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系统MRI诊断ppt课件_第1页
生殖系统MRI诊断ppt课件_第2页
生殖系统MRI诊断ppt课件_第3页
生殖系统MRI诊断ppt课件_第4页
生殖系统MRI诊断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殖系统MR诊断 第一节检查方法一 检查前准备卸下金属 特别是避孕环 膀胱适度充盈 尿液排空2h 二 检查技术常用横断面 Axial 矢状面 Sagittal 低场强用较厚的层厚 高场强用薄层 高分辩扫描 常规SE序列 目前已由FSE TurboSE取代 动态加强扫描 第二节正常MR表现 一 男性生殖系统 前列腺紧贴膀胱尿道开口下缘 位于耻骨联合后 其后缘由直肠膀胱筋膜和直肠相分隔 大小与年龄有关 岁以下 上下径平均为 mm 前后径 mm 左右径31mm 60岁以上 此三径分别为50mm 43mm 48mm 前列腺由腺体和非腺体组成 腺体组织分为周边带和中央腺体 中央带和移行带合称 非腺体组织包括纤维肌束和尿道 T2WI显示周边带呈双侧对称性新月形高信号区 等于或高于邻近脂肪组织 中央腺呈中等或略低信号 T1WI显示整个前列腺呈均匀一致的等或略低信号 信号强度与盆壁横纹肌相近 一般不能区分前列腺的区带 男性 纤维肌质带 外周带 高信号 中央腺 中央带 移行带 包膜 外周带 中央腺 精囊 前列腺 T2WI 一 男性生殖系统 2 精囊位于膀胱后 前列腺上缘 直肠腹侧 呈双侧对称性卵园形结构 T1WI显示精囊为双侧对称的低 中等均匀信号 类似邻近的闭孔内肌信号 T2WI显示精囊为均匀的或蜂窝状高信号 精囊 膀胱 T2WI 精囊 T1低 T2高膀胱壁 T1 T2均低 精囊 膀胱 T1WI 二 女性生殖系统 1 子宫位于膀胱和直肠之间 分为子宫体和子宫颈两部分 矢状面可以清楚地显示宫体 宫颈和阴道的关系 T1WI显示子宫呈均匀一致的中等信号 与盆壁的横纹肌信号强度相近 T2WI可以显示2 3层不同的信号 即内膜居子宫中央 呈均匀高信号 结合带呈明显低信号 外带的肌层呈中等信号 2 卵巢位于子宫底部两侧后方的阔韧带的后下缘 T1WI呈均匀低 中等信号 T2WI呈明显高信号 女性 子宫肌层 子宫内膜 结合带 子宫肌层 子宫内膜 结合带 子宫 阴道 T2WI 子宫颈 阴道 卵巢 T2WI 纤维基质 卵泡 卵泡 前列腺肥大 一 概述 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40岁前很少发生 60岁以上为50 一75 80岁以上高达85 96 一般认为与性激素平衡失调有关 二 病理 分为 结节性弥漫性 三 临床表现 早期 尿急 排尿次数增多 后期则出现排尿困难尿潴留不同程度肾积水 肛指检查时可触及前列腺肿大 隆起 表面光滑 质韧 有弹性 中央沟消失或两侧增宽 四 MRI表现 前列腺增大 以中央腺体增大为主 呈球形或椭圆形 两侧对称 边缘光滑 上界超出耻骨联合上方10mm为可疑 20 30mm确诊增大 1 弥漫性腺体增殖 MRI表现依其组织构成而定 TWI1呈低信号 T2WI呈中等至高信号 并可见移行带及周边带间呈低信号的假性包膜 前列腺外科包膜 假性包膜 增生结节 假包膜 假性包膜 MRI表现依其组织构成而定 中央腺体结节征 T2WI信号不均 多呈结节状 它代表了不同病理类型及不同信号强度的结节灶 2 结节性增生 腺体型 纤维肌型 纤维型及纤维肌腺瘤型 最常见 腺体型 腺泡内有粘液聚集 呈明显高信号 多发膀胱结石合并前列腺增生 3 前列腺增生常向上推移 挤压膀胱底部 有时明显突入膀胱 类似膀胱内肿块 4 周围脂肪间隙清晰 膀胱精囊三角正常 膀胱肿肿瘤 前列腺增生 巨大前列腺增生 5 仅凭MRI信号不能决定结节的良性还是恶性 关键看部位 外围叶绝大多数为恶性 中叶绝大多数为良性 前列腺增生伴前列腺癌 五 诊断要点 老年人 以中叶为主增大的前列腺 边缘光滑 可见中央腺体结节征 前列腺癌 一 概述 源于前列腺外区腺上皮的恶性肿瘤 好发50岁以上 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递增 是男性最常见的肿瘤之一 仅次于肺癌 居第二位 二 病理 前列腺癌90 以上为腺癌 最常见部位是外周带的后半部 约70 少数可发生在中央区 晚期癌组织可 浸润精囊和膀胱底及两侧盆壁 淋巴结转移首先是附近盆腔淋巴结 继续转移至髂内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等 血行转移最常见是骨转移 也可发生肺 肝 肾上腺等 三 临床表现 早期多无症状 有些临床表现为前列腺肥大症状 有1 3 2 3的病例在就诊时已有转移 直肠指检可触及前列腺硬结节 质地坚硬 表面不规则 晚期血清酸性磷酸酶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 升高 临床分期 I期癌瘤局限于前列腺体内 期前列腺包膜有癌浸润 而无其它转移性病变 期已浸润精囊及膀胱颈 但尚无其它转移性病变 期前列腺癌伴有淋巴结 骨骼或其它器官转移病变 前列腺不规则增大 伴局限性隆起 T2WI高信号的前列腺周边带内出现不对称的异常低信号影 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 但不作为常规手段 四 MRI表现 前列腺增生伴前列腺癌 正常前列腺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伴前列腺癌 4 前列腺周围的高信号脂肪环断裂为前列腺癌向外扩散的指标 5 精囊 膀胱受累T2WI上两侧精囊的信号不对称 正常的信号为低信号取代 四 MRI表现 前列腺癌精囊 膀胱受侵淋巴结转移 前列腺癌左侧精囊受侵 淋巴结转移 闭孔和髂内动脉旁 髂外 髂总旁 腹主动脉旁 纵隔 锁骨下 髂总淋巴结 髂外淋巴结 髂内淋巴结 闭孔淋巴结 腹主A淋巴结 前列腺癌并淋巴结转移 前列腺癌并淋巴结转移 闭孔内肌 肛提肌的侵犯 T2WI上肌肉内出现异常的高信号影 呈局灶性或弥漫性 骨转移常见于骨盆 椎骨 股骨 前列腺癌并多发骨转移 前列腺癌并骨盆骨转移 五 诊断要点 老年人前列腺增大 不光滑 PSA升高前列腺不规则增大 T2WI外围叶低信号 精囊受侵 淋巴结肿大 骨质转移 子宫内膜癌 一 概述 是目前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 一般认为可能与雌性激素长期持续作用有关 多见于绝经后妇女 二 病理 一般根据主要组织学表现分为腺癌 65 一75 腺癌伴鳞状细胞分化 鳞癌和透明细胞癌等类型 最常见的部位为子宫底 其次为宫体下段 肿瘤可局限性生长 也可弥漫性生长 分为 弥漫型和 局限型 子宫内膜癌可向下直接扩展至子宫颈和阴道 向外侧扩展至输卵管 卵巢和腹膜 最常见转移为主动脉旁淋巴结 其次为闭孔 髂总 髂外和子宫旁淋巴结 血行转移少见 多为肺 三 临床表现 首发症状为无痛性阴道不规则流血 晚期肿瘤侵犯神经导致疼痛 妇科检查可见子宫增大 晚期宫旁可扪及不规则结节状肿块 早期诊断依靠刮宫和细胞学检查 临床分期 0期原位癌 I期肿瘤局限于宫体 Ia限于内膜 Ib1 2肌层 深层受侵 期宫颈受侵 a宫颈粘膜受侵 b宫颈粘膜及基质 期子宫外受侵 a浆膜或 和附件 b阴道 期膀胱或直肠或真骨盆受侵 a膀胱或直肠受侵 b真骨盆以外的远处淋巴结转移 早期子宫内膜癌 且其信号与内膜相近 不易发现 仅表现为内膜的局灶性或广泛性增厚 正常育龄期妇女厚度不超过9mm 绝经后不超过3mm 动态增强扫描 动脉期肿瘤的强化低于肌层 呈相对低信号 四 MRI表现 早期子宫内膜癌 子宫增大 肌层受侵 T2WI呈高于或稍低于子宫外带的MR信号 T2WI结合带不规则或部分中断 提示肿瘤向肌层侵犯 增强扫描内膜下强化带不规则或中断 病变侵犯宫颈 T2WI显示宫颈内带增宽 正常2 3mm 信号不均 当高信号的基质环不完整 提示基质层受侵 子宫内膜癌 晚期癌肿侵犯宫旁和盆腔侧壁时 MR表现为子宫不规则增大 可见不规则肿块侵及周围组织 盆腔内 髂内外 闭孔等淋巴结肿大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子宫内膜癌伴髂内淋巴结转移 b期 同上病例 子宫内膜癌伴耻骨转移 五 诊断要点 老年女性 不规则阴道流血 MR示子宫内膜增厚 宫腔肿物 内膜结合带 肌层破坏 肿物侵犯周围组织及远处转移 诊刮细胞检查准确 子宫颈癌 一 概述在我国 宫颈癌居妇女恶性肿瘤的首位 20岁以前极少发病 60岁以上发病率也有所下降 二 病理 子宫颈癌的组织发生来源于被覆子宫颈外口的鳞状上皮和子宫颈管粘膜柱状上皮 前者形成鳞癌 后者形成腺癌 子宫颈癌可直接蔓延到阴道穹隆 向上浸润膀胱及直肠 淋巴结转移首先到子宫旁淋巴结 然后到闭孔 髂外 髂总等盆腔淋巴结 血行转移少见 三 临床表现 接触性出血是早期宫颈癌的主要症状 晚期可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和白带增多 侵犯周围器官时出现相应症状 如疼痛 血尿 血便 大便困难等妇科检查可见宫颈糜烂 呈菜花状 结节状或溃疡状新生物 临床分期 I期局限于宫颈内 Ia早期浸润癌 突破基底膜侵入内膜间质 深度 5 Ib临床期深度 5 其它I期病变 期宫颈外阴道上2 3 a无肯定的宫旁受侵 b已有肯定的宫旁受侵 期癌瘤扩展到盆壁 已累及阴道下1 3 a无盆壁侵犯 b盆壁侵犯 期癌扩展超出真骨盆或膀胱直肠受侵 a膀胱直肠受侵 b远处转移 四 MRI表现 早期癌 Ia 平扫难以显示 动态增强扫描早期癌灶强化 Ib期肿瘤局限于宫颈 宫颈增大 宫颈内显示软组织块影 T1WI呈等信号 T2WI肿瘤表现为略高信号 但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宫体侵犯时 表现为子宫体部内膜腔增大 低信号的结合带被肿瘤组织侵犯或内带与外带显著不规则 宫颈癌 b期 宫颈癌 b期 宫颈癌 a期 宫颈癌累及宫体 宫旁组织侵犯时 表现为宫旁组织中出现边缘不规则的高信号条索状影 横断T2WI中 见宫旁双侧不对称 宫颈外缘不规则 高信号的宫旁脂肪组织内出现稍低信号的肿瘤包块 晚期MR表现为阴道 盆壁 膀胱和直肠被T2WI中高信号的肿瘤所占据 肿物与宫颈部原发灶相连 盆腔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 子宫颈癌 b期 宫颈癌侵入闭孔内肌 并累及膀胱 直肠 a期 五 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和不规则阴道流血 白带增多 妇科检查见宫颈糜烂 呈结节状或溃疡状肿物 MR检查见宫颈增大 可见不规则肿块 T1WI为等信号 T2WI为高信号 向周围浸润或盆腔内转移 子宫肌瘤 一 概述 子宫肌瘤是子宫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发生原因可能与激素水平有关 二 病理 子宫肌瘤多发生于子宫体部 可单发也可多发 大小不等 根据其生长部位可分为壁内肌瘤 占60 70 粘膜下肌瘤 20 30 和浆膜下肌瘤 浆膜下肌瘤突入阔韧带者称阔韧带肌瘤 病理类型可分为 普通型细胞型退变型 三 临床表现 最常见症状是月经改变 表现为经量增多 经期延长 阴道不规则流血 浆膜下肌瘤发生蒂扭转时可出现急腹症 妇科检查可发现子宫增大 或在腹部扪及质硬肿块与子宫相连 MR可显示0 5cm的病灶 且能准确定位 MR容易区分肌瘤的位置 粘膜下 壁内及子宫浆膜下 大小及周围关系 子宫增大 内出现肌瘤 边缘清楚 四 MRI表现 普通型主要由平滑肌束构成 内有大小不等的胶原纤维 病理类型与MR信号 T1WI稍低于肌层 T2WI远低于肌层 信号均匀 边界清 子宫小肌瘤 细胞型主要由细胞团构成 细胞大小较一致 胶原纤维极少 病理类型与MR信号 T1WI等于肌层 T2WI高信号 信号均匀 边界清 退变型内有广泛的透明变性 粘液变 出血 坏死囊变 钙化等 T1WI等于肌层 T2WI高信号 钙化时呈低信号 信号不均匀 边界清 五 诊断要点 阴道不规则出血 MR示子宫增大 内有边缘清楚的肿物 T1WI为等 T2WI等 或混杂信号 卵巢囊肿 一 概述卵巢囊肿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良性病变 发生于任何生育年龄的妇女 可分为单纯性囊肿 卵泡囊肿 黄体囊肿 黄素囊肿及巧克力囊肿等 单纯性囊肿较多见 二 临床表现 大多数卵巢囊肿无症状 而在体检时发现 囊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