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夏证券研究所华夏证券研究所 汽车零部件行业汽车零部件行业 CHINA SECURITIES RESEARCH 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1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抓住机遇,走向世界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抓住机遇,走向世界 l 世界汽车零部件工业必然走向国际化世界汽车零部件工业必然走向国际化 在目前经济日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迫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成本 压力,汽车产业开始了全球生产链的改革。零部件的全球采购成了最 佳选择。在这种趋势的作用下,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传统的分工模 式被打破,零部件企业更多的采用了生产转移和跨国并购的方式来形 成独立于整车厂之外的大型跨国集团。 政府保护和封闭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 只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进入全球采购体系从而融入全球汽车产 业链中,最终做大做强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跨国公司。 l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靠什么立足于国际市场?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靠什么立足于国际市场? 中国拥有潜力巨大的汽车市场,和富有竞争力的劳动力成本优势, 辅之以中国较强的制造业整体能力和原材料的来源充足,中国的汽车 零部件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还是有相当的竞争优势。但是我们也应该看 到,我国的汽车零部件工业存在着企业规模小而乱、研发投资力度不 够等参与国际竞争的不利因素。 从产品竞争力看,我国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大多是劳动密集型、 资源密集型的零部件,技术含量要求不高。鉴于汽车零部件业产品众 多、国际垄断难以形成的自身特点,选择劳动密集型零部件作为产品 突破口可以避开劣势,发挥优势,迅速提升国际竞争力。 l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成长模式分析:如何发展壮大?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成长模式分析:如何发展壮大? 脱胎于整车厂的“德尔福模式”和引进来,走出去的“曙光模式” 都存在着不同的问题,而先低成本扩张,再跨国并购的“万向模式” 可以扬长避短,稳步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l 寻找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未来的跨国公司寻找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未来的跨国公司 通过分析中国目前主要的零部件厂商上,我们发现万向集团最具 有成为未来跨国公司的潜质。 万向集团紧紧抓住万向节和轴承这两种产品,通过规模生产已经 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目前正通过频繁的跨国并购来提高 自身技术实力,壮大企业规模。预计集团未来将成为国际市场上万向 节和轴承的最大制造企业。关注万向集团的资本扩张所带来的收益, 对于集团的核心上市公司万向钱潮(000559) ,短期维持“中性” 评级,中长期给予“增持”的投资建议。 首次评级首次评级 评级: 中性中性 分析日期: 2004 年年 9 月月 30 日日 分析师: 宋炳珅宋炳珅 songbingshen 010- 65178899- 84072 零部件行业指数市场表现 (红色为上证指数,绿色为零部件行业指数) 主要上市公司市场表现 相关研究报告: 04.07.23 汽车行业研究报告 04.08.23 汽车行业近期热点分 析 04.09.07 曙光股份动态报告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汽车零部件行业 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华夏证券研究所华夏证券研究所 CHINA SECURITIES RESEARCH 2 目录目录 世界汽车零部件工业:国际化潮流势不可挡世界汽车零部件工业:国际化潮流势不可挡.4 一、产业链全球化:零部件的全球采购.4 二、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分工模式的重新架构.4 三、跨越国界的产业重组与联合.6 四、国际化是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8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凭什么参与全球竞争?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凭什么参与全球竞争?.8 一、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竞争优势.9 二、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竞争劣势.12 三、中国汽车零部件产品的竞争力分析.12 四、中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出口形势.12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成长模式:如何壮大?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成长模式:如何壮大?.13 一、脱胎于整车厂而壮大的“德尔福模式”.13 二、引进来,走出去的“曙光模式”.14 三、低成本扩张,再跨国并购的“万向模式”.16 寻找中国汽车零部件业未来的跨国公司寻找中国汽车零部件业未来的跨国公司.17 一、行业内重点公司跨国潜质分析.17 二、行业内最具跨国潜质的公司万向集团分析.18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汽车零部件行业 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华夏证券研究所华夏证券研究所 CHINA SECURITIES RESEARCH 3 图表目录 图表 1 汽车零部件国际市场份额排名.5 图表 2 1988- 1998 年世界汽车零部件企业数量(个)变动情况.7 图表 3 2003 年全球十大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百万美元).7 图表 4 2002- 2003 年中国人均 GDP 与汽车保有量关系.9 图表 5 19982003 年汽车行业消费钢材情况.11 图表 6 中、泰、美三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竞争优势 .12 图表 7 2003 年中国零部件行业两大龙头企业经营业绩(亿元人民币).12 图表 8 各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集中度比较.12 图表 9 19962002 年度整车与零部件投资情况(亿元人民币).12 图表 10 各种零部件系统的价值增长潜力.12 图表 11 中国关键汽车零部件产品竞争力细分.12 图表 12 2003 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地区分布图 .12 图表 13 曙光集团国际化战略.15 图表 14 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领先企业跨国潜质分析 .17 图表 15 “万向系”上市公司 2003 年业绩一览.20 图表 16 万向钱潮(000559)业绩预测.20 图表 17 国内主要零部件厂商一览表.20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汽车零部件行业 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华夏证券研究所华夏证券研究所 CHINA SECURITIES RESEARCH 4 世界汽车零部件工业:国际化潮流势不可挡世界汽车零部件工业:国际化潮流势不可挡 汽车工业的全球化趋势带来 了零部件业的全球采购。 汽车零部件工业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 如果没有强大的零部件工业作 为后盾, 就不可能有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汽车工业, 可以说汽车制造业的竞争 很大程度上是零部件制造业的竞争。 当今世界, 汽车零部件工业已经成为国际化程度很高的产业之一, 从上 个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世界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国际 化步伐逐渐加大。 一、产业链全球化:零部件的全球采购 当前世界汽车产业的成长战略已经从过去那种依赖本国基础设施、 物质 资源、人力资源和国内市场,转向立足全球范围的资源和国际市场,由此采 取开放式或无疆界式的成长模式, 以谋求资源最优配置的效率, 提高其国际 竞争力, 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构建全球性的产业链成为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 一个基本准则。 汽车产业链的全球化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世界主要汽车企业利用全球世界主要汽车企业利用全球 资源实现零部件的全球采购资源实现零部件的全球采购。就世界范围来说,汽车零部件的采购方式基 本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1) 几乎所有的零部件由整车厂自制(初始阶段) 2) 整车厂采购零部件的比例不断增加(低级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 整车厂的采购原则是: 价格是唯一的选择标准; 同一产品要选择至 少两个以上的零部件厂;不断寻找新的配套厂。 3) 全球化采购。利用全球的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去寻找供应商,寻 找质量最好、价格合理的产品。 整车制造企业零部件的全球采购以及零部件工业的国际化, 模糊了汽车 产品的“国家特征” ,使其成为了典型的国际化产品。 “当一个美国人用 1 万美元买下通用汽车公司的庞蒂克牌汽车时,3000 美元是给韩国装配工人 的, 1750 美元付给日本制造先进零件的厂商, 700 美元付给德国设计师, 400 美元用来购买台湾和新加坡的各式零件, 250 美元付给美国的广告与营销服 务,余下的近 4000 美元才是给底特律与纽约的银行家、保险公司的这 代表了当今全球产业的复杂关系。 ” 、 “最终产品属于哪个国家的问题已不重 要,真正有竞争力的产品无一不是世界性的产品” (摘自国家任务 ,美, 罗伯特) 二、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分工模式的重新架构 受到世界汽车市场激烈竞争和消减成本战略的影响, 汽车零部件企业与 整车企业之间的传统关系发生了变化: 1) 打破了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之间垂直一体化的生产组织形式,打破了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之间垂直一体化的生产组织形式, 整车企业不再拥有大规模的零部件企业。整车企业不再拥有大规模的零部件企业。这样,一方面整车企业 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零部件的竞争性采购,显著降低采购成本;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汽车零部件行业 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华夏证券研究所华夏证券研究所 CHINA SECURITIES RESEARCH 5 随着全球竞争的激烈,零部 件企业与整车企业之间的分 工模式发生了变化。 另一方面零部件厂商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和较大的灵活性组织生产, 其灵活性主要体现在规模、质量、即时性、技术能力等方面。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早在 50 年代,就将电器、散热器、空调器等生产部 门分离出来,成立了日本电装公司(Denso) ,成立以后集中开发高新产品, 特别是在电子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有 10 多种产品的世界市场占 有率位居第一,年销售收入 190 多亿美元;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 1994 年将其零部件部门分离出来,成立了德尔福零 部件公司(Delphi) ,成立以后对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进行了大调整,推行 全球发展战略, 向全世界各汽车整车厂商提供汽车零部件及系统, 目前成为 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汽车零部件公司,年销售收入 280 多亿美元;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于 1997 年将其零部件生产部门分离出来,更名为维 世通公司(Visteon) ,主要生产发动机控制系统等,分离后,维世通公司运 作更加灵便,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其销售收入不断提高,目前年销售收 入 170 多亿美元。 2) 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的分工模式不断趋于专业化。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的分工模式不断趋于专业化。前者致力于 整车开发、装配技术、关键零部件(如发动机、变速箱)的开发和 生产,并将以往内部完成的大量生产和研发活动委托给零部件厂 商;后者则在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实现大规模生产,满足全球同 类企业的需要。 图表图表 1 汽车零部件国际市场份额排名汽车零部件国际市场份额排名 零部件名称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四名 第五名 车身和结构 本特勒 丹纳 玛格纳 克鲁伯 塔奥 引擎 丹纳 德尔福 辉门 曼克 维世通 电子与电器 德尔福 电装 博世 西门子 维世通 内饰件 法多西亚 强生控制 李尔 玛格纳 维世通 变速箱 爱新精机 博格瓦纳 LUK 瓦里奥 采艾孚 温控与空调 博尔 德尔福 电装 瓦里奥 维世通 车桥和驱动 美国车桥 丹纳 GKN 维世通 采艾孚 悬挂 美弛 德尔福 KAVABA 田纳科 采艾孚 转向 德尔福 GKN TRW 维世通 采艾孚 刹车 SEIKI 大陆 德尔福 博世 TRW 轮毂和轮胎 石桥 大陆 固特异 HAYES 米其林 乘员保护 AUTOLIV BREED 德尔福 LAKATA TRW 燃料 电装 博世 TEXTRON LLGROUP 维世通 音响 德尔福 MITSUSHITA 博世 西门子 维世通 排放 美弛 德尔福 法多西亚 田纳科 维世通 车身玻璃 GUARDIAN PIKINGTON PPG COBAIN 维世通 数据来源:华夏证券研究所 由上表可以看出, 目前世界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的产品正趋于专业化, 在 上表中出现的 42 家国际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中,只有德尔福公司和维世通公 司出现了 5 次以上;只有德尔福、维世通、博世、丹纳、TRW、电装和采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汽车零部件行业 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华夏证券研究所华夏证券研究所 CHINA SECURITIES RESEARCH 6 产业转移与兼并收购是零部 件行业的两大重组趋势。 爱孚等 7 家公司出现了 3 次以上。其他公司大多集中在 1 至 2 个领域。 3) 零部件企业接替整车企业转移出来的生产和研发任务, 使得零部件 厂商在整车的开发和生产过程中越来越深的介入, 从而增强了大型 零部件跨国公司的话语权,使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之间形成了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之间形成了 平等而紧平等而紧密密的的合作关系合作关系。 随着产业分工模式的变化,零部件工业区域性的特点被国际化所代替, 专业化的面向全球所有同类企业, 满足整车企业全球采购的需要成了零部件 企业的发展趋势。 三、跨越国界的产业重组与联合 全球化的潮流有力的推动了汽车零部件企业组织的国际化, 世界汽车零 部件企业纷纷进行了跨越国界的产业重组与联合。 这种跨越国界的产业重组与联合的表现之一是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国际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国际 化化经营经营:为了降低成本,占领市场,许多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纷纷向国际化 发展,并且将零部件工业中的劳动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向低向低工资成工资成本本国国家和地区家和地区大大 量转移量转移。欧洲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纷纷向海外投资,进行国际化生产;北美 汽车零部件厂家则纷纷投资欧洲, 意欲占领迅速扩展的东欧市场; 日本汽车 企业也不断地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自己的分支生产机构。 新兴的亚洲市场是各大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竞争的焦点, 中国更是其必 争之地。世界排位前 20 名的著名汽车零部件公司几乎都已在北京或上海设 立办事处或投资控股机构,例如德尔福、博世公司等。日前,德尔福公司已 在中国建立了 15 家合资企业,生产制造 100 多种汽车零部件和系统,成为 目前中国市场实力最强的汽车零部件集团。据统计,2002 年国内汽车零部 件行业的销售总额为 750 亿元人民币,这其中,美国德尔福、日本电装、德 国博世等三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就占了 14%(电装 3.5 亿美元、博世 1.5 亿 美元) ,而他们在华的独资、合资企业不过几十家,尚不足国内汽车零部件 企业总数的 1%。 这种劳动密集型零部件产业向低工资成本国家和地区的转移, 为我国的 劳动力要素与国外的技术要素相结合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从而给我国零 部件工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零部件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此外, 在生产转移的基础上, 我国零部件企业也有可能与跨国公司进行 技术和研发合作,与国际零部件大公司(主要在欧、美、日)形成层级供应 关系, 从而在全球分工体系中形成一些具有国际竞争力、 面向国际市场的企 业。 这种跨越国界的产业重组与联合的表现之二是跨国公司之间大规模的跨国公司之间大规模的 重重组,组,强强联合强强联合,建立建立企业间的企业间的战略联盟战略联盟,并通过联盟、并并通过联盟、并购购、控股和、控股和参参 股股等等方方式形成全球零部件式形成全球零部件集团集团。这样,在零部件企业总数量大幅度减少的 同时,国际化专业化的集团公司却越来越多(图表 2) ,零部件跨国集团公 司在 1988 年到 1998 年的十年间,从没有一家猛增到 240 家。有专家预测, 到 2010 年,全球汽车工业一级零部件供应商的数目,将从目前的 600 余家 左右减少到 2530 家左右,世界二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数目,也将由现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汽车零部件行业 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华夏证券研究所华夏证券研究所 CHINA SECURITIES RESEARCH 7 在的 10000 多家减少到 600800 家左右。未来全球汽车工业将形成汽车零 部件一级企业几十家、二级企业几百家、三级企业几千家的格局,实现规模 经济和专业化生产,从而降低成本。 图表图表 2 1988-1998 年年世界汽车零部件企业世界汽车零部件企业数量(个)变动情况数量(个)变动情况 1988 年 1998 年 跨国公司 0 240 综合系统公司 3900 800 模具供应厂家 7500 2000 零件供应厂家 9000 2400 部件供应厂家 6000 1600 服务型公司 3600 960 总数 30000 8000 数据来源:华夏证券研究所 据统计,进入财富全球 500 强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大都有兼并重组的历 史。通过兼并重组,进行业务整合、扩张,实现跨越式发展。例如,1996 年博世公司(Bosch)兼并了联合公司的防抱死制动分部,进一步扩大了规 模;1998 年 6 月,法雷奥(Valeo)公司以 18 亿美元收购了美国 ITT 公司 电气系统业务;1998 年 8 月,大陆集团以 30 亿马克收购 ITT 公司的制动与 底盘业务即特威斯公司;博世公司购买了日本杰克赛尔 50.04%的股份,取 得控股权; 美国李尔 (Lear) 公司以 23 亿美元兼并了美国联合技术公司 (UT) 的汽车分部;德尔福汽车系统与德科公司合并;1999 年,美国国内最大的 安全气囊生产企业 TRW 通过激烈竞争,以 70 亿美元并购了英国的大型零 部件生产企业卢卡斯,成为世界第三大零部件跨国公司;2002 年,TRW 被 美国 Northrop Gruman 公司以 118 亿美元收购。 到 2003 年底,经过不断的跨国兼并与重组,世界零部件工业仅有 20 多家大型跨国公司,按其 2003 年销售收入排列的前十大零部件跨国公司如 图表 3 所示。 图表图表 3 20033 2003 年全球十大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百万美元)年全球十大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百万美元) 排名 企业 国家 销售收入 利润 资产 1 博世(Bosch) 德国 41148 1105 40356 2 德尔福(delphi) 美国 28096 - 56 20904 3 电装(Denso) 日本 19735 939 19599 4 米其林(Michelin) 法国 19333 400 17090 5 维世通(Visteon) 美国 17660 - 1213 10964 6 李尔(Lear) 美国 15747 381 8571 7 爱新精机(Aisin Seiki) 日本 11912 406 10162 8 法雷奥(valeo) 法国 11610 228 7537 9 TRW 美国 11043 - 102 9448 10 伊顿(Eaton) 美国 8061 386 8223 数据来源:FORTUNE 2004 8 期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汽车零部件行业 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华夏证券研究所华夏证券研究所 CHINA SECURITIES RESEARCH 8 伴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在 经济全球化的等背景下,汽 车零部件行业走向国际化是 必然趋势。 四、国际化是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4.1 市场竞争市场竞争加剧加剧 世界汽车产业全球生产链的形成, 导致了零部件全球采购的必然发展趋 势,在这种局面下,每个零部件企业所面临的竞争都是全球性的,激烈的竞 争导致行业的平均利润水平下降, 于是通过大规模的重组, 利用规模经济效 益来提高投资收益率成为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一致选择; 其次, 具有低成本地 区优势的新兴汽车市场国家刺激了汽车企业更多的采用跨国投资和跨国经 营的方式;最后,全球市场的多样化和差异性促使企业采取多个市场、多种 产品的全球经营策略。 4.2 成成本上升压力本上升压力 汽车零部件产品的多样化和差异性使得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 使得 新产品的预期投资回收期不断缩短, 而零部件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对零部件企 业的创新能力与技术开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零部件企业必须付出更多 的研发成本才能保持自己产品的生命力,在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中不被淘 汰。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工资水平的居高不下提高了产品的生 产成本。这样,企业就只能通过实现更大规模的生产(规模经济的最低限量 定义不断被提高) 来摊销巨大的成本支出, 而国际化就成了超大规模生产的 一个有效手段。 4.3 外外部部因素支撑因素支撑 经济全球化为汽车零部件工业国际化提供了大背景。 市场一体化为汽车 零部件企业国际化提供了必需的市场条件; 贸易自由化为汽车零部件企业创 造了国际贸易条件; 金融全球化为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国际化投资与融资提供 了便利条件。 此外,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国际化提供了 非常有利的外部技术条件。 综上所述, 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国际化是当今世界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的 必然趋势,在这种趋势的推动下,国际汽车零部件工业出现了全球化采购、 跨国重组与兼并、产业模式与架构的变革等现象。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在经 济全球化、汽车零部件工业国际化的背景之下,仅仅依靠政府保护,封闭式 的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零部件工业已经是不可能的。 增强零部件企业 国际竞争力的唯一有效途径只能是: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通过进入全球采购 体系从而融入全球汽车产业链中, 最终做大做强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零部 件跨国公司。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凭什么参与全球竞争?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凭什么参与全球竞争? 既然世界零部件工业的国际化是当今世界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的必然 趋势,那么,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生存发展,适应 全球采购、 跨国经营的浪潮?这就首先要求我们对自身有一个全面而明确的 认识: 与国际竞争者相比: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劣势有哪些? 在为数众多的汽车零部件产品中, 中国的哪些汽车零部件产品具有国际竞争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汽车零部件行业 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华夏证券研究所华夏证券研究所 CHINA SECURITIES RESEARCH 9 世界汽车零部件业的产业转 移主要向中国发展。 中国具有巨大的汽车市场优 势。 在为数众多的汽车零部件产品中, 中国的哪些汽车零部件产品具有国际竞争 力,适合我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去发展? 一、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竞争优势 1.1 国际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国际汽车零部件工业的重心转移重心转移:中国,世界零部件:中国,世界零部件制造制造中中心心 前面我们已经论述过,在当今汽车产业链国际化,全球采购的趋势下, 利用全球的资源, 用最少的成本生产最好的产品成了世界汽车零部件公司的 一直追求, 在这种作用力的推动下, 零部件工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向 低工资成本国家和地区大量转移, 我国由于有着低成本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 场潜力, 更是成为了国际零部件企业的生产转移的首选之地。 这就给我国的 劳动力要素与国外的技术要素相结合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从而给我国零 部件工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零部件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另外, 由于零部件的核心技术相对整车来说更具备转移的条件, 我国零 部件企业也有能与跨国公司进行技术和研发合作, 与国际零部件大公司 (主 要在欧、美、日)形成层级供应关系,从而在全球分工体系中形成一些具有 国际竞争力、面向国际市场的企业。 1.2 大国市场,大国市场,潜力巨潜力巨大大 大国市场是中国汽车产业,包括中国零部件工业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优 势。伴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人民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对汽车的高需 求带动了中国汽车产业的高增长。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 正处在工业 化进程中汽车快速增长的初期, 未来的巨大市场潜力使得中国正成为 “世界 汽车市场上的最后一块肥肉” 。 国际经验表明: 汽车拥有率随着国民人均收入水平的上升而上升。 人均 GDP 达到 1000 美元是汽车进入普通家庭的一个标志;人均 GDP 达到 3000 美元,汽车就会大规模进入普通家庭。 进入 21 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以年均增长率超过 7%的稳步强劲增 长,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出现了加速增长,图表 4 给出了 20002003 年中国 汽车保有量与人均 GDP 之间的关系。 图表图表 4 2002-20034 2002-2003 年中国人均年中国人均 GDPGDP 与汽车保有量关系与汽车保有量关系 年份 人均 GDP (美元) 增长率 汽车保有量 (万辆) 增长率 2000 855.8 8.2% 1609 10.73% 2001 924.0 8.0% 1802 12% 2002 988.4 7.0% 2053 13.93% 2003 1089 10.2% 2421 17.9%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在我国东南部的经济发达地区,例如深圳、广州、上海等城市,人均 GDP 则早已达到了 3000 美元,甚至 4000、5000 美元以上,在彩电、冰箱 等家电产品已经普及之后,住房和汽车成为了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首选。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汽车零部件行业 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华夏证券研究所华夏证券研究所 CHINA SECURITIES RESEARCH 10 中国的低劳动成本为劳动密 集型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 提供了基础。 通过对 50 个国家 1970 年1996 年的考察发现,绝大部分国家出现了 汽车拥有率随着人均收入水平上升而上升的趋势, 这一趋势一直持续到轿车 普及率达到每千人 500 辆 (即平均每 2 人 1 辆轿车) 左右时才有所减慢或回 落,而汽车保有率则达到每千人 700 辆之后还在上升。 世界主要国家处于目前我国人均收入阶段时的汽车保有率,低限为 1.7%,高限为 10.4%。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中国 2003 年的汽车保有量 为 2421.16 万辆,据此计算的汽车保有率为 1.87%,仅略高于最低限,说明 我国的汽车拥有率的差距十分明显。 这个差距也正是中国汽车产业成长的广 阔空间。 假设我国人均 GDP 以 6 %的保守增长率持续增长,按照世界主要国家 的平均汽车保有率估计,到 2010 年,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低限将达到 7000 万辆,每年的保有量增长率为 15%20%,假定汽车的总体更新率为年均 10%,则实际新增汽车的年均增速为 25%30%。中国汽车市场仍将保持高 速增长。 在全球汽车工业价值链中,汽车零部件价值就占总价值链的 50%以上, 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汽车整车行业的上游行业, 国内汽车的产销量上升将直接 刺激到汽车零部件的需求增长。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中国的汽车市场将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保持高速增长, 这必将带来汽车零部件的同步高速增 长;此外,除了与整车厂或主机厂配套,零部件的散件市场也越来越成熟, 其销售额从 1994 年的 6.6 亿美元上升到 2002 年的 25.4 亿美元; 复合年增长 率达 18.4%,综合考虑,汽车零部件的未来市场需求十分巨大。 这一巨大的市场潜力将对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带来二方面的利好: 其一, 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使得汽车零部件的生产更具有规模经济的效 应,同时贴近中国市场的独立研发需求也将产生。 其二, 中国的国内市场能容纳多个最具实力的跨国公司的进入, 同时也 可以为相当数量的内资和以内资为主的企业提供足够大的竞争空间。 由于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的巨大, 跨国公司的蜂拥而至, 可以毫不夸张 的说, 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如果在中国市场上的激烈竞争中立稳脚跟, 处 于领先优势。那么,这些企业一方面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和低成本优势,一方 面有着丰富的与国际跨国公司竞争的经验, 必将在未来的跨国市场竞争中游 刃有余。 1.3 劳动力劳动力成成本优本优势势明显明显 80 年代以来,汽车零部件工业旨在提高资本密集度、降低劳动密集度 的技术进步有所加快,但就汽车的成本构成来看,工资仍占 7%10%,并 且汽车强国的工资增长率远远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 中国在劳动力成 本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员工的工资加福利的每小时收入大约在1到2美元, 基本上相当于发达国家的十到二十分之一。同时如果考虑劳动力素质因素, 劳动力的综合竞争优势要更大一些。尤其是中国在 50 多年的汽车产业发展 过程中, 已经初步建立了相对完整的汽车工业生产体系, 拥有了一批熟悉制 造工艺、 具有一定技术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 他们的工资成本仅为发达国家 的几十分之一。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汽车零部件行业 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华夏证券研究所华夏证券研究所 CHINA SECURITIES RESEARCH 11 我国机械行业的整体制造能 力较为突出,能够支撑汽车 零部件产业的发展。 我国钢材的对外依存度低, 有利于发展汽车零部件产 业。 的几十分之一。 在汽车产业链全球化、 零部件全球采购的大背景下, 我国的劳动力的综 合竞争力将为我国的劳动密集型零部件产品的大力发展提供极为有利的条 件。 以此为主营产品的零部件企业可以充分发挥优势, 在国际竞争中处于领 先地位,从而有希望成为跨国公司。 当然, 需要指出的是, 中国汽车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一定程度上抵消 了劳动力成本优势,但是随着体制和管理的改进,这一影响会逐步改变,中 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将更加明显。 1.4 具具有有较强较强的的制造制造业整体业整体能力能力 与汽车零部件产品相关的钢铁、机械产品、橡胶加工等,中国的产量位 居世界前列, 产品成本上也有一定优势。 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较强的国 际竞争力。值得提出的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将进入高加工度制造业为重 点的增长阶段(在轻纺工业和重化工业为重点的阶段以后) 。在全球分工体 系中,有一定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的加工组装制造业将会逐步向我国转移。 这一发展趋势无疑会增强中国在生产许多汽车零部件产品上的优势。 1.5 原材料对外依存度低原材料对外依存度低 各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历程表明, 汽车工业的发展是以钢铁、 重化等原材 料工业的发展为前提的。汽车工业对原材料的需求,概括起来说是:品种规 格多,质量要求高,数量需求大。所需原材料包括钢铁、有色金属、塑料、 橡胶、玻璃、涂料等等,这其中钢铁材料消耗量最大,约占 70%。 目前我国的汽车用钢材主要是普通钢,还有部分是铸铁与特殊钢,表 5 是 1998 年2003 年汽车业消费钢材情况。从图表 5 中可以看出,我国的汽 车业与钢铁业处于同步高速发展, 每年汽车业消费钢材占我国成品钢材产量 的比率稳定在约 5%6%,汽车用钢材国内可以自给,对外依存度很低。另 外,值得注意的是:车均消费钢材量在逐年下降,这是由于汽车轻量化、小 型化的发展趋势所造成的。 图表图表 5 19985 19982003 年汽车行业消费钢材情况年汽车行业消费钢材情况 年份 汽车产量 (万辆) 钢材消费量 (万吨) 车均消费钢 材(吨/辆) 占钢材产量 比例 1998 158.3 629 3.86 5.86% 1999 162.8 711 3.89 5.87% 2000 183 755 3.65 5.74% 2001 206.9 858 3.68 5.34% 2002 233 1130 3.44 5.87% 2003 328.7 1440 3.24 5.98% 资料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亚洲的近邻泰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他 们同样具有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 泰国等国家更兼有积极的开放性汽车产 业政策(无股权限制,关税很低等) ,中国与他们相比,竞争世界汽车零部 件制造中心的优势何在?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汽车零部件行业 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华夏证券研究所华夏证券研究所 CHINA SECURITIES RESEARCH 12 相比印度、泰国等发展中国 家,我们仍然有优势。 汽车零部件产品众多,适合 作为我国汽车产业的突破 口。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目前的 市场集中度,企业规模偏小, 与国际巨头尚有较大差距。 中国相比泰国等发展中国家的优势在于: 1、 持续而稳定的经济增长和政治环境。 中国 GDP 年均 7%以上的增长 率为世界所瞩目, 经济的持续高增长能给国内外投资者以坚定的信 心和企业蓬勃发展的未来预期。 2、 中国巨大的汽车市场潜力和一定基础的制造业水平都是其他发展 中国家所不能比拟的,这也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壮大、中国 成为世界汽车零部件制造中心的优良环境。 图表图表 6 6 中、泰、美三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竞争优势中、泰、美三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竞争优势 中国 泰国 美国 国家经济 持续高速增长 增长 平稳 汽车市场 巨大潜力 一般 饱和 劳动力成本 低廉 低廉 高昂 制造业基础 一定水平 较低 高水平 关税等产业政策 较保守 开放 开放 1.6 汽车零部件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自身特点自身特点:产:产品众多品众多,国际,国际垄垄断断难以难以形成形成 汽车零部件工业的一大特征就是产产品众多品众多。 仅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的 主要零部件就有五大系列 272 种产品, 在如此众多的零部件产品中, 目前的 国际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尚未也很难在全部的产品上有垄断地位。 我们前面 的分析已经表明, 世界汽车零部件工业的一个发展趋势就是零部件企业的专 业化, 每个企业只专注于几个零部件领域, 这样才能有大规模生产带来的低 成本和高收益。 而这也就给了我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借 助我国的市场优势、 原材料优势和低成本优势, 我们可以重点选择劳动密集 型、资源密集型的零部件产品进行突破,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借助 汽车整车跨国公司的全球采购和销售网络, 使一批有竞争力的零部件企业逐 步扮演起全球供货商的角色。 二、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竞争劣势 2.1 零部件企业规模零部件企业规模差距明显差距明显,产业,产业集集中中度低度低 从全球的眼光来看, 中国汽车零部件厂商规模偏小, 远未实现规模经济。 2003 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销售为 2641 亿人民币,约合 318 亿美元,其中 包括出口 33 亿美元,占到整个汽车行业销售总额的约 13,这一销售收入 仅相当于德尔福一家跨国零部件企业的全球销售收入。 而我国现有零部件企 业 4413 家,这些企业规模小,80%以上的销售额在 1 亿元以下;年营业收 入在 1 亿元以上的只有 130 家, 50 万元以下的却高达 2700 家, 生产成本高, 行业整体效益低下。行业排名前两位的万向集团和湘火炬集团 2003 年的经 营业绩如图表 7 所示。可以看出,即使是中国零部件行业的龙头企业,其销 售收入也与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路碎石加工合同范本
- 出租回租合同范本
- 颗粒炉子销售合同范本
- 合同范本日期更改
- 小店转让早餐合同范本
- 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怎么写【范例10篇】
- 会计工作心得体会感悟简短(汇编10篇)
- 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范文(5篇)
- 校园文化建设章程模板
- 2025年北京安管人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投资合同书转为借款协议书
- 一年级新生入学行为规范教育课件
- 软著转让合同协议
- Unit5 We're family Lesson 4 Fuel up(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2024)三年级上册
- 2025年质量员(市政工程)专业技能练习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 第一单元 任务二《诗歌朗诵》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XX公司年会活动报价单
- 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 医院过期药品处理流程规范
- 幼儿园教材教学培训
- 2025年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带答案能力提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