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专业论文)鄂温克族桦树皮用品工艺研究.pdf_第1页
(民俗学专业论文)鄂温克族桦树皮用品工艺研究.pdf_第2页
(民俗学专业论文)鄂温克族桦树皮用品工艺研究.pdf_第3页
(民俗学专业论文)鄂温克族桦树皮用品工艺研究.pdf_第4页
(民俗学专业论文)鄂温克族桦树皮用品工艺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论文在实地田野调查所搜集的第一手资料和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 上,从较广阔的视野,就鄂温克族桦树皮用品工艺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 究。 全文主体内容为三章,连同引言、结论、参考文献与后记共由七部 分组成。 第一章“桦树皮用品及其艺术”中,对桦树皮艺术的产生、发展与分 布情况进行扼要介绍的同时,从不同角度重点对其所拥有的区域性、自 然性、广泛性、双重性等特点进行了归纳与概括。从而对论文从宏观研 究向微观探析的延伸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鄂温克族桦树皮用品工艺”,是整篇论文的重点内容。该章 由“鄂温克族与他们的桦树皮用品”、“鄂温克族桦树皮用品制作”、“鄂 温克族桦树皮艺术的特色”三节组成。第一节中,首先在简单介绍敖鲁 古雅鄂温克族的同时,对他们的与桦树皮相关的民间信仰、禁忌、神话 与传说等民俗事项进行分析。因而,将鄂温克族的桦树皮用品置于其特 殊的语境中对其所蕴含的深层的文化内涵进行了较深刻的揭示。接下来, 按照不同造型、容量、用途等对鄂温克族桦树皮用品进行了分类,使整 个研究更具科学化。第二节中,对鄂温克族桦树皮用品制作的工艺流程 与装饰工艺的具体技法进行了较为翔实的记述和疏理,并对其图纹进行 了归类与解读,从而使这一传统文化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揭示。第三节 中,对鄂温克族桦树皮艺术的特色从题材的选择、艺术风格、工艺手法 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鄂温克族桦树皮艺术不仅是该民族文化的绚丽 奇葩,而且是整个人类文化艺术的瑰宝。 第三章“鄂温克族桦树皮艺术的保护与发展”中,首先对鄂温克族桦 树皮艺术传承至今的原因与方式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其次就如何保护和 传承这一传统文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采取一定的地方性保护措施, 出台有关保护桦树皮资源的法规等;适度进行开发和利用,在保持传统 的基础上提高艺术品位、深化文化内涵,服务现代社会等。 论文竭力就鄂温克族桦树皮用品的产生、演变与发展规律、特点与价 值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旨在使这一传统文化能够得到健康的传承与发 展,成为我们人类永恒的精神财富和艺术源泉。 关键词:鄂温克族,桦树皮用品,制作工艺,传承与发展 a b s t r a c t r n l et h e s i sa n a l y s e s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t h ea r to fe r w e n k eb i r c hb a r ku t e n s i l s o nt h eb a s i so ft h ef i r s th a n dm a t e r i a l st h a ta r ea c c u m u l a t e df r o mp r a c t i c a l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a n do nt h ef o r m e rr e s e a r c hr e s u l t s t h eb o d y p a r t i sc o m p o s e do ft h r e e c h a p t e r s ,w i t hi n t r o d u c t i o n , c o n c l u s i o n , b i b l i o g r a p h y , a n da c k n o w l e d g e m e n t ,a n dt h e r e a r e a l t o g e t h e r s e v e np a r t s 讪ef a s tc h a p t e rg i y e sab r i e fi n t r o d u c t i o no nt h eo r i g i n ,d e v d o p m e n t a n d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b i r c hb a r ka r t ,a n ds u m m a r i z e si t s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f r o m d i f f e r e n t a n g l e s i t s e t su pt h ef o u n d a t i o nf r o mm a c r o -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t o m i c r o a n a l y z i n go ft h i st h e s i s c h a p t e rt w oi st h ec e n t e rp a r to ft h ee s s a y , a n dc o m p o s e do f3s e c t i o n s t h ef i r s ts e c t i o nl a y si m p o r t a n c eo nf o l kc u s t o m s ,s u c ha sf o l kf a i t h ,m y t ha n d 1 e g e n d t h a ta l er e l a t e dw i t hb k c hb a r k t h e r e f o r e ,i tr e v e a l sc u l t u r a l c o n n o t a t i o ni nt h eb i r c hb a r ku t e n s i l s t h es e c o n ds e c t i o nf o c u s e so nt h e d e t a i l so f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p r o c e s sa n dp a r t i c u l a rd e c o r a t i n gm e t h o ds ot h a tt h e v a l u eo ft h i st r a d i t i o n a lc u l t u r ew i l lb ea c c e p t e d i nt h et h i r ds e c t i o n , t h e a u t h o r si n t r o d u c e sa r to fe r w e n k eb i r c hb a r kf r o mt h ep o i n to ft h e m e ,a r ts t y l e , a n dc r a f t ,a n db e l i e v e st h a tn o to n l yi si te r w e n k ee x o t i cf l o w e r ,b u tt h e t r e a s u r eo fo u rw h o l eh u m a nb e i n g c h a p t e rt h r e ef i r s t l ys u m m a r i z e st h ei n h e r i t i n gr e a s o n sa n dw a y so ft h e a r to fe r w e n k eb i r c hb a r k ,a n dt h e np u t sf o r w a r dt h ea u t h o r so w nv i e w t h ea u t h o rt r i e st oi n t r o d u c e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n dv a l u e s o fe r w e n k eb i r c hb a r ku t e n s i l s e v o l u t i o n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r u l e s ,a i m sa th a v e t h i st r a d i t i o n a lc u l t u r eh e a l t h i l yd e v e l o p e da n db e c a m es p i r i t u a lw e a l t ha n da r t o r i g i no fo u rh u m a nb e i n gf o r e v e r k e y w o r d s :e r w e n k e ,b i r c hb a r ku t e n s i l s ,p r o d u c i n ga r t , i n h e r i t a n c e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一、选题目的 鄂温克族桦树皮用品造型优美,工艺朴实、精湛,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 值,是鄂温克族文化的瑰宝。探讨和研究这一传统文化对了解和揭示鄂温克民族的思维 特点、审美意识、价值取向至关重要。鄂温克族桦树皮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传承和弘杨这一文化,不仅对提升鄂温克族精神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 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鄂温克族桦树皮用品工艺研究状况 就目前研究情况来看,专门介绍北方少数民族特色工艺或鄂温克族原始艺术的学 术专著有:鄂苏日台著狩猎民族原始艺术 、鄂温克民间美术研究x 中国北方 民族美术史料、c k :兴安岭狩猎民族桦树皮文化、森林民族一中国北方狩猎文化、 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汪立珍著鄂温克族宗教信仰与文化等,学术论文有白 丽民的论中国北方狩猎民族的桦树皮文化等。纵览上述研究成果可以清楚地看到, 在过去,学者们对鄂温克族及其整个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艺术的研究,包括鄂温克族 桦树皮艺术的关注比较多,发表了不少研究成果,不乏有些学术价值较高的作品。但 从总体上来看,宏观研究占整个研究成果的多数,而微观的专题性研究,如就一民族 的,郎鄂温克族桦树皮艺术的专题研究并不多见,特别是微观性的系统研究更是凤毛 麟角。本文力图在这一领域进行一些尝试,并将研究对象限定在鄂温克族桦树皮用品 工艺上,通过对该民族这一传统工艺的实地考察,较系统地揭示其形成、演变和发展 过程。力图揭示其特点和规律。 三、研究方法 撰写本论文的过程中,首先采用田野作业法,运用“语境”和“场景”理论在对 鄂温克民族桦树皮艺术的特点、工艺流程、制作技法、纹饰图案进行疏理、记述与解 读的同时,对其艺术特点与价值进行了较为系统地论述。 其次是利用历史研究法,不仅从历史发展的纵向对鄂温克民族桦树皮用品的产 生、演变与发展的规律进行了分析与探讨,而且以横向对比的方法对不同历史时期的 鄂温克族桦树皮用品工艺研究 桦树皮艺术的时代特征、审美变化与价值取向进行了阐述。 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在论文开题报告前后,于2 0 0 5 年、2 0 0 6 年两次到敖鲁古 雅鄂温克猎民乡进行田野调查,搜集到了不少珍贵的资料。这对本人撰写论文受益匪 浅。 2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桦树皮用品及其艺术 第一节桦树皮用品的产生与发展 一、桦树皮用品的历史穷源 桦树皮用品是指以自然桦树的树皮为原料制作而成的各种器物。桦树皮用品的产 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是特定地理环境条件下,由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而创 造的产物,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根据有关研究我们可以得知,早在四五十万年前,人类已经知道了使用火,并且 能够控制和保存火种。而火的发现和使用不仅成为人类开始食用熟食的基本条件,而 且为随后出现的陶制品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陶制品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进程的关键性一步。早期的陶器尽管粗糙、简陋, 但它是人们保存液体食物,烹制食物等的最好用具。世界上的很多民族都曾经历过这 一时期,并有着自己辉煌的陶器制作发展史。但是,也有不少民族没有陶器制作的经 历,他们使用的陶器是后来由周边的其他民族传播过来的。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在 中国北方从事狩猎生产的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赫哲等民族的历史上没有发现过 制陶工艺的痕迹。那么,照此推断,在人类普遍使用陶器来烹制食物时,这些北方民 族仍在过着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吗? 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是,几乎在其他民族制作和 使用陶制品的同时,这些民族已经制造和发明了用其它不同的材料做成的器物。据有 关民族学的调查佐证: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在远古时代发明了两种原始炊具,“一是 在捕猎到的大型野兽的胃中装上水和肉后,把它架到篝火上烤,并随时控制火候,不 断地加水以免烤焦,当水煮开时肉也会熟了。二是用桦树皮制成桶,将水和肉置人桶 中,然后放入烧红的小石块,反复几十次,直至将肉烧熟为止。”“1 这说明,在我国 其他民族进入陶器时代时,当时的狩猎民族就用桦树皮来制作各种用品,并用其作为 煮食容器使用了。 根据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一文中所提及的关于“在陶器未发 明之前,是存在着木制容器的”论述,我们完全可以推断桦树皮器皿在中国北方没有 制陶史的狩猎民族中早已存在的事实。据有关考古资料表明,这一判断也是科学的。 3 鄂温克族桦树皮用品工艺研究 如,1 9 6 3 年在黑龙江镜泊湖南端的茑歌岭原始遗址发掘中曾出土了一件桦树皮 器物,据测定是距今三千年前的遗物( 黑龙江文物考古工作队:黑龙江古代文物, 第1 6 页) 。 1 9 5 9 年到1 9 6 0 年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扎赉诺尔地区的木图那雅河东岸坡地上, 发掘了一处鲜卑古墓群,共发现了桦树皮制作的器物2 0 余件。据发掘者推断,应属 相当于中原地区东汉末年( 约当l 世纪) 鲜卑桦树皮文化遗物。据有关史料研究,古 代北方民族如肃滇、东胡、匈奴、鲜卑、室韦、高车、契丹、女真、蒙古等都在大、 小兴安岭的怀抱里生长壮大,并在这里创造了北方民族的早期历史和文化艺术( 图 1 1 ) 。 1 9 7 3 年在黑龙江绥滨县中兴乡发掘了金代古 城遗址和古墓群,并发现有压印花和剪花为饰纹 的桦树皮桶l 件,饰纹为“w x ”形的几何 纹样的二方连续组合。( 文物,1 9 7 7 年第4 期 第4 0 页) 这些不同时代的桦树皮文化遗存有力地证实 了在中国北方大、小兴安岭及其周围地区,在三 千年前的原始时代,“就创造出了具有地域特征和 狩猎文化特征的桦树皮文化,并在北方民族中嘲l 一1 扎赣诺自:鲜卑卉g “出土朐“拌甜戊器盂” 延续至今。”。1 二、桦树皮用品的发展与分布情况 早在几千年前,人类就开始利用桦树等天然原料制作容器,以此来满足生活和生 产需要。这种巧妙、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不断地进行创造的行为和精神,最终使人 类摆脱了原始社会阶段的愚昧与落后,步入了文明社会。随着陶器和青铜器、铁器的 相继发明与利用,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些落后的工具与用品开始 逐步地退出历史舞台。如,过去普遍利用的石器被后来的青铜器与铁器所代替。但是 有些质地的用品,如桦树皮用品等并没有随着新的材料的发明与利用被完全取而代 之。这说明桦树皮用品在新的历史时期,就当时人们生活需求而言,仍具有其不可代 替的价值。正是这种在人们生活与生产中的不可替代性,使得桦树皮用品虽历史渊远, 但至今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并得到了现代人们的青睐和推崇。 4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桦树皮用品不只是中国北方民族独有的器物,它是遍布世界好多地方的区域性传 统文化的一种产物。西伯利亚地区的俄罗斯、那乃等民族制作和利用桦树皮用品不仅 历史悠久,而且创造了与此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桦树皮文化。如,俄罗斯的主要节日 有新年和四季节,其中四季节日的第二个节日就是桦树节,桦树节源自古代的夏至节。 夏至节是在6 月2 2 目,这一天太阻在空中达到最高点,此节目带有太阳崇拜的色彩。 在农村,此时夏季来临不久,农民辛劳一个春天,稍得清闲,因此要欢庆一番。民间 的庆祝活动体现了水火崇拜。人们身着节日盛装,头戴花环,围着篝火唱歌跳舞。有 人从篝火上跳过,或烧掉旧衣服,以消灾辟邪,强身祛病。人们还把桦树枝与祭品一 起投入湖中,祈求神灵保佑丰收。少女们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花冠上,放进河水中,谁 的蜡烛燃得最久,谁就被认为是将来最幸福的人,她们还按照花环漂动的方向占b 自 己的婚事。古代,俄罗斯过夏至节时还要到森林中寻找两株距离很近的小白桦树作祭 祀用。有的地方则有用花环、彩带装饰一株小白桦的风俗。后来东正教将时间改在6 月2 4 日,节日期间教堂用桦树枝装饰起来,教徒们也手持桦树枝来做礼拜。民间还 把这一天看作是悼亡节,都要去上坟。夏至期间正是草木繁盛、气候宜人的季节人 们都在户外举行欢庆活动,特别是青年人,因此到了苏维埃时期夏至节变成了苏联青 年节。这一天欢庆又离不开桦树,于是从1 9 6 4 年起又被称作桦树节,或者“俄罗斯 小白桦节”。白桦树成为俄罗斯民族的象征是有其历史渊源的。1 1 1 5 世纪许多古俄罗 斯文献就是刻写在桦树皮上的。不少俄罗斯作家都怀着深厚的感情描写过自桦树。在 俄罗斯人看来,桦树是秀美,挺拔的。桦树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用桦树枝、矢车菊、 铃铛装饰房间。节日里还要举行联欢会,女主持人被称作“小白桦”,联欢会中还有 化装游行内容,游行队伍簇拥着桦树,这样,整个节日气氛中处处都闪现着白桦树的 身姿。此外日本北方的爱依努人;欧洲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以东的芬兰以及北美洲 加拿大和美国的印第安人等都有自己独特的桦树皮文化。美国东北部的印第安刺绣工 艺以桦树皮补花最为著名,它将桦树皮染色后,用刀切割成花卉、动物图案,然后缝 合并绣制在不同的面料上。上述地区或民族中都有类似或相近的使用桦树皮用品的文 化。所以可以说,“在北半球寒带和寒温带白桦树生长的广大自然区域内,形成了地 域广阔的桦树皮文化带。3 1 中国北方的桦树皮文化只是这个文化带中的一个组成 部分。“从目前看来,中国北方的桦树皮文化是这个文化带中保留得比较完整而又有 丰富内容的文化。”“1 鄂温克族桦树皮用品工艺研究 第二节桦树皮用品特点 从总体上来看,桦树皮用品所具有的特点是非常鲜明的。就此在上部分中已有所 表述。不论从宏观上来讲,还是从微观上来说,或者从不同地区与民族桦树皮用品的 总的情况来讲,还是从某一个地区和民族的局部来看,桦树皮用品的特点是显而易见 的。在此主要从宏观上进行了观察,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区域性 在前面我们谈及桦树皮用品的分布情况时,对世界各地区拥有桦树皮文化的情况 作了简单的介绍。这一论述又可以表明,桦树皮用品中蕴含的文化现象具有较明显的 区域文化特点。而这种区域文化特点是由那一地区的特殊的地理环境所决定的。特殊 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茂密的白桦树的生长,成为这一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从而孕育 了令人神往的桦树皮文化。有一句民谚n q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白桦树生活 的人们从古至今自然也就与这一物种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 成部分。因此,凡置身于白桦林自然环境中的民族除了拥有独特的制作桦树皮用品的 技法之外,一般还有着与白桦树相关的传说、故事、神话以及原始信仰等传统文化, 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区域性文化。 二、自然性 桦树皮用品从原料到制作过程所用的辅料都是纯天然的,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用 今天的话来讲是地道的绿色产品。如,用于涂抹卷曲桦树皮的油是取自动物;固定用 品形状的粘合剂是用天然植物调和而成;包括用在器物的纹饰上的彩色原料也是取自 天然的植物色素。所以人们总结桦树皮用品的自然性时往往提到两个方面。一是制作 时无需钉子等铁类物品和化学原料合成的胶水等,二是用品年长磨损后被丢弃了也不 会造成环境污染,它会自然回归大自然。桦树皮用品的制作与使用也充分体现出当地 民族与自然界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一种和谐美。 三、广泛性 在考察拥有桦树皮用品的民族时我们发现,那里的人们几乎生存在一个桦树皮的 世界里,桦树皮文化的浓郁气氛随时都在包围着你,真是目不暇接。小到一个针线包、 顶针,大到“撮罗子”( 应游猎生产需要而产生的桦树皮建筑) 、桦皮船等,无不例外 都是用当地的桦树皮制作而成的。桦树皮成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6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不仅为他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的便利,而且对他们整个文化的形成也产生了重要的 影响。 四、双重性 桦树皮用品从很早以前开始就具有了双重性功能,即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这一 点我们从以上所提到的发掘于黑龙江绥滨县中兴乡金代吉城遗址的古墓群中出土的 压印花和剪花为纹饰的桦树皮桶得以证实。而这种现象越往现代发展,它的这种实用 功能和审美功能相结合的特点就越显得突出。因此,我们在研究桦树皮用品时,不仅 要注重对其实用功能于价值的探讨,而且更重要的是对其审美功能与价值的揭示,只 有这样,我们的研究才更具有意义。通过对那些工艺朴实精美,造型千变万化,纹饰 纷繁多姿的桦树皮用品的形成与发展的研究,特别是对其制作流程和纹饰图样的了解与 分析,我们不仅可以对创造者的思维特点、审美取向产生一定的认识,而且从中还可以 了解他们的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因而能更好的揭示出这一特色文化的深层文化内涵。 注释 【1 】鄂苏日台: 鄂温克民间美术研究)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 9 9 7 第9 7 页 【2 】、【3 】、【4 】鄂苏日台: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 9 9 2 第1 7 、1 5 、1 5 页 7 鄂温克族桦树皮用品工艺研究 第二章鄂温克族桦树皮用品工艺 第一节鄂温克族与他们的桦树皮用品 一、敖鲁古雅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主要居住在大兴安岭腹地及周围地区,如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温克 族自治旗;莫利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内的杜拉尔鄂温克族乡及巴彦鄂温克民族乡;阿 荣旗的查尔巴奇鄂温克民族乡、德里其尔鄂温克民族乡和音河达斡尔鄂温克联合民族 乡;扎兰屯市萨玛街鄂温克民族乡;呼伦贝尔市根河区( 原额尔古纳左旗) 敖鲁古雅 鄂温克民族乡;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民族乡以及黑龙江等地。人i z i _ _ - - 万余人,有本民族 语言,但没有文字。鄂温克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中的通古斯语支。”“1 但,“今天的鄂温克猎民的居住地,并不是他们历史上的原居住地。早在公元前2 0 0 0 年,即铜石并用时期,鄂温克族的祖先就居住在外贝加尔湖和贝加尔湖沿岸地区。到 了十六至十七世纪中叶,鄂温克猎民则居住在贝加尔湖西北勒拿河支流和维提姆河一 带。这里远离内陆,交通不便,信息不通,鄂温克猎民鲜为人知。关于他们的记载出 现于史籍的时间很晚,而且他们大都被用别的名称见诸史籍。”“1 “他们与北魏时期 在今黑龙江上、中游的室韦,特别是其中的北室韦、钵室韦以及唐代在贝 加尔湖东北苔原森林中使鹿的鞠部落有着密切的族源关系。”“据说后来他们 又向东发展,其中的一支迁到黑龙江中游地带,过着原始狩猎生活。在元朝史籍中, 把当时居住在贝加尔湖以东到黑龙江流域的鄂温克人、鄂伦春人、蒙古人等统称为林 木中百姓。明朝时期,称鄂温克族为北山上乘鹿出入的人。在清朝文献中, 称鄂温克民族为索伦部和使鹿的喀穆尼堪( 即清代索伦部的统称) 。”“1 “在 有关鄂温克族的历史记载中,曾分别被称之为索伦、通古斯、雅库特等。鄂 温克是他们民族的自称,是通古斯语,意为住在大森林中的人们”。”1 其中位于 呼伦贝尔市根河区( 原额尔古纳左旗) 的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的人们。被人们称为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 俗称“雅库特”部落) 竹,“也称“使鹿鄂温克”。人口2 0 0 左 右的“这个群体始终从事牧鹿,从事狩猎生产。从社会形态而言,居住三地的鄂温克 人多少有区别。在大兴安岭南麓的山谷草原中从事农业的鄂温克人,在呼伦贝尔大草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原上从事牧业的鄂温克人都很早就进入了封建社会,而鄂温克猎民直到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父系氏族社会阶段。”“1 他们也是鄂温克族中至今完 好地保留着桦树皮传统制作工艺的部落。 二、桦树皮用品与鄂温克族传统文化 阿遭夫,e 詹森认为,几乎所有古代狩猎文化都是人种学上的残余,并接近灭 绝。狩猎部族无休止的流浪生活在技术上使深入地研究他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极大困 难,他们生活在地球的边缘地区,为数稀少的狩猎部族是狩猎文化这种文化模式的最 后代表。他认为目前原始部族中的狩猎文化并不足以代表古老时代鼎盛时期的狩猎文 化。但是把现在残留的狩猎文化作为一种参照系统比较推测,对原始的、传统的狩猎 文化研究是有一定帮助和根据的。桦树皮艺术是狩猎鄂温克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可以说,它的构成集鄂温克族文化之大成,成为这一民族文化的一个标志性载体。 因此研究桦树皮艺术对了解鄂温克族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思维定势等传统文化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桦树皮用品与鄂温克族原始信仰 在桦树皮用品的选材和制作过程中,都渗透着鄂温克族浓烈的原始宗教信仰。他 们把河流、石头、树木、武器等等之类的东西均作为一种有智能的事物来看待,认为 可以和它们交谈,向它们表示赎罪或惧怕由于伤害了它们而得到的惩罚。所以,在和 他们生活、劳作息息相关的事物或者活动中尤其注意对神灵的崇拜和依赖。在具体的 桦树皮制作过程中这种意识形态的印记是显而易见的。 具体地来说,铜作桦树皮用品的最佳时间一般是在每年的春末夏初,因为这个季 节里的桦树皮柔软而又有韧性,特别容易剥取。但是在剥取桦树皮时,首先必须进行 祭礼。“他们先用兽肉和酒等物品祭祀山神和树神,祈求山神和树神允许他们剥取树 皮制作生活用具。”“1 祭祀仪式结束后猎人们把猎刀擦拭干净,然后用右手拿猎刀在 白桦树上划上一个“十”字口,顺着划开的裂口轻轻地从上至下揭开桦树皮。 用剥下的桦树皮制作的摇篮、桦树皮玩具为主的婴幼儿用品是大人怀着宠爱和祝 福的心情做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桦树皮摇篮为1 岁以下儿童使用,它是保护儿童安全 的得力助手。更重要的是人们希望桦树的神灵会无时无刻保佑儿童。“桦树皮摇篮不 仅是婴儿用具,而且还是鄂温克姑娘出嫁时的嫁妆。按照鄂温克人传统的生活习俗, 姑娘结婚时作母亲的要亲手制作一个十分漂亮的桦皮摇篮送给女儿,象征着母亲对女 9 鄂温克族桦树皮用品工艺研究 儿美好的祝愿,祈祷女儿一生幸福、美满。”1 在鄂温克人的日常生活中,食物器具、杂务器具、妇女服饰用品、儿童玩具等物 品多数是用桦树皮制成的。桦树皮的这种广泛使用,不仅仅是它自身的使用价值的决 定,还在于鄂温克人对桦树的崇拜与信仰。在过去鄂温克人的日常生活中深深融入了 万物有灵论的宗教思想和信仰。我们知道,鄂温克人信奉萨满教,“萨满一词,起 源于何时,目前还无从考证。般地说来都认为萨满一词源于鄂温克语,其意思 是指疯狂的人。但据考证,在中国史书上,最早出现萨满一词,是在十三世 纪。当时南宋徐梦辛所著的三朝北盟会编( 卷三) 上有珊蛮者,女真巫妪也 句。这里所写的珊蛮即我们现在所说的萨满( 当时指女巫) 。可见萨满一 词应起源于女真时代。后来萨满一词传至欧洲。”1 鄂温克人民膜拜自然界中的 万事万物,并赋予它们超自然的神力。在这种思想观念信仰下他们相信,桦树同样具 有生命和灵魂,而利用桦树皮制作用品,就会产生灵气,给使用者带来祝福和好运。 因此他们不仅用桦树皮制作各种不同用途的器物,而且还把他们崇拜的动物,如驯鹿 或狍子以及代表天空的云朵刻在桦树皮制品上,祈望桦树皮制品的灵性更具威力,给 鄂温克人的生活创造财富和幸福。 “桦树文化渗透到鄂温克人生活与生产中的4 m - 方面,他们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使 用桦树皮制品,在狩猎生产方面也广泛地利用桦树皮制作狩猎用品,如,桦皮船和撮 罗子等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实物。鄂温克人使用桦树皮制成的桦皮船和撮罗子 作为狩猎工具,不仅在于桦树皮制成的工具轻巧、耐用,更在于他们对桦树及桦树皮 灵性的信仰和认知。在他们的观念中,狩猎时利用桦皮船或撮罗子,能够给他们 带来好运气和丰厚的猎物。”“” 桦皮船是鄂温克人在水面打猎时使用的一种最得心应手的狩猎工具和交通工具, 鄂温克语称“佳乌”。在鄂温克人看来桦皮船是山神和河神送给他们的特殊礼物。桦 皮船上也常常画有他们崇拜的图腾或者神像,鄂温克人认为用这种特制的船去渔猎会 让人们得到幸运之神的眷顾。因为,它具有神奇的威力和功能。“桦皮船全部重量仅 为几十斤,却能载5 人或5 0 0 斤左右的货物,而且行驶起来时速可达4 0 里左右。 鄂温克人无论白天或晚上,打鱼或捕捉猎物时,都要向山神和河神祈祷。因为他们认 为每次所获得的猎物都是山神和河神赐予的。桦皮船特有的灵性也和山神与河神有 关。这样,桦皮船以它特有的灵性起到任何其它水上狩猎工具都无法替代的作用。“除 i o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了狩猎,有时候过河搬家、卖粮食,或者打到猎物的时候也用桦皮船运输。”“” 鄂温克人的桦树皮狩猎工具除桦皮船外,当属“撮罗子”。“撮罗子”是过去鄂温 克人上山打猎时临时居住的房子,是使鹿鄂温克人标志性的“住宅”,也是长年在神 秘的大、小兴安岭中狩猎的鄂温克猎民的护身包。它也可以说是中国北方民族古代最 早也是最原始的建筑形式之一。它的外型“很简单,与美洲印第安人的帐篷十分相似。 鄂温克语称其为珠。”它是世界上最简便的居所。“撮罗子外呈圆锥型,用3 根尖端带又的较粗的桦木椽予立起一个三角架,再把同样的2 2 根木棍交叉放在架起 来的三角架上,搭建成好似将一把半展开的伞放在地上的样子。所以,也有人把撮 罗子叫做伞房。原来冬季时节撮罗子上面全部用 罕皮覆盖,后来有了帆布, 到了冬天撮罗子的上半部用葶罕皮围起来,下半部就用帆布覆盖。到了夏天,撮 罗子上面全部用帆布覆盖。不过,在过去,天气开始变暖的时候,鄂温克人就把撮 罗子上面的砻罕皮掀掉,全部换上桦树皮。”“撮罗子”内没有炕,也没有床、 木板之类的卧具,只在草地上直接铺上防潮又防寒的季罕皮或熊皮。“撮罗子”里一般 都供祭着祖先神( 图2 - 1 ) o “鄂温克猎民在大、小兴安岭里狩猎到哪 儿,就把撮罗子盖到哪儿。用完之后就那 么原封不动的留下来离去。但无论谁在山林中 搭建撮罗予之前,都要祭祀山神,向山神 祈祷,并说明何人在何地为什么在盖撮罗 子,同时,祈求山神能够保佑他们。离开撮 罗子的时候,他们同样向山神进行告别仪式,还要说明离开此地的缘由。所以当人 们到他们狩猎的地方,就会发现许多他们曾经住过并完好无损的撮罗子。撮罗 子内部结构虽然看起来十分简单,但对鄂温克人来说有许多神秘的讲究和跟他们信 仰的萨满教密切相关的一些清规戒律。撮罗子中和门相对的地方是玛鲁神( 祖先 神) 的位置,中间搭有一个火神的位置。男子住在火位以北,女子住在火位以南。一 般情况下i 女子不许到火位以北,主妇和未满1 5 岁的女子可到玛鲁神附近,但 是回来必须走去时的路。”“”由“撮罗子”的内外结构可见,用桦木椽子和桦树皮等 搭成的撮罗子为鄂温克人狩猎生产带来了物质保障和信念依托,鄂温克猎人在火神、 “玛鲁”神的保佑下,凭借桦树的灵性猎取猎物,获取精神上的快乐与丰收。 鄂温克族桦树皮用品工艺研究 鄂温克人在绿色的林海中与大自然朝夕相处,与桦树不仅在生产生活中结下了不 解之缘,而且把桦树当作自己的精神依托来加以敬奉。他们对桦树汁的理解与崇尚就 是一个生动的例证。桦树汁在他们的狩猎生活中犹如神秘的圣水,鄂温克人认为喝了 桦树汁,就能够具有像桦树一样高大、挺拔的身躯和坚毅、刚强的性格。他们认为桦 树汁就是山神的乳汁,是山神恩赐给鄂温克人的生灵之泉,喝了桦树汁的人会变得纯 洁、善良,并能时刻得到山神的保护和庇佑。桦树汁是鄂温克猎人春末夏初在森林中 狩猎时饮用的天然饮料,他们喝桦树汁时所实行的习俗非常有趣、独特。如,首先向 山神祈祷,然后用猎刀在桦树汁上割开一个裂口,拿出随身带的桦皮碗对着裂口接桦 树汁,所积蓄的汁,可以当时喝掉,也可以带回去随时饮用。另外,将桦树汁和松树 油和在一起可熬成胶,它的主要用途是在做桦皮船时使用,其粘合力是非常强的。 “在鄂温克族萨满祭祀活动中,有很多关于对大自然、白桦树崇拜意识的民俗活 动。如在鄂温克族各氏部族的萨满仪式中都有奥米那楞仪式,总的共同特征是在 举行这种古老的仪式时,都要立树而祭,只是白桦树的数目在各氏部族仪式中有所区 别,其意识心理及行为目的则是相同的,他们将其视为天树或宇宙树。”“ “从仪式形势看,奥米那楞仪式完全可以说是原始狩猎时代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复 演形式。”“”他们举行这项重大祭祀活动时,从山林中砍来一些白桦树栽在祭祀之地, 使之成为森林般的意境,他们希望参天的白桦树能够把人们的祁求传达给天神。“奥 米那楞”集会是鄂温克族的一种萨满活动。其萨满活动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每年的 “奥米那楞”萨满集会,也叫四月会。“奥米那楞”是鄂温克族重要的祭祀活动,目的 是祈求神灵保佑氏族平安,人丁兴旺,同时训练新萨满。还有,鄂温克人在祭祀祖先 神时,用桦树皮制作的碗之类的器皿盛上祭品献给神灵。他们之所以用桦皮碗敬献神 灵,是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桦皮器皿充满神性,是一种极具威力的祭祀用品。 2 桦树皮用品与禁忌 出于对桦树的崇拜心理,在鄂温克族家庭中有着很多与桦树直接相关的禁忌。一 般来讲,民间产生的禁忌同原始的巫术观念有着直接的关联。w 冯特曾把“禁忌” 看作是人类最古老的、不用文字所写成的戒律法典。“”诺斯科特w 托马斯在为 1 9 1 0 1 9 1 1 年大英百科全书所写的关于“禁忌”的条目中认为它包含几种意思, 其中有一条是:指由禁令遭受破坏而产生出来的人或事物的具有报复性质的神圣性 ( 或邪恶性) 的力量。禁忌的对象包括直接的禁忌,其目的在于保护人类不受来自神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和精灵的愤怒或力量的伤害。“”敖鲁古雅鄂温克族在制作桦树皮器物的全部制作过程 中,也是有严格禁忌的。在其桦树皮文化中包含的禁忌是由他们害怕亵渎树神而遭到 它的伤害所产生的。这种伤害具体来说,就是不再供应桦树皮给鄂温克人,使他们的 e l 常生活用品制作原料被“没收”。这种原料紧缺的现象在文明社会也许是可以克服 的,但对长期保持着原始生活方式的鄂温克猎民来讲,问题的严重性就可想而知了。 这样一种威胁不仅对他们i t 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冲击,而且在心灵上也构成了一种恐 惧。所以为了避免遭到惩罚,在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就自然而然形成了很多禁 忌来避开这种“惩罚”。这一点在他们制作桦树皮用品的过程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具体地说,他们将选好的桦树皮揭下时要特别精心,不能碰坏任何一个地方也不许吵 闹,否则,会引起山神和树神的不满,从而这张桦树皮将不能再被使用。 “鄂温克族妇女制作桦树皮制品时,也有十分严格的禁忌。如妇女月经期、生病 期以及违犯过有关萨满教禁忌的人,均不能制作。制作桦树皮制品是一项高超的工艺 生产,她们在制作时倾注着对大自然所独有的衷爱和信仰。同时,在任何一个制作细 节和程序中她们都倍加小心,不能出现差错,不能让山神和树神生气。这些制品不仅 是鄂温克人刨造的珍奇艺术品,也是他们献给大自然的珍贵礼物。这里不仅凝聚着他 们对桦树无比热爱、崇奉的思想感情,还凝聚着对山神和树神的崇拜,“2 ”另一方面, 如不能随便砍伐、折损桦树与桦树皮等禁忌集中体现了鄂温克人热爱和保护自然,与 自然万物融为一体的生态意识。这充分说明早期民间的禁忌对规范人类行为、建立社 会秩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3 桦树皮用品与传说 “鄂温克族的文化史中,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里,由于没有形成本民族的文字,所 以也没有形成历史上的民族书画文化,即高雅的文人文化。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直都是鄂温克族的主体文化形式,而作为其中一部分的民间文学又 是这种状态的充分体现。2 ”具体地说鄂温克族中有关桦树皮的传说比较多。但大多数 传说都和对桦树皮的神性化有关。这也从另个侧面反映出鄂温克民族自古以来对桦树 的崇拜心理。桦树皮用品也成为鄂温克人民祁祝美好愿望和生活的生动体现。 “有关桦树皮制品的灵性在鄂温克人的民闻流传着这样一个十分有趣的传说:在 过去,有一对鄂温克族兄弟从小失去父母,两个人相依为命在山上打猎谋生。有一天, 一位衣衫破旧背着一个桦皮盒的老头走进他们的撮罗子里。老头饿得快要昏过去, 鄂温克族桦树皮用品工艺研究 兄弟俩见此情形赶紧把他们仅有的一块兽肉给老人吃,并为老人烧火取暖。老人醒过 来后,把桦皮盒送给兄弟俩,并告诉他们,这是用桦皮制成的盒,桦皮是有灵性的。 我走后你们如果需要什么东西,晃一晃这个桦皮盒,它就能给你们带来什么。说完, 老人转身离开撮罗子,消失在森林中。兄弟俩感到十分奇怪,好奇地晃动桦皮盒, 嘴里念叨着:桦皮盒,桦皮盒,金银财宝一大盒。话音刚落,果然从桦皮盒里掉出 许多财宝。兄弟俩把这些钱分给了其他的朋友们一起享用。 这个传说的内容是鄂温克人万物有灵观念的具体反映。在他们的心中,桦皮盒是 一个融人性与神性为一体的神灵物体,它不仅能听懂人话,而且还具有变出财宝的神 奇、超人的行为。这种意念促使鄂温克人去膜拜、敬仰大自然中的各种神灵。” “鄂温克人的桦树文化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领域也较为广泛,从日常生 活中的日用品到狩猎生产中的狩猎工具以及祭祀用品,都渗透着萨满教信仰的影响与 遗迹。” 三、鄂温克族桦树皮用品的种类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依桦树林生活,用桦树皮制作多种生产、生活用品,创造了令 世人瞩目的、丰富多彩的桦树皮文化。如果我们有幸走进他们的生活,就如同进入了 一个桦树皮的世界。到处可以看到他们精心制作的桦树皮用品,令人目不暇接。那些 古朴、精美的桦树皮用品到底有多少,还真叫人数不胜数。但是如果根据那些器物与 用品的特点进行归纳,完全可以把它们分类在以下几种范围之内。 1 以桦树皮用品的形态、容量可以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器物。其中小型用品有 火柴盒、茶叶盒、碗、刀鞘、针线包等;中型用品有桶子、摇篮、神盒、驮箱等;大 型用品当属桦皮船和撮罗子。 2 以桦树皮用品的不同用途可分为日常生活用品与狩猎生活用品两大类。日常生 活用品包括摇篮、针线包、盐盒、茶叶盒、刀鞘、桶子、碗、火柴盒、帽子盒等;狩 猎生活用品包括桦皮船、撮罗子、弓箭盒等器物。 3 以桦树皮用品的功能又可分为实用性用品和装饰性用 品两大类。和人们的衣食住行相关的生产生活用品均属于实用 性用品。如针线包、盐盒、刮果器、驮箱、摇篮、茶叶盒、桶 子、碗等多种用品;满足人们生活中装饰美化需求的用品为装 豳2 吨摊埘应城链,蚓环 1 4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饰性用品。这类用品主要包括妇女们使用的首饰盒、耳环、项链等,到了现代,随着 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装饰性桦树皮用品渐渐融入到人们的文化生 活领域中。特别是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这些用品的数量、种类与档次也都有了明 显的增加和提高( 图2 - 2 ) o 第二节鄂温克族桦树皮用品制作 鄂温克族桦树皮用品从古至今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元、从实用 到审美的发展过程。但无论是从前简单的雕琢、缝合,还是现在先进手法的细腻表达, 在每一件成品中都渗透了鄂温克人的智慧与辛劳。他们把自己的情感和愿望自然地融 入到创作过程中,使物品的实用性与审美性得到了高度的结合,他们不仅练就了一套 制作桦树皮用品的精湛技艺,而且赋予其很高的艺术价值,集中体现了这一民族的审 美追求。 一、工艺流程 鄂温克民族的桦树皮制作工艺流程虽不复杂, 但极具特色,别具一格。总体过程大体包括材料的 选择,所用工具的选择,以及制作方法与步骤等几 个方面。 1 材料选择:逢年五、六月当万物复苏,春暖 花开时白桦树开始灌浆,这时是剥离白桦树树皮的 最好季节。剥取桦树皮时首先用刀顺着树干划出刀 捌2 3 制作品的版村辩= 完整的桦树皮 痕,树皮就会自然裂开。然后随着开口根据所需把桦树皮从树上慢慢剥离下来,取好 的桦树皮要先削平其外表层的结节,使其光洁匀称,并在火上微烤一下,或者在开水 中浸泡,这样树皮就会变软,从而可随意裁剪缝合成器( 图2 3 ) 。 2 制作工具:主要有柳皮线、兽筋线、 鬃毛线、皮条线、兽骨、压划器、刻刀、 纹样模子、动物油、柳木板条等( 图2 - 4 ) 。 柳皮线、兽筋线、鬃毛线、皮条线等 线类无需赘述,它们是缝合桦树皮器物的 用具。 鄂温克族桦树皮用品工艺研究 兽骨、压划器、刻刀是在桦树皮用品上加工花 纹、图案时所用的工具。 纹样模子多以动物形状为主,将它置在桦树皮 器物的表面,沿着边勾勒出图案,就能呈现出所需 图案的大概轮廓( 图2 - 5 ) 。侧2 - 5 动物楫j , 动物油是用来卷曲绷直的桦树皮的。如果把它涂抹在桦树皮表面,就能使本来平 直的桦树皮按要求的方向卷曲。打造各种不同用途和形状的物品时,它是不可获缺的 必备材料。 柳木条当属加工桦树皮器物盖时使其定型的工具。 3 制作步骤:“桦树皮器物的器身多用双层树皮外表向内卷成筒状制作,筒状两 边对合时用压叠缝合和锯齿咬合两种方法。缝合器底与器身时,一是用单层树皮内层 向内缝合,器底呈自然向内凸起的矮式内圈足;二是在筒状器身底沿涂抹动物油后烘 烤向内压使它成为向内卷曲的圈足,然后从器身上口压进与内壁大小相同的适合形木 板,使木板压到向内卷曲的圈足上。最后在器身上端外沿镶一圈柳木板条。有的桦皮 器物有盖,盖也用双层桦树皮外层向内缝合。缝合主要用兽筋线或鬃毛线。”一种“狩 猎鄂温克使用的烟盒在鄂温克语里叫棒克,它的外面用骨头雕出各种花纹,制作时 不用一针线,直接用桦树皮交错套别而成,套别时裁出使其固定的方法就是波纹形咬 合手法。它的造型错落有致,层次感强烈,这种咬合手法有着很强的装饰性。”1 当然 上面所说的是一般用品的普遍性制作步骤、模式。 在制作一些特殊的用品,比如桦皮船或摇篮 时,还有一些特殊的制作方式和处理手段。桦皮 船的制作是用十分特别的造船技术制作出来的。 桦皮船船身窄而细长,两头尖而翘起,没有船头 和船尾的区分,整个船看起来呈流线型,而且前 后均可行使。令人惊叹的是,桦皮船的每一部位 j 冬l2 - 6 给鄂溢克人带米好返的拌皮船 都没有铆一颗铁钉、钉一块铁皮,只是以柳树条 作船体的骨架,然后在骨架外围包上一层已缝合好的桦树皮,在接缝处用松脂油粘合 住,最后在船体上沿内、外各镶柳木宽条,再固定楔子数百枚即可成型。制作完成后, 把它放置几小时就可以下水狩猎了( 图2 - 6 ) 。 1 6 内蒙古师范大学硬士学位论文 二、桦树皮用品的纹饰与装饰工艺 鄂温克族的桦树皮用品器身大郡绘制各种纹饰,这样的话,它不仅使用起来轻巧、 耐用、实惠,而且看上去也会古朴、美观、大方,让人爱不释手,是具有很高的审美 价值的。 1 桦树皮用品的纹饰 鄂温克族桦树皮用品的纹饰主要以自然界的各种动物和花草树木为题材,体现出人 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充分表达了鄂温克人热爱和崇拜大自然的思维与理念,为人们 绘制出了一幅绚丽多姿的画面。综观桦树皮用品上的纹饰,以下几种图案占据了多数。 ( 1 ) 动物纹 动物纹是鄂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