, 1 9 8 8 年法更具时效性灵活性且程序更简单 效果更显著因而能更好地实现其自我保护的意图 3. 1994年乌拉圭回合协议实施法修改337条款 1 9 9 4年是美国对外贸易政策发展的重要年份这一年北美自由贸易区协 议正式实施历经 8 年之久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圆满结束包括美国在 内的 1 2 4 个国家政府签署了最后文件在美国的倡导和支持下这两个区域性和 多边的自由贸易安排中都规定了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充分体现了美国在全 球范围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维护本国无形资产贸易利益的 2 1 世纪贸易发展战略 在国内法方面美国不仅要继续单方面运用 3 0 1 条款向外国政府施加压力促使 其履行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承诺也要加强 3 3 7 条款的实施阻止个别的侵权产 品进口因此为配合乌拉圭回合的立法施行美国也重新修订了 3 3 7 条款关 于具体的修订情况将在下面相关的章节之中予以详述 5 (二) 3 3 7条款与其他贸易规则之比较 1. 337条款与特别301条款的比较分析 回顾历史, 在2 0 世纪9 0 年代, 中美两国在知识产权方面曾有过三次激烈的争 端第一次中美知识产权争端发生在 1 9 9 1 年第二次发生在 1 9 9 4 年第三次是 1 9 9 6年这三次争端都是围绕美国依据其特别 3 0 1条款对中国提起调查并 实施贸易制裁而展开尽管这三次交锋都非常激烈, 甚至到了剑拔弩张的程度, 但最后都以双方签订协议而告终 随着中美贸易的不断发展, 特别在中国加入 w t o 后, 中美之间的知识产权摩 擦不但没有减少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迹象, 并出现了新的变化, 即美国由 2 0世 纪 9 0年代动用特别 3 0 1条款对中国进行制裁转为现时更多地动用3 3 7 条款对中国企业展开调查这并非偶然现象, 其中有它出现的必然性因此, 我们应深入了解这两个条款的具体内容, 找出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 为我们制定 相应对策提供借鉴 1 特别 3 0 1 条款的主要内容 特别 3 0 1 条款最初实际上指的是经过修改的1 9 8 4 年贸易与关税法 中的第 1 8 2 条, 而在1 9 8 8 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第1 3 0 3 条中对其作了增补因 为它与3 0 1 条款内容有关, 所以称为特别 3 0 1 条款该条款的正式名称是 确定那些拒绝为知识产权提供足够保护的国家 特别 3 0 1条款旨在保障美国的知识产权在国外得到有效的保护, 确保依 赖于知识产权保护的美国人公平而有效地进入外国市场 凡是在这两方面有问题 的国家, 美国贸易代表可以将其确定为 重点外国一旦被确定为 重点外国 , 美国贸易代表便会对其发起调查并且通过磋商和贸易制裁等手段迫使其改变 在知识产权保护及市场准入方面有问题的法律政策和做法如何确定重点外 国, 主要依据如下三个标准: 第一, 那些国家否定足够而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的 法律政策和做法, 或者否定依赖于知识产权保护的美国人公平而平等地进入其 市场的法律政策和做法, 是极为严重的或极端恶劣第二, 上述法律政策和做 法对美国的产品具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不论这种影响是实际的还是潜在的 第三, 在对知识产权提供足够而有效的保护方面, 那些国家没有同美国进行真诚的谈判, 或在多边或双边谈判中没有取得显著进展 2 2 特别 3 0 1 条款与3 3 7 条款的主要区别 a . 目标不同 特别 3 0 1 条款的主要目的是要保护美国出口产品在国外市场的利益通 过谈判制裁等手段迫使其他国家改变其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准入有问题的法 律政策和做法, 以使美国产品能顺利进入外国市场并得到有效保护可以说, 特别 3 0 1条款关注的是美国厂商在国外市场的利益, 是打开国外市场的手段 2 李明德特别 301 条款与中美知识产权争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年第一版 6 之一, 是一种进攻性武器 3 3 7条款不同于特别 3 0 1条款3 3 7条款的目的是要限制外国 产品进入美国市场, 以避免外国产品对本国产品造成的冲击它关注的是美国本 土知识产权持有人的利益, 是针对所有人进口商或承销商向美国进口为进 口而出售或进口后在美国销售属于侵犯了美国法律保护的版权 专利权 商标权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和设计方案权的产品的行为如果一个企业被裁定违法, 它的企业和产品将被排除出美国市场因此, 3 3 7条款是美国用来限制和阻 止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的重要手段, 是一种防守性武器 b . 制裁的形式不同 在特别 3 0 1 条款中, 如果相关国家确实没有充分而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 或确实否定了公平的知识产权市场准入, 而且在调查期间没有实质性改进, 则美 国贸易代表必须进行制裁制裁措施包括终止贸易优惠条件征收关税和施加进 口限制等 如 1 9 9 5 年中美第二次知识产权谈判中, 美国贸易代表确认在涉及知识 产权保护和市场准入方面, 中国的某些法律 政策和做法是不合理的和歧视性的, 已经对美国的商业造成了负担和限制, 适当的回应措施是对来自中国的某些产品 按价加收 1 0 0 % 的关税这一次所确定的报复性关税价值 1 亿 8 千万美元, 是美国 政府历年来采取的最大规模的贸易报复 而在3 3 7 条款中, 如果一个企业被裁定违反3 3 7 条款则 i t c 会按规 定采取相关救济措施因此3 3 7 条款是美国阻止外国产品进入市场的一种 手段, 其杀伤力是非常大的特别 3 0 1条款的制裁措施只是取消优惠和增加 关税等, 而企业如果被认定违反了3 3 7条款, 依据普遍排除令, 该产品有可能 被永久排除出美国市场 3 在中美贸易中, 美国从动用特别 3 0 1 条款转向3 3 7 条款的主要 原因 a . 从政策层面看 美国针对中国的 特别 3 0 1 条款 调查是从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出发的 在美国看来, 中国对知识产权不给予充分保护, 严重损害了美国厂商的专利权 版 权和商标权 认为中国的专利制度和版权制度存在着严重问题, 例如, 中国专利法 只保护药品和化学品的生产方法, 不保护药品和化学品本身而美国专利法既提 供对于方法专利的保护, 又提供对于产品专利的保护 美国贸易代表指出, 在美国 的主要贸易伙伴中, 中国是惟一既不对美国药品和化学品提供产品专利保护, 又 不对美国作品提供版权保护的国家1 9 9 9年美国的国家贸易评估报告指 出: 美国的产业界估计, 由于仿冒盗版和向第三国出口, 在中国的知识产权的 损失已经超过了 2 0 亿美元所以, 上世纪9 0 年代所发生的三次中美知识产权 谈判都是围绕美国要动用特别 3 0 1条款制裁中国而展开的, 原因是两国不对 称的法律水平造成的, 是一个有完善法律体系的发达国家与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 场经济过渡的发展中国家的冲突 进入 2 1 世纪,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 特别是中国加入 w t o 后, 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法规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放宽了市场准入限制, 有 7 效地打击了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充分而有效地保护了权利人的利益美国对中 国的一系列积极工作表示了肯定这使特别 3 0 1 条款在中美贸易关系中已无 用武之地 b . 从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看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与3 3 7 条款案件的增加也有一定的关系改革 开放 2 0 多年来, 中国出口商品的结构走过了一条以农产品和矿产品为主到以轻 工纺织品为主, 再到以机电产品为主的路程尤其是汇集了大量知识产权的机 电产品的出口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使中国的出口结构产生根本性的改变机 电产品出口额从1 9 8 8 年的6 1 . 6 亿美元增至2 0 0 2 年的1 5 7 0 . 8 亿美元, 扩大了2 5 倍 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也从 1 9 8 8 年的 3 3 . 8 亿美元, 增长至 2 0 0 2 年的 6 9 9 . 5 亿美 元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中国正在发展成为世界工厂, 中国大量出口到美国的机 电产品的技术含量会越来越高机电产品的技术含量越高, 与知识产权的关系就 更密切, 由于中国产品在成本上的竞争优势, 对美国的竞争对手形成了巨大的威 胁因此, 美国的厂商想方设法利用3 3 7 条款来阻挡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 从而保护自己的市场利益可以预料, 随着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以及中国制 造业科技水平的提高, 在可预见的将来, 中国输美产品遭遇3 3 7 条款狙击的案 件会愈来愈多 从上述分析中不难看到, 在上世纪 9 0 年代的三次谈判后, 中美两国关于 特 别 3 0 1 条款 的争端已经取得了和解 中国加入 w t o 后, 废除和修改了不符合 w t o 要求的法律法规, 有效地遏制了侵犯知识产权的各种行为, 从政策层面上消除了 可能导致中美两国因 特别 3 0 1 条款 产生摩擦的因素 而随着中美贸易的发展, 特别是机电产品出口美国的不断增长, 中国企业遭遇3 3 7条款调查将有增无 减因此, 就目前而言, 我们应更多地关注3 3 7 条款对我国的影响 2. 337 调查与反倾销调查的比较分析 1 3 3 7 调查与反倾销调查的联系 反倾销调查是专利诉讼其中也包括 3 3 7 调查行之有效的替代选择在很 多情况下对于那些被认为侵犯了知识产权的进口产品其价格通常也低于正常 价值对于知识产权所有人而言发动反倾销调查就成为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选 择 a 灰色市场进口问题 在面对外国的侵权者时特别地如果某产品是灰色市场进口 3 那么 商标持有人既可以申请 3 3 7 调查还可以发起反倾销调查在这种情况下因为 灰色市场进口的产品售价通常低于生产成本和/ 或国内产品的成本反倾销 调查将很有可能导致对进口商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但是如果 3 3 7 调查获得成 功并且颁布了普遍排除令那么这就会使得反倾销税变得没有什么意义 3 灰色市场进口(gray market importation)也称平行进口 (parallel importation )指的是在国外制造并且 进口的商品其商标为合法经过美国厂商的授权但进口到美国却未得到授权此种进口产品的价格往 往较低因为价格如果较高就无须进行这种进口 8 一些人可能会认为虽然被征收了反倾销税进口商还是可以进口因为在 反倾销法之中普遍排除令并非一种救济措施但是在反倾销措施中由于高 额的反倾销税使得进口产品的价格高于国内产品的价格 因此也从根本上排除了 该产品的进口专利法的基石是只有被许可人才有权制造销售和/ 或许可生产 虽然反倾销的基本思路与之相矛盾 但是发动反倾销调查仍然是一种高成功率的 替代选择特别是如果外国侵权者的行为针对的是终端的专利品则尤其有效 b 掠夺性的价格措施问题 如果外国厂商实施掠夺性的价格措施 则极有可能构成出口价格低于正常价 值的倾销案件在 1 9 7 9年贸易协定法制定之前曾经有两个案例涉及到掠 夺性的价格措施问题在第一个案例中g t e 和 p r e d a t o r y 电子公司向 i t c 提出 立案申请控诉日本进口的某些彩色电视机以掠夺性的价格进口在立案之后 当时反倾销案件的主管机关财政部通知 i t c 告知 i t c 对这种反倾销法范围 内的案件并无管辖权在就管辖权及其实体问题举行听证之后经当事人同意 i t c 终止了对本案的调查 4 在第二个相似的案例之中i t c 就日本进口的焊接不 锈钢管颁布停止令禁止其在美国以低于平均变动成本的价格销售 5 但总 统基于对国内经济及国防经济关系的不利影响 以及其可能导致美国各种不公平 贸易法之间的冲突否决了这一停止令 虽然 i t c 调查的大部分案件都是针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但是3 3 7 立法所 谓的不公平竞争方法或不公平行为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在理论上任何涉及 进口的不公平竞争方法或不公平贸易行为都是 3 3 7 条款的管辖范围 其中既包括 反倾销反补贴3 0 1 调查等贸易救济措施管辖的对象也可以包括美国反不正 当竞争法反托拉斯法和知识产权法调查的对象因此立法规定的管辖权大量重 叠 同时由于不同救济措施分属不同部门 部门管辖权之间的激烈冲突在所难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 9 7 9 年贸易协定法第 1 1 0 5 条对此专门做出了规定 要求 i t c 在其认为某一调查案件完全属于其它贸易救济事项如反倾销法时 应当通知该贸易救济的主管机关若部分内容属于其它贸易救济事项i t c 也可 以暂时停止调查以等待适格的主管机关对该事项作出最后的决定但 i t c 就此 种部分涉及其它贸易救济事项的情形原则上应当继续 3 3 7 调查 6 2 3 3 7 调查与反倾销调查的区别 虽然 3 3 7 调查与反倾销调查都有助于限制进口但两者还是有区别的表现 在: a . 反倾销调查的发起依据是进口价格低于正常价值而且该行为对美国国 内产业造成损害而在多数的 3 3 7 调查案件之中其发起依据则并不取决于是否 对美国产业造成了损害 而是只要原告证明进口产品有侵权事实并且美国国内确 有相关产业因此对于美国企业而言提起3 3 7 调查的门槛较低而 对外国应诉企业而言3 3 7 调查则比反倾销应诉的难度更大 b . 反倾销调查的听证会一般只有 1 至 2 天而美国 i t c 关于 3 3 7 调查的听 4 inv. no.337-ta-23 (jan. 15, 1976) 资料来源 /su-docs/aces 5 inv. no.337-ta-29.1 itrd 52115 资料来源 /su-docs/aces 6 19 u.s.c. 1337(b)(3) 资料来源 9 证会一般会持续 1 4 至 2 0 天而且 3 3 7 案件往往非常专业会涉及到非常复杂的 专利技术问题因此3 3 7 调查的行政法官只审理 3 3 7 条款案件不处理其 它案件与其相类似的是主要由资深律师组成的不公平进口调查局o u i i 代 表公共利益参与每项调查由于无需处理其它类型的案件行政法官和 o u i i就 能够集中精力研究调查方法和专利法方面的法律和判例 而这是其它任何调查所 难以相比的 c . 在反倾销之中i t c只负责损害的确定而倾销幅度的测算以及实地核 查等大量工作全部由美国商务部确定因此i t c只起到配合的作用而在 3 3 7 调查之中i t c 全权负责整个案件的调查如果被告在 3 3 7 调查时缺席美国行 政法官还可以根据原告单方面的陈述做出缺席判决对被告的侵权行为颁发禁 令 d . 3 3 7调查裁决的效力将持续到其据以做出的条件不复存在为止而反倾 销案件一般要进行年度复审5 年之后还必须进行日落复审如果没有利害 关系方提出申请则可能终止征收反倾销税 10 二 337条款适用的实体要件 目前所适用的 3 3 7 条款是指经 1 9 9 4 年修订的 1 9 8 8 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 第 1 3 3 7节该条款基本规定如下: 以不公平竞争方式和不公平行为将货物进口 到美国由其所有人进口人收货人及其代理人在美国销售对某产业造成实 质损害或损害威胁或阻碍该产业的建立或限制和垄断商业贸易这种不公平 竞争方式和不公平行为即属非法 ( 一) 不公平竞争方式和不公平竞争行为 对于不公平竞争方法和不公平行为无论是 1 9 3 0 年法还是 1 9 8 8 年法 都没有给予列举或界定如前所述3 3 7 条款保护知识产权的专门功能源于实践 而非法律从法理上讲3 3 7 条款下的不公平做法还包括反托拉斯法所禁止的行 为但是在国际贸易中大量提起 3 3 7 条款诉讼的是侵犯知识产权的案例根 据美国的司法实践将这方面的不公平做法列举如次: 1. 侵犯专利权(patent infringement) 进口商品未获授权而侵犯美国的产品专利方法专利或设计专利i t c 认为 是属于最典型的不公平行为或不公平的竞争方法3 3 7 条款对专利权的 保护与美国专利权包含进口权的做法是一致的也是对后者的进一步宣示 7 为了提起 3 3 7 调查侵权行为必须包括一种进口产品专利所有人或其被许 可人在当前还必须从事至少一种与该专利相关的活动专利所有人和/ 或其被许 可人对该专利的开发还必须有大量的投资 上述要求也相应地被称为技术和经济 标准申请人也应当清楚i t c 仅仅有颁布禁止令和排除令的权限但没有金钱 损害赔偿作为救济 8 在 i t c的调查程序之中其审理专利问题的方法与法院的专利诉讼极为相 似有无侵权的事实专利权是否有效以及专利权是否可执行等等均可审查 i t c 也曾经依照专利法的原则 认定 共同侵权 9 c o n t r i b u t o r y i n f r i n g e m e n t 及引诱侵权 1 0 ( i n d u c e d i n f r i n g e m e n t ) 也可构成不公平的竞争行为值得注 意的是 虽然 i t c 通常以美国专利法的原则作为其判决的依据 但它自己也认为 3 3 7 条款并不严格限制于专利法的范围之内 例如在 c o n v e r t i b l e g a m e t a b l e a n d c o m p o n e n t t h e r e o f 一案 1 1 之中虽然某些桌面本身可以单独作为非侵权用途但 7 von clemm, 229 f. 2d 441 (ccpa 1955) 资料来源 /su-docs/aces 8 bruce barker, why you should consider the itc option april 2003, manag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9 convertible game table and component thereof, usitc pub.705, inv. no.337-ta-2 (dec. 1974) 资料来源 /su-docs/aces 10 certain apparatus for the continuous production of copper rod, usitc pub.1017, inv. no.337-ta-52 (nov. 1979) 资料来源/su-docs/aces 11 convertible game table and component thereof, usitc pub.705, inv. no.337-ta-2 (dec. 1974) 资料来 源/su-docs/aces 11 i t c 仍对这些单独的桌面颁布了禁止令 而且即使原告已经取得其专利权的登记i t c 曾经以原告所主张的专利仅 仅是通常技艺的运用 而且也曾经以原告所主张的发明在申请专利之前已经在市 场上出售一年以上而认定其专利无效并拒绝提供 3 3 7 条款项下的救济由于 原告对于专利局有不正当行为或有欺骗行为i t c 也会认定其所获得的专利无执 行力 虽然有上述诸多的限制先例表明专利持有人还是把3 3 7 条款作为自 己诉讼的首选1 9 9 7 年y b m 磁铁公司提起一项 3 3 7 条款申请声称 8 名被告所 进口的永磁合金侵犯了其专利 1 2 在调查开始时y b m与其中的三名被告在庭外 达成协议此后行政法官就停止了对剩下的 5 名被告颁发普遍排除令在庭外和 解之后y b m 向 i t c 提出强制执行申请认定和解的三名被告违反协议继续进口 磁铁行政法官发现这三名被告进口的磁铁的氧化物介于 5 , 4 5 0 到 6 , 0 0 0 之间 而原告所要求的标准大于该数值但是由于 y b m 在其专利规格之中已经披露了 这些数值因此行政法官仍然认定进口的磁铁侵犯了 y b m 的专利但是当 i t c 审议行政法官的裁决时他们推翻了该裁决认定在 m a x w e l l v . j . b a k e r一案 1 3 之中所确定的普遍原则是如果申请人披露了某种具体规格但没有将其包括 在自己的专利范围之内那么它就视为献给社会 y b m 不服并向 c a f c 上诉c a f c 认定在审议行政法官的裁决时i t c 应当给 予 m a x w e l l 一案更广义的解释 c a f c 因此驳回 i t c 的裁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建筑施工环保绿色施工专项方案
- 2025版眼外科疾病常见症状及护理培训
- 注册电气工程师基础专业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黑龙江八月安管人员C证考试考核题库含答案
- 招标投标法题库及答案
- (完整版)铣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
- 广式月饼制作方法
- 头疼 头晕肢体无力的健康宣教
- atn产品硬件介绍
- 中兴微电子招聘笔试题库2025
- 第四讲-正确认识中国经济热点问题-2025秋版本-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国家安全
- 2026年中国农业银行秋季校园招聘即将开始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办公室转租协议合同范本
- 屈辱的历史教学课件
- 2025金融时政试题及答案
- 设备设施验收与交付方案
- 2025年电机行业当前发展趋势与投资机遇洞察报告
- 2025年药品上市后变更管理办法培训试题(附答案)
- 员工积分制管理方案及实施细则
- 航海专业英语常用词汇汇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