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实践探索.doc_第1页
小班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实践探索.doc_第2页
小班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实践探索.doc_第3页
小班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实践探索.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班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生活化的实践探索 艺术教育指借助艺术美所进行的审美或美感教育,是幼儿园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幼儿园实施美育是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重要途径。美术教育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借助色彩、线条、结构来表现造型艺术美的教育。幼儿园美术教育包括绘画、手工折纸、泥工、美术欣赏等内容。美术作品是艺术家按照美的规律创造性劳动的产物。美术作品的美既反映生活,又能给人们以更深刻更有力的美感享受和精神影响,满足人们审美的精神生活需要。所以幼儿园的美术教育必须重视面向生活,更多通过贴近生活实践、尤其是贴近幼儿的生活实践中的美好事物和现象,通过反映大自然和现实生活的艺术作品美来进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艺术领域目标中就明确要求,让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为此,美术教育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而培养幼儿感受美的兴趣和能力,包括感受自然环境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作品美,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首要任务。只有让幼儿在充分感受美的基础上,才能激发和培养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是美术教育中培养幼儿感受自然环境、日常生活和美术作品美的兴趣和能力的主要活动。美术欣赏活动不仅能丰富幼儿对美的感受,还能培养幼儿对美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尤其是对于审美经验贫乏的小班幼儿,更要通过多形式的美术欣赏活动来培养和丰富幼儿的感受力,发展幼儿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小班幼儿处于从有意识涂鸭期过渡到意象期,这时他们的观察力和小手肌肉还在不断完善中,因而美术欣赏作为美的感受力培养的渠道,作为一种审美的文化传递和提高幼儿审美情感的方式,早已超越原本的启蒙概念,它既是一种艺术熏陶,又是一种文化积淀。所以幼儿园艺术教育必须十分重视美术欣赏活动,并根据小班幼儿生理、心理发展规律,追随幼儿关注的热点,美术欣赏活动融入幼儿的生活情境,成为幼儿生活环境的一部分,实现小班美术欣赏的生活化,以增强美术欣赏活动的有效性,提高美术活动的育人功能,这需要我们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尝试与探索:一、 选择贴近小班幼儿生活实践的欣赏对象:小班幼儿年龄小,他们身边最熟悉的事物,如每天起床洗脸用的毛巾、刷牙用的牙刷,天气冷时戴的手套、好吃的糖果、水果,好玩的汽车、飞机,好看的花、树、周围环境的一草一木都那么美,都是值得欣赏的。但是,他们还不善于发现周围生活中这些简单、平凡事物中的美。因此,我们要有目的、有计划性选择他们生活实践中所熟悉却又被忽视的美的事物作为他们欣赏的对象,做到欣赏事物选择生活化,而且在一定目的指引下由近到远、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例如,先选择色彩艳丽、形状各异、幼儿又喜爱吃的水果,和表现水果美的形象的美术作品,从中引导幼儿感受和欣赏它们的形态美,色彩美,进而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感受到五颜六色的葡萄像一串美丽的珍珠、金黄色的香蕉像金色的月亮、像弯弯的镰刀,红红的苹果像红色的灯笼,像小孩红彤彤的圆脸。让幼儿将现实生活中的美的事物的感受,与想象生活中美的事物的联想联系起来,进一步丰富幼儿感受美的能力,进而再让他们欣赏他们所想象的事物的美术作品,如珍珠、月亮、镰刀、灯笼、圆脸等,从而激发他们对现实生活与想象生活中美的事物的感受的兴趣,丰富感受美的经验。二、 营造与欣赏作品相适应的生活环境。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是其兴趣和情感等心理活动容易受周围环境的激发。因而美术欣赏活动中,也要通过创设和营造与欣赏作品相适应的生活环境,来激发幼儿的欣赏兴趣,吸引幼儿欣赏的注意力,培养幼儿观察中欣赏的感受力。例如,在欣赏水果及相关水果作品的形态美、色彩美时,教师不仅要在讲台上出示水果或在展示板上张贴水果作品,而且要应该把活动室布置成丰富多彩的果园环境,我园有着绿树成荫,果树成行的良好生态环境,在散步时都能欣赏到粉红的桃子,黄绿的杨桃,青青的青枣,黄色的枇杷,颗颗果实挂在果树上,让幼儿生活在多姿多彩、五颜六色的果园中,从而萌生感受自然美的情趣,为进一步欣赏艺术作品美奠定积极的心理基础。三、 联系幼儿生活实际,拓展幼儿美的感受。小班幼儿在日常中只要能认识三原色就可以了,可在欣赏日常事物或作品时,仅仅感受三原色的色彩美是不够的,因此,我们可在欣赏中联系幼儿生活实际,拓展幼儿对色彩美多样性的感受。例如,在一次欣赏气球的美术活动中,先从幼儿所熟悉的红色气球欣赏开始,请幼儿互相互讨论自己还见过哪种颜色的气球,喜欢什么颜色的气球,让幼儿在讨论过程中相互交流,从中拓展幼儿的经验。到第二次活动时,启发幼儿思考用哪两种颜色来画气球会更好看,如;用大红画气球外边线,与用粉红涂气球。引导幼儿能 用各种相近颜色搭配画气球作品进行欣赏,这次活动目标就达到。为了认识相近色、冷暖色,(如浅绿深绿)并让幼儿能在感受基础上理解和表达,我采用的是幼儿生活中最熟悉的家庭成员如:哥哥、弟弟、姐姐、妹妹来进行比喻,如:冷色是男性、暖色是女性,深绿是哥哥,浅绿是弟弟、大红色是姐姐、粉红是妹妹。幼儿听了很感兴趣,并留下深刻印象,不仅感受到了色彩美,而且在表现美时,所画的气球显得丰富多彩,与上次画的明显不同,能把两种相近色用在一起。这表明贴进生活实际的比喻和欣赏产生了良好效果。四、 欣赏作品美与表现生活美相结合。幼儿在欣赏活动中感受到生活中美的事物,和作品中的艺术美,就会激起表现美的情感冲动,也想动笔画一画,涂鸦一番,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小班美术欣赏活动生活化,还要注意将欣赏作品与表现生活美相结,从中培养幼儿表现美乃至创造美的能力。例如,在小班欣赏“美丽蝴蝶”之后,可以让幼儿动笔用自己喜欢的色彩为蝴蝶涂色;或者动手将老师准备的一只只彩色蝴蝶道具贴在墙面五彩缤纷的“百花园”中,然后再欣赏花丛中蝴蝶飞舞的美景;或者让幼儿戴着教师准备的蝴蝶头饰或举着教师准备的蝴蝶,在教室创设的花丛中玩“蝴蝶找花”。这些生活化的表现美的方式,进一步让幼儿受到美的情感熏陶,培养幼儿生活美的表现力甚至创造力。五、 欣赏美术作品美与欣赏文学作品美相整合。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美术作品都有相应的文学作品加以呼应,例如画鹅,配上赞鹅的诗,画小鸡,配上小鸡的儿歌。而不少文学作品往往也都有与之呼应的美术作品加以表现,如故事 “拔萝卜”,儿歌“彩色的树”、诗歌“吹泡泡”等,这些美术作品和文学作品,都是反映幼儿周围生活内容的,或者贴近幼儿生活实际的,都使幼儿十分感兴趣。将二者加以联系,让欣赏美术作品与欣赏相应的文学作品整合起来,会进一步增强艺术美的感染力,丰富幼儿的美感,使欣赏活动具有实效性。例如,在欣赏“春雨”图作品中配上“春雨沙沙”的儿歌录音,视听结合,营造了愉悦轻快的美的氛围,丰富了幼儿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