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底常见手术入路PPT课件.ppt_第1页
颅底常见手术入路PPT课件.ppt_第2页
颅底常见手术入路PPT课件.ppt_第3页
颅底常见手术入路PPT课件.ppt_第4页
颅底常见手术入路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颅底常见手术入路 张秋航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耳鼻咽喉科 神经外科 1 一 前颅底手术入路 经鼻蝶窦入路经口 硬腭入路经上颌入路经颅入路 经基底及扩大的经基底进路 2 经鼻蝶窦入路 口 鼻 蝶入路 图1 5 1 12 鼻小柱 鼻中隔入路 图 经鼻内窥镜入路 3 经鼻蝶窦入路到达区域 蝶窦垂体窝上斜坡中斜坡 4 经鼻蝶窦入路 优点 无需开颅 硬膜外操作 无外部切口 缺点 手术进路通道长 海绵窦视觉差 有发生脑脊液漏的危险 5 2经口 硬腭入路 到达区域 中 下斜坡 颅颈关节前面 6 经口 硬腭入路 暴露解剖结构 口咽 鼻咽 蝶窦 斜坡 C1 3 垂体 岩骨内颈动脉 脑干前面 椎基底动脉 外展神经 7 经口 硬腭入路 优点 硬膜外进路无需开颅 直接到达斜坡和脑干前面 缺点 有菌的手术通道 两侧暴露受限 有发生脑脊液漏和颅颈关节不稳定的危险 8 经上颌入路 暴露解剖结构 口咽 鼻咽 蝶窦 上颌窦 斜坡 垂体窝 颞下窝 翼腭窝 双侧海绵窦中段 9 3经上颌入路 到达区域 斜坡颞下窝 10 经上颌入路 优点 同时暴露斜坡 翼腭窝和颞下窝 硬膜外入路无需开颅 缺点 有菌手术通道 术后面部瘢痕和畸形 牙齿脱落 11 4经颅入路 经基底及扩大的经基底进路 12 经颅入路 到达区域 前颅窝额窦斜坡 13 经颅入路 暴露解剖结构 前颅窝 筛窦 蝶窦 上鼻咽 视神经管 视交叉 终板 硬膜内颈动脉 嗅神经 垂体和斜坡 14 经颅入路 优点 从前颅窝至枕大孔广泛暴露 可硬膜外到达颅前窝 鼻窦和斜坡 缺点 嗅觉丧失 有时需牵拉额叶 潜在的眶损伤 须注意前颅底重建 stj stj 15 二 中颅底手术入路 眶颧弓和经基底入路额颞硬膜内经海绵窦入路额颞硬膜外经海绵窦入路 16 1眶颧弓和经基底入路 到达区域 蝶鞍鞍旁第三脑室 17 眶颧弓和经基底入路 暴露解剖结构 视神经 视交叉 垂体柄及垂体 颈内动脉 终板 丘脑下部 单侧海绵窦 脑脚间窝 基底动脉 双侧动眼神经 蝶窦 18 眶颧弓和经基底入路 19 眶颧弓和经基底入路 优点 鞍旁暴露佳 减少对脑组织牵拉 到达蝶鞍和鞍旁的手术距离短 缺点 开放蝶窦可能会成为术后感染灶 蝶窦视觉效果差 20 2额颞硬膜内经海绵窦入路 21 额颞硬膜内经海绵窦入路 到达区域 海绵窦蝶鞍一侧鞍旁区 22 额颞硬膜内经海绵窦入路 暴露解剖结构 视神经管 视神经和视交叉 颞骨岩部 海绵窦内 subclinoidal 颈内动脉硬膜内段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三叉神经 外展神经 23 额颞硬膜内经海绵窦入路 优点 手术距离短 易与颞下联合进路 缺点 增加颞叶牵拉 有时需牺牲颞尖桥静脉 24 3额颞硬膜外经海绵窦入路 25 额颞硬膜外经海绵窦入路 到达区域 海绵窦蝶鞍一侧鞍旁区 26 额颞硬膜外经海绵窦入路 暴露解剖结构 视神经管 视神经和视交叉 颞骨岩部 海绵窦内 subclinoidal 颈内动脉硬膜内段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三叉神经 外展神经 27 额颞硬膜外经海绵窦入路 优点 硬膜外进路 对额 颞叶损伤小 并发症少 缺点 手术进程可能会受棘手的海绵窦出血所限制 28 三 侧颅底手术入路 硬膜外经岩骨前入路颞下窝入路经颈入路 29 1硬膜外经岩骨前入路 30 硬膜外经岩骨前入路 到达区域 岩斜坡桥小脑角中央海绵窦后部 31 硬膜外经岩骨前入路 暴露解剖结构 颞骨岩部颈内动脉 内听道 脑桥 基底动脉 三叉神经 外展神经 面神经和听神经 32 硬膜外经岩骨前入路 优点 硬膜外岩尖切除 颞叶牵拉轻 保留听力和平衡功能 缺点 技术复杂 有丧失听力的危险 33 2颞下窝入路 到达区域 颞下窝颅中窝 34 颞下窝入路 暴露解剖结构 面神经 颞颌关节 上颌动脉 颈内动脉 脑膜中动脉 三叉神经 颧弓 下颌骨升支 翼腭窝和斜坡 35 颞下窝入路 优点 硬膜外入路颞叶牵拉轻 无需面神经前移 整形切口 缺点 面神经麻痹和颞颌关节障碍的危险 向后暴露受限 36 3经颈入路 37 经颈入路 到达区域 颈动脉三角下颌后区岩骨底斜坡下1 2 38 经颈入路 暴露解剖结构 颈动脉 颈內静脉 面神经 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 副神经 舌下神经 交感干 颈上神经节 椎动脉 上颈椎 岩骨底 39 经颈入路 优点 硬膜外入路 较经口和经上颌入路减少感染的危险 缺点 手术野深 仅限硬膜外病变 40 四 后颅底手术入路 后外侧入路 幕上幕下联合经岩骨入路 经迷路入路经耳蜗入路经迷路后入路经乙状窦后入路侧枕下经结节入路经颈静脉球入路 41 1后外侧入路 幕上幕下联合经岩骨入路 42 后外侧入路 到达区域 岩斜坡区桥小脑角 43 后外侧入路 暴露解剖结构 侧中脑 脑桥 脊髓 单侧3 12颅神经 椎基底动脉 乙状窦 横窦 大脑半球 海绵窦后部 44 后外侧入路 优点 广泛显露岩斜坡区 减少脑牵拉 可扩展暴露程度 缺点 有损伤静脉窦的危险 45 2经迷路入路 46 经迷路入路 到达区域 桥小脑角 47 经迷路入路 暴露解剖结构 大脑半球 单侧脑桥 5 11颅神经 椎基部 小脑前下动脉 48 经迷路入路 优点 无需牵拉脑组织 较乙状窦后入路易于探查脑干 缺点 损失听力 49 3经耳蜗入路 50 经耳蜗入路 到达区域 桥小脑角岩斜坡区 51 经耳蜗入路 暴露解剖结构 大脑半球 脑桥 髓上 5 11颅神经 耳蜗 迷路 中耳 岩骨内颈内动脉 52 经耳蜗入路 优点 脑牵拉轻微 易于探查脑干 缺点 丧失听力 高风险面神经损伤 53 4经迷路后入路 54 经迷路后入路 到达区域 桥小脑角 55 经迷路后入路 暴露解剖结构 迷路 乙状窦 面神经 听神经 56 经迷路后入路 优点 减少脑组织牵拉 缺点 暴露术野狭小 有听力丧失的危险 57 5经乙状窦后入路 58 经乙状窦后入路 到达区域 桥小脑角 59 经乙状窦后入路 暴露解剖结构 大脑半球 脑桥 4 11颅神经 椎基动脉 60 经乙状窦后入路 优点 保留骨迷路 缺点 牵拉脑组织 脑干前受限 61 6侧枕下经结节入路 62 侧枕下经结节入路 到达区域 枕大孔颅颈关节 63 侧枕下经结节入路 暴露解剖结构 前侧脊髓 大脑半球下部 下侧脑桥 6 12颅神经 椎动脉 小脑后下动脉 乙状窦 颈静脉球和颈上神经根 64 侧枕下经结节入路 优点 不牵拉脑组织便可接近脑干前下 缺点 有颈枕不稳定和损伤椎动脉的危险 65 7经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