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红素在肠道中指南PPT课件.ppt_第1页
胆红素在肠道中指南PPT课件.ppt_第2页
胆红素在肠道中指南PPT课件.ppt_第3页
胆红素在肠道中指南PPT课件.ppt_第4页
胆红素在肠道中指南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胆红素在肠道中的转变与胆色素的肠肝循环 1 直接胆红素随胆汁排出后 进入十二指肠 自回肠末端起 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 先脱去葡萄糖醛酸 再逐步被还原成无色的胆素原族化合物 即中胆素原 meso bilirubinogen 粪胆素原 stercobilinogen 及尿胆素原 urobilinogen 等 大部分胆素原族化合物随粪便排出体外 2 在细菌作用下 或经空气氧化 粪胆素原可氧化成棕黄色的粪胆素 此即粪便颜色的主要来源 正常成人每天从粪便排出的胆素原为50 250mg 不同的个体 粪中胆素原排出量相差很大 当肠道完全梗阻时 直接胆红素入肠受阻而不能形成胆素原和胆素 粪便呈灰白色 婴儿的粪便则呈胆红素的橙黄色 3 在生理情况下 肠道中形成的胆素原约有10 20 由肠系膜静脉吸收经门静脉进入体内 除有部分胆素原进入体循环外 肝可以有效地 不经任何转变地将重吸收的大部分胆素原从胆汁中又排泄出来 此称胆素原的肠肝循环 entero hepaticbilinogencycle 4 进入体循环的这一小部分胆素原 可以通过肾小球滤出 由尿排出 即为尿胆素原 正常成人每日从尿中排出的尿胆素原约有0 5 4 0mg 尿胆素原与空气接触后被氧化成尿胆素 它是尿中主要的色素 5 尿胆素原 尿胆素 尿胆红素临床上称尿三胆 但正常人尿中不出现胆红素 如出现则是黄疸 6 胆红素在肝细胞内的代谢 7 1 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 胆红素代谢主要在肝内进行 血浆清蛋白运输的间接胆红素并不直接进入肝细胞 在肝血窦中胆红素与清蛋白分离后 迅速被肝细胞摄取 这是因为肝细胞内具有两种连接蛋白 或称配体蛋白 ligandin 即Y与Z蛋白 8 Y蛋白比Z蛋白对胆红素亲和力强 胆红素优先与Y蛋白结合 只有在Y蛋白结合达饱和时 Z蛋白的结合量才增多 溴磺酞钠 BSP 甲状腺素等皆可竞争与Y蛋白结合 影响胆红素的转运 9 许多药物能诱导Y蛋白的生成 如苯巴比妥可诱导生成Y蛋白 加强胆红素的转运 故临床上可应用苯巴比妥药消除生理性新生儿黄疸 10 2 胆红素在肝中的结合 11 胆红素被连接蛋白结合后 摄入肝细胞内即以 胆红素 Y 或 胆红素 Z 的形式被运送至滑面内质网 随即因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 glucuronyltransferase 的催化与连接蛋白脱离 转而与葡萄糖醛酸以酯键结合 生成葡萄糖醛酸胆红素酯 12 因胆红素有两个自由羧基 故可和二分子葡萄糖醛酸结合 主要生成胆红素葡萄糖醛酸二酯及少量葡萄糖醛酸一酯 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的这种结合反应也可在肾与小肠粘膜中进行 13 因胆红素有两个自由羧基 故可和二分子葡萄糖醛酸结合 主要生成胆红素葡萄糖醛酸二酯及少量葡萄糖醛酸一酯 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的这种结合反应也可在肾与小肠粘膜中进行 14 结合胆红素与自由胆红素的反应特点 自由胆红素与一种重氮试剂反应缓慢 必须在加入酒精后才产生明显的紫红色 而结合胆红素却可与重氮试剂直接迅速起颜色反应 15 胆红素的转运 16 生理pH条件下 胆红素分子的亲水基团包裹在分子内部而疏水基团暴露于分子表面 呈亲脂 疏水的性质 所以在网状内皮系统内生成的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或自由胆红素 透出细胞 进入血液后大部分与血浆清蛋白 少量与 1球蛋白结合成复合物 进行转运 17 生理pH条件下 胆红素分子的亲水基团包裹在分子内部而疏水基团暴露于分子表面 呈亲脂 疏水的性质 所以在网状内皮系统内生成的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或自由胆红素 透出细胞 进入血液后大部分与血浆清蛋白 少量与 1球蛋白结合成复合物 进行转运 18 100ml血浆中含清蛋白约4g 其所含的高亲和力结合部位若全部与胆红素结合 则可结合胆红素700mg 超过此量的自由胆红素只能与低亲和力结合部位松散的结合 此种结合易分离 自由胆红素则可扩散入组织细胞 19 正常人血浆胆红素浓度不超过0 1 1 0mg dl 故血浆清蛋白结合自由胆红素的储备能力是很大 但是某些有机阴离子 如磺胺药 脂肪酸 胆汁酸 水杨酸类等可与胆红素竞争 与清蛋白分子上的高亲和力结合部位结合 此时如血中胆红素浓度过高 可使胆红素游离出来 容易进入脑组织而出现中毒症状 如核黄疸 20 胆红素的生成 21 1 胆红素的来源 22 体内含铁卟琳的化合物有血红蛋白 肌红蛋白 细胞色素 过氧化氢酶及过氧化物酶等 正常成人每天约产生250 350mg胆红素 其中80 左右来自衰老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分解 其它则部分来自造血过程中某些红细胞的过早破坏 无效造血 部分来自非血红蛋白的其它含铁卟啉化合物的分解 23 2 胆红素的生成过程 24 体内红细胞不断地更新 不断地因衰老而破坏 人类红细胞的寿命平均为120天 衰老的红细胞由于细胞膜的变化而被肝 脾 骨髓的网状内皮系统识别并吞噬 血红蛋白分解为珠蛋白和血红素 正常成人每小时约有 1 2 108个红细胞破坏 释放出约6g血红蛋白 每一个血红蛋白分子含4个血红素分子 25 血红蛋白的分解 其珠蛋白部分被分解为氨基酸 再被利用 血红素则在上述网状内皮系统细胞微粒体的血红素加氧酶 hemeoxygenase 催化下 从血红素原卟啉 环上的 次甲基桥 CH 碳原子的两侧断裂 原卟啉 环在这一切口处打开 次甲基桥碳原子被氧化生成一氧化碳 释放出铁后 血红素由此转变为成胆绿素 biliverdin 26 这一步需分子氧的参与 并需要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的存在 血红素中的铁进人体内铁代谢池 可供机体再利用或以铁蛋白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