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与性格.doc_第1页
基因与性格.doc_第2页
基因与性格.doc_第3页
基因与性格.doc_第4页
基因与性格.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统观点认为,一个人的性格是由自身经历和周围环境决定的。不过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以及技术的进步,科学家发现性格与基因实际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1993年,科学杂志发表了荷兰奈梅亨大学的遗传学家汉布鲁纳的研究报告。这项研究涉及到一个著名的荷兰家族,该家族的很多男性成员都具有一些奇怪的攻击性,如裸露、纵火、强奸等。他们的愤怒阈值似乎非常低,一些常人看来不值一提的挫折和压力都会激起这些人莫名的疯狂,甚至会殴打激怒他们的人。对他们进行遗传分析后,发现这些男性体内缺少编码单胺氧化酶的基因。这种酶的用处之一是降解一些包括血清素、去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在内的神经递质。氧化酶的缺失导致神经递质在体内的积累。研究者认为正是该基因的缺失诱发了这些男性攻击性格的形成。此后,科学家不断发现基因与性格存在关联的证据。比如在1993年,以色列和美国的科学家各自独立发现,人的第11号染色体上有一种叫D4DR的遗传基因,对人的性格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拥有较长版本的基因的人富有冒险精神且容易兴奋,而长度较短者相对沉默和冷淡。如今,人的性格与基因存在关联基本不存在太大的争议,主流观点是一个人性格的形成是由先天的基因与后天的环境和经历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主要的分歧在于性格到底是“江山易改,秉性难易”,还是在环境的作用下会发生根本的改变。同卵双生的双胞胎姐妹,一个理性,一个感性。我说这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也就是说我认为基因决定性格而环境只是塑造性格;但遗憾的是我的朋友们说环境决定性格,其中有人认为比如说某年某月某日的下午姐姐被派去打酱油而妹妹正在便秘,而就是因为许许多多这种情况的积累使得姐妹二人性格产生差异。救命。影响性格的DNA名称:D4DR 人的DNA主要遗传自父母,因此,你常会看见人的性格和父母总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似度,但是环境影响也挺大的。 所以,应该这样说,DNA决定了性格的基本类型,如是外向还是内向。这是先天形成的。而环境则决定了这种外向或内向性格是向好方面发展还是向坏方面发展。因为,无论外向还是内向,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但是,外向是外向得自信呢,还是自大呢,内向是内向得心思细密呢,还是严重自卑呢。这些都是后天环境的影响比较大。所以,性格是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的。向好还是坏方面发展看后天,是外向性格还是内向性格,主要由先天决定,就是DNA决定的。德科学家发现遗传基因决定人的性格是否易怒一些人头脑冷静、自控能力强,另一些人却遇到一点刺激就可能勃然大怒,其实是因为他们天生脾气火爆。德国科学家发现,遗传基因是决定一个人性格是否易怒的关键。愤怒基因德国波恩大学研究人员选取超过800名受试者参加问卷调查,评估他们处理愤怒的方式。研究人员还对受试者进行dna测试,检测他们体内DARPP-32基因的类型。DARPP-32基因共有三种变体,分别为“TT”,“TC”和“CC”。这些变体决定大脑中多巴胺的水平,而多巴胺是影响愤怒和攻击情绪的重要物质。研究发现,比起拥有“CC”型基因变体的人,“TT”和“TC”型的受试者更易发怒,他们大脑杏仁核中灰质较少。杏仁核是大脑中负责控制情绪的部分。研究人员认为,“T”基因能提高多巴胺水平,“T”基因越多,人就会越焦躁易怒。参加这项研究的马丁罗伊特说:“换句话说,他们不能像没有T基因的人那样良好地控制情绪。”研究报告将发表于最新一期行为大脑研究杂志。难辞其咎西方国家大部分人的DARPP-32基因为“TT”和“TC”变体。“CC”型的人因为没有“T”基因,能轻松控制情绪、保持冷静。英国每日邮报3日援引研究人员的话报道:“特别易怒当然较难为社会所接受。但是,适当约束、控制行为举止有助于在社会中获得一席之地。”虽然基因某种程度上决定性格,但DNA并不是乱发脾气的借口。研究人员警告说,易怒的人不能把责任都推给DNA。影响性格是否易怒的因素中,基因的比重约占一半,而DARPP-32则是诸多“愤怒基因”中的一个。罗伊特本人即为“TC”型。他说:“人们能在天性允许的范围内调整自己的性格。我不是个易怒的人,但如果事情很重要,我就会发火。”有害健康美国2007年一项研究发现,女性易怒、情绪化的元凶也是大脑中的“愤怒基因”。大脑中一种基因能产生复合胺,在帮助脑神经细胞信息传递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在易怒女性体内,这种基因变异成“愤怒基因”,导致复合胺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控制情绪。越易动怒的女性基因变异越明显。还有一项研究发现,愤怒有害健康。人处于愤怒时血压升高,而血压高是心脏病突发和中风的重要诱因。研究人员调查559名特别容易发怒的受试者,结果发现,这些人患心脏病的几率是平常人的两倍以上。英国科学家今年3月发现,健康人如果经常发怒,死于心脏病的风险比其他人高19%。心脏病患者的情况可能更糟。他们勃然大怒一次,死亡概率随即增加24%。D4DR基因 - 起源1996年初,由以色列和美国的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各自单独发表声明:他们已经发现人的第11号染色体上有一种叫D4DR的遗传基因,对人的性格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整组基因,物种自传23篇(Genome, theautobiographyof a Species in 23 Chapters)Matt Ridley中他将它称之为人格染色体。对这一基因的研究让人们开始了解相信平凡爱情的维多利亚 女王和寻求兴奋的Lawrence之间的个性差异。D4DR基因 - 性格与D4DR基因最新的科学证据表明,人的性格确实和遗传基因有关。世界上有一些人喜欢“寻求新奇”。他们的典型性格是,总想从事一种充满惊奇和风险的运动。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经常重新安排自己房间的家具以图新鲜,有的人渴望“跳槽”,从一种工作岗位换到另一种新的工作岗位。他们为什么敢于冒险,追求新奇,形成这样性格的生理机制和过程又是什么?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人的性格是由自身经历和周围环境决定的。然而,最新的科学证据表明,有些人敢冒风险,追求新奇,至少有一部分原因是他们身上的遗传基因与众不同。1996年初,由以色列和美国的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各自单独发表声明:他们已经发现人的第11号染色体上有一种叫D4DR的遗传基因,对人的性格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这是人类首次把一些人的性格特征与一个具体的基因明确地联系在一起。正如我们所知,早在100多年前,奥地利科学家孟德尔在花圃里做豌豆试验时就已经发现,所有生物的体征和外形都是由一种化学的遗传因子决定的,这种化学的遗传因子就是后来由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定义的“基因”。在过去的研究中,人们用基因来解释和治疗遗传疾病,却不能用基因来解释和判定人的性格和气质。现在,新发现的基因可决定人的复杂性格,那么将来科学家可以通过控制基因来转变人的性格和气质,甚至还会造出具有某种性格的新人来。另外,这一发现还预示,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最终将能精密地绘出像身高、体重、情感、性格等人体特征的遗传基因图,并能运用生物和医学的手段来控制人的感情,重塑人的性格,改变人的行为。从心理学上讲,冒险精神和容易兴奋正是“寻求新奇者”的标志。这就是说,“寻求新奇者”的D4DR基因,比起那些较为冷漠和沉默的人来讲,结构更长。通过问卷调查评定了追求新奇的等级。并得出结论,D4DR基因较长的人在追求新奇上要比D4DR基因较短的人高出一个等级。因为人体中的D4DR基因含有遗传指令,能够在大脑中构成许多受体。这些受体分布在人的神经元表面,接受一种叫做多巴胺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会持续地激起人们敢于冒险、寻求新奇的欲望。 科学家们还发现D4DR基因有调节多巴胺的功能。多巴胺在人脑中起到化学信使的作用,可使人产生情感和欢乐。较大的基因可形成较长的受体,较长的受体不知不觉会引起人脑中多巴胺的感应,从而使人想要蹦跳、冲动,敢于冒险。人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说任何生物能把自己的一些特性遗传给后代。人的性格遗传也是这样。美国和以色列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终于搞清楚,影响人的性格的D4DR遗传基因有着不同的形式。其中一种比较长,由7个重复的DNA结构序列组成;另一种比较短,只有4个重复的DNA结构序列组成。脑部的D4DR基因较长的人,在敢于冒险、追求新奇方面的得分较高。这些人容易兴奋,善变,激动,性情急躁,喜欢冒险,比较大方。D4DR基因较短的人,得分较低。他们比较喜欢思考,忠实,温和,个性拘谨,恬淡寡欲,并注意节俭。同时还指出,遗传对人的性格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不过,遗传对人的性格的影响是有限的。大量试验数据表明,D4DR遗传基因的长短对一个人是否喜欢坐过山车等冒险行为的影响只有10%。研究人员还设想了另外四五个与多巴胺有关的遗传基因。但是,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家克洛林格认为,任何种类的遗传基因对寻求新奇者的性格影响还不到一半。不同的社会环境和场所对同一种类型的人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总之,科学家们相信,大多数人的个性特征是先天和后天两种因素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培养良好的性格要从家庭做起,家庭和睦和父母爱护是孩子们性格健康的基石,只有在良好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才会有良好的性格。巴甫洛夫说得好:“性格是天生与后生的合金,性格受于祖代的遗传,在现实生活中又不断改变、完善。”科学家发现了D4DR遗传基因,填补了性格遗传研究上的空白。但是,这一发现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学家担心,大公司的老板将会运用遗传学的这一研究成果来解雇那些“寻求新奇者”;保险公司的经理也会拒绝爱冲动的人前来投保;父母也将会要求对出生的孩子作产前检查,以便淘汰那些有着错误性格基因的孩子。D4DR基因 - D4DR基因动机和板扣D4DR基因对控制兴奋水平并对身体活动和动机都很重要的神经递质多巴胺产生影响。美国马里兰州毕士大国家癌研究所中基因结构及调节机制部门的领导者,Hamer主任,通过研究那些喜爱蹦极跳、花样跳伞和冰山攀登的家庭成员来研究D4DR基因。寻求对一些新鲜事情的体验是这些人的酷爱;他们喜爱那些特别新颖、远离常规的音乐,奇特而动人的旅行,以及任何新颖的事物。他们不能忍受重复的经验、常规的工作和令人厌烦的他人。他们容易冲动、易敏感生气,而且他们在少年时代还可能陷于吸毒或由于对精力、体力提出过分要求而出现健康衰退、身体衰竭的状况。他们非常健谈并擅长于说服他人。他们愿意冒险去获得奖赏。他们倾向于使生活丰富多彩和将极限推到新的高度。这些新奇的探求者被发现有较长的D4DR基因,而且他们对神经递质多巴胺较不敏感。因此,他们需要体验生活中的兴奋和刺激,以便产生较高水平的多巴胺。Hamer随后研究了那些他认定为“低新奇探求”的人,并指出这些人的D4DR基因较短,且对多巴胺高度敏感。因为他们在安静的活动中也有足够的多巴胺,所以他们在生活中不需要太多的“吵闹声”。他们也从其它神经递质体验到与此不同的美妙情感,对此我将在后面再加以讨论。低新奇探求者倾向于是喜爱反思的个体,他们非常满足于较慢的生活节奏。从兴奋和冒险中,他们感到得更多的是不舒服,而不是享受。他们是有秩序的和小心谨慎的,他们喜欢常规带来的舒适和对事物的熟悉;因此,他们不会有太多的冒险。低新奇探求者在开始从事某事之前,喜欢在脑海中思考较长远的景象,因此他们在长期的事业中会做得很好。他们性情平和,善于倾听,对人忠诚。D4DR基因 - 个性特征分析性格基因D4DR,查明个性特征,行为举止与特定基因相关。先天本性与后天教养均对塑造性格产生一定影响。D4DR性格基因长短各异,分别影响外向型与内型性格。焦虑情绪与脑中指令调节血清素的基因相关,先天和后天各占50数千对挛生儿研究表明,武断个性60源于遗传背景;幸福愉快感 80源于遗传背景。11号染色体上“惊险基因”的表达,致使大脑释放出多巴胺引起追求险境、寻求新刺激的欲望,以满足欣快感,遗传率占59。烟瘾:烟中尼古丁由肝中CYP2A6酶代谢,CYP2A6基因缺陷,尼古丁代谢慢,烟瘾小。人群调查表明:不吸烟者中,CYP2A6基因缺陷占20;吸烟者中,该基因缺陷占10。已发现XYY男性,有暴力倾向。另一调查估计了遗传对性格的影响程度:焦虑性,55;创造性,55;顺从性,60;攻击性,48;外向性61。因仅继承了母方一条X染色体的女儿,患特纳综合征,在待人接物等社交方面比从父方继承X染色体的女孩有更大的困难。后者更富于表情,善于社交。从母方继承了X染色体的男孩,社交能力也较差。有一份研究报告推测,较好的社交能力,包括与他人联系的能力,可能是女性的进化优势;男性较不敏感的心理可能在战争和杀害他人和动物时具有优势。同性恋:研究发现X染色体一个DNA标记与男性性取向之间的关系。76个家族分析表明,13.5%的同性恋男性其兄弟也是同性恋者为男性中同性恋患病率的6倍。该报告认为,95.5的可能同性恋因素存在于一个或几个基因,位于来自母方X染色体长臂末端。也有研究认为,同性恋和异性恋男性的差异定位大脑底部。这些研究引起了争论:同性恋是一种生物禀性,社交倾向,一种疾病,是对正常行为的简单偏离,还是性能的正常变异?酗酒:缺乏5HT1b(五羟色胺)受体基因的小鼠对酒精耐受量为正常小鼠的2 倍。认为酗酒不是单基因疾病,涉及多个基因,遗传与环境各占50。家庭关系处理得好坏有“遗传因子”,“自省的社会自信是遗传的”,“高度焦虑与压力感”也是遗传禀性。诸如上述的研究结果引导出了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新的认识:就是对人的性格与行为特征的成因的认识从环境因素起主导作用变为遗传基因起主导作用。简言之,就是从教化的观点回归到自然的观点。许多人主张“大多数社会和经济行为的关键应在遗传水平上寻找”,“为了改变社会,我们必须首先愿意改变基历,因为,如果环境是一个因素,基因则是决定性的个人或团体行为形成过程的最终物质。”D4DR基因 - 第11号染色体和D4DR看出你的命宫主星基因是什么?从年发现是双螺旋对称结构后,世人都认为已经找到了人类生命的奥妙。今年月日美国的克林顿总统与英国的布莱尔首相同时宣布完成人类基因组草图。虽然如此,离人类能够破解所有的基因密码时候还早得很。可是,就现在所知的基因研究,却已透露出许多的信息。紫微斗数可以很精确的推论生命的某些特质。例如个性,那是先天具备的,后天只能调适,不能改变,而基因的研究也得到相同的结果。例如,位在第号染色体短臂上的基因,是一个称为多巴胺受体(dopamine receptor)的蛋白质配方,它的任务就是在人的脑部,从神经元与神经元间的接合处,伸出到细胞膜外,准备抓住多巴胺。多巴胺是什么?它是一个神经传导物质,脑部若缺乏多巴胺,便会导致优柔寡断而冷漠的个性,甚至无法移动自己的身体,最极端的形式,便是所谓的帕金森症候群。而若脑部多巴胺过量,人会变得极富好奇心,爱冒险,积极进取。有些迷幻药的功效,便是刺激多巴胺系统。简单的说,多巴胺就是脑部的积极性化学物质,太少的话,一个人便会缺乏启动力和积极性。太多的话,一个人又很容易感到无聊,常要去找寻新的冒险,这就是个性差异的根源。 基因和桃花有关编辑本段 为了找出基因跟个性的关系,科学家作了许多实验,证明基因越长,对多巴胺的反应就越低,在生活上就会需要更多的冒险,以获得和有短基因的人从事简单事物获得的等量多巴胺。为了证明要发展出寻求新奇事物的个性需要多巴胺,科学家举出另一种令人震惊的范例,证明喜好新奇事物的个性与有关。在美国的一个大规模实验,双性恋男人中,有长基因的人和不同男人共眠的机会,是有短基因的人的六倍;而有长基因的人和不同女人同眠的机会,是有短基因的人的五倍。D4DR基因 - 基因和胆识有关但是,只有会影响个性吗?显然不是,它只是发现的第一个跟个性有关的基因而已。基本上,胆小或信心也是先天的遗传。一位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研究儿童的状态,他发现,早在四个月大时,便可以分辨出一些形态,进而预测一个人在年后长大成人时是胆小或充满信心。实验结果显示,对欧裔血统的调查,胆小的青少年比较是蓝眼睛、容易过敏、个子高瘦、面孔狭长、容易激动,且心跳较快。而这所有的特征,都是由胚胎中的一组叫做神经脊的细胞所控制的,而神经脊是脑部扁桃腺的起源,它们全部是用一样的神经传导物质:正肾上腺素,一种和多巴胺非常类似的物质。D4DR基因 - 另一个影响个性的基因-17号染色体如果各位对此还有怀疑,我们可以多看几个例子。紫微斗数指出有几颗星是特别有洁癖的,如太阴、武曲座命的人。改用基因的说法,血清素(serotonin)是一种单胺,跟正肾上腺素及多巴胺一样,如果脑中的血清素很高,你便是个强制性的人,非常注重整洁,而且小心谨慎,甚至到了神经过敏的地步。极端的病态则称之为强迫症。另一方面,血清素较低的人,会有容易冲动的倾向,冲动犯下暴力罪行或是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