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蓝耳病对养猪业的危害 一、对猪兰耳病的再认识(一)充分认识蓝耳病病毒的变异特性 PRRSV是变异率较高的病毒之一。当前我国猪群中流行的PRRSV流行株呈现多样化趋势,不同毒株之间出现基因重组,活疫苗毒株与流行毒株重组,一个猪场、一个猪群同时存在经典蓝耳病病毒与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HP PRRSV),并同属于美洲型。两个病毒株之间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HPPRRSV在NSP2蛋白中存在30个氨基酸的缺失,其毒力增强,致病力增高,以病毒接种健康实验猪死亡率高达40%100%,病猪发热、肺炎症状明显,并有神经症状;而经典PRRSV致病性较温和,死亡率不高。近来研究证实HPPRRSV是由国内经典蓝耳病CH1a毒株逐步演变而来的,已成为当前我国猪群中引发蓝耳病的主要流行毒株,占据绝对优势。HPPRRSV随着免疫压力的增大,还在逐步变异,这种变异主要表现在个别核苷酸发生突变与基因缺失等。2010年杨汉春教授报道:对HRPRRSV监测发现,猪群中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发生变异,其氨基酸出现缺失与插入,并导致其毒力增强。这必将会增加我国猪蓝耳病发生的复杂性,加重了防控该病的难度。(二)充分认识蓝耳病病毒超强的逃避或调控肌体免疫监视的能力近来研究表明,蓝耳病病毒氨基酸第N44糖链与其前一个N糖链之间正好是病毒的中和表位,由于存在空间位阻作用而影响中和抗体对中和表位的有效识别,从而降低了中和抗体的中和作用,使蓝耳病病毒能够逃避肌体的清除作用与免疫保护,致使病毒在猪群中长期存在,带毒达23年之久,呈现持续性感染,长期向外排毒,难于根除,增大了该病的防控难度。(三)充分认识蓝耳病病毒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ADE)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ADE)即当体液抗体存在时,蓝耳病病毒在细胞上复制病毒的能力反而增强。当猪体感染病毒后,产生的体液抗体,不但不能干扰病毒繁殖,而且体液抗体对PRRSV的感染还具有促进作用,使PRRSV的增殖与复制反而得到加强,说明体液免疫不能有效地保护猪只不发病。(四)充分认识蓝耳病病毒产生免疫抑制的危害性蓝耳病病毒能降低肺泡巨噬细胞的功能,诱导肺部巨噬细胞、血液内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等发生凋亡;引发外周淋巴细胞中的T细胞亚群发生异常改变;对B细胞的功能和体内细胞因子的生产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因而造成了猪体系统受到免疫抑制,导致肌体免疫力下降,易诱发多种病原的混合感染与继发感染,致使猪只发病死亡。(五)充分认识蓝耳病疫苗产生免疫的滞缓性猪只接种疫苗后14天产生体液免疫抗体,25天后达到最高值,35天后消失。尽管PRRSV能诱导肌体产生较高水平的体液抗体,但由于中和抗体出现缓慢,临床上PRRSV仍表现为长期的持续性感染,说明体液免疫保护作用并不完全。PRRSV感染猪体后,28天出现抗原特异性的淋巴细胞增生,在第49天达到高峰,第77天开始下降;病毒还能刺激辅助性T细胞(TH)和杀伤性细胞(TC)产生,说明PRRSV可以诱导猪体产生强烈的细胞免疫反应。但由于中和抗体出现缓慢,影响肌体获得免疫保护。蓝耳病疫苗的免疫,同源性疫苗免疫力比异源性疫苗的免疫力要高,交叉保护作用,不同的毒株有高有低,差别很大。这就造成用蓝耳病弱毒活疫苗免疫接种,有的猪场效果很好,有的猪场效果不理想。但由于中和抗体出现缓慢,严重影响肌体获得免疫保护。(六)充分认识防控蓝耳病的复杂性与长期性当前我国蓝耳病病毒流行毒株呈现多样化趋势,毒株变异加剧,不同毒株之间出现重组,疫苗毒株与流行毒株重组,高致病性毒株(HPPRRSV)也发生变异,这必将使我国猪蓝耳病的发生与流行增大其复杂性与防控的难度。同时,由于我国猪群中蓝耳病阳性检出率很高,特别是生产母猪、种公猪和后备母猪隐性带毒(可达23年之久)持续性感染并长期向外排毒,通过引种与市场流动,经垂直传播与水平传播感染新的猪群,致使病毒在猪群中形成恶性循环链,导致疫病长期在猪群中存在,常年发病,甚至爆发流行。加之免疫抑制,疫苗质量不稳定,猪群免疫力低下,饲养环境的恶劣,生物安全措施不到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蓝耳病在猪群中长期存在,防控工作将是持久战。(七)充分认识新的威胁2010年在韩国与俄罗斯等国先后发生欧洲型PRRSV流行,香港特区的猪场也分离到欧洲型PRRSV毒株,我国猪群也将面临着欧洲型PRRSV的严重威胁,应引起高度重视。二、防控对策要树立“养重于防,防重于治,预防为主,养防结合”的指导思想,科学的管理好猪群,饲喂优质的饲料,确保猪只各个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使其健康生长。(一)建立健全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猪场应分三点式饲养,在配种妊娠、产仔哺乳、保育与育肥(后备种猪)四个阶段实施“全进全出” 隔离分群饲养制度,每批猪只全部出舍后,立即彻底清扫、冲洗、反复消毒3次,空舍2天后再进入新猪群。坚持严格的消毒制度;人员、物品与车辆进出要严格消毒,并定向流动;消毒用1:800卫康、1:800消毒威、1:400菌毒敌、1%强力消毒灵等对PRRSV都有很强的杀灭作用。带猪消毒可选用1:1000卫康、1:2000消毒威、1:200农福、1:1000百毒杀等,既安全,效果又好。场内严禁饲养牛、羊、鸡、犬、猫等动物,并驱赶鸟类;最大限度控制传染源传入猪群,切断传播途径。(二)培育健康的后备种猪自繁自养,不轻易引种。如需引种,一定要严格检疫。引入种猪后要隔离观察1个月,进行血清学检测后,阴性猪只方可引入做种用,禁止引入阳性带毒猪只。后备种猪配种前1个月应做病原检测,带毒阳性者坚决淘汰,不能当作种用。阴性猪只免疫接种后,发情方可配种。(三)稳定种猪群种猪群每季度要监测1次抗体水平,用ELISA试剂盒或间接免疫荧光技术进行监测;每半年用RTPCR法或免疫过氧化物酶法检查病原1次,发现阳性带毒猪只坚决淘汰,净化种猪群,确保种猪群的安全。(四)免疫接种按照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好下列免疫接种工作,提高猪群的特异性免疫力。1.种猪群要做好猪瘟、伪狂犬病、口蹄疫、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等病毒病的疫苗接种,确保免疫效果,这对防控蓝耳病的发生与流行非常重要,不可掉以轻心。其他疫苗尽可能不用,并不是疫苗接种越多就越健康。2.仔猪群首先要做好猪瘟、伪狂犬病、口蹄疫、圆环病毒2型感染、喘气病等疫苗的免疫接种,并确保其免疫保护力。仔猪的免疫接种也要避免过多使用疫苗,细菌性疫苗少用,重点是控制好病毒性疫病。3.蓝耳病弱毒活疫苗使用:仔猪:16日龄首免, 2周后加强免疫1次,每次每头肌注1头份。后备种猪:第1次发情前10天免疫1次,每头肌注2头份。生产种猪:每四个月免疫1次,于配种前10天免疫,每头肌注2头份。种公猪与母猪妊娠期间不准接种蓝耳病活疫苗。该疫苗免疫接种时与猪瘟弱毒疫苗接种要间隔7天才能进行,否则会干扰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4.高致病性蓝耳病弱毒活疫苗:仔猪:3周龄首免,每头肌注1头份;4个月后加强免疫1次,每头1头份;生产母猪:配种前10天免疫1次,每头肌注1头份。接种后2128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4个月。种公猪与妊娠母猪不准接种高致病性蓝耳病活疫苗,与猪瘟疫苗的免疫接种要间隔7天才可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运动防护用具的体育产业与体育科技创新考核试卷
- 豆类油料和薯类种植行业的种植管理与病虫害防控考核试卷
- 木片在能源储存技术的应用考核试卷
- 船舶修理中的绿色维修与资源回收考核试卷
- 航空公司航班机组人员协作与沟通考核试卷
- 液化石油气生产过程安全监测考核试卷
- 绢纺和丝织的产业政策支持与产业发展分析考核试卷
- 临床医学专业认识
- 文艺演出项目签约演职人员合同范本:排练与演出规定
- 国际房地产投资风险评估与咨询合同
- 临床药师的沟通技巧和专业素养
- 外科急腹症-李国刚
- 渔业保险与风险防控
- 输液标签漏贴原因分析报告
- 儿童科普:了解空气污染的影响
- 仓库新员工安全教育培训知识
- 平凡世界课件
- 课件吸烟有害健康
- 15D501 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
- 取水泵站施工方案
- 医疗纠纷应急处置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