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困境与模式创新摘要: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困境主要表现在:高校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难以令人满意,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化和各种社会问题对大学生的冲击难以避免,西方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的渗透难以完全封堵,大学生功利化趋向和“去政治化”倾向难以消解。构建由“理论教育、实践引导、网络传播”三维互动的理想信念教育新模式,有助于形成“理论与实践结合、虚拟与现实结合、教化与渗透结合”的立体交互机制,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促进大学生理想信念“认知认同内化”的演进。关键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实困境;三维互动一个社会是否稳定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理想信念。共同的理想信念是社会凝聚力、创造力、生命力之所系,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当今世界各国不论其政治制度如何,都十分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美国把包括资本主义的理想信念在内的价值观视为一种无形的国家利益和软实力的重要源泉,通过各种途径对公民进行以个人主义为本位的资产阶级自由、民主、人权思想以及宗教信仰教育,塑造具有资产阶级理想信念、服务和忠诚于资产阶级统治的“合格公民”。当前,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多元文化和各种生活方式、社会思潮的激烈碰撞,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部分大学生身上折射出对马克思主义的无知与否定、对国家与民族认同感的逐渐弱化、对政治的冷漠等种种价值取向,因此,如何推进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使广大学生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和目标理想信念教育就是执政者把自己的政治主张、思想观念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社会成员,使之变成全社会成员共同思想基础和行为依据的过程。我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指高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信仰教育,而不包括别的信仰教育。主要内容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教育,开展党史教育,开展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最终目标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并内化为自身的发展需求和行动指南,逐步形成把个人利益与党和国家的利益、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时代要求相统一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同时,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困境据调查显示,当今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认同和信仰程度有所下降,一些专家学者对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也普遍表示出忧虑。根据聂立清等人的“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课题研究显示,只有57.7%的大学生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必然趋势,最终能够实现”。从大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问题正是高校当前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的折射。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高校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难以令人满意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比较重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但在教育安排上比较偏重于模式化的理论说教,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一般的知识课或理论课来对待,内容上缺乏针对性,缺少对社会现实作出充分的分析和解释,方法上缺乏吸引力,形式化、表面化比较明显,造成理想信念与生活实际、思想实际脱节,容易使学生产生“虚假教育”的心理,导致大学生对理想信念问题的淡漠。2.社会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和各种社会问题对大学生的冲击难以避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加速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使各类社会热点问题叠加出现,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更加明显,引领和整合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同时,在经济体制转型、转轨的过程中,社会不公正、不公平现象不断出现,社会贫富两极分化、思想道德滑坡,就业困难,腐败和丑恶现象滋生蔓延,种种社会问题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行为方式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3.西方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的渗透难以完全封堵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各种文化的交汇与融合,碰撞与冲突,加速了西方强势文化、个人主义价值观人生观等对我国的侵蚀和渗透,也为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创造了环境,各种文化垃圾和腐朽思想以“非政治化”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观念,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和文化上的强势,也使一部分学生对资本主义产生了好感,而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产生了动摇。同时,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一些迷信、色情、暴力,各种思想文化糟粕和自由化言论在网上泛滥,境内外敌对势力借助网络,大肆进行反动宣传,混淆视听,推动社会逆流、暗流、潜流的涌动,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一些学生思想观念、生活观念和道德观念。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灌输不再是赤裸裸的,而是隐含在文化的相互融合与渗透中。4.大学生功利化趋向和“去政治化”倾向难以消解当今大学生生长在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时期,他们的心理状况、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的时代特征和鲜明的个性特征。他们的诉求、渴望和行为明显表现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自由主义的色彩,他们认为在物欲横流的社会现实中,在物质利益面前,理想信念显得没有意义。他们人生经历简单,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不成熟,对资本主义的本质不清楚,对西方敌对势力的“颜色革命”、文化渗透的企图认识不足,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史实不了解,对政治不感兴趣,普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空洞的说教,从中学到大学,他们受到的教育与现实的距离又很远,在瞬息万变的社会现象和良莠不齐的泊来文化的冲击下,导致一部分大学生理想信仰缺失、政治观念淡化、价值取向迷糊。三、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维互动”模式的构建理想信念的确立需要经过“认知”、“认同”、“内化”等环节,因此,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化、引导、渗透、体验的过程,单向的理论灌输和说教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确立理想信念。当前,要按照时代性和实践性原则,建立“理论教育、实践引导、网络传播”三维互动的理想信念教育新模式,打破传统的表面化、形式化的教育方式,创设理论教化、实践体验、虚拟渗透等多管齐下、立体交互的教育方法,通过搭建相应的平台,形成“理论与实践结合、虚拟与现实结合、教化与渗透结合”的交互机制,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促进大学生理想信念“认知认同内化”的演进,最终确立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教育“三维互动”模式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理论教育主要是指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正如美国政治学家奥勒姆所说,“任何社会为了生存下去都必须成功地向社会成员灌输适合于维持其制度的思想”,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灌输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让大学生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并转化为自身的政治方向和思想素养。但是,理想信念教育并不等于理论的灌输和认知,要确立理想信念,就必须把理论与实践想结合,在鲜活的实践体验中感悟理论的内涵和价值,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并内化为自己为之奋斗的目标和理想。理论教育与实践引导往往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明显的目标性,表现为显性的教育手段,理想信念的确立还需要潜移默化的、隐性的渗透式教育手段。当前,网络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关注社会、表达意见、发泄情绪的重要渠道,要充分利用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开放性和自由性,对大学生施加影响,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潜移默化的渗透中,使学生认同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共同理想信念。“网络课堂、实践基地、虚拟社区”是实现理想信念教育“三维互动”模式的有效平台,基于这些平台,能有效形成理想信念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虚拟与现实结合、教化与渗透结合”的交互机制,凸现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感、现实感,促进理想信念教育目标的实现。网络课堂是创新理论教育和网络传播的重要平台,要创新作为理想信念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和载体,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堂,通过网络平台,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变单向灌输为传道解惑,学生借助网络课堂可以适时地进行自主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同时创设质疑情境和诱导机制,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大胆发问,通过适时引导启发,变学生“不轻易接受”为主动认同。实践基地是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最有效平台,要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实践基地和其他各类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开展红色旅游、新农村建设、社区服务、科技服务、社会调查、环境保护、公益活动、文明共建、扶贫帮困等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的亲身体验,充分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缩小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巨大现实成就,对于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确保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于社会实践的全过程,从而增强大学生对理想信念的认同度,并内化为自觉追求和坚定信仰。虚拟社区是网络时代的产物,它是现实空间在虚拟空间的“投影”,是人们依托网络平台进行自由组合、交互活动的虚拟空间场所,是一种能提供类似现实社区各种交流和服务的社群活动区。高校“虚拟社区”拓展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时空,比传统的显性教育更具隐含性、渗透性和自主参与性。“虚拟社区”可以提供“专题学习”、“时政热点”、“校园论坛”、“信息服务”等功能,使“社区居民”在相互引导启发中接受教育感染,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红色旅游”、“社会实践”、“文化活动”、“职业体验”、“历史馆”、“博物馆”等虚拟场景,让学生在轻松休闲的网络活动中,既获得人文历史地理等知识,更能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道德、爱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乐至县至弘发展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度员工招聘调整部分岗位笔试备考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黑钻押题含答案详解【预热题】
- 演出经纪人之《演出经纪实务》综合提升测试卷含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练习题库提供答案解析附参考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2025年教师师德师风知识竞赛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模拟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完整版】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复习提分资料往年题考附答案详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测试卷附有答案详解含答案详解ab卷
- 押题宝典演出经纪人之《演出经纪实务》试题【a卷】附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复习试题含答案详解(培优a卷)
- 口腔颌面外科:第十六章-功能性外科与计算机辅助外科课件
- 某省教师培训项目的规划和实施教材
- 燃气管道随桥敷设施工方案
- 《政治经济学》(全套课件)
- 人力资源部安全责任清单、履职清单
- 女性盆底解剖结构及功能
- 《童心向党欢度国庆》-国庆节主题班会课件
- 监理整改回复单(模板)
- 嗜血细胞综合症护理查房ppt
- 果蔬加工工艺学:果蔬汁
- 英美报刊选读考试材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