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审讯心理策略运用的探析张洁 王宁霞提要:审讯活动是审讯人员与犯罪嫌疑人面对面的心理交锋,是一场心理战,因此,审讯方法和审讯心理策略的正确运用,是取得审讯胜利的重要保障。本文就司法心理学在审讯活动中运用的意义及具体的审讯心理策略的运用等方面进行探析,以求能唤起更多的司法人士从司法心理学角度审视审讯,提升审讯工作的人性化,促进审讯活动能顺利进行,提高审讯的效果。全文共4468字。关键词:司法心理学 审讯活动 审讯心理策略 运用目前,随着心理学的日渐普及和全社会对心理学问题的重视,从心理学的视角观察与解释社会现象,采用心理学的方法研究社会问题,已经成为趋势。司法心理学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对司法这个特殊领域进行研究,为司法实践服务,帮助解决在刑事和民事司法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更好地完成司法工作任务。从刑事诉讼的角度看,审讯是侦查的一个重要环节,审讯人员通过对犯罪嫌疑人的直接讯问,听取犯罪嫌疑人关于自己有罪的供述和无罪的辩解,为检验已取得的侦查成果及进一步揭露和证实犯罪提供依据姚莉:刑事诉讼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8月版,第37页。从审讯的心理学角度看,在审讯活动中,根据被审讯人的心理活动规律,采取适当和有效的心理控制手段,促使被审讯人供述犯罪事实,或判断其供述是否真实。审讯活动是审讯人员与犯罪嫌疑人面对面的心理交锋,是一场心理战,是对案件进行全面、深入的认识过程。因此,审讯方法和审讯心理策略的正确运用,是取得审讯胜利的重要保障。一、司法心理学在审讯活动中运用的意义(一)人性化审判的需要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等等。司法中的人文化办案的方式,让人看到法律对每一个人的生命、人格、尊严、情感的尊重和保护,让人感受到法律真正的强大的力量。提倡运用心理学方法办案,有助于培养司法者的人文品格,有针对性地对被审讯人进行心理的疏导和耐心地进行司法方面的解释,相当程度地缓解了被审讯人因对法律的误解而产生对法院和法官的不应有的情绪对抗,加强了与被审讯人进行沟通和交流,使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受法官的人格魅力,也使判决得到更加充分的理解、尊重和自觉执行。(二) 用司法心理学的科学知识武装司法工作人员的头脑我国的司法工作人员担负着执行法律,维护社会秩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的重要职责。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随着人们社会活动的复杂,随着犯罪手段日益复杂,犯罪方式更加狡猾和隐蔽,犯罪的形式更加复杂多样,这些情况都对司法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司法人员迫切需要用现代科学知识包括司法心理学的知识武装自己,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使他们能够在司法工作中,自觉地运用心理学知识,更好地进行侦讯、检察、审判和教育改造罪犯等各项工作。二、审讯过程中审讯人员与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接触审讯过程是审讯人员与犯罪嫌疑人之间进攻与防守的特殊交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审讯人员为了获得犯罪嫌疑人的口供,处于主动进攻的态势;而犯罪嫌疑人为了逃避惩罚,处于被动防守的态势,对审讯人员怀有戒心和强烈的对立、排斥心理。审讯人员为了取得审讯的成功,必须针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状态和个性特点,施加积极的心理影响,消除或削弱审讯人员与犯罪嫌疑人之间的心理隔阂,使二者之间建立起心理联系。这种建立心理联系的过程,称为心理接触吴克利:审讯心理学,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第16页。审讯人员对犯罪嫌疑人施加积极的心理影响,进行心理接触的一般方法有以下几种。(一)创造良好的心理接触气氛对于那些既是害人者又是被害者的犯罪嫌疑人,审讯人员应有意引导其回忆自己历史上闪光的一面等感兴趣的话题,以关心其生活和个人前途,倾听和同情其生活中的不幸遭遇的态度,缩短与犯罪嫌疑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和缓和其恐惧、紧张、对立情绪及对审讯人员的戒备心理,从而创造施加积极心理影响,建立心理接触的良好气氛。(二)审讯人员人格力量的感染审讯人员应以自己实事求是、公正执法、廉洁无私的高尚品质,关心犯罪嫌疑人的身体健康、生活困难的人道主义精神等人格力量,感化被审讯人,博得其尊重和信任,从而获得其真实的口供。(三)选择心理接触的突破口审讯人员应针对犯罪嫌疑人的气质、性格等个性特点和心理状态,选择心理接触的突破口,施加积极的心理影响。例如,胆汁质气质、情绪型性格的人,一般比较重感情,采用感化作为心理接触的突破口容易奏效。粘液质气质、理智型性格的人,采用晓之以理的方法作为心理接触的突破口容易奏效。当被审讯人特别挂念家中的老人、孩子,处于十分焦虑不安的心理状态时,主动向其传递家中老人、孩子平安的信息,以缓解其焦虑不安的心理状态,容易成为其心理接触的突破口。三、审讯人员与犯罪嫌疑人在不同审讯阶段的心理审讯过程是审讯人与犯罪嫌疑人之间审讯与反审讯的激烈心理交锋过程。这个过程主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罗大华、刘邦主编:犯罪心理学新编,群众出版社2001年版,第125页。(一)试探摸底阶段审讯初期,是审讯人员与犯罪嫌疑人之间在心理上的相互摸底阶段。在这个阶段,审讯人员与犯罪嫌疑人双方通过语言、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眼神等直接信息交流,相互了解对方的心理状态和个性特点。审讯人一般通过讯问犯罪嫌疑人的姓名、年龄、民族、职业、家庭情况、个人经历等一般情况,观察其心理状态、个性特点和影响其如实供述的心理障碍。犯罪嫌疑人也通过审讯人员的问话、表情、眼神、身体动作等,观察其气质、性格、审讯能力以及对自己案件的犯罪事实和证据的掌握程度。(二)对抗相持阶段这一阶段是审讯人员与犯罪嫌疑人审讯与反审讯心理交锋最激烈的阶段。是对双方的智力、情绪和意志的考验。双方通过试探摸底,都对对方的心理状态、个性特点等形成了初步印象。犯罪嫌疑人根据对审讯人员的心理活动的判断,构筑自己反审讯的心理防线,实施反审讯的策略。审讯人员根据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状态、个性特点、供述障碍及其反审讯策略的判断,运用审讯策略,力图攻克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消除影响其供述的心理障碍。要取得这个阶段审讯的最后胜利,审讯人员必须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活动判断准确,审讯心理策略运用得当。(三)动摇反复阶段在这一阶段,随着审讯人员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状态、个性特点、影响供述的心理障碍了解的深入和准确,不断调整审讯策略,加大审讯力度。由于犯罪嫌疑人的反审讯策略不能奏效,其心理防线有所动摇,有时被迫交待一些罪行,有时又翻供,侥幸心理尚未完全消除,心理处于矛盾、动摇、供与不供的权衡利弊的动机斗争之中。(四)被迫供述阶段在这个阶段,审讯人员一方面揭露犯罪嫌疑人对抗审讯的种种策略和手段,打击其反审讯的嚣张气焰,另一方面或晓之以理,交待政策,指明出路;或动之以情,进行感化;或在关键时刻使用证据,彻底破除其侥幸心理。使犯罪嫌疑人感到抗拒没有出路,交待罪行或许能得到从宽处理。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出于趋利避害的心理,被迫供述罪行。四、审讯心理策略的运用审讯活动是审讯人员与犯罪嫌疑人面对面的心理交锋,是一场心理战,因此,审讯方法和策略的正确运用,是取得审讯胜利的重要保障。审讯要根据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状态和个性特点,以及所掌握的案件事实和证据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和策略,才能取胜。(一) 政策攻心策略的运用“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刑事政策,对于犯罪嫌疑人既有威慑力,又有感召作用。它是分化瓦解犯罪嫌疑人,消除对立情绪,促使其如实供述的有力武器。但是,这一攻心政策的运用,必须选择有利的时机。当审讯人员通过有理有据、逻辑严密的审讯,或证据的适当运用,使犯罪嫌疑人处于理屈词穷、无计可施的地步时,适时进行“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攻心策略,晓之以利害,使他们感到继续顽抗必受到严惩,如实交待尚可获得从轻处理,在其趋利避害心理的支配下,可能选择“坦白从宽”的道路。(二)“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策略的运用犯罪嫌疑人为应付审讯,一般都作了程度不同的心理准备,但其所作的准备往往是有限的,而无备则是绝对的,必然存在某些漏洞和疏忽。特别是在刚刚被拘捕后,由于其身份、地位、环境、人际关系的变化,又与外界信息隔绝,情绪处于紧张、恐惧、焦虑不安的不稳定状态,他们必然降低防御能力,往往不能准确地判断侦察人员掌握哪些犯罪事实和证据,心理设防漏洞较多。利用其刚刚被拘捕这一有利时机,寻找心理防御的空白或弱点,进行突审,往往能收到良好的审讯效果4。(三)打击犯罪嫌疑人侥幸心理的策略的运用在犯罪嫌疑人侥幸心理严重,拒不吐实,抗拒意志顽固、抗拒情绪嚣张、审讯处于僵持的情况下,应当选择确实可靠的证据,通过突破一点,有力地戳穿其谎言,狠狠打击反审讯的嚣张气焰,瓦解其抗拒审讯的意志。在使用证据时要根据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状态,选择有利时机。当犯罪嫌疑人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进行谎供,出现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时,应抓住其供述中的矛盾,适时使用证据,打击其企图侥幸蒙混过关的心理。(四) 针对不同气质和性格特点的被审讯人的审讯策略的运用人的气质和性格都是个性特征中比较稳定的心理因素,不同气质、性格的人,对抗审讯的方式也会不同。属于胆汁质气质和情绪型、外向型性格的人,急躁、易怒、好冲动,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抗拒审讯的自信心很强。在审讯中好顶牛,蛮不讲理,硬顶硬抗林少菊:犯罪心理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3页。对于这种硬顶硬抗的犯罪嫌疑人,应采取“以柔克刚”的感化策略或“激将法”,促使其感情冲动,干扰其思维,使其理智下降,供述中可能出现矛盾和漏洞。然后利用其供述中的矛盾和漏洞,进行说理批驳,或在关键之处使用证据,瓦解其抗拒审讯的信心,破坏其心理防御体系。属于多血质气质和情绪型、外向型性格的犯罪嫌疑人,认识、情感发生得快,反应灵活、易变,能说会道,巧言善辩,侥幸心理严重。审讯中,对于审讯人员发出的信息反应敏感,一般不采取正面硬顶硬抗的方法,往往采取编造谎言和无理狡辩的方式对抗审讯5。对于这类人审讯中可采用“迂回式”“跳跃式”的发问方式,不给其编造谎言的机会,避开其防御体系;或出其不意地使用证据,戳穿其谎言,使其不能发挥能言善辩的特点。有时还可任其夸夸其谈,利用其“言多必失”,抓住把柄作为突破口,进行反击。粘液质和理智型、内向型性格的犯罪嫌疑人,认识、情感发生的慢且不外露,对外界的刺激反应速度慢。其反审讯的防御心理体系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形成的,较为稳固,不易攻破。审讯中常装聋作哑,一问三不知,以沉默或编好的口供应付审讯5。对于这种人,要施加一定的心理压力,促使其神经紧张,打破其按部就班、步步为营的防御体系,促使其在供述中出现矛盾,及时予以揭露,迫使其供述。抑郁质和内向型性格的犯罪嫌疑人,认识、情感发生得慢,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终端继电保护功能验证与测试考核试卷
- 2025年互联网金融行业消费金融产品创新与风险防范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媒体融合背景下乡村文化旅游传播策略考核试卷
- 2025年互联网行业五G网络发展与智能科技应用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化妆品行业美妆品牌代言营销策略分析报告
- 2025年民用航空地面服务安保风险管控考核试卷
- 2025年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诚信档案考核试卷
- 2025四川成都交子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子公司管培生15人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下半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4人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四川自贡市教育和体育局市属事业单位考试招聘足球教练员5人笔试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柳工装载机液压系统演示文稿
- LY/T 2986-2018流动沙地沙障设置技术规程
- GB/T 3836.31-2021爆炸性环境第31部分:由防粉尘点燃外壳“t”保护的设备
- 2023年麦盖提县水利系统事业单位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
- 《公司注销登记申请书》企业注销登记书
- 文言文专题复习 课件(共26张ppt)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 心脏功能的超声心动图评估-课件
- 右室心肌梗死课件
- 儿童手卫生健康洗课件
-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成本加酬金合同课件
- GB∕T 19557.15-2018 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高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