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方案.doc_第1页
建设方案.doc_第2页
建设方案.doc_第3页
建设方案.doc_第4页
建设方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岛科技大学精品课程建设方案撰写要求一、 内容要求精品课程建设方案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1.课程建设的目标与思路2.课程建设的内容与特色3.课程建设的步骤与进度4.课程组已取得的成果及条件保证二、 撰写及格式要求1.内容填写需真实、可行、详细;2.全文不少于5000字;3.标题为宋体,三号字;正文为仿宋体,小四号字;4.A4纸打印;5.封面要求 电机及拖动基础精品课程建设方案电机及拖动基础课程组自动化与电子工程学院2010年5月15日电机及拖动基础精品课程建设方案一、课程建设的意义、目标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制造中心往中国转移,运动控制技术的应用从传统的机床行业拓展到几乎所有的生产自动化设备,现代工业现状对运动控制的要求愈来愈高。运动控制技术是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一个重要的专业主线,在这个专业主线上,涵盖了许多课程,其中电机及拖动基础是一门核心课程,是后续课程:电器控制、可编程控制器、交流调速、运动控制系统中的“被控对象”,是联接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一条纽带。它不仅具有严密的基础理论,并且还具有较强的专业特征,对学生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的培养有着重大的意义。我校从1983年开始讲授电机及拖动基础课程,开设的专业从自动化专业:64学时(必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76学时(必修);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48学时(必修);在三个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课程建设总体目标:利用35年的时间将电机及拖动基础课程打造成具有明显特色的立体化教学平台,满足学生网络学习、课堂学习、自学辅导、实验实践不同的个性需要。二、课程建设思路1. 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将科研的成果及学科前沿的知识不断融入到教学内容中。2. 在运动控制的平台下,针对电机及拖动课程核心课程的特点,加大实验教学的学时数,并与后续课程的实验内容有效衔接,明确目的。3. 现代化教学模式进行课堂和实验教学。用可拆卸的透明的教学与多媒体动画相结合,解决以往电机结构与绕组和磁场难以理解的困难,并开展网络教学方式将电子教案以及适合学生预习和复习用的不同版本的网络电子教案上网。激励学生读书报告,小论文撰写。并组织讨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4. 构建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三层次实验教学新体系,注重科研成果与实验内容的互动。三层次:基础训练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可行性分析:1以科研促教学: 课程组成员承担了多项国家、省、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余项与企业合作的研发项目,尤其是横向科研项目大多是电机作为控制对象的工厂实际课题,学生可以在课余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对工程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2先进的实验设备:电机及拖动实验室隶属自动化学院自动化实验中心,实验室先后得到中央与地方共建资金、校配套建设基金共计50余万元购置了先进的实验设备,尤其是教学评估以来,实验设备又得到了进一步补充。目前有电机实验设备10台;控制电机设备10套,电气控制装置10套及与日本三菱公司合建FA实验室,倒立摆5套,为实验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课程建设的内容与特色电机及拖动课程是联接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应用的一座桥梁,本课题立项的根本目的在于:在讲授基本理论的同时,增加专业应用内容,开展教学、科研、实验一体化活动,并且使科研与教学互动,科研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建设内容:(1)以电机及拖动基础课程为主线,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优化教学内容,加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建立一套以培养学生工程技术能力、创新能力的课程教学体系。 (2)从现代教育的认识出发,按照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修订课程的教学大纲,使教学大纲真正成为教师与学生双方共同完成传授与获取创新智慧和创新能力的承诺。加快培养青年教师,提升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3)构建以加强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为目标的专业实验平台,形成以电机及拖动为核心课程,以电器控制及PLC可编程控制为基本应用课程,电力电子、交流调速、运动控制为高级应用课程的课程体系。通过建设高水平的“电机及拖动”实验室,开发出一部分适合于开放、创新的实验项目,并结合现有的实验设备,加大开放实验项目的个数,全面提高本课教学质量。教学改革特色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原有的教学模式已被彻底的打破,为能处于教学改革的前列,培养现代化的优秀人才,我们必须运用科学发展观,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坚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特色一:将科研的成果及学科前沿的知识不断地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丰富了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蒙对科研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理论的同时,了解到科研和学科的前沿知识。特色二:推动了实验室的建设,建立实习基地,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特色三:改革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形成了一套教改方案;用现代教育技术,健全教学文件和教学资料;四、课程建设的步骤与进度(一)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建设以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和理论为指导,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和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发展,全面因材施教。注意课程改革的科学性,处理好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传统教学内容和现代教学内容的关系,积极吸收国内外一些先进的教学研究成果。依照“有用、有效、先进”的教学原则,对“电机及拖动基础”(简称:电机及拖动)课的体系和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删去陈旧的内容,增加先进、有用的内容。同时注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编写有特色,能真正体现改革目标的新教材。由于本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强。近年来,为了提高学生素质,注重能力培养,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对原有的课程设置的内容及实践环节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主要思路是:跟上信息时代发展的步伐,减少常规课堂教学内容,加强工业计算机应用及现代控制理论应用方面的知识;加强实验与实践环节的教学,并初步摸索出一套成功的教学方式。具体做法是:磁场理论是教学的重点,必须让学生把各知识点,系统的掌握起来。重点、难点要讲透,引导学生多角度、深层次地理解基本原理,并及时归纳总结;对最具有迁移价值的学科基本原理进行阐述,讲授内容少而精,留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和思维空间给学生自学研究;而对事实性知识点,则少讲或不讲;讲授内容宽而新。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迅速发展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内容,重新调整课程的知识体系和教学内容,精选重组课堂教学内容是教学改革的必然。教学中强调夯实基础,注重综合应用,减少重复,制定出了新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优化后的课程,使基础理论、分析方法、与现代科技新技术应用得到了有机的结合,突出反映了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和前沿内容,更具有实用性,更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自2007年开始,实验教学学时由原来的10学时增加到16学时,实验内容也进行了丰富,增加了倒立摆实验(电机应用的显著例子)、控制电机实验,将电梯实验作为电机应用于工业的一个实例并与后续的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进行有效地衔接,并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了层次化教学。(二)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验室、实习基地的建设与改造。将此作为电机及拖动课程改革的重点,并坚持“工程化”第一位的原则。充分利用与实习同步的时机,除了与对口企业联系,让学生到生产一线进行实践外,还利用成教学院现有的4台数控加工机床设备,带学生去参观,认识电机在数字化加工中的应用,以适应新技术的发展,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锻炼,增强对新科学技术的掌握,变单一知识型为智能型。(三)现代教育技术的采用过去学生在学校里主要是依赖于教科书和教师的讲解以及少量的实验来获取工程课知识,其中往往存在内容简单、直观性差等问题,从而影响学生对工程课的深入了解。因此迫切需要解决理论与实践、教学与实验的问题。将建立多媒体计算机仿真教学系统,通过校园网可供学生进行高效率的学习,使想象变为形象,使不可见变为可见,教和学都显得容易。建立电机及拖动电子教程、学习指导及习题集。(四)教材建设 注重国内目前优秀教材和国外高水平的原版教材的借鉴。编写电机及拖动课程教材及习题集,从而更好的辅助课堂教学,督促学生积极动脑,勇于思考,寻求答案,达到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目的。给学生提供一些有关本课程的参考书及光盘,丰富参考资料,编写本课程的练习手册。 (五)青年教师培养 制定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对青年教师热情扶持,大胆启用。在充分了解青年教师的专业特长和个性特点基础上,根据课程建设规划和青年教师的要求,给他们定任务、定目标;提高学历层次,增强造血机能。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在职博士学位,加强学术交流和培训工作。引导青年教师从事科学研究,提高学术水平;坚持试讲和试做制度。青年教师在独立走上讲台和指导实验之前,要经过多次试讲和试做,必须达到合格标准,坚持老教师“传、帮、带”制度。建设进度: (1)2010年:落实建设任务,分工到人,制定强化学生实践、实验、创新教学环节的教学计划;(2)计划于2011年下半年建立师生网络交流平台,实现网上答疑,创建学生自我评价体系,完善本课程的网站体系。(3)在未来2年中,有一名青年教师参加校级教学效果优秀奖评选;3名教师全部获得院级组织的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认证(4)2011年 编写自学辅导类资料五、课程组已取得的成果及条件保证项目负责人从教28年,从自1983年开始讲授电机及拖动基础课程,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深厚扎实的业务功底,课程负责人担任中国自动化学会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工学会化工自动化及仪表委员会委员、山东省自动化学会理事。承担多项省、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多项横向科研项目,指导的学生论文有3篇获省级优秀学位论文,她带领的课程团队经过两年优秀课的建设,课题组成员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课程教学理念先进、教学内容丰富、现代教学技术利用充分,对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内容掌握娴熟,课堂驾驭能力强,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从备课、教案、多媒体课件、教学参考资料等方面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体系。课程组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课题组现有教师6名,教授1名副教授2名,讲师3名。50岁以上教师1名,40岁以上教师2名,35岁以下青年教师3名。3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了年青教师的导师,帮助他们提高教学科研水平。青年教师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教学课件及教案撰写评比活动,乔峰老师通过了学院组织的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认证,并获教学效果一等奖,课题组由1名博士,4名硕士,目前2名教师正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含在读)达到50,已经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的课程教学队伍,完全有能力带领课程组圆满完成课程建设目标。近几年主要的课程建设与改革成就 主要科研项目:2007.5-2010.7主持山东省教育厅科技发展项目:800kV直流控制保护系统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 2008.12-2011.12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复杂系统动态工况识别算法研究2007.3-09.5 超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非线性控制研究(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子课题)(2006BAA02A30)国家科技部2006.1-2006.8电力监测分相动态补偿控制器的研制.许继电气集团2006.1-2006.8化建公司物质供应管理系统的开发.中化二建2006.1-2006.8电压监控仪管理软件. 许继电气集团2005.1-2006.7智能诊断技术在超高压直流输电(HVDC)系统中的理论研究(05-1-JC-88). 青岛市科学技术局2005.3-2006.12成型系统智能机器手的研制.高校软控股份有限公司2005.2-2006.2 潜油式抽油机控制系统的研制.胜利油田获奖:2009年“非严格重复系统的自适应ILC理论与应用”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第三位) 2005年 指导的本科毕业论文获山东省优秀学士论文2008年 指导的本科毕业论文获山东省优秀学士论文2007年 指导的硕士论文获校级优秀硕士论文2008年 指导硕士论文获省优秀硕士论文并获校级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2008年 指导的硕士论文获校级优秀硕士论文2009年 指导的硕士论文获校级优秀硕士论文2008年 指导研究生获山东省研究生科技创新成果三等奖2009年 “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曾获得:“优秀班主任”、“校先进工作者”、“我最喜爱的老师”等荣誉称号,先后指导了135名本科毕业设计及18名硕士研究生;教改论文:1.刘喜梅 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创新,2007年中国自动化教育学术年会论文集2.张伟 刘喜梅 电力电子技术教学改革与实践,2007年中国自动化教育学术年会论文集近期发表的科技论文:1 Ximei-Liu Ximei-Liu, Wanyun Fault Diagnosis for HVDC Systems Based on ConsensusFilter and SVM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tomation and Logistics Qingdao, China September 2008 781-785 (EI收录 084811743219)2 刘喜梅 魏婉韵 魏可泰 于飞.一类不确定时延网络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8.4(EI收录082311303628)3Liu Xi-mei Wei Wan-yun Gu Xing-sheng SVM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Fault Diagnosis of HVDC System.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tural Computation and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zzy Systems and Knowledge Discovery, 2007, Vol 1 (EI收录:080311026504) 4刘喜梅 吕冬梅 基于H滤波器的故障诊断滤波器在HVDC系统中的应用.传感技术学报.2007,20(8):1821-18255Liu Xi-mei Lv Dong-mei Fusion of Distributed Sensor and Its Application in HVDC. 2007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trol and Automation.,2007,6(EI收录)6Liu Xi-mei Wei Wan-yun Wei Ke-tai Gu Xing-sheng Fault Diagnosis of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System Based on H Filter. Proceedings of the 2007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Biomimetics. 2007, 1: 162-166 (EI收录:083411464130)7 Ximei-Liu Zhangchao Hu Jizhen. Adaptive Weighted Centroid Localization Algorithm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ireless communication,Networking and Mobile Computing 2008,WiCOM08.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12-14 Oct.2008Page(s):1-4 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10.1109/WiCom.2008.851(EI收录)8 Ximei-Liu Zhangchao, Hu Jizhen A new localization algorithm in complex environment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Automation and Logistics Qingdao, China September 20089 Xi-mei Liu, Chao Zhang, Hong-mi Guo Fault Diagnosis of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System Based on Particle Filter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tomation and Logistics Shenyang, China August 2009,12171222(EI收录)10 颜秉勇 刘喜梅 协同滤波和支持向量机HVDC系统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8, Vol28,No1:23-29(EI收录)11刘喜梅 马骁 于飞 多元统计理论在整流电路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7, Vol 19, No 5:93-9712刘喜梅,魏婉韵,于飞,基于Consensus滤波器的HVDC系统的故障诊断 仪器仪表学报. ISSN 02543087 2007, Vol 28, No 4: 590-594课程建设规划 一、本课程建设规划目标 在创业管理开课5年内,将创业管理课程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精品课程。二、本课程建设步骤 1.第1-2年:巩固基础,建立实务性师资队伍,规范和加强教学管理 (1)加强主讲教师队伍建设,突出教师的实务性,精心挑选具有公司工作经历和创业经历的教师担任教学,且建立健全课程组内任课老师间的有效合作机制。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