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移动增值年度报告2005年市场份额版版权声明:该报告的所有图片、表格及文字内容的版权归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所有。其中,部分图表在标注有数据来源的情况下,版权归属原数据所有公司。艾瑞公司取得数据的途径来源于公开的资料,如果有涉及版权纠纷问题,请及时联络艾瑞公司。目录I研究方法3II. 报告正文41.中国移动增值服务市场41.1.中国移动电话用户规模现状及预测41.2.中国移动通信市场规模现状与预测51.3.中国移动增值服务用户规模现状及预测61.4.中国移动增值市场规模现状与预测72.中国SMS市场82.1. 中国SMS用户规模现状及预测82.2. 中国SMS市场规模现状及预测92.3. 移动运营商SMS发送量现状与预测102.4. 中国SP的SMS市场规模及预测112.5. 中国SP的SMS市场份额分析123.中国MMS市场133.1.中国MMS用户规模现状及预测133.2.中国MMS市场规模现状及预测143.3. SP的MMS市场规模现状及预测153.4. SP的MMS市场份额分析163.5. SP的MMS分类业务收入份额174. 中国IVR市场184.1. 中国IVR市场收入规模及预测184.2. 中国IVR用户规模及预测194.4.IVR服务提供商收入季度变化情况204.5.2005年IVR市场SP份额215.中国手机游戏市场225.1.中国手机游戏用户规模及预测225.2.中国手机游戏付费用户规模及预测235.3.中国手机游戏市场总体收入规模245.4.中国各类手机游戏市场收入中SP所占比例255.5.中国手机游戏市场收入中SP所占比例266.中国WAP市场276.1. 中国WAP用户规模及预测276.2. 中国WAP市场规模及预测286.3. 2003年-2005年SP的WAP收入季度变化情况297.中国无线搜索市场307.1.中国无线搜索用户规模及发展趋势307.2.中国无线搜索技术运营商收入发展趋势317.3.中国无线搜索市场个人用户付费收入规模发展趋势328.中国移动定位市场338.1.中国移动定位市场规模及预测338.2.中国移动定位的用户规模34附录:3512005中国SMS市场研究报告目录3522005中国MMS市场研究报告目录3832005中国IVR市场研究报告目录4142005中国手机游戏市场研究报告目录4452005中国无线搜索市场研究报告目录4762005中国WAP市场研究报告目录4972005中国移动定位市场研究报告目录53法律声明:56I研究方法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于2005年8月-10月期间,对目前国内的主要移动增值业务进行市场研究和用户研究,并撰写七份相关报告:本次调查将会推出7份报告,主要包括- 中国短信市场研究报告- 中国彩信市场研究报告- 中国IVR市场研究报告- 中国WAP市场研究报告- 中国手机游戏市场研究报告- 中国移动定位市场研究报告- 中国无线搜索研究报告1. Email用户调研 iUserSurvey是艾瑞公司专为用户进行网民行为调研而开发的技术平台。依据统计学理论和国际惯例,本次用户调研采用了iUserSurvey的Email问卷调查方法,共回收调查问卷4770份,经处理排除无效问卷,并根据网民的男女性别比例进行配额,最终获得2590份样本。本次调查最小误差为5%,置信度为95%。根据CNNIC于2005年7月公布的网民性别比例(男:女=6:4)进行样本配额,并对问卷进行随机抽样。2. 行业访谈及桌面研究行业研究部分艾瑞主要采用行业深度访谈和桌面研究的方法:通过对行业专家、厂商、渠道进行深入访谈,对相关行业主要情况进行了解,并获得相应销售和市场等方面数据。桌面研究,对部分公开信息进行比较,参考用户调研数据,最终获得行业规模的数据。艾瑞获得一些公开信息的渠道: 政府数据与信息 相关的经济数据 行业公开信息 企业年报、季报 行业资深专家公开发表的观点II. 报告正文1.中国移动增值服务市场1.1.中国移动电话用户规模现状及预测根据信息产业部数据,截止到2004年底,中国的移动电话用户数量增加到3.35亿,较2003年增加24.5%,新增移动电话用户6600万户。2005年信息产业部发布最新移动通讯市场数据,中国移动电话用户已达到3.93亿元,其中2005年新增移动电话用户5860万户,iReserch预计到2008年,中国移动电话用户将达到5亿600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规模的扩大为未来移动增值服务的市场快速增长提供强大的用户基础。1.2.中国移动通信市场规模现状与预测信息产业部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移动通信市场收入为2220亿元,比2003年增长2.8%,移动通信市场已经进入相对成熟得发展阶段。截至到2005年12月,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得收入已突破2600亿元,之后移动通信市场继续稳步发展,预计2008年中国受奥运会的影响来自移动通信市场收入将增长迅速,有望达到3280亿元。1.3.中国移动增值服务用户规模现状及预测随着移动用户的不断增长,移动增值的用户也在快速增长且增长速度较移动用户增长快。据i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移动增值用户已达到2.94亿,占整个移动用户的74.8%,移动增值用户迅速增长,尤其WAP和CRBT用户增长特别显著,iResearch预计,到2008年中国移动增值的用户将达4.9亿,占移动用户的87.5%。1.4.中国移动增值市场规模现状与预测随着中国移动电话用户的不断增长和移动增值服务的多样性,使得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使用移动增值服务。据iResearch统计,2004年来自移动增值业务收入为341亿元,随着信息产业部及电信运营商加强了对移动增值服务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一批违规的SP,这对2005年的移动增值服务市场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使得2005年前三季度部分SP的业务收入持续下降。但随着市场不断规范化,中国移动增值服务市场增长率逐渐下降进入相对平稳的发展阶段,据iResearch预测,中国移动增值服务的市场规模增长速度将逐年减缓,到2008年受奥运会影响增长速度提高,规模将突破1500亿元。2.中国SMS市场2.1. 中国SMS用户规模现状及预测未来几年内SMS仍然是人们使用的主要交流方式,随着移动用户的不断增加,中国SMS用户仍将持续增长,渗透率也将进一步提高,但由于新的交流方式的出现和普及,用户使用SMS的频率开始下降,在短信上的人均消费预算也有所减少。据iResearch统计,截止到2005年12月中国SMS用户为3.02亿,2008年中国SMS用户达到5.28亿,渗透率为94.3%,基本达到饱和渗透率。2.2. 中国SMS市场规模现状及预测SMS市场经过高速发展期后,逐渐回温,尽管SMS用户持续增长,但用户人均用于SMS服务的消费预算减少,SMS市场的增长速度随之减缓。iResearch统计显示,2004年中国SMS市场规模为278亿元,较2003年增长58%,2004年底开始信息产业部加强了对移动增值行业的监管工作,对2005年SP的SMS市场收入有一定影响,增长减缓,整体增长率约为35.3%,2006年SMS市场增长继续减缓,SMS业务在移动增值的主导地位开始减弱。预计2008年中国SMS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93亿元。2.3.移动运营商SMS发送量现状与预测根据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各年财务报告显示,中国移动的SMS业务仍旧占据主导地位,2004年中国SMS发送量为2170亿条,较2003年增长57.2%,其中中国移动为1730亿条,中国联通为440亿条。iResearch预计,2005年至2008年中国SMS发送量仍将继续增长,2008年将达到4700亿条。2.4. 中国SP的SMS市场规模及预测根椐iResearch研究数据,2004年SP的SMS市场达到了42亿元的规模, 2004年底中国移动、信息产业部的开始了一系列的SP市场整顿,出台了新的规范政策,SMS市场增长幅度开始放缓。2005年前三季度上市SP财报显示,部分SP来自SMS业务的收入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预计2005年全年SP的SMS市场增长率为9.5%左右,市场规模达到46亿元,到2008年中国SP的SMS市场规模将为68亿元。2.5. 中国SP的SMS市场份额分析在2005年的SP的SMS市场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八大SP的SMS收入所占市场份额有较大变化,新浪所占份额仍是最大,但却从2004年的20.2%下降为13.9%;2005年前三季度TOM的SMS收入稳定,以12.7%的市场份额排在第二位;腾讯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排在第三位,另外2005年掌上灵通的SMS份额继续扩大,达到9.3%。3.中国MMS市场3.1.中国MMS用户规模现状及预测2003年4月MMS业务正式全面收费,但它并没有像很多专家预测的那样快速增长,而是一个相对增长缓慢的过程。据iResearch统计,2004年中国MMS手机用户达到5500万户,而MMS用户仅占MMS手机用户的24%,还有76%的用户市场有待开发。2005年由于运营商的直接介入MMS服务市场,MMS服务从价格和服务内容上都将有较大的改观,预计2005年MMS用户有望达到4100万户,而2008年MMS用户将突破3亿户占MMS手机用户的54.1%。3.2.中国MMS市场规模现状及预测中国的MMS服务从2003年全面收费以来并不像有关人士预测的那样高速增长,而实际的MMS市场规模增长是相对缓慢的。根据iResearch统计数据,2004 年MMS 的市场规模为8.1亿元,较2003年增长305%。2004年信息产业部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都加强了MMS业务的管制,规范了市场,限制了SP的违规行为,但也对MMS市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2005年前三季度各SP财报中MMS收入都较2004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预计2005年MMS市场规模较2004年下降11%达到7.2亿元。随着市场的规范化,MMS业务将重新走向正轨,2006至2008年将是中国MMS高速发展的三年,市场规模将成倍增长,2008年有望达到75亿元。3.3. SP的MMS市场规模现状及预测 中国MMS市场的收入主要来自SP,自写MMS或自拍MMS所占比例较小。根据iResearch统计,2004年中国SP的MMS市场规模为6.3亿元,相比2003年,保持了跨越式的快速增长态势。但是随着2004年下半年中国移动开始整治MMS市场,对该市场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005年前三个季度部分SP来自MMS的收入都有所下降,根据艾瑞研究2005年SP来自MMS的收入将较2004年将下降14%。但是,随着MMS市场的规范化程度的提高,用户对MMS消费需求的增加,MMS将进入一个稳定的高速增长阶段,iResearch预计到2008年中国SP的MMS市场规模将达到45亿。3.4. SP的MMS市场份额分析2005年SP的MMS市场规模有所下降,部分上市SP的MMS业务收入出现明显下滑,七大SP所占市场份额由2004年的73.7%下降到05年的67.3%。空中网和TOM无线的市场份额都有所增加,而新浪MMS收入持续下滑降到11.1%的市场份额。空中网以其市场先入者的优势,不断扩大产品线、推出差异化服务,并对营销策略不断创新,注重媒体合作及终端厂商合作等有效营销方法,使其在MMS市场继续保持领先地位。3.5. SP的MMS分类业务收入份额 2004年在SP的MMS各业务中,铃声下载的收入占据主要的份额,占整个MMS收入的63%,其次是图片下载和新闻订阅,2005年由于市场整顿和中移动的MMS业务移入MISC平台,SP的MMS收入出现了一定的下滑。其中图铃下载的比例有所下降,而数字杂志、彩信DIY和其他个性化的服务所占比例有所上升。4. 中国IVR市场4.1. 中国IVR市场收入规模及预测iResearch通过调研分析,2005年中国IVR市场总体收入规模(包括通信费及信息费)为20亿元,2006年为31亿元,预计2007、2008、2009、2010年分别为42亿、63亿、92亿、128亿元。IVR中国SP的市场收入规模在2005年为13亿元,2006年为20亿元,预计2007、2008、2009、2010年分别为27亿、40亿、56亿、72亿元。4.2. 中国IVR用户规模及预测中国IVR用户数在2003年只有240万,2004年用户数增长了近6倍,达到1400万户,可以说2004年是IVR业务迅速膨胀的一年,2005年用户规模会达到2300万,增长率达到64%。预计2010年IVR用户数将接近9000万,20062010年复合增长率为30.2。4.4.IVR服务提供商收入季度变化情况从总体上看,SP的IVR市场规模呈稳定的增长状态,在2004年第三、四季度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其中一条重要原因是新浪的IVR业务在第三季度遭中移动处罚被暂停服务。2005年一、二季度SP的IVR收入出现了比较大的增长,几乎所有大SP的收入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主要IVR服务提供商TOM的收入增长尤为明显,对整个市场起了比较大的推动作用。4.5.2005年IVR市场SP份额2005年IVR服务提供商整体市场规模在13亿人民币,这里是指信息费分成前的收入。IVR服务提供商的信息费收入还要分给运营商一部分,中国移动是收取15%;另外信息费还要分给IVR平台提供商一部分。2005年TOM在线在IVR市场上仍然占最大份额,保守占有率在37%。5.中国手机游戏市场5.1.中国手机游戏用户规模及预测根据iResearch艾瑞市场咨询的调查预计,中国手机游戏用户规模在2005年将达到1.19亿,到2008年时中国手机游戏用户规模将达到3.5亿。5.2.中国手机游戏付费用户规模及预测根据iResearch艾瑞市场咨询的调查预计,中国手机游戏付费用户规模在2005年将达到1391万,到2008年时中国手机游戏用户规模将达到3169万。2006年与2007年手机游戏的付费用户增长率相当,但随着中国奥运会的影响,2008年中国手机游戏的付费用户增长率上升幅度很大。5.3.中国手机游戏市场总体收入规模由于国内的手机互联网普率及不如年前预计的那样高,整个中国手机游戏市场也进入了盘整期,虽然手机游戏市场收入会有所增长,但增长速度并不如业内人士先前预计的那样乐观,iResearch艾瑞市场咨询估计,从2005年至2007年,中国手机游戏市场的收入规模虽然处于上涨趋势,但年增长率却是呈下降趋势,而在2008年随着市场环境的更加成熟理性,增长率将会出现反弹。5.4.中国各类手机游戏市场收入中SP所占比例根据iResearch艾瑞市场咨询的调查统计,目前中国手机游戏市场中,由于用户使用WAP游戏所需手机上网流量的费用,因此WAP游戏的收入主要由移动运营商所得,WAP游戏市场中,移动运营商收入占63%。短信游戏与JAVA/BREW游戏市场的收入则更多的掌握在游戏服务商(SP)身上,在短信游戏市场中,游戏服务商收入所得占53.8%,而在JAVA/BREW游戏市场中,游戏服务商收入所得占54.7%。5.5.中国手机游戏市场收入中SP所占比例根据iResearch艾瑞市场咨询的调查统计,在中国手机游戏市场收入中,手机游戏服务商(SP)的收入占到了47.1%,其次是移动运营商的收入占到了35.7%,游戏开发商(CP)的收入了13.3%。6.中国WAP市场6.1. 中国WAP用户规模及预测中国WAP用户数在2003年只有900万,到2004年用户数增长了四倍多,达到4600万户,随着2004年运营商政策的调整,2005年WAP用户数的增幅将趋缓,用户规模达到7200万户,主要是免费WAP应用的增多保证了用户增长的速度,预计到2008年中国WAP用户规模将达到2.3亿户。6.2. 中国WAP市场规模及预测随着WAP业务进入成熟期,市场规模的增长将逐步放缓,但2008年奥运会的召开将为WAP行业注入新的拉动因素,WAP市场规模在08年将有所回升。就具体数据来看,中国WAP的SP市场规模在2003年只有2亿元,包括运营商流量费收入在内的整个市场规模达到5.5亿元人民币。2005年中国WAP的SP市场规模达到21.5亿元人民币,包括运营商流量费收入在内的整个市场规模达到64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08年中国WAP整个市场规模将达到220亿元人民币。 6.3. 2003年-2005年SP的WAP收入季度变化情况从总体上看,SP的WAP市场规模呈稳定的增长状态,2004年上半年增幅最大,其后由于运营商政策的调整,SP的WAP业务收入增幅趋缓。05年四个季度SP的WAP收入变化不大,增长停滞主要是由于运营商对沉默用户的定期清理,这会对SP的WAP业务造成短期影响。7.中国无线搜索市场7.1.中国无线搜索用户规模及发展趋势iResearch艾瑞市场咨询通过对无线搜索市场及相关行业的研究,并参考各无线搜索技术运营商统计数据,预计2006年中国无线搜索用户规模为3400万,比2005年增长230%。受到3G商用及无线搜索模式逐渐丰富的影响,2008年中国无线搜索用户将达到12700万并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10年无线搜索行业将进入成熟期,用户增长速度将放缓。iResearch预计到2010年无线搜索用户增长到22000万,当年增长率为26%。7.2.中国无线搜索技术运营商收入发展趋势iResearch艾瑞市场咨询通过对无线搜索及相关市场的研究,并参考各无线搜索技术运营商统计数据,预计2006年中国无线搜索技术运营商收入为1.96亿元,比2005年增长654%。受到3G商用及无线搜索盈利模式成熟的影响,2008年中国无线搜索技术运营商收入将达到13.5亿元并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10年无线搜索产业将进入成熟期,市场规模增长速度将放缓。iResearch预计到2010年无线搜索技术运营商收入将增长到31.0亿,当年增长率为49%。7.3.中国无线搜索市场个人用户付费收入规模发展趋势iResearch艾瑞市场咨询通过对无线搜索及相关市场的研究,预计2006年中国无线搜索个人用户付费收入规模为1.42亿元,比2005年增长788%。预计2008年将达到9.6亿元,比2007年增长104%,2010年中国无线搜索个人用户付费收入规模将达到17.9亿元,当年增长35%。iResearch艾瑞市场咨询认为,个人用户付费收入规模中将以通过搜索平台定制彩铃、下载图片等移动增值业务费用为主。无线搜索行业个人用户免费使用搜索服务将成为主要的发展方向,所以付费搜索模式的收入规模将相对较小。8.中国移动定位市场8.1.中国移动定位市场规模及预测随着中国移动定位市场的启动和各种新兴定位业务的推广,该市场在未来三年将进入一个稳定增长期。根据艾瑞的研究分析,2005年国内移动定位市场规模将达到2.21亿元,比2004年增长80%。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移动亲子通业务和中国联通手机导航业务的推广。在20062008年的三年内,该市场的增长率将保持在150%以上。到2008年中国移动定位市场将达到52.5亿元,成为最具竞争力的3G核心业务之一。8.2.中国移动定位的用户规模移动定位用户规模随着该市场的扩展也表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根据艾瑞的研究分析,2005年中国移动定位用户为350万,比2004年增长57%。到2008年,用户数将达到4835万,占手机用户的比例接近10%。由于该业务的实现对手机功能提出了较高要求,而且随着用户规模的扩大人均消费呈现出逐步下降的态势,所以用户的增长率较市场的增长率趋缓。附录:12005中国SMS市场研究报告目录Page4I.研究背景Page4II.概念定义Page4III. 研究方法Page6.报告摘要Page8.报告正文Page81.SMS的定义和分类Page81.1.SMS的定义Page81.2.SMS的业务分类Page112. 中国SMS市场产业链分析Page112.1.中国SMS市场发展概述Page122.2.中国SMS市场阶段性分析Page132.3.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现状及预测Page132.3.1. 中国移动电话用户规模现状及预测Page142.3.2.中国移动通信市场规模现状与预测Page152.4. 中国移动增值服务市场现状及预测Page152.4.1. 中国移动增值服务用户规模现状及预测Page162.4.2.中国移动增值市场规模现状与预测Page172.4.3.中国移动增值各类业务用户规模情况Page182.4.4.中国移动增值各类业务市场规模情况Page192.5.中国SMS市场发展现状及预测Page192.5.1. 中国SMS用户规模现状及预测Page202.5.2. 中国SMS市场规模现状及预测Page212.6.移动运营商SMS市场规模分析Page212.6.1.移动运营商SMS市场规模现状与预测Page222.6.2.移动运营商SMS发送量现状与预测Page232.6.3.各省市SMS市场发展情况Page252.7.中国SP的SMS市场规模及预测Page252.7.1. 中国SP的SMS市场规模及预测Page262.7.2. 中国SP的SMS市场份额分析Page272.7.3. SP的SMS分类业务收入份额Page283.中国SMS市场产业链分析Page283.1.中国SMS市场产业链结构Page303.2.移动运营商SMS业务分析Page303.2.1.移动运营商SMS业务对比Page313.2.2.运营SMS业务SP资质要求Page323.2.3.运营商与SP的合作模式Page333.2.4. 2004年至今中国移动对SMS有影响的主要事件Page343.3.服务提供商SP分析Page343.3.1.中国SMS市场的SP分类情况Page353.3.2.主要SP的SMS业务优势对比情况Page363.3.3. 新浪SMS服务Page383.3.4. TOM 在线SMS服务Page413.3.5. 腾讯SMS服务Page433.3.6. 掌上灵通SMS服务Page453.3.7. 搜狐SMS服务Page473.4.终端设备商分析Page494.中国SMS市场发展因素分析Page494.1.中国SMS市场发展的有利因素分析Page494.1.1.中国监管政策对移动增值业务的影响Page514.1.2.影响中国SMS市场发展的有利因素Page524.2.中国SMS市场发展的不利因素分析Page524.2.1.中国SMS市场存在的违规问题Page534.2.2.移动运营商对SP违规的处罚事件Page554.2.3影响SMS市场发展的不利因素Page565.中国SMS市场发展趋势Page565.1.中国SMS市场的发展趋势Page575.2.中国SMS服务产品发展趋势Page585.3.中国SMS市场SP营销发展趋势Page585.3.1. SP主要营销策略Page595.3.2.中国SMS市场SP营销发展趋势Page605.3.3.从媒体合作到多方合作Page615.4.短信网址概述Page636.用户调研数据分析Page636.1.用户获取SMS服务信息的渠道分析Page636.1.1.用户获取SMS服务信息的渠道情况Page646.1.2不同年龄用户获取SMS信息渠道分析Page656.1.3.不同收入用户获取SMS服务信息的途径分析Page666.1.4.不同类型用户获取SMS服务信息途径分析Page676.1.5.不同地区用户获取SMS服务信息途径分析Page686.2. 用户使用SMS服务的途径分析Page696.3.用户使用SMS的费用现状分析Page696.3.1.用户使用SMS服务的主要支付方式Page706.3.2.用户使用SMS的费用情况(通信费和服务费)Page716.3.3.用户使用SMS的服务费情况分析Page726.3.4.不同年龄用户使用SMS的服务费情况Page736.3.5.不同个人收入用户使用SMS的服务费分析Page746.3.6.不同类型用户使用SMS的服务费分析Page756.3.7.不同地区用户使用SMS的服务费分析Page766.4.用户使用SMS服务的服务类型分析Page776.4.1.用户使用SMS服务的主要目的Page776.4.2.用户使用SMS服务的服务类型情况Page786.4.3.不同年龄用户使用SMS服务的服务类型分析Page796.4.4.不同收入用户使用SMS服务的服务类型分析Page806.4.5.不同类型用户使用SMS服务的服务类型分析Page816.4.6.不同地区用户使用SMS服务的服务类型分析Page826.5. 用户使用SMS服务的服务提供商分析Page826.5.1.用户选择SMS服务商的主要因素Page836.5.2用户使用SMS服务的服务提供商情况Page846.5.3.不同年龄用户使用SMS服务的服务提供商分析Page856.5.4.不同地区用户使用SMS服务提供商分析Page866.6.用户使用SMS服务的满意度分析Page866.6.1.用户使用SMS服务遇到的主要问题Page876.6.2.用户对SMS服务提供商满意度情况Page886.7.用户未来使用SMS服务的情况分析Page896.8.用户对SMS服务中 “广告短信”的态度情况Page90法律声明22005中国MMS市场研究报告目录Page4I.研究背景Page4II.概念定义Page4III. 研究方法Page5.报告摘要Page7.报告正文Page71.MMS定义及分类Page71.1.MMS的定义Page71.2.MMS的功能和分类Page71.2.1. MMS的主要功能Page81.2.2. MMS的服务分类Page112.中国MMS市场现状与预测Page112.1.中国MMS市场发展概述Page122.2.中国MMS市场发展阶段分析Page142.3.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现状及预测Page142.3.1. 中国移动通信用户规模现状及预测Page152.3.2.中国移动通信市场规模现状与预测Page162.4. 中国移动增值服务市场现状及预测Page162.4.1. 中国移动增值服务用户规模现状及预测Page172.4.2.中国移动增值市场规模现状与预测Page182.4.3. 2004年中国移动增值各类业务用户规模情况Page192.4.4. 2004年中国移动增值各类业务市场规模情况Page202.5.中国MMS市场现状与预测Page202.5.1.中国MMS用户规模现状及预测Page212.5.2.中国MMS市场规模现状及预测Page222.6.移动运营商MMS市场现状与预测Page222.6.1.移动运营商MMS市场收入现状及预测Page232.6.2.运营商MMS用户现状及预测Page242.6.3.中国移动的MMS用户分省情况分析Page252.6.4.中国移动的MMS收入分省情况分析Page262.7. SP的MMS市场现状及预测Page262.7.1. SP的MMS市场规模现状及预测Page272.7.2. SP的MMS市场份额分析Page2004年SP的MMS分类业务收入份额Page293.中国MMS市场产业链分析Page293.1.中国MMS产业链结构分析Page313.2.移动运营商MMS业务现状分析Page313.2.1.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MMS业务对比Page323.2.2.经营MMS业务的SP资质要求Page333.2.3.移动运营商与SP的MMS合作模式分析Page343.3.主要SP的MMS业务现状分析Page343.3.1.主要运营MMS业务的SP分类Page353.3.2.主要SP的MMS业务优势对比Page363.3.3. 主要SP的MMS业务营销策略Page373.3.4.主要SP的MMS服务栏目对比Page383.3.5.空中网MMS服务分析Page413.3.6.新浪MMS服务分析Page433.3.7.TOM 在线MMS服务分析Page453.3.8.腾讯MMS服务分析Page473.4.内容提供商CP现状分析Page493.5.终端设备商现状分析Page504Q105Q2中国手机销量变化情况Page50032005上半年中国新上市手机情况Page523.5.3中国手机销售市场份额情况Page534.中国MMS市场发展因素分析Page534.1.中国MMS市场发展的有利因素Page544.2.中国MMS市场发展的不利因素Page544.2.1.中国MMS市场存在的主要违规现象Page554.2.2.移动运营商对MMS业务违规SP处罚情况Page574.2.3.影响中国MMS市场发展的不利因素Page585.中国MMS市场发展趋势Page596.MMS用户调查分析Page596.1.MMS用户基本情况分析Page596.1.1.MMS用户的性别情况Page606.1.2.MMS用户的年龄分布情况Page615.1.3.MMS用户的个人收入情况分布Page626.1.4.MMS用户的手机价格情况Page636.1.5.MMS用户所用服务品牌Page646.2.不同类型用户的MMS使用情况分析Page646.2.1.不同年龄用户的MMS使用情况Page656.2.2.不同教育程度用户的MMS使用情况Page666.2.3.不同个人收入用户MMS使用情况Page676.2.4.不同服务类型用户的MMS使用情况Page686.3.用户的MMS使用情况分析Page686.3.1.用户获取MMS服务信息的主要途径分析Page696.3.2.用户使用MMS服务的主要目的Page706.3.3.用户使用MMS服务的渠道分布Page716.3.4.用户使用MMS服务的月信息费情况Page726.3.5.用户使用MMS服务的主要支付方式Page736.4.用户使用MMS的行为偏好分析Page736.4.1.用户最常使用的MMS服务提供商Page746.4.2用户最常使用MMS业务类型Page756.4.3.细分业务的用户使用情况分析Page766.4.4.细分业务中使用较高的产品类型Page776.5.MMS业务用户满意度分析Page776.5.1.各项MMS业务满意度分析Page786.5.2.主要SP的MMS业务用户满意度Page796.6.非MMS用户的消费倾向分析Page796.6.1.用户不使用MMS服务的因素分析Page806.6.2.非MMS用户未来使用MMS的可能性分析Page816.6.3.非MMS用户未来一年内使用服务的途径倾向Page826.6.4.非MMS用户未来一年内使用的服务类型倾向Page837.艾瑞建议Page837.1.给运营商的MMS运营建议Page847.2.给SP的MMS运营建议Page857.3.给CP的MMS运营建议Page86法律声明32005中国IVR市场研究报告目录Page4I.研究背景Page4II.概念定义Page4III.研究方法Page6.报告摘要Page8.报告正文Page81.IVR的定义和分类Page81.1.IVR的定义Page91.2.IVR概述Page101.3.IVR业务分类Page112.中国移动通讯及移动增值业务发展概况Page112.1.中国移动通讯业务发展概况Page112.1.1.中国电信及移动通讯业务收入变化情况Page122.1.2.中国移动通讯用户数变化情况Page132.2.中国移动增值业务发展概况Page132.2.1.中国移动增值市场用户规模及预测Page142.2.2.中国移动增值整体市场规模及预测Page154.中国IVR市场发展概况Page154.1.中国IVR市场收入规模及预测Page164.2.中国IVR用户规模及预测Page174.3.IVR用户占整个移动增值用户的比例Page184.中国IVR市场发展阶段与产业链分析Page184.1.中国IVR市场发展阶段分析Page194.2.中国IVR市场产业链分析Page205.运营商IVR业务分析Page205.1.中国移动Page205.1.1中国移动品牌体系Page225.1.2中国移动SP政策以及IVR收入分配模式Page235.1.3中国移动IVR业务市场全国按大区分布情况Page245.1.4中国移动IVR业务市场省市分布情况Page255.2.中国联通Page255.2.1中国联通品牌体系Page255.2.2中国联通SP政策以及IVR收入分配模式Page265.2.3中国联通IVR业务市场全国按大区分布情况Page275.2.4中国联通IVR业务市场省市分布情况Page285.3.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IVR业务比较Page285.3.1音信互动“12590”业务Page295.3.2娱音在线“12586”业务Page315.3.2联通丽音“10159”业务Page336.IVR主要业务分析Page346.1.IVR服务提供商收入季度变化情况Page356.2.2005年SP各业务收入份额Page366.3.IVR聊天交友业务分析Page366.3.1IVR聊天交友业务用户规模变化情况Page376.3.2中国SP的IVR及IVR聊天市场规模变化情况Page386.3.3.中国移动IVR聊天市场分区各省市业务分析Page396.3.4.中国联通IVR聊天市场分区各省市业务分析Page406.3.5.主要SP的IVR聊天交友业务介绍Page416.4.IVR歌曲音乐类业务分析Page426.5.IVR其他业务分析Page447.SP的IVR业务竞争分析Page447.1.2005年IVR市场SP份额Page457.2.TOM在线IVR业务分析Page457.2.1TOM在线IVR简介Page467.2.2TOM在线IVR季度收入情况Page477.2.3TOM在线IVR收入预测Page487.2.4TOM在线IVR业务介绍Page507.3.新浪IVR业务分析Page507.3.1新浪IVR业务介绍Page517.3.2新浪IVR季度收入情况Page527.3.3新浪IVR季度收入情况Page537.3.3新浪具体IVR业务介绍Page547.4.腾讯IVR业务分析Page547.4.1腾讯IVR总体介绍Page557.4.2腾讯IVR年收入情况预测Page567.4.3腾讯IVR具体服务介绍Page577.5.空中网IVR业务分析Page577.5.1空中网简介Page587.5.2空中网IVR季度收入情况Page597.5.1空中网IVR年收入情况预测Page607.6.华友世纪IVR业务分析Page607.6.1华友世纪IVR服务简介Page617.6.2华友世纪IVR季度收入变化情况Page627.6.3华友世纪IVR年收入情况预测Page638.用户研究Page638.1.样本基本情况介绍Page658.2.IVR服务在网民中的渗透率Page668.3.非IVR用户的消费倾向分析Page668.3.1非IVR用户不使用IVR服务的原因Page678.3.2.非IVR用户所希望的IVR服务类型Page688.3.3非IVR用户所希望的IVR服务类型的收入交叉分析Page698.3.4非IVR用户所希望的IVR服务类型的年龄交叉分析Page708.4.IVR用户消费偏好分析Page708.4.1网民选择IVR服务的原因分析Page718.4.2IVR用户经常使用的IVR服务类型Page728.4.3IVR用户经常使用的服务类型与收入的交叉分析Page738.4.4网民选择IVR服务提供商的主要考虑因素Page748.5.IVR用户使用习惯分析Page748.5.1IVR用户最常使用的聊天服务Page758.5.2常用IVR聊天服务满意度情况Page768.5.3IVR用户使用IVR服务频率情况Page778.5.4IVR用户使用IVR服务的时长分析Page788.5.5IVR用户每个月用于IVR服务的支出情况Page798.5.6IVR用户对目前IVR服务收费价格的态度Page808.6.IVR用户了解到IVR服务的途径Page818.7.用户对IVR服务的满意度分析Page818.7.1IVR用户对IVR服务不满意状况分析Page828.7.2IVR用户未来预计IVR服务使用情况分析Page839.报告结论Page84法律声明:42005中国手机游戏市场研究报告目录Page 4I. 研究背景Page 4II. 概念定义Page 5III. 研究方法Page 6. 报告摘要Page 9. 报告结论Page10I. 报告正文Page101手机游戏介绍Page101.1.手机游戏的特点Page111.2.手机游戏的种类Page111.2.1.手机游戏按手机平台分类Page121.2.2.手机游戏按表现形式分类Page121.2.3.手机游戏按内容分类Page132全球手机游戏市场概况Page132.1.全球手机游戏的市场情况Page132.1.1.全球手机游戏市场收入规模预测Page142.1.2.全球手机游戏市场用户规模预测Page152.2.主要国家手机游戏的市场概述P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护理高考试卷及答案
- 2025工地临时彩钢活动板房安装签订的安拆合同以及安全协议书
- 2025年商法概要及应用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 灌装车间岗位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淘宝网红肖像权授权及电商平台合作合同
- 大一工艺美术考试题及答案
- 深圳注安考试题库及答案
- 林业局员工招聘考试题及答案
- 课件中插入使用说明
- 食材库房防霉防潮卫生管理措施
- 腹透患者的饮食管理
- 人工智能辅助药物服务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门诊部护理质控
- 财务部实习生聘用合同模板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人工智能招聘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基金从业资格-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基础知识讲义
- 社会法课件教学课件
- 麻醉恢复室患者的安全转运
- 2025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
- 供方准入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