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针刀疗法ppt课件_第1页
小针刀疗法ppt课件_第2页
小针刀疗法ppt课件_第3页
小针刀疗法ppt课件_第4页
小针刀疗法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推广项目 小针刀疗法日照市中医医院针灸一科马良志 自我介绍 日照市中医医院针灸一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师从全国名老中医 针灸专家孙学全教授 曾多次于北京 济南等知名医院学习交流长圆针 银质针 针刀 督灸 臭氧等国内外先进诊疗技术 擅长针刀 长圆针 督灸 外敷中药 臭氧技术等多种特色治疗方法 在骨性关节炎 腰椎间盘突出症 颈椎病 强直性脊柱炎 顽固性呃逆 带状疱疹 面瘫 肩周炎 缩窄性腱鞘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各种慢性顽固性疾病的诊治方面有一定经验 联系电一 概说 小针刀是由金属材料做成的在形状上似针又似刀的一种针灸用具 是在古代九针中的针 锋针等基础上 结合现代医学外科用手术刀而发展形成的 是与软组织松解手术有机结合的产物 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 近几年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并为世人所重视 创始人朱汉章 他自学成才 乡村赤脚医生出身的朱汉章 1976年发明了中西医结合的 小针刀疗法 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 骨科 骨关节疾病等疗效显著 1984年通过国家鉴定 经过30年的发展完善形成了独立的 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比较完善的诊疗规范 治疗的适应症范围扩大到内科疾病 外科疾病 皮肤科疾病 五官科疾病 儿科疾病等 小针刀疗法 30万字 针刀医学原理 200万字 针刀医学由朱汉章教授首创的新的医学学科 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 吸收现代科学技术及西医学的新成果 由中西医理论融合 再创造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医学理论体系 在针刀医学理论体系中 从物理学的力学理论角度重新认识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疾病的发生发展 从而找到中西医结合的切入点 形成针刀医学的基础理论 针刀医学整体观念 针刀医学自1987年推广至今 已培养了接近2万余名针刀医务工作者 自90年代初期针刀医学传播到海外 在30多个国家建立了专门的针刀医疗机构 为数以万计的患者解除了痛苦 2003 5 11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针刀疗法值得向全国推广 小针刀疗法的优点 小针刀疗法的优点是治疗过程操作简单 不受任何环境和条件的限制 治疗时切口小 不用缝合 对人体组织的损伤也小 且不易引起感染 无不良反应 病人也无明显痛苦和恐惧感 术后无需休息 治疗时间短 疗程短 患者易于接受 二 基本内容 1 针具小针刀多为汉章针刀 其形状和长短略有不同 一般为5 10厘米左右 直径为0 4 1 0毫米不等 分手持柄 针身 针刀三部分 针刀宽度一般与针体直径相等 刃口锋利 小针刀 2 操作方法 1 体位的选择以医生操作时方便 患者被治疗时自我感觉体位舒适为原则 如在颈部治疗 多采用坐位 头部可根据病位选择仰头位或低头位 2 在选好体位及选好治疗点后 作局部无菌消毒 即先用酒精消毒 再用碘酒消毒 酒精脱碘 医生戴无菌手套 最后确认进针部位 并做以标记 对于身体大关节部位或操作较复杂的部位可敷无菌洞巾 以防止操作过程中的污染 为减轻局部操作时引起的疼痛 可作局部麻醉 阻断神经痛觉传导 常用的注射药物有 1 利多卡因5 10毫升 分别注入2 8个治疗点 3 常用的松解方式有 a 顺肌纤维 或肌腱分布方向做铲剥 即针刀尖端紧贴着欲剥的组织做进退推进动作 不是上下提插 使横向粘连的组织纤维断离 松解 b 做横向或扇形的针刀尖端的摆动动作 使纵向粘连的组织纤维断离 松解 c 做斜向或不定向的针刀尖端划摆动作 使无一定规律的粘连组织纤维断离松解 剥离动作视病情有无粘连而采纳 注意各种剥离动作 切不可幅度过大 以免划伤重要组织如血管 神经等 每次每穴切割剥离2 5次即可出针 一般治疗1 5次即可治愈 两次相隔时间可视情况5 7天不等 5 小针刀的应用指征 a 病人自觉某处有疼痛症状 b 医生在病变部位可触到敏感性压痛 c 触诊可摸到皮下有条索状或片状或球状硬物 结节 d 用指弹拨病变处有响声 三 临床应用 1 颈椎病取穴 痛点为主穴 阳明经头痛配合谷 内庭穴 少阳经头痛配足临泣 风池穴 太阳经头痛配昆仑 后溪穴 方法 用直刺法 轻轻纵剥1 2次即可 可配合局部推拿以增强疗效 2 肱骨外上踝炎 网球肘 取穴 找出压痛最明显处 方法 使小针刀刀口线和伸腕肌走向平行刺入肱骨外上髁皮下 先用纵行疏通剥离法 向后再用切开剥离法 感觉锐边已刮平 再用横行刮剥法 再疏通一下伸腕肌 伸指总肌 旋后肌肌腱 出针刀 进行包扎 再曲屈肘关节2 4次 一般1 2次可愈 每次间隔5天 3 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 弹响指 取穴 局部痛点 方法 用纵向铲剥法 4 足跟痛 足跟骨刺 取穴 骨刺尖部 压痛最明显处 方法 患者仰卧于治疗床上 将足放稳 找出最明显的压痛点 常规消毒后 针刀口线和纵轴垂直 针体和足跟呈60 角 深度直达骨刺尖部 作横行切开剥离和铲削剥离 3 4次即可出针刀 如1次未愈 隔5 7天后可做第二次 5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 取穴 压痛明显处 方法 以小针刀刀口线和人体纵轴线平行刺入 当刀口接触骨面时 用横行剥离法 感觉肌肉和骨面之间有松动感时即可出针 一般1次即愈 不愈者隔5天后再行第二次 6 慢性腰肌劳损 取穴 腰部压痛点 肾俞 方法 以小针刀刀口线和人体纵轴线平行刺入 当刀口接触骨面时 用横行剥离法 感觉肌肉和骨面之间有松动感时即可出针 可配合拔火罐以加强刺激 7 腰椎间盘突出症 取穴 椎间隙压痛点 椎间关节处 小腿麻木区中点或承山穴 方法 腰部在痛点中心进针刀 针刀尖到达椎间小关节韧带周围组织时进行疏通剥离3 4次 出针刀 小腿部位用直刺纵向剥离法即可 可以配合臭氧 O3 注射疗法 四 注意事项 1 由于小针刀疗法是在非直视下进行操作治疗 如果对人体解剖特别是局部解剖不熟悉 手法不当 容易造成损伤 因此医生必须做到熟悉欲刺激穴位深部的解剖知识 以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提高疗效 2 选穴一定要准确 即选择阿是穴作为治疗点的一定要找准痛点的中心进针 进针时保持垂直 非痛点取穴可以灵活选择进针方式 如偏斜进针易在深部错离病变部位 易损伤非病变组织 3 注意无茵操作 特别是做深部治疗 重要关节如膝 髋 肘 颈等部位的关节深处切割时尤当注意 必要时可在局部盖无菌洞巾 或在无菌手术室内进行 对于身体的其它部位只要注意无菌操作便可 4 小针刀进针法要速而捷 这样可以减轻进针带来的疼痛 在深部进行铲剥 横剥 纵剥等法剥离操作时 手法宜轻 不然会加重疼痛 甚或损伤周围的组织 在关节处做纵向切剥时 注意不要损伤或切断韧带 肌腱等 5 术后对某些创伤不太重的治疗点可以配合刺血疗法 以促进血液循环和防止术后出血粘连 6 对于部分病例短期疗效很好 1 2个月后或更长一些时间 疼痛复发 又恢复原来疾病状态 尤其是负荷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