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rwf标准时间分析法序论pts法与wf法(既定时间法与操作因素法)1 pts法预定时间系统简介 pts法又称既定时间法、预测时间法、预定动作时间法等。是设定工作标准时间的一种方法,不需要经过秒表测时,以决定工作的正常时间;而是将各工作标准要素,依次记录后,再按每个标准要素的特质,逐项分析查表、设定其时间值,再经过累加后,即为该工作正常时间,然后再加适当的宽放,即得标准工作时间。预定工作要素时间的标准时间值,是经过长时间且广泛的时间研究和影片分析,所得到的多量时间值数据。逐一综合分析,几乎工作中的每项人体动作,均包括在里面,在实用上,这综合时间值标准,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和精确性。pts法中最著名而且被广泛运用中的有:wf法和mtm法。pts法定义:事前分析由人所从事的各种作业所需的基本动作(原则),按各基本动作的性质和所受的限制(条件、方法),来决定作业时间的方法(目的)。基本原理:人所从事的各种作业皆可细分为一定数目的基本动作要素(标准要素)。各种基本动作要素,不管在何时何地发生,时间值都相同。作业t(time)= 基本动作要素测时方法:pts mtm(method time measurement)方法、时间、衡量 wf (work factor)工作困难度秒表测时工作抽查发展标准资料2 wf法工作(动作)、困难度wf法是pts中的一种,由美国的j.h.quick、w.t .shea 、r.e.kohler所发展出来,于1938年开始工厂中试用。至1945年才将有关资料公开发表(q.s.k系统),引起热烈反应,因为此法对于标准时间的设定,很少用到主观的判定,所以被多数人所采用。wf法名称的由来研讨影响动作所需时间的主要因素,wf法是着眼于动作的困难性,依动作困难性的有无,困难性的程度,给予时间值。“动作的困难性”狭义称为wf,又因着眼在于wf上,此为其他pts法所没有的特征,故广义的此法称的为wf法。wf的沿革: 1945年,quick发表第一次资料(q.s.k系统) 1962年,出版“work factor time standard”工作困难因素时间标准。 1965年,出版“mentor factor manual of detailed wf mental process times ”(dwf精神过程手册)wf法的优点:一贯、客观、公平;有足够的精确度;全公司有同样的衡量标准;能在事前设定作业标准时间;能激起作业者对目标努力的意愿;设定容易、简单;公司的方针,最好的作业方法及各职场的作业时间具体的表现出来。wf法时间的基本要求:有普通经验的作业者,在标准作业条件下;对于熟练的作业及合乎要求的品质;良好的努力(不超过精神及肉体上无理要求)按标准作业完成。wf分析步骤:将作业以标准要素表示;调查影响每个标准要素所需时间的变化,并以记号表示;由时间要素内查出wf的时间值。wf基本动作:投掷物件的动作,物件离开手时,手仍在运动;使动作停止,不必由人控制,而是由坚固物体控制;动作终止地点或方向任意;身体部位回复原来位置。wf基本理论:基本动作: 不含困难性动作(即不含操作因素w、s、p、u、d) 基本动作的时间只与移动距离有关,但并不成正比基本动作随身体使用部位的不同而异(时间值)有动作困难性的动作,所需时间较基本动作为长,长的程度与所动作困难性的“数目”有关,与“种类”无关。动作困难性种类w 、s、p、u 、d w: 搬运的物体达一定的重量时需要w; 所受的阻力达一定的限度时需要w; 由重量或阻力的大小与使用的身体部位决定操作因素数目; 若以两手操作时(或两脚同时作业) 总重量须除以的再求其相对数目操作。s: 动作必须终止于5cm以内范围内时,才需要; 动作终止于1.6cm范围内时,除需要s+d外,还需要“asy”要素; 一个动作中最多一个“s”; 除构成“组立”要素的“对准aln”、“竖起up”、“索合ind”外需要s,也要d。p: 身体部位或搬运物体必须经过”接触会使人受伤”的物体的物件2.5cm以内范围时; 身体部位或搬运物体必须经过”接触会使物件脱损伤”; 移动必须通过2.5cm以内的两点或两条平行线时,需要p; 水或相同欲度的液面距容器4cm以内,搬运时,需要p; 一个动作只有一个p。u:障碍物高度bdad且在3ad以下时要u;距离ab+bc;若bd+3ad时,则须重新分析。d: 握取gr前的伸出需要停止d; 放置物件的前的搬运需要d; 视觉检查mp前的搬运需要d; 组立(asy)前的搬运,需要d; 一个动作最多一个d。第一章 rwf法概要1、wf法历史 过去设定标准时间,是利用以前的实际记录,预估或秒表实测,再加上观测者本身的判断。虽然用秒表测时间换算成标准时间,已有非常大的改善,可是根据主观判断,无法在实际操作此工作前,设定标准时间。 1920年代a、b、segur最先开始利用科学的方法来处理作业测定的问题,根据几个先决定的要素动作时间值,设定标准时间。照他的研究动作所要的时间,是受动作距离和使用的身体部位的影响。 1934年是joseph h.quick为首的一批工业工程师,他们所研究的结果,就是我们现在所知的wf法,当时quick和他的ie工程师固然知道segur的研究,但是在无法得segur的资料情况下,独立的研究出wf法。 在研究的阶段中,以一般的方法,大量收集时间的资料。收集时间资料的作业大部分是由1220位ie工程师所作,数据是由机械工厂,组立工厂锯木厂,塑料工厂,修理工厂,及费城区的各种特产品工厂,组立工厂收集而来,从生产量极小到大量生产(重复性高,操作周期短的数十万至数百万数量)的各种数据皆有。 动作时间性的测定基础,是对约1100人具有经验的作业者进行研究,充分满足统计的需要而不致有统计上的误差,在测定期间内作业者,所作的作业(工厂的或事务的)是完全在正常的条件下实际,时间研究在作业者的上班时间行的,且作业者所作的工作所做的工作报酬依规定适用(表示不受特殊奖励制度的影响),作业者是有经验的作业者,他们的技术,能力和努力的程度皆在正常的范围内变动,除极少数的例外,通常皆不设置,动作时间资料的收集,继续了4年,便得工厂中的人们视观测为当然的事,而不感到ie工程师的存在了。 此基础资料含有17000个动作时间,大部分的时间测定,是用1/1000分刻度,指针每一周为3秒或6秒的秒表所测定,对于非常短的运动,或复杂动作,是使用16mm的摄影机记录下来。 wf时间表上的时间值,是经验这样的过程而研究出的,是具有普通熟练程度的ie工程师对于具有普通经验作业者经过均衡后所给予的时间值。 dwf法(详细法)在1945年5月的工厂管理与维护杂志首次公开发表,此后dwf法被全世界广泛的认识,并翻译成多国文字。 初期的数年间,在各种领域适用的结果,希望能有一种以wf分析方法,能设定合适的标准时间,且较轻易不花成本,所以依对象作业操作的长短,分析结果时间值的使用目的以及分析时必要的成本来考虑,调整时间值能依分析的大小,可供选择。 所以,产生了dwf详细法、swf(simplified work-factor, wf简易法)、awf(abbreviated work-factor, wf简略法)三种2 、rwf(ready work-factor) 这三种wf法和其它预定动作标准系统,任一种皆为ie工程师所专门运用的,时间是对所有人类活动极为重要的因素,很早以前就认识到必须有一种简单的手法能正确地评价作业,而且此系统能轻易的教会非专门从事作业研究的人或对它不熟练的人。 rwf法本来是为非专门从事作业研究的人发出来,但经过多年广泛使用的结果,发现可在非常多的情况代替dwf来使用,如果使用方法没有错误的话,对于0.15分以上操作周期的作业,以rwf法,所没定的标准时间和以dwf所设定的标准时间,是相当接近的。 除简单易记的外,还具有正确性的rwf法,现在代替swf法,被广泛的使用着。3、rwf法的特征 运用rwf法作正确的作业测定,是从作业分解成一个一个的标准要素开始的,所谓标准是由一个动作或一定形式组合而成的一连串动素系列组成的。 用rwf分析时,正确地使用下列二项是非常重要。1、简单的数值表,此表记住,适用简单且整理成口袋大小的卡2、容易理解适用简单的法则。除了用语单纯,时间值数目非常少的外。rwf法将时间值整理是具有相互关联,容易记忆,运用起来非常容易。rwf法是以dwf法为基础和其它手法(dwf、swf、awf)均具有全面一贯性,没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rwf法非只为ie工程师,即使制造及事务部门的管理者,皆能在短时间内学会,参与这些工作的人们对于手作业所要时间的估计与比较,较为开心,只因末受较深,没定标准时间尚得假手他人,如果他们能自己作时间估计,则对本身工作更容易。 为了实际正确地运用rwf法,特整理成一些简单形式的法则。 wf法是着眼于动作中所含的困难性,依其困难性作为评价的尺度,所以叫wf法。依rwf法分析者,很容易识别的动作特征决定wf的数目。为了能够作为分析的指南,对于每个标准要素均有一些正确的动作分析。例:给予简单的解说,此时使用身旁的对象物,如铅笔、砖、垫圈等为例,此种分析为正确的运用法则而成参考指标的形式,可帮助学习rwf法的人理解和记忆,分析时一个要素动作有参考指标的话,会变得更容易些就能轻易地做出在rwf界限内的正确分析。4、wf时间 所有rwf时间值就是wf时间 wf时间是有普通经验的作业者,对于熟练的作业,不超过精神上及肉体上无理要求,以良好的努力,按标准作业方法完成作业并达到要求的品质,每一个操作周期或一单位作业所需的时间此时间不包括补偿疲劳或个人生理必要的宽裕时间。 根据作业条件,给予疲劳,个人生理上的必要与作业上不可避的迟延等宽裕时间,附加于wf时间。 必要时,不妨根据当地的薪金状况或社会的方针,给予奖励系数,但是一经确定就不必变更。 卷末的rwf时间表,能读出所有的作业条件的相对时间值,此表时间值的单位是ru(ready time unit),1ru=0.001分。 以下各章对rwf时间表的使用方法,有详细的叙述。 第二章 wf标准要素 wf标准要素是wf法既定的动作基本要素,不论多复杂的作都能以标准要素列分解的所有的标准都是由以下标准要素的组合构成: 标准要素 wf记号 1、移动(伸出/搬运)用 r或m2、握取 gr3、放开 rl4、前置 pp5、组立 asy6、使用 use7、分解 dsy8、精神作用 mp 作业以标准要素分解具有二个重要的目的:(1) 成为以动作系列分解作业方法的基础;(2) 做成时间的目录只要分析时出现此种动作要素,即可引用此种时间值。第三章 移动1、 定义:移动是身体部位变换位置或搬运物体或于移动中做有用工作的动作。身体部位变换位置的移动,叫做“伸出(reach)r”。1)手伸出握取铅笔;2)冲床作业中,手放开材料后,机械加工前,手放回不特定位置;3)等待机械自动送刀终了,手臂以自然姿势放下。改变物体位置或移动中做有用工作的移动,叫做“搬运(move)m”。1)将笔从笔架搬运到纸上;2)将螺杆从容器搬运到部品的孔;3)拉开的书匣还原。2、影响移动时间值的因数移动的时间由移动的距离和动作中所含的困难度所决定。移动距离以cm为单位,动作的困难度以wf数目表示。a、移动距离通常移动距离是身体部位移动前和移动后位置间的连结直线距离。但是身体部位超越障碍物时,则测其实际动作路线的长度,即始点、终点和动作路线的顶点间两条直线的和。知道移动距离就能了解使用rwf时间表中“移动”部分的那一部分距离区分,此表中所示距离的数字是表示此距离的上限,超过一个区分的上限,就包含于次一距离区分中。练习以目测能正确的分别距离区分,只有在接近界限时才采取实测。 身体部位 测定点 手指 指尖 手臂 手指跟部关节 脚 脚尖 腿 脚跟、膝盖、腰关节 躯干 肩头 手指运动以及小臂转动动作通常为a区分,并不需要测定其实际距离。腿的运动根据运动的种类决定测定点:1、 腿上下运动:脚跟2、 起立、蹲下:腰关节3、 左右摇动:膝盖 躯干的动作比起其他身体部位需要更多的时间,所以将移动距离乘以二倍后,再运用时间表。移动距离的区分有a、b、c、d、e五种类,如超出此表范围,可以插补法求得。 b、动作的困难性wf法影响移动的时间,有如下所列的5个因数,就叫做“操作因数”。影响动作的困难性:1. 搬运物件的“重量”或移动时身体所受的“阻力”。2. 动作终点有明确的“停止”。3. 控制动作至正确的地点,需要“方向调节”。4. 动作中需要“注意”。5. 动作中进行u形的“方向变更”。动作中若有任何一个动作困难性因数,即相对的给予一个操作因数(wf)。w(weight)重量、阻力 随着重量的增加,动作的时间值增加;双手搬运时,物体重量除以2再查表;重量的时间值(或困难度)随身体部位的动作而不同。d(definite stop)停止 握取gr前的伸出r需要停止d;放置部品前的搬运m需要停止d;视线检查前的搬运m需要停止d;组立asy前的搬运需要d;一个动作只有一个d。s(steer)方向调节 动作必须停止在5cm以内范围;动作终止于1.6cm的裕度时,除了s+d外,还要asy;一个动作至多需要一个s;除了构成组立要素的“对准(aln)”“竖起(up)”“索合(ind)”外,还需要s+d。p(precaution)注意 身体部位或搬运物件,必须经过“接触会使人受伤”的物品2.5cm的范围以内,需要注意p;身体部位或搬运物件,必须经过“接触会使物件损伤”的2.5cm范围以内,需要注意p;移动必须经过2.5cm的两点或两条平行线时,需要注意p;水或粘性液体的液面距离容器口4cm以内的搬运,需要注意p;一个动作只有一个p;动作中若有p+s,则需要重点分析。 b a c du(change of direction)方向变更 动作路径大于半圆,小于270(大于270为圆运动);障碍物高度bdad且在3ad以下时要u; 距离=ab+bc;若bd+3ad时,则须重新分析。 方向变更的移动距离图 3、关于操作因数(wf)的规定 为决定移动的时间值,必须知道距离区分和此动作所含的wf数目。wf数目由以下法则决定。a、基本动作(不含wf的动作)基本动作含有以下三种条件之一,是距离区分中时间值最小的动作。投掷一定重量限制内的物体的动作; 丢掉火柴棒 螺杆和螺帽投入零件箱动作终止地点或方向任意;放在火炉烤火的手缩回机械加工前手收回动作的停止是由坚固的物体所制止,而非由人为控制;手掌拍桌面铁锤敲击物品身体部位回复原来姿势的动作。这些基本动作要注意不超过重量限制表中规定的限度!b、含有wf的动作1、重量(w)移动中,按照搬运物体的重量或所受阻力的大小以及使用的身体部位决定操作因数的数目。数目的多少由时间表上部的重量区分表决定。此表上列有各身体部位所受重量或阻力与wf数目的关系,表上相应的wf 区分是重量的上限数值,是对于单一身体部位所负担的数值。例如:双手搬运物体时,必须将总重量除以2,再求其相对应操作因数的数目。2、停止(d)按照作业者的意志而使动作停止,需要操作因数“d”。除了基本动作以外,所有动作都需要停止(d)操作因数。手伸出握取香烟盒 (d)搬运螺丝放到作业台上 (d) 搬运1.5kg铁锤到作业台 (wd)搬运2.5kg熨斗到作业台 (w2d)搬运8kg箱子到作业台 (w3d)握取东西前“伸出r”都需要d,除了投掷东西、由坚硬物体所制止或自然而然的停止的外,“搬运m”通常都需要d。3、方向调节(s)含有“停止”的动作,可终止于一定范围内,但是想要终止于小于5cm区域内时,除了停止外,还要“方向调节”操作因数。方向调节是否需要和目标的大小无关,和移动物体以及目标区域的间的裕度有关。 直径2cm的轴,搬运到 4cm的孔时,裕度为2cmx 图中x代表裕度 裕度表示图 动作必须终止于裕度5cm以下范围时,需要s+d,超过5cm则需要操作因数d就足够了。一般说来,握取前的伸出r大都不需要s,只有以下三种情形才要s+d:1、拇指和其他一指握取非常小(握取范围在5cm以下)的单独放置的物件;2、以一根手指接触非常小的物体(直径在5cm以下);3、伸出握取主要尺寸10mm以下的物体,若不全神贯注的话,握取时有从指间滑落的可能。 sd sd d asy 0 1.6 5(cm)动作终点裕度与r的间的关系只有s和d,显然不能到达裕度为0的地点,裕度在1.6cm以下时,还需要组立asy的标准要素。含有操作因数“方向调节”和“停止”的动作:钥匙搬运到钥匙孔;螺丝搬运到铁板孔;手指伸出到按钮;以两手指伸出握取轴承钢珠。含有操作因数“重量”、“方向调节”和“停止”的动作: 搬运2.5kg的熨斗至衬衫的领子 a-4(w2sd)4、注意(p)为了避免移动动作对于人体或物品的损伤而要小心的动作,需要操作因数“p”;维持一定的动作路径时,需要操作因数“p”。 手伸出到转动的锯齿附近 pd 搬运刮胡刀到脸上特定位置 psd 以一只手搬运1.5kg装满水的桶到作业台上 wpd 单手划直线 pd5、方向变更(u)虽然是同距离的移动,动作的路径有急剧的转弯比平缓的曲线要更长时间,为补偿这增加的时间,即适用“方向变更”的操作因数。动作路径超过半圆时的急剧转弯需要“方向变更(u)”。障碍物的高度和动作的出发点与障碍物的基点间的距离相等时,动作路径为半圆,所以超过半圆的急剧转弯,即为障碍物高度大于从障碍物基点到动作出发点或终点间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要付加“方向变更u”操作因数。动作距离需要测定顶点和始点、终点间两条直线的和。钢笔从桌上插入墨水瓶中 sud分厘卡从机械左侧搬运到机械右侧 ud重1.5kg的零件从桌上放到深容器中 wud从深容器中取金属零件 ud用铲子从深锅铲蛋放到盘中 spud4、移动的分析确认动作的目的并记录;判断动作距离区分(躯干的移动按照实际移动距离的二倍);求出动作中的操作因数的数目:w需要几个?(依身体部位和相对于此部位所受的重量和阻力决定);p需要吗?(避免人或物受伤?维持一定路径?);动作超过半圆?(有u时,移动距离的测定方法不同);此动作是基础动作?(属于那一个条件?)d动作还是sd动作?记录动作分析(a-0,b-1,c-1,d-3等);从时间表中求出相对应的时间值。5、移动法则 rwf3.1 移动距离取移动身体部位的始点和终点间的直线距离,但是图中的障碍物使动作路径超过半圆时,则测定动作路径的实际距离,即动作路径的顶点和始、终点间两直线的和。rwf3.2 考虑五种类的动作困难性,这叫做“操作因数(wf)”:重量或阻力 w方向调节 s注意 p方向变更 u停止 drwf3.3 只有“重量或阻力”有时需要二个以上的操作因数。rwf3.4 只有以下三种动作不需要操作因数,即基本动作:投掷一定重量限制内的物体的动作;动作终止地点或方向任意;动作的停止是由坚固的物体所制止,而非由人为控制;身体部位回复原来姿势的动作。rwf3.5 “重量或阻力”的操作因数数目,依使用身体部位与其所受重量(阻力),查动作时间表中的重量区分求得。rwf3.6 表中重量是相对于一个身体部位的数值,所以二个以上身体部位同时负担重量时,需除以参与动作的身体部位的数目,而后从时间表中求得时间值。rwf3.7 法则rwf3.3所规定的动作外,所有移动必需要有“停止”操作因数。rwf3.8 由作业者意志所控制的动作至正确的特定地点停止,需要操作因数“停止”和“方向调节”。下图中ab+bc为移动距离b动作顶点 a终点 d障碍物基点 c始点rwf3.9 只含有“d”的动作不可能终止于裕度5cm以下的范围;又含有“s”和“d”的动作,能终止于裕度超过1.6cm的范围。rwf3.10 为避免人体或物件受到伤害,或者维持一定的路径,需要操作因数“p”。rwf3.11 急剧转弯(大于180)的移动,需要操作因数“u”。rwf3.12 含有方向变更的动作,其动作路径的测定,依下图所示测其实际的移动距离。第四章 握取1、 定义握取是指人的身体部位和一个或若干物体接触并对对象物进行有效控制的动作。握取始于伸出之后,终于确切控制目标物的状态。2、 握取的区分1、 单纯的握取:接触型gr-c;捏型gr-sp;握型gr-sw2、 技巧的握取:平均动作数分为2-;3-;4-3、 复杂的握取:gr-d4、 特殊的握取:滑取法;换手握取和移动的情形一样,也相对应于困难性非常容易0-wf容 易1-wf普 通2-wf困 难3-wf非常困难4-wf影响握取时间值的主要变动因数主要有以下三项:1、 握取的形式;2、 所握取的物体大小、形状、重量;3、 握取时为可视或非可视。作业者的注意和视线集中于物体的话,此种握取为可视性,无法将注意力以及视线集中于物体,则为非可视性。a、单纯的握取 单纯的握取是对单独放置的物体或规则并列的物体,手指一个动作即可完成的握取。单纯的握取分为以下三种形式:接触型gr-c;捏型gr-sp;握型gr-sw规则叠积的物体,依物体的大小、形状、硬度、材料等,可能有超过一个以上动作才能握取的情形。物体的宽度大于115mm时,无法以“单纯的握取来”握取。接触型握取gr-c接触型握取是身体部位和对象物只有接触就能将其控制的一种握取方法。在r的最后部分就可以完成的握取动作,而不需要另给时间值,所以不能给予困难性的区分,这是握取中的最单纯的一种,通常是推压物体或滑动物体时发生。捏型握取gr-sp捏型握取gr-sp是手指闭合一次即可完成握取的目的。区分为非常容易的握取(0-wf),与可视性的有无无关,给予1ru,对象物超过1.5kg时,给予2倍的时间。 动作内容 分析 时间值 握取桌面上的香烟盒子 0- 1握取作业台上的螺帽 0- 1 握型握取gr-sw握型握取是参加的手指(拇指有时参加,有时没有参加)同时将对象物握进手掌内的一个动作的握取,此种形式的握取区分为容易的握取(1-wf),与可视性的有无没有关系,给予2ru时间值,如果对象物重量超过1.5kg时,时间值给予2倍。 动作内容 分析 时间值 握取工具箱的把手 1- 2握取重量3kg的钢管 1-2 4b、技巧的握取单独放置、规则叠积的对象物,手指超过一个以上的动作才能握好的为技巧的握取,此种握取方法依动作数目以及所要时间的差异而有各种不同的做法。与完成此种握取形式动作数相对应的可分成普通(2-wf),困难(3-wf),非常困难(4-wf)三种,时间值依可视性或非可视性变动。平均动作数 wf数 可视 非可视 2 2- 3 4 3 3- 5 6 4 4- 8 8 动作内容 分析 时间值 握取桌上的硬币(可视)滑取法 2-v 3握取桌上一张卡片(可视)勾取法 3-v 5为翻书握取一页(可视)整齐排列 4-v 8 c、复杂的握取gr-d复杂的握取是从杂乱堆积的物件中取出一个的握取动作。复杂的握取依对象物的形状和大小区分为普通(2-wf)、困难(3-wf)、非常困难(4-wf)三种,从对象物能否看到,分为可视性(v)和非可视性(b)。物体的形状可分为柱体和立体二种,前者的断面为圆形或正多边形,且其轴向尺寸断面直径,立体是除了柱体以外的所有物体。物体的尺寸需考虑以下三项: 主要尺寸物体长、宽、高中尺寸最大的。直 径柱体断面的直径,圆为直径,正多边形为对边距离或顶点至对边距离。厚 度一般的立体考虑此尺寸。为以自然的姿势放于平面上的高度。柱体以主要尺寸和直径的大小来表示,一般的立体则取主要尺寸和厚度。条件w f234主要尺寸(mm)66-6直 径(mm)6-6厚 度(mm)1.2-1.2可视性358非可视468主要尺寸在6mm以下时,即使在视界内进行握取,因为物件太小了被手指遮住而看不见,所以没有可视和非可视的区别,适用同一时间值。d、特殊的握取1、 滑取法物体放置于平滑的表面边缘,先以接触型握取,再将物体滑出边缘,然后在滑动的最后部分手指闭合(捏型握取),完成握取动作。这种握取的一连串动作就称之为滑取法。在平滑面滑行的动作通常是a-0或b-0的移动。最后的捏型握取可以和滑行动作的最终部分同时完成,所以并不另外给附加时间值。 动作内容 分析 时间值 以滑取法握取硬币 a-0 22、 换手换手是物体由一手直接交给另一手的动作,此种动作是由一手以握取的动作,另一手以放开(有时两者有部分重合)所构成。换手的握取和放开能以捏型或握型进行。换手的时间值使用握型握取的时间值。 动作内容 分析 时间值 尺由一手交到另一手 1- 22kg的物体由一手交给另一手 1-2 43、 对握取时间的补偿以上所述技巧的握取、复杂的握取的时间值,在某种条件下需给予补偿。a、同时动作补偿(s)一手以技巧的握取、复杂的握取、前置或组立,而另一手亦做以上四种动作中的一种,而且全部或一部分重复时,需追加同时动作补偿时间。例如:一手进行复杂握取,另一手同时进行复杂的握取时,因为两手是同时进行,所以两手都要追加同时动作补偿的时间。一手进行复杂的握取,另一手进行组立或前置,亦同样处理。同时动作补偿对于两手进行含有变动性的动作,即使这两动作只有一点点重复也需要给予补偿。技巧的握取、复杂的握取同时动作补偿给予2ru。b、相互勾结(e)、相互粘着(n)、以及滑溜的(slp)进行复杂的握取时,对象物如弹簧,会相互勾结的物体;如盘子,会相互粘着的物体;或如沾油的轴,容易滑溜的物体时,比普通的情形还要困难,此时需要补偿时间,有这些条件时,每个给予1ru,但相互勾结和相互粘着不会同时发生。c、重量重量物杂乱堆积的情形几乎没有,如果发生,当成单独放置的物体分析。握取的时间值 下表是各种握取动作时间值的总表。握取的时间是由wf数目和可视、非可视两个条件。握取的种类wf时间值可视非可视单纯的握取捏型gr-sp01握型gr-sw12换手tr-p12重量超过1.5kg时,时间值乘以2技巧的握取平均2个动作234平均3个动作356平均4个动作以上488复杂的握取主要尺寸-6mm4886mm直 径-6mm3566mm234厚 度-1.2mm3561.2mm234复杂握取追加相互勾结(e)1相互粘着(n)1滑溜的(slp)1同时动作(s)25、握取的分析握取的分析是在所要的wf数之后加“-”记号表示。0-wf或1-wf的握取,重量大于1.5kg时,记录为2。“-”之后可视性(v)、非可视性(b)的记号以及同时动作(s)、相互勾结(e)、相互粘着(n)、滑溜的(slp)等表示需要补偿时间的记号记入。6、握取的法则rwf4.1 接触型握取不给予时间值,但是要分析出来。rwf4.2 手指一个动作即可完成的握取为捏型握取或握型握取。捏型握取即0-wf的握取,需要1ru;握型握取即1-wf,需要2ru。 对象物超过1.5kg时,其时间值为2倍。rwf4.3 平均超过一个以上的动作才能完成的握取分类成技巧的握取或复杂的握取,又依据其相对应的困难度,分析成2,3,4-wf。所要的时间38ru。rwf4.4 一手进行技巧的握取或复杂的握取,另一手同时进行技巧的握取、复杂的握取、前置以及组立时,即使只有一部分重复,则需要追加同时动作补偿时间:2ru。rwf4.5 进行复杂的握取时,对象物如具有相互勾结(e)、相互粘着(n)、滑溜的(slp)条件,每发生一个追加1ru,但是(e)和(n)不可能同时发生。rwf4.6 作业者的注意及视觉没有集中在物体的复杂的握取,为非可视性。 左右两手同时进行握取时,两手皆当成非可视。第五章 放开1、定义 放开(release)-rl是指使身体部位能够离开物体或使物体能够离开身体部位,身体部位(通常是手指)所做的握取的反动作。2、放开的分类接触型放开 rl-c捏型放开 rl-g握型放开 rl-ua、接触型放开接触型放开是身体部位离开物体,撤消对物体的控制的动作,是接触型握取的反动作。接触型放开并不含有独立的放开动作,因为可以与最初的移动同时进行,所以并没有困难度的分类,也不给予时间值,分析记号:rl-c。b、捏型放开捏型放开是捏型握取的反动作,是手指一松开物体,物体可以由于重力作用下落,或者手稍微移动即可与物体分离的动作。捏型放开分类成为非常容易(0-wf)的动作,给予1ru。c、握型放开握型放开是握型握取的反动作,握型放开是手指从物体完全张开才能完成放开的动作。握型放开分类成容易(1-wf)的动作,给予2ru。d、特例投掷物体的放开,因为与投掷动作最后部分同时进行,所以不给予时间值,也不用分析出来(在m后注明rl与之同时)。放开具有粘性的物体时,手指或手腕几次动作才能完成的时间依照放开所含的各个动作分析。3、分析与时间值放开的分析依其所含的wf数目和“-”表示,即以0-和1-表示,相对应的时间值为1ru和2ru。4、放开的法则rwf5.1 接触型放开不要时间值,但要分析出来。rwf5.2 捏型放开分析成非常容易(0-wf)的动作,给予1ru。rwf5.3 握型放开是容易(1-wf)的动作,给予2ru。rwf5.4 进行投掷动作时的放开,除了搬运的时间值外,不必另行给予时间,也不需要分析出来。rwf5.5 放开具有粘性的物体,手指如超过一个动作时,依其所含各个动作分析。第六章 前置1、定义前置是将物体的方向变更,使其姿势转到适宜紧后动作的动作。在组立前,需要前置的情形较多,例如握取杂乱堆积的一根螺丝,握取时刚好是可能的姿势,大概只有一半,这半数不需要前置,但是另一半在组立前一定要前置。wf法规定:需要前置时,要在组立前完成(组立不含前置)!握取物体后,并不需要搬运到作业者眼前判定方向时,则前置当作握取后搬运前,立即在握取地点进行。手指的一个动作,手腕的一个回转就可以完成前置的动作时,并不当成独立的前置,因为在搬运中并不会因此而使速度减慢,所以不另给予时间。前置如同移动、握取、放开一样,对应其困难度分为“非常容易0-wf”、“容易1-wf”、“普通2-f”、“困难3-wf”、“非常困难4-wf”五种。考虑因素: 单手或双手前置; 对象物的大小。2、前置的分类单手前置只要单手就能将物体方向变更,依其尺寸区分为0-,1-,2-wf的动作,时间值如下表:wf0-1-2-尺寸(mm)1010010025010ru456双手前置假如要使用双手才能前置时,依其尺寸区分为3-或4-wf的动作。wf3-4-尺寸(mm)100250250ru78重量超过2.3kg物体的前置,应实际分析动作。3、同时动作补偿一手进行前置时,另一手进行前置、技巧的握取、复杂的握取或组立,有一点点的重复也需要附加同时动作补偿。对于前置的同时动作补偿,如上表时间值的50%。4、前置的发生比率握取后物体的姿势对于紧后动作不适当时,就需要前置。一个物体被握取后需要前置的可能性,称为发生比率。发生比率 前 置 的 条 件 和 动 作 内 容 0% 1、握取杂乱堆积的物体:什么姿势都可能使用以及发生比率不到25%的情形,例如握取杂乱堆积的钢珠或是两面皆可使用的螺杆、垫圈的前置; 2、规则排列叠积的握取:通常握取时已为正确的姿势,例如握取叠积的卡片一张的前置。 25% 1、握取杂乱堆积的物体:相邻两面中任何一面朝向特的方向。例如握取杂乱堆积的立方木片一个,特定的相邻两面,任何一面向上的前置。 50% 1、握取杂乱堆积的物体:特定的一面朝向特定方向,例如从杂乱堆积的螺丝握取一根后的前置; 2、规则排列且相互变更方向叠积的握取,特定的一面必定朝向所定的方向时,如规则排列相互叠积的角钢的前置。 75% 1、握取杂乱堆积的物体,但只要某一已经决定的姿势(特定的一面向上,特定的一面向前)时,例如握取杂乱放置象棋的马,排列之前的前置。100% 1、规则叠积物件,握取后必定对紧后动作为不适当的姿势,如某一工程是钻孔的材料,欲取掉背面毛边的握取后的前置; 2、握取杂乱堆积的物体,而其主要尺寸在10mm以下时(2-wf)。 前置并非每个作业循环都发生时,各个前置的时间乘以发生比率,求出相当一个工作循环的时间值,小数部分四舍五入。5、前置的时间发生比率w f01234单 手双 手主 要 尺 寸 (mm)10-100100-250-10-25025025%1250%23475%34556100%45678sf+50%前置主要尺寸100mm-250mm时,以单手或双手皆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6、前置的分析前置的分析以wf数,发生比率以及同时动作补偿时间(s)记述,之间加“-”,不需要同时动作补偿时,所要时间可直接读取,同时动作补偿时间四舍五入。7、前置的法则rwf6.1 手指一个动作,手腕一个回转就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实习合同3篇
- 灯箱维修合同10篇
- 瓶装气企业安全培训课件
- DB14T 1953-2025 地面无机磨石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 安全文明出行培训会议课件
- 分洪工程总体方案(3篇)
- 房屋工程方案小学作业(3篇)
- 广西嘉禾盛德金太阳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件表面处理工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猫咪家族课件
- 猎人海力课件
- 护士延续注册体检表通用
- 2023年新西兰驾照笔试题库
- 职场礼仪与素养
- 输变电工程安全施工作业票模板使用说明
- GB/T 26163.1-2010信息与文献文件管理过程文件元数据第1部分:原则
- 土建计量GTJ测试试题附答案
- 《一线三垂直模型》
- 系统硬件-通信模块741-s使用手册
- 球磨机试车方案
-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8.垂线与平行线 苏教版 (含解析)
- 中药的煎煮方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