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 毕业实习报告毕业实习报告 学学 生生 姓姓 名:名:包韬昌包韬昌 学学 号:号:1041629126 专专 业业:工程测量与监理工程测量与监理 指指 导导 教教 师师:王建强王建强 实实 习习 时时 间:间:2012.11-2013.5 实实 习习 地地 点:点:江西煤田地质局测绘大队江西煤田地质局测绘大队 东华理工大学高职院东华理工大学高职院 1 目目 录录 绪论.2 一.实习简介.3 1.1 建筑物地基和基础变形观测.4 1.2 工程建筑物变形观测的特点 .4 1.3 工程建筑物变形观测的精度 .5 1.4 工程建筑物变形观测的频率 .7 2.1 水准测量法.7 2.2 一般建筑物主体的倾斜观测.10 3.1 工程介绍.13 3.2 监测任务及监测项目 .13 3.3 工作基准点监测点的布设和坐标系统 .13 3.4 监测人员及主要仪器设备.14 3.5 监测方法和精度要求.15 3.6 监测频率和监测报警.17 3.7 变形观测成果分析总结.18 3.8 沉降观测成果展示 . 19 4 实习体会与结束语.35 致 谢 .37 参考文献 .38 2 绪论绪论 工程建筑物的变形观测是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兴建了大 量、复杂和精密的工程建筑物,为使这此工程建筑物安全、可靠地运行, 为民造福而兴起的。近20年来,高层建筑如春笋般兴建。在这些建筑物及 其设备运营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形边。这种形变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影响 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严重时还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在建筑物的施 工与运营期间,必须对它们进行监视观测。了解建筑物变形的成因非常重 要。 建筑物变形的客观原因主要有:建筑物的自重、使用中的动荷载、振 动或风力等因素引起的附加荷载,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地下水位的升降和 它对基础的侵蚀作用,地基土在荷载与地下水位变化影响,产生的各种工 程地质形象,温度的变化,建筑物附近新工程对地基的扰动等。 建筑物变形的主观原因主要有:地质勘探不充分与结果不准确,设计 错误,施工质量差,施工方法不当等。 3 一.实习名称:沉降观测实习 二实习目的及要求: 实习是工程测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实验课堂理论外,还巩固和 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训练严格的科学态度 和作风的手段。通过控制网的建立、数字化成图软件的应用。可以增强测 绘地面点的概念,提高解决工程中实际测量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 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三实习时间: 2012 年 11 月至 2013 年 3 月 四实习单位: 江西煤田地质局测绘大队 五实习内容: 主要做过地形测量,土方测量,工程放样,水管长度测量,沉降控制 点布设以及沉降观测。 4 1.11.1 建筑物地基和基础变形观测建筑物地基和基础变形观测 (1) 基坑回弹观测在基坑开挖前、中、后期,测出事先埋设在基底面 上的观测点,由于基坑开挖引起的高程变化。开挖前和开挖后两次的高程 差为基坑的总回弹量。 (2) 地基分层沉降观测测出埋设在不同土层上的观测点因荷载增加而 引起的高程变化,以求得各土层的沉降量和受压层的最大深度。 (3)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测出建筑物或基础上的观测点,因时间推移或 因地基发生变化所引起的高程差异,比较不同周期的观测值即得沉降量。 以上内容都属于以垂直位移为主的变形观测,其方法是首先按建筑场 地地形、地质条件和对变形观测的精度要求,合理布设变形控制网点。高 程变化值的测定通常采用精密水准方法,也可用液体静力水准仪、气泡倾 斜仪、电子水准器等进行测量。 1.21.2 工程建筑物变形观测的特点工程建筑物变形观测的特点 与一般工程测量相比,变形观测具有以下特点: (1)变形观测属于安全监测,有内部观测和外部观测两方面。内部观 测内容有建构筑物的内部应力、温度变化的测量,动力特性及其加速度的 测定等,一般不由测量工作者完成。外部变形观测的内容主要有沉降观测、 位移观测、倾斜观测、裂缝观测和挠度观测等。内部观测与外部观测之间 有着密切的联系,应同时进行,以便在资料分析时可以互相验证与补充。 (2)观测精度要求高。由于变形观测结果直接关系到对建构筑物的安 全稳定性做出正确判断,影响对变形原因和变形规律的正确分析,因此, 5 和其他测量工作相比,变形观测必须具有很高的精度。 (3)需要进行重复观测。建构筑物由于各种原因产生的变形都有个时 间过程,而变形观测的任务是周期性地对观测点进行重复观测,计算出建 构筑物上同一观测点在两个观测周期间的坐标差和高程差(坐标和高程的 变化量)。有时为了求得瞬时变形,则应采用各种自动记录仪器记录其瞬 时位置或瞬时状态。 (4)要求采用严密的数据处理方法。建构筑物的变形量一般都较小, 有时甚至难以与观测误差区分开来;同时,人量重复观测使原始数据增多, 要从不同时期的人量观测数据中精确获得变形信息,必须采用严密的数据 处理方法。 1.31.3 工程建筑物变形观测的精度工程建筑物变形观测的精度 根据建筑物的特性和建设、设计单位的要求选择沉降观测精度的等级。 再未有特除要求情况下,一般性的工程建筑物施工过程中,采用二等水准 测量的观测方法就能满足沉降观测的要求。各项观测指标要求如下: (1)往返较差 、附和或环线闭合差: ha-bln,表示 测站数。 (或ha-b1.0L, L 表示观测路线距离) ; (2)前后视距 : 30m ; (3)前后视距差 : 1.0m ; (4)前后视距累积差 3.0m ; (5)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的高差容差 :1.0mm ; 6 (6)水准仪的精度不低于 N2 级别。 变形观测的精度要求取决于该工程建构筑物预计的允许变形值的大小 和观测目的。如何根据允许变形值来确定观测的精度,国内外还存在着各 种不同看法。我们倾向于采用国际测量工作者联合会工程测量组比较早提 出的:“如果观测的目的是为了使变形值不超过某一允许的数值而确保建 筑物的安全,则其观测的中误差应小于允许变形值的 1/3;如果观测的目的 是为研究建构筑物变形的过程,则其观测中误差应比这个数值小得多” 。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的变形观测中,由于其主要观测内容是基础沉陷和建 筑物本身的倾斜,其观测精度应根据建筑物基础的允许沉陷值,允许倾斜 度和允许相对弯矩等来决定,同时还应考虑其沉陷速度和倾斜速度。 一般来讲,从实用的目的和需要出发,对于有传动设各、连续生产的 人型车间(钢结构、钢筋混凝上结构的建筑物),以及水利水电工程的混凝 上人坝,通常要求观测工作能反映出 1 mm 的沉陷量,那么沉陷观测的精 度则要求达到 0.5mm;对于不是连续生产的一般工业)房、民用建筑、高层 房屋建筑,以及上工建构筑物,要求观测工作能反映出 2mm 的沉陷量,则 沉陷观测的精度要达到 lmm 的要求。 至于观测的频率决定于变形值的人小和变形速度,以及观测的目的。 通常要求观测的次数既要能反映出变化的过程,又要不遗漏变化的时刻。 1.41.4 工程建筑物变形观测的频率工程建筑物变形观测的频率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 时进行,否则沉降观测得不到原始数据,而是整个观测得不到完整的观测 7 意义。其他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必须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 补测。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沉降情况或规律。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 称为一个观测周期,一般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按一定的时间段为一观测 周期(如:次/30 天)或按建筑物的加荷情况每升高一层(或数层)为一 观测周期,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必须按施测方案中规定的观测周期准时进 行。 2.12.1 水准测量法水准测量法 用水准测量的方法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则是周期性地观测建筑物 上的沉降观测点和水准基点之间的高差变化值。是目前沉降观测中最为常 用的方法。 (1) 水准基点的布设 水准基点是沉降观测的基准,因此水准基点的布设应满足以下要求: 要有足够的稳定性 水准基点必须设置在沉降影响范围以外,冰 冻地区水准基点应埋设在冰冻线以下 0.5m。 要具备检核条件 为了保证水准基点高程的正确性,水准基点最 少应布设三个,以便相互检核。 要满足一定的观测精度 水准基点和观测点之间的距离应适中, 相距太远会影响观测精度,一般应在 100m 范围内。 (2)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进行沉降观测的建筑物,应埋设沉降观测点,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应满 足以下要求: 沉降观测点的位置 沉降观测点应布设在能全面反映建筑物沉降 情况的部位,如建筑物四角、沉降缝两侧、荷载有变化的部位、大型设备 基础、柱子基础和地质条件变化处。 8 沉降观测点的数量 一般沉降观测点是均匀布置的,它们之间的 距离一般为 1020m。 沉降观测点的设置形式 如图 2-1 所示。 图 2-1 沉降观测点的设置形式 (3) 沉降观测 观测周期 观测的时间和次数,应根据工程的性质、施工进度、 地基地质情况及基础荷载的变化情况而定。 a.当埋设的沉降观测点稳固后,在建筑物主体开工前,进行第一次观 测。 b.在建(构)筑物主体施工过程中,一般每盖 12 层观测一次。如 中途停工时间较长,应在停工时和复工时进行观测。 c.当发生大量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立即或几天一次连续观测。 d.建筑物封顶或竣工后,一般每月观测一次,如果沉降速度减缓,可 改为 23 个月观测一次,直至沉降稳定为止。 观测方法 观测时先后视水准基点,接着依次前视各沉降观测点, 最后再次后视该水准基点,两次后视读数之差不应超过1mm。另外,沉 降观测的水准路线(从一个水准基点到另一个水准基点)应为闭合水准路 线。 精度要求 沉降观测的精度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而定。 9 a.多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可采用 DS3水准仪,用普通水准测量的方 法进行,其水准路线的闭合差不应超过mm(n 为测站数) 。n0 . 2 b.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则应采用 DS1精密水准仪,用二等水准测 量的方法进行,其水准路线的闭合差不应超过mm(n 为测站数) 。n0 . 1 (4) 沉降观测的成果整理 整理原始记录 每次观测结束后,应检查记录的数据和计算是否 正确,精度是否合格,然后,调整高差闭合差,推算出各沉降观测点的高 程,并填入“沉降观测表”中。 计算沉降量 计算内容和方法如下: a.计算各沉降观测点的本次沉降量: 沉降观测点的本次沉降量=本次观测所得的高程上次观测所得的高 程 b.计算累积沉降量: 累积沉降量=本次沉降量+上次累积沉降量 将计算出的沉降观测点本次沉降量、累积沉降量和观测日期、荷载情 况等记入“沉降观测表”中。 绘制沉降曲线 如图 2-2 所示,为沉降曲线图,沉降曲线分为两部 分,即时间与沉降量关系曲线和时间与荷载关系曲线。 10 2002 2003 2004 357911 357911 0 40 80 100 120 10 20 30 40 F/(t/m2) s/mm t 时间(年、月) 图 2-2 沉降曲线图 1 2 a.绘制时间与沉降量关系曲线 首先,以沉降量s为纵轴,以时间t为横轴,组成直角坐标系。然后, 以每次累积沉降量为纵坐标,以每次观测日期为横坐标,标出沉降观测点 的位置。最后,用曲线将标出的各点连接起来,并在曲线的一端注明沉降 观测点号码,这样就绘制出了时间与沉降量关系曲线,如图 2-2 所示。 b.绘制时间与荷载关系曲线 首先,以荷载为纵轴,以时间为横轴,组成直角坐标系。再根据每次 观测时间和相应的荷载标出各点,将各点连接起来,即可绘制出时间与荷 载关系曲线,如图 2-2 所示。 2.22.2 一般建筑物主体的倾斜观测一般建筑物主体的倾斜观测 建筑物主体的倾斜观测,应测定建筑物顶部观测点相对于底部观测点 的偏移值,再根据建筑物的高度,计算建筑物主体的倾斜度,即 (2-1) H D i tan 11 式中 : 建筑物主体的倾斜度;i D建筑物顶部观测点相对于底部观测点的偏移值(m) ; H建筑物的高度(m) ; 倾斜角() 。 由式(2-1)可知,倾斜测量主要是测定建筑物主体的偏移值 D。偏移 值 D的测定最简单的可采用吊垂线法。此法的基本思路是:如图 2- 3(a)所示,从处下放一锤球线至 B 处,量取 B 点到锤球线的水平距离, A 即为D。此法显然极为简便,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如下困难:一是建 筑物上难以找到能悬挂锤球线的地方;二是当建筑物教高时,锤球线难以 稳定,特别是有风天气,锤球线的大幅摆动给观测精度带来严重影响,即 使是利用阻尼装置或采用测定逆转点后求平均值的办法也难以从根本解决 问题。因此,一般认为不适合精度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物或塔式建筑物的 倾斜观测。所以测量D一般采用经纬仪投影法。具体观测方法如下: M N P Q X Y H A B N Q A B 图 2-3 一般建筑物的倾斜观测 H B A D A (a) (1) 如图 2-3(b)所示,将经纬仪安置在固定测站上,该测站到建筑物 12 的距离,为建筑物高度的 1.5 倍以上。瞄准建筑物X墙面上部的观测点 M,用盘左、盘右分中投点法,定出下部的观测点N。用同样的方法,在与 X墙面垂直的Y墙面上定出上观测点P和下观测点Q 。M、N和P、Q即为 所设观测标志。 (2) 相隔一段时间后,在原固定测站上,安置经纬仪,分别瞄准上观 测点M和P,用盘左、盘右分中投点法,得到N和Q。如果,N与 N、Q与Q不重合,如图 2-3(b)所示,说明建筑物发生了倾斜。 (3) 用尺子,量出在X、Y墙面的偏移值 A、B,然后用矢量相加 的方法,计算出该建筑物的总偏移值 D,即: (2-2) 22 BAD 投影法很显然地解决了利用垂线法测量建筑物倾斜存在的不足,使得 野外工作在仍然很方便的情况下,较大程度地提高了测量精度,因此,该 法在建筑物倾斜观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投影法的实质是投点放样, 因此,它不可能通过增加多余观测的方法来进一步提高精度;另外,对于 倾斜不是很大的塔式建筑物,这种方法是无法投点的,因为其外部轮廓上 的点并不在同一竖直线上,梯形的烟囱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这种情况必 须采用水平角观测法,在此不多加以说明。 根据总偏移值 D和建筑物的高度H用式(2-1)即可计算出其倾斜 度i。 13 3.13.1 工程介绍工程介绍 本工程由南昌市第一医院开发建设,场地位于象山北路和后墙路交叉 路口。基坑长约 50 米,宽约 30 米,基坑最深开挖约 6 米。基坑的西面小 金台路,南面后墙路,东面象山北路,北面为建筑物。 3.23.2 监测任务及监测项目监测任务及监测项目 3.2.13.2.1 监测任务:监测任务: 在基坑开挖后地下室至0 前,定期对基坑周边的护坡进行平面位移 及沉降监测,并对基坑周边道路及主要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若位移发生 超限或异常,及时通报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 3.2.23.2.2 监测依据:监测依据: 2.2.1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 (YB9258-97) 2.2.2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8-2007) 3.2.33.2.3 根据设计及甲方要求监测项目如下:根据设计及甲方要求监测项目如下: 2.3.1 基坑护坡垂直位移监测 2.3.2 基坑护坡水平位移监测 2.3.3 基坑周边道路及主要建筑物垂直位移监测 3.33.3 工作点、基准点、监测点的布设和坐标系统工作点、基准点、监测点的布设和坐标系统 3.3.13.3.1 基坑变形监测点位的布设基坑变形监测点位的布设 在施工场地东南角布设工作点 A,西南角布设工作点 B,并在象山北 路路边打入钢钉布设一个基准点。工作点位埋设方式均为埋入 50CM 的钢 筋,并用水泥浇铸,在钢筋顶端锯刻“十”字,作为基坑变形监测的工作 14 点。两工作点视野开阔,可一站观测所有监测点,最大程度减少观测误差。 在基坑土钉墙的顶面,用埋设钢筋的方式,设置变形监测点 11 个, 钢钉长约 50CM,顶面刻有“+”字,并用水泥浇铸,作为水平位移监测和 垂直位移监测的监测点,编号分别为 J1-J11;并在基坑周围的象山北路、 后墙路、小金台路上及周边房屋布设垂直位移监测的监测点,编号分别为 道路监测点 L1-L10,房屋监测点 F1-F14。 3.3.23.3.2 坐标系统坐标系统 变形监测采用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3.43.4 监测人员及主要仪器设备监测人员及主要仪器设备 3.4.13.4.1 监测人员监测人员 本队将安排 4 名测绘人员负责该监测项目,其中 1 名为项目负责人, 负责按照本方案的要求主持展开测量工作,并随时与甲方或监理方沟通, 当变形值出现异常时,及时向甲方或监理方发出警报,以便甲方迅速作出 反应。 3.4.23.4.2 测量仪器测量仪器 用于水平位移监测的仪器是:拓普康 311 全站仪,测角精度为 2” ,测 距精度为(2mm+2ppm) ; 用于垂直位移监测的仪器是:瑞士产徕卡 DNA003 电子水准仪(标称 精度为0.3mm/km) ,2 米条形码铟瓦水准标尺。外业记录由仪器自动记录 存储,观测中超限,提醒重测。 15 所用测量仪器均经过检定。 3.53.5 监测方法和精度要求监测方法和精度要求 3.5.13.5.1 监测方法:监测方法: 根据基坑设计的安全等级确定本次变形测量的等级为二级,平面 变形控制测量按一级导线测量要求进行; 在工作点上采用极坐标法进行监测点的坐标测量; 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用水准闭合路线测量监测点的高程。 3.5.23.5.2 监测精度监测精度 (1 1)垂直位移观测: 垂直位移观测主要技术要求见下表 3-1: 表 3-1 垂直位移观测技术要求 等级 仪器类 型 基辅分划所 测高差之差 (mm) 往返较差、附 合或 环线闭合差 (mm) 检测已测 高差较差 (mm) 前后视 距差 (m) 前后累 计视距 差 二级 DNA0030.71.0n1.5n2.03.0 注:表中 n 为测站数。 每次观测前均对仪器 i 角进行检查。首次测量采用往返观测,经 简易平差求得各点高程作为第一次观测值。以后均采用单程闭合观测, 并定期检查基准点。并尽可能做到每次观测同路线、同仪器、同人员 进行。 第一次测量的观测点高程作为起始高程,以后每次测得的高程与 16 前一次进行比较,差值 h 即为观该测点的沉降量。高程测量和计算 过程中取位至 0.01mm,沉降量取位至 0.1mm。 (2)水平位移监测 水平位移观测按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 8-2007)二级变形测量要 求进行。采用 J2 型全站仪进行,按极坐标法观测,计算坐标及其两次观 测的坐标差确定其位移量。观测人员现场测量时必须将量测的湿度、气压 参数输入到仪器进行测距参数改正后方可进行测量。 其主要技术要求见表 3-2: 表 3-2 水平角及边长要求 等级 角度中 误差 () 边长中误 差 (mm) 最弱边边长 相对中误差 测回 数 一测回 内 2C 互差 (mm) 同一方向 值各测回 互差 () 半测 回归 零差 ( ) 二级 2.010.01/5000031388 数据处理基于本工程独立坐标系统,假定工作点 A 的坐标为 (5000,5000) ,定向方位角为 X(此时 0方位角与基坑一边垂直,便 于描述位移监测点的位移方向)作起算数据。 3.63.6 监测频率及监测报警监测频率及监测报警 3.6.13.6.1 监测频率:监测频率: 本基坑开挖建设周期约三个月左右,预计总共观测 20 次。 17 确定的监测时间间隔为: 第一阶段:监测时间间隔为 1 天,观测周期定为一个星期。 第二阶段,监测时间间隔约为 3 天,观测周期定为二个星期。 第三阶段,监测时间间隔约为 7 天,观测周期定为七个星期。 第四阶段,监测时间间隔约为 15 天,观测周期定为二个星期,直至 建筑物建至0 或土体回填结束。 在观测过程中,当基坑变形速率过大,不均匀沉降,基坑内部及四周 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等情况,则随时增加观测次数。 3.6.23.6.2 监测报警监测报警 当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时,必须立即向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报警; 若情况比较严重,应建议立即停止施工,并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的保 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 3.73.7 变形观测成果分析总结变形观测成果分析总结 平面位移观测是对基坑边缘布设的观测点进行观测,在基坑 边缘共布设观测点 11 个:如图 3-3,分别编号为 J1-J11(基坑) , 这 11 个观测点是通过用南方 S86 型号的 RTK 采集所得到的坐标。观测 采用拓普康 301D 两秒级全站仪进行全野外数据采集,采用独立坐标, 用极坐标法进行观测,计算出坐标并对比上次观测的坐标值确定其平 面位移量。 18 图 3-3 观测点位置及其坐标 沉降观测是对基坑边缘及周边道路、主要建筑物上布设的观测点 进行观测,共布设观测点35 个,如图 3-4,编号为 J1-J11(基坑) ;L1-L10(道路);F1-F14(建筑) ;观测采用徕卡 DNA03 型数字水 准仪,配合徕卡编码标尺进行自动测量。平差计算采用独立高程,以A 点为起算点,在各沉降观测点间测设个闭合环,利用水准平差软件平 差出各沉降观测点的高程,并与上一次施测的高程进行比较,求得 各点的下沉量。 19 图 3-4 基坑控制点及周边环境示意总图 通过 8 次观测,没有发现所测柱基有大量沉降、严重不均匀沉降等异 常情况。从沉降观测成果表可以看出,所测各点的沉降量均较小。变形值 均在安全数值内,沉降值稳定。观测结果的具体数据详见简报的表格。 20 第一次(M)第二次(M) 本次沉降 量 累计沉降量 点号 日期: 2012.12.23 日期: 2012.12.28 (mm)(mm) 备注 J150.9454 50.9450 -0.4 -0.4 J250.7457 50.7452 -0.5 -0.5 J350.4816 50.4817 0.1 0.1 J450.3175 50.3174 -0.1 -0.1 J550.4346 50.4346 0.0 0.0 J650.4887 50.4888 0.1 0.1 J750.4872 50.4874 0.2 0.2 J850.5273 50.5274 0.1 0.1 J950.5326 50.5326 0.0 0.0 J1050.3995 50.3997 0.2 0.2 J1151.1388 51.1387 -0.1 -0.1 次数第一次第二次本次位移量累计位移量备注 21 时间 2012年12月 23日 2012年12月28 日 点号 坐标 X/mY/mX/mY/mX/mY/mX/mY/m J1 5037 .944 5015. 302 5037. 943 5015.3 02 -0.001 0.000 -0.001 0.000 J2 5038 .779 5023. 282 5038. 777 5023.2 83 -0.002 0.001 -0.002 0.001 J3 5035 .930 5034. 563 5035. 929 5034.5 63 -0.001 0.000 -0.001 0.000 J4 5034 .050 5046. 024 5034. 051 5046.0 22 0.001 - 0.002 0.001 - 0.002 J5 5011 .594 5045. 575 5011. 593 5045.5 75 -0.001 0.000 -0.001 0.000 J6 5004 .098 5038. 886 5004. 099 5038.8 85 0.001 - 0.001 0.001 - 0.001 J7 5001 .764 5016. 215 5001. 767 5016.2 16 0.003 0.001 0.003 0.001 J8 5004 .982 4998. 287 5004. 984 4998.2 85 0.002 - 0.002 0.002 - 0.002 J9 5016 .713 4996. 968 5016. 714 4996.9 72 0.001 0.004 0.001 0.004 J10 5028 .720 4995. 676 5028. 720 4995.6 79 0.000 0.003 0.000 0.003 J11 5034 .812 4992. 967 5034. 813 4992.9 71 0.001 0.004 0.001 0.004 22 南昌市第一医院眼耳鼻喉治疗中心(基坑)第三次沉降观测表 第一次(M) 第二次 (M) 第三次 (M) 本次沉降量 累计沉降 量 点号 日期:2012.12.23 日期: 2012.12. 28 日期: 2013.02. 15 (mm)(mm) 备注 J150.9454 50.9450 50.9436 -1.4 -1.8 J250.7457 50.7452 50.7437 -1.5 -2.0 J350.4816 50.4817 50.4808 -0.9 -0.8 J450.3175 50.3174 50.3170 -0.4 -0.5 J550.4346 50.4346 50.4346 0.0 0.0 J650.4887 50.4888 50.4889 0.1 0.2 J750.4872 50.4874 50.4876 0.2 0.4 J850.5273 50.5274 50.5276 0.2 0.3 J950.5326 50.5326 50.5329 0.3 0.3 J1050.3995 50.3997 50.3996 -0.1 0.1 J1151.1388 51.1387 51.1371 -1.6 -1.7 23 南昌市第一医院眼耳鼻喉治疗中心变形观测水平位移量统计表(第三次)南昌市第一医院眼耳鼻喉治疗中心变形观测水平位移量统计表(第三次) 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时间 2012年12月23 日 2012年12月 28日 2013年2月 15日 本次位移量累计位移量备注 点号 坐标 X/mY/mX/mY/mX/mY/m X/ m Y/ m X/ m Y/ m J1 5037. 944 5015. 302 5037 .943 5015 .302 5037 .941 5015 .301 - 0.00 2 - 0.00 1 - 0.00 3 - 0.00 1 J2 5038. 779 5023. 282 5038 .777 5023 .283 5038 .777 5023 .282 0.00 0 - 0.00 1 - 0.00 2 0.00 0 J3 5035. 930 5034. 563 5035 .929 5034 .563 5035 .927 5034 .562 - 0.00 2 - 0.00 1 - 0.00 3 - 0.00 1 J4 5034. 050 5046. 024 5034 .051 5046 .022 5034 .051 5046 .022 0.00 0 0.00 0 0.00 1 - 0.00 2 J5 5011. 594 5045. 575 5011 .593 5045 .575 5011 .593 5045 .573 0.00 0 - 0.00 2 - 0.00 1 - 0.00 2 J6 5004. 098 5038. 886 5004 .099 5038 .885 5004 .100 5038 .885 0.00 1 0.00 0 0.00 2 - 0.00 1 J7 5001. 764 5016. 215 5001 .767 5016 .216 5001 .768 5016 .215 0.00 1 - 0.00 1 0.00 4 0.00 0 J8 5004. 982 4998. 287 5004 .984 4998 .285 5004 .983 4998 .286 - 0.00 1 0.00 1 0.00 1 - 0.00 1 J9 5016. 713 4996. 968 5016 .714 4996 .972 5016 .714 4996 .973 0.00 0 0.00 1 0.00 1 0.00 5 J10 5028. 720 4995. 676 5028 .720 4995 .679 5028 .719 4995 .680 - 0.00 1 0.00 1 - 0.00 1 0.00 4 J11 5034. 812 4992. 967 5034 .813 4992 .971 5034 .812 4992 .970 - 0.00 1 - 0.00 1 0.00 0 0.00 3 24 南昌市第一医院眼耳鼻喉治疗中心(基坑)第四次沉降观测表 第一次(M) 第三次 (M) 第四次 (M) 本次沉降量 累计沉降 量 点号 日期:2012.12.23 日期: 2013.02. 15 日期: 2013.02. 18 (mm)(mm) 备注 J150.9454 50.9436 50.9435 -0.1 -1.9 J250.7457 50.7437 50.7435 -0.2 -2.2 J350.4816 50.4808 50.4807 -0.1 -0.9 J450.3175 50.3170 50.3173 0.3 -0.2 J550.4346 50.4346 50.4348 0.2 0.2 J650.4887 50.4889 50.4886 -0.3 -0.1 J750.4872 50.4876 50.4875 -0.1 0.3 J850.5273 50.5276 50.5274 -0.2 0.1 J950.5326 50.5329 50.5330 0.1 0.4 J1050.3995 50.3996 50.3998 0.2 0.3 J1151.1388 51.1371 51.1370 -0.1 -1.8 25 南昌市第一医院眼耳鼻喉治疗中心变形观测水平位移量统计表(第四次)南昌市第一医院眼耳鼻喉治疗中心变形观测水平位移量统计表(第四次) 次数第一次第三次第四次 时间 2012年12月23 日 2013年2月 15日 2013年2月 18日 本次位移量累计位移量备注 点号 坐标 X/mY/mX/mY/mX/mY/m X/ m Y/ m X/ m Y/ m J1 5037. 944 5015. 302 5037 .941 5015 .301 5037 .939 5015 .301 - 0.00 2 0.00 0 - 0.00 5 - 0.00 1 J2 5038. 779 5023. 282 5038 .777 5023 .282 5038 .778 5023 .281 0.00 1 - 0.00 1 - 0.00 1 - 0.00 1 J3 5035. 930 5034. 563 5035 .927 5034 .562 5035 .925 5034 .561 - 0.00 2 - 0.00 1 - 0.00 5 - 0.00 2 J4 5034. 050 5046. 024 5034 .051 5046 .022 5034 .049 5046 .020 - 0.00 2 - 0.00 2 - 0.00 1 - 0.00 4 J5 5011. 594 5045. 575 5011 .593 5045 .573 5011 .590 5045 .571 - 0.00 3 - 0.00 2 - 0.00 4 - 0.00 4 J6 5004. 098 5038. 886 5004 .100 5038 .885 5004 .102 5038 .884 0.00 2 - 0.00 1 0.00 4 - 0.00 2 J7 5001. 764 5016. 215 5001 .768 5016 .215 5001 .769 5016 .214 0.00 1 - 0.00 1 0.00 5 - 0.00 1 J8 5004. 982 4998. 287 5004 .983 4998 .286 5004 .983 4998 .283 0.00 0 - 0.00 3 0.00 1 - 0.00 4 26 J9 5016. 713 4996. 968 5016 .714 4996 .973 5016 .715 4996 .975 0.00 1 0.00 2 0.00 2 0.00 7 J10 5028. 720 4995. 676 5028 .719 4995 .680 5028 .717 4995 .682 - 0.00 2 0.00 2 - 0.00 3 0.00 6 J11 5034. 812 4992. 967 5034 .812 4992 .970 5034 .809 4992 .971 - 0.00 3 0.00 1 - 0.00 3 0.00 4 南昌市第一医院眼耳鼻喉治疗中心(基坑)第五次沉降观测表 第一次(M) 第四次 (M) 第五次 (M) 本次沉降量 累计沉降 量 点号 日期:2012.12.23 日期: 2013.02. 18 日期: 2013.02. 21 (mm)(mm) 备注 J150.9454 50.9435 50.9435 0.0 -1.9 J250.7457 50.7435 50.7429 -0.6 -2.8 J350.4816 50.4807 50.4805 -0.2 -1.1 J450.3175 50.3173 50.3172 -0.1 -0.3 J550.4346 50.4348 50.4347 -0.1 0.1 J650.4887 50.4886 50.4888 0.2 0.1 J750.4872 50.4875 50.4874 -0.1 0.2 J850.5273 50.5274 50.5270 -0.4 -0.3 J950.5326 50.5330 50.5326 -0.4 0.0 27 J1050.3995 50.3998 50.3999 0.1 0.4 J1151.1388 51.1370 51.1370 0.0 -1.8 南昌市第一医院眼耳鼻喉治疗中心变形观测水平位移量统计表(第五次)南昌市第一医院眼耳鼻喉治疗中心变形观测水平位移量统计表(第五次) 次数第一次第四次第五次 时间 2012年12月23 日 2013年2月 18日 2013年2月 21日 本次位移量累计位移量备注 点号 坐标 X/mY/mX/mY/mX/mY/m X/ m Y/ m X/ m Y/ m J1 5037. 944 5015. 302 5037 .939 5015 .301 5037 .940 5015 .302 0.00 1 0.00 1 - 0.00 4 0.00 0 J2 5038. 779 5023. 282 5038 .778 5023 .281 5038 .776 5023 .283 - 0.00 2 0.00 2 - 0.00 3 0.00 1 J3 5035. 930 5034. 563 5035 .925 5034 .561 5035 .922 5034 .560 - 0.00 3 - 0.00 1 - 0.00 8 - 0.00 3 J4 5034. 050 5046. 024 5034 .049 5046 .020 5034 .047 5046 .017 - 0.00 2 - 0.00 3 - 0.00 3 - 0.00 7 J5 5011. 594 5045. 575 5011 .590 5045 .571 5011 .589 5045 .570 - 0.00 - 0.00 - 0.00 - 0.00 28 1 1 5 5 J6 5004. 098 5038. 886 5004 .102 5038 .884 5004 .100 5038 .883 - 0.00 2 - 0.00 1 0.00 2 - 0.00 3 J7 5001. 764 5016. 215 5001 .769 5016 .214 5001 .766 5016 .212 - 0.00 3 - 0.00 2 0.00 2 - 0.00 3 J8 5004. 982 4998. 287 5004 .983 4998 .283 5004 .985 4998 .285 0.00 2 0.00 2 0.00 3 - 0.00 2 J9 5016. 713 4996. 968 5016 .715 4996 .975 5016 .716 4996 .978 0.00 1 0.00 3 0.00 3 0.01 0 J10 5028. 720 4995. 676 5028 .717 4995 .682 5028 .716 4995 .683 - 0.00 1 0.00 1 - 0.00 4 0.00 7 J11 5034. 812 4992. 967 503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出行前安全培训课件
- 曲沃辅警考试题库2025(有答案)
- 2025年4月15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知识竞赛题【附全部答案】
-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 2025婚礼服务合同书
- 出口食品备案课件
- 新高考政策效果评估-洞察及研究
- 2025年租赁住房管理协议与计划生育服务合同制度
- 2025年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下的企业股权转让合同
- 2025担保法实施前合同法下的房屋抵押合同未登记的效力问题
-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
- 2024年《经济法基础》教案(附件版)
- 智慧化税费申报与管理 课件 项目四企业所得税智慧化税费申报与管理
- 《税费计算与申报》课件 项目二 增值税的计算与申报任务三 增值税的申报
- 电动汽车的储能技术
- 阀门检验报告汇总266黄铜球阀
- SICD植入护理配合
- 北京外国语大学611英语基础测试(技能)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 科幻小说3000字(12篇)
- 弱电工程施工进度表(甘特图)
- 机械设备控制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