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doc_第1页
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doc_第2页
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doc_第3页
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doc_第4页
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设计说明书变配电型(A)专业班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前 言本次毕业设计是在完成全部理论课程及一定时间的工作实践基础上进行的一次综合性教学环节。通过本次设计,巩固和进一步扩大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并在毕业设计的实践中得到灵活应用;学习和掌握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的基本方法,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及实际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 本设计课题为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主要参考了以下资料和教材:发电厂电气设备、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电力系统分析、变电所电气部分毕业设计指导、电力工程师手册、电力工业技术规程汇编、电工产品目录。 因设计水平有限,在设计中难免存在缺点和错误,恳请老师和同学们给予批评指导! 设计者 2009年07月于泉州目 录第一部分 设计课题及原始资料 4第二部分 设计说明书第一章 主变的选择 7第二章 电气主接线的选择 11第一节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形式 11第二节 电气主接线的确定 12第三节 主接线中的设备配置 17第三章 配电装置的规划 18第四章 消弧线圈 19第五章 所用变的选择 21第六章 无功补偿电容的选择 22第七章 短路电流计算 23第八章 电气设备和导体的选择 28第九章 防雷保护规划 32第十章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配置 34第十一章 专题设计 备自投装置 37第一节 备自投装置的概述 37第二节 所用变的备自投装置接线 38第三部分 设计计算书第一章 短路电流计算书 43第二章 电气设备和导体选择计算书 52第一节 110KV系统电气设备的选择 52第二节 35KV系统电气设备的选择 54第三节 10KV系统电气设备的选择 56第三章 10KV线路保护整定计算书 65第一部分 设计课题及原始资料一、设计课题 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二、原始资料1、 110kV电网图2、负荷预测(1)35kV侧负荷名称最大负荷(kW)线路长km回路数供电方式变电所A150000.80152架空变电所B120000.80202架空变电所C100000.85401架空医院50000.80202架空化肥厂80000.90401架空 负荷同时率K35=0.80, 最大负荷利用小时TMAX5000小时(2)10kV侧负荷名称最大负荷(kW)线路长km回路数供电方式配电站A25000.80122架空配电站B30000.80102架空配电站C20000.80151架空配电站D20000.80101架空配电站E20000.80141架空配电站F20000.80201架空机械厂20000.90102电缆化工厂20000.9082电缆医院10000.80102电缆剧院15000.9052电缆负荷同时率K10=0.85, 最大负荷利用小时TMAX5500小时(3)110kV侧负荷同时率K110=0.85,(4)负荷年增长率:5%3、地区温度 年最高温度: 40 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35 年最低温度:5 最热月平均地温: 25三、设计内容要求1、选择主变压器的台数、容量及型号2、主接线选择(1)根据设计原始资料,选择2-3个可能采用的主接线方案。(2)从技术可靠性、经济合理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确定一种较合理的主接线方案。(3)说明主接线的主要运行方式。3、确定无功补偿的方式。若需采用电力电容器进行补偿,应:(1)选择补偿电力电容器的容量及接线方式。(2)选择电力电容器的型号及数量。4、选择所用变压器的容量、台数及接线方式。5、确定主变压器中性点的运行方式。若需装设消弧线圈,应选择消弧线圈的容量、台数及型号。6、配电装置的规划。7、短路电流计算(1)确定最大运行方式,计算各短路点的三相短路电流。(2)确定最小运行方式,计算有关短路点的三相和二相短路电流。8、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1)选择各电压等级的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母线、电缆的型号及规格。(2)对断路器、隔离开关进行校验。(3)对一电压等级的硬母线及其支持绝缘子和穿墙套管进行校验。(4)对任一回路的电流互感器,确定二次进线方式,配置必要的测量表计,选择二次导线的截面积,校验电流互感器的动、热稳定。(5)对一电压等级母线的电压互感器,确定二次接线方式,配置必要的测量表计,计算各相最大负荷,确定电压互感器的容量,配置高压熔断器。9、变电所的防雷规划,并配置主接线中的常规避雷器。10、配置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1)线路保护(2)主变压器保护(3)母线保护(4)电容器保护(5)所用变压器保护(6)自动装置11、任选一条低压侧架空出线的继电保护整定计算。(1)整定保护的一、二次侧动作值(2)校验灵敏系数(3)整定自动重合闸装置的参数(4)选择继电器的型号、规格(5)画出其原理接线图12、自选专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与知道教师商定,内容如下:(1)备用电源自投装置(2)无功补偿(3)主变保护的整定计算(4)其它四、设计成品要求1、设计说明书。将上述设计的内容,进行整理、编写,要求文字说明简明扼要,语句通顺,书写工整,计算正确,条理清楚。内容主要包括:(1)主变压器的容量、台数、型号选择。(2)主接线方案的选择。应写清方案分析比较、确定的过程,并列出有关的论据。(3)无功补偿的方式及电容的选择。(4)所用变压器的容量、台数及接线方式选择。(5)主变中性点运行方式及笑话线圈的选择。(6)配电装置的规划。(7)设备的选择和校验。要求写明设备所在的电压等级和回路的名称,计算要正确,对断路器、隔离开关等设备的选择,建议采用列表法,使之一目了然。(8)防雷保护规划及常规避雷器的配置。(9)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配置。(10)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11)短路电流计算书。要求作出短路电流计算的等值电路图,计算应列出公式,计算过程简单明了,计算正确。各点短路的计算结果用列表的方式进行综合。(12)自选专题部分的内容说明和分析计算等。(13)编写目录。2、绘制图纸(1)主接线图(2)线路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原理图(3)自选专题所部分需的图纸要求图中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应标明图中主要设备的型号、规格,图纸线条清晰,匀称,布置合理,图面整洁。五、参考资料与书刊1、电力工程设计手册2、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参考资料3、专题设计指导书4、发电厂电气部分(教材)5、电力系统分析(教材)6、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材)7、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教材)8、高电压工程(教材)9、毕业设计技术规程汇编10、上海电器产品目录和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其中的4、5、6、7、8等各种教材由学员自行准备。第二部分 设计说明书第一章 主变及所用变的选择一、主变台数的确定根据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3.1.2条规定“在有一、二级负荷的变电所宜装设两台及以上主变压器。如变电所可由中、低压侧电力网取得足够容量的备用电源时,可装设一台主变压器。” 本设计的110kV降压变电所,35kV及10kV侧负荷有医院、煤矿、变电所等,变电所不能由中、低压侧取得足够的备用电源,为保证供电可靠性,采用两台主变压器,当一台主变停运时,另一台主变仍能保证60%重要负荷的供电。二、主变容量的确定根据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3.1.3条规定“装有两台及以上主变压器的变电所,当断开一台时,其余主变压器的容量不应小于60的全部负荷,并应保证用户的一、二级负荷。”负荷统计与分析 根据设计任务书提供的资料,计算如下:1、35kV侧负荷名称最大负荷(kW)=Pmax tg(arc) (kVar)变电所A150000.811250变电所B120000.89000变电所C100000.856197医院50000.803750化肥厂80000.903875合计5000034072考虑到负荷的同时率K(35)=0.8Pmax(35)=500000.8=40000(kW)Qmax(35)=340720.8=27257.6(kvar)Smax(35)=48404.3(kVA)考虑到负荷年增长率5%,待设变电所按5年发展规划,则35kV侧负荷为:Smax(35)=Smax(35)(1+0.05)5 =48404.3(1+0.05)5 =61777.5(kVA) 2、10kV侧:负荷名称最大负荷(kW)=Pmax tg(arc) (kvar)配电站A25000.81875配电站B30000.82250配电站C20000.81500配电站D20000.81500配电站E20000.81500配电站F20000.81500机械厂20000.9968.6化工厂20000.9968.6医 院10000.8750 剧 院15000.9726.5合计2000013538.7考虑到负荷的同时率K(10)=0.85,则Pmax(10)=200000.85=17000(kW)Qmax(10)=13538.70.85=11507.9(kvar)Smax(10)= =20528.8(kVA)考虑负荷年增长率5%,待设变电所按5年发展规划,则10kV侧负荷为: Smax(10)=Smax(1+0.05)5 = 20528.8(1+0.05)5 =26200.5(kVA)3、110kV侧:忽略各种损耗,考虑110kV负荷同时率K(110)=0.85,则Pmax(110)=Pmax(35)+Pmax(10) K(110) =(40000+17000) 0.85 =48450(kW)Qmax(110)=Qmax(35) +Qmax(10) K(110)=(27257.6+11507.9) 0.85=32950.675 (kvar) Smax(110)=58593.1(kVA)按5年发展规划,负荷的年增长率5%考虑,则Smax(110)= 58593.1(1+0.05)5 =74781.3(kVA)故本设计满足两个条件:1)、两台总容量S=SN1+SN2,则每台主变容量为SN=74781.3=44868.78 (kVA)2)、S(6075)% 取 S70%S0.774781.3=52346.91(kVA) 查产品目录,选择两台变压器容量一样,确定每台主变容量为63000kVA三、选择主变型式1、相数选择依设计原则,只要不受运输条件限制,应优先考虑三相变压器。该变电所主变压器为110kV降压变,单台容量不大(63000kVA),不会受到运输条件限制,故选用三相变压器。2、绕组数选择根据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3.1.4条规定“具有三种电压的变电所,如通过主变压器各侧线圈的功率均达该变压器容量的15以上,主变压器宜采用三线圈变压器。”待设计变电所有三个电压等级,且35kV侧:/S61777.5/(263000)0.490.1510kV侧:/S26200.5/(263000)0.2080.15上述两式均大于15,故选择主变为三圈变压器3、容量比选择 由上述计算可知,在确定主变容量为63000kVA情况下,35kV侧负荷占主变容量的49,只一台主变运行时,61777.50.7/630000.686,大于50,为满足35kV侧负荷的要求与需要,故35kV侧容量取100的额定容量;10kV侧负荷占额定容量的20.8,只一台主变运行时,26200.50.7/630000.291,小于50,故10kV侧绕组容量取50。从以上分析得出主变压器各绕组的容量比为100/100/50。4、中性点接地方式本设计110kV主网电压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即110kV系统为大电流接地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主要优点是发生三相短路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不升高,因此,电网中设备各相对地绝缘水平取决于相电压,使电网的造价在绝缘方面的投资越低,当电压越高,其经济效益越明显,故绝缘方式采用半绝缘。因此我国规定电压大于或等于110kV的系统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故本所采主变110kV中性点经隔离开关接地,以便于运行时灵活选择接地点。而中压电网为35kV,为小电流接地系统,由于中性点具有不同的接地方式,而自耦变压器高低压侧之间有电的直接联系,要求高、低压绕组的中性点运行方式须一致,所以本所不宜采用自耦变压器,选择普通的三绕组变压器,故中、低压侧采用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中性点运行方式。(1)35kv侧接地电容电流:=19(A)由电气专业资料可知:当35kV系统对地电容电流大于10A,应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所以本所35kV系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2)10kv侧接点电容电流架空线:Ic1=10(122+102 /3503.51(A)电缆线:Ic2=0.1UN=0.110(102+8210252)=66(A)Ic1+Ic2=3.51+66=69.51 (A)因30A,由电气专业资料可知:当10kV系统对地电容电流大于30A时,通常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或直接接地。所以本所主变10kV侧 中性点不接地,而采用所用变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5、调压方式的选择根据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3.1.5条规定“变压器的有载调压是改善电压质量,减少电压波动的有效手段,对电力系统,一般要求110kV及以下变电所至少采用一级有载调压变压器。”而本设计110kV变电所35kV及10kV侧担负着医院、煤矿、变电所及配电站等重要负荷,对电能的质量和可靠性的要求较高,为保证连续供电和满足对电能质量的要求,并能随时调压,扩大调压幅度而不引起电网的波动,故应采用有有载调压方式的变压器,以满足供电要求。6、连接组别由于110kV系统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35kV系统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10kV系统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故主变的接线方式采用YN,yn0,d117、结构方式待设变电所为降压变电所,故主变选择降压式结构,绕组排列顺序为自铁芯向外依次为低、中、高。其绕组排列方式如下图所示: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最终选择型号如下:SFSZ763000/110,其型号意义及技术参数如下:S F S Z 7 63000 / 110高压绕组额定电压等级:110kV 额定容量:63000kVA 性能水平代号有载调压方式绕组数:三绕组冷却方式:风冷相数:三相 技术参数:型 号额定容量电 压 组 合(kV)联结组标 号阻抗电压其它参数SFSZ763000/11063000kVA高压11081.25%YN,yn0,d11高-低17-18空载电流%1.2中压38.55高-中10.5空载损耗84.7kW低压10.5中-低6.5负载损耗300kW外形尺寸:866755766057mm 总重量:111.7吨 第二章 电气主接线的确定第一节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形式主接线的确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对系统的稳定和调度灵活性,以及对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的布置、继电保护及控制方式的拟定均有密切的关系。在选择发电厂或者变电站的电气主接线时,应注意其在系统中的地位、回路数、设备特点及负荷性质等条件,并考虑下列基本要求:1供电的可靠性当个别设备发生事故或需停电检修时不宜影响对系统供电;断路器等母线故障,母线检修时尽量减少停运回路和停运时间,并保证对一级负荷或大部分二级负荷的供电。2运行上的安全性和灵活性电气主接线要尽可能适应各种运行方式。不但在正常运行时能很方便地投入或切换某些设备,而且在其中一部分电路检修时,应能尽量保证未检修设备继续供电,同时又要保证检修工作的安全进行。3接线简单操作方便电气主接线要在各种倒闸操作中操作步骤最少。由于复杂的接线,会使运行人员操作困难,容易造成误操作而发生事故。电气设备增多,也增加了事故点,同时复杂的接线也给继电保护的选择带来很大困难。4建设及运行的经济型5电气主接线应考虑将来远景发展扩建的可能性主接线的基本形式常用的电气主接线形式有单母线接线、双母线接线、3/2断路器接线,多角形接线、桥形接线等。单母线接线又分为但母线无分段、单母线有分段、单母线分段带旁路等多种形式。双母线接线又分为单断路器双母线、双断路器上母线、3/2断路器双母线、带旁路双母线的双母线接线等多种形式。第二节 电气主接线的确定依据原始资料:1110kv母线由两路电源供电,有两回出线,另外本所选择两台主变压器235kv侧共有5路出线,其中3路采用双回路供电310kv侧有10路出线,其中6路采用双回路供电依据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有以下几条规定:第3.2.2条:当能满足运行要求时,变电所高压侧宜采用断路器较少或不用断路器的接线。第3.2.3条:35110kV线路为两回及以下时,宜采用挢形、线路变压器组或线路分支接线。超过两回时,宜采用扩大挢形、单母线的接线。3563kV线路为8回及以上时,亦可采用双母线接线。110kV线路为6回及以上时,宜采用双母线接线。第3.2.4条:在采用单母线、分段单母线或双母线的35110kV主接线中,当不允许停电检修断路器时,可设置旁路设施。综上所述,现采用以下三种主接线进行比较,分析表如下:方案1:双母线方案2:双母线带旁母方案3:单母线分段优点1、检修母线时,电源和出线可继续工作,不会中断对用户供电。2、检修任一母线隔离开关时,只需断开这一回路并倒母线即可,不影响其它线路供电。3、工作母线故障时,所有回路能迅速恢复工作。4、在特殊需要时,可将个别回路接在备用母线上单独工作或试验。5、双母线接线运行方式比较灵活,可作单母线接线或单母线分段接线6、便于扩建。1、优点同左。2、检修线路开关时,该回路不停电。1、段母线发生短路故障时,分段断路器断开,非故障母线可继续工作。2、保护简化,动作可靠性高。3、线供电的重要用户,可将双回路分别接于不同母线分段上,保证对重要用户的供电。4、接线简单,操作方便,投资少。缺点1、线路开关检修,该回路停电。切换母线操作过程中,如发生母线故障会造成全停2、设备增多,配电装置复杂,投资和占地面积增大。3、倒闸操作量大,易发生误操作事故。1、投资更大。2、二次回路复杂。3、倒闸操作量大,易发生误操作事故。1、线路开关检修,该回路停电2、任一段母线故障,造成50%的用户中断供电,供电可靠性差。一、110kv主接线的选择待设变电所为终端变,由原始资料及主变容量的计算可知,待设变电所所需主变容量不大,且转供负荷较小,方案2可靠性及灵活性最高,但投资最大,不经济,因此不考虑。从表1分析可知,单母分段和双母线接线均能满足可靠性和灵活性的情况下,比较两者,由于双母线接线需要增加一组母线侧刀闸,设备投资增多,占地面积增大,且倒闸操作复杂,容易出现误操作,对这种小型变电站来说较不经济、合理。所以110kV主接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110kV系统接线图:出线箭号画反了!二、35kV母线接线的选择依设计规范第3.2.3条规定,可采用双母线或单母分段式接线。35kV出线75%采用双回路供电,医院应有其它进线,若采用双母线设备多,投资大,继电保护复杂,倒闸操作易出现误操作,故单母线分段已满足要求,而重要负荷已有双回路供电,故不用增设旁路母线。所以35kV母线接线采用单母分段。35kV系统接线图:三、10kV母线接线选择10kV侧通常采用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接线,单母线虽使用设备少,经济性好,但可靠性差,故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可靠性较好,操作方便,重要负荷已有双回线,故不考虑设置旁路母线,综上所述:10kV系统最终选用单母分段。10kV接线简图如下:四、变电站主接线简图如下:图没完整,你没改过来!第三节 主接线中的设备配置一、隔离开关的配置1 、断路器的两端均应配置隔离开关,以便断路器检修时隔离电源2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普通变压器应经隔离开关接地3 、接在220KV及以下母线上的避雷器和电压互感器宜合用一组隔离开关。但线路电压互感器接着线路主保护,不能退出运行,不应设隔离开关。其检修可与相应回路检修同时进行。4 、接在变压器引出线或中性点上的避雷器可不装设隔离开关二、接地刀闸的配置1 、为保证电器和母线的检修安全,35KV及以上母线每段根据长度装设12组接地刀闸。母线的接地刀闸宜装设在母线电压互感器的隔离开关和母联隔离开关上。2 、63KV以上配电装置的断路器两侧隔离开关和线路隔离开关的线路侧宜配置接地刀闸。63KV及以上主变进线隔离开关的主变侧装设一组接地刀闸。三、电压互感器的配置1 、电压互感器的数量和配置与主接线方式有关,并应满足测量、保护、同期和自动装置的要求。电压互感器应能保证在运行方式改变时,保护装置不得失压,同期点的两侧都能提取电压。2 、6220KV电压等级的每组主母线的三相上应装设电压互感器3 、需要监视和检测线路侧有无电压时,出线侧的一相应装设电压互感器四、电流互感器的配置1 、装设断路器的回路均应装设电流互感器,其数量应满足测量仪表、保护和自动装置2 、变压器中性点应装设电流互感器3 、对直接接地系统一般按三相配置;非直接接地系统依具体要求按两相或三相配置五、避雷器的配置1 、配电装置的每组母线上,应装设避雷器,但进出线都装设避雷器时除外2 、220KV以下变压器到避雷器的自动电气距离超过允许值时,应在变压器附近增设一组避雷器3 、三绕组变压器低压侧的一相上宜设一台避雷器4 、直接接地系统变压器中性点为分级绝缘且装设隔离开关时应设一避雷器。中性点不接地和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多雷区的单进线变压器中性点上应设避雷器5 、110220KV线路侧一般不设避雷器6 、变电所10KV及以下进线避雷器的配置应遵照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技术规程第三章 配电装置的规划变电所的总体布置应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等外部条件决定,根据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有关规定:1、 对配电装置的设计和建造,特别应注意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2、 保证运行安全和工作可靠,设备要注意合理选型,布置应力求整理清晰,满足对设备和人身的安全距离,并应有防火、防暴措施。3、 便于检修、操作和巡视。4、 节约材料,减少投资。5、 便于扩建和安装。一、拟定本设计变电所35kV配电装置和10kV配电装置采用室内布置,它的特点是占地面积小,运行维护和操作条件较好,电气设备受污秽和气候条件影响较小;但需建造房屋,投资较大。二、110kV采用屋外布置,它的特点是土建工程量小,投资少,建造工期短;但占地面积大,运行维护条件差,易受污秽和气候条件影响。若采用双层结构,这样110kV配电室造价较高,从投资利益上考虑,110kV拟定户外半高型布置。三、考虑电磁效应,让主控楼尽量远离高压区。全所配电装置规划如下中间两方块代表?第四章 消弧线圈的选择按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技术规程第五节消弧线圈中第46条规定:在选择安装位置时,在任何形式下,大部分电网不得失去消弧线圈的补偿,并且不应将多台消弧线圈集中安装在一处,应尽量避免整个电网只装一台消弧线圈。消弧线圈的脱谐度不能太大,其2.5%。当u0时,接近并联谐振状态,正常运行时的中性点将发生很大偏移。规程规定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电网中性点位移电压不应超过15%的相电压。一35KV侧消弧线圈的选择由上述计算知,35kV中性点电容电流19A10A,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消弧线圈装在主变35kV侧中性点侧。1、按额定电压选:UN35kV2、按补偿容量选:Q518.32(kvar)3、调谐值和分接头选定本设计先选择一台XDJ550/35消弧线圈,消弧线圈各分接头补偿电流值如表:消弧线圈型号分接头序 号12345XDJ550/35实际补偿电流(A)12.514.917.72125550kvar的消弧线圈选4档,实际偿电流为21A脱谐度0.10510.5%,其10,能满足要求中性点位移电压U06.88% 15%式中: 消弧线圈投入前电网的不对称电压,一般为0.8%;d 阻尼率,35kV及以下架空线取0.05;脱谐度因此选择是合适的。二10kv消弧线圈的选择1、 按额定电压选:Un=10kv2、 按补偿容量选:Q541.777(kvar)3、 安装位置选择:本设计选择两台消弧线圈XHDC800/10.5分别安装在两台所用变中性点。消弧线圈型号分接头序 号123425XHDC800/10.5实际补偿电流(A)3538.842.646.4135每档相差3.8A。所以消弧线圈选弟11档,实际偿电流为73A即补偿电流IL73A69.51A脱谐度0.0502=5.02%,其10%,满足要求中性点位移电压U011.291%15%因此选择上述消弧线圈及其分接头是合适的第五章 所用变选择待设变电所不能由所外引入一个可靠的低压备用电源,且待设变电所有两台变压器,为保证所用电的可靠性,根据设计规范要求,采用两台所用变互为备用,分别接于两台主变的两段10kV母线上,互为暗备用。而消弧线圈接入系统必须要有电源中性点,在其中性点上接入消弧线圈。本次主变接线方式采用YN,yn0,d11,10V系统为三角形结线;,无中性点引出,这就需要先通过接地变压器来形成一个中性点。接地变压器采用Z型结线(或称曲折型结线),与普通变压器的区别是每相线圈分别绕在两个磁柱上,这样零序磁通能沿磁柱流通,而普通变压器的零序磁通是沿漏磁磁路流通,所以Z型接地变压器的零序阻抗很小,可带90%100%容量的消弧线圈,相比普通变压器可带消弧线圈容量不得超过变压器容量的20%,可节省投资。接地变压器除可带消弧线圈外,也可带二次负载,兼作站用变。为节省投资,本所接地变压器兼作所用变。当接地变压器除带消弧线圈外,还兼作所用变压器使用时,接地变压器的容量应等于消弧线圈容量加上所用变容量。一般所用变选主变容量的(0.10.5)为其容量,取系数0.1。单台所用变容量S所N=0.1SN0.1630002126(kVA)接地变容量 S800126926(kVA)查产品目录,DKSC系列干式接地变压器选所用变型号为DKSC1150/10.5315/0.4,装于室内。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型 号额定容量电 压 组 合联结标号高压低压DKSC1150/10.5315/0.41150/315kVA10.5kV0.4kVZN,yn1第六章 无功补偿电容的选择无功补偿装置是电网重要设备,合理的无功补偿可以减少线损,减少电压损失,提高电压质量,多输送有功功率,提高电网和社会整体的经济效益。在35100kv变电所装设的无功补偿装置,主要是装设并联电容器组。35kV采用分散偿方式,在本变电所内不考虑,电容器装在下一级线路内。10kV采用集中补偿,为了实现无功分压,就地平衡的原则,改善电网的功率因数,保证10kV侧电压正常,所以需在本所10kV母线上装设电容补偿装置,以补偿无功,并把功率因数提高到,补偿前的最大功率因数为:=/=11507.9/17000=0.6769其负荷所需补偿的最大容性无功量为QP10()200000.6769(arcCos0.9)3851.56(kvar)式中P10母线上最大有功负荷补偿前的最大功率因数补偿后的最小功率因数10kV电容器一般接成星形,查常用高低压电器手册,选用BAM2001W型电容器,其型号意义如下:BAM2001W 单相 额定容量:200KVAR 额定电压:UN=KV 纸膜复合介质 浸渍剂 并联电容器其额定容量为200kvar,UN11/3,标称电容C7.89,则每相并联个数:n=3851.56/(3200)6.42,故并联8只BAM11/32001W型电容器,分别接于10kVI、II段母线上,即每段母线每相并联4只电容器。第七章 短路电流计算一、 短路电流计算目的(1) 电气主接线方案的比较和选择(2) 电气设备和载流导体的选择(3) 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和整定计算(4) 接地装置的设计(5) 系统运行和故障的分析等二、短路电流计算短路点选择1、最大运行方式时,在110kV母线上发生三相短路d12、最大运行方式时,在35kV母线上发生三相短路d23、最大运行方式时,在10kV母线上发生三相短路d34、最大运行方式时,在10kV配电站A线路末端发生三相短路d45、最小运行方式时,在10kV配电站A线路末端发生两相短路d56、最小运行方式时,在10kV配电站A线路首端发生两相短路d6确定短路电流时,应按可能发生最大短路短路的正常接线方式,而不应按仅在切换过程中可能并列运行的接线方式最大运行方式:两台发电机组满载,两台主变并列运行最小运行方式:发电机组和主变各停一台,Scmin=400MVA,Xc=30%短路点选择示意图:110kV侧60km,50km均为两回路!你少画了!三、电路元件参数的计算 高压短路电流的计算,一般只计及各元件的电抗,采用标么值计算。为方便计算,通常取:基准容量Sj100MVA,基准电压U jUP1.05 Ue ,式中UP 各电压等级平均电压Ue 各电压等级额定电压各类元件电抗平均值计算公式如下表所示:元件名称标 么 值备 注发电机X*=d%为发电机次暂态电抗百分值。Pe系指电机额定容量,单位为MW变压器X*=Ud%为变压器短路电压的百分值Se系指最大容量绕组的额定容量,单位为MVA架空线路X*=0.4LL为线路长度,单位KmUp为线路平均电压,单位KV系统X *Xc为系统电抗百分值Sc为系统容量本次设计短路电流采用实用运算曲线法将计算结果标注于等值电路图中将各点短路的短路电流计算结果列表如下:短路点名称电源名称(kA)I(kA)iimp=2.55(kA)d1G1.5941.418C0.4310.449小计2.0251.8675.164d2G3.1583.488C0.8810.881小计4.0394.40610.299d3G9.57412.291C2.5232.588小计12.09714.87930.847d4G0.6450.645C0.7590.759小计1.4041.4043.58d5G0.4810.481C0.6850.685小计1.1661.1662.973d6G4.4825.04C6.1366.136小计10.61811.17627.076 第八章 电气设备和导体的选择电气设备和导体一般是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按最严重的短路情况校验其动、热稳定,并按环境条件校核其基本使用条件。一、一般原则:1、应满足正常运行、检修、短路和过电压情况下的要求,并考虑远景发展的需要;2、应当按照当地环境条件校核;3、力求技术先进核经济合理;4、为方便安装、运行、维护及备品的储备,同一电压等级的设备应尽量选择同一型号;5、选用新产品,应具有可靠的试验数据,并经主管部门鉴定合格。二、有关规定:1、 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各回路的持续工作电流应按下表计算回路名称计 算 工 作 电 流说 明单回路出线线路最大负荷电流包括线路损耗与事故时转移负荷双回路出线1.22倍一回线正常最大负荷电流包括线路损耗与事故时转移负荷变压器回路1.05倍变压器额定电流1、根据在0.95倍额定电压以上时其容量不变2、带负荷调压变压器应按变压器最大工作电流1.32.0倍变压器额定电流要求承担另一变压器事故或检修时转移负荷母联联络回路一最大电流元件的计算电流发电机回路1.05倍发电机额定电流 2、对不带电抗器回路的计算短路点应选择在正常接线方式时短路电流为最大的地点3、校验导体和110KV以下电缆的短路热稳定所用的计算时间,采用主保护动作时间加上相应的断路器全分闸时间;如主保护有死区时,则采用能对该死区起作用的后备保护动作时间,并采用相应处的短路电流值。而校验电气设备和110KV及以上充油电缆的短路电流时间,一般采用后备保护动作时间加上相应的断路器全分闸时间。4、导体和电器的动稳定、热稳定及开断电流,可按三相电流验算。若单相,两相接地短路情况更严重时,应按严重情况验算 本设计只对10kV侧的电气设备和导体进行校验,110kV侧对断路器及隔离开关设备进行选择校验,其他设备只选择而不校验。详细过程见计算书,选择结果表如下:断路器和隔离开关选择结果安 装地 点型号操 动机 构额定电压KV额定电流KA额定开断电流IdeKA极限通过电流idmaxKA热稳定电流KA固有合闸时间 ms固有分闸时间ms110KV系统SFM-110气动110315031.58031.5(3s12030GW4-110DCS17110300010050(4s)110KV变压器中性点GW8-60CS1760400156.6(5S)主变35KV消弧线圈GW4-35CS173512508031.5(4S)35KV系统LN2-35弹簧351250164016(4S)15060GN16-35CS6-23520006425(4S)JN-35355020 (4S)10KV系统ZN12-10弹簧10250031.58031.5(4S)6025GN2-10CS6-21020008536(10S)导体选择结果表安装地点型式参数110KV母线130/116mm,S2705mm2铝锰合金管形导体I3511A (70)35KV母线638矩形铝母线2条竖放I1644A(25)10KV母线638矩形铝母线3条竖放I2379A (25)10KV电缆YJ32-10 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氧乙烯护套细钢丝内铠装S=240mm2各级电压的电压互感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