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了解房屋空间工作性能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2 理解房屋静力计算方案的种类及确定方法 3 掌握单 多层刚性方案房屋计算方法4 掌握墙柱高厚比验算 第五章混合结构房屋墙 柱设计 教学目标 房屋静力计算方案的种类及确定方法 单层 多层刚性方案房屋计算方法墙柱高厚比验算 重点 难点 房屋空间工作性能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第5章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 本章重点 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 墙柱高厚比验算 多层房屋墙体计算5 1概述砌体结构房屋的组成 房屋中墙 柱等竖向承重构件用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砌体材料 屋盖 楼盖等水平承重构件用钢筋混凝土 轻钢或其他材料建造的房屋称为砌体结构 也可称为混合结构 5 2 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 1 纵墙承重方案 板 梁 或屋架 纵墙 基础 地基 2 横墙承重方案 楼 屋 面板 横墙 基础 地基 3 纵横墙承重方案 楼 屋 面板 梁 纵墙 横墙 基础 地基 纵墙承重方案 纵横墙承重方案 横墙承重方案 第5章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 5 1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 5 2 1墙体承重体系1 横墙承重体系当房屋开间不大 一般为3 4 5m 横墙间距较小 将楼 或屋面 板直接搁置在横墙上的结构布置称为横墙承重方案 房间的楼板支承在横墙上 纵墙仅承受本身自重 横墙承重方案的荷载主要传递路线为 楼 屋 面板 横墙 基础 地基 纵墙门窗开洞受限较少 横向刚度大 抗震性能好 适用于多层宿舍等居住建筑以及由小开间组成的办公楼 第5章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 5 1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 5 1 第5章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 5 1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 2 纵墙承重体系对于要求有较大空间的房屋 如厂房 仓库 或隔墙位置可能变化的房屋 通常无内横墙或横墙间距很大 因而由纵墙直接承受楼面 屋面荷载的结构布置方案即为纵墙承重方案 其屋盖为预制屋面大梁或屋架和屋面板 这类房屋的屋面荷载 竖向 传递路线为 板 梁 或屋架 纵墙 基础 地基 纵墙门窗开洞受限 整体性差 适用于单层厂房 仓库 食堂 第5章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 5 1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 第5章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 5 1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 3 纵 横墙承重体系当建筑物的功能要求房间的大小变化较多时 为了结构布置的合理性 通常采用纵横墙布置方案 纵横墙承重方案 既可保证有灵活布置的房间 又具有较大的空间刚度和整体性 所以适用于教学楼 办公楼 多层住宅等建筑 此类房屋的荷载传递路线为 楼 屋 面板 基础 地基 第5章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 5 1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 4 内框架纵墙承重方案 外纵墙 外纵墙基础 楼 屋 面板 梁 柱 柱基础 地基 5 底部框架承重方案 梁板荷载在上部通过内外墙体向下传递 在结构转换层部位 通过钢筋混凝土梁传给柱 再传给基础 第5章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 5 1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 4 内框架承重体系对于工业厂房的车间 仓库和商店等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 可采用外墙与内柱同时承重的内框架承重方案 该结构布置为楼板铺设在梁上 梁两端支承在外纵墙上 中间支承在柱上 此类房屋的竖向荷载的传递路线为 楼 屋 面板 梁 地基 平面布置灵活 抗震性能差 应充分注意两种不同结构材料所引起的不利影响 第5章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 5 1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 第5章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 5 1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 5 底部框架承重体系对于底层为商场 展览厅 食堂等需设置大空间 而上部各层为住宅 宿舍 办公室的建筑 可采用底部框架承重方案 该结构底部以柱代替内外墙 墙和柱都为主要承重构件 上刚下柔 刚度在底层和第二层间发生突变 此类房屋的竖向荷载的传递路线为 上部几层梁板荷载 内外墙体 结构转化层 钢筋混凝土梁 柱 基础 地基 底层平面布置灵活 但刚度突变对抗震性不利 需考虑上 下层抗侧移刚度比 第5章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 5 1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 第5章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 5 1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 2 墙体布置一般原则1 尽可能采用横墙承重体系 尽量减少横墙间的距离 以增加房屋的整体刚度 2 承重墙布置力求简单 规则 纵墙亦拉通 避免断开和转折 每隔一定距离设一道横墙 将内外纵墙拉结在一起 形成空间受力体系 增加房屋的空间刚度和增强调整地基不均匀沉降的能力 3 承重墙所承受的荷载力求明确 荷载传递的途径应简捷 直接 开洞时应使各层洞口上下对齐 4 结合楼盖 屋盖的布置 使墙体避免承受偏心距过大的荷载或过大的弯矩 第5章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 5 3混合结构房屋空间刚度和静力计算方案 5 3混合结构房屋空间刚度分类5 3 1房屋的受力分析与空间刚度砌体结构房屋由屋盖 楼盖 墙 柱 基础等主要承重构件组成空间受力体系 共同承担作用在房屋上的各种竖向荷载 结构的自重 楼面和屋面的活荷载 水平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砌体结构房屋中仅墙 柱为砌体材料 因此墙 柱设计计算为本节的主要内容 墙体计算主要包括内力计算和截面承载力计算 计算墙体内力首先要确定其计算简图 计算简图既要尽量符合结构实际受力情况 又要使计算尽可能简单 现以受风作用的单层房屋为例分析其受力特点 第5章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 风荷载 纵墙 纵墙基础 地基 计算单元 单跨平面排架 第一种情况 图5 7是一单层房屋 外纵墙承重 屋盖为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盖 两端没有设置山墙 房屋的水平风荷载传递路线 5 3混合结构房屋空间刚度和静力计算方案 第5章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 第二种情况 如图5 8所示两端有山墙的单层房屋 因山墙的约束 其传力途径发生了变化 整个房屋墙顶的水平位移不再相同 距山墙距离愈远的墙顶水平位移愈大 距山墙距离愈近的墙顶水平位移愈小 房屋的水平风荷载传递路线 风荷载 纵墙 地基 5 3混合结构房屋空间刚度和静力计算方案 第5章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 图5 8两端有山墙的单层房屋 5 3混合结构房屋空间刚度和静力计算方案 第5章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 墙顶水平最大侧移可表示为 式中 山墙顶面水平位移 取决于山墙的刚度 山墙刚度大 小 屋盖平面内产生的弯曲变形 取决于屋盖刚度及横 山 墙间距 屋盖刚度愈大 横 山 墙间距愈小 愈小 考虑空间工作时 外荷载作用下房屋排架水平位移的最大值 在外荷载作用下 平面排架的水平位移 6 2混合结构房屋空间刚度和静力计算方案 第5章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 房屋空间作用的大小可以用空间性能影响系数表示 一般通过实测确定 值愈大 表示整体房屋的水平侧移与平面排架的侧移愈接近 即房屋空间作用愈小 反之愈小 房屋的水平侧移愈小 房屋的空间作用愈大 因此 又称为考虑空间工作后的侧移折减系数 可以用弹性地基上的剪切深梁模型来计算 横墙间距s是影响房屋刚度或侧移大小的重要因素 不同横墙间距的房屋各层的空间性能影响系数可按表5 3查用 屋盖类别见表5 1 5 3混合结构房屋空间刚度和静力计算方案 第5章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 6 2混合结构房屋空间刚度和静力计算方案 第5章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 6 2混合结构房屋空间刚度和静力计算方案 第5章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 6 2混合结构房屋空间刚度和静力计算方案 5 3 2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考虑屋盖刚度和横墙间距两个主要因素的影响 按房屋空间刚度 作用 大小 将混合结构房屋静力计算方案分为三种 见表5 1 1 刚性方案房屋的空间刚度大 在荷载作用下 墙 柱顶端的相对位移很小 可视墙 柱顶端水平位移等于零 这类房屋称为刚性方案房屋 其静力计算简图将承重墙视为一根竖向构件 屋盖或桂盖作为墙体的不动铰支座 0 33时可按刚性方案计算 第5章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 6 2混合结构房屋空间刚度和静力计算方案 2 弹性方案房屋的空间刚度较差 在荷载作用下 墙顶的最大水平位移接近于平面结构体系 其墙柱内力计算应按不考虑空间作用的平面排架或框架计算 0 77时可按弹性方案计算 3 刚弹性方案房屋的空间刚度介于上述两种方案之间 在荷载作用下 纵墙顶端水平位移比弹性方案要小 但又不可忽略不计 这类房屋称为刚弹性方案 静力计算时 可根据房屋空间刚度的大小 将其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反力进行折减 然后按平面排架或框架进行计算 即计算简图相当于在屋 楼 盖处加一弹性支座 第5章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 6 2混合结构房屋空间刚度和静力计算方案 3 刚性方案和刚弹性方案的横墙 1 2 3 4 横墙中开有洞口时 洞口的水平截面面积不应超过横墙截面面积的50 横墙厚度不宜小于180mm 单层房屋的横墙长度不宜小于其高度 多层房屋的横墙长度 不宜小于H 2 H为横墙总高度 当横墙不能同时符合上述要求时 应对横墙刚度进行验算 如其最大水平位移umax H 4000 H为横墙总高度 时 仍可视为刚性或刚弹性方案房屋的横墙 符合此刚度要求的一段横墙或其他结构构件 如框架等 也可视为刚性或刚弹性方案房屋的横墙 第5章混合结构房屋的墙 柱设计 水平承重构件 竖向承重构件 屋盖 楼盖 钢筋混凝土 木材 墙 柱 基础 砌体材料 砌体结构 混合结构 1 结构结构布置 承重墙体的布置 确定墙体承重体系 2 确定房屋静力计算方案 确定墙 柱的计算模型 3 强度计算 内力分析 截面设计 构造处理 4 变形 侧移 和稳定计算 5 施工图 截面尺寸 材料选择 承载力计算 墙 柱设计步骤 5 4砌体房屋墙体 柱设计计算 5 4 多层刚性方案房屋墙 柱承载力的计算 一 计算单元 二 荷载计算 有门窗洞口 如纵墙 左右开间各一半 无门窗洞口 如受均布荷载的横墙和山墙 取1m长的墙体 竖向荷载 水平荷载 恒载 活载 风载 三 计算简图 1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 多层房屋的墙体如同一竖向连续梁 屋盖 楼盖及基础顶面均作为连续梁的支点 墙 柱在每层层高范围内被简化为两端铰支的竖向偏心受压构件 4 当梁支承于墙上时 梁端支承压力N1到墙内边距离 对屋盖梁应取梁端有效支承长度a0的0 33倍 对楼盖梁应取梁端有效支承长度a0的0 4倍 1 上部各层的荷载 包括墙体重 屋面及楼板重等 沿上一层墙的截面形心传至下层 2 在计算某层墙体弯矩时 要考虑本层梁 板支承压力对本层墙体产生的弯矩 当本层墙与上一层墙形心不重合时 尚应考虑上部传来的竖向荷载对本层墙体产生的弯矩 3 每层墙体的弯矩图按三角形变化 上端弯矩最大 下端为零 计算原则 M qHi2 12 风荷载引起的弯矩按下式计算 q Hi 第i层墙体的高度 即第i层层高 风荷载 可不考虑 三个条件 P302 计算单元上沿每米墙高分布的风荷载设计值 kN m 2 水平荷载作用下 墙体计算简图可简化为一竖向多跨连续梁 四 内力计算 1 纵墙内力 轴力 NI Nl Nu I I截面 楼盖大梁底面处 N NI Nh3 截面 窗口上边缘处 截面 窗口下边缘处 N N Nh2 截面 下层楼盖大梁底面处 N N Nh1 Nu Nl 本层梁端支承反力 Nh3 高为h3宽为b的墙体自重 Nh2 高为h2宽为b1的墙体自重 Nh1 高为h1宽为b1的墙体自重 上部各层传来的竖向荷载 其中包括截面I I以上全部墙重和上面各层楼面和屋面上的恒载和活载 弯矩 MI Nle1 Nue2 I I截面 楼盖大梁底面处 M MI h1 h2 H 截面 窗口上边缘处 截面 窗口下边缘处 M M h1 H 截面 下层楼盖大梁底面处 M 0 e1 Nl对该层墙的偏心距 e1 h 2 0 4a0 h 本层墙体厚度 a0 梁端有效支承长度 e2 上层墙体重心对该层墙体重心的偏心距 如果上下层墙体厚度相同 则e2 0 2 横墙内力 验算 横墙两侧楼盖传来的荷载相同 轴心受压 横墙两侧楼盖传来的荷载不同 偏心受压 验算横墙的底部截面 横墙的底部截面 横墙的上部截面 五 强度计算 全截面受压承载力验算 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六 高厚比验算 五 单层刚性方案房屋墙 柱承载力的验算过程 纵墙 左右开间各一半 横墙 取1m长的墙体 一 计算单元 二 计算简图 墙的上端为不动铰支承于屋盖 下端嵌固于基础顶面的竖向构件 三 荷载计算 1 屋面荷载 屋面恒载 屋面活载或雪荷载 集中力N1作用于墙 柱 顶面 2 风荷载 集中力W作用于纵墙 柱 顶面 沿高度均匀分布的线荷载q1 q2 作用于迎 背 风墙面 3 墙体自重 四 内力计算 竖向荷载作用下 风荷载作用下 RA RB 3M 2H VA VB 3M 2H MAB M 2 MBA M My 2 3y H M 2 任意截面处 RA 5qH 8 VB 3qH 8 VA 5q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暖气并联施工方案(3篇)
- 防诈骗红色活动策划方案(3篇)
- cad大样施工方案(3篇)
- 文职厨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北京市昌平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题目及答案
-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第一模拟考试(一模)物理考试题目及答案
- 阅读滋润我成长作文800字8篇
- 冬天小学生作文范文11篇
- 给蒙古小朋友的一封信900字14篇
- 项目管理 课件 第十三章-项目融资管理T
- jgj592023安全检查标准完整版
- 《艺术概论》第三讲-一课件
- 鲁教版历史六年级上册全册课件(五四制)
- 关节松动技术-上肢关节松动术(运动治疗技术)
- 2024CSCO肿瘤患者静脉血栓防治指南解读
- 供应商改善计划表
- DB11-T 1253-2022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 管道工程施工重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 JBT 7043-2006 液压轴向柱塞泵
- 2022年临沧市市级单位遴选(选调)考试试题及答案
- 体育公园运营可行性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