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境界说新论.pdf_第1页
王国维境界说新论.pdf_第2页
王国维境界说新论.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6年8月 理论学刊 Aug. 2006 第8期 总第150期 Theory Journal No. 8 Ser. No. 150 王国维境界说新论 段春娟 (山东经济学院校报编辑部,山东 济南250014) 摘 要 意境作为中国传统美学范畴,散见于我国古人的言论中,在内涵上具有情景有机统一的本质规定。 至近代,王国维对意境范畴作了不同的阐发和充实。王国维的学术生涯涉及哲学、 美学、 文学、 史学等领域,这种广 泛的涉猎与他对人生诸问题的孜孜探求密切相关。作为在美学领域的探究成果,境界说实则是理想人生境界与高 远艺术境界的叠合,深深打上了王国维人本追思的烙印,体现出近代中国东西方文化交流融会的最初征象。 关键词 王国维;境界;美学范畴;人生境界;艺术境界 中图分类号 I206.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 3909(2006) 08 - 0115 - 03 意境这一美学范畴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持久的 诗学魅力。它仿佛一个开放的圆圈,被不同时代的 人们赋予着不同的内涵。最初,意境说零星地散见 于我国古人的言论中,自先秦至明清,意义逐渐明 朗,即情与景的有机统一;至近代,王国维拈出“ 境 界 ” 一词,对意境范畴作了不同的阐发和充实。 王国维的境界说见于人间词话 ,是王国维继 “ 填词之成功 ” 完成 人间词 百余首创作之后,在文 学批评领域里的卓越创见。这时,王国维已届中年, 个人连遭变故,对世间之苦体验颇深。他将这一时 期的文学创作和批评都冠以“ 人间 ” 之名,便含有对 人生诸问题苦苦追索之衷曲。他在人间词话 中 推出了“ 境界 ” 这一中心范畴,体现出对古典意境说 的继承和超越,也奠定了他本人在中国批评史上的 非凡地位。 一、 王国维境界说的人本忧思内核 王国维所经历的时代正处于中国社会的裂变 期。西方思潮滚滚东进,中国社会内部充满激变。 社会的动荡客观上对人的生存产生了灵与肉的双重 刺激,也为知识分子的思考探索提供了契机。王国 维性本忧郁多情,具有知情兼胜的先天秉赋,他自己 在 静安文集续编 自序 中表露:“ 欲为哲学家则 感情苦多而知苦寡;欲为诗人则又苦感情少而理性 多 ” 。这种双重的性格基质,加上时代风云迭起,个 人人生遭际,使他经常陷入情与理的冲突,一生充满 了挣扎的痛苦。王国维的学术生涯经历了由哲学、 文学、 史学等的转变,这与他对人生诸问题的孜孜探 求和思索息息相关。现实人生是他学术道路发生逆 转的逻辑基点,也是理解他境界说的一个枢纽。 故而,境界说不仅传达了王国维的美学观,还寄 寓着他的人生理想。他认为,诗人的人生境界和艺 术境界是相关的,有什么样的人生境界,就有什么样 的艺术境界。 (一)人生境界 人之一生何为有境界? 第一,诗人应是“ 纯粹主体 ” 。王国维认为,诗 词之题目本于自然人生,又说:“ 自然中之物,互相 关系,互相限制,故不能有完全之美。然其写之于文 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 限制处,故虽写实家亦 理想家也。 ” 1 (P37) 作家创作之际,需超越一己之利 害,剥落种种关系之束缚,达到一种无欲状态,才能 进入佳境,心灵自由驰骋乎澄明境界,才能把握世界 之“ 真 ” 。他在 文学小言 中说:“ 个人汲汲于争存 者,决无文学家之姿格也 ” 。王国维这样要求诗人, 某种程度上是受叔本华“ 纯粹主体 ” 的影响。叔氏 所谓“ 纯粹主体 ” 是指那些能够摒却欲望、 寂灭意志 的人,他们能以“ 宇宙眼 ” 来俯察众生万象,达至常 人所不能及的境界。 第二,诗人要有胸襟抱负。王国维极为称赏苏 东坡、 辛弃疾,认为二者的词粗犷豪放就在于他们胸 襟的博大。 “ 读东坡、 稼轩词,须观其雅量高致,有 伯夷、 柳下惠之风。 ” 1 (P88) 二人清朗高举,目光高 远,能刊落世间利害之较,游刃于无,那些着眼于眼 前小利、 蝇营狗苟之徒是无此雅量的,故“ 无二人之 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 ” 1 (P97) 。在 文学 小言 中作者又说:“ 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 511 伟大文章者,殆未之有也。 ” 要使对象成为审美观照 的客体,首先自己应“ 出污泥而不染 ”,有海阔天高 之气魄。这般论人,又与中国传统文化对理想人格 的要求一脉相袭。 第三,要以“ 诗人之眼 ” 观物。对于行为主体, 王国维认为有“ 诗人之眼 ” 和“ 政治家之眼 ” 的区分。 他说:“ 政治家之眼域于一人一事。诗人之眼,则通 古今而观之。词人观物,须用诗人之眼,不可用政治 家之眼。 ” 1 (P85)所谓“ 诗人之眼 ” ,即未曾被俗物遮 蔽,能俯视众生,穿透千年历史尘封,以四季为晨昏, 融入整个宇宙之流,“ 高蹈乎八荒之表,抗心乎千秋 之间 ” 1 (P107) 。王国维认为李后主正因以“ 诗人之 眼 ” 来看世间万相,所以词至他而“ 眼界始大,感慨 遂深 ”,“ 俨有释迦、 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 ”,而不 是“ 自道身世之戚 ” 1 (P93) 。 第四,诗人对于自然人生要能“ 入 ” 能“ 出 ” 。 人间词话 云:“ 诗人对自然人生,须入乎其内,又 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 之。入 乎 其 内,故 有 生 气,出 乎 其 外,故 有 高 致。 ” 1 (P99)又言 :“ 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 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 忧乐。 ” 1 (P101)“ 出乎其外 ” 、 “ 轻视外物 ” 与前面所言 “ 遗其关系、 限制处 ” 相承接,强调创作主体的超功 利性,以本真的生命状态入于宇宙空间,把握众生真 相;同时,又要“ 入乎其内 ” 、 “ 重视外物 ” 。这一方面 指深入生活内部,体察入微;一方面指看透“ 欲 ” 这 个人生本体存在的痛苦之渊。能“ 入 ”,故能看到人 生本质;能“ 出 ”,便不再为其所累。诗人应以一种 超越的姿态来静观人生之苦。这是王国维理想的人 生境界。 王国维深知,要达到上述人生境界并非易事,所 以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 大学问者,必须经历三种境 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 衣 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众里寻他千百 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 1 (P2) 。这是一 个不断提升、 不断超越的过程。对于诗人,既要有 “ 内美 ”,又要重“ 修能 ”,二者缺一都不可能成为伟 大之诗人。 (二)艺术境界 艺术作品何为有境界? 第一,王国维认为,“ 境非独为景物也,感情亦 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 真感情者谓之有 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 1 (P36) 。这里的“ 真 ” 有两个 含义:“ 真感情 ” 之真和“ 真景物 ” 之真。前者指感受 之真,即作者不矫情、 不虚饰,真诚地传达自己的感 受;后者指景物之真,也含有哲学意义的真,它取决 于作者对世界的认知和把握程度。 有这两种真实,作品便呈现出两种境界:一是真 实地再现作者的情感世界。即作品真情荡漾,“ 内 足以摅己外足以感人 ”,王国维讲诗经 中有些诗 就表达了这样一种真实,读之觉“ 沈挚动人 ” 、 “ 精力 弥满 ”;二是作品境界呈现为一种层深结构,穿透表 层语言符号,指向遥深意旨,即言外之“ 味 ”,弦外之 “ 响 ” 。这种境界乃大家之作,“ 其言情也必沁人心 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装束 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 ” 1 (P8)王国维认 为李煜词“ 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 ”,便是此类。 天上人间何等阔大之视野,落花流水又寄含多少喟 叹无奈!人生匆匆如过客,人间天上两茫茫。存在 何为?李后主那家国情亡国恨所凝成的笔墨文字, 正表达出时间与存在之间不可调整合的矛盾。这是 人生的悖论,它契合了王国维对人生诸问题的玄思。 第二,对自然的称颂,也是境界说中的重要内 容。王国维十分称赏纳兰容若,说他“ 以自然之眼 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 气,故能真切如此 ” 1 (P103) 。这里的自然,指本来的 样子,即本真状态。王国维就认为纳兰俗眼未开,是 “ 真眼 ” 所见乃成就有境界之作。还说:“ 诗词之题 目,本为自然及人生 ” 1 (P38) 。这里的自然不仅指景 物自然,当理解为茫茫宇宙、 无限太极,颇有一种苍 凉况味。 第三,作家具备充分的人格自由,才会真实地传 达自己的感受,作品才会有境界。正是从这个角度 出发,王国维反对“ 文以载道 ” 的功利主义诗学传 统,鄙弃“ 文采为功名所掩 ” 的“ 铺缀的文学 ” 、 “ 文绣 的文学 ”,并称这样的作品为“ 羔雁之具 ” 。 “ 羔雁 ” 语出 周礼 郑注:“ 羔,小羊也,取其群而不失其类 也,雁,取其候时而行也。卿执羔,大夫执雁 ” 2 。 史记 五帝本纪 称羔雁为祭祀用的“ 二牲 ” 。在 王国维看来,如果文学沦为士大夫所执之“ 羔雁 ”, 成了祭祀帝王的祭品,作了名利的附庸、 馈赠的工 具,善则善矣,却无真情真景可言,更无境界可言了。 所以,王国维最后说:“ 一切境界,无不为诗人 设。世无诗人,即无此种境界。 ” 1 (P109)在这里 ,“ 境 界 ” 、 “ 诗人 ” 获得沟通,论人、 论文两条线由此交汇。 诗人的人生境界转化升华为作品的艺术境界;艺术 境界所表达的高远意象又连结着诗人本真自然的心 灵。这里,王国维在完成了对作品境界阐释的同时, 611 也完成了他对理想人格的塑造,那就是有人生境界 之诗人。 二、 王国维境界说对古典意境说的继承与超越 王国维是由旧向新过渡的人物,传统对他的化 育力量和西方思潮对他的浸染力量都很强大,表现 在美学观上,即是他对古典意境范畴的继承与革新。 在继承上,主要表现出这样两方面:一是总体延袭古 典意境说的内涵,如他在 文学小言 中指出:“ 文学 中有二原质焉:曰景,曰情。 ” 这同古典意境说的内 涵是一致的;二是对作家做人的充分强调,认为作家 应该有胸襟抱负,有伟大之人格,能见出传统文化中 理想人格的影子。在开拓方面,笔者认为王国维的 境界说对古典意境说有如下几点超越: 第一,把有无境界作为衡量作品高低的尺度。 人间词话 中有言:“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 成高格,自有名句。 ” 1 (P31)还说 :“ 沧浪所谓 兴趣 , 阮亭所谓 神韵 ,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 境界 二字为探其本也。 ” 视“ 境界 ” 为美学的中心 范畴,这在古人是所不曾有的,故吴奔星言:“ 王国 维以前的评论家,接触 境界 一词者颇不乏人,他 们都是王国维的先行者,足以说明 境界 说的继承 关系;但是作为文艺批评的一种固定的观点,作为诗 词欣赏的一种尺度,公然加以宣传的,却是从人间 词话 开始。 ” 3 (P128)这确立了王国维境界说的创新 地位。 第二,把作品之艺术境界看成是一个层深结构, 具有启示宇宙人生真相之意义,即弦外之“ 响 ”,味 外之“ 旨 ”,从而拓展了古典意境说的意蕴内涵。这 与王国维接受西方哲学的影响和他对人生、 对世界 的深层认知程度相关。他以意境论词,说姜白石词 “ 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 终落第二手 ” 1 (P24) 。 第三,认为文学境界源于人的境界。王国维认 为,有什么样的人生境界,就成就什么样的艺术世 界,故有“ 诗人之境界 ” 、 “ 常人之境界 ” 之分。他强 调诗人的主体作用,明显带有西方个性自由的色彩, 与古人把从属于道德伦理的谦谦君子作为人格范型 有所不同。 第四,王国维以“ 境界 ” 为核心范畴,建立了一 套初具规模的理论体系,并对作品境界进行了较为 详尽的分类,即“ 造境 ” 与“ 写境 ” 、 “ 有我之境 ” 与“ 无 我之境 ” 、 “ 大境界 ” 与“ 小境界 ” 等。就 人间词话 的 整个体系而言,前19则是总论,1052则按时代先 后对作家作品予以批评, 5364则是论及历代文学 体式之演进,诗词中之“ 隶事 ” 、 “ 游词 ” 等等是王国维 在进行批评实践中所概括的重要诗论。所以,叶嘉莹 评价道:“ 他却已曾为这陈腐的体式注入了新观念的 血液,而且在外表不具理论体系的形式下,也曾为中 国诗词之评赏拟具了一套简单的理论雏型。 ” 4 (P147) 这显然是对王国维诗学中新异因素的肯定。 从这样四个方面的开拓可以看出,王国维的学 术研究“在方法上已经走上了世界学术界的公 路。 ” 5 学问的新旧不在材料上 ,而在思想上、 方法 上。王国维的境界说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以开 放的心态,接纳了西方个性自由的精神和科学分析 的方法,并把它运用到文学批评领域,于旧材料的基 础上赋予其新思想、 新内涵。这无疑是一种创举。 李长之这样说:“ 他被了点西洋近代思想的微光,这 是好兆头。 ” 6 这点出了王国维的历史意义。也正 是从这个角度,王国维被称为中国近现代美学的开 创者。 境界说是王国维人生探索过程中的一个理论抽 象,既是美学成果,又是他人生理想的最好注脚。境 界说特别强调“ 真 ” 与“ 自然 ”,包含了古典意境说情 景交融的美学规定 这是艺术最根本的也是最浅 层的要求 同时又超越了它,指向更为深厚高远 的意旨,实现了诗与哲学在最高层面上的统一。它 是近代的,又是古典的,是东方的,又是西方的,这是 东西方文化融会碰撞的结晶;它既是个人的,明显打 上了他人本追思的烙印,又是社会的、 历史的,体现 出转型时期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人文精神的风貌。因 此,王国维构成了意境阐释链条上的过渡环节,连接 着过去,又指向未来。 参考文献: 1王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