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的整体护理[权威资料]_第1页
浅谈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的整体护理[权威资料]_第2页
浅谈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的整体护理[权威资料]_第3页
浅谈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的整体护理[权威资料]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的整体护理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目的总结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并发症。方法选取 2012 年 9 月2013 年 9 月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 65 例,实施整体护理,从术后护理要点和术后护理中的不足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结果提出了气管切开患者康复中如何有效保持呼吸道通畅 ,预防感染及其并发症的一些关键性问题。结论正确、有效的护理对挽救患者生命 ,减轻患者痛苦,预防肺部感染、缩短病程,降低医疗 费用等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护理 神经外科疾病大都是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危重。大脑供血停止 46min,就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1。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抢救垂危患者的急救手术,系将颈段气管近前壁切开,通过切口将适当大小的气管套管插入气管,患者可以直接经气管套管进行呼吸。以开放呼吸道抢救患者生命 ,维持呼吸通路的急救手术。适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上呼吸道或下呼吸道阻塞引起的呼吸困难和一些预防性的辅助治疗手术,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专科护理,正确、有效的护理在挽救患者生命 ,减轻患 者的痛苦,控制肺部感染、缩短病程,降低医疗费用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1 临床资料 2012 年 9 月 2013 年 9 月,气管切开患者 65 例,年龄21 85 岁,其中男性 48 例,女性 17 例,重度颅脑外伤 28例,脑出血 33 例,脑肿瘤 4 例。经过整体护理, 2 例自动出院, 3 例死亡, 4 例带管出院,其余均成功拔管。 2 护理要点 2.1 心理护理术前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气管切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的与医护人员配合 ,取得患者及家属的支持与合作 ,顺利完成手术。同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及手术的相 关知识 ,疾病的恢复和愈后,取得信任感 ,缓解焦虑。术后 ,教给和协助家属完成简单的护理操作及病情观察和一些发生异常时的紧急处理 ,让家属明白病情 ,参与治疗和护理。其次 ,加强与家属的沟通和交流 ,经常巡视病房 ,了解患者病情变化 ,尽可能满足患者及家属的合理要求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鼓励其积极的配合治疗 ,缩短病程。为患者及家属选择经济实惠的用药和护理 ,减轻其家庭的经济负担。鼓励家属保持良好的人际交往 ,促进良好的社会关系 ,帮助其获得有效的社会支持。协助家属尽快适应家庭角色的转变 ,接受现状。同时护理操作过程中 ,护理人员语言要 规范 ,解释要耐心 ,使家属情绪稳定 ,有效配合治疗。对有意识的患者 ,根据不同的患者采用 叫、说、摸、写 的交流的方式。促进患者意识恢复,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自信,让患者理解和配合。 2.2 环境患者气管起开后失去了生理湿化屏障作用,容易造成感染,所以病室环境的清洁消毒和湿化尤为重要。为患者提供适宜温度、湿度 ,室内温度在 22 左右,室内湿度在60%70%左右单间 2,同时用紫外线灯照射 2 次 /d, 30min/次。照射前做好环境的清洁工作,注意避免患者直接照射紫外线。 2.3 体位患者体位手术之初患 者一般取侧卧位 ,以利于气管内分泌物排出。但要经常转动体位,防止褥疮并使肺各部分呼吸运动不致停滞。备齐急救药品和物品,必要时置于床头。如:同号气管套管,气管扩张器,外科手术剪,止血钳,换药用具与敷料,生理盐水、导尿包、吸引器,氧气筒,呼吸机,手电筒等都应备齐,并妥为存放,以备急需。 2.4 充足营养气管切开的患者因不能自主进食 ,其营养物质的摄取主要通过输液或胃管内注入营养液供给。而疾病的消耗和代谢 ,要求患者必须要有充足的营养。因此 ,需为患者提供营养丰富且易于消化吸收的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饮食 。饮食不宜过冷也不宜过热 ,既要防止便秘又要杜绝腹泻,流质饮食接近体温 38 40 。首次鼻饲前应确保胃管在胃内,并抽空胃液。鼻饲时抬高床头 45 60 优点:促进肝颈静脉回流及有利于患者呼吸,对促进脑循环有一定的帮助 3。鼻饲 1h 内不宜翻身及吸痰刺激。同时一次胃管内注入食物不宜过多 ,预防消化不良或出现腹胀。 2.5 保持气道通畅由于气管内分泌物多且痰液粘稠 ,因此气管切开的患者易引起呼吸道阻塞而发生危险。及时清除患者气道内的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维持生命的最基本环节。 2.5.1 湿化气道 ,避免分泌物粘稠阻塞气管由于气道开放破坏了鼻咽部的正常湿化机制 ,使气体湿化不充分 ,气道干燥 ,容易造成气道分泌物粘稠 ,发生呼吸道阻塞。因此气道湿化是保持气道通畅的重要方法之一 .可有效采用雾化、气道滴注、空气湿化三合一的方法。在湿化气道的同时可达到预防和抗炎的作用。提倡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湿化加短时间雾化吸入法 4可大大弥补传统间歇湿化法存在的许多不足 ,减小对气道的刺激性 ,几乎不引起刺激性咳嗽 ;同时降低了吸痰次数 ,保证了气道顺畅 ,减少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加强了气道湿化及抗感染的效果。此外,因为雾 化吸入会增加空气阻力,使患者在呼吸交换时得不到充足氧气,导致缺氧。所以对有呼吸衰竭或有呼吸窘迫征的患者要注意雾化吸入的时机5。 2.5.2 防止异物掉入气管 ,阻塞气道在气管套管口覆盖单层湿纱布 ,既可湿化干燥的气体 ,又可防止灰尘和异物坠入气道阻塞气道。 2.5.3 吸痰吸痰是保证气道通畅最有效的措施。因此正确的吸痰方法更可最有效的保持气道的通畅。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吸痰要领,做到 轻、快、转、散 ,在血氧饱和度及心电监测下吸痰。首先 ,选择粗细合适质地柔软的橡胶管或硅胶管 ,可降低吸痰管对气道粘膜 的刺激性。其次是大小合适的压力 ,压力过大容易引起肺泡萎陷 ,加重缺氧。压力过小 ,达不到有效吸痰的目的。再次,吸痰的时间不宜超过 20s/次 ,以免引起憋气和缺氧或造成气道粘膜的损伤,且每次吸痰时往气管内注入一定量的无菌生理盐水 ,成人 3 4ml,儿童 1 2ml。此外,正确的吸痰 ,连接好吸痰装置 ,打开吸引器后 ,一手挟闭吸引管 ,一手持吸痰管 ,以慢而轻柔的动作从气管套口将吸痰管送入气管深部 ,放开挟闭吸引管的手 ,另一只手保持旋转 ,转动吸痰管逐渐提起。每一次吸引后用生理盐水将痰液吸入贮液瓶 ,防止吸痰管阻塞。若一次吸引不充分 ,可待患者平静后再重复吸引。最后 ,吸痰前后各给予 3min 纯氧 ,防止低氧血症。同时 ,吸痰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如有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明显变化 ,应立即停止吸痰。 2.5.4 预防出血吸痰时 ,手法轻 , 插入深度适宜 .以免使患者的气道粘膜受损 ,引起出血而阻塞呼吸道。同时加强气道湿化和氧气湿化,保持呼吸道的生理湿度。氧气湿化时,可选用 0.1 0.5 的洗必泰溶液代替蒸馏水和生理盐水 ,每3 4d 更换 1 次 ,能有效抑制细菌生长 ,预防院内感染 ,又延长了更换时间 ,且对患者安全无害 10。 2.6 预 防并发症 2.6.1 感染首先 ,由于患者长期卧床 ,且气道暴露 ,因此易引起肺部感染。所以 ,可将床头适当摇高 ,约 25 40 。同时配合雾化、每 1 2h 翻身、不定时的拍背和吸痰 ,可协助痰液有效排出 ,减少和预防肺部感染。其次,可预防性的应用抗生素。此外,做好每天的口腔护理。因气管切开的患者 ,口腔正常的咀嚼减少或停止 ,容易导致口腔粘膜或牙龈感染、溃疡。加强口腔清洁 ,定期做口腔细菌培养 ,1 次 /w,病情较重时增加次数 ,病情允许时 ,头部抬高 ,可避免鼻饲患者鼻饲液反流至咽部 ,以减少口咽部肠道细菌感染及定植的机会。同时 宜尽早给予患者少量多次生理盐水吞咽 ,可对反流及逆行的胃肠内革兰阴性菌起到一定的冲洗作用 11。以及加强女性患者的会阴冲洗。加强气管套管的护理 ,每天清洗 ,消毒 ,更换。以及更换皮肤与套管之间的无菌纱布垫 ,每 4 6h 更换 1 次 ,同时注意观察有无红肿 ,异味分泌物 ,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最后,对有深静脉置管的患者 ,1 2d 更换敷贴 1 次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 2.6.2 压疮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 ,易使局部受压骨突处组织缺血、缺氧,长时间受压可造成受压部位皮肤坏死,破溃,形成溃疡。因此需定时翻身 ,一般每 1 2h 翻 1 次 ,预防压疮。保持床单元的平整和清洁 ,若有潮湿及时更换;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 ,防止因摩擦引起皮肤破损。 2.7 意外派专人守护患者 ,床两侧加护拦 ,防止患者坠床。对烦燥意识不清的患者必要时可使用约束带。在挪动患者时 ,动作轻柔 ,防止磕碰伤。 3 存在的不足 3.1 无菌操作观念欠缺受到现代医疗护理条件的影响 ,人力资源配置的不足 ,使临床工作事多而杂 ,护理人员为了完成工作任务 ,出现一系列不规范的操作 ,违反无菌操作要求 ,增加了二重感染的机率。如接触不同类型的患者或做不同的操作之间 ,对有可能引起 感染的操作 ,不洗手或不戴手套 ,频频发生 ,尤其在一些需要无菌操作的环节上 ,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3.2 知识缺乏患者或家属对疾病的相关知识不了解 ,不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如有效吸痰或胃管内注入营养液。家属不完全了解正确操作的重要性 ,盲目仿效 ,加大了因食物的反流或不良刺激引起的气管阻塞。其次是家属一味满足患者的不正当要求 ,而给治疗和护理带来阻碍 ,延滞了病情的好转。 3.3 缺乏人文关怀因护理人员工作量大 ,临床上单是完成当日的护理工作就没有任何空隙 ,就更谈不上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与交流。因此护理 人员不能与患者及家属之间建立有效的信任感。不能充分了解患者及家属的需求 ,使得护患关系紧张,从而给护理工作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医护人员不能得到患者及家属的理解。 4 结论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呼吸困难的主要措施之一,气管切开后作为有创人工气道,患者的呼吸道就与外界相通,呼吸道正常的湿化、加温、过滤及咳嗽功能消失,防御功能减弱,而严格且规范的人工气道管理是保证术后患者呼吸道通畅的关键。正确、有效的护理对挽救患者生命 ,减轻患者痛苦,预防肺部感染、缩短病程,降低医疗费用等都有着积极的 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小杭 ,急救护理学 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55-73. 2袁家美 ,王裕珍 .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的呼吸道护理 J.当代护士 ,2012,12:144-145. 3沈美丽 ,余黎 ,吴玉琴,等 .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鼻饲导致反流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J.大家健康 .2013,7(7):51. 4莫锦萍 ,谢春雷 ,李春霞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应用持续湿化加雾化吸入法的效果观察 J.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6,24(3):299. 5蔡永兰 ,赵静 ,余玲 .颈部电击伤气管切开的气道护理 J.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7,13(1):97 98.编辑 /孙杰 阅读相关文档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巧抓四条线 搞好元素化合物复习 小学思想品德中如何注意心理健康的教育 肺部磨玻璃密度影的 CT 研究进展 现代化影视艺术传播的大众化趋势 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 农村寄宿制初中实施特色音乐教育的实践研究 英语词汇中的外来语单词研究 从关联理论看商务信函的翻译 新课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