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第二版)参考答案上部.pdf_第1页
理论力学(第二版)参考答案上部.pdf_第2页
理论力学(第二版)参考答案上部.pdf_第3页
理论力学(第二版)参考答案上部.pdf_第4页
理论力学(第二版)参考答案上部.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理论力学(第二版)参考答案理论力学(第二版)参考答案上上部部 (一一三章三章) 第一章第一章 1.2 写出约束在铅直平面内的光滑摆线 上运动的质点的微 分方程,并证明该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作振动时,振动周期与振幅无关. 解:解: 设 s 为质点沿摆线运动时的路程,取 =0 时,s=0 X Y S= 4 a (1) 设 为质点所在摆线位置处切线方向与 x 轴的夹角,取逆时针为正,即切线斜率 = 受力分析得: 则 ,此即为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 该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作振动时,振动周期与振幅无关,为. 1.3 证明:证明:设一质量为 m 的小球做任一角度 0 的单摆运动 运动微分方程为 Frrm)2( sinmgmr 给式两边同时乘以 d dgdrs i n 对上式两边关于积分得 cgrc o s 2 1 2 利用初始条件 0 时0故 0 cosgc 由可解得 0 c o sc o s 2 - l g 上式可化为dtd l g 0 coscos 2 - 两边同时积分可得 d g l d g l t 0 2 0 2 2 2 0 0 2 sin1 2 sin1 0 0 1 2coscos 1 2 进一步化简可得 d g l t 0 0 0 2 2 2 2 sinsin 1 2 1 由于上面算的过程只占整个周期的 1/4 故 0 0 2 0 2 2 sin 2 sin 1 24T d g l t 由 sin 2 sin/ 2 sin 0 两边分别对微分可得 ddcos 2 sin 2 cos 0 2 0 2 sin 2 sin1 2 cos 故 dd 2 0 2 0 sin 2 sin1 cos 2 sin 2 由于0 0 故对应的 2 0 故 d g ld g l T 2 0 2 0 2 0 0 0 2 cos 2 sin sin 2 sin1/cos 2 sin 4 2 sin 2 sin 2 0 故 2 022 sin1 4 K d g l T其中 2 sin 0 22 K 通过进一步计算可得 g l 2T ) 2642 ) 12(531 () 42 31 () 2 1 (1 224222 n K n n KK 1.5 解:解: 如图,在半径是 R 的时候,由万有引力公式, 对表面的一点的万有引力为 , M 为地球的质量; 可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g , x 为取地心到无限远的广义坐标, , 联立, 可得: ,M 为地球的质量; 当半径增加 ,R2=R+ ,此时总质量不变,仍为 M, 此时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可求: x y z p点 B e et y 由得: 则,半径变化后的 g 的变化为 对式进行通分、整理后得: 对式整理,略去二阶量,同时远小于 R,得 则当半径改变 时,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变化为: 。 1.6 解:由题意可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极坐标系 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质点的运动方程为 sin)2( cos)( 2 mgrrm mgFrrm 其中, X VtLrLrVr, 0 1.8 设质点在平面内运动的加速度的切向分量和法向分量都是常数,证明质点的轨道为对数螺线。 解:解:设,质点的加速度的切向分量大小为,法向分量大小为。(其中、为常数)则有 其中 为曲率半径。 由式得 其中是初始位置,是初始速度大小。 把式代入式得 由式 对式积分则得 其中是初始角大小。我们把式转化为时间关于角的函数 将式代入式,于是得质点的轨道方程 当我们取一定的初始条件时,令。方程可以简化为 1111 即质点的轨迹为对数螺线。 1.9 解:解:(1)从A点到原长位置,此时间内为自由落体运动。 根据能量守恒: 2 1 2 1 mVmgl , 所以在原长位置时: 11 2glV 因为加速度为g,所以,到达原长的时间为: g l g V t 12 1 20 (2)从原长位置到最低点D处,以原长位置为坐标原点,向下为正方向,建立坐标轴Z。 mgkl zmkzmg 2 化简得: gz l g z 2 解微分方程得: 2 2 2 2 1 sincoslt l g Ct l g Cz 因为t2=0时,z=0, 11 2glVz 所以, t l g glt l g glzlt l g llt l g lz 2 1 2 22 2 21 2 2 cos2sin,sin2cos 当0 z 时, 2122 2 112 2 )2(,) 2 tan(llllz l l g l t 此时 (3)所以总时间为 ) 2 tan( 2 2 1121 21 l l g l g l ttt A,D间总距离为 )2( 1222121 lllllzzs 1 1- -1111 解:解: (1)质点运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圆周运动,从释放质点到绳子张力为零;第二阶 段为斜抛运动,重新下降到与圆周相交位置时有一绷绳过程,质点机械能转化为绳子内能;第 三阶段为在最低点附近的摆荡运动。总体来看质点能量不守恒。 (2)第一阶段,由能量守恒可得, 2 2 1 )cos1 (mvmgr, 又,由绳子张力为零可知 r v mmg 2 cos, 第二阶段,设上升高度为 h,则 g v h 2 )sin( 2 , 联立、可解得 h=r 27 23 , 3 2 cos;lrrh 54 23 27 23 cos 因此质点上升最高处为 o点上方l 54 23 处。 设斜抛到达最高点时水平位移为 s,则 ) sin (cost )cos( g v vvs ,s=r 27 54 =l 54 54 ;lsr 54 55 sin 因此质点上升到最高点时在过圆心竖直轴线左边l 54 55 处。 1 1- -1212 解解: : 由自然坐标系 即 1.13.1.13. 解:解: (1)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系统所受合力,故系统动量不守恒; 对 O 点,合力矩为零,过矩心,故力矩也为零,所以系统角动量守恒; 而对系统来说,唯一做功的是重力(保守力) ,因此,系统能量守恒。 (2)建立柱面坐标系,由动量定理得: 同时有 得到: (3)对于小球 A,设其在水平平台最远距离 o 为 r 由动能定理得: 由角动量守恒得: 而 得到 r=3a 而由初始时刻,故小球在 a 到 3a 间运动。 1.14 解:解: (1)分析系统的受力可知:重力竖直向下,支持力垂直于斜面向上,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 故系统动量不守恒; 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判断系统的合外力矩不为零,故角动量也不守恒; 而系统在运动过程中,除保守力外,其他力不作功,故机械能守恒,而能量一定守恒。 (2)以地面为参考系,以 O 为原点,建立球坐标系。 由质点系动量定理得: 约束条件: 将约束条件连续求两次导,带入上边方程,消去 Z,得: (3)第三问不会做。 1.15 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则umvmcos 有余弦定理得:cos 2 )cos( 2 22 uv vvu r 可得:v= m m m m vr 2 2 22 cos2cos 1 可得:u= m vm cos = 2222 cos2cos cos mmmm mvr 1.11.16 6 解:解: 动量定理、角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 7 个方程式中仅有 3 个是独立的。 117117 解:解:把 A、B 看作系统,由动量定理知其质心速度 c v满足 0 )m(vmvm BcBA 所以得 BA B c mm vm v 0 由易知 A、 B 各绕质心做半径为 BA B mm lm r 1 , BA A mm lm r 2 的圆周运动, 由初始条件得 l 0 v 以质心 C 点的坐标 C x和 C y及杆和 x 轴的夹角为坐标 jvmjymP BCBA0 )m( kvlmkl mm m kyxmL B BA BA CCBA0 2 m )m( 0 222 2 2 1 m2 1 )( 2 1 vml m mm ymmT B BA BA CBA 1.18 解:解:设m1和m2碰撞后,m1的速度变为v 1,m2的速度变为v2,m2与m3碰撞后,m2的速度变为 v 2,m3的速度变为v3 由于两次碰撞时水平方向都不受外力,所以动量守恒,同时机械能守恒 对m1和m2而言,则有: m1v1=m1v 1+m2v2 2 1 m1v 2 1 = 2 1 m1v 2, 1 + 2 1 m2v 2 2 两式联立消去v 1,则有v2= mm vm 21 11 2 对于m2和m3而言,同样有: m2v2=m2v 2+m3v3 2 1 m2v 2 2= 2 1 m2v 2 2 + 2 1 m3v 2 3 由以上两式联立消去v 2则有v3= mm vm 32 22 2 将代入得:v3= ).( 4 3221 121 mmmm vmm 将上式对m2求导得 )()( 3221 )(4 22 31 2 211 2 3 mmmm mmmvm m v d d 由0 2 3 m v d d 可得m2= mm 31 即当m2= mm 31 时v3最大且 ).( 4 313311 1311 max3 mmmmmm vmmm v 1.21 解: 由题意得 m( 222 sin rr)=Fr +mgcos sincossin 2 grr 0cos2sin 由得 2tan 整理并积分可得 2 sin a 将之代入可得 sincos sin3 2 g a rr 整理并积分可得) sin cos 2 ( 2 2 c a r g (正值舍去) 由题意知, 2 时若要质点不飞出去,则0 22 0acca 由题意知,初态时刻即 r h cos时也有0 )( 21 22 hr h g r a 已知初态时速度为 v0 , 22 0 0 hr v 联立即可得 r h g v 2 0 1.22 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所以质心水平坐标不变,使用质心系,有: 21 xmmx, 且 )sin()sin( 21 Rxx FNy FN FNx FNx FNy FN G 对小球列牛二方程,有: yn maFmg 1 )cos( xn masF 1 )(in 对半球列水平方向的牛二方程,有: xn amsF 2 )(in 对半球列水平位移方程,由积分得: 2 t 0 t 0 2 xdtdta x 对小球列竖直方向上的位移方程,由积分得: )cos(cos t 0 t 0 1 Rdtdta y 对和分别对时间求偏微分,同时联立和,得: )sin()cos( 2 22 mm mR xa x )sin()cos( 2 1 Ra y 由和得: )sin()cos( )( 2 1 x y ma agm 将带入中并且使用 d d dt d d d 代换,整理可得: d mm Rm g mm mR )cos( )tan()( )cos( )sin( 2 对两边同时积分,并且0 0 ,0 0 ,可得: )cos(sin)sin(2)(cos )sin()(2 2 RmmR mmg 1,25 解:解:对于杆 my . =-mg+Fcosa 对于三角形 m x . =Fsina 体系满足约束 x0=l xtana+y=h 运动方程为 x . tana-g+ n m x . cota=0 即 x . =g amm am cot 2 cot y . =-g amm m cot 2 1.1.2626 解解 设弹簧原长为,在距离左端l处取一质元l,其质量为 L mdl 。 建立 X 轴,以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 O。 在某时刻,设物体的位移为,则质点位移为x L dl , 速度为 dt dx L dl ,质元的动能为 dEk=dm v 2 2 , 整个弹簧的动能为 弹k 2 0 3 3 2 0 )()( 2 )( 2 1 LL k dt dx dl L m dl L m dt dx L dl dE 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2 2 kx Ep,滑块的动能为 物k E 2 )( 2dt dxm , 系统的机械能 物k E p E 弹k 常量, 则 2 )( 2dt dxm + 2 2 kx + 2 0 3 3 )()( 2 L dt dx dl L m =常量 对上式两边求导,得:m 3 0 )( L dl L m 2 2 dt xd +kx=0 则 2 2 dt xd +x dl L m m k L 0 3 )( =0 所以此体系的振动频率 f= T 1 L dl L m m k 0 3 )( 2 1 1.271.27 解:解: A,B 点运动方程是 Mx=-F My=-F F= 因此体系相当于质点受有心引力作用 能量守恒 角动量守恒 1.28 1.28 对质点分析可得,绳子拉力不做功,所以能量守恒。 而对于圆柱体的轴线力矩不为零, 所以对圆柱轴线角动量不守恒。 如图,以 O 点为极点建立极坐标, 则可列方程如下 Frrm Frr r 2 m 2 还有如下关系式 222 1r R , arctanarct R R an 依 次 求 导 , 有 2 1r R , 2 1 R r , 2 2 2 3 21 1 1 Rr R arctan, 2 2 1 , 2 2 2 2 2 1 1 2 1 tan x 将力分解可得 2 1 cos TTr FxFF 2 T 1 1 sinF FxFT 将以上代入方程可得 2 1 2 2 2 2 2 1 2 2 2 2 2 2 2 1 2 2 1 2 2 2 2 2 2 1 2 2 2 3 2 1 1 m1 1 2 1 1 2 1 1 m1 1R 11 1 R T T FR R F R 化解可得 02 01 22 22 B B 其中 mR F B T 消B,可得0 2 另由 d d 代入可得0dd 积分可得C 又由能量守恒, eev rr r ,所以 0 222 vrrv 代入 r 和,可得 2 0 2 2 2 4 222 2 22 1 1 1 vR R ,即 R v0 积分Ct R v 0 2 2 1 ,又由 2010RRr, 00 ,0C 所以 R tv02 Rt v 2 0 Rt v02 4 1 代入 2 2B 化简可得 2 1 1 2 00 Rt v R v B 所以 tRv mv Rt v mvmRBFT 0 2 00 0 24 2 此即所求。 另解另解 第一问同上,而对于力的求解过程,也有 Frrm Frr r 2 m 2 在任意时 刻对速度分解有 xvv xvvr c o s s i n 0 0 而 eev rr r 所以会有 r Rr vr r R vr 22 0 0 即 2 22 0 0 r Rr v r R vr 同时 由于 r R vr 0 积分 tr R dtRvrdr 0 0 可得 RtvRr 0 22 2 3 22 0 2 0 1 r Rv r r Rvr r R Rrr rR vr Rrr rR v 223 22 2 0 223 22 0 22 而 由1 、 2 、 3代 入 径 向 方 程 可 得 r Rr F r Rr rv r Rv m T 22 4 22 2 0 3 22 0 化简得 Rtv mv Rr mv FT 0 2 0 22 2 0 2 而由 1、2、4 代入法向方程可得 r R F r Rr v r R v r R Rrr rR rvm T 2 22 00 223 22 2 0 2 2 化简得 Rtv mv Rrr RRrRrR R mv FT 0 2 0 222 32232 0 2 222 1.31 解:解: m dm vgdtdv m dm dt v g dt dv mg dt dm v dt dv m r r r 设 tfmm 0 gt m m vvv vccv t cfvgtv f df vgdtdv o r r r ln 10f0 ln: 0 0 故 时 积分 1.341.34 解:解:建立竖直向上的坐标 z,设软链最高能被提到 h。 对重物和软链组成的系统,从开始运动到软链达到最高,有机械能守恒,得 gh p pzgdzmgh h 2 0 2 1 解得 h=2m/p。 答:软链最后可提到 2m/p 处。 1.32 雨滴下落时,其质量的增加率与雨滴的表面积成正比,求雨滴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解:解:设雨滴的本体为.m由物理学知 .)(Fmv dt d (1) 1) 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常常将模型的几何形状理想化。对于雨滴,我们常将它看成球形, 设其半径为, r则雨滴质量m是与半径r的三次方成正比,密度看成是不变的,于是 3 1r km , (2) 其中 1 k为常数。 2) 由题设知,雨滴质量的增加率与其表面积成正比,即 ,4 2 2 2 rkrk dt dm (3) 其中 2 k为常数。由(2),得 .3 2 1 dt dr rk dt dm (4) 由(3)=(4),得 . 3 1 2 k k dt dr (5) 对(5)两边积分:, 0 r a t tddr得 , atr (6) 将(6)代入(2),得 .)( 3 1 atkm (7) 3)以雨滴下降的方向为正,分析(1)式 ,)()( 3 1 3 1 gatkvatk dt d ( 8 ) ,)()( 3 0 1 3 1 0 gdtatkvatkd tv ,)( 4 1 )( 3 4 1 3 1 katgkvatk ( 3 k为常数) 当0t时,0v,故, 4 4 1 3 gak k. )( 4 3 4 at a at g v 1.35 1.35 解:解: (1)以火箭前进方向建立直角坐标 z 轴,火箭的位置 r r = rk k 。设 t=0 时刻 ,火箭的运 动微分方程为: . 00 dt dm vgm dt dv m r 又 0 km dt dm , 可得: r vkmgm dt dv m 000 , 要使火箭能够起飞,须满足:0 0 dt dv m ,即 0 00 r vkmgm ,gkvr 。 (2)设 t 时刻 火箭的质量 为 m ,其运动微分方程: r vkmgm dt dv m 0 , 又 tkmmm 00 ,代入得 : dt kt kv gdv r ) 1 ( 两边积分得: )1ln(ktvgtv r 由(1)可知火箭在燃料消耗完之前一直在加速,直至燃料消耗完时 速度达到最大,记为 m v。 设燃料消耗完所用时间 为 0 t,由 mtkmm 000 得:)1 ( 1 0 0 m m k t。 则 : m m Inv m m k g v rm 0 0 )1 (。 在 0 到 0 t这段时间, 由 v dt dr 得: t vdtr 0 1) 1)1 ()(1 ( 2 1 2 ktInkt k v gtr r 当 t= 0 t时,得: 1) 1()1 ( 2 00 2 0 2 1 m m In m m k v m m k g r r 对火箭从速度 m v减到 0 这一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2 2 2 1 0 m mvmgr )1 ()1 ( 2 )( 22 0 02 0 2 20 22 2 m m m m In k v m m k g m m In g v g v r rrm 则火箭上升的最大的高度 )1 ()( 2 0 0 20 2 21 m m In m m k v m m In g v rrh rr 。 1.361.36 解解: :(1)如图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 x-o-y-z,假设两质点 m1,m. 初始位置在坐标原点 O,终 点在(x,y,z).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 2 1 . 2 zyxUlm 得到: ),(2 2 1 . m zyxU l 积分得到 t l dtdl m zyxU 0 2 1 0 ),(2 故得到; ),(2 2 1 / m zyxU lt 解得到: mt mt 11 (2)若势能乘上常数 a,则: ),(2 2 1 1 / m zyxaU t l,而 ),(2 2 1 m zyxU t 所以: at 1 t1 1.37 弹簧原长 A的初始位置 A下降的最低位置 A上升的最大位置 B A B A B A I I v v 状态1状态2状态3 y y 0 图1 A、B运动过程图 解:若 B 刚好可以弹起,则当 A 上升的最高点时,B 所受的平面支持力刚好为 0,画图临界过 程如图 1 所示。以竖直向上为 y 轴,弹簧的初始位置为 y 轴原点。 由状态 3 得: 3 kygmb g k m y b 3 由状态 1 得: 1 kygma g k m y a 1 从状态 2 到状态 3,更具能量守恒定律得: )( 2 1 2 1 21 2 3 2 2 yygmkyky a 2113 yyyy k gmm y ba )2( 2 由状态 1 到状态 2 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得: 2 21 2 1 2 2 2 1 )( 2 1 2 1 aaa vmyygmkyky 将 1 y, 2 y, 3 y带入化简得 2 2 2 )( g k mm vm ba aa 所以: k m gmmmvmI a baaaa )(0 1.381.38 解:解:由动量守恒定理和动能定理得: m+2mv=mv mgh=0.52m+mvv+mgH 0.5mvv=mgH 解之得: H=h【1-m/2(m+m)】 即此人的重心可以升高 H 第二章 2.2 解:解:以碗的球心为坐标原点建立球坐标系: 则r=Rer+zk r=Rer+R e+zk r= Rer+R e+ zk r= R er+2 R e+ R e- R er+ zk =( R- R ) er+(2 R+ R ) e+ zk F=-mgk 带入达朗贝尔方程得: m-gk-( R- R ) er+(2 R+ R ) e+ zk (Rer+R e+zk)=0 化简得: 02 0- RR gzzR R z 2.52.5 解:质点在铅直平面内运动,自由度为 1,以小孔为坐标原点 o 建立平面极坐标系,竖直向下 为极轴的正方向,以为广义坐标,设以速度 0 v拉绳的 A 端,从小孔到质点的原长为 0 L,以 原点所在平面为零势能平面, 其动能和势能为 T=)( 2 1 22 er vvm=m 2 1 2 0 vm 2 1 ( 0 Ltv0) 2 2 V=-mg( 0 Ltv0)cos L 函数: L=T-V=m 2 1 2 0 vm 2 1 ( 0 Ltv0) 2 2 +mg( 0 Ltv0)cos 则 L m( 0 Ltv0) 2 dt d ( L )= m( 0 Ltv0) 2 -2m 0 v ( 0 Ltv0) L -mg( 0 Ltv0)sin 代入 L 方程,得运动微分方程为 m( 0 Ltv0) 2 -2m 0 v ( 0 Ltv0)+mg( 0 Ltv0)sin=0 2.10 解: v= r ee r r r=R 2 1 er 以为广义坐标 T= 2 1 mR 2 2 L=T= 2 1 mR 2 2 2 mR L 2 2 2mrmR L dt d 2 mR L 2 2 2mrmR L dt d = 2 mR L 2.13 解:由杆 AC,DG 力矩平衡: ACFABFP DFFEFFFGP ) ( 21 21 又有 F1 F1, F2 F2 DF AC AB FPEFFFGP)( 11 若有 AB AC EF DF , 则有:EFPFGP 即秤锤的重量 P 与重物 P在秤台的位置无关,且 EF FG PP 2.16 解:解:设 A(0,yA) , B(x,y) 则由给出的方程可知 y= 2 22 xll 且由该方程分析可知,有 y 2 l lyA 又由 AB=2l可知,yA= 2 4 22 22 xll xl 因此可得 V=mg 2 A yy =mg 2 4 2222 xllxl 所以由0 dx dV 可得 2222 4xl x xl x 显然等式两边的分母不可能相等,则只有认为 x=0 即当杆竖直时(此时 B 点即在坐标原点),该杆才处于平衡位置 2.16 如图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 xoy,取 y 为广义坐标,A(x,y) 由题意可得系统的势能为 P F2 A B C D EFG F2 F1 F1 P )4 2 1 ( 22 ymgV xl ,由于约束条件: lyxx 2 2 2 )2( 得到)( 2 2 yylmgV yl 0 2 22 2 2 2 2 yl ylly mg dy dV y l y l 可以得到:)(4 2 2 2 2 yl ylyl )( 无解 故可以得到无满足平衡的位置。 2.17 解:解:该力学体系有 2 个自由度, 如图所示: 以,为广义坐标, 以过圆心的水平面为零势能面。 则两根杆的势能分别为: ),cos(cos sin ( ),cos(cos sin ( 2 1 l r mgV l r mgV 体系的总势能为: 21 VVV 由0 V 及)sin sin cos (cos2 2 l r mg V 当0tantan0 23 rrl时,得到: 。 2.19 解:解:以 O 为圆心建立直角坐标系,由于体系是理想完整约束体系, 且约束力是保守力。 得: 2 )cos2 4 sin2( 2 1 cos2 llkplV 化简得: 22 )cos22( 2 1 cos2klplV 由0 V 得:0sin)cos22(sin2 2 klpl 0sin0 得: kl p 22 2 cos 2.19 解:解:取为广义坐标,以 O 为原点,弹簧所在直线为 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设弹簧固有长度为 0 y,则 0 y=2lcos=2l. 系统势能 V=2mglcos+ 2 )2cos2( 2 1 llk 2 )cos2(cosllkPl 由拉格朗日方程理论质点系平衡方程知: 0 q V ,则有)sin2)(cos2(2sin2- lllkPl V =0 解得: kl P 22 2 cos. 2.20 解:解:(1)对于半无界均匀场,假设无界场以 x 轴为边界,则空间对 x 轴平移不变,所 以 x 轴方向的动量守恒; (2) 对于两点场, 若以两点连线为 z 轴, 则绕 z 轴转动不变, 所以绕 z 轴转动的角动量守恒; (3)对于均匀圆锥体的场,则绕 z 轴转动不变,所以绕 z 轴转动的角动量守恒; (4)对于无限均匀圆柱螺旋线场,则守恒。 2.21 解:解: 如图:以为广义坐标 )sin( 2 2222 wR m T cosmgRV cos)sin( 2 2222 mgRwR m VTL 代入拉格朗日方程,得 0)sincossin( 22 gRwR 由于拉氏函数不显含时间,且约束稳定,故广义能量守恒,即 constLqpH constmgRwR m Hcos)sin( 2 2222 2.23 解:解:体系为带电粒子,采用柱坐标。 体系动能为,)( 2 1 22 2 2 zRRmT ; 体系势能为, R R qEdR R qE EqdRV R R R R 0 0 0 ln 00 ,其中 0 R为零势能位置; 体系拉格朗日函数为, R R qEzRRmVTL 0 0 22 2 2 ln)( 2 1 。 该体系约束不完整,可直接采用牛顿力学分析受力来求运动微分方程: BqREqRRm)( 2 ; RBqRRm)2(;0 zm。 整理可得:0 0 0 2 qRBq R E mRRm; 常数 2 2 0 2 qRB mR ;常数 zm。 2.25 解:解:因为: 所以: 所以: 因为瞬时改变时,速度不变 所以: 所以: 所以: 2.27 解:解:建立平面坐标系 xy 轴,由题意知在碰撞过程中水平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0= BxAx vmvm 0 )( 2 1 )( 2 1 2 1 )(sin msinp 2222 2 By ByBxAyAx Ay Ax v vvmvvmmu uvmp v 由此可解的 0 sin cossin2 ) 1 sin cos2 ( sin cossin2 y 2 2 2 2 B Bx Ay Ax v u mm m v u mm m v u mm m v 2.27 2.27 解:解: 由题意可知, 0 0 sin cos 2 2 1 1 t n tt nn v v euv euv 由碰撞前后动量守恒可得 tt tt nnn nnn vv vv vemmvem mm v vemvmem mm v 22 11 212 211 )()1 ( 1 )1 ()( 1 又 钢球 A 和 B 之间发生的是弹性碰撞 t e u n e A B 1e 0 sin cos 2 cos)( 1 2 1 2 1 t tt nn nn v euv emu mm v eumm mm v cos 2 sincos 2 2 2 2 22 22 2 2 1 2 11 mu mm vvvv mm mm uvvv ntn tn 2.28 解:解:如图所示,m1 有初速度 v1 与静止的 m2 发生斜碰, 碰后两者速度方向相互垂直, 则可以知道: 又根据光滑小球的条件:, 由 得, ; 由 得, ,则 , x 轴 y m2 , m1 , m1, 由 碰撞系数 e= 又有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得: 得:(9) 将(9)带入(7)得到: 2.29 解:解: 2 1111 2 1 )cos1 (vmglmT 2 2222 2 1 )c o s1 (vmglmT 解上述二式可得 )c o s1 (2 1 glv )c o s1 (2 2 glv 由碰撞前后动量守恒可得 22111 vmvmvm 可得 )( c o s2)c o s1 (2 1 2 gl m m glv 由牛顿公式可得碰撞的恢复系数为 1 cos1 cos1)( )cos1 (2 )cos1 (2cos1 (2)cos1 (2 1 21 1 2 21 1 2 1 2 m mm gl gl m m glgl vv vv I I e nn nn 2.30 弹性球自高为 h 处无初速地下落在水平面上,碰撞恢复系数为 e,求经过多少时间后球将 停止跳动,并求在整个弹跳过程中,球所经过的总路程. 解解: : 设小球第一次碰撞地面之前速度为, 碰撞恢复系数为 e,e 为负值,所以第一次碰撞后速度为,方向向上,当小球再次 落回时速度仍然是,方向向下,前后动量变化为 2 易知小球第 n 次弹起时速度为, 当 n 趋于时,小球停止弹跳. 小 球 重 力 的 冲 量 和 为m+2+ , 当 n 趋于时, T 第三章 3.7 解:解:由力场为 (1), 及 (2), 可以得到,(3) 有效势能为 ,(4) 将(3)带入(4)得到, (5) 它的主要特征有:(1) ,当 当 (2) ,曲线在,处取得最小值, (3) ,曲线有零点, 曲线的大致形状如图。 定性分析: 在时,粒子处于束缚态,在 r1 ,r2 间运动; 在时,将在离心力作用下,飞向无穷远。 而可能的圆周运动则为: 满足 , 解得:,此处为圆周运动。 此轨道是否稳定,要看一下稳定条件是否满足,如下的稳定条件: , (1) 式已满足, (2)式化为 (3) , (1)带入后得到 , 在 k 大于 0 的条件下,轨道运动稳定,也是说当有微扰使之 r 增大后,由于此时斜率是正的, 力为负的,即为引力,会使其恢复到 rm;当有微扰使其小于 r,情况相反,力变为斥力,同样 使其恢复。 3.9 解: 2 2 3 3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V(2 V VV r L r Em r r L r V r L r Em r r L r V r L r Em V L r L rEm d r r L d r r r rr 时,当 时,当 )( 可知,由 3.11 解:解:因为是椭圆 设 因为: 因为 E 为恒量,所以 所以结论成立 3.16解:解:由题意得被俘获时 0 2 1 2 2 4 2 3 2 dr Vd r L m dr dV r L m A 又, 2 r V L=mvb 代入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