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与民生问题研究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与民生问题研究 学位类型学位类型 : 学术型学位 学科学科(专业学位类别)(专业学位类别) : 马克思主义哲学 作者姓名作者姓名 : 李静 作者学号作者学号 : 09011301008 导 师 姓 名 及 职 称导 师 姓 名 及 职 称 : 罗建文 教授 实践导师姓名及职称实践导师姓名及职称 : 罗建文 教授 学院名称学院名称 : 马克思主义学院 论 文 提 交 日 期论 文 提 交 日 期 : 2012 年 6 月 5 日 学 位 授 予 单 位学 位 授 予 单 位 : 湖南科技大学 the research between marx humans development and the peoples livelihood type of degree academic degree discipline_philosophy of marxism candidate li jing student number 09011301008 supervisor and professional title professor. luo jianwen practice mentor and professional title professor. luo jianwen school school of marxism date june, fifth,2012 university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 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 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 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 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 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 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i 摘摘 要要 当代中国,民生时代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命题,发展的核心是民生发展,关注民生 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主旋律,因此,当代中国进入了一个以民生为本位的时代,哲学作 为时代精神的反映,其走向也要体现民生本位,就要把民生问题及其发展作为哲学研究 的主题。哲学永远关注人自身的问题,为了给民生时代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就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研究人的发展理论与民生问题的联系。因为从马克思 主义哲学发展的角度来看,人始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 主要是阐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理论来源和形成过程,重点在阐释马克思人的发 展理论的形成过程与其内容,为以后的论述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同时也提出马克思 人的发展理论的当代意义,为下文的论述做好逻辑和文章层次上的链接。文章的第三部 分是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与民生发展的一致性,主要是从阐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 是民生问题的理论基础,进而重点阐述了民生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与民 生的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即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最后结合时代的发展特征,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中国人民当前最主要的实践。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主张通过 实践来实现人的发展。就当下而言,一个最为紧要的任务就是不断改善民生,不断提升 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推动和实践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在民生时代中,立足于 当前中国人的发展状况与环境,阐述了民生时代的的特征以及民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与 民生的发展统一于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所以坚持马克思关于民生发展的思想, 从制度上保障并且在实践中彰显人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关键词:马克思 民生 人的发展 ii abstract era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peoples livelihood has become an era of the proposition , the core of development is human development , peoples livelihood has become the main theme of contemporary china , contemporary china has entered an era of peoples livelihood -based , philosophy as a reflection of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 the trend also reflects the peoples livelihood based , human development , human development as the theme of the study of philosophy . the philosophy is always concerned about the person s own problems , in order to provide strong theoretical suppor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peoples livelihood era , we need consistency from the research on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of human development theory and human development . becaus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t philosophy , man has always been the basic starting point and goal of the marxist philosophy . in this paper is to describe the source of the theory of marx theory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the formation process , with emphasis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marx and human development theory of the formation of its content to provide strong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future discourse .also raises the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of marx and human development theory , as discussed below , do a good job on the logic and the article level links . the third part is the consistency of marx and human development theory and livelihood development , mainly from the elaborate marxs livelihood development thinking , and then focuses on the essence of human development is human development , human development and livelihood development the ultimate goal is consistent with that human freedom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 finally,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 the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the most important practice of the chinese people .marxism advocated by practice to achieve human development on this issue . on the moment , one of the most urgent task is to constantly improve peoples livelihood and improve the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and to further promote the full and free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of people . livelihood era , based on the current state of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people and the environment , describ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eoples livelihood era , as well as china marx human development theory and the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are united in the ad hoc practice of socialism in , so adhering to marxism on the peoples livelihood development of thinking, in terms of system security and to highlight the human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in practice . key words: marx; peoples livelihood; humans development; 湖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目 录录 摘摘 要要 . i abstractabstract . ii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 1 1.1 学术背景 . 1 1.2 理论与实际研究意义 . 2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3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3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4 1.4 本文主要内容 . 5 第二章第二章 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综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综述 . 7 2.1 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的思想来源 . 7 2.2 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形成过程 . 9 2.2.1 人的发展理论的萌芽阶段 . 10 2.2.2 人发展理论的形成阶段 . 11 2.2.3 人的发展理论的成熟阶段 . 13 2.3 人的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 14 2.4 人的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 . 18 第三章第三章 关注民生是对人发展理论的现实关注民生是对人发展理论的现实诠释诠释 . 21 3.1 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是民生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3.2 解决民生问题的出发点是人的发展 . 23 3.3 民生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发展 . 25 第四章第四章 民生时代弘扬人的发展理念民生时代弘扬人的发展理念 . 27 4.1 关注现实中的人,营造良好的民生发展环境 . 27 4.2 民生视野下的民本特征与人本属性 . 28 4.3 坚持民生发展,实现民生幸福,推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31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 35 致致 谢谢 . 37 附录附录 a 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9 附录附录 b b(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持课题情况)(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持课题情况) . 40 湖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第第一一章章 绪论绪论 本文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剖析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并立 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结合我国当前民生社会的建设与发展状况。从而推进我国当 前人的发展的状况。研究人的发展与时代的状况,作为一个世界性和世纪性的论题,引 起当代各种学派的哲学家和思想以极大的关注。西方思想界们先于我们经历了工业文明 与市场经济进程,不仅看到工业化、市场化、现代化以及全球化给人们的发展所带来的 革命性进步,同时也首当其冲地深刻感受到了工业化、市场化所引起的现代人的“信仰 危机”或者说“精神健康问题” 。纵观西方的社会思潮不管是从唯意志主义到生命哲学, 从人本主义还是科学主义,还是从存在主义到法兰克福学派,哲学家们都从各自的立场 与角度提出了不同的关于人发展的思想。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本 人有关人的发展理论做出的系统和科学的说明,阐明马克思不仅一贯对于人的自由和解 放倾注深切的人文价值关怀,同时作为迄今为止唯一真正的和彻底的人道主义,也为促 进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找到了一条现实的途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因而 我们也应该看到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现状、人的现实处境与发展前途,从而引起我们对 人的发展的忧虑与关注。那么对人的发展研究是随着社会历史发展而不断变化与发展 的,研究的主题应时代不同而有所侧重。人的发展与进步是动态的,无论是从个体还是 从整个人类看,它都处于不断的生成、发展、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中。历史唯物主义告诉 我们,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科学的论断决定了民生问题以及 发展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和作用。 “民生”这一词,虽然我们在马克思的著述 中找不到, 但是马克思几乎在他所有的著作中都流露和闪烁着关于关注民生、 改善民生、 实现民生的卓越思想。 1.1 学术背景学术背景 真正的哲学是是时代将神的精华,是人类理性进步的标志,是对人的生存的终极关 怀, 哲学就是要将人自身的理性之光投向历史与时代的旋律, 从而指向人的生存与发展。 哲学的主题总是相对于一定时代并且在时代中彰显出来,对于当代中国,民生问题已经 成为一个时代的命题,发展的核心是民生发展,全社会都在关注民生,民生已经成为当 代中国的主旋律,因此,当代中国进入了一个以民生为本位的时代,哲学作为时代精神 的反映,其走向也要体现民生本位,民生发展,把民生问题及其发展作为哲学研究的主 题。哲学永远关注人自身的问题,寻找人在世界之中的命运,力图确定人在宇宙中的位 置与归宿。哲学作为理论思维的自觉形态,在思维形态上其对时代所做的就是理论反思 与指导。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自己解放自己的历史,而这部历史的主线就是人的发展。 恩格斯讲过“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是他们个体的发展的历史。历史什么事情也没做- 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工具来利用的特殊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 第一章 绪论 -2- 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 在马克思学说中,关注现实人的发展状况,重视人的生 活改善,是马克思哲学的一贯观点和重要的理论基石。 马克思曾说过“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 ,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 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求的资料, 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哲学,主张从生产生活实践出发,提出 问题,思考问题,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所在,鉴于当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实践中现代化的目标还未实现,人的现代化更是任重道远,因而,就我们所处的代的客 观要求而言,人的发展需要加以重视,人在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关系下人的发展更是需要 我们进一步探索与弘扬的。马克思学说的宗旨是实现人的解放,不仅要实现人在自然力 下的束缚,而且最终实现人在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关系压迫下的解放,克服人的异化,这 些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与进步如何实现的问题。随着关于人的发展研究成果的不断 深入和所处的历史境遇的变化,在吸收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当代中国的现实境 况对马克思人的发展思想进行再解读是必要的,也是应当的。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下探 索民生发展,无疑有着重要现实意义,民生的发展是对人的发展思想的深化,同时也推 进人发展理论的丰富与完善。这样时代精神的哲学才真正成为人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 理论。本文试图通过对马克思人的发展思想系统研究,全面展现民生发展的丰富内涵, 并深入揭示其当代价值与意义。 1.2 理论与实际研究意义理论与实际研究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人类解放的理论,马克思以人类解放为使命,本着寻求人类 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道路的目标,深入剖析人的发展所受种种制约,从而科学预测 人类从“人的依赖性”走向“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而后迈向“自由个性” 的发展历程,得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 式” ,并科学指明人类获得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具体途径,为人的发展留下一个完整、科 学的解放的理论。本文首先论述了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的思想来源,马克思继承并发展 了欧洲以往关于人发展的优秀理论,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的人本哲学思想,十八世纪启 蒙思想家的关于人理性发展的哲学论断,以及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黑格尔等关于人发 展的历史规律性思想、以及分工导致人的异化和人的片面发展思想以及后来的空想社会 主义学者关于未来理想社会中个人与类的对抗消解以及人的个性得到发展的思想,都成 为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的重要思想源泉。其次理清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形成的过 程,即马克思关于人发展理论的萌芽阶段,形成阶段和成熟阶段。 “实现每个人全面而 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理论主旨和基本思想,同时 也是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中构想人发展的根本目标与价值追求。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理 论对当代的意义是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要始终体现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一刚性价值追求。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 制度原则的确立,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1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9. 湖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体制规范的建设、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与执行都应有利于促进人的本质力量的彰显、提 升人的主体地位与伸展人的自由个性。最后揭示出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实质以及将马克 思人的发展理论运用于现实,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做出分析,使理论 真正服务于实践。 依据马克思关于人发展的相关理论,对民生问题以及民生发展进行理论性的分析与 思考。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谈到从“人的类本质”出发,在关于费 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从“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出发: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 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 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去理解,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 体方面去理解。 ” 马克思立足于现实生活,从人的社会实践和历史的角度去理解人和社 会的发展。纵观马克思哲学发展史,马克思哲学的形成也凸显了西方哲学的实践论与历 史观的视角转变,关注现实的人的状况,转向人学。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从“现实 的个人”出发,旨在揭示当前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理论研究的出发点也是现实人的生 存与发展状况,即以民生问题和民生发展为出发点。 为了给民生问题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就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 研究人的发展理论与民生发展的一致性。因为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角度来看,人的 发展始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现实,当前发展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人民群众的生存与生活方式并没有完全超越马克思所提出的“以物 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方式,这是一个总的现实的背景,但是在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实践中, 我们必须牢记和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人, 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真正动力和源泉;强调人民利益是社会进步的最高价值取向, 人民群众是最高价值主体,人的全面而发展是社会的最高价值理想,这些理念也是整个 社会的民生发展的理念和价值取向的充分体现。人的发展是伴随着社会生活的逐步展开 而获得,并随着社会的实践活动而不断深化的。因此,我们需要关注现实中的人,关注 现实人的发展状况,需要从“时代精神精华”的马克思思想中去解读他关于人发展理的 多层面思想涵,对认识与解决当下凸显的民生发展给予理论和实践与指导,从而推进每 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学界对于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与民生问题研究,比较系统的研究专著和论文都 很少。 把二者结合起来研究的专著和论文尚且没有。 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研究中, 我国哲学界的许多研究者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材料和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发表了许多不同 的看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研究的视角呈多元化。根据经典著作诠释马克思关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 第一章 绪论 -4- 于人的发展的内涵、 实质、 衡量标准实现途径和人的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地位等, 如北京大学黄楠森教授主编人学理论与历史通过史论结合的途径探讨了人的发展的 基本理论;中央党校韩庆祥教授的马克思开辟的道路:人的全面发展研究 马克思人 学思想研究等全面介绍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思想;北京大学陈志尚教授人的自由 全面发展论中详尽的论述了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理论等;还有一些学者提 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思想(沈宝祥)、最高命题和根本价值 (俞可平)、逻辑主线(郭清梅)、精华和核心(王伟光)等。这些研究中提出了许多有待进 一步研究的话题,并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思想,但是基本内容的理解和表 述是比较一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不同框架安排上的差异。 学术界对民生问题以及民生发展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专门从事民生理论研究 的代表人物和著作分别是郑功成的关注民生 科学发展与共享和谐民生视角下的 和谐社会 聚焦了当代社会与民生直接相关的重大主题, 2008 年雷国珍、 肖万春著的 民 生中国 ,唐晋著的论剑壹: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式民生研究民生问题的最新著作,赵 凌云的开启中国民生发展时代 民生发展时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新阶段 ,牟岱的 民生本位时代的哲学走向 ,唐眉江的民生的时代内涵及其实现途径等学术文章, 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民生的发展以及民生时代的到来。但是多数著作从时政的角度研究 民生问题,理论著作还是有所欠缺。系统地研究民生发展的文章很少。通过梳理发现, 还没有发现学术界有系统的全面的专门研究民生发展的论文,本文试图在这一方面做出 自己的努力。 1.3.2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 人的发展始终是人类恒久的主题,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受到 东西方社会思潮的高度关注。西方马克思主义自 20 世纪 20 年代兴起之后,逐渐的分化 为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流派,其中人本主义又占了主流。人本主义学派内部也呈现 多元化,出现的以卢卡奇、科尔施、葛兰西、布洛赫为代表的非传统马克思主义,以霍 克海默、阿尔多诺、马尔库塞、弗洛姆等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列斐伏尔的马克思主 义生活批判理论、萨特的存在主义以及赖希的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等。不同的人本主义 派别在具体问题上存在着争论与分歧,有的理论观点甚至相差很大,但其共同点在于注 重对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和实践哲学的解读,例如探索如何扬弃异化、实现人的彻底解 放等。 其突出成就主要有:注重揭示马克思人道主义根源, 强调 “马克思的人道主义” (卢 卡奇), “把人本身作为它基础”(萨特),秉承马克思的人本初衷,对资本主义异化现实 进行批判与诊断并开出救治良方。其不足在于:舍弃了马克思历史观中的根基即“唯物” 的方面,而倾向于把马克思学说解释为人本主义而陷入唯心主义案臼。 民生问题以及民生发展在西方学者的著述以及政府文本中没有这样的概括,可谓是 中国特色的名词。但是西方倡导的尊重人权、维护公平正义以及增加社会福利的理念对 我国现阶段解决民生问题和促进发展理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如 denis goulet, development ethics ,一书中认为社会发展目标是改善人类生活和社会安排,以便为 湖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人们提供日益广泛的主体性的选择来寻求共同的和个人的福祉。amartya sen, development as freedom一书中论述人的实质自由是发展的最终目的和重要手段, 建立了全新的理论框架。人们生活水平做出基础性重大贡献的同时,他指出还需 要政府和社会在人的生存、保健、教育等领域承担责任,更需要人作为发展的主 体在全面的社会交往和变革中发挥主动作用。西方关于人的主体性与民生发展的 专著与文章也被逐渐的翻译成中文,进一步推进理论的发展。 近些年随着民生发展的兴起,很多学者都是从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理论中寻找 支持关注与改善民生的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并且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马克思 关于人的发展思想。 1.4 本文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是阐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理论来源和形成过程,重点在阐释马克 思人的发展理论的形成过程,为论述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同时也提出马克思人的发 展理论的当代意义,为下文的论述,做好逻辑和文章层次上的链接。文章同时论述马克 思人的发展理论与民生发展的一致性,主要是从阐述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为民生问题提 提供理论基础,进而重点阐述民生发展实质上是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与民生的发展的 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即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最后结合时代的发展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实践是中国人民最主要的实践。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主张通过实践来求得人的 发展。就当下而言,一个最为紧要的任务就是不断改善民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 质量,进一步推动和实践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在民生时代中,阐述马克思人的发展理 论与民生的发展统一于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所以坚持马克思关于民生发展的思 想,从制度上保障并且在实践中彰显人的发展与进步。 第一章 绪论 -6- 湖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第二章第二章 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综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综述 “人的发展是一个广泛的、全面的概念。它包罗在所有发展阶段所有社会中的把 所有人类选择。它把发展对话扩大为不仅仅是讨论手段而是讨论终极目标的人的发 展概念不是从任何预定模式开始的。它从社会的长远目标得到启示。它使发展围绕人的 中心,而不是使人围绕发展的中心。 ” 人的发展问题历来是哲学家关注的热点与焦点问 题,人在历史进程中能否认自己,体现人作为人的价值,实现每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 这也是哲学和哲学家所要探讨的最高研究目标。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对人发展 的看法大致是以唯心史观和抽象的人的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的。马克思始终饱含着对人 发展的热情,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核心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社会发展的过程就 是人摆脱必然束缚,实现自由的过程,也就是人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跃进的过程。 人的发展问题一直是许多哲学家和思想家关注的问题,但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们由 于时代和社会发展状况的局限,未能够准确揭示人的发展的实质。直到 19 世纪中叶, 马克思在继承、发展和批判先前哲学家们关于人发展的理论上,创立了关于人发展的科 学理论,真正揭示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本质内涵,因此我们需要全面系统和深入剖析 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着重理清思想源头、概括基本内涵、探求哲学旨趣和当代意 义。 2.1 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的思想来源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的思想来源 任何一种理论都不是无根而生,都要有其思想来源,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也是 建立在对前人关于人的发展理论成果与吸收人类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的,也就需要对 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思想来源做历史的溯源。纵观人类思想发展史,对人的发展 理论的探索古已有之,在人类早期对话中人们就意识到人自身的潜力,萌发了对人的完 美发展的追求。柏拉图曾在理想国中提出体育、智育与德育的思想,认为人在理性 的支配下,身心应得到全面发展,达到美、智、仁、勇的标准。亚里士多德也是积极的 推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而且从灵魂学说的角度出发证明人性论,提出要培养 “真、善、美”三位一体的完美人,说明人发展的合理性,并且把社会看成是达到自我 完美的唯一途径。在欧洲以“人的发现”而著称的文艺复兴运动中,把人尊严和价值作 为那一时代的核心伦理思想,人的图像逐步脱离神的束缚,从而高扬人的价值与尊严, 主张尊重人的价值,要求个性解放,倡导造就和谐发展的人,推进人的全面丰富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关于人发展的理论的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也是人发展的思想进步的重 要体现。但是人的发展思想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和政治诉求却是 17 世纪之后的产物,启 蒙学者和空想社会主义者再一次举起了人的发展思想大旗,比如英国的霍布斯、洛克等 著名思想家就提出,人生而平等自由的理念,在自我要自由之时,就必须让别人也有自 德尼古莱.发展伦理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43. 第二章 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综述 -8- 由。在社会生活中人的自由是受法律保护的,不可以随意侵犯的,但也不是放任的,也 要受到约束,就是不侵犯到他人的自由。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人的发展主要是智力 以及独立生活技能得到培养训练和发展,并且了解自己的社会关系,熟悉社会生活。因 此受到人的发展思想的不断启蒙,在法国大革命时期,人的自由发展成为革命的一个响 亮口号。 启蒙学者的这些关于人的进步与发展的理念为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思想提供 了重要的源泉。 18 世纪人的发展的理念再次被人们高扬,少年的马克思是受到启蒙-人文主义的进 步教育,但是身在德国的马克思也渐渐开始走进哲学,否定神的观念,恢复人的观念是 当时德国思想界的镜框,并且当时占据德国思想界的是黑格尔哲学,那么德国古典哲学 的发展也固然成为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来源,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 理论也是随着其历史观的变化而变化的,就像马克思所说“在这里,我们必须从对象的 发展上细心研究对象本身,决不应任意分割他们。 ” 德国古典哲学“不再像 16 世纪那 样,是存在及其最高使命位于思想的中心,而是人、人的本质和人的需要位于思想的中 心。最优秀的科学不再是神学或形而上学,而是关于人的理论。 ” 康德作为衔接启蒙哲 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键人物,很多关于人发展的思想对马克思产生了重要影响,康德 拉开了德国古典哲学发展的序幕,康的哲学某种程度上就是理性人学,康的晚年在总结 自己的哲学时提到“哲学提出下列问题:我能够知道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能够期待 什么?人是什么?但从根本上来说,可以把这一切都归结为人类学,因为前三个问题都 与最后一个问题有关系”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对人的感性、知性、理性认识阶段划 分,对人的认识能力的界定,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宣扬人的意志自由, 判断力批判 中为人的情感能力寻求先天原则,康德使人的知、情、意都有了先验的哲学基础,完成 了整个人性作为哲学研究的使命。康德在实用人类学中写到“在人用来形成他的学 问的文化中,一切进步都有一个目标,即把这些得到的知识和技能用于人世间;但是在 他能够把它们用于期间的那些对象中, 最重要的对象是人: 因为人是他自己的最终目的” 。康德推崇的理性、自由等思想,以“人”作为哲学的出发点和根本, “自康德之后, 哲学的用处和意义已经很清楚,这就是教人把握自己,有一颗湛然澄明的心,做自己的 主宰” 这无疑对马克思后来关于人的发展奠定了现代思想和重要启示。费希特进一步 完善康德的批判哲学,他创造了以“自我”为核心的思辨的知识体系,使人的主动性和 能动性得到极大的提升。这也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首推的就是人的主动性和能动 性的理论奠定。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大成者,他继承启蒙精神,在实践领域推进哲 学革命,注重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理论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强点绝对精神就是人的本质 并且把人的自我产生和发展当作一个过程,强调人的自由,注重人的伦理性,希望建立 一个民主与法治的社会,使人能够自由的发展。 在德国古典哲学的恢宏发展下,费尔巴哈开创了哲学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他反对德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9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1. 齐亚法多纳.德国启蒙哲学文本选读与评介m.斯图加特:.瑞克兰出版社,1990:13. 康德.逻辑学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15 康德.实用人类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 谢地坤,道的敬畏与价值判断-从康德到新康德主义j.哲学研究.2004:(6):288 湖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国人从精神伦理方面理解人的传统,别是不同于黑格尔用自我意识阐述人的发展,费尔 巴哈强调人首先是感性,他“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取代传统哲学上的抽象的人, 在费尔巴哈看来“一个完善的人,必定具备思维力、意志力和心力。思维力是认识之光, 意志力是品行之能量,心里是爱。理性、爱、意志力,这就是完善性,这就是作为人的 人底的绝对本质,这就是人生存的目的” 。费尔巴哈把人的发展放在与自然联系起来 的普遍共同性的生命体当中,人自然存在的外在的表现就是人的社会性,人的社会性也 是人自然存在的共同性,也就是人只有在人与人的自然关系中才能被理解,费尔巴哈即 恢复了唯物主义的地位,但是却没有道出人的社会属性,没有从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中 去考察人的本质。德国把哲学当作一种教育性的活动,使人意识到人本身、人的本质和 人在世界上的任务,但是却在理性主义的精神下把人理解为抽象意义的人。 19 世纪人发展理论再次由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更为全面的阐释, 圣西门就曾提 过“全面发展的人的理论” ,他说“我终身全部劳动目的,就是为一切社会成员创造最 广泛的可能来发展他们的全部才能” 傅立叶也曾提出要通过协作性的教育达到“实现 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 的目标。欧文也提过“劳动阶级各个人的脑力和体力广泛的 结合起来” ,可以得出空想社会主义者对人的发展理论的阐释已经远远的高出他们之 前的思想家在这方面的论述了,就连恩格斯也曾经评价过“他们终究是属于一切时代最 伟大的智士之列,他们天才的预示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的证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 他们积极的揭示出了人发展的理念以及关于人发展的内容,并且将人发展的视野扩大 到劳动者甚至转移到关于无产阶级的发展问题上来。但是空想社会主义者主要还是以人 性自身的需求为出发点,并未把人的发展同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 由此可见,在马克思之前,有许多思想家展开了关于人的发展的论述,并且为人的 发展理论提供丰富的材料,但是大多数是从人性论或是善良的意志出发,并没有深入了 解人的本质,因而也不能把人的发展同社会经济结构以及物质生产所联系起来,也就不 能揭示人发展的客观规律,固然也找不到实现人发展现实途径。前人关于人发展的理论 反映出不同时代人们对自我发展的诉求与关注,也为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做了理论 准备与启迪。 2.2 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形成过程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形成过程 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思想既是继承了以前优秀的理论基础上同时也是立足于时代 的背景。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主要是从论述个人、劳动和社会生活条件这三者的关 系中展开的,因此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也是经历了一个萌芽、形成和成熟发展的 过程,从讨论抽象的人再到个性的人到分析考察现实的人的一个不断逐渐深化的过程, 从而揭示出人的发展规律以及本质内容。我们只有把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同马克思 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 m .北京:生活读书心知三联书店,1962:28. 圣西门,圣西门选集(下)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286. 傅立叶.傅立叶选集(第 3 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271. 欧文.欧文选集(上)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33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2 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35-636. 第二章 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综述 -10- 历史观的发展变化联系起来,动态的分析才能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 2.2.1 人的发展理论的萌芽阶段人的发展理论的萌芽阶段 马克思对人以及人发展的关注既受欧洲近代思想的影响,也有其对现实生活的真切 感受。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是从自由与解放入手的,其萌芽时期追溯源头应该是 马克思中学的毕业论文到发表 评弗里德里希 李斯特的著作 为结束的标志。 少年的马克思就深受欧洲近代启蒙思想的价值体系影响,现在保存下来的马克思最 早作品之一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一文中,他写道: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 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人只有为同时代的人的完美、 为 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 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 ” 这个内容有些像黑格尔的中学论文,这也就是马克思学习优秀的德国古典哲学的文化 遗产,推崇人道主义的理想,关注人与社会的发展,关心社会与他人的幸福,注重个人 在道德方面的发展,对现存的东西先思考在接受,也就是自由主义与理想主义交织,也 使马克思开始了对人的发展的关注的最佳的体现。马克思先后进入了伯恩大学和柏林大 学读书,此期间深受黑格尔思想的影响,马克思向黑格尔哲学转变的意义是重大的,他 是马克思很快的掌握了当时先进的哲学理论,但马克思也深受当时社会现状的影响,比 如所经历的书报检查制度,使他深切的感受当时普鲁士得的现状和社会制度是对人的自 由的压抑,也对广大劳动者的悲惨境遇给予同情,由此萌发了对人的解放以及对人自由 发展的渴望与追求。 马克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分析
- 2025年中级电焊工考试试题题库模拟训练含答案
- 2025年岗前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
- 2025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管理体系专项培训考试试卷(附答案)
- 2025年江苏社会工作师考试(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城乡规划师原理模拟试题(含答案)
- 小麦与电商平台深度合作营销活动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应用兼容性测试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职业心理咨询师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煤矿安全生产知识培训考试必答题库及答案4
- 村干部饮水安全培训总结课件
- 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半年工作总结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
- 郭天祥51单片机教程
- GB 31644-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复合调味料
-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之二十四孝图》-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英语上册课件(完美版)Review of Unit 5
- 掌骨骨折查房课件
- 大学食堂装饰装修方案
- 工资结清证明(模板)
- 矿山档案(台帐) 表格参照模板参考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