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气体设计示例.doc_第1页
医用气体设计示例.doc_第2页
医用气体设计示例.doc_第3页
医用气体设计示例.doc_第4页
医用气体设计示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手术部医用气体设计示例1. 概况洁净手术部除手术室外通常还包括预麻室、麻醉恢复及icu(重症监护)等功能用房。手术室设置8种医用气体系统:氧气、真空吸引、压缩空气、氧化亚氮(俗称笑气)、氮气、二氧化碳、氢气和麻醉废气排放系统。预麻室设置氧气、压缩空气、真空吸引和氧化亚氮4种医用气体。麻醉恢复和icu设置氧气、真空吸引和压缩空气3种医用气体。2. 系统说明2.1 洁净手术部所用氧气由医院集中氧气站单独供给。要求供气压力0.6mpa,经手术层的二级减压箱减压至0.45mpa,再送往手术室及其他功能用房。2.2 洁净手术部所用真空吸引由医院集中吸引站单独供给,要求供气压力-0.03-0.07mpa。2.3 洁净手术部所用压缩空气由医院集中压缩空气站单独供给。要求供气压力0.60mpa,经手术层的二级减压箱减压至0.45mpa,再送往手术室及其他功能用房。2.4 笑气采用2*2瓶组自动切换汇流排供气。笑气减压至0.45mpa,送往手术室及其他功能用房。2.5 氮气采用5*2瓶组自动切换汇流排供气。氮气减压至0.95mpa,送往手术室及其他功能用房。2.6 二氧化碳采用2*2瓶组自动切换汇流排供气。二氧化碳减压至0.4mpa,送往手术室及其他功能用房。2.7 氢气采用2x2瓶组自动切换汇流排供气。氢气减压至0.40mpa,送往手术室及其他功能用房。2.8 麻醉废气排放采用射流原理(或气环泵),射流原理以压缩空气作动力源,通过射流技术的废气终端收集气体,管道汇总后排至室外安全处(气环泵抽吸收集麻醉废气,排至室外安全处)。3. 技术参数表气体终端输出压力与流量及终端数量配置表气体管道设计参数表4. 用气点末端支线管径表4.1 普通病房、门诊及治疗室等:4.2 手术室、重症监护、抢救室:5. 施工说明5.1 真空吸引干管采用热镀锌钢管或非金属管,进入室内支管采用紫铜管。5.2 紫铜管的连接除阀门附件外均采用银基钎焊,热镀锌钢管采用丝扣连接,pvc管采用专用胶粘接。5.3 所有医用气体管道(真空吸引、麻醉废气除外)、阀门附件和仪表安装前必须清洗内部并进行脱脂处理,用无油压缩空气或氮气吹除干净,封堵两端备用,禁止存放在油污场所。5.4 凡进入功能房间的医疗气体管道必须做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汇流排间的高压汇流管、切换装置、减压出口、低压输送管路和二级减压出口处都应做导静电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接地做法由电气专业设计并施工。5.5 超压排放:所有正压系统均设超压排放安全阀,开启压力为高于最高工作压力0,02mpa,关闭压力为低于最高工作压力0.05mpa。5.6 报警与显示:在手术部控制室设置各种医用气体超压欠压报警装置,在每间手术室终端面板上设各种气体压力状态显示。5.7 医气管道安装应单独做支架,不允许与其他管道共架敷设;其与燃气管、腐蚀性气体管的距离应大于1.5m且有隔离措施;其与电线管平行距离应大于0.5m,交叉距离应大于q.3m,如空间无法保证,应做绝缘防护处理。手术部、icu医用气体系统设计图手术部医用气体管道设计示例icu医用气体管道设计示例手术部麻醉准备室医用气体设计示例手术部麻醉回复室医用气体设计示例氮气、笑气、二氧化碳、氦气、氨气汇流排间设计示例1.简介适用规模:大型医院供气压力:二氧化碳供气压力: 0.40 0.4 smpa 氮气供气压力: 0.95 0.1mpa 笑气供气压力: 0.45 0.50mpa 氢气供气压力: 0.4 0.45mpa 氦气供气压力: 0.45mpa 管道材质:可选用医用紫铜管和不锈钢管(并进行脱脂处理)。注: 1.二氧化碳:每瓶 40l, 压力 p=15mpa,折合标况 6.0/立方米。 2.笑气: 每瓶 40l,压力 p=15mpa,折合标况 6.0/立方米。 3.氮气: 每瓶 40l,压力 p=15mpa,折合标况 6.0/立方米。 4.氦气: 每瓶 4ol,压力 p=15mpa,折合标况 6.0/立方米。 5.氢气: 每瓶 40l,压力 p=15mpa,折合标况 6.0/立方米。2.主要设备明细表设备级管道平面图系统轴侧图氧气汇流排间设计示例1.简介 技术参数:供气压力0.50.55mpa 。 管道材质:可选用医用紫铜管和不锈钢管(并进行脱脂处理)。 2.主要设备明细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级规格单位数量1自动切换氧气汇流排5瓶*2组22氧气远程压力报警器-个23分气缸-个24浓度报警器-个2氧气汇流排间设备及管道平面布置图氧气汇流排系统轴测图制氧站(2*10立方米/h)设计示例1.简介 技术参数:供气压力 0.50 0.55mpa 。 管道材质:可选用医用紫铜管和不锈钢管(并进行脱脂处理)。2.主要设备明细表 3.说明制氧机、氧气管道、氧气储罐均应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欧。氧气站(2*10立方米/h)轴侧图氧气站(3*10立方米/h)设计示例1.简介 技术参数:供气压力0.50一0.55mpa。 管道材质:可选用医用紫铜管和不锈钢管(并进行脱脂处理)。2.主要设备明细表3.说明 制氧机、氧气管道、氧气储罐均应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氧气站(3*10立方米/h)工艺平面图氧气站(3*10立方米/h)轴侧图液氧站设计示例 1.简介 技术参数:供气压力 0.5 0.55mpa 管道材质:可选用医用紫铜管和不锈钢管(并进行脱脂处理)2.主要设备明细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1立式低温液氧储罐v=5000l个22消化器q=300 立方米/h p=1.6mpa个23减压装置q=300 立方米/h p1=1.6mpa p2=0.50.55mpa个14分气缸-个15自动切换氧气汇流排5瓶*2(每瓶容积40l,压力15mpa,折合标况6.0立方米)组16氧气远程压力报警器-个17浓度报警装置-个13.说明氧气管道应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液氧站设备及管道平面图液氧系统轴侧图水环式真空泵站设计示例1.简介 真空吸引系统抽气量: 280m立方米/ h 技术参数:抽气压力-0.07-0.02mpa 管道材质:可选用镀锌钢管和不锈钢管 2.主要设备明细表水环式真空泵站工艺流程图水环式真空泵站工艺平面图水环式真空泵站轴侧图水环式真空泵站循环水系统图压缩空气站设计示例1.简介 供压缩空气气体用量:2.6立方米/min 技术参数:供气压力0.8mpa 管道材质:可选用医用紫铜管和不锈钢管 2 主要设备明细表压缩空气站工艺流程图压缩空气站工艺平面图压缩空气站系统轴侧图压缩空气站剖面图洁净手术部医用气体设计工程实例1.工程概述五层中心手术部和六层汇流排间医疗气体设计及施工。2.系统说明2.1 中心手术室设十种气体:氧气、笑气、二氧化碳、高纯二氧化碳、混合气、压缩空气、氨气、氮气、真空吸引、麻醉废气排放;急诊抢救室和门诊手术室设三种气体:氧气、压缩空气、真空吸引。2.2 氧气、压缩空气、真空吸引三种气体接自本层院方医用气体管井(应由供气中心气站单独引管供手术部),笑气、二氧化碳、高纯二氧化碳、混合气、氢气、氮气六种气体接自六层汇流排间,麻醉废气采用压缩空气射流形式,直接排至室外。2.3 气体管道必须先通过本层的医气阀门箱或医用气体阀门报警箱后才可进入手术室及功能房;手术室设声、光报警信号,监控各种气体超、欠压情况2.4 除麻醉废气采用高强度pvc 管、真空吸引采用无缝不锈钢管外,其余医气管道采用脱脂紫铜管。无缝不锈钢管采用不锈钢焊条氮弧焊连接;铜管连接采用银焊。2.5 手术室气体管径设置:除注明外,麻醉废气室内支管为dn20,真空吸引室内支管为dn20,氧气、笑气、二氧化碳、高纯二氧化碳、压缩空气、氢气、氮气室内支管均为dn15 。2.6 管道穿墙壁应敷设在套管内,套管内的管段不得有焊缝;管道与套管之间应采用不燃性密封材料封口。2.7 医用气体管路、阀门、仪表安装前应清洗内部并进行脱脂处理,用无油压缩空气或氮气吹净。2.8 医用气体输出口采用插拨式快速接头,且各种接头互不通用2.9 进入手术室的医气管道必须接地,其接地电阻小于等于4欧。2.10 为便于检查气体管路的种类,在各配管的主要地方要做好色环标志,且在管道分支等处用异色箭头表示气体的流动方向。2.11 医疗气体配管与其他管道间距应符合 gb 5 0030 一91 及 gb50029 一2003 的要求。2.12 医气管道应与燃气管、腐蚀性气体管的距离大于1.5m 且有隔离措施;与电线管道平行距离应大于0.5m,交叉距离应大于0.3m,如空间无法保证,应做绝缘防护处理。2.13 各种气体气源压力、输出口压力、输出口流量及使用房间见下表:2.14 医用气体采用独立的支吊架,其间距如下表。不锈钢管、铜管与支吊架接触处,应做绝缘,以防静电腐蚀。手术室、icu医用气体系统设计实例医用气体设计施工说明1.医院医用气体总体要求1.1.医用气源,不论气态或液态,都应按照用量要求贮备足够的备用量,一般不少于3d。由机组供应气源的站房,必须设备用机组。1.2医院供氧系统,通过管道将气态氧气送至医院门诊、急诊、住院部、手术部、重症治疗部以及医院有关的氧气使用部门使用。供气压力0.50.55mpa,使用压力0.40.45mpa。1.3医院负压吸引系统,由真空泵房通过管道接至医院门诊、急诊、住院部、手术部、重症治疗部以及医院有关的负压吸引使用部门。吸引系统负压在大气环境下在0.02mpa(150mmhg)(绝对压力)-0.07mpa(525mmhg)(绝对压力)范围内,其中牙科门诊应根据所选用的牙椅单独配置真空泵房或对医院总的负压系统调压后共用医院总的负压吸引系统。1.4医院压缩空气系统,由医院空气压缩站通过管道将压缩空气送至医院门诊、急诊、住院部、手术部、重症治疗部以及医院有关的压缩空气使用部门使用。供气压力0.8mpa,并通过减压稳压后治疗使用压缩空气压力0.40.45mpa,或者根据其他的用户要求减至不同压力。1.5为保证医院供气的可靠性,在医用气体管井处设有报警装置。当系统压力低于报警压力时,应有声、光同时报警。报警压力误差不大于3。声报警要求在55db(a)噪声环境下,在距1.5m范围内可以听到。光报警为红色指标灯。供氧欠压报警装置,必须采用本质安全型电路并应符合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gb3836.4的要求。1.6氧气管道必需接地,可与楼房接地网相连接,接地电阻小于10欧。吸引系统应有可靠的接地,可与楼房接地网相连,接地电阻小于110欧。1.7除吸引管道外,其他医用气体管道及附件安装前必须全部脱脂,并用无油压缩空气或氮气吹扫干净,封堵两端,不得放置在油污场所。1.8管道穿墙和楼板均设套管套管大小见下表管道穿墙时钢套管尺寸表(mm)1.9氧气管道敷设1.9.1氧气是乙类助燃气体,管道经过的建筑部分应有良好通风,并且在氧气管道入户处应设置能紧急切断总供氧干管的阀门。1.9.2氧气管道不允许和燃气、燃油管共架敷设,必须共架时要保持大于0.5m的管距,共架部分不得有阀门及连接接头。1.9.3为防止漏电火花击穿管道造成事故,氧气管道不允许和导电线路、电缆共架敷设,也不允许与导电线路、电缆交叉接触。1.9.4氧气管道须可靠接地,接地电阻小于10n。1.9.5氧气管道穿过墙壁或地板时,应敷设在套管内。在套管内的管段不得有焊缝及连接接头。1.9.6氧气管道不宜穿过不使用氧气的房间,当必须通过不使用氧气的房间时,则在该房间内的管道上不应有法兰或螺纹连接接口。1.9.7氧气管道脱油。凡是用氧气的管道、管件、仪表、阀门和其他一切接触氧气的附件,都必须事先进行脱脂,脱脂后管道用不含油空气或氧气吹净。1.10管道的连接除阀门附件外均采用焊接连接,阀门附件采用法兰或丝扣连接,不锈钢管采用氢弧焊接,铜管采用银基钎焊。1.11医疗气体管道支吊架的间距见下表。管道公称直径4-8 8-1212-2020-252550-80支吊架距离(m)1.01.52.02.53.06.01.12真空吸引管道宜采用镀锌钢管,坡向总管和缓冲真空罐的坡度不应小于3。1.13医用气体管道与电线管平行距离应大于0.5m,交叉距离应大于0.3m;如空间无法保证,可用pvc绝缘管包起来,以防静电击穿。管道的支吊架固定卡应做绝缘处理,以防静电腐蚀而击穿管道。1.14管道压力试验根据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管道检验、检查和试验执行,压力试验除真空管道外如试验压力大于0.6mpa时应采用液体为试验介质。对采用液体为试验介质系统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排水装置,并在试验完成后必须将系统的水排净。1.15管道吹扫与清洗根据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s50235-97管道的吹扫与清洗执行,管道的施工与验收应按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s50235-97执行。1.16氧气及吸引系统应按医用中心吸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yy/t0186一94和医用中心供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yy/t0187-94通用技术条件执行。1.17医用气体管道验收时应做错接测试,特别是手术部、重症监护、抢救等区域的医用气体管道。1.18一般医用气体的氧气、氮气、一氧化二氮采用医用紫铜管或不锈钢管;压缩空气宜采用医用紫铜管或不锈钢管;真空吸引气宜采用镀锌钢管输送。管材标准: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t14976-2002、无缝铜水管和铜气管gb/t18033-2000.2.洁净手术部医用气体要求手术部医用气体除满足上述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2.1凡进入洁净手术室的各种医用气体管道必须做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欧。2.2洁净手术部壁上终端装置应暗装,面板与墙面应齐平严密装置底边距地1.0一1.2m,终端装置内部应干净且密封。2.3设在手术部区域内的手术部专用医用气体汇流排间应设在手术部非洁净区,并应设机械通风,正常通风为6次h;事故排风为12次h。2.4洁净手术部用气应从医院中心供给站单独接入,中心站气源必须设双路供给,并具备人工自动切换功能。3.氧气站要求氧气站医用气体除满足上述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3.1氧气站可以单独设置在屋顶上或庭院里,并远离明火和不受太阳直接辐射。3.2液氧站气源应设超压排放安全阀,开启压力应高于最高工作压力0.02mpa,关闭压力应低于最高工作压力0.05mpa,气体排至室外安全地点,并应设超压欠压报警装置。3.3分子筛制氧站3.3.1制氧站的取风口宜布置在室外的洁净区,以保证空压机进气及制取氧气的质量。 3.3.2 医院采用分子筛制氧机组制氧作为医院中心供氧站时,供氧应符合医用氧气标准,且氧气的浓度应大于等于 90 。 3.3.3 采用分子筛制氧机组的医院中心供氧站内设氧气汇流排时,氧气汇流排间与机器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1.5h 的墙和丙级防火门隔开。 3.3.4 采用分子筛制氧机组的医院中心供氧站内,氧气储罐与机器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1.5h 的墙和丙级防火门隔开。 4.真空吸引站及配管系统设计要求真空吸引站医用气体除满足上述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4.1 设在病房楼内的真空吸引泵房,当采用机械送、排风时,宜保持真空吸弓 【 泵房负压状态,排风大于送风,泵房内外压差维持在5pa 。 4.2 真空吸引泵站排放的气体应增加后处理设备,对排放气体进行过滤和消毒处理后方可排入大气。排放的气体中细菌数量不得超过 500个/立方米。 4.3 吸引气流方向应有不小于 0.003的坡度。 4.4 储气罐的总出口与真空泵之间,应设置气体过滤器。 5.空气压缩站要求空气压缩站医用气体除满足上述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5.1 空气压缩站的取风口宜布置在室外的洁净区,以保证空压机进气的质量。 5.2 医院使用压缩空气的品质应符合下列指标:相对湿度:20 % ; 含油量: 0.003ppm ( 3mg /立方米) ; 细菌总数:0.3m 以上的细菌数 35 个立方米; c02 的含量: 1 oo0ppm ( 1 0009 /立方米) ; co 的含量:10氧气最大流速(m/s)20以下15121084真空管道管径:由于负压管道不易方便精确计算,可参考下表经验数据选取:吸引管道管径估算表管径(mm)152025324050吸引嘴数(个)1221246284140注:表中已考虑了同时使用系数,设计时可根据吸引嘴数直接由表中查出管径,不必再打折扣。但当机房离使用处太远时,应适当放大管径。3病房内管道敷设方法医用气体在医院病房内的布置大致可分为:垂直总管输送、水平干管分送和水平总管输送,垂直干管分送二种。垂直总管输送,水平干管分送其优点为可在水平干管上装二次减压箱或气体阀箱,使供气充足、末端压力稳定。可为每层护士站医务人员提供供气系统正常的运转情况或供气压力超限,危险报警的监护信号;维修方便、影响面小:由于中心工作站末端装置都设了维修开关,整个系统不停气就可进行维修。但初期投资费用略高。水平总管垂直分送系统初期投资省,但不能分层管理、维修,影响面大。在病室内,气体管道可明管安装,外敷活络槽板,槽板中心高度1.45m,病床气源终端与电源,专用接地、呼叫及通讯联络、照明等集中组合于床头,方便使用。手术室、抢救室气源终端采用悬挂和墙面相结合布置。气体垂直总管可布置在管道井内(不允许与供电线路敷设在同一管井内),水平管道可布置在活络吊平顶内。4管材选用及连接管材:*氧气管道材料为不锈钢管、脱氧紫铜管(简称铜管)。*吸引管道材料可采用镀锌钢管。要求高的在病房内的支管可采用铜管或不锈 钢管。*压缩空气管道材料可采用镀锌钢管。要求高的在病房内的支管可采用铜管 或不锈钢管。*氮气、笑气、二氧化碳气管道材料为不锈钢管或铜管。连接:镀锌钢管采用螺纹连接,采用聚四氟乙烯填料。不锈钢管采用氩孤焊、焊接连接。铜管采用钎焊连接;钎料(焊料)可采用低银焊料或铜磷钎焊料。麻醉废气回收排放装置应用及发展技术作者:夏月、吴天明 关键词: 麻醉废气回收排放装置、笑气排放系统、麻醉废气排放系统、麻醉气体排放系统、agss主要内容: 麻醉气体的来源、麻醉气体在手术室的应用、麻醉气体物理特性、我国麻醉气排放现状、麻醉废气的危害、麻醉气体排放的发展及技术/ 氧化亚氮(笑气)来源于实验室氧化亚氮(nitrous oxide, n2o)俗称笑气,1772年由英国化学家joesph priestley合成,1798年 humphry davy确定其化学性质,并在自己吸入氧化亚氮后亲身体验到能够缓解牙痛而明确了它具有镇痛的特性。自1845年1月 horace walls在哈佛大学正式将氧化亚氮用于临床麻醉至今,氧化亚氮成为应用时间最长的吸入性麻醉气体。现在在国际性麻醉学术会议上,经常可以听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由于氧化亚氮的无刺激性和可燃性、毒性相对较小、诱导和苏醒比较快并具有镇痛作用,临床麻醉中可以继续广泛使用氧化亚氮。另一种观点认为,氧化亚氮存在着一些问题,应该积极寻找新的吸入性麻醉气体如氙气 xenon 以替代氧化亚氮。 / 氧化亚氮(笑气)在手术室中的应用1、麻醉和镇痛:氧化亚氮由于具有镇痛作用,曾被单独地用于拔牙、大换药、脓肿切开和某些手术2、分娩镇痛 1933年minnitt医师发明了氧化亚氮和空气混合并输出的装置,使用这种装置并不能使病人达到麻醉,却能够缓解病人的疼痛,助产士即将此种装置用于分娩镇痛。/ 氧化亚氮的理化特性氧化亚氮是一种无色、微带甜味、无燃烧性、无刺激性的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为44.02,熔点-91,沸点-88.5,比重1.97,蒸汽密度1.53。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与钠石灰、金属和橡胶等均不发生反应,易溶于乙醇、油和醚中。氧化亚氮与氧气或可燃性麻醉药物混合有助燃性。/ 麻醉废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 心理行为的影响 对吸入0.001mac麻醉药物是否会使麻醉医师达到轻度麻醉作用,包括听力、记忆力、理解力、读数字能力及操作技能等心理行为的影响。2. 致癌性 1968年bruce等对asa成员的死亡原因作了回顾性调查,提示女性成员死于淋巴肿瘤者较多,由此对长期暴露于微量麻醉废气的致癌问题得到普遍关注。3. 对生育功能的影响 麻醉废气污染引起手术室女性工作人员的生育功能影响,可能是最关注的问题,但争论最大,也难以得到确切可信的证实资料。孕期妇女长期暴露于微量麻醉废气中,是否导致自发性流产率增加、婴儿畸形率增高或非自愿性不孕率增高,至今仍不明确。/ 目前我国麻醉废气排放现状目前我国有少数医院的手术室已装备了麻醉废气排除系统,但大多数的手术室连麻醉机废气排放的简单措施都未得到落实,国内对麻醉废气污染的重视以及具备的排污设备远远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而推销氧化亚氮吸入装置的厂商仅考虑营销利益,没有介绍使用氧化亚氮时废气排除的重要性,因此在我国妇产科应用氧化亚氮时多没有废气排除系统,这是十分有害的。因此,工程师在设计手术室时选用有效的麻醉气体排放装置是十分重要的。 / 醉麻废气回收排放装置的发展及技术一、第一代麻醉气体回收排放装置负压式麻醉气排放技术第一代麻醉气体回收排放装置又叫负压式麻醉气体排放,最早起源于英国,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而我国麻醉气体排放系统刚刚开始建立。低压大流量负压泵排放装置会受到手术室投入使用量变化、泵的启动停止过程中的变化而不是很稳定,影响使用安全性,因此在设计应引起重视。如负压压力过高,从麻醉机出来的麻醉混合气体进不了病人的口中,而直接从排放导管排到室外,同时还可能给病人带来危险;如负压压力过低,则动力不足,患者呼出的废气排放不出去。该系统的基本配置有:气体终端、管路系统、真空负压泵 、可自动切换控制电路、废气收集罐、过滤器六部分组成。1、 气体终端的选用要求终端是麻醉气体排放系统的第一个环节,在选用气体终端时一定要选用标准的端口,排放气体终端口径应大于30mm以上。这样以有利于实现低压大流量的废气排放。通常终端有丝口和快插式二种。目前国产端口均偏小,不符合排放标准,有些医院还选用普通负压吸引终端替代排放,这样做是十分危险的。2、 管路系统选用要求麻醉气体排放的管路材质要求应根据麻醉气体的物理特性来定,一般管路系统可以选用优质的pvc管、铜管、镀锌钢管为宜。管路口径为15mm,壁厚大于1mm,管内负压流量为510mmhg;管路系统的设计应防止废气管曲折,否则可致呼气阻力增高,呼吸做功增加,而干扰麻醉通气系统中的气流模式,导致paco2升高。废气处理管内气流阻力不应大于0.049kpa(0.5cmh2o);警惕紧靠患者侧废气处理管的受阻意外,一旦发生而未能发现,可导致肺内压力增高,甚至心跳停止意外。3、 真空负压泵设备选择要求:真空负压泵是负压式麻醉气体排放系统的核心部分,根据负压泵的不同安装方式可以分为二大类:第一类是单体式负压泵,一般能供13间手术室排放,负压泵应选用性能稳定的低压大流量式,单体式负压泵排放量应选用180l/min。第二类是联体式负压泵,又叫集中式排放泵,即把所有手术室的负压力动力集中到一块儿进行排放。联体式负压泵排放量的选择应根据手术室的多少选择不同型号的排放量气泵。国产负压泵性能稳定的较少,大都返修率较高,容易出现烧泵现象,考虑到手术的安全性,工程师应选用质量好品牌好的厂家,我国常用的进口品牌如有:英国攀龙、美国必康美得、德国纳西姆、韩国沃伏等。 4、 自动切换电路控制系统自动切换电路控制系统是麻醉气体排放系统的控制部分,在选用上功能要求就应注意具备,手动切换及自动换切功能、紧及停止功能、配备自动供电功能。关于启停按钮、过压及欠压报警应设于手术室情报面板上。方便医护人员操作。当手术完毕及时关闭麻醉废气排放开关,由于麻醉废气排放系统是负压设备,长时间开泵不仅消耗电能, 还会缩短泵机的使用寿命。5、 废气收集罐废气收集罐应有重量轻、安装维修方便、操作简单等。一般国产的 压力罐均能胜任。气罐的大小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6、 过滤器管路中应设空气过滤器,过滤效率应为99.999%,一般半年更换一次。 同时管路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