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专业论文)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探析.pdf_第1页
(伦理学专业论文)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探析.pdf_第2页
(伦理学专业论文)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探析.pdf_第3页
(伦理学专业论文)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探析.pdf_第4页
(伦理学专业论文)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探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i 中 文 摘 要 从伦理学上讲 人格是人们通过道德生活 意识到自己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以及 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从而自觉选择做人的范式 培育自己的道德品质 丰富和完善 自己的内心世界 体现出人区别于动物的内在规定性 道德人格是做人的核心 由 于目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 人们的价值观 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剧烈的 变化 传统的道德规范被打破 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建立和健全 社会道德某些领域 出现了混乱和无序的现象 这使得部分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出现了 亚失范 或 失 范 状态 面对这种状态 如何培养和塑造高尚的大学生道德人格成为社会的一个 热点话题 全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意义 通过对人格 道德人格的理论分析 界定了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内涵 并结合实际案例 指出了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重 要性 第二部分 大学生道德人格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结合当代大学生现状 运用 分析归纳的方法 指出了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相脱节 道德情感淡漠 道德责任意 识不强 道德行为的双重性 诚信缺失 道德理想与人生追求不高等道德人格问题 并从社会 家庭 学校教育 传统文化以及大学生自身方面探讨了引起大学生道德 人格问题的原因 第三部分 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对策 针对当前大学生道德人格存在的问题 及原因 提出了加强生命教育 弘扬传统美德 建立新型德育体系 营造良好氛围 和加强道德实践等塑造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道德人格 传统文化 行为失范 abstract i abstract personality reflects the inherent regularity which distinguishes people and animals and it makes people be aware of their moral responsibility and obligation the lif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from moral life thus choose their living paradigm consciously and cultivate their moral quality enrich and perfect their inner formulation moral personality is the core of people s living values ways of thinking and behaviors of people have changed violently because the present society of our country is 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as a result the traditional ethics is broken and new ethics is not established and perfect there are some confused and chaotic phenomena appearing in many social morality domains which make the college students behavior be disordered accordingly the moral shaping of college students is confronted with a series of new problems and how to cultivate and shape noble moral personality of students becomes a hot topic of society nowadays which is the main focus of this paper and the remainder of this paper is organized as follows section 1 focuses on the meaning of college students moral personality in the harmonious society the connot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moral personality is defined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personality and moral personality and the importance of shaping students moral personality is addressed combining with real examples ii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existed in students moral personality in harmonious society are analyzed in section 2 these problems involve the difference of moral cognition and moral behavior moral emotion indifference lack of moral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the duality of moral behavior lack of confidence moral ideas and pursuit of lower position are presented and the causes from society family school education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students are discussed the measures to these problems mentioned above are described in section 3 first we must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f life and guide th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life and values correctly secondly they must assimilate traditional virtues to promote the moral personality then we will create good atmosphere for shaping the noble moral personality by changing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mode and establishing new system finally the practice step of moral personality must be strengthened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 moral personality traditional culture disordered behavior 引言 1 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 社会经济成分 组织形式 就业方式 利 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的出现 为青年大学生了解世界 增长知识 开阔视野 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为其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但与此同时 随着部分领域 道德失范 诚信缺失 假冒伪劣 欺骗欺诈活动的蔓延 一些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 也发生了扭曲 拜金主义 享乐主义 极端个人主义蔓延滋长 中国政法大学 程 春明教师被杀事件 云南省艺术学院戏剧学院学生 杨森骗财杀人事件 等都反 映了大学生道德行为的 失范 状态 也反映了当前大学教育对大学生人文价值的 终极关怀的忽视 本文正是针对当代大学生道德行为出现的 亚失范 或 失范 状态 运用分 析归纳 比较等方法 分析了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并提出了 塑造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对策 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探析 2 第一章 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意义 1 1 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内涵 我们要对大学生道德人格有个准确的把握 首先必须对其内涵有一个多角度的 理解和分析 这样才能进一步把握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意义 1 1 1 人格 人格作为一个多学科关注的范畴 在不同的学科 甚至同一学科有着不同的界 定和把握 因此学术界对人格概念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例如 法学认为人格是 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的资格 心理学认为人格是个人的气质 性情 能力的总和 是 个人的心理特征的具体表现 伦理学则从道德的角度将人格视为主体道德品质的体 现 1另外 如社会学 哲学 教育学也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对人格给予了定义 综观 多种学科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人格 即人格是个体与其所处环境在交互作用过程中 形成的一种基本的 稳定的特征 人格是一个人的生理 心理和社会行为诸方面综 合的整体概念 是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和外在行为的总和 1 1 2 道德人格 伦理学所研究的人格范畴 旨在 人是什么 的基础上进一步着重揭示 人应 当怎样为人 的问题 其着重强调的是价值 因此存在着善与恶 高尚与卑下等一 系列相关问题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要揭示道德人格的本质及形成 必须把道 德主体同社会道德关系与道德活动联系起来 道德人格就是个体人格的道德规定性 是个人习性与后天道德实践活动形成的 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的统一 是做人的尊严 价值和品格的总和 从定义可以看出 伦理学所阐释的人格一方面体现了人有别于动物的特质 即每个人不论其人种的差 异 还是所处社会发达与否 也不论其容貌的美丑 身体健康与否 在社会中所享 受做人的权利和履行做人的义务都具有平等意义 另一方面体现了个体道德的差异 性 每个人的道德规定性是个人所独有的 正是这种独有性也就构成了一个人稳定 的内在精神状态 由此才能产生出比较稳定的行为状态和生活态度 根据这种稳定 的个人行为状态和生活态度 我们才能界定个人道德人格 上述两方面 表明了道德人格是道德个体在社会化中形成的 是个体在社会实 践活动中特质的表现 具体表现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 主体超越性 它是指作为道 德主体的人 在理解 接受 选择既有道德的同时 还可以超越现有的道德价值体 1 曲炜 人格之谜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 21 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意义 3 系 成为先进道德的探索者和践履者 第二 道德主体的自我同一性 它是建立在 价值定向基础上的 它与道德人格的指向性相一致 正因为对反映人类进步的道德 体系怀有坚定信念 作为道德人格的主体 其内心世界才与言行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主要表现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中 道德人格能保持 内在心理 与 外在行为 的同一 第三 道德人格承载主体的发展性 道德人格承载主体是在社会生活实践 中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自己的 与之相承载的道德人格也必然是一个动态的 发展的 系统 通过与社会的矛盾的不断统一 不断否定自我 创新自我 实现主体的发展 第四 意志自由性 主体的意志自由是道德人格完善的标志与完善程度的体现 如 果说处于自律阶段的道德人格 其主体履行道义和责任还需要内在法则的 自我约 束 的话 那么 进入自由阶段的道德主体 其履行道义和责任便不是出于 自我 约束 而是自我追求了 有了意志的独立自由 道德主体才有可能进行发自内心的 心性修养 才去追求心灵上的崇高的道德境界 1 1 3 大学生道德人格 大学生道德人格是指道德主体作为大学生这一特殊角色所呈现出来的精神面 貌 是在学习生活实践中自觉选择做人的范式 不断沉积为人的道德品质 完善内 心世界 使人具有价值 道德准则意识 道德目标意识和道德责任意识是大学生道德人格系统的三个必 要组成部分 其中每一个部分又是以大学生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等作为 道德心理基础的 2 道德准则意识是指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通过对学习生活的理解 而立 定的做人和做事的原则 它是大学生处理与他人 与社会利害关系的实施准则 道 德准则意识作为大学生所应具有的一种准则意识 是大学生主体对生活体验的结果 它扬弃了社会道德原则的普遍性和抽象性 而是和大学生学习生活实践融为一体 如在日常生活中 大学生所信奉的名言警句 多是道德准则意识的显现 这不但再 现了某种道德规范和要求 而且也成了大学生心目当中的 道德律令 成为大学生 为人处事的立场和生活态度 道德目标意识是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方向和力量 实质是大学生的道德理想 大学生道德理想是道德主体从道德角度对未来生活的规划 追求和向往 也是人生 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动力 这种对自身道德人格未来的追求和向往 一方面是从社 2 宋希仁 道德观通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4 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探析 4 会道德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另一方面是学习道德知识和规范的结果 这一意识 既是提升大学生道德品质 实现人生价值的巨大力量 也是道德人格的一次升华 道德责任意识是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核心 它不仅是大学生道德行为自觉自主的 主要依据 而且还是大学生自由意志的最高规定 在日常的生活中 由于社会的纷 繁复杂 作为道德主体的大学生常常会遇内外不一的困惑 这时道德责任意识会充 分发挥内在的调控作用 使其达到内外同一 并实现个体的自身价值 因此 道德 责任意识是大学生道德人格完善的内在机制 是构成道德人格的重要要素 基于上述分析 不难看出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完善和升华 离不开三要素的相互 作用 其中 道德准则意识不仅是大学生道德责任的内在依据 而且还是实现大学 生道德目标的价值基础 道德责任意识则是通过个体内在调控 既使道德准则意识 向道德行为转化 又使个体的行为与价值保持一贯性 道德目标意识不仅为大学生 道德人格塑造提供了理想目标 而且还激励着道德主体的道德准则意识和责任意识 1 2 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重要性 案例一 据 记者观察 报道 杨森是云南省艺术学院戏剧学院2003级戏剧影 视文学专业本科的在校大学生 家庭条件不好 自2004年以来 他通过网络聊天骗 取近15万元 他用这些钱做生意 赌博 去ktv唱歌 喝酒 洗桑拿 但是直到他被 抓之日仍欠学费1万多元 2004年9月 杨森以网名 秋的别馆 网聊时 认识了名 叫 红泥 的女网友 红泥 姓雷 46岁 是南京某中学的一名教师 期间 杨森 向雷某谎称其在投资公司任职 主要帮助客户搞投资 成功之后会返以高利 雷某 受高利诱惑 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共汇给杨森14万多元 2007年1月2日 雷某到昆 明向杨森索要欠款发生争执 在王筇公路 杨森用雷某的围巾将她勒死 作案后 杨森杀人当晚还到ktv去唱歌 喝酒 洗桑拿 对此杨森在法庭上解释 订ktv是准 备和雷某去的 房都订好了 我就过去了 2007年11月28日 云南首例网聊骗财杀人案在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公开审 理 此前 昆明中级法院一审判决杨森死刑 杨森以量刑过重为由提出上诉 案例二 据 中国新闻网 报道 2008 年 10 月 28 日晚 6 点 43 分 中国政法大 学昌平校区端升教学楼 201 教室内发生了一起恶性事件 法学院程春明老师正在准 备 比较法总论 课 上课时间为晚间 6 点 45 分 该课程为校内大二 大三学生的 专业选修课 晚间共两节课程 事发的教室为多媒体教室 共能容纳 52 人 事发时 教室内已经坐有许多学生 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意义 5 有目击同学称 嫌疑人为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005 级学生付某 事发时 教室 内尚未上课 付某突然手持菜刀冲入教室 向程春明右颈部砍去 共砍两刀 目击 学生称 付某砍伤程春明时 神情镇定 随后 付某走出教室 掏出手机并报警 由于伤势过重 程春明教师于当晚 7 点死亡 上述一个个犯罪案例令人震惊之余 也敲响了高校教育的警钟 促使人们从各 个角度对高等教育进行反思 其中值得思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塑造大学生道德人 格的重要性 1 2 1 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大学生正处于生理与心理趋于成熟的一个时期 是个体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时期 他们的认知水平 情感体验和自我调控能力在这一时期都有飞速的发展 他们的理 想信念 世界观 人生观在这一时期形成和完型 这意味着对他们生活 学习的引 导和规范是必要的 处于青年时期中间阶段的大学生们是一个充满生机 活力 但 又充满矛盾和困惑的群体 大学生思维敏捷 好奇好胜 勇于探索 这些优点给大 学生道德人格的塑造提供契机 但由于大学生的年龄小和阅历浅的限制 他们的心 理和生理尚未完全成熟 存在易冲动 意志脆弱 认知易扭曲等弱点 再加上改革 开放以来 中西文化的碰撞和冲击 使得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处于 亚失范 状态 更严重 基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塑造是迫在眉睫的 它有助于大学生 的健康成长 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和积极的人际关系 也有利于显现个人的价值和 尊严 促进内心的和谐发展 1 2 2 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所谓人的全面发展 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是人的社会交往的普遍性 和人对社会关系的控制程度的高度发展 3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是就整个人类 社会而言 它所指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过渡 它强调 的是整个人类社会在经济 政治 文化的各个方面 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 度协调发展 狭义是就个体的人而言 它指的是人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协 调发展 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人格 智力 能力 创造力的全面 发展等等 由此可以看出 人的全面发展不是单项发展 片面发展 而是在社会不 断发展的状态下 个体素质多方面的充分发展 而道德人格的塑造和发展在大学生 的全面发展过程中提供了动力支持 因为整个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外在调控和内在整 合的一个过程 外在调控是依靠家庭 学校等教育来实现的 而内在整合则需要个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23 卷 人民出版社 1992 649 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探析 6 体内省 自律等方式来实现 通过道德人格的动力支持 增强了自我整合和自我发 展的能力 可以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 2 3 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塑造 科学技术以巨大的威力和难以想象 的速度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历程 一种全新的经济正在形成和发展 并爆炸性地向全球扩张 把人类带进一个全新的时代 即知识经济时代 相对于农 业经济和工业经济而言 它是智力支撑型和创新型经济 其最重要的资源是具有创 新能力的人才 这种人才的创新是当前经济发展增长的动力因素 当前 我们正处 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 经济建设在以科技创新为依托 以全新的速度向前发展 与此同时 国家社会也在呼唤大学生要有良好的道德人格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 大报告中指出 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 集中力量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 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使经济更加发展 民主更加健全 科技更加进步 文化更加 繁荣 社会更加和谐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作为一种现代社会发展目标 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着眼于社会政治 经济 文化 生存环境等领域的全面发展 这其中都包 含了人的因素 国民素质的提高 国民道德人格水平将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目标的实现 作为当代大学生 他们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 塑造良好的大 学生道德人格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动力和保障 但从现状来看 由于受到社会 传统文化中不良的价值观和市场经济的等的负面影响 其存在一些消极的成分 如 缺乏全局意识 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 功利性过强等 这些弊端将阻碍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进程 甚至导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某种片面发展和畸形发展 只有克服 这些弊端 培养和塑造良好的大学生道德人格 才能为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伟大目标提供内在动力 1 2 4大学生成才立业的必备品质 作为当代大学生能够成才立业是每一位青年学生的梦想 但能否实现始终与大 学生道德人格的好与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关于什么叫成才立业 其标准看法各 有不同 在此 我们只能从各种不同的成才立业形式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 即它是 一种目标价值的满足与实现 人们追求成才立业就是追求人生价值 这种价值的体 现有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对自我价值的确认 表现为精神上的肯定和物质上的回报 二是个体对自我价值意识的满意度 即心理上的感受 这也就是说上述两个方面在 实现成才立业过程中必须统一起来 而统一的实现 只有道德人格健全者才能将二 者统一起来 道德人格不健全者则会割裂二者的联系 要么突出自我的满意意识 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意义 7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要么忽视自我的正当需求 近年来 人们已普遍形成一种共识 影响大学生成才的除了智力因素外 更主 要的是要有良好的道德人格观 一些天资聪颖 才华横溢的人却一生碌碌无为 一 事无成 很大程度上与其道德人格的素质欠缺有关 由道德人格的缺失造成 可悲 的结局 的事件常常显现 道德人格中的种种脆弱会使人缺乏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 而导致人生中的悲剧性结果 比如 大学生缺乏坚韧的意志品质和承受能力 一旦 遭受挫折或失败 就会怨天尤人 萎靡不振甚至走向绝路 相反 有着良好的道德 人格观能使大学生的梦想与现实取得一致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个人成功的背 后乃是其健全的道德人格 作为当今世界一位传奇性人物的比尔 盖茨 当他还是 一个孩子的时候 就显现出了执着的性格和想成为人中豪杰的强烈欲望 他的进取 执着的精神和合作意识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为大学生 要想成才立业 获得成功 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他们是否具有较 丰富的知识和较高的才能无疑是不可缺少的 但更为重要的是 一要有远大的志向 二要有顽强拼搏的精神 三要有合作意识 这些因素或者与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有关 或者其本身就是道德人格的内容 首先 道德人格高尚的人志向远大 目标高远 对社会有使命感 责任感 能自觉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 将个人价值实 现与社会价值实现结合起来 从而实现个人自我满意心理与社会评价的统一 其次 道德人格高尚的人有顽强不屈的精神 个体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 不可能一帆 风顺 需要个体出艰辛乃至毕生心血 意志脆弱是实现成功的天敌 最后 作为社 会现实中的人 要获得人生成功 始终需要社会各种人力资源的支持 没有合作 就没有成功地顺利实现 因此 作为当代大学生 只有注重塑造和完善自己的道德 人格 其成才立业才有可能实现 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探析 8 第二章 大学生道德人格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 善 社会变革大潮也影响着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塑造和发展 这种影响为大学生 道德人格塑造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提供了人才观 公平观 竞争观 效益观等 新的价值观 影响着大学生道德人格观的定位 这使得他们在追求人生价值时 既 重视物质利益 又崇尚精神文明 既强调个人发展 有关心祖国的命运 总之 当 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主流是积极 进取 健康的 然而 部分大学生的道德人格也 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 2 1 大学生道德人格存在的问题 2 1 1 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相脱节 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必要构成要素 道德认知是指道德主体对社 会道德现象的认识 知觉 体会 理解和把握 它至少包括以下几个层次 一是关 于道德责任与义务的认识 二是关于道德的规则的体会和理解 三是关于道德善与 恶的知觉与体会 四是关于道德自律 道德修养 道德舆论 道德教育的知觉和把 握 而道德行为则是一种价值行为 它是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的行为体 现 体现出道德行为者的一种价值取向 作为当代大学生 他们的道德观念已基本确立 他们能用道德规范来进行道德 判断和道德评价 但他们仍然缺乏道德自觉意识和内心激励 不能去自觉地内化道 德规范 去实现道德价值 而且由于道德品质显现着现实性和社会性 使得他们的 观念与习惯 思想与行为处于一种矛盾 这种矛盾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道德认知和 道德行为的相互脱节 这种脱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在对待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方面 大学生能够认同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道德观念 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却在实 践中以个人为中心 而置国家 集体利益于不顾 在社会公德和文明礼貌方面 大 学生认同维护公德 勤俭节约等文明道德行为 但校园里乱扔 乱倒 乱贴等破坏 公德现象屡见不鲜 在诚信方面 认同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 作为人生存的 第一基本要素 但在学习 生活 工作中仍然出现考试作弊 恶意拖欠学费 骗贷 弄虚作假现象 在修养方面 注重修身养性和塑造完美人格 但在行为上却缺乏自 省 自律 甚至无视公德 正是基于上述种种脱节表现 使得部分大学生做出让人 吃惊 的行为 2 1 2 道德情感淡漠 大学生道德人格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9 道德情感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伴随其立场观点和生活经历而形成的对现实道德 关系和道德行为的好恶 爱憎等心理活动 它是人们在道德方面对社会存在的一种 主观态度 不是一种消极或本能的冲动 而是一种伴随道德理性产生的一种高级情 感体验 当代大学生作为肩负历史重任的一代 有没有良好的道德情感至关重要 然 而 就目前的大学生的道德情感现状却不容乐观 其中道德情感的淡漠性是其中的 一方面 首先 对不道德行为缺乏厌恶 憎恨感 如在大街上 有些大学生看到小偷在 偷东西 却装作没看见 其次 对道德行为缺乏敬佩 仰慕之情 如在校期间 一些大学生不积极参与 助人为乐的公益性活动 即使做了 也是出于从众和服从心理 最后 缺少 良心 感恩 同情 等道德情感 就 良心 而言 多数同 学的行为表现显示出良心不足于约束自己的行为 就 感恩 一些大学生缺乏感恩 情感 感恩意识薄弱 如对辛勤培育的父母 没有感恩之情 经常出言不逊 就 同 情 而言 在这个彰显个性的时代 更是相对缺乏了 甚至有些大学生对于别人的 同情行为给予蔑视 如有些大学生看见路人身陷其难时 却围观看热闹 2 1 3 道德责任意识不强 所谓道德责任意识是指道德主体对与自身特定的角色和权能相联系的自己在道 德上的 份内应做之事 或 应当为没有做到份内应做之事所担当的道德过失 的 自觉体认 4它与人们通常所说的 道德责任感 既有相通之处 又在自觉程度和基 本内涵上高于一般的道德责任感 通常所说 道德责任感 是指道德主体对自身所 应承当的道德责任是什么的自发觉悟 而道德责任意识则是一种自觉的理性认识 它包括两方面 其一是作为道德主体所应承担道德责任 是什么 的认知和判断 其二是道德主体要认识和理解为什么应当履行或承担 如此责任 近年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结构和社会经济生活的变革 在其影响下的传 统道德文化也发生了改变 社会步入了道德不稳定期 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成长起 来的大学生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呈现出复杂性 多样性特点 其中道德责任意识 薄弱是其中的一面 部分大学生多注重个人的争强好胜 多停留在个人名利得与失 上 而忽视了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 淡化了自身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一是缺乏社 会道德责任意识 或者只想索取不想奉献 或者只讲权利不讲义务 或者目睹危害 社会和公共安全的不良甚至罪恶行为无动于衷 二是缺乏环境道德责任意识和资源 4 高湘泽 论当前道德责任意识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浙江学刊 2005 6 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探析 10 道德意识 其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为了眼前利益 而肆意破坏环境或掠夺资源或目 睹环境受损 资源浪费而明知自己只需举手之劳便可制止却置之不理 三是缺乏爱 情 家庭道德责任意识 如视爱情如儿戏 置家庭成员艰难困苦于不顾 2 1 4 道德行为的双重性 道德行为的双重性是道德主体不完全具备道德人格的同一性特征 在扮演不同 角色 处于不同环境时其道德品质存在明显差异 在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和生活中 不能一贯地保持其道德人格的本质方面或基本方面 5这在大学生当中的具体表现为 首先是 化大众 和 大众化 并存 如一些大学生毕业之初 能积极投身社会实 践工作 并以自己的良好品质和人格魅力影响和带动他人 但随着生活和工作的磨 练 一些大学生不再能发挥其标兵带头作用 而是被社会的不良风气所吞噬 并以 丑恶的一面展现于世人 其次是校内校外 人前人后的两面性 有的学生在老师或 家长面前往往表现得很好 但当脱离了家庭和学校就肆意妄为 就很少考虑道德规 范的约束 最后是对人对己的双重标准 如有的学生希望别人尊重自己 但却不能 尊重别人 对社会要求高 对自己要求低 对自己评价高 对别人评价低 2 1 5 诚信缺失 作为具有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古国 诚信一直是人们生活 工作得以正常进 行的必要条件 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和约束 它是人们的立身之本和成功之道 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中 流砥柱 他们的诚信如何 直接关系到社会能否和谐有序地发展 从此意义上讲 大学生具有诚信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处于社会转型期 社会诚信 企业诚信缺失的情况下 大学生的诚信也存在不 同程度的缺失 一是考试作弊 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业成绩的一种手段 是学校总结 教育教学得失的必要条件 然而部分大学生却不能正常对待此件事情 他们平时的 学习时间用于打游戏 上网聊天等 甚至经常还把上课时间挪占它用 而在考试时 却采用各种各样的作弊方式来蒙混过关 这也正是当前部分大学生所信奉的考试规 则 即 学不在精 作弊则灵 功不在深 会看就行 我们应该看到 考试作弊固 然反映了高校学生自律精神的欠缺 但也同时显现了部分大学生道德人格的隐忧 二是弄虚作假 随着高校本科教育规模的壮大 伴随而来的就是学生就业越来越困 难 这时部分大学生不能审时度势地通过各种教育平台提高和充实自己 而是绞尽 5 康化椿 社会和谐亟待解决的一个道德问题 主体道德人格二重性现象探析 求实 2008 1 大学生道德人格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11 脑汁地在求职履历上做 文章 三是恶意拖欠学费 本科教育学费是本科教育教学 得以进行的必要经济基础 然而 部分大学生却无视这种情况 恶意拖欠学费 他 们将这部分费用用于自己的高档消费上或谈恋爱上 面对学校则以经济承担不起为 由 拒交学费 四是有意拖欠国家助学贷款 近年来 国家为了帮助那些家庭经济 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国家出台了各项阳光助学贷款政策 然而运作多年来 我们发现 部分大学生把此项阳光政策扭曲理解 把受助的无息资助贷款运于各种 高档消费上 并且在贷款归还期到来之时 仍不及时偿还贷款 之所以出现不按时 偿还贷款 除了部分学生无经济实力偿还外 更多是学生的诚信出现了危机 2 1 6 道德理想与人生追求不高 道德理想是道德主体在道德实践活动中所要追求和实现的目标 也是道德主体 实现自我追求和人生价值的巨大精神支柱 它可分为社会道德理想和个人道德理想 作为大学生 他们是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 其主体的社会规范和价值体系已开 始内化 并具备了一定的道德品质 但由于部分大学生的道德理想与追求定位低 当自身利益与国家利益 集体利益 他人利益冲突时 往往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而是采取低俗或功利的行为 这种道德理想与追求低俗之间的冲突具体体现在下述 两个方面 一是偏重自我利益 以自我为中心 表现为利己动机过度强化 否定集 体主义的价值导向 从 为己 排斥 利他 从而使道德退化为经济上的冲动 不 再与精神的最高价值发生联系 以自我为中心 以工具化的人生态度对待社会或他 人 以自己的想法来理解外部世界 依照自己的标准来判断和选择一切 按照自己 的要求和意志来行动 二是世俗化 功利化色彩太浓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们 在享受物质丰富的同时 大学生道德世界中的世俗化和务实性倾向越来越明显 一 部分大学生为了追求短暂的物质丰富 而放弃树立远大的社会理想和提升自身的道 德思想境界 甘做一个 急功近利 的大学生 近几年来 大学校园内的学子们也不再平静 他们的人生价值追求的实用化 功利化己越来越明晰 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使然 也鲜明地反映了社会思潮 的变迁 这一轨迹折射出大学生从迷茫中寻找 自我 到个体追求实用化和功利化 的变动 人生价值观是道德人格系统的核心 人生价值的实现就在能否服务于社会 然而部分大学生认识不到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义务与责任 随意任性 玩世不恭 游戏人生 有的人为了享受需要 将 人生在世 吃喝玩乐 及时享受 作为人 生追求的信条 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探析 12 2 2 大学生道德人格存在问题的成因 大学生道德人格是大学生这一特定社会角色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 它是社会 经济 政治 文化 道德等多种因素的沉淀 又是外在规范得以内化的结果显现 所以大学生道德人格存在的问题应从多个视角进行分析 下面就问题的成因做出阐 释 2 2 1 自我认知的偏差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动力 因此 在中国古代 人们在道德人格的塑 造上更注重自身的修善 对于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存在的缺失 我们也应从自身找 起 具体体现三个方面 一是以自我为中心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80 或 90 后 的大学生们越来越把关注的重心移向自我 而中国传统人格中的怯弱盲从的性格特 征已不复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独立自主意识 他们以个人为中心 凡事都以自己的 意志为转移 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只替自身打算 不为他人着想 过分地追求个人 自由和发展 只讲权利 不讲义务 凡事先权衡利害得失 缺乏奉献精神和献身意 识 缺乏包容心 集体感和合作精神 对于这种自我意识过强的种种表现 即可导 致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扭曲 二是社会角色期望过高 按照我国国家政策的要求 目 前 80 或 90 后的大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 他们在家庭的地位十分优越 对于富裕 家庭孩子的吃 穿 用配备一流 而对于贫困家庭的孩子 他们的父母为了满足孩 子求学 仍然满足他们的各种基本需要 这种情况下 大学生们所闻所观的是社会 期望之词 与此同时 部分大学生也就抬高了自身在社会中的位置 再加上很少有 遭受过挫折和失败的心理 进入社会 一旦遇到不尽乎人意的事情 他们会感到苦 恼 自卑 并把出现的状况归结于社会与家庭没有给他创造良好的条件 变成一种 抱怨 有的甚至变成了对社会或他人的报复 三是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 考一所 好的大学 这是每一个高中阶段受教育者的梦寐理想 所以他们为之实现自己的理 想 而努力奋斗 在高中受教育期间 这些佼佼者拥有绝对优势 但进入大学之后 他们发现 天外有天 他们原有的优越感瞬间成为泡影 于是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失 落感 此外 许多学生都把上大学作为高中阶段教育的终结教育 认为考上大学就 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然而进入大学之后 才发现社会竞争之如此激烈 找一份称心 如意的工作并非易事 自感往日的 幼稚 美好的理想 顷刻破灭 加上种种有 关社会复杂的信息传播 因而整日担心自己将来在社会上无立足之地 无出头之日 这种现实与理想形成的落差 如果处理不当 就会对大学生的道德人格产生不良影 大学生道德人格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13 响 2 2 2 传统人格观的负面影响 传统社会下的中国人民是 臣民 其人格是以 双重人格 显现的 一切以 克 己复礼 为纲 人只能在特权的恩赐下求得生存 封建权力的 位置 高低决定着 臣民 人格的有无和高低 中国数千年的宗法制度和专制文化是中国传统人格的 现实基础 中国的哲人们宣扬的是重视人伦的 德性人格 或者强调的是为了服从 大我 而克制 小我 乃至 忘我 和 弃我 的人格信条 与此相应的人格思 想与理论 尽管有许多合理性 但在总体上都是为维护 天下社稷 的宗法制度服 务的 中国在先秦时期一度出现过人格多样化追求的社会局面 在春秋战国时代 已 经产生出世界三大哲学传统之一的中国古代哲学 这一传统哲学思想体系包含了丰 富的人格思想与理论 其影响至今不绝 其他群体人格范型的人格思想还有如 墨 家宣扬失人的主体性自我的 兼爱 利人 兴天下 法家的以 智术能法之士 为人格理想 认定人性险恶 主张用法 术 势治国 在贬低人的价值与践踏的尊 严中维护 法 的权威 道教的以 活着就要成仙 为信条 在求长生不老与现世 成仙中回避生活的苦难与无奈 在封建专制制度下 人们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结 一方面用血缘关系来确定人 们的社会地位 资格 身份 另一方面又用这一关系禁锢个体人格的独立和发展 个体一旦脱离宗教 等级 就将陷入绝境 在群体化的人格范型中 个人没有资格 代表其人格 人格是在个人之上的 国家 社稷 化的大人格 即使当官者没有 代表自己人格的权利和认识到自己独立存在的人格意识 对于老百姓更是自称 草 民 把生存希望寄托在皇恩浩荡之下 人们在 依赖性 的生存环境里 挣扎于 双 重人格 之中 整个社会普遍的独立人格意识缺乏 人格严重地扭曲变形 人失去 了它应有的尊严 自主和价值 没有自己应有的生存和自由的权利 2 2 3 高等教育人格培养的缺失 高等学校是高等教育的施教主体 是培养高等人才的主要场所 它对大学生道 德人格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 但就目前情况来看 一些 失序 状态的存在对大学 生道德人格的起着不利的影响 首先 道德人格教育的忽视 由于受 应试教育 的长期影响 许多高校在教 育思路上仍然过多重视智力素质的培养 把智力的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的唯一目标 而忽视非智力素质的培养和挖掘 大学生除了完成繁杂的学习任务外 还要应付数 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探析 14 目繁多的各种等级考试 对于学生灵魂与美德的教育早已抛之九霄云外 其次 教育的工具化 当前 全社会在热衷关注科技兴国的同时 我们所坚守 的道德人文关怀精神却渐渐地被遗忘或抛弃 这必然导致社会技术进步与道德沦丧 并存的局面 这些 不和谐 的现象在学校的体现是人才培养方面过度追求立竿见 影的短期效应 重才轻德倾向明显 如部分高校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 技能的 培养 却忽视了学生价值理性的提升和道德人格的丰满 他们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 整体人文素质较低 这也就导致大学生的知识与伦理的疏离 人文精神失落 理想 信念迷失 道德人格失范 正如余潇枫在 哲学人格 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 道德 生活的相当一部分主体则会淹没在 陷阱 中迷失自我 而其人格也会出现一定程 度的 人格危机 具体表现为 三失 6即传统人格的 失效 现实人格的 失范 和理想人格的 失落 再次 德育课堂的缺失 受传统德育教育的影响 无论是德育施教主体在教育 内容上还是教育方法上都不同程度存在缺失 这种缺失具体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一是施教主体在德育教育方法上注重以课堂为主 教师为主的外力教育和集体教育 而忽视学生为主体的自我教育和个别教育 这种忽视了大学生主体性地位的教育模 式 必然把学生视为被动的接受者 当成学习机器 从而也就忽略了个性特点的培 养 甚至压抑个性 这种德育教育对大学生的奴性大 不能让大学生在道德教化过 程中 学会怀疑和批判一切 而是屈从于时尚和权威 成为 螺丝钉教育的牺牲品 7二是德育教育内容上过于突出宏大的政治教育 忽视以人为主体的道德教育 这种 德育内容的传授 其培养的是具有空旷政治理论的政治人格的学生 这种回避现实 从理论到理论的道德教育 最终造就的是社会适应力差 分辨力低下的大学生 最后 教育本质认识的扭曲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教育被纳入市场的轨道和 服从了经济的逻辑 教育被金钱所左右 为经济所俘虏 给市场所异化 8不少人 把整个教育单纯地作为一个产业来看待 教育产业化 教育商品化等提法不绝于耳 教育成了经济的附庸 教育上的种种行为转化为经济行为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成 了商品关系 这种在物质主义影响下的教育失去了固有的人文精神 丧失了自己的 灵魂和真谛 这些严重影响了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塑造 2 2 4 网络媒介的消极影响 在道德主体社会化的成长过程中 发生作用的环境不断地变化 其中新型媒介 6 余潇枫 哲学人格 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8 168 7 金生鈜 教育的多元价值取向与公民素质的培养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 8 8 刘济良 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3 168 大学生道德人格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15 网络的出现 在迅速猛烈地向纵深发展 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 它就像任何新技术 的运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给人类带来伦理道德的困惑 网络这把 双刃剑 它给当代大学生带来资源共享快乐的同时 也给他们的品质 学业 身心 人际关 系等带来了不利影响 首先 造成了大学生的角色身份混乱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 自由的交流平台 经过数字化处理的网络世界形成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虚拟空间 网络交流就是 在这样一个虚拟中进行的 任何一个上网的大学生都会通过一个非现实的自我与虚 拟空间另一终端的虚拟者进行交流 这里的性别 民族 身份等都不必真实展现出 来 也不必经过现实的验证 每一终端的虚拟身份者都可以表达投其对方所好的言 语 大家以假对假 以假乱假 一些大学生甚至经常扮演与自己身份 年龄极不相 符的虚拟角色 同时拥有多个不真的网络身份 这样就会出现网上 网下判若两人 的角色和冲突 从而不能正常的进行生活工作 其次 导致了大学生道德人格错位和道德价值失范 网络这个开放的平台 极 易给大学生创设一种平等 自由和身份虚拟的氛围 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 部分大 学生极力倾泄自己的 权力欲 和 控制欲 对于道德责任与约束力早已搁之脑后 他们一次次地从这眼花缭乱的虚拟空间中获得安慰 当他们离开虚拟空间回到现实 世界时 顿感孤独和受挫 如此往返 极易形成恶性循环 必然导致人格扭曲 同 时在这个资源共享 开放的平台充斥着良莠不齐的信息 在各种信息 观点自由表 达的网络上 个人主义 利己主义等西方价值观与拜金主义 享乐主义等腐朽生活 方式都会乘信息大潮汹涌而来 在信息大潮的冲击下 对于固有的社会道德规范作 用则可能减弱 造成道德评价失范 最终导致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紊乱 再次 使大学生迷恋网游 荒废学业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在虚拟空间角色 扮演演变的同时 网游角色扮演也应然而生 由于网游具有较强的互动性 生动性 因此它吸引了更多的大学生去尝试扮演网游角色 去那个虚拟的世界中 工作 和 生活 不可否认的是 由于部分大学生在现实世界得不到网游角色应有的充实感 和成就感 因而他们开始痴迷网游 导致上课不能集中精力听课 不能按时完成作 业 直至逃课 逃学 把学业的事情丢存脑后 这种对网游的痴迷 再加上部分网 游带有暴力倾向和破坏性的游戏规则 必然会对大学生的人格产生不利影响 最后 使大学生道德自律弱化 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中有道德 法律等规范的 约束 人们必须按照约定俗成的 规矩 来行事 相反 虚拟的网络世界由于是一 个开放的 自由的交流平台 它缺少现实世界硬环境的监控 软环境的约束 这就 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探析 16 在网络上造就了无限制道德行为的真空 一些大学生上网者盲目反传统 反主流 缺乏责任感 故意对自己的年龄 身份等错位 追求异化个性 由于现实世界中大 家熟悉的 一致认可的 生存法则 在网络世界中失去了效力 这就极可造成大学 生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的失控 2 2 5 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作为大学生也受到了这种体制转变的影 响 即市场经济的自主化 使大学生主体意识加强 自我意识提高 市场经济优胜 劣汰的游戏规则 增强了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效率观念 市场经济的开放 拓宽了 大学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