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西京杂记》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 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 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 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 对本文的研 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 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盔查錾 日期 缝 丝型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大学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学 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 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 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 逸扯导师签名 垂蚣日 期 堡蜓 竺垄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西京杂记 是现存较早的记载西汉事迹的小说 保存在其中的许多史料 对研 究西汉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它在体制 人物塑造 语言运用等方面特点鲜明 对后 世作品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前入对 西京杂记 的评论 数量不少 往往只略谈及某一方面的问题 没有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 此外 西京 杂记 的作者 价值等方面存在不少争议 因此 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本文 研究 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第一部分 西京杂记 的作者 首先 分析迄今为止形成的几种主要观点 其 次 分析关于以上主要观点的反对意见 最后 结合对以上旧说的清理 形成关于 西京杂记 作者的意见 第二部分 西京杂记 的版本 西京杂记 版本众多 通过对二卷本 六卷本 一卷本三个版本系统的梳理 分析 凸显 西京杂记 的版本源流 第三部分 西京杂记 的内容和史料价值 首先 详细分析 西京杂记 的主 要内容 从帝王生活 王侯将相 文人儒士 奇闻异事四个方面加以论述 其次 通过 西京杂记 的内容与史书的对比 总结 西京杂记 的文献价值 最后从社 会史料 文学史料 艺术史料等方面分析 西京杂记 的史料价值 第四部分 西京杂记 的艺术特色 西京杂记 的篇幅短小精悍 语言清秀隽 永 诙谐幽默 描写细腻 多方面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 对其艺术特色的分析就从 体制特点 人物塑造 语言特色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本文比较全面地网罗了关于 西京杂记 作者问题的旧说 计五种 以及与这五 种旧说相左的其他旧说 对这些旧说的依据进行了清理和分析 本文认为除东晋葛 洪 西京杂记跋 之外的各种旧说 大都是对葛洪跋的挑战 但他们的证据仍不充 分 不足以推翻葛洪跋 因此 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 本文主张仍维系葛洪跋中所 提出的最早的说法 西汉刘歆撰 东晋葛洪编 本文虽没提出一种新说 但对旧说 的廓清作出一定的贡献 本文把 西京杂记 的内容与 史记 汉书 逐条对比 总结 西京杂记 的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记载比史书详尽 未见于史书 与史书不同之处 比较细密地分析了 西京杂记 多方面的史料价值 2 关键词 西京杂记 作者 版本 内容 史料价值 艺术特色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am i s c e l l a n yo ft h ew e s t e r nc a p i t a li sac o m p a r a t i v e l ye a r l i e rn o v e li ne x i s t e n c e w h i c hr e c o r d st h ed o c u m e n t si nw e s t e r nh a nd y n a s t y m a n yh i s t o r i c a ld a t ap r e s e r v e di ni t a 他v e r yi m p o r t a n t t o s t u d yt h eh i d t o r yo f w e s t e r nh a nd y n a s t y i th a sb r i g h t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i no r g a n i z a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 i z a t i o n l a n g u a g eu t i l i z a t i o na n ds oo n i th a st h e v e r yt r e m e n d o u si n f l u e n c et ot h el a t e rg e n e r a t i o nw o r k sa n dh a st h ei m p o r t a n ts t a t u si nt h e h i s t o r yo fl i t u r a t u r e t h ep r e d e c e s s o r sh a v em a n yc o m m e n t so l lam i s c e l l a n yo ft h e w e s t e r nc a p i t a lw h i c ha l w a y so n l ys l i g h t l yr e f e r st oo n ea s p e c t h a v en o ti n s p e c t e d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l yi na d d i t i o n t h e r ea r em a n yd i s p u t e sa b o u tt h ea u t h o ra n dt h ev a l u eo fa m i s c e l l a n yo ft h ew e s t e r nc a p i t a l t h e r e f o r e t h i si sat o p i cw h i c hi sw o r t had e 印 r e s e a r c h t h i st h e s i s n a m e dar e s e a r c ho f am i s c e l l a n yo f t h ew e s t e r nc a p i m l m a i n l yo b t a i n s f r o mt h ef o l l o w i n gf o u ra s p e c t s f i r s t t h ea u t h o ro fam i s c e l l a n yo ft h ew e s t e r nc a p i t a l a tf i r s t a n a l y z et h es e v e r a l m a j o ro p i n i o n sf o r m e du n t i ln o wa n dt h e na n a l y z et h eo p p o s i n go p i n i o n so ft h em a j o r o p i n i o n sa b o v e f i n a l l y c o m b i n e t h ec l e a r i n g u po ft h eo l do p i n i o n sa n df o r mt h e o p i n i o n sa b o u tt h ea u t h o ro f am i s c e l l a n yo f t h ew e s t e r nc a p i t a l s e c o n d t h ee d i t i o n so fam i s c e l l a n yo ft h ew e s t e r nc a p i t a l t h ee d i t i o n so fa m i s c e l l a n yo f t h ew e s t e r nc a p i t a la r en u m e r o u s t h i st h e s i sh i g h l i g h t st h ec h a n g i n gc o u r s e o ft h ee d i t i o n so f a m i s c e l l a n yo f t h ew e s t e r nc a p i t a lt h r o u g ha na n a l y s i sa n d ac a r d i n gt o t h r e ed i f f e r e n te d i t i o n s t h i r d t h ec o n t e n ta n dh i s t o r i c a ld a t av a l u eo f am i s c e l l a n yo f t h ew e s t e r nc a p i t a l a t f i r s t m a k eam u l t i a n a l y s i so fam i s c e l l a n yo ft h ew e s t e r nc a p i m ld i s c o u r s i n gi nt h e f l l o w i n ga s p e c t s t h el i v e so fe m p e r o r s t h ep e n d r a g o n sa n dp e r d a n a s t h el i t e r a t o r s a n d c o n f u c i a nm i s s i o n a r i e s a n dt h ef a n t a s t i cs t o r i e s n e x l s u m m a r i z et h el i t e r a r yv a l u eo fa m i s c e l l a n yo ft h ew e s t e r nc a p i t a lt h r o u g ht h ec o n t r a s to ft h ec o n t e n to fam i s c e l l a n yo f t h ew e s t e r nc a p i t a la n dt h eh i s t o r yr e c o r d s f i n a l l y a n a l y z et h eh i s t o r i c a ld a t av a l u eo fa 3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i i m 皇 曩 鼍皇皇 皇 m i s c e l l a n yo f t h ew e s t e r nc a p i t a lt h o u g hh i s t o r i c a l l i t e r a r ya n da r t i s t i ca s p e c t s f o r t h t h ea r t i s t i cf e a t u r e so f am i s c e l l a n yo f t h ew e s t e r nc a p i t a l am i s c e l l a n yo f t h e w e s t e r nc a p i t a li st e r s ea n df o r c e f u la n di t sl a n g u a g ei sd e l i c a t e m e a n i n g f u la n d h u m o r o u s i t s d e s c r i p t i o n i s e x q u i s i t e w h i c hp o r t r a y e dt h ec h a r a c t e r s d i s p o s i t i o n v a r i o u s l y t h i st h e s i sa n a l y z e si t sa r t i s t i cf e a t u r e sf r o mt h ef o l l o w i n gt h r e ea s p e c t s t h e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z a t i o na n dt h el a n g u a g e t h i st h e s i sh a sc o l l e c t e dt o g e t h e rt h eo p i n i o n sa b o u tt h ea u t h o ro f a m i s c e l l a n yo f t h e w e s t e r nc a p i t a lq u i t e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l y t h e r ea r ef i v ek i n d so fm a i no p i n i o n sa n ds o m e o l do p p o s i n go p i n i o n s t h i st h e s i sc l e a r su pa n da n a l y z e st h e s eo l do p i n i o n sa n di n s i s t s t h a ta l lk i n d so fo l do p i n i o n se x c e p tg eh o n g st h ep o s t s c r i p to f am i s c e l l a n yo ft h e w e s t e r nc a p i t a la l ec h a l l e n g e st og eh o n g sp o s t s c r i p t h o w e v e r t h e i re v i d e n c e sa r en o t e n o u g ht oo v e r t h r o wg eh o n g sp o s t s c r i p t t h e r e f o r e i nl i n ew i t ht h er e a l i s t i cm a n n e r t h i st h e s i ss t i l lm a i n t a i n st h ee a r l i e s tv i e ww h i c hi sp r o p o s e di nt h eg eh o n g s p o s t s c r i p t l i ux i ni nw e s t e r nh a nd y n a s t yw r o t ei ta n dg eh o n gi ne a s t e r nj i nd y n a s t y a r r a n g e d a l t h o u g ht h i st h e s i sd o s en o tp r o p o s ean e wo p i n i o n i tm a k e si t sc o n t r i b u t i o n t h o u g hc l e a r i n gu pt h e o l do p i n i o n s t h i st h e s i sc o n t r a s t st h ec o n t e n to f am i s c e l l a n yo f t h ew e s t e r nc a p i t a lw i ms h i hc h i h a nh i s t o r yo n eb yo n ea n ds u m m a r i z e st h ec o n t e n to fam i s c e l l a n yo ft h ew e s t e r n c a p i t a lw h i c h a r em o r ee x h a u s t i v et h a nt h eh i s t o r yb o o k w h i c ha r en o ts e e ni nt h eh i s t o r y b o o ka n dw h i c ha l ed i f f e r e n tf r o mt h eh i s t o r yb o o k t l l i st h e s i sa l s oa n a l y z e sc o m p a c t l y t h ev a r i o u sh i s t o r i c a ld a t av a l u eo f a m i s c e l l a n yo f t h ew e s t e r nc a p i t a l k e y w o r d am i s c e l l a n yo f t h ew e s t e r nc a p i t a l a u t h o r e d i t i o n s c o n t e n t h i s t o r i c a ld a t a v a l u e a r t i s t i cf e a t u r e s 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西京杂记 是 部记载西汉轶事传闻的笔记小说 内容多为帝后生活宫室苑囿 珍玩异物 文人轶事及巧人奇技等 保存在 西京杂记 中的许多西汉史料 有许 多是 史记 汉书 所不载 或是不详 不一致的 尽管我们不能断言 西京杂 记 的记载一定是史实 但它的史料价值是毋庸置疑的 其短小精悍的篇幅 清新 隽永的语言 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少影响 它本身的文学价值很明显 另外在民俗 艺术等方面 本书也有它独特的贡献 此外 由于年代久远等因素 保存至今的汉 代小说为数极少 以 西京杂记 为代表的现存作品很值得我们重视 关于 西京杂记 有不少争议 明孔天胤言 未央 昆明 上林之记 详于 郡史 卿 云辞赋之心 闳于本传 文木 等八赋 雅丽独陈 雨雹对 一篇 天人茂著 评价很高 明人黄省曾序 西京杂记 则指出它四大缺点 猥琐可略 闲漫无归 杳昧难凭 触忌须讳 至于 西京杂记 的作者更是众说纷纭 最先传 出 西京杂记 的葛洪在跋语中说他只是此书的编集者 作者是刘歆 大约在唐朝 时 一些学者发现书中内容不似刘歆之作 对葛洪的跋语产生了疑问 认为是葛洪 欲托古自重 伪托刘歆 真正的作者是葛洪 后来 吴均 萧贲也被认为是此书的 作者 西京杂记 的作者成了一个难解的问题 古代学者对 西京杂记 的评论 数量不少 但限于篇幅 往往只略谈及某一方 面的问题 近几十年来 出现了不少关于 西京杂记 的专门讨论文章 如洪业 余嘉锡 程章灿 丁宏武等对作者问题展开的讨论 侯忠义 欧阳健 余霞等对 西 京杂记 价值的进一步发现 还有专门研究 西京杂记 某一小方面的文章 像是 研究 西京杂记 中的汉代科技史料 西京杂记 中的赋等等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 至今 我查阅到出现了四种校注本 即罗根泽的点校本 周天游的校注本 向新阳 和刘克任的 西京杂记校注 成林和程章灿的 西京杂记全译 这些研究成果 使我们对 西京杂记 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更深入的层次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 这些 孔天胤 西京杂记序 见 四部从刊 影印明嘉靖三十 年孔尺胤刊本 见民国十四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明万历中新安程荣校 汉魏从书 本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研究还丰要是对 西京杂记 局部问题的探讨 还并没有谁对 西京杂记 作一个 系统全面的考察 本文力图从 西京杂记 的作者 版本 内容 史料价值 艺术特色等方面对 西京杂记 作一次较全面的分析探讨 希望把争议的问题尽量弄清楚 同时深入 全面地认识 西京杂记 的价值 由于本人学识尚浅 加上资料搜集方面的一些限 制 粗疏不当之处在所难免 恳请专家指正 一 西京杂记 的作者 西京杂记 是一部记载西汉逸事传闻的野史之名作 篇幅很少 却给我们留下 了一个难解的谜 西京杂记 的作者是谁 刘歆 葛洪 还是另有其入 古今学者 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不少讨论 众说纷纭 一 迄今为止形成的几种主要观点 东晋葛洪在 西京杂记 书后的跋语中说 洪家世有刘子骏 汉书 一百卷 无首尾题目 但以甲乙丙丁记其卷数 先父 传之 歆欲撰 汉书 编录汉事 未得缔构而亡 故书无宗本 只杂记而已 失 前后之次 无事类之辨 后好事者以意次笫之 始甲终癸为十帙 帙十卷 合为百 卷 洪家具有其书 试以此记考校班固所作 殆是全取刘书 有小异同耳 并固所 不取 不过二万许言 今抄出为二卷 名日 西京杂记 以裨 汉书 之阙 尔 后洪家遭火 书籍都尽 此两卷在洪巾箱中 常以自随 故得犹在 刘歆所记 世 人希有 纵复有者 多不备足 见其首尾参错 前后倒乱 亦不知何书 罕能全录 恐年代稍久 歆所撰遂没 并洪家此书二卷不知出所 故序之云尔 洪家复有 汉武帝禁中起居注 一卷 汉武故事 二卷 世人希有之者 今 并五卷为一帙 庶免沦没焉 这段话主要包括四个内容 第一 刘歆 汉书 的卷帙等情况介绍 第二 葛 洪对比刘 班两 汉书 发现班固全取刘歆 有小异同耳 第三 葛洪把班固所 不取的二万许言 编为 西京杂记 以裨 汉书 之阙 第四 葛洪视此书如宝 介绍撰此跋文的意图 此篇跋文是现存最早的有关 西京杂记 的记载 其中包含了多项重要信息 交 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代了 西京杂记 的前身 成书 命名等 对研究 西京杂记 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根据跋文所述 刘歆写了百卷 汉书 葛洪把其中班固所不取的篇章编成 西 京杂记 换言之 刘歆是 西京杂记 的作者 葛洪是 西京杂记 的编辑者 命 名者 从已掌握的现存资料看 葛洪之后 直到唐朝才又出现了关于 西京杂记 作者的评论 此后 关于 西京杂记 作者的争论愈演愈烈 虽然葛洪在跋语中明 确指出了 西京杂记 的作者是刘歆 他是 西京杂记 的编者 不过 认为他所 言不实者大有人在 并提出了较有力度的论据 有的学者直接认为葛洪才是书的作 者 跋文中所谓刘歆编撰 汉书 之事 不可信 l 葛洪说 持此说的学者认为葛洪欲托古自重 伪托刘歆 他才是此书的作者 据现有资 料 葛洪说 大约是在唐朝时出现的 唐代刘知几在 史通 杂述篇 中说 若和峤 汲冢纪年 葛洪 西京杂记 顾协 琐语 谢绰 拾遗 此之谓逸事者也 一 晚唐段成式 酉阳杂俎 广动植篇 葛稚川尝就上林令鱼泉 得朝臣所上草 木名二千余种 邻人石琼就之求借 一皆遗弃 此处乃采 西京杂记 中 余就上 林令虞渊得朝臣所上草木名 一条 称 余 为葛稚川 晚唐张彦远记载毛延寿画王昭君事 亦引为葛洪 西京杂记 宋晁载之 续谈助 卷一 洞冥记 后引唐张柬之之言云 昔葛洪造 汉武内 传 西京杂记 虞义造 王子年拾遗录 王检造 汉武故事 并操斛凿空 恣 情迂诞 而学者耽阅 以广闻见 亦各其志 庸何伤乎 一 操斛凿空 恣情迂诞 张氏不仅认为l 西京杂记 是葛洪伪作 甚至连书中内容也进行了否定 唐朝之后也不断有人怀疑葛洪的跋语 支持 葛洪说 i e i 唐书 经籍志 新唐书 艺文志 崇文总目 宋史 艺文志 并题 为葛洪撰 明胡应麟言 西京杂记 本葛稚川所传而以伪刘歆之类是也 明方以智 通雅 清孙诒让 札适 言之凿凿 西京杂记 本葛稚川所作 而伪托刘歆 少室山房笔丛正集 卷十四 7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宋李防等编 太平御览 宋王钦若等编 册府元龟 宋章如愚 群书考索 宋郑樵 通志 宋王益之 西汉年纪 宋高似孙 纬略 宋王应麟 玉海 明 陆深 俨山外集 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 明冯复京 六家诗名物疏 明徐应秋 玉 芝堂谈荟 明陈禹谟 骈志 明王世贞 弁州四部稿 清陆云龙辑 格致镜原 清彭元瑞等编 天禄琳琅书目后编 等在提到 西京杂记 时都写作晋葛洪撰 近代以来的不少大学者也认为 葛洪说 有道理 余嘉锡在前人基础上又提出了不少有力的证据 认为葛洪 盖依托古人以自取 重耳 昌彼得认为余嘉锡 四库提要辩证 引证甚详 较为有据 鲁迅在 中国小说史略 中表明观点 固以葛洪所造为近是 或又以文中称刘 向为家君 因疑非葛洪作 然既托名于歆 则摹拟歆语 固亦理势所必至矣 徐兴无指出 葛洪将 西京杂记 假托刘歆 与后人将 列仙传 托名于刘向 是一样的 诸多的文学史 小说史等大都持 葛洪说 北大中文系 中国小说史 刘叶 秋 历代笔记概述 袁行霈的 中国文学史 郭英德 过常宝的 中国古代文学 史 侯忠义的 汉魏六朝小说简史唐代小说简史 等 通过以上所述 可见从古到今赞成 葛洪说 的学者众多 他们之所以认为 西 京杂记 的作者是葛洪 主要在于以下两点 首先 书中内容似晋朝文风 并有晋朝制度出现在书中 南宋程大昌 演繁露 卷十二 西京杂记 所记制度 多班固所无 又其 文气妩媚 不能古劲 疑即葛洪为之 清沈钦韩 汉书疏证 卷三十二 西京杂记 葛洪所序 其大驾卤簿 杂 入晋制 如枚 邹诸赋 非闾巷所能造也 民国时期 宋联奎等以 沈氏杂入晋制说 为据 认为 西京杂记 似是魏晋 间人所作 固 近人劳干说得更为具体 西京杂记 卷五 大驾卤簿 中的 象车 西汉 p q 库提要辩i j d 卷卜匕 本文余嘉锡之语均出丁此 中阑小说史略 第p q 篇 本文鲁迅有关 两京杂记 之语均出于此 刘向评传附刘敞评传 第1 章 关中从书 跋语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时未曾出现 其次 书中留有很明显的经过葛洪修改的痕迹 清代孙志祖 读书脞录 卷四 西京杂记 1 日题晋葛洪撰 此书 出 自稚川甄录 间亦参附己说 扬子云好事常怀铅提椠 一条末云 亦洪意也 直 著其名 似当仍旧标题之为安 圆 近人洪业 再说西京杂记 对前人众多材料仔细梳理 补充了许多例证 文中 指出 然则 西京杂记 里既有他署名的批注 后面又有他署名的题识 而所谓刘 歆的叙述乃有无征于汉 魏典籍而得响应于 抱朴子 者 是以我觉得无妨也步逐 张 刘 孙 周 余诸公的后尘而附和其葛洪妄造 西京杂记 之说 最后指出 葛洪卸不掉妄造 西京杂记 的责任 他是真葛洪而装作一个伪刘歆 葛洪为何伪托刘歆 一些支持 葛洪说 的学者还分析了葛洪托名刘歆的原因 徐公持认为葛洪的目的是 投合 夫俗好尊古不贵今 风气 使己造之书冒得 古 书 之名 以售其技 周天游则说 之所以葛洪要冒名刘歆 究其原委 一则并 非出于本人自撰 乃杂抄西汉1 日闻 与自己文风不符 二则内容驳杂 非出于正史 作者已无从考见 难以引起士人重视 三则刘向父子续作 史记 事涉汉史 记名 顺理成章 易见成效 又可借古自高 一 2 吴均说 唐朝时关于 西京杂记 的作者还存在另一种观点 吴均说 认为作者是 吴均 此说是对葛洪跋语的完全否定 段成式 酉阳杂俎 语资篇 载 庾信作诗 用 西京杂记 事 旋自追改 日 此吴均语 恐不足用也 一 吴均说 即发源于此 南宋晁公武 江左人或以为吴均依托为之 宋曾储 类说 宋叶廷硅 海录碎事 宋罗愿 转引自 古小说简n 魏晋文学史 第三编第三章 l i t i 京杂记 周天游校注奉前言 衢奉郡斋读书志 卷六 9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惑的是 四库全书总目 在其它书的提要中却很肯定的说 西京杂记 系吴均伪 作 国朝王钺撰 所跋 汉魏丛书 于真伪多不能辨别 如跋 易林 谓焦延寿 易得之孟喜 不知刘向记施雠证延寿妄言事 西京杂记 不知出吴均 率袭 舛因讹 无所订正 别本读书蕞残 又如引 西京杂记 薄蹶事 证造纸不始蔡伦 不知乃吴均伪书 湛园札汜 中间王融二诗 题为谢胱 盖因附见胱集而误 又 文木赋 出 西京杂记 乃吴均所为 见段成式 酉阳杂俎 亦不能辨别 则编录未为精核 古文苑 夏侯婴 石椁铭 出吴均 西京杂记 亦齐 梁人影撰 引为证佐 未免失 考 金石要例 还有一些清代学者也怀疑 西京杂记 是吴均所作 四库简明目录 称此书 旧本或题汉刘歆撰 或题晋葛洪撰 实则梁吴均撰 讫言葛洪得刘歆 汉书 遗稿 录班固所不载者为此书也 丁日昌在其 持静斋书目 中记载 西京杂记 的作者系吴均 清代学者何焯发现了一处疑点 他认为西汉时佛法未入中国 安得身毒宝镜为甲 观之佩 显然是六朝人附会之书也 李慈铭说道 西京杂记 所载靡丽神怪之事 乃由后人添入 或出吴均所 为耳 然他又说吴均深于史学 此书不似其所作 可见其对 吴均说 也是模棱 两可 3 刘撰葛编说 唐以后 质疑葛洪跋文的声音不绝于耳 但又缺乏铁证 相比之下 葛洪的跋 语更原始 更可信 到北宋时 葛洪跋语中所提出的观点 刘撰葛编说 逐渐 得到了不少学者的认同 北宋黄伯思说 此书中事 皆刘歆所记 葛稚川 按 葛洪 字稚川 采之以补 班史之缺耳 明黄省曾 西京杂记序 汉之西京 惟固书为该练 非固之能尔 亦其所资 义i j 读 f 5 记 卷盱 九 越缦 芝读f 5 记 子部 小说家类 杂事 本文李慈铭之语均j i 丁此 东观余论 卷下 1 0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者赡也 暇得葛洪氏 西京杂记 读之 云为刘子骏所撰 以甲乙第次百卷 予于是始知固之 汉书 盖根起于子骏也 明孔天胤 西京杂记序 西京杂记 以汉故事名 本叙谓是刘歆所编录 歆 多闻博综 故所述经奇 孔天胤 西京杂记序 的全部内容 无一字言及葛洪 不 过正文第一页 书名后题 丹阳葛洪稚川集 看来 孔天胤也赞同葛洪的跋语 明柯茂竹 西京杂记序 也说 顾班史一成 而刘子骏 汉书 遂废 独葛稚 川家有之 乃于班氏所不录者掇为 西京杂记 云 清王士祯 居易录 自序 刘歆 西京杂记 二万许言 葛稚川以为 汉书 所不取 故知说者史之别也 清高士奇 往代都会记载之书 莫著于汉之 三辅黄图 与 西京杂记 葛 稚川称其家有刘子骏 汉书 百本 班孟坚铺叙两京 最为该练 盖多资取于子骏 也 然孟坚亦有不录者 稚川集而藏之 名日 西京杂记 其中事实与班少有异同 今所传且失其半 清人卢文诏在 新雕西京杂记缘起 中说 余则以此汉人所记无疑也 今 此书之果出于歆 别无可考 既当以葛洪之言为据 洪以为本之刘歆 则吾亦 从而刘歆之耳 又何疑焉 一 清代藏书家沈德寿 抱经楼藏书志 中著录了 西京杂记 二卷抄本 说 西 京杂记 乃晋丹阳葛洪稚川集 并引录葛洪跋语 可见沈德寿也赞同 刘撰葛编说一 清耿文光称 西京杂记 为刘歆所撰而编次成帙则出于稚j l i 氏也 回 近人向新阳 刘克任 西京杂记校注 也相信葛洪的跋语 封面题 汉刘歆撰 晋葛洪集 王枝忠对 西京杂记 的作者发表过这样一番意见 我认为 是否可以这样说 原作者为歆 而经葛洪整理编辑 就是说 它仍应断为汉代小说 丁宏武在 非葛洪伪托考辨 中提出 葛洪 西京杂记跋 所言 真实可信 西京杂记 一书 确系刘歆草创 经后汉三国时期的漫长流传 至葛洪 秦汉图记 本 同f 旧闻考 卷 百六十 高士奇序 丛二传集成初编 影印 抱经堂丛书 西京杂记 本文卢文诏之语均出自 新雕西京杂记缘起 万卷精华楼藏 i s 记 卷 u j u 汉魏人朝小说史 第一章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置 曰 鼍 皇 置量量 皇詈置 皇摹 量 一 始编集成书 4 萧贲说 南朝齐时 萧贲著 西京杂记 六十卷 此书虽未传 但是由于萧贲所著书与 本文所讨论的 西京杂记 同名 因此也有学者怀疑 西京杂记 是萧贲伪作 匡衡传注 今有 西京杂记 其书浅俗 出于里巷 多妄说 段成式云 庾 信作诗用 西京杂记 事 自追改 日 此吴均语恐不足用 今按 南史 萧贲 著 西京杂记 六十卷 然则依托为书 不止吴均也 梁玉绳 瞥记 卷五云 南史 齐武诸予传 萧贲者 西京杂记 六十卷 岂别一书耶 王伯厚 王应麟 字伯厚 以为贲依j 乇 见 困学纪闻 十二 劳干在 论 西京杂记 之作者及成书时代 中说 西京杂记 里 柳赋 月赋 之类 不免齐 梁习俗 伪作 西京杂记 者是南方人 对于北方地理 不甚清楚 甚至于把东京的北邙山放到西京去 劳干进一步指出 就其作者而言 则决非刘歆 决非葛洪 亦非吴均 或出于 萧贲之手 但亦需更进一步之证明 若就其时代而言 则出于齐 梁之间 殆无疑 问也 5 不确定作者说 以上四种观点 也有学者皆不赞同 以为没有确凿的证据断定 西京杂记 的作 者为何人 这就是 不确定作者说 隋书 经籍志 未著录撰人 汉书 匡衡传 颜师古注 今有 西京杂记 者 其书浅俗 出于里巷 多 有妄说 亦不言作者为何人 陈振孙云 殆有可疑者 岂惟非向 歆所传 亦未必洪之作也 周中孚 郑 堂读书记 认为陈氏之言在 西京杂记 作者的诸家论述中 最得之 明郭予章在 合刻 叙 中说 杂记 载西汉遗事 或谓出刘子骏 或谓出葛稚川 而晁氏又谓吴均依话为之 俱未可知 清毛晋 西京杂记跋 称 陈氏云 未必是洪作 晁氏云 江左人以为吴均 幽学纪闻 卷卜 直斋i 5 录解题 卷七 本文陈振孙之苦均出于此 1 2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依托为之 俱未可考 至若近来坊刻作刘歆撰 抑可笑矣 以上各家批驳前人观点 不过并没有指出 西京杂记 的作者是何人 四库全书总目 也不能确定作者 只好葛洪 刘歆两人并提 近代学者黄云眉l 古今伪书考补证 引 汉书 匡衡传 颜注 认为 则此书 殆出于隋唐间 也未能断定作者 二 关于以上几种说法的反对意见 由以上所举诸家说法可以看出 西京杂记 的作者之辨早已有之 自葛洪在 跋文中提出 刘撰葛编说 又出现了 葛洪说 吴均说 萧贲说 不确定作 者说 等几种说法 可谓学术界讨论的热点 不仅如此 对各种说法本身的辨析也 没有问断 尤其是对前四种明确指明作者是何人的说法 争论异常激烈 以下试对 这四种观点的反对意见略作分析 l 关于 葛洪说 的反对意见 陈振孙 直斋书录解题 四库全书总日提要 从 晋书 葛洪传 共五百余 卷 并无 西京杂记 之名出发 指出作洪撰者 自属舛误 一 卢文诏言 洪非不能自著书者 何必假名于歆 书中称 成帝好蹴鞠 群臣以 为非至尊所宜 家君作弹棋以献 此歆谓向家君也 洪奈何以一小书之故 至不惮 父人之父 求以取信于世也邪 夫冠以葛洪 以洪抄而传之 犹 说苑 新 序 之称刘向 固亦无害 其文则非洪所自撰 凡虚文可以伪为 实事难以空造 如梁王之集游事为赋 广川王之发冢藏所得 岂皆虚邪 中古文学研究专家刘跃进依据葛洪之前的一些文章或著作已经引用过 西京杂 记 的部分内容 或明确来源于 西京杂记 因而断定 西京杂记 不可能是葛洪 作 他说 潘岳l 闲居赋 有 张公大谷之梨 粱侯乌梓之柿 之句 李善注引 西 京杂记 日 上林苑有乌梓木 大谷未详 今本 西京杂记 卷一 初修上林 苑 条有 大谷梨 乌梅 潘岳 2 4 7 3 0 0 比葛洪早数十年 葛洪 2 8 3 3 6 3 则 西京杂记 非葛洪撰明矣 又说 三辅黄图 汉宫 引录日 又 西京杂 比国十一年卜海博古斋影印 津逮秘 1 5 本 本文毛晋之语均出于此 古今伪书考补证 史类 西京杂记 条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记 云 武帝为七宝床 杂宝桉 厕宝屏风 列宝帐 设于桂宫 时人谓为四宝宫 此文见于卷二 未央宫 条又引 西京杂记 温室以椒涂壁 被之文绣 香桂为 柱 设火齐屏风 鸿羽帐 规定以厕宾氍毹 案 三辅黄图 的作者虽然未详 但 是 曹魏时代的如淳 晋初的晋灼和梁代的刘昭均有引录 则最晚不过曹魏 既然 曹魏时人已经引用 西京杂记 则其成书年代不过曹魏 葛洪所著说不攻自破 丁宏武又从三个角度指出 葛洪说 与事实不合 1 就现存著述看 葛洪有相 当自觉的著述意识 治学态度也相当严谨 本人又一贯反对 贵古贱今 所谓 托 古自重 之说难以成立 2 自晋迄唐 历代史臣对葛洪评价甚高 葛洪作伪说实难 成立 3 西京杂记 所载秦汉旧事 苑圃器物 典章制度等 往往能在汉晋其它 文献或当代考古发现中得到印证 断定 前人关于此书系葛洪伪托的论断 根本不 能成立 圆 2 关于 吴均说 的反对意见 庾信指为吴均 别无他证 段成式所述信语 亦未见于他书 古今学者基 本上认为 吴均说 是不能成立的 卢文诏 若吴均者 亦通人 其著书甚多 皆见于 梁书 本传 知其亦必不 屑 乇名于刘歆 且其文即峻拔有古气 要未可与汉西京埒 则其不出于均又明甚 卢文诏以吴均的学识为依据 判断 吴均说 不可信 谭献 鲁迅 洪业等又根 据文体的特点 吴均语 的含义 指出 西京杂记 不是齐梁之作 谭献 复堂日记 卷三记载 阅卢刻 西京杂记 抱经先生信为出自稚川回 不从吴均之说 但就文体定之 亦似未到齐梁 鲁迅 所谓吴均语者 恐指文句而言 非谓 西京杂记 也 洪业的解释很有见地 庾信用 西京杂记 事而说是吴均语 其所谓事 不会 是 杂记 书内所说之事 否则他应说是刘歆语或葛洪语 其所谓事 只是有关于 西京杂记 之事 倘若吴均曾说他如何忽尔发见多年沉霾的 西京杂记 或在山 岩 屋壁 破庙 古寺 或如孔壁 尚书 汲冢纪年 或竞写得带鬼带神 有声 先条两汉文学文献学 中编第五章 两京杂记 非葛洪伪托考辨 p q 库令 s 总h 阴京杂记 抱经实信为f 自刘歆 见 新雕两京杂记缘起 谭献此占恐有误 1 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有色 那样的事也似乎可以点缀诗词 不过庾信恐怕吴均夸诞 不可尽信罢了 余嘉锡详考吴均 殷芸二人 以为 两者相较 均虽比芸早死九年 而其年齿 实止长于芸者二岁 二人仕同朝 同以博学知名 虑无不相识者 使此书果出于吴 均依托 芸岂不知 何至遽信为古书 从而采入其著作中乎 是则段成式所叙庾信 之语 固已不攻自破 一仅此一条 就足以证明吴均与此书无关了 程章灿说 吴均撰 西京杂记 说是靠不住的 庾信作诗所用 西京杂记 可 能是另外一种同名的书 因为段成式在 酉阳杂俎 广动植篇 中已确定了葛洪和 西京杂记 的关系 岂能出尔反尔 再者 假设 西京杂记 果出吴均伪撰 西 晋张华 博物志 和东晋干宝 搜神记 又怎么能预先见到本书第9 5 条 第1 2 5 条等 的内容呢 3 关于 刘撰葛编说 的反对意见 反对者质疑此说的第一条理由 刘歆未曾作 汉书 如 陈振孙 向 歆父子亦不闻尝作史传于世 使班固有所因述 亦不应全没 不著也 四库全书总目 亦言 向 歆父子作 汉书 史无明文一 余嘉锡说 汉书 者 固所自名 断代为书 亦固所自创 今洪序乃谓刘歆所 作 已名 汉书 是并 叙传 所言亦出于刘歆之意 而固窃取之矣 此必无之事 也 一 葛洪序中所言刘歆 汉书 之事 必不可信 一 余嘉锡又说 窃意向 歆纵尝作史 亦不过如冯商之续 太史公 成书数篇 而已 第二条理由 书中有不类歆语之处 如 四库全书总目 歆始终臣莽 而此书载吴章被诛事 乃云章后为王莽所 杀 尤不类歆语 一 洪业提出 西京杂记 不避刘歆的父讳一一 向 字 1 2 2 条 向者孤洲乃大 鱼 1 3 8 条 乃向所调之妇也 因此洪业说 既有犯家讳这条证据 我便毫不怀 疑的判断i 西京杂记 是赝品 一 程章灿也提到不避 向 讳的问题 还说 西京杂记 载 司马迁发愤作 史 记 百三十篇 先达称为良史之才 据 汉书 司马迁传 则所谓 先达 就是 刘 全译 前言 本文程章灿之语均出于此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向 扬雄 刘歆不应该称父亲为 先达 而扬雄与刘歆年辈相同 彼此又有交往 刘歆更不可能称扬雄作 先达 这种称呼只能出自刘向 扬雄的后辈之1 3 第三条理由 书中的文字 句法不似西汉人所作 如 李慈铭云 其 西京杂记 文字固不类西汉人 马叙伦的 读书续记 中又提出了两条新证据 西京杂记 第4 9 条 杜陵杜 夫子善弈棋 为天下第一人 或讥其费日 夫子日 精其理者足以大裨圣教 马 氏认为 西京文字 殊无圣教之目 9 7 条枚乘 柳赋 有 弱丝清管 与风霜而 共雕 等句 认为是 六朝句法 袁津琥从时代特有的语法现象入手 指出 杂记 中存在着一些西汉以后才出现 的语法现象和新词义 如系词句的大量出现 长 之 多余 义的产生 他因此认 为此书成书于西汉后 非刘歆撰 第四条理由 书中所记有与史书不合之处 余嘉锡认为 文帝以代王即位 明见 史记 此何等大事 岂有传讹之理 刘歆博极群书 以汉人叙汉事 何至误以文帝为太子 故葛洪序中所言刘歆 汉书 之事 必不可信 除以上四条外 李慈铭还曾指出 序言班固 汉书 全出于此 洪采班书所未 录者 得此六卷 然其中如赵飞燕女弟昭阳殿一段 傅介子一段 又皆班书所已录 稚川之言 固未可信 程章灿还提到书中自相矛盾的一处 第9 2 条公孙弘弘 躬自菲薄 所得俸禄 以奉待之 与第3 4 条 内服貂禅 外衣麻 内厨五鼎 外膳一肴 相悖 不似同 一作者之手笔 4 关于 萧贲说 的反对意见 洪业认为 萧贲比殷芸晚死二十多年 他撰 西京杂记 之时恐怕要在 殷芸 小说 之后了 因此 他断定 殷芸小说 所选载的 西京杂记 不应是萧贲所撰 的 程章灿也赞同此意见 洪业对劳干以文风断定 西京杂记 必出于齐 梁间的说法 进行了辩驳 齐 梁一段的确最能代表那种文学风气方兴未艾之盛 但若以文体之比较为真 从语法词汇看 两京杂记 的成书年代 1 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伪鉴别之佐证 那倒不必专在那最盛的一段 抱朴子 中 然不能沾大惠于庶物 着弘勋于皇家 名与朝露皆唏 体与蜉蝣并化 一 兰房窈窕 朱帷组帐 文茵兼 舒于华第 燕容灿烂于左右 轻体柔声 轻歌妙舞 外篇 嘉逐 知止 可见 六朝那样骈偶堆砌 绮丽委靡的文体 葛洪在东晋初年已开风气之先了 因此 评 论 西京杂记 中辞赋之文体 大可不必专指其似齐 梁 而且 我们现在不见萧 贲的文章 若从文体而论 怎么断定我们所讨论的 西京杂记 是出于他之手 此外 洪业还提出了其它一些证据 抱朴子 与 函京杂记 有相互呼应之势 若 西京杂记 为萧贲伪造 那 么葛洪何能引用之于东晋之初 南史 说萧贲的著作有 西京杂记 六十卷 姚振宗曾考证萧贲尚有 奇字 碑集 辩林 三书 是梁元帝付萧贲撰的 南史 对此三书只字未提 而独记 西京杂记 也许 西京杂记 是责所自撰的 洪业甚至怀疑萧责的 西京 不指西汉 据 水经注 江陵城西北邻近有 纪南城 而其城内有西京湖 会不会萧贲在西京湖畔著书 遂名其书为 西京杂记 会不会萧责的 西京杂记 乃记载太清 承圣年间在江陵军政朝野之事 不过 未能发现江陵果有西京之称 所以萧贲 西京杂记 之西京何指 现时只可存疑 程章灿对劳干所持萧责不清楚北方地理的观点也进行了辩驳 原书 西京杂 记 所指为长安县北邙岩 非洛阳北邙山 一在 袁广汉 条的注释中他解释道 北 邙山 即北邙岩 又称 北邙坂 在汉长安城北 今咸阳北至兴平一带 洛阳城东 北亦有北邙山 非此处所指 一 退一步说 汉魏以来王公贵族多葬于洛阳北邙 此 山可谓名闻遐迩 六朝诗文吟咏描写此山者屡见不鲜 以萧贲之博闻强识 焉有不 知之理 三 对 西京杂记 作者的几点看法 关于 西京杂记 的作者至今争论纷纷 旧说 在清理旧说时 由于原始证据的缺乏 说法 但也没有盲从 对一些有疑点的观点 等进行了辨析 未有定论 本文尽可能多地搜集以往 重视出现时间较早以及有明确论据的 结合 西京杂记 的内容 史书记载 1 7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i i 鼍 皇 皇 e 皇 量 审 一 l 对 葛洪说 的分析 晚唐段成式 酉阳杂俎 广动植篇 把 余 称作葛稚川一一葛洪 西京杂记 中的 余 很明显是作者自称 显然 段氏认为 西京杂记 的作者是葛洪 此书 中所记皆西汉历史 身处晋朝的葛洪何以参与发生在几百年前的事件 书中的 余 绝无可能是葛洪 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酿造美酒的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解析版)-2026年中考语文复习试题(广东专用)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重点短语及专练(含答案)
- CN120193440A 一种改善纸张表面平滑度的湿端造纸工艺
- 人教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测试及答案02
- 老人护理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宾馆客房租赁与设施租赁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排水沟疏通与环保处理施工合同样本
- 2025年度外墙防水涂料施工与建筑防水质量监管合同
- 2025年城市综合体拆迁补偿及安置合同
- 培训行业的业务合同范本
- 汽车销售日常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广东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武装部招聘民兵教练员5人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科学版(2024)一年级全一册体育与健康全册教案
- 学前教育机构师资队伍薪酬激励与职业发展研究报告
- 小学朗读教学课件
- 患者身份识别管理标准WST840-2025学习解读课件
- 皮肤干细胞研究与应用
- 玄麦甘桔颗粒讲解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高一(下)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
- 标准预防与隔离技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