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相平衡习题课》PPT课件.ppt_第1页
《多相平衡习题课》PPT课件.ppt_第2页
《多相平衡习题课》PPT课件.ppt_第3页
《多相平衡习题课》PPT课件.ppt_第4页
《多相平衡习题课》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多相平衡习题课,总结例1例2例3例4例5例6例7,2,(一)总结,一、相律:f=K+2二、克拉贝龙方程三、二组分系统基本相图:1.两种固态物质完全不互溶的相图,A+B,l+B,A+l,A+AB,B+AB,l+AB,A+AB2,B+AB2,A+B,+B,+,l+AB2,+B,3,2.两种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能部分互溶的相图,+,+,+,+l,l+,+l,l+,4,3.两种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能完全互溶,5,四、二组分系统相图基本特征:,1)单相区:A,B两组分能形成溶液或固溶体的部分。相区内的一点既代表系统的组成和温度;又代表该相的组成和温度。2)两相区:处于两个单相区或单相线之间。相区内的一点只代表系统的组成和温度;结线两端点代表各相的组成和温度。两相区内适用杠杆规则。,6,3)凡是曲线都是两相平衡线。线上的一点为相点,表示一个平衡相的状态。4)凡是垂直线都可看成单组分纯物质。如果是稳定化合物:垂线顶端与曲线相交,为极大点;若是不稳定化合物:垂线顶端与水平线相交,为“T”字形5)凡是水平线基本上都是“三相线”。三相线上f=06)冷却时,当物系点通过(两相平衡)曲线时,步冷曲线上出现一转折:当物系点通过三相线时,步冷曲线上出现平台;(三相线的两端点除外)。,7,(二)例题,例1,1固体Fe,FeO,Fe3O4与气体CO,CO2达到平衡时,其独立组分数K=_,相数=_,和自由度数f=_,3,4,1,解:Fe3O4+CO=3FeO+CO2FeO+CO=Fe+CO2R=2,R=0所以K=52=3=4f=34+2=1,8,2下列化学反应,同时达平衡时(9001200K),,CaCO3(s)=CaO(s)+CO2(g)CO2(g)+H2(g)=CO(g)+H2O(g)CO(g)+H2O(g)+CaO(s)=CaCO3(s)+H2(g)其独立组分数K=_,相数=_,和自由度数f=_,4,3,3,解:R=2R=0所以K=62=4=3f=63+2=3,9,此系统的独立组分数=_,自由度数=_。,3,3,解:AlCl3+3H2O=Al(OH)3(s)+3HCl(R=1)K=41=3,=2,f=32+2=3或Al+3,Cl-,H2O,OH-,H+,Al(OH)3(s)(S=6)Al+3+3OH-=Al(OH)3(s)H2O=OH-+H+R=2OH-=H+,R=1K=63=3,=2,f=32+2=3,3AlCl3溶液完全水解后,,10,4完全互溶双液系统xB=0.6处,平衡蒸气压有最高值,,xB(l)xB(总)xB(g),恒沸点混合物,那么组成xB=0.4的溶液在气液平衡时,xB(g),xB(l),xB(总)大小顺序为_,将该溶液完全分馏,塔顶将得到_。,11,将s点所代表的物系分馏,并将馏液和残液分别冷却到温度T1,残液的相数为_,相点是_,2,a,b,5A,B双液系的相图如下,,12,6Na2CO3(s)可形成三种水合物:,Na2CO3H2O,Na2CO37H2O,Na2CO310H2O。常压下将Na2CO3(s)投入其水溶液中,待三相平衡时,一相是Na2CO3溶液,一相是Na2CO3(s),一相是_。,Na2CO3H2O,13,45kJmol-1和6kJmol-1,三相点时的蒸气压为609Pa,则升华热=_kJmol-1。10C时冰的蒸气压=_。计算依据是什么?,259Pa,51,克-克方程,三相点时:冰水气subHm=vapHm+fusHm=51kJmol-1,7水在三相点附近的蒸发热和熔化热分别为,p2=259Pa,14,例2丙烯单体以液体状态存放较好。若储存场地夏天最高气温为313K。试估计储液罐至少耐多大压力?丙烯正常沸点225.7K,解:本题要求的是最高气温时丙烯的蒸气压为多少,根据克-克方程可求出。题目缺少气化热数据,根据特鲁顿规则:,15,例3苯(A)和二苯基甲醇(B)的熔点分别为6和65,A和B可形成不稳定化合物AB2,它在30时分解为B和xB=0.5的熔液。低共熔点为1,低共熔液组成xB=0.2根据以上数据绘出其二元相图,并指出各区相态。,解:,AxBB,t/,6,65,A+l,30,1,B+l,l,B+AB2,l+AB2,A+AB2,AB2,xB=0.5,xB=0.2,16,例4已知A、B二组分系统的相图如下:,(1)画出a、b、c三个系统冷却时的步冷曲线;(2)标出各相区的相态,指出自由度为零的地方;(3)使系统p降温,说明系统状态变化情况;(4),17,解:(1),(2),l,l+A,A+AB4,B+AB4,l+B,l+AB4,f=0:三相线处,两个纯物质的熔点处,18,p,pq:=1,f=2,q,r,s,AxBB,E,(3),qr:析出固体,=2(A+sln),f=1液相组成qE移动,r:A+AB4+E(sln),f=0T不变直至液相消失,rs:A(s)+AB4(s)=2,f=1,l,l+A,A+AB4,B+AB4,19,(4)已知纯A的凝固热为-18.03kJmol-1(设不随温度变化)。低共熔液组成xB=0.6,当把A作为非理想溶液中的溶剂时,求该溶液中组分A的活度系数。,解:从图上可知A的熔点和低共熔点分别为337C、237C,低共熔液组成xB=0.6。根据非理想溶液中溶剂的凝固点下降公式:,aA=0.485=xA=(1-xB)=1.21,20,*例5A,B双液系统,A的正常沸点为100,在80,py时,xB=0.04;yB=0.4。求:(1)80时,组分A的pA*;(2)组分B的亨利常数Kh,x;(3)组分A的气化热(设气化热不随温度变化,蒸气可视为理想气体)。,g,l,xB=0.04,yB=0.4,21,解:根据题意80,py时,xB=0.04;yB=0.4。,xB=0.04很小,可视为稀溶液,则溶剂遵守拉乌尔定律,溶质遵守亨利定律。,(1)pA=py(1yB)=pA*(1xB)pA*=py(0.6/0.96)=63.3kPa,(2)pB=pyyB=Kh,xxBKh,x=pyyB/xB=10py,22,根据题意:Tb,A*=100,py和题(1)的结果:80,pA*=63.3kPa,rHmy=25.75kJmol-1上例说明挥发性溶质的溶液沸点不一定升高,(3)纯A的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克克方程,23,*例6A和B可形成理想溶液,在80时,有A与B构成的理想混合气体,其组成为yB。在此温度下,等温压缩到p1=2/3py时,出现第一滴液滴,其液相组成为xB,1=1/3,继续压缩到p2=3/4py,刚好全部液化,其最后一气泡的组成为yB,2=2/3。,(1)求在80时,pA*、pB*和最初理想混合气体的组成yB;(2)根据以上数据,画出80时A与B的压力-组成示意图,并标出各区域相态与自由度数;,24,解:根据题意:A和B可形成理想溶液,在80时,有A与B构成的理想混合气体,其组成为yB。,出现第一个液滴组成为xB,1=1/3,p2=3/4py,最后一气泡的组成为yB,2=2/3。,p1=2/3py时,液相xB,1=1/3,气相yBp2=3/4py时,液相xB,2=yB,气相yB,2=2/3,压缩,压缩,25,根据理想溶液性质(R.L定律),(1)/(2),将yB=0.5代入(1)式,yB=0.5,p1=2/3py时,液相xB,1=1/3,气相yBp2=3/4py时,液相xB,2=yB,气相yB,2=2/3,p1yB=pB,1=pB*xB,1(1)p2yB,2=pB,2=pB*xB,2=pB*yB(2),26,xB,1/3,2/3,A,B,p1=2/3py时,xB,1=1/3yB=0.5,已计算出pB*=py,pA*=0.5py,p,p1,pA*,pB*,p2,对于理想溶液其液相线:pA*-pB*连线,p2=3/4py时,xB,2=0.5yB,2=2/3,0.5,27,*例7二组分A(l),B(l)完全不互溶相图如下:,1.求60时,纯A和纯B液体的饱和蒸气压2.A,B两液体在80时沸腾,求pA,pB3.纯A的气化热。,解:从图上可得:纯A的沸点为100,纯B的沸点为90,溶液的沸点为60,60,xB=yB=0.6处pA*+pB*=pypA*=pyyA=0.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