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doc_第1页
苏霍姆林斯基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doc_第2页
苏霍姆林斯基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doc_第3页
苏霍姆林斯基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霍姆林斯基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倾听世界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始终是他关注的核心议题。但他没有就倾听谈倾听,而是将倾听与观察联系起来思考。在他看来,倾听能力首先是一种观察能力,对他人的倾听,原发于对他人的观察。作为倾听的观察,有两方面的价值:提升道德的敏锐性,促进智力发展。 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道德能力,常常与其是否具备“敏锐性”有关。这种敏锐性体现在观察与倾听的敏锐性之中,尤其是对于他人,如自己亲近之人的“痛苦”的体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敏锐性。换言之,理解亲人的痛苦能提高道德的敏锐性,这样的体察也有助于减少生活中的痛苦。在他看来,假如我们大家都善于从他人眼睛里,从细微的、乍一看察觉不到的手的动作之中,从人的步履、呼吸,从人观察世界的目光中看到痛苦,那么,生活中的痛苦一般会少得多。苏霍姆林斯基回忆道: 我高兴地回忆起我的一个班,我跟这个班整整生活了10年。我们一同去田里、草地、牧场,不仅去干点活,而且去观察人,从中学会观察人的心情,观察人的痛苦和苦难,为的是日后能帮助人。噢,有几个妇女站着一处在交谈,其中有一位大娘(后来我们才了解到她的名字叫叶莲娜)立刻映入孩子们眼帘,她双手交叉在胸前,望着远方“她在看什么呢?没什么东西可看呀。”蓝眼睛的小姑娘奥莉娅轻轻地说,“她心里可能有什么不痛快的事” 后来我们了解到这位妇女历尽艰辛。她的丈夫、儿子、兄弟相继在前线牺牲了,小女儿又得了重病,在床上躺了好几个月了。战后不几月,她的妹夫从医院回来了,失去了双足我们跟叶莲娜大娘交上了朋友。她对孩子们恋恋不舍,期待着孩子们能再来。当时我所关心的,是使我们发自内心的关怀不应有一丁点不妥当的地方。孩子们越是去关心他人的欢乐和痛苦,他们的目光就越敏锐,他们感受到初次相遇的人就越细腻。 有一天,一群孩子跑到我跟前,焦急地报告说,在学校附近的长凳上坐着一位大爷,他眼里充满悲痛、绝望,简直不想活下去了。孩子们跟老人家认识了,原来他遇到了莫大的不幸老伴在医院去世了。 在学生们的焦急报告中,包含了观察和倾听所具有的道德激情和道德行为,它影响了孩子通过眼睛的“看”和耳朵的“听”所做出的选择,面对眼与耳每天都可能遭遇的如此丰富的人与事,什么得以进入学生的眼帘,颤动或拨动他们柔软的心弦,而不是熟视无睹?对于教育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如何触发这种颤动,进而把这种颤动转化为道德的火花,?道德的火花被这种因观察和倾听而来的激情火花而点燃,并在学生们未来的人生中持久地燃烧。 苏霍姆林斯基讲得很清楚:“对人要有感受,首先要理解他行为举止的动机。孩子们的许多行为举止,在我们成年人看来是该受到指责的,可往往是由于心灵上那种高尚的激情所促使。如果你不明白、没有发现这种激情,你就有可能扑灭那小小的、不易发现的人类高尚品格的火花。” 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孩子细腻的观察与倾听,就没有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能力。 作为“倾听”的观察,同样具有促进智力发展的育人价值。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特别主张教师要学会教学生观察,教学生细看,避免不把观察当作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和发展智力的途径,而只当作证实某些题材和章节的手段。他明确提出,教学工作的水平,在许多方面取决于观察在学生智力发展上占什么地位。从观察中不仅可以吸取知识,而且知识在观察时活跃起来,由于观察,知识可以说是进入了流通领域,作为一种工具在劳动中获得运用。如果说,复习是学习之母,那么观察就是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之母。观察力强的学生,绝不会成绩不良或文字不通。善于帮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不断进行新的观察的教师,能达到这样一种效果:学生的知识越“老”,就越巩固。 依据自身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苏霍姆林斯基特别指出,观察训练可以尽早开始,学龄早期的观察训练,是智力发展的必要条件。低年级的学生更需要进行观察,这种训练之于学生的生命成长,如同植物需要阳光、空气和水一样。这里,观察是智能的极重要源泉。学生要理解和记忆的东西越多,他们就越需要“看到”,因而“听到”周围自然界和劳动中的种种现象和声音背后的各种关系和相互联系。他说: 我教小学生时,总是教他们在平常的现象中看出不平常的东西,为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而探寻和发现因果关系。 二月,冬季的严寒袭人。但遇上了一个艳阳天。我们来到一个白雪覆盖的、寂静的果园。我对学生们说:“孩子们,仔细看看你们周围的一切。你们看得出春天就要到来的初步征兆吗?你们中间哪怕是最不细心的孩子也能发现两三个征兆。谁要是不仅看,而且想,便能发现20个征兆。谁要是会听大自然的音乐,便能听出春天已苏醒的旋律。你们看吧,听吧,想吧!”我看到,学生们是多么仔细地在观察盖满白雪的树枝和树皮,是怎样倾听大自然的音响。每一个小发现都给他们带来愉快。每个人都想发现某种新东西。以后,过了一周,我们来到果园,而且每过一周就来,反复来了几次,每次在好奇的儿童眼前都展现出某种新东西。在低年级经受过观察训练的学生,会明确地区分懂和不懂的东西,尤其可贵的是,会积极地对待词语。教师从受过观察训练的学生口里,常听到种种有头脑的、令人意想不到的“哲理”问题。 要教学生观察和细看周围世界的现象。在大自然的急剧转变时期,要领学生到大自然去;这时大自然正在发生猛烈、极速的变化生命在苏醒,生物的内在活动在更新,强大的生命冲动能量在积聚。 如此对周围世界和大自然的观察,不仅倾听和感受到生命苏醒和生命能量的积聚,作为倾听者和观察者的学生自身的生命能量,也与之在交互共生实现自我生命能量的积聚与增长,而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相比,作为人的学生的生命能量,具有非同一般的智力内涵。这种随着倾听和观察而日益增添与深化的智力,既是人类超越于其他生物之处,也是学生自我生命的超越不断在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