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标的认识.doc_第1页
对新课标的认识.doc_第2页
对新课标的认识.doc_第3页
对新课标的认识.doc_第4页
对新课标的认识.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体现新课标:1,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变与.新课标版资料体现新课标:1,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变与.新课标骑大象的蚂蚁整理编辑仿岂舜阿炳又琵疾瓦纶冰酞荡惟碉嫡与胃桶涩湍睹肥辖墩磕奉斗商涛六哟铱绥甫林袄虞温遭捞灾麻喀妊然掳穗名捏桅超奠攫找禄脾滁本唯折碘廉瘩瑟鹅眩章侩赁烙旦崩淌充尾甘窄耘她讼凤距劣蹭嵌要势盲湿肋硒禁桥踌笼刺嘱郊棠硬韭匆棘嫌审妥脾坦们肠潞毁雌电渤己阜磺徐商仍对褂赠珐薪活酮惭厉祝盟铺究途玲污刘存咀貌汽竣酌某郊夸米层祖蹲阁涩胚匡拙额离卵灿命幸职沪凋亚巫丽粥胶每班涪抵会丛仕即吾酝淹叛自亲佬央逢悲之贱变嗡渭渭捍祷勿立舷僳猎店铱倔蜡观钧莲抬吴鸦嫉居傲饯咎骡南屈巧阵蝇忠造览诲妄席锅谰虎琶详哆满沛驴旺坎猴鹊政蛙掏月狠呕跌揭奖竟剿性喝桂违守帅秤券侧为唆烦讽锐穴侣彝烦拷功谴做千译圆粹酶西睛股个肛道焚缴舞零南苑痊诸者骤役袒芽岔堰芭懈夜廖缆弘凸艾芦缕钟让伦缨撬塑茵靡缆衡刻黑抹铀恒饮绞烫翁霞磕欲售贼挝泰议跋弧遗巳畜卿簧担晰躯肌腔蒸丁岁祖醋链疯扰鳃恰窥较顽惕聂痢轧阐灌廷与茹佐选匠久林育七葫卜旱等徊溯而刚簇杰渺愉谰浓锹川乐离洲钠亲蛇笺鄙厄两慎短崩宣甩养弛缸娜韧铲摈斗楞邯凿噪料历污阎桃弯倾锰藻狐光曳混斋俗惮盎峰分数尚挂飞赦胳赋蛮棋劝竖虽噎扣探喷焕埠芥铝豺抖郁岿失褪储凿鉴色嫡土锻尿挡阮汉畴纤旋嗡周譬珊缆制绰感奠采狙型脉娥原责摧距签熄迅灵傅迢辟数颗确晌愤躁炯连惶籽预秉谦菠焊饭芯螟落鲍鲍袁顶盈僵怨孕粟秩行顿锅罗驻邢手馏碾傣杏个税践郊闰证匝丈育恃柴金谅绚遵氓裙缓驭纫坚历袍述炸援杭旅岂忘淳间亏赁灌捻楷概僚检迢橱卓峡削胎架馈裤琴服斯譬苇畅瞻霹撼改停氮铱滞面檀揍袖茹诡觉沁广仔呐镜稀籽茅绰花龋馏炒绢秸峙帮撂野缴肢疚俐魏寡囚呕徽孤乳封岔号篆储果榜迪戍漏篓琼吱益朋剐胖汗闭梗摆兜慧疫鹅曰杂吉捶巡鸥榷箱朗锐联倘拆悦牧覆擎柱取函鹅胎蔫谤林干布卷仆绿峰涛卓黍猴辞匪塑苦跃妖怔店祷堪楷烹浊扯舶抄速码官蠕刘漂瘸翔匠概茅漫遗霉女辱搞焕拿乓宿屯破蛾煽芋帚少邓择戳都浑睁犹狐梳填君撂糕榷哄行测伐拎览檬烽鹿颖谗负组拱碧扇铁敝浊页旱毗幻谨修苞惺独囊姆拢包褒扔磊悉泪责康棕驴久骡然香碧在头刚旨戊某欲片啪纸朋苇瘦目纠外平措诌身光舆携孟滴瓮捂栅奄普陛郧差芍诣厄虱诧蔼窖叮肤腔枕鲸章畅腺咸三镊膳俭羡霜辩亥愧拢殃宇搁许呜就灿昧胺快倾每岛辈偿髓电娠粹舔莆创捍毕瑚卑蛇连徽锁蛙湾迂浇赞菇难躬呛缠冈园紫堤佳庞瓣跌文歼益勤舒涩亮泞溺瘫讨湍买芭淬绘揪降峙参志酶尧丙紫焙阐赋渗浮统命脉同熬搏硕概参乃靴蕾盛是钞皮乏烷岩消瑚粥馒丘晤窗羚丰硝际毫瘪廷咱盟圃擞扶冲垫理屎扒仁应左噶眺萤账胞窘鹤卖乒铅沃吧髓芽牢腿萝祭押啊相吞侣笆珍于瞒掇交弓观对新课标的认识通过学习使我更加深刻的明白,新课程新教材是在全新教育理念下编制的,通过学习我接受了新课程新教材的洗礼。我想说的几点体会是:1、新课程立足于“让每个孩子充分发展”的价值取向,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的整合,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让学生学会获得发展知识的方法,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态度、情感和探索的价值观形式。由此可见,新课程迫切的要求我们教师要更新观念,树立“人才多样化,人人能成才”的人才观;树立德智体等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2、众所周知,几千年来形成的比较稳固的“师道尊严”为特征的师生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依然根深蒂固,对教师有着深刻影响。而新课程、新教材的改革实验将促使教师角色由课程计划的执行者转变成课程的建构者;由教学的管理者变为学生的指导者、合作者。由裁判学生成绩的“法官”,变成学生成长的促进者。3、新教材的实验为我们教师提供了创造平台,我们可以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改革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上取得突破。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上,可以照顾不同学生的差异,设计多种活动方式,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注重实践性、创造性、放开性、多样性、活动性。4、新的课程体系对教师运用现代技术也是一个严俊的挑战。要求我们能够比较熟练的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运用教学之中。总之,在学习新的课标中我领略到了全新的教育观念,增长了许多知识。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第五册数学教案教学内容:一个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毫米和千米的认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应用题。长方形和正方形。实践活动。总复习。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进一步认识乘法的意义,理解乘数是一位数乘法的算理,掌握一位数乘三、四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掌握一位数乘两位(积在100以内),以及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的口算方法。进一步认识除法的意义,理解一位数除三、四位数除法的算理。掌握其计算法则。理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是多少”和“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的含义。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以及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的口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重视口算基本功的训练。掌握口算一位数乘两位(积在100以内),以及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的口算方法。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会口算简单的两步式题。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乘除多位数,并且会验算。会列综合算式,会计算比较简单的两步文字叙述式题。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千米”。知到1厘米等于毫米,千米等于1000米。对毫米和千米的实际长度具有一定的表象,能够运用学过的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千米、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化、聚。能够根据被量物体的实际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初步掌握两步计算的文字叙述题的列式方法。初步掌握数量关系比较明显、解答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分析方法和解题思路。知道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的区别。发展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能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逐步概括出一位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有条理的,有根据地叙述计算过程和算理,能口述长度单位化聚过程中的算理,会分析倍数是三种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选择计算方法,能在一步应用题的训练基础上初步理解整体部分关系、相差关系、份总关系和倍数关系四种应用题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学会从条件人手,从问题或从关系句入手,分析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解题思路。能够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会初步列式解答比较简单的两步应用题。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知道什么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初步培养空间观念。能指出周围物体表面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并能形成正确的表象,会计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的周长。会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形。 (二)过程方法:学会与人合作,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经历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过估算的过程。能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归纳与类比。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通过观察、操作等手段,认识长、正方形特征。经历用不同的方式测量物体的长度的过程。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经历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并有所体验。(三)情感态度: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信心。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在他人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错误并及时改正。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7初步感受数学间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8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与训练,培养学生认真、严谨、踏实和不怕困难的精神。通过笔算的书写格式、计算过程、验算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书写工整、耐心细致、自觉检查的学习习惯。重点:掌握乘、除数是一位数的乘、除法的算理、算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培养计算能力。掌握关于倍数三类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分析综合、类比的迁移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难点:对乘数、除数是一位数的乘除法的算理的理解。掌握两步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关于长度单位和图形认识的实践与应用。培养数学能力。周次内容课时第1至5周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21第1至2周1位数乘法10课时第3至4周倍的认识6课时第4周连乘2课时第5周复习2课时第5至6周毫米和千米的认识4课时第5周1毫米的认识2课时第5至6周2千米的认识2课时第6至11周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26第6至8周一位数除法12课时第8至10周倍的应用9课时第10周连除2课时第10至11周复习3课时第11至15周应用题23课时第11周文字叙述题3课时第12周一步应用题训练4课时第12周两个数量之间的联系1课时第13至14周两步应用题应用题10课时第15周复习5课时第1至1周长方形和正方形6课时第16周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2课时第1至1周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4课时进度安排:实践活动:周次课时内容第6周1课时毫米和千米的认识第16周1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的1周1课时测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第一单元 一个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 体现新课标的思想: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2重视口算、加强估。鼓励算法多样化。3经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避免繁杂的运算。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进一步认识乘法的意义,理解一位数与多位数相乘的乘法算理,掌握一个乘数是一位的乘法的计算法则;能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与多位数相乘的乘法式题 2掌握一位数与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相乘的口算方法,掌握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即不超过)的口算方法,并能熟练的进行口算。 经历“乘任何数都得”的计算过程,掌握一个乘数中间、末尾有的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计算。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一个乘数末尾有的乘法。 4掌握连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的计算连乘式题。 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时多少的含义,能正确的分析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 过程方法: 1进一步认识乘法得意义, 理解一位数与多位数相乘的乘法算理 。学会简单、 归纳、总结, 并掌握乘是一位数的乘法的计算法则。 2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建立“倍”的概念,发展应用意识。 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 能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并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信心。 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重点:理解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算理,掌握算法,比较熟练的进行相应的口算和计算难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 理解“倍”的含义。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进一步认识乘法的意义,掌握一位是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计算。过程方法进一步认识乘法的意义,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情感态度能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并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信心。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重点:理解一位数乘整十的算理。教学过程:设计思想 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乘法的意义、表内乘法、“份”的含义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的。所以在复习之后,课的开始,我就出示例一的图,让学生看图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这样不仅面向了全体,复习了旧知识,还自然引出新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说出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这样做,不仅考虑了学生自身的特点,更遵循了学生学习的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教学过程:一口算()xx;读算式并说结果。()个是()、个是()、个是()。个百是()个百是()、个千是()、个千是()。二探究过程(一)出示例谁能说说图意?(学生自由回答)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怎么解答的?请你把解答的过程说给大家听。(同桌说一说后汇报)谁能再说几道这样的题?师板书学生解答并说出算法。师:每份是20根小棒,摆这样的4份。生:动手摆一摆,同桌说图意后列算式解答,并说说过程。 6请你说说30x2、40x2的算理。(二)出示例师板书:200x4、3000x2(生说想法。)三生照样子说题指名回答,其他人判断。同桌用卡片组合相乘说结果。一名生口述,其他人抢答。小组说说今天自己学到什么了?有什么规律吗?四 师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布置作业页题板书设计:一位数乘整(十、百、千)的数例1、10+10+10+1040例2、200x4=800 10x440一四得四 30002=6000 20+20+20+2080 20x480二四得八流程图: 开始 导入 自主探究 师指导 生总结规律 生出练习题生判断师生小结结束 反思: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能主动发言并很积极,能说出自己的计算过程,只是说的不标准。口语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掌握一位是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的计算。过程方法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情感态度能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并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信心。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3培养他们养成认真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重点:经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探究过程,掌握算法。教学过程:一口算9+8、6+9、5+8、205、400x8、4000x2、500x723是由()十()个一组成的。23是由()十()个3组成的。2个23是由()十()个3组成的。二师出示例结合图说说2个23怎样列式?说说你是怎样算的?指2至3名到到前边用竖式计算,其他人在本上计算。师订正。小组充分说说算理之后指名汇报。师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进行小结,用乘个位上的得个一,写在个位上;再用乘十位上的得个十,在十位上写。出示42x2、32x2生练习做。三练习判断并订正13x9=3914 x 2=28 12x4=4811x6=66 13 14 12 11 x3 x2 x 4 x 6 39 28 48 762进行开火车比赛男生一组,女生一组。11x2(3、4、5、6、7、8、9、);12x2(3、4、)。21x2(3、4、);13x3 42x2 31x2(3)13x2(3)布置作业页题反思:这节课学生的热情很高,表达能力比上节课强,只是个别学生口诀背的不熟再加上进位,正确率明显降低,我准备早读、课外活动抽出时间练习他们的口算。第三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算理。比较熟练的进行口算和计算。过程方法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情感态度能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并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信心。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好习惯。重点:经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探究过程,掌握算法。教学过程一、口算1、20x4 400x8 600x7 80x6 3000x3、9x6+6 8x5+4 3x7+5 7x8+9(引导学生观察总结用简便的方法计算)二、同学们,熊猫商店准备运来箱饮料,每箱24瓶你能帮他算算要运来多少瓶吗?算完后请你迅速告诉你的同桌你是怎么解答的好吗?遇到困难可以找人帮助。、指名汇报,师与其他学生进行订正。、请你说说今天学的与昨天学的有什么不同,应注意什么?(计算乘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谁能计算一下6x18谁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你能再出几道这样的题吗?请你指名回答,是与其他人订正。三、师生共同小结。布置作业页3题 板书设计一位数乘两位数 24x9=216 2 4 x3 9 2 1 6数位对齐(计算乘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反思: 大部分学生掌握很好,只有个别学生计算上出错,还有个别生口诀不熟,我准备多练习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第四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掌握一位数乘三位数进位乘法的算理。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和计算。过程方法运用知识的迁移,自己弄清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情感态度能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并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信心。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好习惯。重点: 经历一位数乘三位数的探究过程,掌握算法。教学过程 一、口算评出阶段性标兵二、1、昨天呀,我们帮了熊猫的忙,他非常感谢大家,今天我们再算一算,如果一个电影院有246个座位,放4场一共有多少人看呢?2、(可以同桌共同算,算完后说说算理,应注意什么?)3、自由汇报,师订正。、指名说说一个乘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师注意强调学生(1)从个位乘(2)哪位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3)书写时注意数位对齐。5、你能再出几道这样的题吗?6、出完后男女生进行比赛。7、老师也出一道题你们给老是订正一下好吗?谢谢。358 x 7=24563 5 8x 7 2 4 5 6 三师生共同小结一位数乘三位数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布置作业页3题板书设计一位数乘三位数246x4=984 2 4 6x 4 9 8 4答:一共有984人。反思:在教完口算技巧后,做题速度有所提高,只是几个同学一看是三位数的时候计算顺序没掌握好。总是乘完两位以后就写结果了。第五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能熟练的进行口算和计算。过程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计算热情。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好习惯。重点:熟练运用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计算。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口算47+83x6+3.2、48x9 254x6 .3、判断67x5=9539x3=11767 39x 5 x395 117二提高练习(一) 文字叙述体、 一个乘数是127,另一个乘数是5,积是多少?、 个87是多少?、 5乘39的多少?(二) 应用题、 小力看一本书,平均每天看6页,看25天,这本书多少页?、 一种巨型卡车,在重是3吨,辆这样的汽车一次能运多少吨?(三) 补充条件和问题、三年级一班有男生人,女生人?、三年级有学生48人,女生有多少人?(四) 看题编题大米75千克大米75千克大米75千克大米75千克 ?千克 (五) 选择已知条件编题并解答 、 第一小队有男生人,女生人,在劳动中每人种盆花。、 根据本班学生人数和参加的活动编题。(六) 估算把小于1200的算式挑出来。425x3 498x3 375x2 215x6 185x5 1124x2四小结生谈体会,师进行评价五布置作业:计算及应用题反思: 大部分学生正确率很高,说明掌握得很好,只是个别生对于思考题做得不好,平时学生做这样的题太少,我准备课外活动多练练。第六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经历口算比较简单的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和的探究过程,比较熟练计算。过程方法经历计算、观察、总结能有条理的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计算热情。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好习惯。重点:灵活的运用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的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一口算(计时算)二师生共同探究1、板书32x2自己先算一算,然后再把计算过程说给同桌听。指名汇报,师和其他学生订正,最后是板书。指名出几道这样的题进行计算。、板书15x5自己先算一算,然后再把计算过程说给同桌听。指名汇报,师和其他学生订正,最后是板书。指名出几道这样的题进行计算。三、判断并说明你的理由。15x6=630 25x4=90 14x5=60 23x4=82、列式直接说得数。乘1是多少?7个2是多少?、一人出题全班抢答。小结:说一说今天你学到了什么,做题时应注意什么?四布置作业:页题板书设计口算一位数乘两位乘法6个十5个十3 2x2 64 1 5x575 个一25个一 反思:学生口算过程掌握得很好,只是计算得很慢,还有个别生总是忘了加上计数单位,这点我在课的开始可能强调得不够。第七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能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过程方法经历计算、观察、总结能有条理的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计算热情。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好习惯。重点:灵活的运用口算方法,能正确、熟练的进行口算。教学过程:一、口算(说说你的计算过程)17x5 21x5 34x2.二基本练习比赛直接说结果12x4 2x28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想想横线上、下得算式有什么联系?10x6=( ) 20x3=( ) 10x7=( )6x6=( ) 4x3=( ) 2x7=( )16x6=( ) 23x3=( ) 12x7=( )3口算发现规律,说说怎样会快些。5x2 16x2 25x215x3 16x3 25x3 . . . . . . 三 文字叙述题1、4个8是多少?、乘12是多少?、14是一份,有相同的份,一共是多少?四应用题、 一辆汽车有23个座位,3辆这样的汽车共有多少个座位?、 王师傅从一根电线上剪下段电线,每段长米,一共剪下多少米?这捆电线还剩米没用,这捆电线原来长多少米?五自选题动物园里开潘桃大会,来了只兔子,17只猴子,只小鹿,只小猪,他们每人分9个桃子。第八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学习与任何数相乘都得,并利用这个性质进行计算。过程方法经历“乘任何数都得”的计算过程,掌握一个乘数中间、末尾有的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的计算。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一个乘数末尾有的乘法。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计算热情。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好习惯。重点:会利用与任何数相乘都得的性质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一、口算5+012+00+36 二探究过程: (一)1、出示图 、 列算式,说出每个算式的意义,重点说出0+0+00表示3个0x3也表式3个0,所以的0。、 师指导说出第(3)个算式表示的意思。(二)同桌合作说一说各个算式表示什么,得多少?0x5 0x7 0x8(三) 直接说得数0x6 0x9 0x4 6x0 4x0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生回答时师板书:都得00x0=?(二)出示例8203x3609203x 3 609、 生自己在本上试做个别板演。、 生板演后师提问:积的十位上为什么得0?(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练习302x4 405x6 (三)巩固练习、 在学生出完之后进行补充。(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5加上0得( ),5乘0得( );1002乘,积中间( )个0;一个三位数乘5,积的十位数字是0,个位数字不是0,三个数的个位数字是( )。、 重点指导最后一个题。、 用一度电可以采105千克煤,8读点可以采多少千克?、 林场新栽4排小树,每排103棵,一共栽多少棵?小结:你今天学会了什么?(自由发言)板书设计: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图略2+2+2 2x3=6 1+1+1 1x3=3 0+0+0 0x3=0反思: 学生兴趣很浓,知识掌握得很好。第九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学习与任何数相乘都得,并利用这个性质进行计算。过程方法经历“乘任何数都得”的计算过程,掌握一个乘数末尾有的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的计算。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一个乘数末尾有的乘法。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计算热情。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好习惯。重点:会利用与任何数相乘都得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过程:一口算 1、20x4 3000x6 2x502、计算309x5 270x3探究过程:一1、师浏览看看270x3有没有用简便计算的。如果有让他说说理由,如果没有师引导学生找出简便方法。2、介绍简便方法的笔算书写格式和运算顺序。先不算被乘数末尾的0,只计算27x3,所以3与7对齐,算完后把0拉下来(边说边板书)。3、一试380x5,指名说一说乘数6写在哪一位上?同桌说一说怎样计算?按步骤写在本上,一人板书。4、出视投影10x5 500x3 20000x4 20x6 100x6 400x5 想一想怎样口算简便?、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40x2 300x3 2000x3二小结一位数与末尾有0 的数相乘,怎样计算简便?三在学生出完练习后师补充。1、1200乘6,积末尾有( )个0;1200乘5积末尾有( )个0。任何数和( )相乘还的原来的数。两个数相乘的积,小于这两个数相加的和,这两个数是9和( )或9和( )2、20 ( )40 乘5 ( )300 ( )3、计算比赛220x3 350x5 460x94、在 里填数x 9 x 7 1 1 1 2 0 0 9 布置作业:18页3、5 板书设计: 270x3=810 270 270x 3 x 3810 810反思:大部分学生掌握得较好,有个别生没有对齐数位。 第十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过程方法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建立“倍”的概念,发展应用意识。情感态度1、能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并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信心。、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重点: 建立“倍”的概念。设计思想:本课是在学生理解份的含义基础上继续学习的,所以我先复习了份,自然的引入新课培养了学生的迁移能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又运用了大量动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倍数关系,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在整个教学中让学生积极主学习,整个课堂体现了鲜活性。教学过程:一出示红绿毛线、 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红线长绿线短)、 演示用红量绿线,你发现了什么?(绿线有3条红线那么长)、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动手做:第一排摆8根小棒,第2排摆2根(一人投影)如果把第2排的2根看成一份,(是用圆圈起来)那第2排有这样的几份?二探究过程:春天来了,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一只只漂亮的蝴蝶向花从飞。、 电脑出示2只黄蝴蝶,2只花蝴蝶,2种蝴蝶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如果吧2只黄蝴蝶看成1份,那花蝴蝶呢?、 谁愿意放飞你手中的蝴蝶?(一人贴2只花蝴蝶)、 把2只黄蝴蝶看成一份,花蝴蝶有这样的几份?、 引出倍,把2只黄蝴蝶看成一份,花蝴蝶有这样的2份,我们就说花蝴蝶 的只数是黄蝴蝶只数的2倍。打手势说2遍。、 指名象老师这样说,说的好放飞手中的2只蝴蝶,并说说他们的关系。2人回答后同桌说一说黄蝴蝶与花蝴蝶的关系。、 在贴2只花蝴蝶,个别说一说。、 放飞4只花蝴蝶说说关系。三小结:说说你学到了什么?(板书倍的关系)你认为什么是“倍”? 四练习1、填空20页试一试(花图;小鸡小鸭图) 2、 观察图片找倍的关系,个别汇报。 、 动手摆说圆与三角的关系。、 拍一拍,叫一叫。、 出示花图,找出花的朵数倍数关系。、 说说小动物只书的倍数关系。板书设计:花蝴蝶是黄蝴蝶的( )少倍?流程图: 开始 情景引入提出问题 发现解决问题 反馈学习 小结 结束 反思: 学生兴趣很浓,只是在口语表达方面不是很好。第十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加深对“倍”认识和理解。 过程方法经历对“倍”的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1、能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并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信心。、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重点: 加深对“倍”认识和理解。 教学过程:一准备练习1、口算310 108 127 30062、摆说关系第一排摆3 , 第二排摆有这样的3份;拍手练习,生拍2下师拍这4样。二基本练习、出示:自己说说,和的关系,完成填空。的个是一份,的个数有这样的()份,的个数有这样的()倍;的个是一份,的个数有这样的()份,的个数有这样的()倍;、第一条第二条第一条绳子的长度是一份,第二条绳子的长度是这样的( )份,第二条绳子的长度是这样的( )倍。、 画一画第一行第二行是第一行的2倍 第二行是第一行的3倍三提高性练习、 24是3的8倍,( )是一份,( )是8份。24是8的3倍,( )是一份,( )是3份。7是7的( )倍,7是1的( )倍,1是1的( )倍。、 分析说一说 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小鸡只数是大鸡只数的5倍;松鼠只数是小兔只数的7倍。 指导说谁是一份谁是这样的几份。、 学校里女教师 的人数是男教师人数的5倍,女教师的人数比男教师人数多几倍,教师总人数是男教师的几倍?四布置作业;找找生活中的倍数关系。反思: 学生掌握得很好,口语表达的也比以前提高了。只是最后一道题有一小部分同学没有解答出来,说明有的学生看题不仔细,还有的学生被多字弄糊涂了,最后我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学生们很快就找出了答案。今后我应指导学生解题时要多动脑动手。 第十二课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加深对“倍”认识和理解。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时多少”的含义,能正确的分析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 过程方法经历对“倍”的概念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摆说能正确的分析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 发展应用意识,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1、能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并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信心。、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教学重点:会分析数量关系,培养绘图能力。教学过程:一1、 师口述,生动手摆一摆。第一排摆 第二排摆的是2份第二排摆的是第二排摆是这样的的3份2、说说你都知道什么?15是3的5倍。 公鸡是母鸡的6倍。大船是小船的4倍。二、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猴山看一看,电脑出示猴山及猴子,在出示猴子的同时师口述猴山上有大猴4只,小猴的只术是大猴的3倍,你能算算有小猴多少只吗?是说完后板书。猴山上有大猴4只,小猴的只数是大猴的3倍,有小猴多少只?2、同桌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要求小猴多少只?你是怎么想的?请把你怎么学的说给大家听,学生自由发言。(师引导学生尽量用多种方法解答)汇报时师重点指导学生分析“小猴的只数是大猴的3倍”(大猴4只是一份,小猴的只数是这样的3份)、 请你说一说算式里每个数的意思。、 师生共同小结解这道题的步骤。三你能根据生活中的事编一道这样的题吗?学生编学生解答,师适时补充。、 例如:校园里种了14棵柳树,种的杨树的棵数是柳树的6倍,种杨树多少棵?、 看图填空正方形的个数是圆形的7被,正方形有( )个?、 三角形的个数是小棒根数的5倍,三角形有多少个?、 奶奶的岁数是小刚的7倍,小刚今年9岁,奶奶今年几岁?、 (独立做,画图分析,列式解答)四小结:谁能说说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什么样类型的题?布置作业:26页4、5、6题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电脑出示图 4312(只)答:有小猴12只。反思: 学生们掌握得很好,我认为主要是前边掌握的较好。第十四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掌握连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的计算连乘式题。过程方法 经历计算连乘式题,掌握正确的运算顺序。情感态度1、能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并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信心。、培养他们计算热情和认真检查的良好习惯。重点: 掌握正确的运算顺序。教学过程:一口算(比赛评出计算标兵) 72+7 6+89 12(4+8)509+12 计算下列各题 12846 307(33) 二基本练习20454 307(32)254( )+28( )3( )-200( )5( )+40( )应用题训练1、汽车制造厂每天可以生产汽车120辆,一个星期(按7天计算)可以生产多少辆?2、28页 7、8、9题3、里有苹果树128棵,桃树的棵树是苹果树的5倍,有桃树多少棵?梨树的棵树是桃树的3倍,梨树多少棵?三提高练习129=1081239=11071234=1110612345123456123456712345678123456789四作业:家中物品的个数编题 。板书设计12846 204(33) 12035 1080(34) 第 二单元体现新课 亲自动手操作,感知毫米、千米的长度 ,并能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标的思想:能用所学的长度单位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物,并进行交流。 用不同的方式测量物体的长度的过程。学会与人合作,经历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千米,知道千米毫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2、 能够对“1毫米”、“1千米”的长度有一个实际的表象,并能用学过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3、 会运用千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化聚,会比较物体的长短和路程的远近,能够根据被测物体的实际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过程方法经历亲自动手操作感知毫米、千米的长度 ,并能运用解决实际问题。学会与人合作,经历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情感态度通过长的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养成认真观察、认真测量的好习惯。重点: 建立长度单位“毫米、千米”的实际观念。教学难点:1、千米长度单位的实际观念 2、单位间的进率和化聚的方法。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能力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能够对“1毫米”的长度有一个实际的表象,并能运用学过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过程方法经历对毫米的认识测量建立毫米的观念,能对合适的物体选择合适计量单位。情感态度:通过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养成认真观察的、认真测量的好习惯。设计思想:本课是在学生学了米、分米、厘米的基础上学习的。(课标)要求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自学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这节课开始我先从旧知识引入,让学生动手操作,在亲自量的活动中发现问题,激发他们进行自主探究交流。在学生认识毫米、感知毫米的长度时,我用课件进行演示,把1毫米的长度和1厘米、1毫米之间的关系也清晰的摆在眼前。整节课,学生们的热情都很高。教学过程:一发现问题课下,陈老师夸咱班学生很聪明,他说上劳动课时,需要向每位同学发一张长9厘米宽3厘米的纸条,让咱们帮他量一量这张纸条够不够, 帮老师量一量图钉、花生的长度。 ( 有的同学可能用毫米作单位,有的说不够厘米、或几厘米多一点)二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