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和体成分及其控制概要ppt课件.ppt_第1页
体重和体成分及其控制概要ppt课件.ppt_第2页
体重和体成分及其控制概要ppt课件.ppt_第3页
体重和体成分及其控制概要ppt课件.ppt_第4页
体重和体成分及其控制概要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体重 体成分及其控制肥胖及其相关综合征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 超重和肥胖也影响着运动成绩的发挥 如何保持适宜的体重和体成分 改善人体健康状况以提高生存质量 增强运动能力来取得竞赛佳绩 具有重要的意义 体重 Bodymass 人体各部分 骨骼 骨骼肌 关节 韧带和脂肪组织等 的总重量 即以重量为单位的人体各组成成分的总和 标准体重 Standardbodymass 以身高为基准的体重 体成分 Bodycomposition 是指构成人体各组织 器官的总成分 根据各个成分的生理功效的不同 常把体重分为体脂重和去脂体重 体成分通常以体脂百分率表示 肥胖 Obesity 一种常见的明显的 复杂的代谢失调症 是可以影响整个机体正常功能的生理过程 这种营养障碍性疾病表现为机体脂肪组织量过多 或脂肪组织与其他组织的比例过高 单纯性肥胖 Simplifiedobesity 是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以过度营养 运动不足 心理行为偏差为特征的慢性疾病 体质指数 Bodymassindex 是体重 kg 与身高 m 平方的比值 是肥胖诊断指标之一 一 体重与体成分 一 体重 理想体重与超重人体的生物化学组成包括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水和矿物质 人体的解剖学组成包括肌肉 骨骼 脂肪等组织和各个器官 体重 以重量为单位的人体组成成分的总和 体重可以反映人体各组织器官重量增长的综合状况和身体充实程度 理想体重 以身高为基准 按一定比例系数推算的相应体重值 又称为标准体重 不同地区和种族的人的标准体重不尽相同 目前常用的计算成人理想体重的公式有 公式一 标准体重 kg 身高 cm 100 0 9公式二 标准体重 kg 身高2 22 表12 1我国成年人标准体重参考计算公式 肥胖度 实际体重 身高标准体重 1 100 即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百分比 超重 肥胖度在10 20 为 肥胖 男性肥胖度超过20 女性超过25 二 体成分 理想体成分与肥胖体成分 Bodycomposition 是指构成人体各组织 器官的总成分 根据各个成分的生理功效的不同 常把体重分为体脂重和去脂体重 体成分通常以体脂百分率表示 理想体成分 体脂百分比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体脂重和去脂体重比例适宜的状态 人体最佳健康状态的体脂百分比有年龄 性别差异 肥胖 是身体脂肪过多的一种状态 现代医学奖肥胖定义为一种常见的明显的 复杂的代谢失调症 是可以影响整个机体正常功能的生理过程 表12 2超重 肥胖诊断的体脂百分比标准及与疾病危险的关系 注 疾病危险为2型糖尿病 高血压 心血管疾病 三 体重 体成分控制的意义1 人体健康需要合理的体重和体成分肥胖严重影响健康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成年肥胖 尤其是腹部脂肪积累过多的肥胖与胰岛素抵抗 高血脂 高血压 心血管疾病 脑血管意外 糖尿病 脂肪肝及某些肿瘤有重要的发病学关系 儿童肥胖会引起智力水平降低 反应迟钝 心肺功能降低 肢体行动困难及生长素水平降低影响生长发育等 儿童肥胖会发展为成年肥胖 并埋下多种相关疾病的祸根 体脂过少也会危害人类健康 如人体代谢紊乱 身体功能失调 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合理的体脂百分比才有利于健康 2 运动员获得佳绩需要适宜的体重和体成分体重 体成分与运动员的运动专项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体操 中长跑 跳高 跨栏和艺术体操等运动项目 要求克服体重完成技术动作 轻体重 体脂少和肌肉多有利于发挥出最佳的运动水平 以体重分级的运动项目 如举重 摔跤 柔道等 对控制体重的要求很高 既要保存肌肉力量又要去掉不必要的脂肪 以力量和爆发力为主的项目 如投掷项目 因力量大小与瘦体重呈正相关 所以增加瘦体重很重要 而耐力项目的运动成绩却与体脂百分比呈负相关 运动员体脂的多少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训练程度的高低 为了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 取得比赛佳绩 在训练期或比赛前保持合理的体重和体成分比例非常重要 二 普通人超重和肥胖的控制 一 超重和肥胖对健康的危害肥胖会引起相关疾病 而且相关疾病的发病率 Morbidity 和死亡率 Mortality 会随着BMI的增加而增高 1 高血压 Hypertension 发病率随着BMI的增加而显著增加 据报道 每增加10kg体重 收缩压相应增高3mmHg 舒张压增高2 3mmHg 同时会使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增加12 患昏迷症的几率增加24 2 高血脂 发病率随着BMI的增加而增加 血脂异常与超重 肥胖关系密切 在相同BMI情况下 女性胆固醇的升高要大于男性 脂肪分布类型也会影响胆固醇的变化 通常中心型 腹部 肥胖者总胆固醇高于外周型 臀部 肥胖者 随着BMI增大 人体内甘油三酯的含量也在增高 BMI数值每增加1 成年男性高密度脂蛋白就会减少1 1mg dl 成年女性则减少0 69mg dl 同时低密度脂蛋白的增加会使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增大 3 糖尿病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18岁以后体重的增加有关 当BMI 22时 BMI值每增加1 患糖尿病的几率就会增加25 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 成年人中27 的糖尿病初诊患者都是由于体重增高5kg或更多所致 腹部肥胖是导致2型糖尿病的一个主要因素 4 冠心病 与超重 肥胖 特别是腹部肥胖有直接关系 尤其是高水平的胆固醇 甘油三酯 低密度脂蛋白和低水平的高密度脂蛋白等 以及高血压也与冠心病关系密切 5 心力衰竭超重和肥胖是引发心力衰竭的一个相当重要和独立的危险因素 心力衰竭是极度肥胖极易发生的一种并发症 也是导致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 6 中风 其发病率随BMI的增加而增高 超重是除过度紧张和糖尿病之外的另一个引发昏迷的危险因素 7 骨关节炎 Osteoraathritis 超重和肥胖都会增加关节炎的发病率 女性尤其明显 双生子研究发现 患关节炎的双胞胎 平均比不患病的双胞胎重3 5kg 体重每增加1kg 关节炎的发病率增加9 13 此外 体重的增加与承重关节的疼痛也有很大的关系 8 癌症 Cancer 肥胖导致结肠癌的概率男性大于女性 BMI 29的女性患病机率是BMI 21的女性的2倍 腰臀比较大 则肠息肉的发病率会很高 流行病学研究认为 肥胖与乳腺癌 Breastcancer 死亡率有很大关系 特别是绝经后的妇女 从18岁到中年 体重增加10kg 会使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增加2倍 肥胖也增加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 BMI 30的女性发病率是正常女性的3倍 BMI和某些与肥胖相关疾病的死亡率之间成U型或J型的关系 若要保持健康 应使BMI保持在理想的范围内 二 超重和肥胖控制的意义肥胖不仅是一个营养问题 会影响工作 学习和生活质量 而且它是一种常见的 明显的 代谢紊乱性疾病 还能引发其他疾病 若不加以控制会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超重不加以控制会发展为肥胖 尤其在儿童少年时期 对超重的控制尤为重要 国民体质调查显示 我国超重及肥胖人群的比例不断增加 特别是儿童少年超重和肥胖所占比例明显增加 在过去的20年间 儿童少年肥胖的人数增加了50 以上 减肥减体重不仅减少一些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还可以减少许多危险的致病因素 三 现代肥胖流行的原因现代社会流行的肥胖大多数是单纯性肥胖 约占肥胖人群的94 儿童肥胖也多属于这类肥胖 其流行的主要原因是 1 过量饮食 尤其是高脂肪和高糖膳食使热能摄入超过机体的需要 2 缺乏体力活动 大强度体力劳动越来越少 能量的消耗也随着减少 四 超重和肥胖发生原因的学说人类肥胖的成因比较复杂 肥胖是多因素综合的结果 主要有行为 环境 和遗传 基因 三类因素 1 高胰岛素血症学说 机理 高胰岛素血症能使动物过多地大量增加饮食量 使肝脏及脂肪组织中的脂肪合成加快 促进血脂在脂肪组织中沉积 同时抑制脂肪组织中的脂肪分解 增强脂肪蓄积作用 证据 大多数单纯性肥胖患者都伴有高胰岛素血症 不仅在进食时 而且在空腹时也呈升高现象 减重减肥实践提示 一旦体重减至正常后 高胰岛素血症也就随之消失 2 脂肪组织增多 学说脂肪组织增多可通过脂肪细胞体积增大和数量增多来实现 前者主要发生于成年人的肥胖 后者多见于婴幼儿童的肥胖 从婴幼儿开始肥胖的人 成年后多表现为脂肪细胞数量多且体积大 容易出现重度肥胖 研究发现 除少量脂肪细胞终生都在增殖外 大多数脂肪细胞的增多主要发生在三个时期 妊娠末期 出生后一年左右和青春发育期 在这三个时期 脂肪和糖类的过多摄入都会使脂肪细胞数目增加 特别是在身体生长期 若过多摄取脂肪和糖类 脂肪细胞的分裂增殖就会变得十分旺盛 从而出现多细胞肥胖 3 过食 学说能量摄入大于能量消耗时 即使身体没有发生任何代谢异常 也会增加能量储藏 脂肪积累 过食会引起饱食感的血糖阈值升高 会造成胰岛素分泌过剩 中枢机能和多肽激素紊乱 应激反应也会增加食量 4 错误进食次数和时间 学说在进食量相同的情况下 由于进食的次数不同 也会引起肥胖 实验表明 每天只给两次饮食的大鼠与自由进食的大鼠相比 其体重明显较重 这可能与食物消化吸收所需要消耗的能量有关 即饮食诱导产热 人群饮食调查也发现 少次多餐与多次少餐相比 前者更易引起肥胖 另外 夜晚有进食习惯者 由于夜间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 消化功能好 食物中的能量吸收比较彻底 摄入食物也容易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于体内 因此 临睡前3h左右不宜进食 5 遗传 学说遗传是肥胖产生的原因之一 双生子研究发现 单卵双生对内肥胖的一致率高于双卵双生 单卵双生儿童直到青春期 双方的肥胖发生率为70 青春期后则下降为30 遗传因素对肥胖产生的影响为50 90 目前报道的与肥胖有关的基因达300多种 分布于除Y染色体外的所有染色体 6 运动不足 学说近十年来 成年人膳食结构尚未改变 而肥胖者急剧增加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运动不足 机理 运动不足状态下 基础代谢下降 能量消耗减少 同时胰岛素降血糖作用减弱 代偿性地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 脂肪合成酶活性增加 促进脂肪合成 导致脂肪蓄积代谢状态的出现 进而引发肥胖 7 产热机能障碍 学说机体脂肪组织有两类细胞 白色脂肪细胞和褐色脂肪细胞 前者有储存能量的作用 后者有产热的作用 人类褐色脂肪细胞在成年人体重只占脂肪细胞的1 左右 单纯性肥胖者的产热能力较低 研究发现 哺乳期的婴儿产热能力低下者容易发生肥胖 因此 产热能力低下也可能是引起肥胖的一个原因 五 肥胖控制指导1 肥胖诊断与实验室评估肥胖症的诊断主要依据是体重和体脂重的超量程度 通常肥胖的临床医学诊断包括病史 肥胖分级 运动与肥胖史 运动与禁忌症 运动试验和治疗方式 运动史 调查包括运动方 每天何时运动 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 运动频率 单独运动还是结伴运动等 相关调查有利于制定合理的运动治疗方案 肥胖史 调查包括肥胖家族史 肥胖发生的年龄 肥胖的年限和体重增加的量 保持两年的最低体重和BMI值 减重和体重反弹情况 饮食控制情况以及亲友对肥胖控制的支持等 相关调查有助于选择治疗方式和制定减肥计划 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肥胖者 其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估还包括一些特殊的调查和检查 如病史调查 外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测 此外 身体测量是必须的 如身高和体重的测量 BMI的计算 腰围和臀围的测量 体脂百分率和皮脂厚度等的测量 2 确定目标和实施肥胖控制计划通常肥胖控制的最初目标 在4 6个月减去体重的10 合理的减重速度 0 5 1 0kg 周减重策略 饮食控制 增加体力活动 行为矫正 药物治疗 针灸治疗和手术治疗 减重减肥的最有效措施 从理论上说是减少能量摄入 增加能量消耗 从减肥实践的效果来看 饮食控制和运动配合 并辅以行为矫正 会取得明显的效果 饮食控制和运动对脂肪重量减少的影响 近乎绝食 脂肪重量减少仅占50 适当的饮食 脂肪重量减少占75 左右 适当的饮食并配合运动 几乎所减重量均为脂肪 不同等级肥胖控制干预措施 建议 1 饮食控制如LCD Low caloricdiet 800 1500kcal d 能在6个月平均减少体重的8 并且伴有腰围的显著减少 在减掉的体重中 脂肪重大约为75 瘦体重约为25 男性肥胖患者可选择热量摄入为1200 1500kcal d 女性为1000 1200kcal d 注意事项 避免食用高热量食物 高脂和高碳水化合物 增加蛋白质的摄入 保证摄入足够的水 减少饮酒 注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对于有关节炎的女性来说 每天应保证有1000 1500mg的钙摄入 而每天纤维素摄入量为20 30g 可对降低血胆固醇有显著效果 2 增加体力活动体力活动能增加能量消耗 减少肥胖者对食物的摄入 有利于保持理想体型 大量证据表明长期缺乏体力活动是产生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体力活动越多 发病率就会越低 减肥运动方案应遵循的原则 安全性 运动强度应在体质健康和心肺功能的安全范围里 体力活动强度和运动量应循序渐进 逐渐增加 最初可以慢走或游泳 运动时间视患者的身体机能 运动适应和健体重量而定 随着身体的适应 可以参加一些更费力的活动 如快步 骑自行车 有氧操 跳舞以及力量练习运动时间可以从20分钟增加到60分钟 活动频率可以从每周3 5次增加到每天1次 可接受性 运动方式应使运动者感兴趣 能持久坚持下来 有效性 治疗后应达到体重和体脂下降 心肺功能及体质健康程度提高 停止治疗后肥胖程度不应在短时间内发生明显的反弹 另外 减少静坐的时间也是另一种增加体力活动的方法 肥胖者在每天的生活作息中加入体力活动 如坐公交车时提前一站下车 上班或购物时把车停在较远的地方 步行上下楼梯代替乘电梯等 3 行为矫正目的 改变肥胖者的饮食和活动习惯 常用于辅助改变患者的生活习惯 主要包括个人单独疗法和群组疗法 具体方案 自我监督 记录进食量 食物种类 营养价值 运动强度 运动频率 运动方式 运动时间 运动地点和自我感觉 这些与饮食运动有关的自我感觉会使肥胖者对其行为又一个新的认识 缓解压力 压力过大可导致饮食紊乱和过度饮食 故应设法缓解压力 控制进食的时间和次数 避免食物刺激导致的过食 购买健康食品 为自己的体重和外形树立一个合适的目标 家庭 朋友和同事的支持 给肥胖者提供监督 强化其健康行为 使其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 4 药物治疗适用条件 当饮食 运动等疗法没有达到理想的减体重效果时可以使用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减重的机理 通过调节 控制摄食于食欲的中枢神经活动 或者影响食物热量的吸收和机体代谢对热量的消耗 药物类型 食欲抑制剂 吸收抑制剂 促进代谢和产热药物 目前已经正式上市又比较常用的药物有 苯丙胺及其衍生物 能促进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 作用于下丘脑 抑制食欲 吲哚类药物 能抑制食欲 减轻体重 且副作用小鱼苯丙胺类 对心率和血压影响不大 5 羟色胺能药物 如右旋芬氟拉明 阻断神经元对5 羟色胺的回收 增加5 羟色胺对下丘脑饱感中枢的兴奋作用 使食欲降低 体重减轻 肾上腺素能受体类似物 如去甲麻黄碱 可以作用于下丘脑室旁核的肾上腺素能受体 抑制食欲 减轻体重 服用这种药 平均每周可减体重0 23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