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文献综述.pdf_第1页
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文献综述.pdf_第2页
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文献综述.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业 经济 industrial economy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使国际分工步入拆分价值链的产品内分工阶 段,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强的国家处于高利润环节,竞争力弱的 国家则处于原材料加工、生产组装等低利润环节。中国作为全 球最大的出口国,制造业规模逐年递增。虽然近年受全球经济 拖累,我国制造业出现滑坡,但不可否认制造业仍是中国经济 发展的龙头产业, 解决了我国就业和产业转移承接等重大问题。 在新型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下如何提升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成 为值得关注的问题,开展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研究成为一种 必然,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汇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 实际价值。 二、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研究文献 (一)理论研究 1. 文献梳理 (1)关于出口竞争力的研究 出口竞争力是指在现有的宏观环境和产业发展水平上,在 国外市场上以较低的产业 (服务) 成本和与众不同的产品 (服务) 特性来取得最佳市场份额和利润的能力。出口竞争力所要研究 的主要问题就是一国商品或劳务如何发挥优势在国外市场立足 并占领国外市场。21 世纪,国际生产模式正向垂直专业化和产 品内分工发展,产业竞争力的研究也逐渐深化。现有研究基本 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及模型基础上拓展调整,波特的竞 争优势理论研究明确了一个国家某产业要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 优势,必须考虑 4 个基本因素 :生产要素、需求条件、支持性 产业以及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 ;两个辅助因素是机遇和 政府。 金碚(2003)认为行业竞争力是在具备竞争性市场条件下, 行业内各个企业培育自身资源和市场能力,实现本国相关行业价 值的最大化、持续化。不同学者在产品价格、质量、品牌等方面 对竞争力进行了细化、科学分析孙泗泉,叶琪(2015)对我国装 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了 swot 分析,对产品出口优势劣势进行了 对比,分析了我国制造业控制成本、树立品牌的重要性。蒋家东 (2005)认为产品差异化是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关键 : 一是自有 产品体系的差异化,企业须避免内部产品自相竞争,建立不同等 级和价格标准的产品体系,使产品更具市场拓展性 ; 二是要形成 必要的产品市场化差异,减少市场同质产品的竞争,使产品更具 市场认可度。 王达,刘晓鑫(2015)指出掌握市场核心控制力的价值,一 国某行业如果占据了市场核心位置,那么该行业必将引领全球市 场发展,具有一个领域市场规则的部分决定权。掌握核心能力不 代表垄断,而是代表其市场的拓展创新能力突出。 而国外学者则更多是通过计量模型对出口竞争力作以实证分 析。比如,marion 和 kim 建立了美国食品制造业竞争力模型,主 要考察了资本密集度、相关产业、产业集中度、规模经济、技术 进步等因素对美国食品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lourdes 通过计量模 型验证了不同因素对西班牙制造业竞争力的作用。 (2)关于指标分析方法的研究 邹薇 (2002)、 金碚 (2003)、 赵丁文 (2003) 、 张小蒂和孙景蔚 (2006) 等均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 rca 指标分析中国的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状况及趋势,王静(2004)以显示性比较优势 (rca)、显示性竞争 优势 (ca)、显性比较优势变动 (cr) 等指数作为变量,采用制造业 30 大类的数据实证分析测算了新型国际分工条件下中国制造业竞 争力的状况。 。金碚、李钢、陈志(2006)的分析将出口增长率指 数、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作为比较优势权重, 将国际市场占有率、 贸易竞争指数等作为竞争优势指数,共同构建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评价体系,并计算了中国加入 wto 以来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 指数。可见,美国经济学家 balassa 于 1965 年提出的 rca 理论在 分析竞争力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rca 表示第 j 国第 i 类商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一般地,如果一国 rca 指 数大于 2.5,则表明该国该产业具有极强国际竞争力,小于 0.8 则 表明该国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弱。此外也有学者用显示性竞争 优势指数、贸易竞争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市场渗透率等指标 度量。 图 1 : 钻石模型框架 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文献综述 刘媛媛 中央财经大学国贸学院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已经跃居全球第二位,贸易总量位居全球第一。在各行各业当中制造 业属于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经济发展动力的源泉。一个国家的制造业水平代表着国家的工业水平,同时也能验证国家的发展程度。总的 来看,制造业发展水平是衡量综合国力的关键性因素。开展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研究有助于提升我国制造业整体竞争实力,提升产业 发展活力,激发企业潜能,进而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科学发展。 【关键词】制造业 ; 出口竞争力 40 中国经贸 中国经贸1月上内文.indd 402015/12/24 16:17:26 产业 经济 industrial economy 2. 建模方法与框架 国内外关于影响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研究起步较早,国外衡 量竞争力的两个著名模型kim-marion 模型和 moreno 模型,制 造业竞争力主要由要素投入 ( 资本和人力资源的投入 )、研发强度 ( 技术进步 )、产业集中度等因素决定。kimmarion 模型还将贸易 壁垒等因素的影响考虑在内,moreno 模型还将汇率因素作为解释 变量。国内的研究成果中主要采用了因子分析法、价值链分析法、 引力模型法等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将对使用引力模型的文献展开 具体的分析。根据万继蓉所构建的引力模型,可以得知,出口价 格是由生产成本、贸易成本、生产效率和实际汇率这几个主要因 素所决定的。 (1)制造成本与出口竞争力 罗文(2015)在研究当中使用了劳动成本、消费者物价指数 及出口商品价值指标,去充分析生产成本,研究建立在一个衡定 的汇率期间,使制造业出口产品研究能够依托于生产企业平均利 润率指标展开,进而衡量企业出口竞争力。 (2)贸易成本与出口竞争力 万继蓉(2015)将企业投入成本、企业环境地理特性和出口 程序复杂度作为贸易成本的代理变量,研究贸易成本下降是否并 如何增进出口,结果表明企业将通过扩展边际增加出口,提升其 市场竞争力。 (3)生产效率与出口竞争力 王达,刘晓鑫(2015)应用平行数据模型,对我国部分省市 出口情况进行分析,其研究结论为生产效率对我国产品出口竞争 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4)实际汇率与出口竞争力 巫云仙(2015)构建引力模型,使用自 1985 年起 20 年间中 国和主要贸易伙伴关系国进口数据,分析表明我国纺织业出口竞 争力主要影响因素是国内人均生产总值、本币汇率、贸易规则变 化等。茅锐,张斌 (2013) 运用引力模型对中国十九个制造业行业 对外出口情况进行回归分析,检验结果证实生产成本和贸易成本 所起到的合力影响着出口竞争力。同时也验证了生产效率、生产 成本、贸易成本和实际汇率四大因素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作用。 (二)实证研究 1. 文献梳理 表 1 : 企业出口竞争力实证文献梳理 文献是否符合理论数据样本实证结果 laura alfaro(2003)是 1990 至 2000 年制造业 企业投融资数据 证实持续的技术投资和外 部融资有利于提升企业行 业竞争力 niels hermes,robert lensink(2003) 是 1993 至 1995 年,1998 至 2001 年数据 证实企业产品研发及规模 扩大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helena svaleryd,jonas vlachos(2003) 是 1999 至 2002 年部分发 展中国家制造业数据 证实出口竞争力与宏观经 济、汇率有关联 jung hur (2006)是 2000 至 2005 年 92 家 制造业企业出口数据 证实品牌价值与产品创新 与产品出口竞争力有直接 关系 premachandraathukora- la,jayantmenon(2007) 是 2002 至 2006 年马来西 亚部分制造业企业数据 证实生产成本、汇率对制 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蒙英华,黄宁(2010) 是 中美、中英之间制造业 效率数据比较 证实产品市场控制力对制 造业企业出口竞争力有直 接影响 陈静(2015)是 2008 年以来中国制造 28 个行业出口相关数 据 证实制造业出口受生产成 本限制越发明显 2. 实证研究 (1)数据来源及选取 从现有研究文献看,对制造业部门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 一是按照国际贸易标准 (sitc) 进行分类, 二是根据 中国统计年鉴 我国制造业分类方法,从 30 个制造业行业中进行选取 ; 三是按照 wto 的分类方法进行选取。 (2)定量研究方法 陈立敏(2010)对我国近年制造业出口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 果表明低端制造业面临较大出口压力。鲁晓东(2014)则在金融危 机后,全球制造业萎靡背景下,着重对我国制造业出口情况进行分 析,其指出 2009 年至 2013 年,中国制造业企业面临逐年递增的生 产成本,同时人民币升值也使得企业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 三、理论与现实思考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1. 理论与现实思考 目前,国内外在制造业出口竞争力方面的研究已较为完善, 参与市场竞争立足于成本控制、品牌价值、市场环境等基础因素。 总体来看现有研究时间跨度和细化程度都较为理想,理论体系较 为完整,但随着国际形势变化,竞争力理论同样需要持续创新, 进一步融合金融、制度等理论,有助于提升研究的实效性,拓展 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2. 未来研究方向 对文献梳理分析可见,未来在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研究 上,在科学化研究和定量分析方面的研究将具有更为广阔的空间。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导致全球面临市场萎缩、出口遇阻的 问题,中国制造业中低端制造业占比较高,这类制造业企业缺乏 市场核心竞争力,对于市场掌控能力不足,而未来研究需要进一 步行业细化,比如纺织业、装备制造业等这些主要行业,使理论 分析的价值得到具体实践,提高出口竞争力研究的针对性。同时 后期研究要进一步注重于理论创新与实证研究相结合,采用动态 信息数据,不断提升研究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 1 姜威 . 论我国制造业竞争优势的构建 : 基于生产率范式的视角 j. 东北师大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5). 2孙泗泉, 叶琪.我国先进制造业的创新演绎与突破j.当代经济, 2015(13). 3 鲁晓东 . 技术升级与中国出口竞争力变迁 : 从微观向宏观的弥 合 j. 世界经济,2014(08). 4 罗文 . 从战略上推动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 j. 求是,2014(10). 5 吴先华, 盛巧燕, 陈易天 .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2014 中国工业经济 青年作者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 j. 中国工业经济, 2014(11). 6 王达,刘晓鑫 . 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j. 东北亚论坛,2013(06). 7 巫云仙 .“德国制造”模式 : 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