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权威资料]_第1页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权威资料]_第2页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权威资料]_第3页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权威资料]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危害;防护 【】 R181.3+2 【】 B 【】 1002-3763( 2014) 08-0321-02 消毒供应中心是为临床提供消毒灭菌服务的部门,是医院感染与控制的重要环节,它担负着全部医疗废物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和发放。随着医学发展和医疗技术不断的提高及新技术、新业务和侵入性操作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职业危害 较为复杂多样,威胁着工作人员的健康及安全,因此加强消毒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安全管理,因此护士的工作它不容忽视。现将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进行综述,并在提高消毒供应室护士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加强防范,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 1 职业危害因素 1.1 物理因素 1.1.1 噪音: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需要的设备越来越多,主要来源有压力蒸汽灭菌器、蒸汽排放、超声波清洗机、烘干机、大功率换气扇等,工作人员长期在这些设备下工作,噪音会导致人体应激反应,长期在 高噪声环境工作易产生恐惧、紧张、焦虑等心理反应,还会引起疲劳、精力分散、记忆力下降、头痛、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畸胎,并易使工作人员产生负性情绪。特别是高压灭菌锅在消毒完后释放大量的热气及湿气,这些都会影响工作人员的健康,尤其是炎热的夏季影响更大。 1.1.2 高温、烫伤、爆炸: 压力增强灭菌器工作时,夏季可使室温达 40 ,高温环境工作出汗过多,易导致中暑。压力蒸汽灭菌、干热灭菌、器械烘干卸载器械物品时易发生烫伤。压力容器操作不当,存在安全事故隐患。 1.1.3 粉尘: 敷料布包的器械包装时粉尘飞扬,吸入导致系统功能损害,引起咳嗽、哮喘。 1.1.4 辐射: 紫外线的消毒设备,由于保护不完全或者操作不当,它的辐射对工作人员的眼睛及皮肤也会带来很大伤害,长期大量接触紫外线还可导致皮肤癌和诱发白内障。清洗机、医用封口机、干热灭菌器、电脑等各种仪器设备产生电磁辐射,长期受到超强度的电磁辐射会造成头痛、失眠、白细胞下降、不良生育、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或致癌、致畸。 1.2 化学因素 1.2.1 消毒剂: 护士在清洗、消毒过程中普遍使 用含氯消毒剂,常用含氯消毒剂进行回收器具、清洗池、清洗用具、特殊感染器械及地面、台面的消毒,此类消毒剂具有腐蚀性、挥发性、刺激性,长期接触对人体皮肤,呼吸道具有很大损害。在空气中挥发刺激性气体,直接伤害工作人员的呼吸系统。 1.2.2 环氧乙烷: 常用于不耐高温、湿热如电子仪器、光学仪器等诊疗器械及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灭菌。长期暴露于低浓度环氧乙烷,会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并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致支气管感染;高浓度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诱发细胞突变,并具有累计效应。皮肤直接接 触其液体可致烧伤和冻伤;环氧乙烷遇明火有燃烧的危险,高热可引起爆炸。 1.3 生物因素: 消毒供应中心是接受各科室再生医疗器械的回收、清洗、包装、消毒、发放的部门。护士在处理这些器械的过程中,容易被刺伤,可导致工作人员发生血液污染,可发生乙肝、丙肝、艾滋、梅毒等等各种传染性疾病的感染。在有些临床科室对用过的器械没进行初步的清洗消毒过程,这样对回收的工作人员更容易造成伤害。 1.3.1 皮肤粘膜污染及锐器伤: 消毒供应室护士在诊疗器械回收、分类、清洗过程中,易被污染的器 械物品、清洗用水污染皮肤及眼、口、鼻粘膜,更严重的易被血液污染的针头、刀片等锐器致伤,污染的针刺伤及其他锐器伤是导致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主要因素。消毒供应室护士锐器伤大多为针刺伤,与手术室护士锐器伤主要原因一致,针刺伤的危害不仅在于它本身造成的危害,且在于它传播的疾病,导致感染隐患的发生。 1.3.2 微生物气溶胶: 在清洗的过程中,用毛刷手工清洗机压力水枪喷溅会产生微生物气溶胶,吸入呼吸道对健康造成危害。 1.4 手卫生: 工作人员频繁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后,不 及时进行手消毒或洗手,手卫生知识不到位也是造成病原菌的重要因素。如果洗手不规范,易造成院内感染的机率更大。 1.5 社会因素: 虽然消毒供应中心在医院内占有最为及其重要的地位,并且工作量大、工作繁琐、责任心强、被感染机会大,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往往被列入后勤人员,这些都对工作人员造成跟大的心理影响。很多工作人员会因此而感到抱怨,悲观,很容易导致心态失衡,甚至产生更严重的心理障碍。 2 防护措施 2.1 物理因素防护 2.1.1 噪音的防护: 机器设 备带故障运行,其产生的噪音往往增大,如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真空泵密封不严,其噪音成倍增加。因此,定期维护检修各种设备,可有效降低噪音。 2.1.2 高温、烫伤、爆炸的防护: 安装大功率换气扇降低室温;压力蒸汽灭菌接受 30 分钟后,干热灭菌结束温度降至 40 以下在卸载灭菌物品,卸载器械物品时戴隔热手套、袖套,防止烫伤;压力蒸汽灭菌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灭菌结束压力为 “0” 方可打开柜门,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2.1.3 粉尘的防护: 敷料器械包装时戴口罩,防止粉尘吸入。尽量使用一次性灭菌成品敷料及非棉布包装材料,减少粉尘污染。 2.1.4 辐射的防护: 紫外线灭菌过程中注意自我保护,避免进入开紫外线灯的工作区域,定开关紫外线灯消毒时间安排在下班工作人员离开前,紫外线光源不可直接照射到人,灭菌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穿防护服和戴眼罩,照射后通风 30 分钟后,方可进入。 2.2 化学因素防护 2.2.1 消毒剂的防护: 熟练掌握消毒剂的配制浓度及使用方法,增强空气流通,在配置使用各种消毒剂过程中,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具,配置好制剂后保证容器密封,如不小 心喷溅,立即在自来水下冲洗,给予治疗。 2.2.2 环氧乙烷的防护: 环氧乙烷灭菌要有单独的灭菌间,合理安排灭菌时间,经常开门窗通风,定期检查环氧乙烷管道的密封性。并对灭菌后的物品进行参量测定,符合标准后方可继续操作使用。 2.3 生物因素防护 2.3.1 皮肤粘膜污染及锐器伤的防护: 工作人员在回收和清洗工程中一定要遵守标准预防原则。在处理各类器械时,要格外小心,不可过急。对于这些器械,首先要进行分类,在进行清洗。一旦在处理过程中被刺伤,要及时进行初步处理 ,上报上级领导,进行抽血化验检查,必要时免疫球蛋白。 2.3.2 微生物气溶胶: 在清洗过程中,尽量将各类器械、器具在有效溶液下进行清洗,避免气溶胶的产生。 2.4 手卫生知识防护: 定期对科室工作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的宣教,做到操作前、中、后认真洗手。 2.5 心理学保健: 在科室内定期组织心理学方面的讲解,经常与大家沟通交流,并组织各种活动,调节心理承受能力,并经常进行职业损伤和防护培训,提高自我防护能力。与此同时,领导应主动慰问工作人员,给予更 多的关爱和重视,解决好各科室之间的矛盾,加强工作人员的自我满足感,更好更完美的的完成消毒供应中心的各项工作。 综上所述,完善基础设施,配备防护用品,加强职业安全的教育,提高防护意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供应室护士要正确掌握自我保护措施,加强自我防护,从而达到将职业危害发生率降到最低,确保供应室人员职业安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斌全,赵晓云 .国内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发展 J.护理学报, 2006, 13( 10): 25. 2 陈献 .消毒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与防 护进展 .医学院学报, 2011.11. 3 李丽珍 .消毒供应室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 J.护理研究, 2009, 23( 7B): 18. 4 王丽霞 .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及对策 2008(增刊 2) . 阅读相关文档 :脑出血患者卧床期间的舒适护理 喉癌术后人工气道的护理体会 120 例运用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艾滋病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23 例临床观察 浅谈急诊护理风险与对策 混合料组成设计对高性能钢管混凝土的影响 可燃冰的研究与开发进展 工薪族证券理财策略分析 高职院校制糖专业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活动与学生管理和教学之间的关系 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数字技术的应用及创新 基于文化价值的横纵向高校文化开发策略研究 液压系统新型单向阀的设计与研究 价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