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工程论文浅谈地下工程漏水与处理方法.doc_第1页
地下工程论文浅谈地下工程漏水与处理方法.doc_第2页
地下工程论文浅谈地下工程漏水与处理方法.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下工程论文:浅谈地下工程漏水与处理方法 【摘 要】地下工程的渗漏水原因很多,有客观原因也有人为因素,两者往往相互牵连。同时地下工程墙、底永远浸在地下水中,由于防水材料不能与结构同寿命,又无法修补外防水,所以地下工程的渗漏水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漏水形式也多种多样。为了提供多种解决地下工程渗漏水的方法,本文根据“堵排结合,因地制宜,刚柔相济,综合治理”的原则,从事故特征、原因分析、处理方法三个方面列举几种常见的地下工程漏水。供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员参考应用。【关键词】地下工程漏水;处理方法Discussion of leaking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and the processing methodsGuo Junxin【Abstract】There are many reasons cause the water leakage of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Some are objective reasons and some are human factors. The two are often inter-linked. Walls and bottoms of the underground works are always immersed in groundwater. Meanwhile, as waterproof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can not be the same life expectancy and it is unable to repair external waterproofing, the leakage of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addition, there is variety of forms of leakage. In order to provide a variety of underground works to solve the water seepage method, the article based on four principles, the first, combination of block row, the second, adapted to local conditions, the third, hardness and softness, the fourth,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It listed several common leaking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from three aspects, such as, accident Characteristics, causes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method for staff working in this field refer to Application.【Key words】Underground leaks, processing method地下工程的渗漏水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漏水形式也多种多样。治理方法的提法比较多:如“大漏变小漏,缝漏变点漏,片漏变孔漏,逐渐缩小渗漏水范围,最后堵住漏水”。又如“拱顶以排为主,侧墙以堵为主”或“拱堵侧排”等。这些提法都是从某一工程的堵漏特点出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渗漏水治理是一个综合过程,由于漏水形式千变万化,因此在渗漏水治理时应根据工程的不同漏水情况采用“堵排结合,因地制宜,刚柔相济,综合治理”的原则,依据此原则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地下工程漏水处理方法,供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员参考应用,灵活掌握。1. 混凝土墙裂缝漏水(1)事故特征:混凝土墙的裂缝一般都是垂直裂缝,位置在变截面处。裂缝有的不贯穿、有的贯穿,但均渗漏水。(2)原因分析:发现裂缝的原因较多,主要是早期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较低,此时若温差过大,当温差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裂缝与混凝土组成材料有关,即与水泥质量,水泥用量,砂、石含泥量,材料配合比、计量,外加剂品种等有关。有的地下室墙体的水平钢筋截面小于12,间距大于150mm,就容易产生裂缝。 (3)处理方法:墙外没有回填土的地下室,可采用氰凝浆液或环氧树脂浆灌注缝隙,凝固后可使裂缝封闭,混凝土也可恢复原有的功能,防止钢筋锈蚀和地下水渗漏。用最佳含水量的粘土,按规定分层夯填密实,减少水的渗透系数,也可防治渗漏水。室外已经回填土的地下室,采用氰凝浆液,用压注法灌注缝隙。经灌注止水后,内墙面再随即涂刷两遍氰凝浆液。2. 沿混凝土墙体施工缝漏水 (1)事故特征:先浇地下室混凝土底板,后浇墙体,则施工缝留在底板上;或浇底板前立好200500mm高的墙模板,但接缝形式和接缝处理不当,则沿施工缝渗漏水。 (2)原因分析:施工管理不善,施工前没有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确保防水质量的措施。对墙体施工缝的位置、形式和接缝方式,以及继续浇筑的施工要求都不明确。 (3)处理方法:沿漏水的部位用压力灌注氰凝浆液,堵塞一切漏水的通道。再用氰凝浆液涂刷施工缝的内外两面。宽度不小于600mm。3. 变形缝漏水 (1)事故特征:地下室的变形缝没有处理好而漏水。 (2)原因分析:埋入式止水带没有铺好,固定不牢;浇筑混凝土从一面灌筑,将止水带挤回另一面;或止水带接头不牢而脱胶;或使用低劣的止水带,当结构变形则拉裂止水带,这些都会导致漏水。后埋式止水带没有处理而渗漏。(3)处理方法:埋入式止水带漏水时,先用氰凝浆液压注灌入漏水处,当下部已经止水后,凿除原止水带的破损处,修补好,然后补浇凿除破损处的混凝土。后埋式止水带须全部剔出。用BW橡胶止水条压嵌入变形缝底止水,然后重新铺贴好止水带,再浇混凝土压牢。4. 后浇缝漏水 (1)事故特征:沿后浇缝渗漏水,影响使用功能。 (2)原因分析:缝侧混凝土面光洁,没有“毛化”处理。后浇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水泥收缩率大,振捣不密实。没有及时养护,引起收缩裂缝。后浇缝的混凝土的环境气温高于主体结构浇筑的温度,气温下降后收缩裂缝。 (3)处理方法:沿裂缝漏水时,采用氰凝浆液或丙凝浆液压浆灌注法封闭缝隙,防止渗漏水。直接堵漏,即沿裂缝剔出“八”字形边坡沟槽,用水冲洗干净,将快硬水泥胶浆搓成条形待胶浆开始凝固时,迅速填入沟槽中,并向两侧用力挤压密实,使水泥胶浆与槽壁紧密结合,如果裂缝较长,可分段堵塞。经检查无渗漏后,用素灰和水泥砂浆将沟槽表面抹平。待有一定强度后,随其他部位一起做防水层。5. 沿穿墙管漏水(1)事故特征:水从穿墙管的下部漏出,或沿管周渗漏水。(2)原因分析:有的穿墙管直径大于500mm,则管下的混凝土不易振捣密实;或穿墙管没有满焊止水环;或没有清除管外壁的锈斑。(3)处理方法:管下混凝土漏水时,将管下漏水的混凝土凿除酥松部分,水的压力不大,用快硬水泥胶浆堵塞。水玻璃水泥胶堵漏法。配合比为水玻璃水泥=10.6,从拌制到操作完毕不宜超过2min为宜。操作时应特别迅速地将胶浆压在漏水处。水泥快燥精胶浆堵漏法:配合比为水泥:快燥精=105,凝固时间约1min。将拌好的浆液直接压堵在漏水处,待硬化后再松手。以上经堵塞不漏水后,随涂刷一度纯水泥浆。抹一层水泥砂浆(水泥砂=12),厚度控制在5mm左右。保养2d后,涂水泥浆一度。随抹第二层水泥砂浆(水泥砂=12.5)与周边要抹密实、抹平。也可用801堵漏剂等堵塞。参考文献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3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