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课程设计-等臂杠杆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及夹具设计(含全套CAD图纸).doc_第1页
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课程设计-等臂杠杆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及夹具设计(含全套CAD图纸).doc_第2页
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课程设计-等臂杠杆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及夹具设计(含全套CAD图纸).doc_第3页
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课程设计-等臂杠杆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及夹具设计(含全套CAD图纸).doc_第4页
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课程设计-等臂杠杆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及夹具设计(含全套CAD图纸).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 目录 引言 第第 1 1 章章 等臂杠杆加工工艺规程设设计等臂杠杆加工工艺规程设设计 1 1 1 零件分析零件分析 1 1 1 1 零件的作用 1 1 1 2 等臂杠杆的主要加工表面及技术要求 1 1 2 工艺规程的设计工艺规程的设计 1 1 2 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1 1 2 2 等臂杠杆机械加工定位基准的选择 2 1 2 3 等臂杠杆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2 第第 2 2 章章 等臂杠杆加工等臂杠杆加工 2510mmmm 孔夹具设计孔夹具设计 4 2 1 加工加工 2510mmmm 孔夹具设计孔夹具设计 4 2 1 2 定位误差分析 4 2 1 3 切削参数和机动时间的计算与夹紧力分析 5 2 2 钻套 衬套 钻模板及夹具体设计钻套 衬套 钻模板及夹具体设计 9 2 2 1 钻套 衬套设计 9 2 2 2 钻模板及夹具体设计 12 2 3 夹具精度分析夹具精度分析 12 2 4 本章小结本章小结 14 结论结论 15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6 附件附件 I I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17 附件附件 II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18 全套 CAD 图纸 联系 153893706 1 引言引言 机械的加工工艺及夹具的设计是在完成了大学的全部课程之后 进行的一 次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运用 使我对专业知识 技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为以 后从事专业技术的工作打下基础 机械加工工艺是实现产品设计 保证产品质 量 节约能源 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 是企业进行生产准备 计划调度 加工 操作 生产安全 技术检测和健全劳动组织的重要依据 也是企业上品种 上 质量 上水平 加速产品更新 提高经济效益的技术保证 同时 好的夹具设 计可以提高产品劳动生产率 保证和提高加工精度 降低生产成本等 还可以 扩大机床的使用范围 从而使产品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提高效率 降低成本 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企业信息化的要求 企业对夹具的设计及制造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所以机械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对即将进入工厂的机械类毕业生来说 很有必要 在夹具设计过程中 通常是解决如下问题 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定位基 准及定位方法的选择 夹紧机构的选择 夹具各零件的布置 加工精度的保证 等 一个好的夹具是将这些问题很好的协调好的一个统一整体 在此次的夹具 设计也正是向着这个目标靠近的 2 第第 1 章章 等臂杠杆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等臂杠杆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1 1 零件分析零件分析 1 1 1 零件的作用零件的作用 题目给出的零件是杠杆 它的主要的作用是用来支承 固定的 要求零件的 配合要符合要求 1 1 2 等臂杠杆的主要加工表面及技术要求等臂杠杆的主要加工表面及技术要求 如图 1 1 所示 等臂杠杆的主要加工表面有 圆两端面 凸台40mm 30mm 表面 孔等 主要技术要求为 25mm 10mm 8mm 1 由圆及 30mm 宽凸台组成的上端面表面粗糙度为 40mm 6 3 a Rm 外圆下端面表面粗糙度为 两平面位置为 40mm 3 2 a Rm 0 0 046 54mm 2 两个凸台表面粗糙度为 与外圆下端面位置分30mm 6 3 a Rm 40mm 别为 两凸台厚为 15mm 0 12 0 4mm 0 3 0 58mm 3 孔尺寸为 表面粗糙度为 并且后续各25mm 0 052 0 25mm 1 6 a Rm 孔对其轴线将有位置和平行度要求 即都以其为设计基准 4 孔尺寸为 表面粗糙度为 与其轴线与10mm 0 015 0 10mm 3 2 a Rm 孔轴线的平行度为 25mm 0 1mm 5 两个孔尺寸为 孔轴线与孔轴线距8mm 0 015 0 8mm 25mm 平行度分别为 840 2mm 0 15mm0 1mm 3 图 1 1 等臂杠杆零件图 1 2 工艺规程的设计工艺规程的设计 1 2 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的材料 HT200 考虑到零件在工作中处于润滑状态 采用润滑效果较 好的铸铁 由于年产量为 2000 件 达到中批生产的水平 而且零件的轮廓尺寸 不大 铸造表面质量的要求高 故可采用铸造质量稳定的 适合大批生产的金 属模铸造 又由于零件的对称特性 故采取两件铸造在一起的方法 便于铸造 和加工工艺过程 而且还可以提高生产率 1 2 2 等臂杠杆机械加工定位基准的选择等臂杠杆机械加工定位基准的选择 1 粗基准的选择 由于表面粗糙度为的大外圆端面是其他三个平面的设计基准 加3 2 a Rm 工精度要求较高 且表面粗糙度为的另一端面切削面积较大 为保证6 3 a Rm 此平面切削量的均匀 所以选用表面粗糙度要求为的外圆端面作为粗6 3 a Rm 基准 先加工要求表面粗糙度为的表面 在后续各面的加工过程中以3 2 a Rm 它为定位精基准 满足了精基准中基准重合原则 2 精基准的选择 为减小加工的误差 在各工序中应尽量满足基准重合的原则 即定位基准 与设计精准重合 以消除基准不重合误差 所以凸台平面加工时应以表30mm 面粗糙度为的大外圆端面为主要定位面 两个孔的加工应以3 2 a Rm 8mm 的大孔内表面为主要定位面 25mm 1 2 3 等臂杠杆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等臂杠杆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1 等臂杠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拟定 等臂杠杆四个平面 粗铣 半精铣 精铣 4 等臂杠杆大孔 扩孔 铰孔 精铰25mm 等臂杠杆小孔 钻孔 铰孔 精铰10mm 等臂杠杆小孔 钻孔 铰孔 精铰8mm 检验 去毛刺 2 等臂杠杆机械加工的主要工序 等臂杠杆加工生产线共 6 道工序 表 1 1 为其主要加工工序 表 1 1 工序 号 工序名 称 工序简图设备 1 铣两平 面 立式 铣床 2铣凸台卧式 铣床 5 3扩 铰 大孔 钻 铰 小孔 立式钻 床 4钻铰小 孔 立式钻 床 第第 2 章章 等臂杠杆加工等臂杠杆加工孔夹具设计孔夹具设计2510mmmm 2 1 加工加工孔夹具设计孔夹具设计2510mmmm 本夹具主要用来扩 铰大孔和小孔 其中孔尺寸精25mm 10mm 25mm 度要求为 表面粗糙度要求为 其轴线是以后 两0 052mm 1 6 a Rm 10mm 个孔的设计基准 其加工质量直接影响以后各工序的加工精度 本道工8mm 序为等臂杠杆加工的第三道工序 本道工序加工时主要应考虑如何保证其尺寸 精度要求和表面粗糙度要求 以及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劳动强度 2 1 1 定位方案的分析和定位基准的选择定位方案的分析和定位基准的选择 由零件图 2 1 可知 两孔位于零件圆端面和宽台肩上 其有40mm 30mm 尺寸精度要求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并且孔中心轴线为后续各孔的设计基准 25mm 6 因此需要其与端面有一定的垂直度要求 为了保证所扩 铰的孔与侧面垂直并 保证孔能在后续的孔加工工序中使各孔的加工余量均匀 根据基准重合 基准 统一原则 在选择孔的加工定位基准时 应尽量选择上一道工序即粗 精铣顶 面工序的定位基准 以及设计基准作为其定位基准 因此加工 25mm 孔的定位基准应选择外圆端面及表面为主要定位基准限制工件的10mm 40mm 五个自由度 用一个活动 V 形块限制另外一个自由度实现完全定位 采用与活 动 V 形块相连的螺旋夹紧机构夹紧 图 2 1 定位分析图 2 1 22 1 2 定位误差分析 由本夹具的定位分析图可看出孔的位置由外圆来保证而而25mm 40mm 而外圆由铸造得到 所以良好的铸造及端面铣削精度是孔壁厚40mm 25mm 均匀的保证 孔的位置和轴线对孔轴线的平行度要求由两个钻套10mm 25mm 之间的位置来决定 2 1 3 切削参数和机动时间的计算与夹紧力分析切削参数和机动时间的计算与夹紧力分析 孔加工25mm 一 扩孔 1 扩孔钻选用标准高速钢扩孔钻 其几何参数选择为 24 7mm 0 0r 0 10 45 r k 10 0 t 2 扩孔切削用量 1 确定进给量 查表得取 0 7 0 84mm r 根据 Z535 机床说明书 ff表 取 0 8 fmm r 2 确定切削速度 及vn 查表得22 3 minvm 表 查表得修正系数 1 0 MV k 1 0 apv k 7 故22 3 min MVapv vvkkm 表表 0 10001000 22 3 287 4 min 24 7 v nr d 表 根据 Z535 机床说明书 选择275 minnr 这时实际扩孔速度为 0 24 7 275 21 3 min 10001000 d n vm 3 机动时间计算 m t 1wf m lll t f n A cot3 2 mw fr dd lk 1 2 4l 由 得24 7 m dmm 23 w dmm 24 723 cot4533 85 2 f lmm 又有 带入公式得到 54 w l 0 8 fmm r 275 minnr 1wf m lll t f n A 543 853 0 28min 0 8 275 A 二 铰孔 1 粗铰 1 铰刀 选用标准硬质合金机铰刀 其几何参数选择为 24 9mm 0 5r 0 10 5 r k 2 粗铰切削用量 确定进给量 查表得取 0 9 1 4mm r 根据 Z535 机床说明书 ff表 取 1 2 fmm r 确定切削速度 及vn 查表得15 minvm 表 查表得修正系数 1 0 MV k 1 05 apv k 故15 1 0 1 0515 75 min MVapv vvkkm 表表 0 10001000 15 75 201 3 min 24 9 v nr d 表 根据 Z535 机床说明书 选择195 minnr 这时实际扩孔速度为 0 24 9 195 15 25 min 10001000 d n vm 机动时间计算 m t 1wf m lll t f n A cot 3 10 2 m fr dd lk 1 10 45l 由 得24 7 m dmm 24 9dmm 24 924 7 cot556 64 2 f lmm 又有 带入公式得到 54 w l 1 2 fmm r 195 minnr 1wf m lll t f n A 546 64 15 0 33min 1 2 195 A 8 2 精铰 1 铰刀 选用标准硬质合金机铰刀 其几何参数选择为 0 044 0 026 25mm 0 5r 0 10 5 r k 2 精铰切削用量 确定进给量 查表得并根据 Z535 机床说明书 取ff表 0 9 fmm r 确定切削速度 及vn 查表得8 minvm 表 查表得修正系数 1 0 MV k 1 08 apv k 故8 1 0 1 088 64 min MVapv vvkkm 表表 0 10001000 8 64 110 1 min 25 v nr d 表 根据 Z535 机床说明书 选择100 minnr 这时实际扩孔速度为 0 25 100 7 8 min 10001000 d n vm 机动时间计算 m t 1wf m lll t f n A cot 3 10 2 m fr dd lk 1 10 45l 由 得24 9 m dmm 25dmm 2524 9 cot555 57 2 f lmm 又有 带入公式得到 54 w lmm 0 9 fmm r 100 minnr 1wf m lll t f n A 545 57 10 0 78min 0 9 100 A 根据以上计算 切削用量及机动时间如下 扩孔 24 7 0 8 275 min 21 3 min 0 28min m dmm fmm r nr vmt 粗铰 24 9 1 2 195 min 15 64 min 0 33min m dmm fmm r nr vmt 精铰 25 0 9 100 min 7 8 min 0 78min m dmm fmm r nr vmt 孔加工10mm 一 钻孔 1 钻头 选用标准高速钢钻头9 8mm 2 钻孔切削用量 1 确定进给量 查表得 0 36 0 44mm r ff表 由 所以 故 2 5l d 1 0 lf k ff 表表 根据 Z535 钻床说明书 取 0 43 fmm r 9 2 确定切削速度 轴向力 扭矩及切削功率vFM m P 查表得 13 minvm 表 2880FN 表 10 7N m A 表 M0 45 m PKW 表 查表得 的修正系数 v1 0 MV k 1 0 lv k 故13 1 0 1 013 min MVapv vvkkm 表表 0 10001000 13 422 4 min 9 8 v nr d 表 根据 Z535 机床说明书 选择400 minnr 这时实际扩孔速度为 0 9 8 400 12 3 min 10001000 d n vm 3 切削力及扭矩的修正系数 查表得 1 0 MF k 1 0 MM k 故2880FFN 表表 10 7MMN m A 表 4 校验机床功率 切削功率 400 0 451 00 43 422 4 mMMm PPn nKKW 表 机床有效功率4 5 0 813 65 EE PPKW 由此可知 选择的钻削用量可用 即9 8 0 43 400 min 12 3 mindmm fmm r nrvm 此时2880 10 7 0 43 m FN MN m PKW A 5 机动时间计算 m t 取切入长度 1wf m lll t f n A 1 2 4l 5 f lmm 又有 带入公式得到 25 w lmm 0 43 fmm r 400 minnr 1wf m lll t f n A 2554 0 20min 0 43 400 A 二 铰孔 1 粗铰 1 铰刀 选用标准硬质合金机铰刀 其几何参数选择为 9 92mm 0 5r 0 10 5 r k 2 粗铰切削用量 确定进给量 查表得取 0 9 1 4mm r 根据 Z535 机床说明书 ff表 取 1 2 fmm r 确定切削速度 及vn 查表得15 minvm 表 查表得修正系数 1 0 MV k 1 08 apv k 10 故15 1 0 1 0816 2 min MVapv vvkkm 表表 0 10001000 16 2 520 1 min 9 92 v nr d 表 根据 Z535 机床说明书 选择530 minnr 这时实际切削速度为 0 9 92 530 16 5 min 10001000 d n vm 机动时间计算 m t 1wf m lll t f n A cot 3 10 2 m fr dd lk 1 10 45l 由 得9 92dmm 9 8 m dmm 9 929 8 cot555 69 2 f lmm 又有 带入公式得到 25 w lmm 1 2 fmm r 530 minnr 1wf m lll t f n A 255 69 10 4 1 2 530 s A 2 精铰 1 铰刀 选用标准硬质合金机铰刀 其几何参数选择为 0 013 0 008 10mm 0 5r 0 10 5 r k 2 精铰切削用量 确定进给量 查表得取 0 9 1 4mm r 根据 Z535 机床说明书 取ff表 0 9 fmm r 确定切削速度 及vn 查表得8 minvm 表 查表得修正系数 1 0 MV k 0 65 apv k 故8 1 0 0 655 2 min MVapv vvkkm 表表 0 10001000 5 2 165 6 min 10 v nr d 表 根据 Z535 机床说明书 选择195 minnr 这时实际扩孔速度为 0 10 195 6 123 min 10001000 d n vm 机动时间计算 m t 1wf m lll t f n A cot 3 10 2 m fr dd lk 1 10 45l 由 得10dmm 9 92 m dmm 109 92 cot555 46 2 f lmm 又有 带入公式得到 25 w lmm 0 9 fmm r 195 minnr 1wf m lll t f n A 255 46 10 0 23min 0 9 195 A 根据以上计算 切削用量及机动时间如下 11 钻孔 9 8 0 43 400 min 12 3 min 0 20min m dmm fmm r nr vmt 粗铰 9 92 1 2 530 min 16 5 min 4 m dmm fmm r nr vmts 精铰 10 0 9 195 min 6 123 min 0 23min m dmm fmm r nr vmt 本道工序加工时 由于孔支撑面与扩 铰进给方向相同 2510mmmm 25mm 对于孔这一悬臂结构采用了推引式辅助支承 使得夹紧力只需提供用于平衡加工10mm 时的扭矩即可 又由于夹紧采用了可提供较大夹紧力的螺旋夹紧机构 因此进行夹紧力计 算可以省略 2 2 钻套 衬套 钻模板及夹具体设计钻套 衬套 钻模板及夹具体设计 2 2 12 2 1 钻套 衬套设计钻套 衬套设计 1 孔钻套的设计25mm 孔的加工需扩 粗铰 精铰三次切削才能满足加工要求 故选用快259H 换钻套 其结构如下图 2 2 所示 以减少更换钻套的辅助时间 根据工艺要求 孔分扩 粗 铰三个工步完成加工 即先用标准高速钢扩孔钻25mm 24 7mm 扩孔 再用标准硬质合金机铰刀粗铰孔 根据 GB1133 84 可知 最后用24 9mm 硬质合金机铰刀精铰孔 0 044 0 025 25mm 图 2 2 快换钻套图 铰孔钻套结构参数如下表 表 2 1 铰工艺孔钻套数据表 mm dHD 1 D 2 Dh 1 h m 1 mr 12 公称尺寸允差 252535 0 025 0 009 5246125 5212132 5 55 2 孔衬套的设计25mm 依据钻套的设计可选择衬套 固定衬套其结构如图 2 3 所示 图 2 3 固定衬套图 其结构参数如下表 表 2 2 固定衬套数据表 mm dD 公称尺寸允差 H 公称尺 寸 允差 C 1 C 35 0 050 0 025 1648 0 033 0 017 13 夹具体的设计主要考虑零件的形状及将上述各主要元件联成一个整体 这 些主要元件设计好后即可画出夹具的设计装配草图 整个夹具的结构见夹具装 配图所示 3 孔钻套的设计10mm 孔的加工需钻 粗铰 精铰三次切削才能满足加工要求 故选用快107H 换钻套 其结构如下图 2 4 所示 以减少更换钻套的辅助时间 根据工艺要求 孔分钻 粗铰 精铰三个工步完成加工 即先用标准高速钢钻10mm 9 8mm 头钻孔 再用标准硬质合金机铰刀粗铰孔 根据 GB1132 84 最后用9 92mm 硬质合金机铰刀精铰孔 0 012 0 006 10mm 13 图 2 4 快换钻套图 铰孔钻套结构参数如下表 表 2 3 铰工艺孔钻套数据表 mm D dH 公称尺寸允差 1 D 2 Dh 1 hm 1 m r 102515 0 018 0 007 26221049918 55 4 孔衬套的设计10mm 依据钻套的设计可选择衬套 固定衬套其结构如图 2 5 所示 图 2 5 固定衬套图 其结构参数如下表 表 2 4 固定衬套数据表 mm 14 dD 公称尺寸允差 H 公称尺寸允差 C 1 C 15 0 034 0 006 1622 0 028 0 015 0 52 2 2 2 钻模板及夹具体设计 钻模板及夹具体设计 钻模板用于固定衬套 确定钻孔位置 其形状尺寸与夹具体密切相关 夹 具体需要考虑零件的形状并将零件的定位 夹紧元件在满足加工要求的基础上 联成一个整体 夹具图如图 2 6 所示 图 2 6 夹具体 2 3 夹具精度分析夹具精度分析 利用夹具在机床上加工时 机床 夹具 工件 刀具等形成一个封闭的加 工系统 它们之间相互联系 最后形成工件和刀具之间的正确位置关系 因此 在夹具设计中 当结构方案确定后 应对所设计的夹具进行精度分析和误差计 15 算 本道工序加工中主要保证大孔尺寸及其表面粗糙度 小 0 052 0 25mm 1 6 m 孔尺寸及其表面粗糙度 以及两孔平行度公差 0 015 0 10mm 3 2 m 0 1mm 孔的尺寸 由选用的铰刀尺寸为所以满足要25mm 0 052 0 25mm 0 044 0 025 25mm 求 由于采用粗 精铰加工能满足表面粗糙度的要求 1 6 m 孔的尺寸 由选用的铰刀尺寸为所以满足要10mm 0 015 0 10mm 0 012 0 006 10mm 求 由于采用粗 精铰加工能满足表面粗糙度的要求 3 2 m 如图 2 7 所示 为钻套的极限最大直径 为铰刀的最小极限尺寸 max D min d 为两者之间的最大间隙 为钻套长度 为由于钻套和铰刀之间存在间隙 L 而产生的轴线间最大夹角 则两孔轴线间平行度误差计算如下 图 2 7 铰刀与钻套间隙关系 两孔轴线品行度误差为 Y 1 y 2 y 其中为两孔之间钻套装配后允许的平行度误差 为由于 1 0 04ymm 2 y 两铰刀与钻套间存在间隙而产生的平行度误差 下面对进行计算 2 y 对于小孔有 10mm 由前面分析知 则arctan L max 10 028Dmm min 10 006dmm 计算后得到0 022mm 33Lmm arctan 0 022 33 0 0382 对于 大孔有 25mm 由前面分析知 则arctan L max 25 061Dmm min 25 025dmm 计算后得到0 036mm 33Lmm arctan 0 036 33 0 0625 由此得到两孔轴线的最大夹角为2510mmmm 算得 则两孔的平行度误差为 max1025 max 0 1 2 y tan 0 1 小孔全长25 tan 0 1 0 044mm 则 0 04 0 044 满足要求 Y 1 y 2 y 0 0840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