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N GSM feature功能应用评估_第1页
NSN GSM feature功能应用评估_第2页
NSN GSM feature功能应用评估_第3页
NSN GSM feature功能应用评估_第4页
NSN GSM feature功能应用评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NSN 功能性文档 2 目录 一 . 简介 . 3 二 . 文档说明 . 3 三 . 功能性分析 . 3 3.1 功能性列表如下 . 3 3.2 功能性参数详细介绍 . 5 3.2.1 AMR . 5 3.2.2 D_SDCCH & E_D_SDCCH . 9 3.2.3 DC_OBS . 14 3.2.4 AMH . 18 3.2.5 COMMON_BCCH . 21 3.2.6 ISP & Hyop_lac . 24 3.2.7 STRIC . 28 3.2.8 NACC. 34 四 . 其他 Feature 的介绍 . 45 4.1. 上行 TBF 扩展 (EUTM) . 45 4.2. TFO . 45 4.3. 用户分级接入 . 46 五 . 诺西设备功能评估总结 . 48 5.1. 值得借鉴的先进思路 . 48 5.2. 主要问题分析 . 49 六 . 相关参数详细介绍 . 49 6.1. AMR 相关参数详述 . 49 6.2. AMH 相关参数详述 . 53 6.3. COMMON_BCCH 参数表分析 . 62 3 一 . 简介 本文档 每个 feature,从 功能描述 、 功能应用 、 相关参数 、 北京现网应用情况 等 4 个方面进行了描述: 功能描述 : 对 featuer 功能进行描述 ; 功能应用 : 描述该 feature 的应用场景; 相关参数 : 描述与该 feature 相关的参数 ; 现网应用 : 描述该 feature 在北京现网的应用情况 ; 二 . 文档说明 FEATURE 采集方法及来源 原始数据来自于北京 NSN 设备现网。 适用版本 本参数集适用于 NSN 设备的如下版本: BSC 软件版本: S12 三 . 功能性分析 3.1 功能性列表如下 Feature 名 FEATURE CAPACITY 总计 网元支持统计 占比 所属网元 现网开启情况 基站类型 基站属性 AMR 11095 152 个BSC 支持 68.47% BTS 级 计划在全网开启 , 目前开启152 个 bsc, 分布无规律 , 主要由工程进度决定 不区分 不区分 D_SDCCH 全网支持 222 个BSC 支持 100.00% BSC 级 全网开 不区分 不区分 4 Increased SDCCH capacity 27 27 个BSC 支持 12.16% BSC 级 铁路沿线、地铁、高速公路的位置区、高SD 拥塞小区 不区分 不区分 DC_OBS 3 3个 BSC支持 1.35% BTS/BSC级 高掉话小区 , 2009 年试验期间开启 . 非日常开启的测量 . 不区分 不区分 AMH 全网支持 222 个BSC 支持 100.00% 邻区级 适用 高拥塞小区 , 不区分 不区分 COMMON_BCCH 全网支持 222 个BSC 支持 100.00% BTS 级 适用 高频率复用区域、高负荷区域 . 现网目前开启 1个小区 (内蒙古饭店 ), 计划后期推广 不区分 宏蜂窝 ISP 50 个 BSC 50 个BSC 支持 22.52% BSC/MSC级 高寻呼负荷区域、人口密集区 . 寻呼量超过 18万的 bsc尽量开启 . 不区分 不区分 Hyop_lac 全网支持 26 个MSC 支持 100.00% MSC 级 高寻呼负荷区域、人口密集区 . 寻呼量超过 18万的 bsc尽量开启 . 不区分 不区分 STRIC 20 2个 BSC支持 0.90% BTS 级 现网有一个试验小区 (北京东站 )正在使用 MetroSite&UltraSite(EDGE TRX) Flexi BTS 都支持STIRC 不区分 NACC 74 74 个BSC 支持 33.33% BSC 级 基站密度大的特大性、大中型等城市,尤其适合于覆盖主要道路的基站密集区域。城区四环内和机场高速所涉及 BSC 均开启 . 不区分 不区分 5 3.2 功能性参数详细介绍 3.2.1 AMR 1. 功能描述 AMR( adaptive multi rate )和 EFR 一样,都是增强型语音编码 ( enhanced speech codecs),与 GSM FR/HR 相比可以提供更好的语音质量。 AMR语音编码( speech codec) AMR 给客户带来的好处是, AMR 可以根据信道传输状况优化编码类型,提供更好的话音质量。 AMR FR/HR 都有一系列的编码类型, BTS 和 MS 根据信道状况决定使用哪种最佳的编码类型。在高误码率( BER)的情况下,更多的 bit 用来做冗余校验;在传输情况较好的情况下,更多的 bit 用来传送话音。 AMR链路适配( link adaptation) 参与 AMR Link Adaptation 的三个网元是 MS、 BTS 和 TC( TRAU), BSC 只是下发 AMR参数,传送 BTS 和 TC 之间的信令,并不参与 Link Adaptation,与 Power control 和 Handover不同, Link Adaptation 并不会增加 BSC 负荷,因为 BSC 不处理测量和发送接收指令。在 C/I较差的情况下, AMR HR 会自动转化为 AMR FR,牺牲一定的容量以保证话音质量,提高用户感知;而 HR 不能实现这种转化; Quality Indicator 是根据 估算 burst bit error probability (BBEP),映射为 C/Inorm,并非 channel C/I,两者相关但是不相等。 2. 功能应用典型场景和具体实现 目前 AMR 为全网性应用,全网有一半以上的小区已全面开启了 AMR 功能,开通 AMR的 MSC 下所有小区皆支持 AMR 全速率, AMR 半速率根据小区是否有半速率话务需求开启。开通初期根据下面 AMR 参数模板实施, AMR 功率及切换参数根据优化需求调整。 开通 AMR所需要注意的资源和条件 系统软硬件版本 在 TCSM3i硬件 S12软件条件下, MSC/BSC侧可以将 EFR&DR&AMR&Data 14.4作 为一个 CIRCUIT POOLS统一识别,这样就不再需要区分 AMR及 EFR&DR&Data 6 14.4的 A口电路,在此网络环境下使用 AMR 会更加方便,减少日常维护的工作量。 BSS对功能的支持情况 需要注意 2nd Generation BTS( DE21)不支持 AMR功能,其它设备都可以支持 AMR功能。 BSC及相关接口容量 使用 AMR HR 后, BSCs支持的最大信道数保持不变,支持的 TRX由信道数确定,如果增开半速率则 BSC支持的载频数量下降,需要评估 BSC的容量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随着 BSC支 持的话务量增加, A接口需要进行相应的扩容。 AMR功能 license key AMR的 license key数量应与开通 AMR的范围内 HR的 TRX一致,其可用的license key 数量由 BSC的 license key总数决定。 3. 相 关参数总表 BSC参数: Parameter Name 建议值 AMR configuration in handovers(切换中 AMR 的配置 ) ACH 1 initial AMR channel rate(初始 AMR 信道速率 ) IAC 1 slow AMR LA enabled(慢速链路适应开启 ) SAL Y AMR set grades enabled(AMR 编码速率转换开启 ) ASG Y BTS参数 (全速率 ): Parameter Level Name 建议值 AMR FR codec mode set(AMR 全速率编码模式组 ) BTS FRC 1&4&16&128(OMC=149) AMR FR threshold 1(AMR 全速率门限 1) BTS FRT1 4(dB),MML=8 AMR FR threshold 2(AMR 全速率门限 2) BTS FRT2 7(dB),MML=14 AMR FR threshold 3(AMR 全速率门限 3) BTS FRT3 11(dB),MML=22 AMR FR hysteresis 1(AMR 全速率滞后 1) BTS FRH1 1(dB),MML=2 AMR FR hysteresis 2(AMR 全速率滞后 2) BTS FRH2 1(dB),MML=2 AMR FR hysteresis 3(AMR 全速率滞后 3) BTS FRH3 1.5(dB),MML=3 AMR FR initial codec mode indicator (ICMI) BTS FRI 0(Defined by implicit rule provided in GSM 45.009 Link adaptation) AMR FR start mode(AMR 全速率开始模式 ) BTS FRS 0 7 AMR RLT SEG ARLT 20 BTS参数 (半速率 ): Parameter Level Name 建议值 AMR HR codec mode set(AMR 半速率编码模式组 ) BTS HRC 1&4&16(OMC=21) AMR HR threshold 1(AMR 半速率门限 1) BTS HRT1 11(dB),MML=22 AMR HR threshold 2(AMR 半速率门限 2) BTS HRT2 14(dB),MML=28 AMR HR threshold 3(AMR 半速率门限 3) BTS HRT3 0(dB),MML=0 AMR HR hysteresis 1(AMR 半速率滞后 1) BTS HRH1 1(dB),MML=2 AMR HR hysteresis 2(AMR 半速率滞后 2) BTS HRH2 1(dB),MML=2 AMR HR hysteresis 3(AMR 半速率滞后 3) BTS HRH3 0(dB),MML=0 AMR HR initial codec mode indicator (ICMI) BTS HRI 0(Defined by implicit rule provided in GSM GSM 05.09 Link adaptation) AMR HR start mode(AMR 半速率开始模式 ) BTS HRS 0 切换 参数: Parameter Level Name 建议值 Intra HO threshold Rx qual AMR FR(AMR 全速率小区内质量原因切换门限 ) HO IHRF 0 Intra HO threshold Rx qual AMR HR(AMR 半速率小区内质量原因切换门限 ) HO IHRH 5 Threshold dl Rx qual AMR HR(下行 AMR 半速率接收质量门限 ) HO QDRH 5 Threshold ul Rx qual AMR HR(上行 AMR 半速率接收质量门限 ) HO QURH 5 Threshold dl Rx qual for AMR FR(下行 AMR 全速率接收质量门限 ) HO QDRF 6 Threshold ul Rx qual AMR FR(上行 AMR 全速率接收质量门限 ) HO QURF 6 功控 参数: Parameter Level Name 建议值 PC lower threshold dl Rx qual AMR FR(AMR 全速率基于下行质量的功率功控门限 ) PC LDRF 4 PC upper threshold dl Rx qual AMR FR(AMR 全速率下行质量功控上限 ) PC UDRF 1 PC lower threshold ul Rx qual AMR FR(AMR 全速率基于上行质量的功率功控门限 ) PC LURF 4 PC upper threshold ul Rx qual AMR FR(AMR 全速率上行质量功控上限 ) PC UURF 1 PC lower threshold dl Rx qual AMR HR(AMR 半速率基于下行质量的功率功控门限 ) PC LDRH 3 PC upper threshold dl Rx qual AMR HR(AMR 半速率下行质量功控上限 ) PC UDRH 1 8 PC lower threshold ul Rx qual AMR HR(AMR 半速率基于上行质量的功率功控门限 ) PC LURH 3 PC upper threshold ul Rx qual AMR HR(AMR 半速率上行质量功控上限 ) PC UURH 1 4. 北京此项功能应用情况总体描述 2009 年 11 月份至今全网有一半以上的小区已全面开启了 AMR 功能。 开通 AMR 对北京网络带来的好处: 由于 AMR的技术优势,因此开启 AMR后,话音类投诉大幅减少,有效的改善了听不清、断断 续续、吞字等影响客户感知的现象 在大型居民区和 VIP地区使用 AMR将有效的增强覆盖,提升话务吸收,改善客户感知度 提升语音质量及用户感知度 : AMR功能使 C/I差或是弱覆盖的区域用户的语音质量提升。 增加网络容量及提升覆盖:结合 RXP的降低,在弱覆盖区域 AMR可吸收更多话务提高网络容量且能保证一定的语音质量。 改善半速率的性能:采用 AMR HR(自适应半速率 )在增加容量的同时 ,保证信道和话音的质量 ,避免半速率对话音质量的影响。在无线环境条件较差时 , AMR半速率会自动转化为 AMR 全速率 ,避免半速率对话音 质量的影响和网络指标 (掉话率 )的影响 最大限度地优化使用现有投资: 通过提供良好的语音质量和增加通话能力,加速GSM网络投资的回报,无需更换现有设备或任何硬件。 5. 总结 2009年 11月份至今北京全网有一半以上的小区已全面开启了 AMR功能 , 计划在全网开启 , 目前开启 152 个 bsc, 分布无规律 , 主要由工程进度决定 , 目前仍在持续进行 。 6. 功能应用评估 AMR 功能 开启 以来 , 经过现网充分的 测试验证, 确认该功能能够明显提升 客户的话音感知 。 从 优先开通的部分地市应用 情况来看,除上下行 05 级 quality 网管统计略 有下降之9 外,其他各项指标均有改善或保持正常,而直接体现话音质量的 MOS 值改善明显,建议各地借鉴推广。 同时 AMR 开启后带来的话音感知与 quality 对应关系有所变化,如何优化调整 AMR 的切换与功控门限,将成为后期研究方向。 3.2.2 D_SDCCH & E_D_SDCCH 1. 功能描述 该功能和 Dynamic SDCCH 一起,为基站提供更多的 SDCCH 信道。增强型动态 SDCCH 功能是在 BSC 开通动态 SDCCH 分配的情况下,增加载频动态 SDCCH 信道的上限,由 16 增加到 32。 2. 功能应用典型场景和具体实现 Feature 的适应场景 SDCCH拥塞严重小区, SDCCH配置已达到最大,无法增加 SDCCH物理配置 SDCCH拥塞时, TCH时隙较闲。如果在 TCH也较忙的时候,通过实验结果看,小区仍然会出现 SDCCH拥塞,没有足够的 TCH能够转化为动态 SDCCH。 针对铁路沿线、地铁、高速公路的位置区边界位置更新需求比较大的小区 开启 Feature 的版本要求 开启 BSC的动态 SDCCH分配功能 BSC集成 Increased Dynamic SDCCH Feature 需要 64 kbit/s signalling channels (TRXSIG) 目前仅有 UltraSite/ FLEXI BTS 支持 10 SDCCH容量要受到 BCSU容量的限制, BCSU最大 SDCCH容量 =BCSU 下最大容纳载频数 *12 3. 相关参数总表 无 4. 北京此项功能应用情况总体描述 对于铁路沿线、地铁、高速公路的位置区边界,由于手机终端移动比较多,造成的位置更新的请求量相当大,位置区边界小区的 SDCCH 信道的瞬间需求较大,为了避免这些小区的 SDCCH 拥塞,我们都会配置比较多的 SDCCH 信道,目前由于载频信令链路带宽限制,对于当前的 32 kbit/s signalling channels,一个载频最多可以配置 2 个 SDCCH 信道,例如,对于一般新的 4 载频小区,最多能够配置 8 个 SDCCH,依然不能满足需求。所以我们引进了Increased Dynamic SDCCH 功能,该功能和 Dynamic SDCCH 一起,可以为 UltraSite 基站提供更多的 SDCCH 信道: 2009年 4月底开始,在通州 BSC86下实验,小区:通州黄瓜园村 3( CI:7946,位于铁路边,随着火车驶过有时段性的 SD 高拥塞),既没有升级载频 LAPD到 64,设备为 FLEXI设备,该小区配置 8trx,每个 载频配置 2个 SDCCH,取 PEAK_BUSY_SDCCH统计看: PERIOD_STAR T_T IME CELL_ID NAME SEGMENT_ID PEAK_BUSY_ SDCCH 设备类型2009 - 5 - 3 0 : 3 0 7946 BSC86 26 131 FLEXI2009 - 5 - 3 7 : 0 0 7946 BSC86 26 129 FLEXI2009 - 5 - 3 1 3 : 0 0 7946 BSC86 26 136 FLEXI 有个别时段的 PEAK_BUSY_SDCCH 统计值超过了理论值 128 所以说,对于 32k 的载频 LAPD 同样可以支持该功能,实验所给材料里说明的限制条件为 64k 的载频 LAPD 可能是由于不同 LAPD 速率支持的信道数不同而规定的 。 11月 13 日凌晨在 NBSC_R1708、 BSC13、 BSC85 、 BSC144下集成“ Increased Dynamic SDCCH” feature,目前具体状态如下: 11 BSC P a r a m e t e r n a m e V a l ueC h a ng e p o s si bi li tyF E A T U R E N A M EF E A TU RE CODEF E A TU RE S T A TEF E A TU RE C A P AC IT YNBSC_R 1708 DYNAMIC_SDCCH 00FF YES Increased SDCCH capacity 1077 ON 1NBSC1 3 DYNAMIC_SDCCH 00FF YES Increased SDCCH capacity 1077 ON 1NBSC 85 DYNAMIC_SDCCH 00FF YES Increased SDCCH capacity 1077 ON 1NBSC14 4 DYNAMIC_SDCCH 00FF YES Increased SDCCH capacity 1077 ON 1 新功能 Feature安装之后,取 11月 2日至 11月 20日全天指标进行跟踪,主要如下 BSC KPI: TCH话务量与 SDCCH话务量 TCH掉话率与 SDCCH掉话率 TCH拥塞率与 SDCCH拥塞率 SDCCH接通率、短信量 BSC LOAD: BCSU MCMU OMU MB 12 13 5. 总结 增强型动态 SDCCH 功能对于位置区边界小区的 SDCCH信道的瞬间需求较大,为了避免这些小区的 SDCCH拥塞有一定的作用,能增大瞬时的 SD 信道数量; 32k的载频 LAPD 同样可以支持该功能; FLEXI BTS同 样可以支持该功能 增强型动态 SDCCH 功能对于网络 TCH掉话 /话务量等性能无影响; 14 增强型动态 SDCCH 功能对于 BSC单元负荷无影响; 北京全网已经开启动态 SD,铁路沿线、地铁、高速公路的位置区、高 SD 拥塞小区开启increased SDCCH capacity 功能 6. 功能应用评估 通过北京现网的试验,增强型动态 SD 功能的应用,能够缓解处于 LAC 边界的瞬时大量SD 请求冲击,降低 SD 拥塞率。虽然该功能在 32k LAPD 链路下仍能够正常工作,但实际上由于 ABIS 接口带宽的限制,该功能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SD 拥塞 解决效果有限。建议在开通此功能时,同时启用 64k LAPD 功能。 3.2.3 DC_OBS 1. 功能描述 FEATURE BSS8121”Trace Window for Dropped Calls”为 NSN BSS 可选 feature,应用 FEATURE BSS8121 可以加强对掉话的分析,对掉话率或掉话次数高的小区通过开测量 Dropped Call Observation (DC_OBS)进行跟踪,收集的数据主要是每一次掉话前 32 个测量采样点 (约 16 秒 )的详细信息记录。因此我们希望透过本次实验来提升网优人员的优化能力和 增加一种分析掉话的手段。 下面为 Dropped Call Observation 测量收集的示意图及原理: T R X 1 , T SL 0T SL 1T SL 2 D r o p p e d C a l l T r a c e W i n d o w , 约 16 秒T SL 3T SL 4T SL 5T SL 6T SL 7T R X n , T SL m.TimeS u c c e s s f u l l y r e l e a s e d c a l lD r o p p e d c a l lO n g o i n g c a l lO b s e r v a t i o n 数据库Me m o ry b u f f e rB S / M S P o w e r L e v e l , M S S p e e d , T A , B S / M S L e v e l a n d Q u a l i t y , a d j a c e n t c e l l s , H a n d o v e r c a u s e s , e t c 15 D X 2 0 0D X 2 0 0M S P o w e r l e v e l & c l a s sM S S p e e dB S S i g n a l l e v e l & q u a l i t yN e i g h b o u r i n g c e l l s i g n a l l e v e lD i s t a nc e f r om M S t o B SB S P o w e r l e v e lM S S i g n a l l e v e l & q u a l i t yH a n d o v e r C a u s e sH a n d o v e r f a i l u r e r e a s o n sB T S 1B T S 2B S C 2. 功能应用典型场景和具体实现 Feature 的两种应用 : 目前所有 BSC 的 BSS8121 皆为不支持的状态,需要在 BSC 安装 license: B S C 不支持 FEATURE BSS8121”Trace Window for Dropped Calls”的 license 安装 BSC 后,我们需要激活DC_OBSERVATION_USAGE(ZWOC:10,51,FF;)才可以开启下面两个 Observation 测量: Dropped Call Observation (DC_OBS):跟踪一个 BTS 所有掉话,收集的数据是每次掉话前 32个测量采样点的详细信息记录。 开启测量指令: ZTPM:OBSERV,DC_OBS:ALL,00-00-24-00,30:BTS=8; 查看测量指令: ZTPI:OBSERV,DC_OBS; 相关 OMC 数据表: P_NBSC_DC_OBS table P_NBSC_UPLINK_MEAS_RESULTS table P_NBSC_DOWNLINK_MEAS_RESULTS table P_NBSC_ADJAC_CELL_MEAS_RESULT table 16 Drop Call Breakdown Observation(DC_BREAK):跟踪整个 BSC的所有 BTS掉话,但收集的数据是发生掉话前 4 个测量报告的平均值。测量参数 FOCUS 可设置为1(breakdown of counter DROPS AFTER TCH ASSIGN)或 2(breakdown of counter CLEAR REQUEST SENT BY BSC ON TCH)开启测量指令: ZTPM:OBSERV,DC_BREAK:ALL,00-00-24-00,30:FOCUS=1; 查看测量指令: ZTPI:OBSERV,DC_ BREAK; 监控 OMC 数据表: P_NBSC_DCB_OBS table 开启 Feature 的版本要求 Dropped Call Observation (DC_OBS)的 BSC软件支持版本为: S8及以上 Drop Call Breakdown Observation(DC_BREAK): S11.5及以上 目前北京的 BSC版本为 S12,对以上两种 Observation 测量均能支持。 Feature 的开 启 步骤 17 3. 相关参数总表 无 4. 北京此项功能应用情况总体描述 Trace Window for dropped calls 实验经过前期准备 , 于 2009 年 4 月 23 日开始,经过讨论商议 , 实验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 : 在 50504(低话务站 )开 DC_OBS 测量,模拟各种类型掉话,以验证和分析输出结果。 第二阶段 : 在 7555(高话务站 )开 DC_OBS测量,监控各种掉话原因。 第三阶段 : 验证 DC_BREAK(FOCUS=1),初始选择非忙时开启,连续开启 3天,开启测量时需密切注意 BSC的 OMU负荷 ,当出现因为 BSC负荷增加而导致的不稳定时,采取应急方案; 第四阶段 : 在忙时验证 DC_BREAK(FOCUS=2),连续开启 3天,当出现因为 BSC负荷增加而导致的不稳定时,采取应急方案; 第五阶段 : 数据分析及试验总结,并考虑根据需求应用到热点的网元。 试验情况请参见下面附件 : dc_obs实验介绍 18 5. 总结 根据模拟掉话实验我们可以从 DC_OBS 测量搭配上、下行及邻区测量,判断出掉话前的网络情形及掉话原因。 不是所有掉话原因都可以透过 DC_OBS 的测量数据分析来判断 出掉话原因,需要搭配其它 KPI数据作为 分析支持。 DCB_OBS 测量主要用于 BSC 级的 DX cause 的分析和统计,由于上下行及邻区数据为掉话前 4个测量的平均值,不适合作为 单 BTS的掉话原因分析。 2071掉话次数和 DCB_OBS(focus=2,掉话信令点为 CLEAR REQUEST SENT BY BSC ON TCH)掉话次数基本吻合。 DX cause可供移动掉话 (2071)分析。 根据本实验结果开 “ Trace Window for Dropped Calls” 测量并不会对 BSC负荷造成明显影响。 北 京在 2009 年试验期间对部分高掉话小区开启该功能,目前全网未开启 . 6. 功能应用评估 DC_OBS 功能主要适用于无线网个别高掉话疑难基站的排障,该功能有可能增加 OMU处理单元的负荷,给系统稳定性带来风险。建议可针对个别基站或个别 BSC 临时启用,在网络日常运行过程中不推荐大范围、长期开通。 3.2.4 AMH 1. 功能描述 AMH 即 Advanced Multilayer Handling,实际上是一种通过由 BSC 发起话务原因的切换来在高话务负荷小区和低话务负荷小区之间进行话务平衡的手段。 AMH 的主要功能是:高负荷和低负荷小 区间的话务平衡作用。 基于服务小区的话务负荷情况,当服务小区的负荷超过设定值( AmhUpperLoadThreshold,)时, BSC 将发起话务原因的切换请求,并在切换公式中采用AmhTrhoPbgtMargin 取代 HoMarginPBGT ,由于 AmhTrhoPbgtMargin 往 往 远 小 于19 HoMarginPBGT,使得原服务小区中的话务比较容易地切出到其邻区中,从而达到释放高话务小区的负荷的目的。 由于 AMH 这种基于话务切换的原理,所以它比 DR 可靠性更高,而且对 KPI 如掉话率的影响比较小。 2. 功能应用典型场景 和具体实现 从 AMH 的话务平衡功能上看, AMH 可以有效的将高负荷小区内的话务转移到低话务小区,使得高负荷小区的话务拥塞现象得到缓解。我们应用过程中要注意 AMH 参数的调整,例如解决超忙小区时候我们要降低 AUT 的门限。 对超忙小区的 AMH 应用主要针对那些短时间内无法扩容,同时也无通过其他参数调整解决的比较频繁出现的超忙小区。对这样的小区往常我们很难解决,但 AMH 可以做到时时的调整,分流超忙小区的话务到周边小区。 3. 相关参数总表 简称 参数名称 参数说明 级别 采用值 AMH_USAGE_P(00053) AMH feature AMH 功能开关 BSC Activate AUT AMH Upper Load Threshold 服务小区负载上限。超过该负载则将更改基于 AMH的 PBGT 值。 BSC 75% ALT AMH Lower Load Threshold AMH 负载下限 :使用此参数用户可以定义基站负载的下限。 BSC 20% AML AMH Max Load of Target Cell 目标小区的 AMH 最大负载 :使用这一高级多层处理参数可以定义相邻小区中用于因话务引起的切换的目标小区的最大话务负载 BSC 65% TGT TRHO guard time TRHO 保护时间 :使用此参数可以定义在 BSC 或 MSC控制 TRHO BSC 30s ATPM AMH TRHO pbgt Margin 根据目标小区的类型可以在 ADJ关系中逐对设置 HOC -10dB 20 ATCM AMH Traffic Comtrol MCN mcn AMH 话务控制 :使用该参数可以指明高组多层处理是否与微蜂窝和双频一起使用。 HOC N ATCI AMH Traffic Control IUO AMH 话务控制与 IUO 同时使用 :使用 此参数可以指明高组多层处理是否与智能双层一起使用。 HOC N TRHO TRHO Rx Level Target Cell 话务原因切换的目标电平值 :该参数定义在允许进行话务原因的切换时,目标小区的最小电平值。 ADJ -80dBm 4. 北京此项功能应用情况描述 AMH 主要应用于高负荷小区,在话务平衡功能方面, AMH 可以有效的将高负荷小区内的话务转移到低话务小区,使得高负荷小区的话务拥塞现象得到缓解。在实际应用中,小区的 TCH的拥塞率在开启 AMH功能后大大降低。合理的参数设置对掉话、切换等指标也没有坏的 影响。 但是需要指出, AMH也带来了乒乓切换和潜在的掉话风险。所以在使用 AMH功能时必须选用适当的参数设置来控制 AMH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通过设置较高的 TRHO Rx Lev Target避免话务在目标小区电平过低的情况下切入;设置合理的 AMH Upper Load Threshold以避免过多的 AMH切换;通过设置较合理的 AMH Max Load of Target Cell和 TRHO guard time来减少乒乓切换的次数等等。 目前北京网络开启 AMH小区约有 1900个小区。 5. 总结 AMH 主要 应用于高负荷小区 6. 功能应用评估 目前北京应用 AMH 功能的主要目的是局部区域内基站之间的话务负荷均衡,是一种基于话务量的切换。该功能能够较好的缓解个别高负荷小区的话务拥塞,提高用户接入成功率与切换成功率,建议其他区域可借鉴推广。 21 由于 AMH 人为地降低了基于功率预算的切换门限,使得一部分用户有可能会被切换到通话质量较原服务小区差的小区,如果其他切换参数未配合设置,容易出现乒乓切换,这些都会降低用户的话音感知。话务负荷均衡的最终手段还是要做好载频的拆闲补忙工作,类似AMH 等话务均衡功能只是临时性手段。 3.2.5 COMMON_BCCH 1. 功能描述 NOKIA 的 COMMON BCCH feature 支持 PGSM, EGSM 和 GSM1800 不同频段的载频集成在一个小区里,共用一个 BCCH。 COMMON BCCH 的定义就是在共站的小区,以及不同频段操作的系统中选取其中一个为 BCCH 频点,这样虽然在共站的区域还是会有 2 个不同频段的系统操作,但只会出现一个 BCCH 频点,这样可以提高网络整体的资源运用,均衡话务量,提高非 BCCH 层的频率复用度。 2. 典型场景 和实现过程 提高网络的话务容量 在每个共站小区只有 1 个 BCCH 的策略下, TCH 信道将会增加,因此每个小区可容纳的话务量也相对的提高; 减少网络的信令通道 由于在共站的基础下,每个小区将只有一个 BCCH 存在,这将减少网络的信令通道, 降低网络的信令负荷; 降低网络频点的干扰 由于 Common BCCH 的概念是在共站区域运用 GSM900 为 BCCH 频点,而 GSM1800 全为TCH 频点,在如此的策略下,我们可以在 GSM1800 可覆盖的范围,将话务量尽可能推向于GSM1800,同时增加 GSM900 层可用的 BCCH 频点,所以网络中的 BCCH 频点将会增加,这将对网络 BCCH 的干扰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也由于 GSM1800 频点将完全用于 TCH 频点,这对提高网络 TCH 话音质量也有着很大的帮助; 减少小区之间的相邻关系 现网由于共站的缘故,某些小区的相邻关系甚至高达 32 个,在推行 Common BCCH 的22 策略后,由于小区数量的减少,小区之间的相邻关系也相对的会有所下降,这将有助于手机在切换时,切换至更合适的临近小区,而且这对城区微蜂窝密集的区域将更加明显,城区的微蜂窝可以减少与 GSM1800 宏站的相邻关系,增加所需 GSM900 宏站的相邻关系; 提简化多层次网络规划至单层网络规划 现网的 BCCH 频率规划 工程分为 GSM900 和 GSM1800 两个层次, Common BCCH 的推行可简化此种多层次的 BCCH 频率规划, GSM1800 将用为 TCH 频点以吸收话务量,而 GSM900可用于 BCCH 频点规划; 减少切换次数 基于网络的小区数量将大幅度下降,小区之间的切换次数也将会因此下降,这可间接降低切换失败的几率; 均衡话务量 通过参数设置,可以更方便的控制不同层间的话务均衡。 减少基站耗电 由于减少一个 BCCH 载频,减少了一个功率持续发射的载频,来降低功耗;由于对于切换的减少以及信令符合的减少,也可以降低基站功耗。 3. 参数总表 BTS级参数 : LSEG BTS级参数 : LAR, LER BTS级参数 : NBL 4. 北京应用情况 北京 COMMON BCCH 试验的情况请参见附件 : Common BCCH.doc 23 5. 总结 对于北京移动诺基亚网络现状,采用 COMMON BCCH 的优势: 北京移动目前 GSM900/1800 双层网络中部分小区邻区个数达到 31,面临无法新增邻区关系的窘境,采用 COMMON BCCH的小区结构,可以减少一层邻区关系,减少邻区个数,更有利于邻区优化; 通过实验可以看到采用 COMMON BCCH 后,小区总的话务量没有改变,但对于小区GSM900/1800 BTS 之间的话务分配更为均衡,前提是所覆盖的范围要保持一致; 由于减少一个 BCCH 载频,减少了一个功率持续发射的载频,从而可以降低功耗,并且由于切换的减少以及信令符合的减少,也可以降低基站功耗,也达到一个节能减排的效应。 对于 COMMON BCCH 的推广,从实验的过程中也得到了一些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对于天线的覆盖,应采用共天线的双频双极化方式,如果 GSM900 与 GSM1800是分开单独天线,则要保证覆盖范围要保持一致,目前现网中采用 共天线方式的基站比较少; 对于 GSM900 受到外部干扰的基站,我们通常会采用降低 GSM900 功率的方式,用GSM1800做主覆盖,来降低外部干扰对网络指标及用户感受造成的不利影响,但是采用 COMMON BCCH 结构之后,由于只有一个 BCCH载频,所以如果降低 GSM900的功率,则整个方向的功率均会降低。 对于基站改造需要注意的是,在做 GSM900 BTS与 GSM1800 BTS同步的时候要注意,BCF单元只能做一一对应的同步关系,也就是说要做 COMMON BCCH的两个小区必须分别在单独的一个 BCF上,不能 与别的小区共用一个 BCF,否则将无法进行同步; 采用 COMMON BCCH 小区的合路器必须是支持双频段,如果小区下挂了直放站的话,要检查直放站的双频段支持能力; 由于减少了一个 BCCH 载频,则相应的 PCH、 AGCH、 RACH 信道资源也减少了,在覆盖区域的用户数量,用户行为不变的情况下,能够利用的 PCH、 AGCH、 RACH信道容量减少一半,这样存在着寻呼删除、 AGCH 溢出、 RACH 溢出的风险,载频的 LAPD负荷也随之会增加,对于业务量较高的基站如果采用 COMMON BCCH 时,必须考虑CCCH信道资源是否够用 ,载频 LAPD负荷是否超标。 北京现网目前开启 1个小区 (内蒙古饭店 ), 计划后期推广 24 6. 功能应用评估 Common BCCH 的功能应用于多频段、大载频配置的基站,能够简化邻区数量与网络结构,节省公共信道资源,降低功耗,提高资源利用率。但是也存在明显的缺点,从其他地市的实验获知,由于 900M 频段与 1800M 频段的传播特性差距,当达到双层负荷分担的一定要求后,容易造成非 BCCH 层掉话高、通话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另外现网直放站基本不支持900M/1800M 双频能力,公共信道资源受限也是明显的问题,因此 Common BCCH 功能可以使用于高负荷区域的个别站点,不建议全网连片大范围使用。 3.2.6 ISP & Hyop_lac 1. 功能描述 1) HYPO LAC 功能描述 HYPO LAC 简称为次 LAC 寻呼,其目的是为了降低寻呼负荷。其在 BSS 侧的实现为:MSC 在 VLR 中查询到当前手机用户的位置信息( LAC),然后发送寻呼请求消息 (TMSI),在 BSS侧,第一次和第二次以 BSC 为范围进行寻呼;若寻呼不成功,第三次和第四次以 LAC 范围进行寻呼( IMSI)。 应用 hypo-LAC,需要该 LAC 下面至少有 2 个 BSC。 25 2) ISP ISP 简 称智能小区寻呼,其目的是为了降低寻呼负荷。其在 BSS 侧的实现为: 第一次寻呼以 VLR中记录的 MS最后所在的小区( Recent Cell)和该小区所属的同一个 BSC的邻区组( Neighbor Group)为单位进行寻呼( TMSI); 第二次以 hypo-LAC进行寻呼( TMSI) ; 第三次和第四次均以 LAC范围进行寻呼 (IMSI) ; ISP的实现是以 hypo-LAC为基础的。 2. 典型场景 HYPO LAC需要一个 LAC下至少有 2个 BSC,且预测寻呼量在 16-20万;同时要求 2个 BSC的 BSC 寻呼量均衡。 ISP寻呼对 BSC个数没有限制,但需要用户移动性相对稳定。用户的移动性影响了ISP的寻呼效率。且预测寻呼量在 16-20 万;若一个 LAC下有多个 BSC 时,每个 BSC的 BSC寻呼量均衡。 26 实现过程 检查 BSC侧的 FEATURE license是否已经激活: MML ZW7I:FEA,FULL:FEA=1301; 检查 MSC侧的 isp以及 HYPO LAC功能是否开启: MML ZELO; 检查 HYPO LAC &isp 的状态: ON/OFF 3. 参数总表 无 4. 北京应用情况 HYPO LAC 和 isp 作为降低寻呼负荷的 feature,平时现网中均不使用,只是作为节假日、重大通信保 障中,保障网络负荷安全,降低寻呼负荷的应急手段。 Hypo lac的应用: 通过节假日测试检验寻呼效果,寻呼响应时间为 1.64s,没有明显延长;寻呼成功率为98.2%,与平时基本相当 (其余地区 LAC 由于要解决高寻呼负荷而关闭 repaging 甚至短信的IMSI 寻呼,寻呼成功率普遍下降 2%); 4 次寻呼比例基本没有变化,网络质量保持了平时的水平,寻呼量却因此下降 40%以上,充分论证了 Hypo-LAC 寻呼技术和规划方法的可行性。 27 ISP的应用: ISP 的应用,开始在亦庄 BSC133&BSC132, LAC4239,下进行了试验。从试验的结果来看,LAC 级的寻呼,有明显的下降,降幅在 29%; BSC 级的寻呼也有明显的降低, bsc133 平均寻呼量下降 42%左右 ,BSC132 平均寻呼量下降 38%左右。 28 5. 总结 作为节假日、重大通信保障中,保障网络负荷安全,降低寻呼负荷的应急手段。 高寻呼负荷区域、人口密集区 . 寻呼量超过 18 万的 LAC 尽量开启 . 6. 功能应用评估 诺西的 Hyop_lac 功能能够降低多 BSC 共 LAC 的寻呼量,较好的缓解了 LAC 覆盖范围与LAC 寻呼容量的矛盾。通过节假日或应急情况下开启该 功能,抵抗寻呼量的峰值冲击,相对而言提升了日常 LAC 的寻呼设计容量,提升 LAC 覆盖范围。从北京现网应用情况看, Hyop_lac功能未明显降低寻呼成功率与寻呼次数比率,建议各地借鉴推广。 3.2.7 STRIC 1. 功能描述 该功能 STIRC: Space Time Interference Rejection Combining,空时干扰抑制合并技术,STIRC 是对目前上行 IRC 接收技术的增强,属于 NOKIA BTS 级参数。 29 2. 功能应用典型场景和具体实现 Feature的适应场景 外部干扰相对较小,但上行质量较差(排除硬件原 因)(选取的小区为上行质量差是由频率复用度高,网内频率干扰引起)。 同时掉话率较高。 符合硬件 /软件要求。 开启 Feature 的版本要求 开启 BSC的动态 SDCCH分配功能 BSC集成 STIRC Feature 目前支持的基站软件包和基站类型有 Nokia UltraSite BTS(CX5以上 )、Nokia MetroSite BTS(CXM5以上 )、 Nokia Flexi EDGE BTS(任何版本 ) 基站硬件必须支持 STIRC 目前 Flexi EDGE、 MetroSite和支持 EDGE的 UltraSite都可以激活 STIRC功能。 UltraSite BTS 如果有不支持 EDGE的 TRX要使用 STIRC功能, BB2E/BB2F 基带跳频板必需有非 EDGE RFU (TSxA)单元。 开启 Feature 的步骤 检查基站状态 (EEI). ZEEI:BTS=; Nokia MetroSite BTS必须所有载频皆为 EDGE TRX。 Nokia UltraSite BTS所有 EDGE TRX都支持 STIRC, 如果有不支持 EDGE的 TRX要使用 STIRC功能, BB2E/BB2F 基带跳频板 必须 有非 EDGE RFU (TSxA)单元。 可使用 BTS MMI检查 BTS检查硬件数据库。 检查 BSC是否安装了 STIRC license (W7I). ZW7I:LIC,FULL:LIC=; 检查 STIRC feature状态 (W7I). ZW7I:FEA,FULL:FEA=393; 如果 STIRC feature为 OFF 状态,需要将 STIRC feature设为 ON的状态 . 30 ZW7M:FEA=393:ON; 再检查 STIRC feature是否成功激活 (W7I). ZW7I:FEA,FULL:FEA=393; 将 BTS STIRC参数设置为 Y (EQM). ZEQM:BTS=:STIRC=Y; 检查 BTS参数设置值 . ZEQO:BTS=:MIS; 3. 相关参数总表 BTS 级参数: STIRC 4. 北京此项功能应用情况总体描述 2008 年 2 月底,我们 选取北京东站 1 小区做 STIRC 相关实验。 选取北京东站 1 小区做实验的原则: 外部干扰相对较小,但上行质量较差(排除硬件原因)(选取的小区为上行质量差是由频率复用度高,网内频率干扰引起)。 同时掉 话率较高 2 月 29 日凌晨 STIRC License 安装完成, 29 日上午 9: 40 激活 BTS 侧参数开始收集数,并于 3 月 4 日下午进行了 MOS 测试。 通过收集相关指标和数据我们总结北京东站 1 小区 STIRC 功能效果: STIRC 功能打开后,上下行质量 0 5 级比率略有改善( 1 2%左右),但上下行质量 0级比率影响不大。 STIRC功能打开后, SD掉话率和 TCH掉话率影响不大,基本保持不变。 STIRC功能开启后,所测试的 MOS值的最差值均有所改善,而对 MAX 值影响不大,对比开关 STIRC功能, MOS值改善约在 0.02左右,约提高 6 7%。 其它指标如掉话次数、试呼次数等都变化不大, SD拥塞率、 TCH拥塞率、切换失败率影响不大,基本没变化。 综合上述,我们可以看到 STIRC 功能对小区网络质量无不良影响,但对提升网络质量效31 果有效。 指标对比如下: 上、下行质量 上行质量:通过下图,我们可以看到,参数调整后北京东站 1小区( CI 1199)上行 0 5级质量比率略有上升由 95.5%上升到 96.5%左右,上升约 1%。而上行质量 0级比率变化不大,仍保持在 45%左右,近期略有上升。(注:下图中红线为 10点数据,蓝线为 19 点数据) 下行质量:通过下图,我们可以看到,参数调整后北京东站 1小区( CI 1199)下行 0 5级质量比率略有上升由 95%上升到 97%左右,上升约 2%。而上行质量 0级比率变化不大,仍保持在 50%左右,近期略有上升。(注:下图中红线为 10点数据,蓝线为 19点数据) 总结: STIRC 功能打开后,上下行质量 0 5 级比率略有改善,但上下行质量 0 级比率影响不大。 掉话率 SD掉话率:通过下图,我们可以看到,参数调整后北京东站 1小区( CI1199) SD 掉话率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在 0.012左右。(注:下图中红线为 10点数 据,蓝线为 19点数据) 32 TCH掉话率:通过下图,我们可以看到,参数调整后北京东站 1小区( CI1199)下 SD掉话率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在 0.010左右,近期略有上升。(注:下图中红线为 10 点数据,蓝线为 19点数据) 总结: STIRC 功能打开后, SD 掉话率和 TCH 掉话率影响不大,基本保持不变。 MOS测试 3 月 4 日我们对北京东站 1 小区进行了 STIRC 功能开关对比的 MOS 测试,通过修改参数,控制 STIRC 的开启和关闭,分别进行了 15 分钟的 MOS 测试。测试结果如下: STIRC功能打开 max min avg LINE1 STIRC功能关闭 3.91 3.318 3.832 LINE2 STIRC功能关闭 3.908 3.182 3.808 LINE1 STIRC功能打开 3.91 3.331 3.851 33 LINE2 STIRC功能打开 3.897 3.608 3.831 可以看到, STIRC 功能开启后,两个手机所测试的 MOS 值的最差值均有所改善,而对MAX 值影响不大,对比开关 STIRC 功能, MOS 值改善约在 0.02 左右,约提高 6 7%。 其它指标 其它指标如掉话次数、试呼次数等都变化不 大, SD 拥塞率、 TCH 拥塞率、切换失败率也没大的变化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5. 总结 STIRC 功能打开后,上下行质量 0 5 级比率略有改善( 1 2%左右),但上下行质量 0级比率影响不大。 STIRC功能打开后, SD掉话率和 TCH掉话率影响不大,基本保持不变。 STIRC功能开启后,所测试的 MOS值的最差值均有所改善,而对 MAX 值影响不大,对比开关 STIRC功能, MOS值改善约在 0.02左右,约提高 6 7%。 其它指标如掉话次数、试呼次数等都变化不大, SD拥塞率、 TCH拥塞率、切换失败率影响不大,基本没变化。 STIRC功能对选取小区的硬件限制而多 。 综合上述,我们可以看到 STIRC 功能对小区网络质量无不良影响,但对提升网络质量效果有限。 现网有一个试验小区 (北京东站 )正在使用 6. 功能应用评估 STIRC功能在个别站点的实验结果来看,对上下行 05级质量与通话 MOS有一定提升 ,,34 对用户的话音感知有所帮助。但是目前未大范围应用,很难评判总体的有效性。建议各地可尝试在干扰比较大的密集城区,试点开通,观察效果。 3.2.8 NACC 1. 功能描述 NACC功能介绍: 当 MS 进行数据业务时,由于 MS 的移动导致小区重选的工作是不可避免,与 语音业务切换所不同的,是数据业务的小区重选对用户的感知度影响比较强烈。用户在语音业务的切换时并不会明显感到通话质量有什么变化,但数据业务的小区重选对数据下载的速率却有很明显的影响。当 MS 进行小区重选时(无论是 MS 自我控制的小区重选或是网络控制的小区重选), MS 必须停止与服务小区所有的数据传送,紧接着必与目标小区进行同步并获取与数据业务相关的系统消息( SI1, SI3, SI13),之后才能在新的小区重新开始数据传送,这一个连环的程序大大影响 MS 在小区重选过程的数据速率。 NACC 的优点在于当 MS 仍处在服务小区的数据传送模式下时,网络通过 PACCH 信道提供给 MS 目标小区的 SI1, SI3 与 SI13,减少 MS 在重选过程中所需消耗的时间。 开通 NACC的前提要求: 开通 NACC 功能在软件和硬件方面有以下要求: 软件要求 Network element Software release required BSC S11.5 Nokia UltraSite EDGE BTSs No requirements Nokia MetroSite EDGE BTSs No requirements Nokia 2nd Gen. BTSs No requirements Nokia Talk-family BTSs No requirements Nokia PrimeSite BTSs No requirements Nokia InSite BTSs No requirements MSC/HLR Not applicable 35 SGSN Not applicable Nokia NetAct OSS4 硬件要求 Network element Hardware requirements BSC No requirements BTS No requirements TCSM Not applicable SGSN Not applicable NC0模式下的 NACC: 当 MS 符合小区重选的条件时,同时也符合 CCN 模式时, MS 将会在 PACCH 信道上传PACKET CELL CHANGE NOTIFICATION 消息,该消息包含作为小区重选的目标小区的 BCCH 与BSIC, BSC 在收该消息之后,将下发 PACKET NEIGHBOUR CELL DATA 消息, 该消息包含小区重选时,所需的目标小区系统消息。紧接着 BSC 将下发 PACKET CELL CHANGE CONTINUE 消息通知 MS 继续进行小区重选程序。 注: (CCN 模式:普遍的 GSM 小区重选定义是当 MS 测量到目标小区的信号场强比较高,并符合作为小区重选目标,该 MS 将会立即重选至该小区。而在激活 NACC 功能后,小区重选将有一些时延。当一个 MS( NC0 模式)符合小区重选的模式,并已经锁定重选的目标小区时,该 MS 将不急于进行小区重选,在这种情况下该 MS 就已经进入了 CCN 模式。 CCN 模式只有在 NACC 功能激 活之后,并是在 MS 进行自我控制的小区重选才有可能发生。 ) 信令中的 Timer介绍: 36 T3206: T3206在 MS进入 CCN模式时开始,在 MS 发送 PACKET CELL CHANGE NOTIFICATION 时结束。 当 T3206 超时后, MS 将退出 CCN模式, 并依据目前的 NC模式( NC0/NC2) 继续小区重选。 T3208: T3208 在 MS 发送第一个 PACKET CELL CHANGE NOTIFICATION 时开始计时,在收到 BSC 发送的 PACKET CELL CHANGE CONTINUE 或 PACKET CELL CHANGE ORDER 时结束。当 T3208 超时后, MS 将退出 CCN 模式,并依据目前的 NC 模式( NC0/NC2)继续小区重选。 T3210: T3210 在 MS 发送 PACKET CELL CHANGE NOTIFICATION 时开始计时,在收到 BSC 发送的 PACKET NEIGHBOUR CELL DATA 或 PACKET CELL CHANGE CONTINUE 或 PACKET CELL CHANGE ORDER时结束。当 T3210 超时 后, MS 将重发 PACKET CELL CHANGE NOTIFICATION。 NC0下小区重选和 NC0+NACC小区重选信令: 根据上图所示,在打开 NACC 后 MS 可以在服务小区的数据传送模式下时,网络通过 PACCH 信道提供给 MS 目标小区的 SI1, SI3 与 SI13,减少 MS 在仅在 NC0 模式下的小区重选过程中必须要在目标小区中同步 BCCH 信道侦听系统消息的流程,这样就减少了由于小区重选造成数据停传的时间。 37 2. 功能应用典型场景和具体实现 应用场景: NACC 功能应用适合于基站密度大的特大性、 大中型等城市,尤其适合于覆盖主要道路的基站密集区域。 具体实现: NACC 功能开通步骤: 第一步:检查 NACC的 licence是否已经激活 MML ZW7I:FEA,FULL:FEA=10; 第二步:检查 PCU或 PCU2的 licence 是否激活 MML ZW7I:FEA,FULL:FEA=12; MML ZW7I:FEA,FULL:FEA=13; 第三步:在 BSC中激活 NACC功能 MML ZEEM:NACC=Y; 第四步:激活 NACC相关测量 A) 检查测量状态 MML ZTPI:GPRS,CRS; 注:如果发现测量并未创建,则按以下步骤 (从 b到 d)创建测量; B) 建立并设置测量 MML ZTPM:GPRS,CRS:,; 例如: MML ZTPM:GPRS,CRS:ALL,00 00 24 00,15; C) 开启测量 MML ZTPS:GPRS,CRS; D) 等待一个测量周期时间后检查测量结果 E) 完成以上步骤后,必须在下一个测量周期结束后, 观察 OMC TABLE: p_nbsc_cell_reselection中 关于 NACC的 counter是否已经正常记数。 38 ID Counter name Type Description 95017 NACC_WITH_NC0 NUMBER Added when a PACKET CELL CHANGE CONTINUE message is sentto the MS. Number of times when NACC has been used to assist MS in network control mode 0. UPDATED: When a MS initiated cell change (network control mode 0) has been assisted by sending target cell system information messages on PACCH. FEATURE: BSS115006: NACC NACC 功能去激活步骤: 第一步: Deactivate Network-Assisted Cell Change in the BSC (EEM). MML ZEEM:NACC=N; 第二步: Test the deactivation (TPI). MML ZTPI:GPRS,CRS; 注:在关闭 NACC后的下一个测量周期中从 OMC TABLE: p_nbsc_cell_reselection 中取出 NACC_WITH_NC0的计数值应为“ 0”。 3. 相关参数总表 无 4. 北京此项功能应用情况总体描述 从 2009 年 5 月 10 日到 5 月底期间,在北京移动网络优化部门大力配合下, EGPRS 优化项目组顺利完成了新功能 NACC 的验证测试以及前后性能对比分析工作,通过最终测试结果发现,开启 NACC 后所体现的性能优势完全符合预期效果,以下是对整体的测试结果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情况: 下表 为打开 NACC前后在四种测试场景下小区重选信令时延对比: 测试环境与道路 Without NACC With NACC Item Test road app_outage data_outage cell_outage app_outage data_outage cell_outage 39 同 BSC 同PCU 下小区重选 二环路 1.58 1.43 0.994 1.28 1.3 0.9 三环路 1.97 1.66 1.21 1.34 1.12 0.82 长安街 1.38 1.14 0.996 1.09 1.01 0.77 机场南线 1.72 1.61 1.09 1.22 1.09 0.96 同 BSC 不同 PCU 下小区重选 二环路 2.16 1.97 1.63 1.53 1.36 1.31 三环路 2.12 1.76 1.32 1.71 1.53 1.29 长安街 2.25 1.85 1.24 2.18 1.22 0.699 机场南线 1.77 1.56 1.04 1.25 1.18 0.994 跨 BSC 小区重选( RU 更新) 二环路 8.68 5.14 4.54 4.51 4.34 4.04 三环路 7.61 6.11 4.67 6.8 5.01 4.41 长安街 6.77 5.93 4.93 5.07 4.55 4.04 机场南线 6.38 5.78 4.99 4.84 4.32 4.04 跨 SGSN小区重选( RU 更新) 三环路 7.38 6.01 4.91 6.44 5.11 4.17 机场南线 6.03 4.98 4.3 5.27 4.52 3.995 (标注:由于 覆盖 二环以及长安街 小区分别 处 在 相同的 SGSN,故没有 跨 SGSN 场 景下测试数据 对比 ) 通过对测试数据中各场景下小区重选时延统计分析后,取各条道路在四种场景下时延开销的平均值可以初步得到以下结果:(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北京地区一个 LAC 即为一个路由区,所以只要跨 BSC 即同时会进行路由区更新。然而在实际路测中,外场无线环境复杂,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影响小区重选以及路由区更新的因素比较多,每次小区重选的时延开销不尽相同,在时延统计上我们是通过统计多次小区重选或者 RU 更新的时延然后取其平均值,通过这样的方法以尽可能的把误差降到最低。) 1. application outage 四条道路在 NACC 开启前后对比如下,从开启 NACC 前平均时延 4.44s缩短到开启 NACC 后的平均时延 3.51s 改善幅度约 21%具体情况如下图: 40 2. CELL outage 四条道路在 NACC 开启前后对比如下,从开启 NACC 前平均时延 2.93s 缩短到开启 NACC 后的平均时延 2.53s 改善幅度约 15%具体情况如下图: 3. DATA outage 四条道路在 NACC 开启前后对比如下,从开启 NACC 前平均时延 3.61s 缩短到开启 NACC 后的平均时延 2.95s 改善幅度约 20%,具体如下图 : 4. 通过对以上三种时延开销统计发现, cell outage 时延在四种场景下变化幅度最小。而application outage 变化幅度最大,这其中 inter BSC 情况下小区重选 app_outage 改善幅度在 27%左右,其次是 intra PCU 以及 inter PCU 的小区重选 app_outage 改善幅度都在20%左右,而跨 SGSN 改善幅度最小只有 12%左右。这说明开启 NACC 对 intra PCU 小区重选,以及 inter PCU小区重选和 inter BSC小区重选效果更加明显。其次是数据时延 DATA outage 是在 inter PCU 情况下效果最 为明显改善幅度约为 26%,而在 intra PCU 以及 inter BSC 下改善幅度也都为 20%以上,这再次证明 NACC 功能开启后对 PCU 内以及 PCU 间和BSC 间效果较明显,对比时延改善比例情况如下图: 41 5. 开启 NACC后各条道路的 FTP DL吞吐速率都有明显提升,从开启 NACC前的平均 7.94KB/s提升到开启 NACC 后的平均 9.04KB/s,改善幅度约为 14%,各条道路具体情况如下图: 6. 开启 NACC 功能后,我们对比机场南线 WAP 测试指标发现, WAP 登陆时延缩短了约为28%,网页刷新时延缩短了约为 20%,图铃下载速率缩短了约为 26%,这充分证明当NACC 功能开启后,合理控制了小区重选并且降低了数据停传时延,针对 WAP 小数据传输业务也带来了一定的指标提升效果,对目前现网中用户在日常实际数据业务应用中(如: WAP 网页浏览、股票信息查询、收发 Email、订购机票等)的感知情况都有非常明显的提升。 42 7. 开启 NACC 后,所有小区重选信令流程都使用的 NACC 流程;即 NACC 开启后作用在所有的小区重选上,以下是一次开启 NACC 功能后的小区重选 RLC/MAC 以及 L3 层信令截图: 7. NACC 功能开启后,其相应的统计项( NACC_WITH_NC0) 也随之打开 ,(该统计项的定义为:当 MS 进行小区重选时, MS 锁定目标小区后,将开始通过 PACCH 传输系统消息,之后网络侧下发给 MS 一条 PACKET CELL CHANGE CONTINUE 消息后,该计数器将会计数一次)通过观察发现该计数器在 NACC 功能开启后各 BSC 都可以正常计数。并且在 NACC功能开启后,我们挑选了一条测试道路对比分析了其所涉及的所有 BSC 相关统计项,43 包括上下行硬拥塞率、高阶编码比例( MSC7-9) 、上下行 TBF 建立成功率、域升级拒绝率、信道分配成功率、以及 EDGE/GPRS 流量,以红线标记开启前后各项指标都没有明显波动,证明开启 NACC 功能对网络统计指标没有产生不良影响。具体统计指标值如下: 44 综合以上所有内容得出结论是,开通 NACC功能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三种时延的开销,尤其是在 PCU内、 PCU间效果更为明显,从而改善了 EGPRS的 FTP下载速率,以及高阶编码比例和现网用户切身使用的各项 WAP应用指标,即 NACC对提升 EGPRS网络性能以及用户感知度有很大帮助,其次当开启 NACC后所有小区都遵守 NACC小区重选流程, BSC级关于 NACC测量统计可以正 常计数,各项统计指标均正常。并且在 NACC开启期间没有异常告警出现,以及相关投诉上报。 目前北京东区现网开启 NACC功能的详细情况如下表所示: 开启 NACC 功能 涉及区域 CELL GTRX 74 个 BSC 东区四环以内及机场高速 5291 16220 5. 总结 经过北京东区开启 NACC 功能的 74 个 BSC 的效果评估 , NACC 激活后的效果良好 。 城区四环内和机场高速所涉及 BSC 均开启 . 6. 功能 应用评估 EGPRS 手机在进行小区重选时,会短时中断数据业务传输,用户会明显感觉业务中断。45 由于数据业务高发区域往往也是 基站密集区域,小区重叠覆盖大,手机用户很容易频繁重选而不断的出现数据传输中断,严重情况可能会导致上层应用连接超时而掉线。 NACC 功能的引入缩短了重选中断时长,能够明显提升用户感知,运行过程中也未发现负面问题,建议各地借鉴推广。 前只有 R4 手机支持 NACC 功能,现网还有大量手机不支持 NACC,这类手机无法享受到NACC 带来的好处。因此启用 NACC 后,优化人员还需根据网络实际情况,优化调 接入、重选参数,确保小区合理的主导覆盖,避免频繁重选。 四 . 其他 Feature 的介绍 4.1. 上行 TBF 扩展 (EUTM) 上行 TBF 扩 展 是 R4 中才引入的功能,在诺基亚 BSS 系统中是从 S11 开始支持的。如果终端支持 EUTM(标注在 MS RAC 里),普通情况下的上行 TBF 释放将被延迟。这一延迟时间可以通过 UL_TBF_REL_DELAY_EXT 参数进行设定。在这一延迟时间里终端是处于扩展状态,在这状态下网络侧以低于普通状态下的频度(通过 POLLING_INTERVAL 参数控制)周期性的分配属于该终端的 USF,而终端在这一时间里若无数据传送则根据获分配的 USF 发送空控制块( PACKET UPLINK DUMMY CONTROL BLOCK),当有数据需要从终端上传时,则该 TBF 恢复回普通状态,而不需要另外重建新的 TBF。另外,若网络侧有下行数据需要发送时,也可以通过 PACCH 快速建立下行 TBF。这一功能大大的增强了网络的响应速度以及缩短时延,可以有效的减少系统 RTT 时间,对于 WAP 业务浏览,小数据业务,即时类通信业务等的性能会有很大的帮助。) 4.2. TFO TFO( Tandem Free Operation)功能原理 现网中两部手机在进行通话时语音会在 TRAU 单元中进行两次编解码转换工作,如 Call without applying TFO 图 所示: 46 而正如 Call without Applying TFO 图所示,以上两部手机在通话时在 TRAU 单元进行的码型转换工作其实是没有必要的,而 TFO 功能是使手机到手机的呼叫可以避免在收发两端进行不必要的语音编解码转换,从而消除码型转换带来的话音质量损失,并减少话音时延,如Call with TFO 图所示。 TFO使用条件 如果使用 TFO,必须是手机与手机间的通话 。 参与呼叫的两部手机所在网络的 TC都支持 TFO功能 两个手机的语音编码方式必须相同 ( EFR,FR,HR) 两个 TC 间必须是透明连接 ( 不能使用回声抑制,噪音消除,固定增益,自适应增益功能 ) 4.3. 用户分级接入 优先体现 所谓高端用户优先接入,是指将中国移动的所有移动用户进行分类,每一类用户享受一定的优先级。根据用户优先级的不同,无线网络在分配资源时,根据“优先级越高,越容易接入网络”的原则为用户分配网络资源。即: 无线系统资源忙时,根据用户优先级别进行排队,一旦有空余资源,优先接入高端用户。 无线系统资源忙时,在没有空余资源的情况下,实现优先呼叫建立(或优先47 切换):把低端用户强制切换到邻小区,保证高端用户的接续(或切换)。 用户优先权特性只对 优先权用户所在端产生影响。主叫流程中,无线资源获得的优先级将由主叫用户优先级决定。在被叫流程中,无线资源获得的优先级将由被叫用户优先级决定。 由于目前网络资源的瓶颈在无线网络,故本技术方案只保证根据用户优先级的不同进行无线资源的合理分配。 级别细分 目前,中国移动将用户分为 3 个级别。 (可以根据需要分为最多 14 个级别 ) 一类用户:享有最高的优先级。热点地区的无线系统为这部分用户预留部分资源,这部分资源只能被一类用户使用。当一类用户漫游到某热点地区时,系统先为其分配预留的无线资源,若热点地区的一类用户过多,则 本着“先来先占,后来排队”的原则为众多一类用户分配无线资源;同时在预留资源被一类用户占满或没有分配预留资源的情况下,未能分配到预留资源的一类用户可参与排队,使用三个级别用户公用的无线资源,并比二类、三类用户优先接入网络、优先呼叫切换。另外,在系统资源不足时,系统可将某些三类用户切换至邻近其他小区,而将空余下来的资源分配给一类用户使用。 此类用户为部分特殊的 VIP 用户。 二类用户:享有较高的优先级。热点地区的无线系统不为这部分用户预留资源,即二类用户在如何情况下不可占用为一类用户预留的网络资源。当二类用户漫游 到热点地区,系统资源不足时,二类用户参与排队,一旦有空余资源,二类用户可先于三类用户接入系统,也可先于三类用户进行呼叫切换。同样,在系统资源不足时,系统可将某些三类用户切换至邻近其他小区,而将空余下来的资源分配给二类用户使用。若热点地区的二类用户过多,则本着“先来先占用资源”的原则,系统为众多二类用户分配无线资源。 此类用户一般为商业用户。 三类用户:三类用户级别最低。系统不为其预留资源,它与二类用户共用公用无线资源。并在与二类用户排队时,比二类用户较难接入系统,或较难进行切换。同时,在呼叫过程中,为了提供 网络资源给一类、二类用户使用,三类用户可能被切换至其他邻近小区。 此类用户为其他中国移动的手机用户,所有神州行用户属于该类用户。 在中国移动 PLMN 的范围内,当开展了本业务区域的第一、二级用户漫游到未开展本业务的区域中,未开展本业务区域仍能正常接续这些用户的电话;当第一、二级用户漫游至国48 外,不再按照优先级接入,但不影响正常通话;国外用户漫游至中国移动 PLMN 范围内,将其作为第三类用户处理。 该业务适用于中国移动的全球通用户和智能用户即所有 GSM 用户。且允许与其他补充业务共存,如呼叫前转,呼叫等待 /保持等。 该业务适用于基本业务中的话音呼叫,不适用于数据承载业务和短消息。 该业务对终端无要求,适合所有 GSM 终端。 该业务的开展不应影响紧急呼叫的建立,对于紧急呼叫的处理,请参见紧急呼叫的相关规范。 五 . 诺西设备功能评估总结 北京诺西现网无线网的各项功能应用基本符合提升用户感知的原则要求,功能的参数值均处于正常值范围。功能的应用是基于网络基础性能的一定提升,日常工作中要坚持基础优化为主,功能提升为辅的优化方法。采取措施真正解决网络存在的资源分布不均衡、频率干扰、重选切换不合理等基本问题,从源头提升网络质量。同时在实践验 证前提下,充分了解各类功能的优点与缺点,有效合理地加以利用。 5.1. 值得借鉴的先进思路 诺西的 Hyop_lac 功能能够降低多 BSC共 LAC的寻呼量,较好的缓解了 LAC覆盖范围与 LAC寻呼容量的矛盾。通过节假日或应急情况下开启该功能,抵抗寻呼量的峰值冲击,相对而言提升了日常 LAC的寻呼设计容量,提升 LAC覆盖范围。从北京现网应用情况看, Hyop_lac 功能未明显降低寻呼成功率与寻呼次数比率,建议各地借鉴推广 AMR 功能经过现网验证,确认该功能能够明显提升客户的话音感知。从优先开通的部分地市应用情况来看,除上下行 05级 quality网管统计略有下降之外,其他各项指标均有改善或保持正常,而直接体现话音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