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__第三代移动通信概述.ppt_第1页
第1章__第三代移动通信概述.ppt_第2页
第1章__第三代移动通信概述.ppt_第3页
第1章__第三代移动通信概述.ppt_第4页
第1章__第三代移动通信概述.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代移动通信 第1章第三代移动通信概述 第三代移动通信 TheThirdGenerationMobileCommunication 3G 技术已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 章概要介绍3G的起源 发展进程和演进 主要内容如下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标准化组织 3G技术标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频谱分配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业务特点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演进路径 1 1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标准化 1 1 1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3G 又被国际电联 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Union ITU 称为IMT 2000 意指在2000年左右开始商用并工作在2000MHz频段上的国际移动通信系统 1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目标 1 全球统一频谱 标准 实现全球无缝漫游 2 更高的频谱效率 更低的建设成本 3 能提供较高的服务质量和保密性能 4 能提供足够的系统容量 方便2G系统的过渡和演进 5 能提供多种业务 适应多种环境 2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特征 1 3G系统具有大容量语音 高速数据和图像传输的能力 2 3G系统可以基于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平滑过渡和演进 3 3G系统采用了新的通信技术 3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标准化组织 1 第三代移动通信合作伙伴项目 3GPP 3GPP的组织机构 第三代移动通信合作伙伴项目 3GPP 是由欧洲的ETSI 日本的ARIB 日本的TTC 韩国的TTA以及美国的T15个标准化组织在1998年底发起成立的 1998年12月正式成立 中国无线通信标准化组织 ChinaWirelessTelecommunicationStandardGroup CWTS 于1999年在韩国正式签字加入3GPP 成为3GPP的组织伙伴 图1 13GPP组织机构 3GPP工作 3GPP的主要工作是研究制定并推广基于演进的GSM核心网络的3G标准 即制定以GSM移动应用部分 GSMMobileApplicationPart GSMMAP 为核心网 通用陆地无线接入 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 UTRA 为无线接口的标准 2 第三代移动通信合作伙伴项目二 3GPP2 3GPP2的组织第三代移动通信合作伙伴项目二 3GPP2 由美国TIA 日本ARIB和TTC 韩国TTA等4个标准化组织发起 1999年1月正式成立 中国无线通信标准化组织 CWTS 于1999年6月在韩国正式签字加入3GPP2 成为3GPP2的组织伙伴 在此之前 我国是以观察员的身份参与3GPP2的标准化活动 3GPP2的组织机构如图1 2所示 图1 23GPP2组织机构 3GPP2工作 3GPP2的主要工作是制定以ANSI IS 41为核心网 cdma2000为无线接口的3G标准 ANSI AmericanNationalStandardsInstitute 是美国国家标准学会 IS 41协议是CDMA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网移动性管理协议 3GPP2的标准化工作受到拥有多项CDMA关键技术专利的高通公司的较多支持 1 1 2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 1 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的提出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通常指无线接口的无线传输技术标准 表1 1IMT 2000无线接口的5种技术标准 采用码分多址接入技术 CDMA 的3种候选方案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主流标准 3种主流标准的工作方式分别为频分双工 直扩 FDD DS 频分双工 多载波 FDD MC 和时分双工 TDD 对应的标准分别为WCDMA cdma2000和TD SCDMA UTRA TDD 1 IMT 2000CDMA DS WCDMA IMT 2000CDMA DS又称宽带码分多址 WidebandCDMA WCDMA WCDMA的核心网基于演进的GSM GPRS网络技术 空中接口采用DS CDMA多址方式 2 IMT 2000CDMA MC cdma2000 IMT 2000CDMA MC又称cdma2000 cdma2000是基于IS 95标准的各种CDMA制造厂家的产品和不同运营商的网络构成的一个家族概念 从IS 95演进而来的cdma2000标准是一个体系结构 称为cdma2000家族 它包含一系列子标准 经过融合后含多载波 Multi Carrier MC 方式 即单载波 1x 三载波 3x 等方式 3 IMT 2000CDMA TDD IMT 2000CDMA TDD目前包括低码片速率TD SCDMA和高码片速率UTRA TDD两个技术 TD SCDMA TimeDivisionSynchronousCDMA 采用时分 同步码分多址技术 UTRA TDD采用通用陆地无线接入 时分双工技术 TD SCDMA是中国提出的国际标准 目前已经在我国国内建网 而UTRA TDD标准制定现在已处于停顿状态 所以通常提到IMT 2000CDMA TDD即指TD SCDMA 2 3大主流技术标准性能对比 表1 23G的主流标准性能对比 1 1 3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化进程 1 3GPP技术规范的版本划分 1 R99版本 2 R4版本 3 R5版本 4 R6版本 5 R7版本 6 R8版本 7 R9版本 2 3GPP2技术规范的发展历程 1 cdma2000无线技术的发展历程 cdma20001x是cdma2000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的第一阶段 对应cdma2000标准的Rev 0 Rev A Rev B协议版本 cdma20001xEV DO技术起源于美国Qualcomm公司提出的高速率数据 HighDataRate HDR 技术 cdma20001xEV DV综合了cdma20001x和cdma20001xEV DV的优点 对应Rev C和Rev D协议版本 2 cdma2000核心网发展历程 阶段0 阶段1 阶段2 阶段3 1 2第三代移动通信频谱分配 图1 3WRC2000频谱安排 图1 4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频谱安排 1 3第三代移动通信业务 3G业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不同的分类 不同分类所属的各种业务可以是相互交叠的 基于GSM网络和固定网络数据业务的分类 UMTS论坛将3G业务分为6类 即移动Internet接入 定制信息和娱乐业务 多媒体短消息业务 基于位置的业务 移动Internet Extranet接入业务和增强语音 含可视电话服务 按照应用层QoS的业务分类 3GPP定义了4种基本业务类型 即会话类业务 流媒体业务 交互类业务和背景类业务 按照媒体的表现形式 3G业务可以分为文本业务 视频业务和多媒体业务 下面根据应用层QoS的业务和用户体验来分类介绍3G业务 1 根据应用层QoS的3G业务分类 图1 5不同QoS要求时业务特点示意图 1 会话类业务 2 流类业务 3 交互类业务 4 背景类业务 2 根据用户体验的3G业务分类 1 通信类业务 2 娱乐类业务 3 资讯类业务 4 Internet业务 5 金融业务 6 位置服务 7 监控服务 1 4第三代移动通信演进 1 4 1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演进路径 图1 63G的演进有三条路径 1 4 2IMT Advanced 1 ITU Advanced的标准化进程2 ITU Advanced关键技术 1 ITU Advanced无线接口技术 2 ITU Advanced网络技术 下一代网络演进的需求 下一代网络的结构 小结 1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简称3G 又被国际电联 ITU 称为IMT 2000 是指在2000年左右开始商用并工作在2000MHz频段上的国际移动通信系统 IMT 2000的标准化工作开始于1985年 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规范具体由第三代移动通信合作伙伴项目 3GPP 和第三代移动通信合作伙伴项目二 3GPP2 分别负责 2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主流标准为WCDMA cdma2000和TD SCDMA UTRA TDD 3G的3大主流技术标准在网络基础 核心网 空中接口 码片速率 载频间隔 扩频方式 同步和功控速度等方面各有特点 3 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通过不断增加新特性来增加自身的竞争力 使用并行版本体制 3GPP技术规范的3G版本划分为R99 R4 R5 R6 R7 R8和R9等 3GPP2技术规范的3G版本划分为Rev 0 Rev A Rev B Rev C Rev D UWB等 4 3G业务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照应用层QoS的业务分类 3GPP定义了会话类业务 流媒体业务 交互类业务和背景类业务 根据用户的体验 3G业务可分为通信类业务 娱乐类业务 资讯类业务 互联网业务 金融业务 位置服务及监控服务等 5 3G的演进有3条路径 其一是以3GPP为基础的技术轨迹 即从第二代的GSM GPRS到第三代的WCDMA TD SCDMA 第三代增强型的HSPA 以及LTE发展路线 最后演进到IMT Advanced 即B3G 4G 其二是以3GPP2为基础的技术路线 即从第二代的cdma2000到cdma20001x 再到第三代的cdma20001xEV DO DV 以及长期演进的UMB升级版本 最后演进到B3G 4G 其三是以WiMAX为基础的技术路线 是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向着高移动性 高服务质量的方向演进的结果 6 2005年10月在赫尔辛基举行的ITV RWP8F第l7次会议上 正式将SystemBeyondIMT 2000命名为IMT advanced 其高移动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