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污水处理技术概述 主要内容 城市污水组成及性质污水处理基本方法脱氮除磷原理常用污水处理工艺mbr技术概述 1城市污水的组成及性质 城市污水的组成 生活污水工业污 废 水初期雨水城市污水的污染指标 物理指标 水温 色度 嗅味 臭味 固体含量化学指标 ph bod cod tod toc生物指标 细菌总数 总大肠菌群数 病毒 1城市污水的组成及性质 城市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 1 固体污染物 溶解态 颗粒直径 1nm 胶体态 直径介于1 200nm 悬浮态 直径大于200nm 2 有机污染物 具有可生物降解性 使水体发臭3 富营养污染物主要指氮 磷等元素4 酸 碱 盐类污染物 生物化学需氧量 bod 在水温20 由于微生物的生化活动 将有机物氧化为无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来表示有机物的量 有机物 可生物降解 异氧菌 呼吸 氧化 oa co2 h2o 能量 nh3 合成 新细胞 自养菌 合成 新细胞 h2o 能量 no2 残存物质 co2 h2o 能量 nh3 能量 no3 合成 新细胞 自养菌 ob oc od 化学需氧量 cod 在酸性条件下 利用强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为co2和h2o所消耗的氧的量 称为化学需氧量 常用的氧化剂包括重铬酸钾和高锰酸钾 organicmatter cahboc cr2o72 h cr3 co2 h2o 2污水处理基本方法 城市污水的一级处理 物理处理 处理对象 悬浮物 ss 处理方法 筛滤截留 重力分离处理构筑物 格栅 粗格栅 细格栅 超细格栅 沉砂池 曝气沉砂池 旋流沉砂池等 沉淀池 平流式 辐流式等 粗格栅 曝气沉砂池 辐流式沉淀池 城市污水的二级处理 生物处理 处理对象 胶体和溶解性有机物 bod cod 处理方法 好氧生物法 厌氧生物法处理构筑物 活性污泥法 传统法 氧化沟 sbr 生物膜法 曝气生物滤池 接触氧化法 2污水处理基本方法 活性污泥生物代谢过程模式图 传统活性污泥法 氧化沟法 sbr法 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最大的区别在于生物载体 填料 的引入 生物载体 填料 固体表面 砾石 焦炭 石英砂 陶粒 塑料板 管 环 化学纤维丝 束 团 在有氧的条件下 使污水与生物载体表面对流接触 经过一段时间后 生物载体表面被一层膜状活性污泥 生物膜所覆盖 这一过程工程上称为生物挂膜 生物膜法 2污水处理基本方法 城市污水的三级处理 深度处理 处理对象 氮 磷 ss和有机物 bod cod 处理方法 生物法 物化法处理构筑物 生物除磷脱氮系统 曝气生物滤池 mbr混凝 沉淀 过滤 cmf 活性炭吸附过滤电渗析 反渗透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处理目的 减量 稳定 综合利用处理方法 物理法 化学法 生物法处理构筑物 浓缩池消化池污泥脱水机械沼气利用设备 2污水处理基本方法 城市污水处理厂典型处理工艺流程 太湖的富营养化 3脱氮除磷原理 一 氮的生物去除 废水中的氮以有机氮 氨氮 亚硝酸氮和硝酸氮四种形式存在 生物脱氮机理 生物脱氮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 将有机氮和氨态氮转化为n2和nxo气体的过程 其中包括硝化和反硝化两个反应过程 生物脱氮过程 a氨化反应 水解 细菌分解 b硝化反应 c反硝化反应 污水中磷的去除途径 二 污水中磷的去除 普通活性污泥法剩余污泥中磷含量约占微生物干重的1 5 2 0 通过同化作用可去除磷12 20 如果还不能满足排放标准 就必须借助化学法除磷 生物强化除磷工艺可以使得系统排除的剩余污泥中磷含量占到干重5 6 生物除磷原理 厌氧环境中 污水中的有机物在厌氧发酵产酸菌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酸苷 而活性污泥中的聚磷菌在厌氧状态下 将体内积聚的聚磷分解 分解产生的能量一部分供聚磷菌生存 另一部分供聚磷菌主动吸收乙酸苷转化为phb 聚 羟基丁酸 的形态储藏于体内 聚磷分解形成的无机磷释放回污水中 这就是厌氧释磷 好氧环境中 进入好氧状态后 聚磷菌将储存于体内的phb进行好氧分解并释出大量能量供聚磷菌增殖等生理活动 部分供其主动吸收污水中的磷酸盐 以聚磷的形式积聚于体内 这就是好氧吸磷 4常用污水处理工艺 a2o工艺流程 膜生物反应器 membranebio reactor 是由传统活性污泥工艺与膜分离技术结合的一种新型高效工艺 5mbr技术概述 特点 用高效膜分离技术取代传统生物处理中的二沉池 分置式 一体式 一 mbr特点及分类 mbr系统中膜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来自3个方面的作用 膜孔本身的截留过滤作用 膜孔和膜表面的吸附作用 膜表面形成的沉积层 滤饼层 的过滤 吸附作用 膜组件 有机物降解 基于反应器中悬浮生长的活性污泥的生物降解作用和膜的物理截留作用 膜生物反应器中膜的高效截留作用使微生物全部截留于生物反应池中 维持了较高的活性污泥浓度和微生物量 与传统生物法相比 mbr对有机物去除效率高 一般大于90 而且可以在较短的水力停留时间内达到更好的去除效果 三 mbr对污染物的去除机理 脱氮 硝化角度 实现了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 hrt 和污泥龄 srt 的完全分离 有利于增殖缓慢的亚硝酸菌和硝酸菌的截留 生长和繁殖 反应器中硝化菌总量较多 同时 mbr反应器中微生物菌胶团的平均粒径较常规活性污泥法更加细小 硝化速率更高 而且供氧量也比常规工艺大 因此 mbr反应器的硝化过程更彻底 反硝化角度 反硝化菌数量多 电子受体硝酸根 亚硝酸根和电子供体有机碳源的基质浓度丰富等几个因素的协同作用 最终导致了mbr系统反硝化速率的加快 除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