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业论文)中国财险公司经营效率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财务数据分析.pdf_第1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中国财险公司经营效率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财务数据分析.pdf_第2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中国财险公司经营效率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财务数据分析.pdf_第3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中国财险公司经营效率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财务数据分析.pdf_第4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中国财险公司经营效率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财务数据分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 摘 要 自 1980 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 我国财险业有了迅猛的发展 但在国际上仍 然比较落后 财险业的发展显然具有极大的潜力和空间 长期以来的重视速度和规模 而忽视效率 掩盖了财险公司内部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致使我国内资财险公司效率普 遍低下 综合实力较弱 这些已不适应时代发展对该行业的要求 以提高效率为核心 的集约化经营日益发展为财险公司改革的目标 特别是我国加入 wto 以来 为了更好 地提高财险公司的国际竞争力 研究财险公司的效率问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文先通过对 27 家财险公司 2000 年到 2007 年初步的统计描述 第四章 找到 中 外资财险公司的经营效率差异和差异形成的影响因素 接着在第五章中 本文运 用 dea 非参数分析方法分析各个财产险公司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 发现中 外资 财产险公司之间 经营效率存在较大差异 其主要原因在于中资财产险公司在规模效 率上有优势 能利用其网点和人员数量优势占有大量的保费收入和利润 但跟其投入 的增幅相比 其收入的增幅是越来越少的 而外资财产保险公司在技术上是有效率的 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的局面 也就是说 外资财产险公司在经营管理过程 人员素质 产品设计方面 比中资公司更具有优势 为了有针对性的找到中资财产保险公司技术 效率上的弱点 本文随后在第六章就相关性强的几个因素进行回归分析 建立方程 研究发现 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率主要受到其经营策略的影响 还受到上一年度为 客户提供服务的质量的影响 本文还发现 中 外资财产险公司之间 经营效率存在 较大差异 其主要原因除了理赔费用比以外 还在于人员素质 资产利用效率上 在接下来的章节里 本文根据上述分析结果 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提高我国财险公 司经营效率的途径 1 提高精算水平 合理设计产品 保证产品具有一定的利润空 间 2 提升财产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水平 3 增强理赔服务的质量 树立公司形 象 以保证未来的经营效率 4 加快信息化进程 5 提高员工素质 6 深耕 渠道 开拓业务 7 进一步优化规模效率 8 保监会应在保险市场上起到必须的监 管作用 指导财产险公司进行合规管理 避免不正当竞争 关键词 中国财险公司 经营效率 财务数据 实证研究 abstract abstract since the restoration of the domestic insurance business in 1980 the property insurance industry of china has developed rapidly but it is still relatively dropped behind the international average level obviously there are great potential and space of development in the property insurance industry of china the long term attention to the speed and scale but neglecting of efficiency have made the internal problems and contradictions of the property insurance industry being covered up with the result the efficiency of domestic funded property insurance companies has been generally low which no longer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objectives of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to improve intensive management in the insurance companies with the core improvement of efficiency reform especially since the accession to the wto of chin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domestic funded property insurance company s the research relating the efficiency problems in the property insurance companies is very significant for us at first in chapter iv the efficiency difference among domestic and foreign funded property insurance companies and the affecting factor of the difference are defined through a primary statistics table which contains 27 property insurance companies financial database during 2000 and 2007 following in the chapter v the paper concentrate on analyzing the purely technical efficiency and scale efficiency of each property insurance companies in each year with taking use of non parametric dea method the analysis found the great operating efficiency differences among domestic and foreign funded property insurance companies is mainly due to chinese funded property insurance companies have been on the advantages of efficiency scale which could take advantage of its outlets and the number of possession and possess many premium income and profits but comparing to the increase in its investment the increase in their income is less and less however foreign funded property insurance companies are technically efficient in a situation of 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in other words foreign funded property insurance companies have the advantages on operating and management process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product design in the next chapter in order to define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weaknesses of chinese funded property insurance companies the paper introduced a regression analysis on the relevance of some factors and the operating efficiency the study found the operating efficiency of property insurance companies mainly impacted by the business strategy but also by the quality the company provide services to customers in previous year the operating efficiency also lies in the quality of staff and the efficiency of assets utilization in the chapter vii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bove analysis results the paper gives eight suggestions to improv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1 improve the actuarial level design products rationally to ensure that products have a certain profit margin 2 upgrade the level of risk management 3 enhance the quality of claims service establish the company s image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futur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4 speed up the informationization process 5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taff 6 improve channels to develop business 7 to further optimize the efficiency of scale 8 china insurance regulatory commission should play a guidance role in the property insurance industry on fiscal compliance management to avoid unfair competition key words property insurance industry in china operating efficiency financial database empirical analysis 独 创 性 声 明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 今所呈交的 中国财险公司经营效率及影响因素的 实证分析 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科研成 果 尽我所知 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论文中不包含 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内容及科研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首都经济贸 易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 作者签名 作者签名 日期 日期 2009 年年 03 月月 25 日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有关规 定 即 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 允许论文被查阅 借阅或网 络索引 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可以采取影印 缩印或 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2009日期 2009 年 03年 03 月 25月 25 日 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财险公司经营效率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 1 选题动机 1 1 文献检索 1 选题动机 1 1 文献检索 1 1 1 文献检索情况文献检索情况 本文对 中国知网 的跨库文献检索系统 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 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2004年至2008年的经济与管理方面文献资料进行了检 索 检索方法 以 财产保险 效率 财务 dea 相关分析 为关键词分 年度分别进行检索 检索情况如下 表 1 1 1 2004 年 2008 年有 财产保险 经营效率 文献检索分类 研究内容 关键词 2004 年 2005 年 2006 年 2007 年 2008 年 合计 财产保险 16619 19602 25048 32251 32168 125688 其中 经营效率 946 1178 1488 1902 1908 7422 在结果中继续检索得到下表 表 1 1 2 研究内容 关键词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合计 经营效率与财务指标 其中 56 76 123 157 188 600 财务指标与 dea 9 12 37 35 53 146 财务指标之间相关性 分析 28 55 70 81 91 325 合 计 37 67 107 116 144 471 0 20 40 60 80 100 财务数据与 dea 财务数据之间 相关性分析 图 1 1 3 趋势图 1 1 2 文献检索分析文献检索分析 从表 1 1 1 以 财产保险 经营效率 为关键词进行检索 共检索到 7422 个结果 其中以 财产保险 财务数据 为关键词的文献 600 个 占比 8 08 发现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财险公司经营效率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2 以 财产保险与财务数据 为关键词的论文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但是发现仅有 146 篇文章讨论财产保险中的 财务数据与 dea 发现 325 篇文章讨论财产保险中的 经 营效率与财务数据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没有发现有文章在讨论财产保险经营效率时 将财务数据 dea 效率分析与相关性分析结合的实证文章 因此本文选择 中国财险公 司经营效率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基于财务数据分析 为毕业论文的选题 在实证分 析中 本文将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使用参数分析和非参数分析 综合评价财产险公司 的经营效率现状与影响因素 1 2 选题意义 创新点及其局限性 1 2 选题意义 创新点及其局限性 加入 wto 以来 财产保险行业在各方面均有长足的进步 但是财产保险保费收入 在保险业整体保费收入中的比重却逐年下降 而且增长速度也远低于人寿保险 与人 寿保险的迅猛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同时 由于外资财险公司以不同方式进入 辅以外资财险公司先进的产品设计理 念 以及以人为本的客户服务质量和长期的市场运作经验 他们在中国取得了高速发 展 随着内资财产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逐年降低 只有依靠对外资提高市场准入门槛 的方法来增强竞争力 结果形成了今天有些内资财险公司网点密集 却仍经营不善的 现象 具体到发展瓶颈的原因 除了经济环境的制约 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宏观因素之 外 财产保险公司经营效率比较低是制约内资保险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将运 用经济学和会计学理论对财产保险行业的经营效率予以分析 本文所研究的 中国财险公司 是指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中资或外资保险公司 也 包括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 例如美国友邦保险股份有 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1 2 1 本题的理论意义本题的理论意义 1 2 1 1 对丰富财产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财务分析理论有积极意义 1 2 1 1 对丰富财产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财务分析理论有积极意义 近年来 由于我国财产保险公司一直成长于一个并不充分成熟的资本市场 随着 保险业的不断成长 学术界开始对财产保险公司进行研究 但是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 研究其规模因素和纯技术效率与经营效率的相关性上 通过调查研究 本文有针对性 地分析财产保险公司财务数据中的成本因素与经营效率的关系 这对丰富财产保险公 司经营效率的财务分析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 2 1 2 对完善财产保险财务分析数据体系有积极意义 1 2 1 2 对完善财产保险财务分析数据体系有积极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财产保险公司经营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 再将相关性强的因素拟和 模型 找到影响保险业效率的主要因素以及重要程度 为财险公司效率财务评价分析 数据体系提供建设性参考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财险公司经营效率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3 1 2 2 本题的现实意义本题的现实意义 1 2 2 1 对分析中国财险公司尤其是中资财产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现状有现实意义 1 2 2 1 对分析中国财险公司尤其是中资财产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现状有现实意义 中资财险公司在险种设计 资金运用 风险管理等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 国内的 财产保险公司保险产品比较单一 大都以机动车辆险为主 如永安财险公司 天安财 险公司 中华联合财险公司的车险保费占总保费的比例都超过 80 而且财险公司拓 展业务方式也比较落后 保险代理人互相压价严重 向财险公司索要回扣的比重很大 导致财产保险公司的利润率非常低 近年来 许多股份制财产保险公司在业务迅速增 长的同时出现了巨额的亏损 这对我国财产保险业的发展敲响了警钟 1 2 2 2 对确定影响财产保险公司效率的基本因素有现实意义 1 2 2 2 对确定影响财产保险公司效率的基本因素有现实意义 随着外资财产保险公司在中国开设分支机构 险种等方面限制的放开 中资财产 保险公司将会面对资金 产品设计 管理制度均更胜一筹的外资财产保险公司的全面 竞争 中国的财产保险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因此 国内的财产保险公司如何根据 新的发展形势 提升管理技术水平 以推动自身稳健经营 促进整个保险业效率的提 高 持续稳定发展 是我国财产保险理论面临的重要问题 基于以上所述 分析中国财产保险公司尤其是中资财产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现 状 找出影响财产保险公司效率的基本因素并进行分析 无论是对学术界或实务部门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2 3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1 2 3 1 研究内容的创新 1 2 3 1 研究内容的创新 国内在财险公司经营效率评价方面的研究文献还比较的少见 本文通过借鉴国外 经营效率研究的主流方法 利用现有数据对国内保险市场上有代表性的 27 家财险公 司的经营效率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 首次提出了使用赔款费用比 赔款费用 经营费 用 手续费支出 来度量财产险公司经营策略的方法 并发现了财产险公司的经营效 率与其经营策略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 这种关系甚至在跨年度间存在 1 2 3 2 研究方法的创新 1 2 3 2 研究方法的创新 本文使用同样的数据源 同目标公司 同时期 将参数分析与非参数分析的结果 进行比对 力求找到中资和外资财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差异和差异存在的原因 本文先 使用统计归纳方法确定中 外资财险公司经营效率差异的存在 再引用 dea 非参数分 析将差异形成的原因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 并运用 dea 模型将中资财险公司 的经营效率劣势定位于纯技术效率水平低 最后本文引用回归分析方法 找到了财产 险公司经营效率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这种将参数检验与非参数分析相结合 来处理同 一组样本的研究方法 是在以往的财产险经营效率研究中不常见的 事实证明 这种 方法可以使实证研究过程结构严密 层层推进 不失为一套好的实证分析方法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财险公司经营效率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 1 2 4 文章的实证思路及框架文章的实证思路及框架 财产险公司的经营效率是指商业性财险公司保证偿付和实现盈利的能力 更具体 的说 财产险公司的金融资源配置能够达到最优 使得财产险公司能够在较长的时期 内 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高的利润 财产险公司的经营效率也就达到了最大化 通过对财产险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 本文认为 财产险公司的经营收入是指 保费收入 而其经营成本由赔款费用 经营费用和手续费支出三部分构成 运用财务 管理的方法 经营效率表示为承保利润与保费收入的比 财产保险公司经营效率 承 保利润 保费收入 保费收入 赔款费用 经营费用 手续费支出 保费收入 以上 公式中的所有数据均取自各个财产险公司 2000 2007 年度的利润表 得到财产险公司经营效率的表示式以后 本文对所有样本进行了统计描述 结果 发现在中国设立的中资 外资财险公司之间经营效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外资财产险 公司的经营效率均值明显高于中资财产险经营效率均值 且不同外资公司之间的差异 水平 由经营效率标准差表示 更低 也就是说 外资财险公司整体处于经营效率的 较高水平 且互相之间经营效率差异不大 而中资财险公司整体处于较低水平 且相 互之间有着比较大的差异 接着 为了揭示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 本文引入了前沿效率评价方法 dea 非参 数模型 该模型把财产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影响因素分解为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 经 过该分析发现 中资财产险公司经营效率低下的真正原因在于纯技术效率的低下 即 在短期的不含规模因素的情况下组织的技术效率的低下 在后续的相关性分析 单因素回归分析中 本文将人员因素 产品因素和经营策 略因素等技术效率的代表因素定义为财务比率代入模型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到 对于 某一财险公司某一年度 若其加大赔款在所有费用中的比重 那么其当年的经营利润 率就会降低 赔款费用比与经济效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根据模型的提示 本文得到 了一些在短时间内提高经营效率可以使用的方法 在文章的最后 本文将时间因素加入回归模型 证实了 某公司当年的经营效率 与前一年的赔款费用比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显著存在 因此揭示出一些方法 能够指 导财产险公司在较长的时间范围内提高经营效率 1 2 5 论文研究分析局限性论文研究分析局限性 1 2 5 1 标本采集的局限性 1 2 5 1 标本采集的局限性 本论文采用了包括 中国保险年鉴 在内的多个权威性刊物的数据 鉴于这些刊 物未能集合国内所有的财险公司 因此仅选择 27 家财产保险公司的 2000 2007 年共 8 年的 156 个样本 由于 2009 版 中国保险年鉴 2008 在本文完成之前还未出版 因此本文样本不包括 2008 年年报数据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财险公司经营效率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 1 2 5 2 研究范围和方法的局限性 1 2 5 2 研究范围和方法的局限性 由于本论文是会计硕士学位论文 因此研究仅基于财务报表数据 探索影响中国 财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因素 仅有限地涉及其他非会计研究范围 本文研究方法没有更多地借鉴国际经济学界对财险公司研究的经营效率的方法 例如涉及规模效率 技术效率 配置效率等方面的方法 本文通过分析财险公司的财 务报表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不能多个角度进行论证并提出改进意见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财险公司经营效率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6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 1 国外学者关于财产保险业效率影响因素相关问题研究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 1 国外学者关于财产保险业效率影响因素相关问题研究 国际经济学界对保险效率的研究相对较晚 大约始于加世纪 60 70 年代 但发 展却相当迅速 研究成果累累 研究方法和模型也在不断更新 从研究方法角度看 国外保险效率研究主要有参数法和非参数法两种 2 1 1 参数法包括计量经济学方法和参数前沿法参数法包括计量经济学方法和参数前沿法 早期学者研究保险业效率时 多采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回归方法 如 houston rai 1996 运用 sfa 法衡量 1988 1992 年 106 家来自世界各国的产寿险公司的经营效率 hardwick 1997 利用 sfa估计 1989 1993年美国54家保险公司的总平均无效率值为30 gardner fukuyama 1997 运用 dea 研究了 1988 1993 年日本寿险保险公司在经济扩张时 期和经济衰退时期生产效率和生产力的变化 cummins tennyson fecher等 1993 运用 dea 分析了法国人寿保险业的效率 参数法和非参数法计算原理不同 研究结果往往 也存在差异 同时使用 sfa dfa dea 及 fdh 进行研究 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使用相同 数据下 比较不同效率估计方法实证结果之间的差异 研究发现 sfa 的平均效率显著 高于 dfa 及 dea 且各种参数间的相关性相当一致 从研究对象角度看 国外学者的 研究覆盖了保险公司的规模效率 技术效率 配置效率 成本效率 x 效率和利润效 率 cummins ternnyson rai 1996 比较了发达国家主要保险公司间的成本效率和 x 效率 差异 stephen diacon 2001 比较欧洲 6 个国家 431 家综合保险公司的技术效率 xiaoying xie 2002 测算了1993 2000年美国主要财产险公司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 等等 2 2 国内学者关于财产保险业效率影响因素相关问题研究 2 2 国内学者关于财产保险业效率影响因素相关问题研究 目前 国内的保险业效率研究主要是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由于受到其评价主体主 观因素影响过多 得出的结论会有一定的局限性 所以近年来逐渐转移到定量分析上 来 由于国内定量分析起步较晚 相关的研究文献并不太多 从不同角度的研究文献 总量在 30 篇左右 这些研究归纳起来 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2 2 1 运用参数法或非参数法测算我国财险公司的技术效率或规模效率运用参数法或非参数法测算我国财险公司的技术效率或规模效率 赵旭 2003 提出效率是影响保险公司绩效的重要决定因素 并运用 dea 方法测算 了 1997 2001 年我国部分保险公司的效率 侯晋和朱磊 2004 使用 dea 对 2000 2002 年 8 家中资财产保险公司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证明经营非效 率对公司盈利能力有明显影响 挥敏 李心丹 2003 和孙林 李光金 2005 使用 dea 法测算保险效率 以此考察评价我国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吴诣民 李存璞和何静 2005 应用 dea 法测度我国 31 家保险公司 2001 2003 年的技术效率 证明了我国原 有国有保险公司通过拆分后效率大大提高 何静 李村璞 2005 运用 sfa 法对国内 31 家中资和外资保险公司 2002 2004 年的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 得出资本投入仍然 是我国保险业高速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 邓庆彪 赵学原 邵月琴 2005 运用 dea 法对我国 2000 2003 年保险企业规模经济效益进行了实证分析 发现我国保险企业存 在规模经济 并提出我国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兼并收购来扩大业务经营规模 从而降低 经营成本 曹乾 2005 利用 dea 对我国保险公司 1999 2003 年间我国保险业的技术 效率 规模效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 tfp 进行了全面考察 陈璐 2006 运用 dea 对我 国财产保险公司 1999 2003 年的技术效率进行了测度 结果显示我国财产保险公司 5 年内的综合技术效率呈锯齿形波动 极不稳定 在对技术效率进行进一步分解后发现 造成综合技术效率大幅波动的主要原因是规模效率的变化 而非纯技术效率的变化 2 cummins j d and m a weiss 1993 measuring cost efficiency in the property liability insurance industry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17 463 48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财险公司经营效率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8 2 2 2 在测算各财险公司效率值的基础上探讨影响效率的主要因素在测算各财险公司效率值的基础上探讨影响效率的主要因素 姚树洁 冯根福和韩钟伟 2005 3用 dea 测算出国内 22 家保险公司 1999 年 2002 年的技术效率分数 并用回归分析方法证明了公司规模 所有制形式 营销方式和人 力资本是影响保险公司效率的重要因素 张伟 郭金龙和张许颖 2006 用 dea 研究了 我国 13 家寿险公司 2001 2003 年的规模效率 并使用截取回归模型 tobit 分析了影 响效率的因素 研究发现我国寿险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并没有明显表现出规模经济 寿险公司在扩大规模的同时 更应该注重提高效率和内含价值 邓庆彪 刘革 2006 使用复合 dea 分析方法 以不同指标下的有效性系数为基础研究决策单元有效性与投 入产出指标之间关系 并发现影响保险公司经营效率最重要的投入因素是资产规模和 人员投入 2 2 3 运用运用dea和和malmquist指数研究中国保险业生产效率的动态变化指数研究中国保险业生产效率的动态变化 李 2005 采用dea和malmquist生产力指数对国内寿险公司1999 2002年的经营 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分析表明国内绝大多数寿险公司的全要素生产力 tfp 呈增长 趋势 但不同类型的公司 tfp 增长来源有很大差异 国寿 平安 太平洋和新华公司 主要源自技术进步 友邦 太平洋安泰和金盛人寿源于技术效率的不断改进 而安联大 众 泰康人寿等的 tfp 增长主要由于规模效率的提升 陈璐 2005 采用 dea 和 malmquist 指数方法 通过对 23 家国内保险公司 1999 年 2003 年的技术效率系数和 技术进步系数的测算 刻画出我国保险业生产效率的动态变化 研究结果表明 财产 险公司的生产效率的提高绝大部分来源于 追赶效应 即技术效率提高起主导作用 而寿险业中推动寿险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的更多的是 增长效应 即技术进步因 素起主导作用 曹乾 2006 运用 malmquist 指数模型 ml 通过 dea 方法计量和考察了 中国保险业的效率及其动态变化问题 研究表明 1999 2003 年间 我国保险公司的全 要素生产率的增大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 而非技术效率 并比较了不同组织形式 不 同经营区域的经营效率的动态变化 综上所述 对财险公司经营效率的研究从上世纪 60 年代从国外开始 到现在仍 是广泛研究的问题 不同的学者对于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使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 大部 分研究采用专门分析效率所使用的非参数方法 dea 也有的使用传统参数方法建立回 归模型 二者的分析结果能否互为印证呢 何种因素是影响财险公司效率的主要因素 呢 这都成为本文研究的切入点 3 姚树洁 冯根福 韩钟伟 中国保险业效率的实证分析 j 经济研究 2005 7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财险公司经营效率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9 3 分析方法以及样本来源 3 1 研究方法 3 分析方法以及样本来源 3 1 研究方法 3 1 1 相关性分析模型研究方法相关性分析模型研究方法 参数法参数法 参数法又称经济计量法 其设定了具体的成本函数 利润函数或生产前沿面 这 是一种随机的方法 即经济单元没有落在前沿面上的原因 既有可能是因为它们本身 就是无效率的 也有可能是随机误差或测量错误 所以 函数的随机误差项可以假定 为由两部分组成 无效率部分与纯粹的误差部分 可见其效率的度量把效率部分与总 误差项分离开了 参数法由 aigner 和 chu 1968 最早提出 核心是构建一个前沿生 产函数 他们认为在确定的生产条件下 生产要素投入与最大的可能产出量之间的数 量关系反映的就是前沿生产函数 并通过该函数确定的前沿面对生产单元的技术效率 进行测算 根据生产函数对效率进行度量主要有三种参数方法 随机前沿法 sfa 自由分布法 dfa 以及厚前沿方法 tfa 随机前沿法 sfa stochastic frontier approach 方法在考虑随机误差的情况下 建立一个包含成本 利润和与产品相关的 投入 产出 环境因素等的函数关系式 sfa 假定了一个包括误差项的模型 其非有 效被认为是遵循一个对称分布 通常是半正态分布 而随机误差是对称分布且通常是 标准正态分布 因为非有效是不可能为负的 所以非有效必须是切去一端的分布 这 种把非有效的分布认为是半正态的假设是相对不灵活的 实际上 其他分布也可能更 合适 berger 对一些金融机构做了深入的研究 研究表明 非有效采用截去一端的正 态分布时的值最小 而在采用其他分布时结果不同 而 yuengeet 1993 采用人寿保险 公司数据而运用 gamma 分布时 也产生了相似的结果 并且运用比半正态更灵活 berger 4 1993 基 于 早 期 的 面 板 数 据 理 论 提 出 了 自 由 分 布 dfa distribution free approach 它通过分离 x 非效率项和随机误差项 将每个 财产保险的非效率值与样本中的最佳机构相比 从而得出给定样本中每个财产保险公 司的相对效率值 dfa 认为由于随机干扰项和 x 非效率项的存在使得被考察财产保险 公司与效率前沿财产保险公司发生偏离 所谓效率前沿财产保险公司就是指在给定的 技术条件和外生市场因素下 用最小投入获得最大报酬或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财产保险 公司 它往往是人们从经济最优化角度构造出来的 是一种处于最理想状态的财产保 险公司 在参数分析中 效率前沿财产保险公司是指样本中最佳表现财产保险公司 通常认为其效率为 100 dfa 没有对非效率项的具体形式做出规定 而是假定各财产 保险公司的效率因素在一定时期内是个常量 且误差项由于相互抵消 在一定时期内 4 bauer p a berger and d humphrey 1993a the efficiency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 review and preview of research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17 221 250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财险公司经营效率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0 其均值为零 该方法在回归时需要使用时间序列和截面的面板数据 同时对财产保险 公司效率水平的估计也是一种混合估计 厚前沿分布法 tfa thick frontier approach 也假定一个函数形式 通过假定 在最高和最低效率的四围空间内的预测效率值的偏差代表随机误差 而且预测效率的 偏差即代表非有效 这种方法强调了非有效和随机误差没有某一分布假定 但假定非 有效在最高与最低的弦是不同的 而且随机误差就存在这个弦中 tfa 方法并不能用 于检测单个样本的效率值 而是对样本的一个整体效率估计 3 1 2 dea 数据包络模型研究方法数据包络模型研究方法 非参数法非参数法 概述概述 非参数法又称 数学法 没有对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做出假定 关于前沿面的 论述不多 而且是非随机的 任何与前沿面的距离都被认为是无效的 数据包络法 简 称 dea 下同 是一种线性规划技术 是最常用的一种非参数前沿效率分析方法 以 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 用来讨论和评价具有相同类型的多投入 多产出的决策单元是 否有效的一种非参数统计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将一个经济系统或一个生产过程看作是 一个实体 一个单元 在一定可能的范围内 通过投入一定数量的生产要素并产出一 定数量的 产品 的活动 这样的实体 单元 被称为决策单元 decision making units dmu 再由众多决策单元构成被评价群体 通过对投入或产出比率的分析 以决策单 元的各个投入或产出指标的权重为变量进行评价运算 确定有效生产前沿面 并根据 各决策单元与有效生产前沿面的距离状况 确定各决策单元是否 dea 有效 同时还可 用投影方法指出非 dea 有效或弱 dea 有效决策单元的原因及应改进的方向和程度 由charnes cooper和rhodes提出了第一个模型 ccr 1978 1984年由banker 等人从公理化的模式给出了 bcc 模型 同时证明它与 ccr 模型具有相同形式 尽管在 此的基础上又衍生出很多新的 dea 模型 但上述两种为最常见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ccr 模型适用于假设投入面满足规模报酬固定 crs 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 的情况 对决策单元的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同时进行评价 即 ccr 模型测得的决策单 元有效是指规模适当且技术水平高的 bcc 模型适用于假设投入面满足规模报酬可变 vrs variable returns to scale 的情况 在计算技术效率时可以去除规模效率的 影响 无界分析方法 fdh free disposal hull 是一种特殊的 dea 方法 无界分析方法 的线性组合是由边界线上的 dea 端点组成 无界分析方法的生产可能性点仅由 dea 的顶点所组成 并且是这些顶点内的自由壳上的点 因为无界分析方法的边界要么与 dea 边界一致 要么在 dea 边界之内 所以无界分析方法将产生比 dea 更高的平均效 率估计值 tulkens 1993 由于每个研究者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 或者因为对不同分析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 不同 所选择的方法也不同 在研究前沿效率上 参数法与非参数法并没有优劣之分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财险公司经营效率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1 1997 年 berg 和 humphrey 5对 30 多个国家的 122 家金融机构应用的效率研究方法进 行了一项统计 其中有 60 项是应用了参数方法 另外有 69 项应用的是非参数方法 其 中 62 项采用了 dea 有时同时采用了两种以上的方法 3 1 3 二者的对比和差异二者的对比和差异 一般认为 与非参数方法相比 以 sfa 为主的参数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l 参数方法考虑了运气成分 数据问题或其他计量问题引起的随机误差 2 能够方便的检验结果的显著性 3 对效率值估计的离散程度比较小 而以 dea 为主的非参数方法则具有以下优点 l 无需知道前沿函数具体形式 2 可自如处理多投入和多产出情况 3 技术效率可直接指明 与最佳企业相比 被评价机构在哪些投入产出项目上 有差距 从而找出改进效率的最佳途径 4 参数方法多使用柯布一道格拉斯 c d 函数对要素替代率和技术进步的限制 过多 今年来使用超越对数的成本函数 但是其解释变量较多 如观察值的数量不够 大时 估计出的结果误差会比较大 此外 非参数方法一般忽略价格 因此只能解释 用过多投入或过少产出这类技术上的无效率 3 2 我国境内财险公司效率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的构建 3 2 我国境内财险公司效率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的构建 对于财险公司经营效率的评价方法 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得出比较一致的观点 由 于单因素指标分析法只能进行简单的横向比较 不能充分挖掘影响财险公司效率的深 层次原因 因此本文拟使用单 多因素模型同时进行分析 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育不 够健全 金融市场化程度不高 无法给出明确的财险公司的投入产出函数关系 因此 采用 dea 方法 该方法忽略了财险公司投入产出函数的界定 即无须知道财险公司的 投入产出函数就可以计算出财险公司的效率 而且能够测算出财险公司的技术效率 配置效率 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也能进行确定 这样测量出来的结果可以比较全面 地反映财险公司的效率现状 但由于计算配置效率时需要获得财险公司的投入价格 如员工工资等数据 而这些数据较难获得 故本文不计算配置效率 下文中提到的效 率 如无特殊说明 均指技术效率 3 3 样本选择 3 3 样本选择 根据样本数据的可得性和数据间的可比性原则 本文共选取了 2007 年的 27 家公 5 allen n berger david b humphrey efficiency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ternational survey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 13 34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财险公司经营效率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2 司 选取这些样本在 2000 年到 2007 年的经营数据 其中有些公司为 2000 年后建立 或者相关文献没有数据 则剔除 样本公司 2007 年的保费收入总和占全国总保费收 入的 90 以上 因此可以比较全面的反映整个中国财险公司的经营效率状况 本文数 据都是从 中国保险年鉴 中整理计算获得 原始数据见附表 在分析中使用马克 威系统分析软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财险公司经营效率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3 4 中国财产保险业经营效率概状的一般分析 4 1 中国财产保险业的经营概状 4 中国财产保险业经营效率概状的一般分析 4 1 中国财产保险业的经营概状 4 1 1 建立建立 在保险行业建立之初 财产险和寿险是不分营的 统一在保险公司内分险种经营 因此 追溯财产险公司的历史就要追溯保险公司的历史 中国现代形式的保险业 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入侵中国以后出现的 第一家在中国 开设的外国保险公司 是在鸦片战争前的 1835 年由英国人在广州设立的裕仁洋面保 安行 以后 广州 上海等通商口岸又陆续出现了一批外国保险公司 这些公司主要 经营为商品流通服务的海上保险 19 世纪 60 年代以后 又扩大到火险 中日甲午战 争后 随着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美国 法国 德国 日本等国的保险公司相继来华设 立公司或代理机构 至 1936 年 已有 15 个国家的 160 多家保险公司在中国登记营业 中国自己经营的保险公司 以光绪十一年 1885 轮船招商局创办的仁和与济和 两家保险公司为最早 1886 年两公司合并为仁济和保险公司 成为中国的第一家华 商保险企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西方帝国主义忙于战争 中国的民族工商业获得一个发展 的机会 保险业也得到较快的发展 这时除了专业保险公司以外 还有一些大商业公 司兼营保险业 如先施公司在 1915 和 1922 年先后在上海设立先施保险置产公司和先 施人寿保险公司 并在广州设立分公司 永安公司在 1916 年设水火保险公司于香港 其后又在上海 汉口 广州扩充 这些公司通过保险业务掌握各地工商业情况 并广 泛吸收社会资金 1926 年以后 中国的保险公司主要由银行投资开设 这些公司依靠银行的力量 在全国各地设立分支公司或由银行代理 至 1936 年 华商保险公司已达 40 家 虽然 发展较快 但在业务经营上摆脱不了洋商的控制与支配 不得不将大量保险业务通过 再保险转让给洋商或国外的保险公司 1936 年全国保险费的收入中 估计洋商占 80 左右 抗日战争期间以及胜利后 由于当时的恶性通货膨胀 使保险公司得以利用保险 基金进行物资囤积以及地产 金银外汇投机 使保险业离开正常轨道 4 1 2 发展发展 1949 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立 经过停办和停滞期后 直至 1979 年才恢复了中 国人民保险公司 第二年开始在全国恢复办理国内保险业务 其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