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农合制度、子女异地迁移与农村家庭养老*基金项目: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编号为S200918100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编号为11YJC79001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编号为11XJC840002)摘 要:随着人口迁移速度和规模的深化和扩大,来自农村的青年人群城市定居就业已形成庞大群体,与这一群体相联系的农村老人在缺少社会养老情况下家庭养老问题日益突现,而家庭养老最突出的问题是农村老人医疗费用负担问题。虽然农村老人普遍享有“新农合”,但由于“新农合”本地医保的制度缺陷,农村家庭养老与享受医保之间存在巨大矛盾。本文通过对广州市141份随子女迁移农村老人的调查问卷,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村家庭养老、子女异地迁移和“新农合”制度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新农合”本地医保制度缺陷是影响迁移子女家庭养老的重要因素,促进农村医保跨地区转移是完善农村家庭养老制度的核心所在。关键词:新农合;子女异地迁移;家庭养老The NRCMS, Childrens off-site migration and Family Pension Abstract: With the expanding of the scale of population migration and its ever increasing speed, youth population that come from rural areas to settle in cities and get employment has formed a large community. As a result, the problem that family pension of rural elderly associated with this group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absence of Social pension insurance. The most prominent problem among which is the burden of health care costs for the elderly in rural areas. Although the rural elderly generally enjoy the NRCMS, the deficiencies in the system of local health insurance arouse a huge contradiction for elderly between enjoying the health insurance and migrating with their children to get family pension. According to the 141 copies questionnaires of the rural elderly who conducted migration with their children in Guangzhou, by using logistic model, this article giv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rural family pension, childrens off-site migration and the NRCMS. The study found that: in the case of children migrating, the NRCMS local health care system defect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family pension; to promote rural Medicare regional transfer is the core to further improve the pension system in rural area. Key words: The NRCMS; Childrens off-site migration; Family Pension一、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述评(一)问题提出中国有着几千年来“养儿防老”的传统理念,且孝道是中国传统社会所形成的家庭伦理道德规范和社会基本行为规范,并且通过家庭养老这种形式表现出来(王文娟、马国栋,201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根据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我国13.7亿多人口中农民的比重占50.32%,达6.7亿之多,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1%,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而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农村60岁及以上不工作的老人中有85%以上生活来源依赖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因此,农村家庭养老压力巨大,农村老人养老日益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在农村社会养老制度与实践欠缺,保障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家庭养老为在弥补社会养老的缺失,保障老有所养,满足老人的情感需要和照护需要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也加剧了本来就处于竞争劣势的农村子女的负担。因此如何最大可能地减少子女家庭养老成本负担,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而家庭养老内容中,农村老人医疗支付则是其中最重的负担。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2年10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截至到2010年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基本覆盖农村居民(李静、孙鹂等,2011),并将每人每年政府补助标准提高至200元,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提高到70%左右。新农合作为一种新的医疗保障计划,旨在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现象,并为农民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保证,在解决广大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秦雪征、郑直,2011)。同时,在减轻农民经济负担,子女家庭养老负担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人口迁移速度和规模的深化和扩大,农村“空巢老人”日益剧增。家庭养老在客观上决定着老人跟随子女,尤其对于独生子女来说,更是如此。而现实中,一方面老人随子女迁移户口有着严格的限定,且因为土地等农村收益的存在,老人一般也没有意愿迁移户口;另一方面,我国新农合对异地报销尤其是省外报销有着近乎苛刻的规定,基本上只能算是“本地医保”。因此,农村家庭养老与新农合“本地医保”这样一对矛盾的存在,在某种程上不仅影响新农合政策实施的效果及违背其减轻农民负担的初衷,而且对对“家庭养老”构成巨大挑战。(二)研究述评根据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文献来看,在对农村家庭养老、新型农村医疗保障以及子女迁移对父母影响等方面进行了不少的研究。在家庭养老方面,王德文(2005)认为发达国家完善的养老保障体制使老年人贫困发生率低于世界平均人口贫困发生率,并且老年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经济来源依赖家庭供养和其他方式两方面,家庭贫困是老年贫困的主要形式。Armando(2003)发现虽然老年人正式雇佣机会下降,只能从事环境恶劣、收入低下的工作,但经济压力和缺乏正规养老保障迫使老年人继续就业。而关于新农合在减轻农民负担方面,赵志刚、高启杰(2006)认为只保大病使农户受益机会少,以及报销比率太率使农户对新农合能否解决家庭的医疗问题表示悲观;Wagstaff et 2007)认为补偿范围较小,补偿比率较低等原因,新农合很难降低自传的医疗费用和灾难费用发生率。在子女迁移对父母的影响方面,吴海盛(2008)认为年龄、健康状况、家庭收入水平、子女数量和子女外出打工人数是影响农村老人是否还在参与劳动的主要因素;在家庭代际转移上,张文娟等(2004)认为子女提供支持类型的选择与子女的职业、教育水平、经济条件以及老人本人的经济独立性相关。孙鹃娟(2010)认为劳动力流动减少了年轻一代支持他们父母的意愿和能力,应将农村养老保障改革的重点放在农村留守老人这个庞大的群体上。综合而言,在国内外相关研究上,都注意到子女异地迁移使留守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同时,外迁子女家庭养老的意愿和能力也在减弱。其中最基本的原因不是生活费用的问题,而是老人情感照顾和医疗费用支出的影响。此外,现有的新农合制,虽然在覆盖面方面做得较好,但在保障水平与保障范围上并不能很好的达到预定的目标。尤其是在老人随子女迁移的情况下,新农合还面临异地医保的问题。二、理论逻辑与研究假设随着劳动力的加速流动和城市化的推进,越来越多年轻人或通过求学、或通过打工、或通过做生意等定居城市。这种流动对我国传统农村社会的家庭结构和家庭功能带来挑战,尤其是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十分薄弱和农村老年父母子女数量变化的现实下,使农村老人面临的社会风险日益增加。在农村老人面临的众多风险中,养老风险和医疗风险是最突出的两大风险,其中以医疗风险最为突出。农村老人及其子女面临着老人是否随子女迁移居住的选择。这个选择可以转化为决策函数。设为是否随子女迁移的决策函数; 在农村大病自付费用;为在城镇大病自付费用;为老人与子女分离的情感成本。则其决策函数可以用下式表示:=P(+,)将老人是否随子女迁移居住的决策函数看作一个概率分布函数,将是否迁移看作是一个随机的过程,则+,0时,老人将选择在农村居住,否者与随子女迁移居住。基于以上逻辑,本文得出如下研究假设:假设1:农村老人尚没有社会层次养老金。在没有社会养老的情况下,在农村老人丧失劳动能力时,只能依靠其他家庭成员(更多的情况下是自己的子女)。实际上,我国农村新型养老保障尚处于试点阶段,并且保障水平很低,不足以保障丧失劳动能力农村劳动人的生活费用和医疗费用等。假设2:,当随子女迁移老人给子女带来较大压力时(如大病医疗),他们会选择重返农村,减轻子女负担。这个假设是基于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我国户籍制度、新农合“本地医保”特征以等现实因素。假设3:土地收入忽略不计。这是因为当老人丧失劳动能力时,务农收入仅来自于依附于土地的一些惠农补贴,这种补贴不足于影响农村老人是否随子女迁移的选择。假设4:家庭养老是子女应尽的义务,是否跟随子女生活的选择权在于老人,子女只能被动接受。三、数据来源与变量设定(一)数据来源本文旨在考察子女异地永久迁移情况下,分析子女异地迁移对农村老人家庭养老的影响,以及与新农合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索如何解决农村老人随子女迁移家庭养老与新农合制度本地医保的矛盾。本文所用资料来源于笔者2011年5月7月在广州市进行的“随迁老人家庭养老与新农合制度”问卷调查,研究样本是141份随子女迁移老人的有效问卷。(二) 模型选择在分析新农合对农村家庭养老的影响时,将因变量转化为二元选择变量(愿意或不愿意;重返或不重返),此时可以选择Binary Order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因为变量设定为P,自变量为,i为自变量序号,建立农村家庭养老、随子女迁移和新农合制度三者之间的Binary Logistic模型: (1)进行回归分析时,令,进行Logit变换,得到因变量概率的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回归线性模型: (2)这里,p表示老人是否选择跟随子女迁移,获得较好家庭养老保障的概率。若选择随子女迁移,因变量取值为1;若不选择随子女迁移,则因变量取值为0。自变量为农村老人自身特征、享受有效医保情况和随子女居住状况等,包括年龄、健康状况和农村预期收入、户口迁移、新农合以及城镇医保等因素。为随机误差项。(三) 变量选择与设定在问卷中,主要设定了四个方面的变量,分别是:一是受访人自身特征变量,包括年龄、健康状况和农村(可能)收入;二是受访人随子女居住状况变量,包括临时居住一段时间、长期居住但户口没有迁入和长期居住且户口已随子女迁入;三是受访人享受医保情况变量,包括没有医保、新农合和城镇医保;四是受访人主观判断变量,包括是否愿意随子女迁移、对未来养老最忧虑的是什么和有无重返农村独住的打算。各自变量基本情况如下表表1 变量选择与说明Tab. 1 Variable selection and explanation变量类别 变量名称 标示 变量定义受访人自身 年龄状况 65岁以上1;55652;55岁以下3特征变量 健康状况 经常吃药看病1;一般2;良好3农村收入占子女定 农村收入占子女所在地当地平均居地平均收入比重 收入比重是(%) 受访人随子女 临时居住 否0;是1居住状况变量 长期居住未迁入 否0;是1长期居住且迁入 否0;是1受访人参加 没有医保 否0;是1医保状况变量 新农合 否0;是1城镇居民医保 否0;是1受访人主观 随子女迁移意愿 不愿意0;愿意1判断变量 未来养老忧虑 生活费用1;医疗费用2;情感需要3重返农村打算 不重返农村0;重返农村1四、检验与结果分析(一)模型检验本文运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所调查样本的相关数据进行了Logistic回归分析。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SPSS软件自动将自变量设定为1、2、3编码的虚构变量。同时用优势比OR解释模型中的变量,即Exp(B),它表示自变量一个单位的变化,或者相对于参照类而言,发生概率的变化。模型的估计结果如下表:表2 模型估计结果Tab. 2 Model Estimation Results变量名称 系数 标准误差 Wald检验值 显著性 年龄状况 -1.326 0.416 6.238 0.008 2.182 健康状况 2.569 1.875 7.637 0.007 2.316农村收入占子女居 -0.617 0.218 1.216 0.277 0.763住地平均收入比重 临时居住 0.342 0.117 0.872 0.304 0.716 长期居住未迁入 1.742 0.635 1.741 0.165 0.837长期居住且迁入 3.175 2.213 2,451 0.127 0.886 没有医保 2.112 1.643 3.769 0.081 1.451 新农合 -2.661 2.457 8.312 0.005 2.427城镇居民医保 2.147 2.812 4.176 0.074 1.795 随子女迁移意愿 1.659 0.518 5.733 0.062 1.117 未来养老忧虑 2.076 0.634 6.067 0.029 1.968重返农村打算 -1.889 0.472 5.934 0.057 1.291 常数项 0.813 1.293 2.453 0.278 1.570-2 log likelihood 94.792Cox Snell 0.217Nagelkerke 0.223 Sig. 0.000注:Sig. 为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概率以上检验结果显示,本回归模型拟合度良好且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回归结果可信。(二)结果分析1、受访人自身特征变量的影响结果分析从描述受访人自身特征的变量来看,年龄状况和健康程度对受访人是否随子女迁移家庭养老有着重要影响,且均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尽管受访人农村收入占子女居住地平均收入比重这一特征没有通过显著检验,但从回归系数来看,受访人农村收入越高,其选择随子女异地迁移家庭养老的主观愿望可能会越低。年龄状况的回归系数为负,说明出现年龄越大,受访人越倾向于选择不随子女迁移家庭养老;同样,健康状况的回归系数为正,说明健康状况欠佳者,也往往选择不随子女迁移家庭养老。为什么出现年龄、健康状况对家庭养老影响结果与常理看似悖论的现象,结合调查统计结果,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在年龄高和健康欠佳的情况下对医疗费用的预期会更高,而在“新农合”制度不支持异地报销的情况下,农村老人为了减少子女的负担,可能更多的选择与子女分开,独自在农村养老。2、受访人随子女居住状况变量的影响结果分析根据模型估计结果来看,这一组三个变量对受访人随子女迁移家庭养老的影响都不显著。但从各自的回归系数来看,临时随子女居住、长期随子女居住户口未随子女迁入、长期随子女居住且户口随子女迁入对老人随子女迁移家庭养老的影响存在着递增的关系。即临时随子女居住与老人随子女迁移家庭养老的关系较弱,而长期随子女居住且户口随子女迁入与老人随子女迁移家庭养老的关系较强。3、受访人参加医保状况变量的影响结果分析从回归结果来看,没有医保和享受城镇居民医保对受访人随子女迁移家庭养老的影响较为显著,均通过了10%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而享受新农合则对随子女迁移家庭养老的影响最为显著,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但根据回归系数,没有医保和城镇医保变量对家庭养老的影响是正向的,而新农合则对家庭养老的显著性影响是负向的。这说明,因为“新农合”制度存在的一些内在缺陷,明显影响到老人随子女迁移家庭养老。4、受访人主观判断变量的影响结果分析从描述受访人主观判断变量与随子女迁移家庭养老的关系来看,均通过了10%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从回归系数来看,随子女迁移意愿对随子女迁移家庭养老的影响是正向的,而未来养老忧虑和重返农村打算变量则对随子女迁移家庭养老的影响是负向的。且对未来养老没有忧虑的老人往往选择随子女迁移,这种概率是有未来养老忧虑的老人的1.968倍。五、 结论与政策启示根据以上理论阐述与实证分析,结论可以简要概括为:随着社会化大迁移,农村青年异地迁移定居就业日益成为一种趋势,在这种背景下,在影响农村老人是否选择随子女迁移家庭养老的诸多因素中,年龄、健康、享受医保的种类与情况,以及农村老人的主观判断对其选择有着显著性影响。老人目前随子女居住状态的影响则不显著。而这诸多因素中,最终可以归结到一个方面,即农村老人在较好实现家庭养老过程中,医疗费用是否得到较好的保障。我国农村目前的新农合制度,由于其内在的一些制度性缺陷,显著地影响着农村老人随子女迁移家庭养老的抉择。基于以上研究结论,可以得出如下政策含义:第一,尽快实现农村“新农合”医保制度与城镇居民医保制度的融合,并实现医保报销制度跨地区的存续转移。第二,在关注城市化进程中,青年劳动力户口问题的同时,异地定居迁移子女的农村父母的户口随迁问题以及享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问题也需要尽快实现政策创新。第三,在强调家庭养老的同时,也需要尽快实现农村老人的社会养老制度构建。并使社会养老保障与整个社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参考文献:1李静,孙鹂等新农合制度与其他三种医保制度衔接的研究综述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7):6636672秦雪征,郑直新农合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基于全国性面板数据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1(10):52633王文娟,马国栋孝道回归与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的再定位J.劳动保障世界,2011(1):46484冯学兰回族移民家庭代际交换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J.开发研究,2011(4):56585王德文,张恺悌中国老年人口的生活状况与贫困发生率估计J.中国人口科学,2005(1):58666赵志高,高启杰农户医疗需求的约束因素分析以京效农民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2006(3):32397孙鹃娟成年子女外出状况及对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影响J.人口学刊,2010(1):28338詹和平,张林秀家庭保障、劳动力结构与农户土地流转基于江苏省142户农户的实证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7):206620699Barrientos, A. and M. Gorman, and A. Hes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宁波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油田工程技术岗
- 国家能源台州市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及参考能源与动力工程岗位
- 林芝市中石油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油品分析质检岗
- 服务专业的考试题及答案
- 苏州市中储粮2025秋招仓储保管岗高频笔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知识总结考试题及答案
- 大唐电力呼和浩特市2025秋招财务审计专业面试追问及参考回答
- 国家能源渭南市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及参考能源与动力工程岗位
- 哈尔滨市中石油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机械与动力工程岗
- 国家能源曲靖市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及参考法学岗位
- 驾驶员管理台帐
-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3课《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优秀课件【最新】
- 《认识分式》教学课件【初中数学】公开课
- 制造企业物料试用单
- 电力排管检验批
- DB11T 301-2017 燃气室内工程设计施工验收技术规范
- 中考写景散文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
- DB32∕T 3261-2017 水利工程预拌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 入团志愿书(2016版本)(可编辑打印标准A4) (1)
- Q∕GDW 11442-2020 通信电源技术、验收及运行维护规程
- 植物的微量元素营养与微量元素肥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